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2024-08-1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共12篇)

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篇一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考研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让“莫言获奖”火速成为各网站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的深入,最后都会涉及比较文学的层面,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于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与非科班毕业生展开竞争。

2.中小学教师

目前,很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始要求新进教师的最低学历为硕士甚至博士。这一方面打击了研究生的就业期待,但同时也给研究生带来了更好的就业岗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当一名语文老师或者是英语老师。一般而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毕业生对中国语言文学有较深的研究,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最后还是会选择当一名语文老师。

教师待遇虽然不高,但是工作稳定,社会地位相对比较好,而且有很多的假期,因此是不少毕业生的首选,就华中科技大学往届生就业统计来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有50%以上是在中小学教师岗位工作。

文字作为一个工具,到哪儿都少不了,文学专业的人才也一直被戏称为“万金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党政机关从事语言文学工作,或在报刊宣传、影视文化、对外交流、互联网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只要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篇二

教育部于1998年大规模地调整了二级学科,其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合并,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置于现在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在该课程名称诞生伊始,国内的学者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

例如,谢振天指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强行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对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一方面,导致认识论的混乱,很多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实质,从而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同等对待,认为两者的教学研究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也造成了混乱,在很多师生眼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同的,理所当然地把外国文学的相关教学、论著看做是比较文学的教研成果。再如,孟华指出,把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捆绑起来进行学科设置,对于比较文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

事实上,在人文学术史上,“比较文学”和其他各个“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命名是都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其涵义就是在存在于特定地域中的一种“文学”。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逻辑体系,它是专门用来解析及阐述以上各“文学”的,它不是“文学存在”,而是“学术存在”。

2、世界文学的内涵

可以说,“世界文学”也是以地域为基础认定的一种“文学”,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 :

一方面,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的无数的构想,例如, “天下大同”、“桃花源”、“万国共和”和“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期望在人类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语言上的相同,从而出现了“世界语”,与此同时,人们还期望人类可以在精神形态实现融合,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学”。但是,“世界语”的流布失败了,而“世界文学”也尚未形成一定的模本,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学”是先哲们的一个“梦”。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真正的“世界文学”尚未形成,而高校学科中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学”,其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者,都没有展示出“世界文学”的样本,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属于世界,其超过了“国别”。严格来说,“世界文学”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文学的一种“集合体”。在学术意识的层面来说,“世界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或者“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例如,《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外国文学”的刊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文学”早已形成了定论,且学界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3、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文学”就是先哲们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种幻想,一个“梦”,尚不存在任何模板。因此,以一个不具体的“梦”来当做我国高校中一门学科,并不合理。

此外,现行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其实质就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但是,“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总量代词,其需要进行还原,成为具体的“国别文学”,如“美国文学”。因此,“世界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学”,这样一来,使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所具有的“非学术性”特征更加凸显。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名称的设定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结论

3.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篇三

事实上除了明显地包含着比较的意味之外,“比较诗学”以至于整个比较文学,与一般的文学研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不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外古今的文学,便无从谈起文学比较。比较就意味着文学认识结构的多维化。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所收的古添洪的《直觉与表现的比较研究》、高锦雪的《镜里真容——由傅莱的形象观和王国维的境界说到华兹华斯的意象论》、叶维廉的《道家美学·山水诗·海德格》诸文来看,比较结果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至少使一些为人所忽视的或玄奥难懂的旧观点清晰地突现,而且披露出各自内在合理的因素。道家的“无言美学”与克罗齐的“直觉艺术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加拿大学者傅莱(N.Frye),中国学者王国维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等等,都把想象中的真实(包括真挚的思想感情)作为艺术的本质,这与“直觉说”也有一些亲缘关系;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有的强调“言”与“意”的分立,有的主张“言意合作”,有的顺应自然,有的穷尽心智。总之,各人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比较,如同从不同侧面观察了文学这一复杂的“多面体”,其结果要比单纯的“模仿说”或“表现说”更令人信服;因为,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本质都不是那么单纯的。然而,这几位研究者也不是将各家理论加以杂糅或拼凑,他们都从特定的理论立场出发,选取某个重点,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例如,古添洪的文章着重于辨明艺术直觉(“意”)与艺术媒介(“言”或“音、色、形”)的相互关系,对克罗齐既肯定也批判,所列举的中国古代各家文论则用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而比较的意味自然而然地体现于其中。高锦雪的文章虽然也比较了傅莱、王国维、华兹华斯三人有关的论点,但重点是在华兹华斯的“意象论”上,锐意于阐发艺术的真实律。叶维廉则从山水诗和“物我关系”方面比较中西美感意识和认知方式的异同。从这些对学术思想有所建树的“比较诗学”论文来看,比较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展示了扩大文学研究范围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我们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还可以看到,有些论文甚至把比较的形式完全消溶在比较的内容之中,从而收到说理周全、分析透彻的效果。旅美学者刘若愚的《中西文学理论综合初探》一文,结合作者过去的重要英文论著《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评说现象学派等西方文学理论的得失利弊,综合和演绎出中西结合的文学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字句结构,既超越它本身,同时也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在超越它本身时,它现出创境,那是现实的扩展,而在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中,它满足了作者与读者的创造冲动。”并认为:“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的方法论可以奠基在这上面。”显然,刘若愚的文学观较广泛地涉猎了自然物(包括社会生活)、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概括力,只有对中西各种批评理论作很全面和精到的综合,才能有此成就。

在文学理论上达到“学贯中西”的程度,实在是盲之容易、行之极难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比较诗学”目前的国际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对各别文学批评流派和有关理论的阐释阶段。这便与文学理论研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只有真正弄清不同理论的内涵,才能把比较研究置于扎实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认为: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是“比较诗学”的先驱和后盾,而“比较诗学”可以从许多侧面深化文学理论的研究。由于这个缘故,本世纪西方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已成为“比较诗学”集中研究的对象。论文选中,也选了介绍“现象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原型批评”的文章,应该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展示了中西文论的异同,在开阔人们的视野,加深人们对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关系的认识上,做了有益的工作,值得欢迎。

4.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试题 篇四

一。20分。AB任选

A。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怎样将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外化”为舞台形象的?表现主义文学(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又是如何系统的运用这类“外化”手法的.?

B。以你熟悉的世界文学作品为例,谈谈你对用喜剧性情节表达悲剧性内涵这一艺术手法的见解。(说明:不限于戏剧,也可以举小说等为例。)

二。30分。在你所涉猎的世界文学作品中,你对哪一部印象最深?描述你阅读它事的初始感受,然后从理论上对你的这些感受进行反思,剖析和评价。

三。20分。CD任选

C。结合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论述中西诗歌的区别性基本特征。

D。从T。S。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所阐述的文学“总体论”出发,结合其他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论述民族文学,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相互关系。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篇五

张思/文

 如果你真正从内心渴求你要到达的终点,你一定可以接近它,无限接近。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 想大一点,你比你想像的更优秀! 心态决定一切,永远在路上。

 当你全力以赴后,剩下的就是感恩,听天由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盲目,不失去自我,做自己,心安理得。 认真对待平时的论文考试,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眨眼间,保研的日子过去已有半年之久也。这个总结也是拖到现在才打算有一个了结。还记得当时硝烟弥漫的场景,而对于我来说,倒还算平静。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深信。

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才开始真正确定我的目标是保研,这种需要运气的事情,往往都需要赌一赌的勇气,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所以每个人都要两手准备。我的内心是要读研的,如果要考研,那就考初心想要到达的地方,那就是川大,而人生重要的是想大一点,所以我更希望是华东师大。我真的很像去远方,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虽然里面的压力会有,你渺小得机会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但是我愿意。去经历最繁华后的恬淡的心境,这或许才叫成熟。

为了梦想,你要做的就是万无一失。只有自己达到最好,才不会挣扎往前。很多时候,机会只在一瞬间,抓住,就去迎接挑战吧。在大三下学期接近期末期间,一些学校会举办夏令营,在暑假的时候,有一些高校就会陆续发出预报名的通知,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广泛了解信息,以防错过时间。我们属于非211非985,正因为一无所有才能无知无畏。不管通知上是否规定限制,如果他是你想要去的学校,就大胆的去尝试。当时我就是因为自卑,没有跨出川大夏令营的那一步,那是我深刻的教训。有些事情,你做了没成功和你没做是两种概念,起码你不会后悔。已经错过了,就把它当作“前车之鉴”。在预报名的时候,我认真填写了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信息,当然也填了华东师大。暨南大学最早面试,在正式面试之前。

最后的一学期,我真的是做到了每一科都要做到最好,想放弃的时候,都会在心底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很感谢自己的正能量,一直奋斗前行,乐观积极的自己。

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没想到并不是我一个人。当你说出自己的梦想,就会吸引来很多小伙伴。其实我还是害怕一个人去的,没有熟人,没有勇气。很感谢那群小伙伴,有些事真的需要彼此的鼓励与帮助。梦想之路,并不孤单。因为未知,所以恐惧。但就是因为那次的教训,我开始义无反顾。

哪怕把这一路当做旅行,我也要出发。我体验到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欣喜,感受到广东秋季的热浪袭人,物价极高,饮食难以和川菜媲美,也感受到了广东小蛮腰的美丽,早茶的精致养生,粤语的新奇„„在飞机上俯视城市的灯火辉煌,在如海的蓝天触摸轻柔的白云朵朵。

入住酒店后已经凌晨3点,困意重重,很快我就睡着了。第二天就是心理测试,每个人还领了纪念服。接着最重要的就是第二天的面试了。不知道面试的形式是什么,就只能全面准备,一直练英文口语介绍咯。

我尊重舞台,尊重每一次上台的机会,我也尊重每一次面试的机会,我精心为自己准备了服装,以及发型,一切为成功而准备。笔试和面试同时进行,安安静静的5个人。我是乐天派,不管谁输谁赢,我都会主动交朋友。没错,能来的都是学霸,尽管都会彼此有芥蒂,心门紧锁,就看谁愿意主动敲门,你若是诚心诚意,与你同频率的,自然会和你呼应。不理睬的就不必强求咯。永远自信,简单而又大方。富有灵气是你的标签。总之,你要有你的优势和个性。不管小伙伴的状态怎样,你要有自己的状态。也许在面临大事前有些人原本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消极的声音情绪不仅影响着自己也会影响着别人,关键就是你自己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坚定自己,而不受外界打扰。

准备的内容不能少,暑假我就已经确信自己能够保研,成绩没问题,就看论文了,也不能疏忽大意,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沾沾自喜。成绩单,身份证,相关证书,以及准备的中英文自我介绍,硬件一定要齐全。我是第四位被叫过去面试的,问一问能否带上自己的东西,可以的话可以把论文带上,会有加分。进门注意礼貌,微笑。老师示意坐下后,自我介绍。一句话一定要突出自己成绩优秀,看过很多书,实践生活丰富,爱好广泛,经历有亮点,最后要体现自己是一个有规划,谦虚好学上进的人。

谢谢后等待老师提问。由于我拿了论文,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们都看我论文去了,只是偶尔抬头看看我,也就没拿那紧张。张老师很严厉,在学术界也很有地位她先发话,就问我的论文《复活》本来熟悉的是托尔斯泰宗教救赎的观点,为何我没提到?这时候遇到问题要淡定。之前也讲自己写的论文反复看过,我就回答,大家都是知道他的观点,我虽然整篇文章没有直接提到,但几乎是贯穿了这样的主题,而我写作的角度主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入手。她再追问也没啥理由了,尽管对我有所偏见,但我有自己的思想就是真理。不管老师怎样从学术的权威刁难你,你就按照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实论证,没有必要屈服。有自己观点总是好的。黄老师问的就是我的出身了,西华师大在哪儿,幸运的是张老师是重庆人,他一提醒,黄老师就不再多问。后来其他小伙伴而都有谈到自己被问自己的学校,所要做的就是自信,对自己的学校有信心,就没有问题。不要怕被歧视,我们在哪儿就要在所在的地方开出花朵。给自己和学校长脸,你就是自己学校的代言人!他还问我研究生涯的规划,是学习新的语言,问了我打算研究的方向,我就说了卡夫卡,德语。也就是老师会针对你所做的所说的提问,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诚实就好,谦虚就行。还有一点就是大三下学期整理自己的思绪很重要,以及当时自己接触的书籍看到的观点会受很大一部分影响。接着大家都针对我发论文一事展开讨论,论文的质量,价格啥的。我都老实回答了。他们问是自己出的钱还是父母给的啊,我说平时有奖学金还有兼职。那花那么多钱来发论文好舍得,我说为学习和提升自己,花在学习上值得。论文的发表谁推荐的,我就说是自己写了让老师看了改,然后自己联系的,总之诚实的同时要体现自己对学术的严谨。老师们说以后可不能发这些低水平的了,我都一一答应并表决心希望以后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发高水平的。张老师还问了我一个问题就是我最头疼的新批评理论,就让我举几个例子,说说。我也如实的表明自己在这一块的不擅长,说出暑假看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表示看了一遍还是一头雾水,表示自己下来还会继续学习,并希望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导。最后就是英文面试了,喜欢那位老师,始终带着微笑,针对我的女性论文发表的看法,前面铺垫了一大串我真的没听懂,就觉得老师的口语好棒,只有最后一句问题稍稍听懂了。我想大概老师都这样,先一大串来衬托自己的英语很牛,你若没听懂,可千万别紧张,重点是最后一句,哈哈哈。我当时有点懵,发现词连不成句!平时自己练习,口语可顺溜了,还英语早读呢,可是谁知道关键时刻就卡壳了。只有单词,而且最简单的那种,终于懂得中国人大多学英语只会写不会说的悲哀。完了,老师过程中并未打断我的对话,即使我回答的是错的,他问的是我对现代女性幸福观的看法,而我重复了古代的观点,其实老师都懂,我们拿着问题的一半截就跑了,很有耐心依然微笑再一次问,别紧张,你也微笑,照样回答就好了,心理素质很重要。我当时的观点就是“be herself!”还拿自己举例说自己想做自己的事,沉浸其中就好。本来想说”go traveling结果说成“go shopping”因为当时忘了单词,哦买嘎,被自己蠢哭了!幸好自己满意的是口语发音还不错,哈哈哈。老师们也被我逗笑了,关门后我听到他们说这小姑娘真逗!向师姐长吁了一口气,说好紧张,她安慰我说表现得很好。结束面试后我的心情也挺明朗的。继续答题„„

笔试题很简单,很少,英语翻译,基本的一道设计批评理论,一道涉及名著,题都很常规。就看你自己是否能答出自己的新意。

越努力越幸运,题都是我看过的,准备过的,而且一道还和我的论文符合,理了理思路答起题来,一气呵成。举例很重要,文学就是你要对文本很熟悉《百年孤独》我寒假看完,论文写过,书上的观点,与论文相关的都反复研读过。感觉就是很顺利,时刻准备,必然有惊喜。

结束后我邀了一位小伙伴去为我照张相,在图书馆门前,自信的定格,还有大气恢弘的校门,不管结局怎样,快乐的释然,前行的姿态最美!

回来等通知也在准备着,不可大意,结果出来那天我溢出了泪水,居然是第一名!接下来战役才刚刚开始我已经找到了归宿。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发来通知,经过再三衡量,我拒绝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选择了就不后悔,好好狠狠地毕业,总结,完善自身,迎接更美好的自我!没有哪一条路会让你觉得对或错,只要做出了选择,热爱它,走下去,让一路花开,没有考研,会失去一些也会收获一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果再一次机会,我也许还是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我问心无愧,在这条路上,感谢老师,师姐,朋友,小伙伴,你们的鼓励支持和陪伴!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大家的陪伴与支持!

 答题要点:思路清晰,结合文本,观点阐述! 古代文学:背诵诗文

 世界文学:多看名著,看新批评  现当代:鲁迅

 一切了解导师,看他们论文方向,我又犯了错误,做任何事都要细致,没有好好查导师的资料,随便填写,结果这人根本不是里面的!虽然没多大关系,但记住细节决定成败!

6.文学性与文学翻译 篇六

讨论文学性的`话语变异理论,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理论,可以使文学翻译者认识到文学语言变异与文本互文性及其潜在的实现文学功能的特质,并致力于理解、阐释和传译出变异的语言和文本,从而提高文学译作的文学性.

作 者:王冬梅 WANG Dong-mei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话语变异   语言变异   互文性   文学性   文学翻译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篇七

“文学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自“文学性”提出至今, 中西方文艺学界就开始争论不休。“文学性”问题是当前社会日益复杂的文化产物, 它是一个关涉文学本质的问题, 并逐渐在我国文艺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

1.“文学性”问题的起源

“文学性”问题是当前文学理论界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 因其正遭受着电子信息网络的巨大冲击, 过去文学对于人们生活的价值与含义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正当文学陷入困境之时, 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大卫·辛普森以及乔纳森·卡勒对文学作出了阐释与肯定, 使得文学“柳暗花明”, 但其总的思路是, 过去的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中心, 而在哲学、法律、宗教等理论学术与人文社科方面, 叙事、虚构、描述等文学模式正被普及, “文学性”的影响已根深蒂固, 不可分割。余虹先生是国内较早地认同这一观点并对其改进的一位学者, 他认为, 后现代转折从本质上扭转了“总体文学”的逆境, 它把狭义的“文学”作为次要方面, 以广义的“文学性”为重点, 并将这种情况视为“文学的终结和文学性的蔓延”。另有学者认为, 商业中的“文学性”和文艺学中的“文学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其手段和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 “文学性”问题的争论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问题, 对文学的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 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 两种“文学性”

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在20世纪一头一尾先后提出了“文学性”问题, 前者用“文学性”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 后者借“文学性”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文学性”[1]。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性”的问题, 目的在于改变历史文化学派把文学打入非文学之中的局面, 进而把文学纳入用文本、语言、形式构建的堡垒之中, 使其具有“文学性”的色彩, 以保障其地位, 而如今结构主义再次提出, 目的在于让文学脱离文本、语言和形式, 让文献彻底解脱出来, 使文学跨过了固守的边界, 采用虚构、描述、隐喻等修辞给所有非文学的作品全部标上“文学性”的记号, 这种文学展现出一种侵略、扩张, 甚至殖民的欲望, 使得各种非文学作品变成文学统治下的“良民”。在一个世纪内的文论史上, 两次重大的转折都以“文学性”问题的提出为导向, 但两者的意义却迥异, 这成为二十世纪文论史十分耀眼的景象。

3. 文学的本质

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新批评主义认为文学等同于作品, 作品等同于形式, 而形式又等同于语言, 他们忽略了文学的价值和外在世界的关系, 认为文学的价值取决于文学本身。而语言论者认为, 要把握文学的本质就应当重视文学作品本身, 而并非传统论中的关注作品同现实的联系, 要明确文学的本质就应当将文学立足于文学的手法和技巧, 而并非对形象思维的应用。而技巧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因而文学的技巧等同于使用语言的技巧, 文学性的本质在于语言, 但不能片面地认为文学就是语言, 这是由于除文学文本以外的其它文本也通过语言展现, 因此文学性切勿单纯地等同于语言。那么就应该限定文学文本所采用的语言, 将一部作品当做文学作品的语言, 通过诗性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为此, 俄国形式主义利用陌生化原则以丰富这一理念, 新批评主义提出文学语言的本质在于其本身的情感性语言, 结构主义则提出文学本身就是语言的堆积。语言论的三大流派思路的共同点在于认为唯有艺术固有的规律才可以说明艺术的结构与形式, 文艺学探索的主要对象与重点是决定文学作品成为艺术创作独有的特性。以文学的独立自主性为出发点来探索文学, 其探索方式必须要革新, 与时俱进, 颠覆过去传统的以作品、作家为中心的文学观。在语言观的领域, 俄国形式主义划清了文学语言与日常用语的界限, 新批评主义指出了文学语言的反讽、张力、悖论等特质, 法国结构主义阐述了语言结构同文学结构的联系, 并且描述了文学与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性的语言特质与功能, 强调了语言是文学的本质。

4.“文学性”问题的后现代审视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性”问题, 致力将文学与非文学扯开, 将文学从非文学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学派的否定, 而20世纪末结构主义再次提出“文学性”问题, 肯定文学向非文学的跨学科扩张, 则与后现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尚相互合拍[2]。而后现代主义打破了这些内在与外在的、无形与有形的界限, 它具有无边界、去分化的特点。例如, 费德勒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跨越边界, 填平鸿沟”, 苏珊·桑塔格声称后现代的这种“越界”使得各种经验构成了“新的整体感”, 丹尼尔·贝尔认为后现代的特征之一在于“距离的消蚀”, 让鲍德里亚则称之为“内爆”, 如此等等[3]。首先主要表现在各类事物之间消泯了差距, 打破了界限, 后现代事物之间的距离是心理的、审美的事实, 它意味着差距与界限在各事物之间全面丧失, 其言谈、趣味以及风格也开始趋同, 如此一来, 任何一种惯用语法都可以运用得当。其次表现在其传统的、原有的分类被取消, 类型的概念逐渐模糊, 而类型的表现方式逐渐多样化, 类型的混杂与融通成为潮流, 即便是不相关的事物也可以融通。各种事物之间类型的融通不但是物质的、外部的, 而且是精神的、内在的, 并且, 类型的融通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了文化与精神形态。

5. 结语

综上所述, 对“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的探讨, 不仅是对过去文学研究的反思, 而且是对未来文学建设的展望。文学性并不是客观的、抽象的、永恒的, 而是与时代关联、具体的存在于文学实践之中的, 因而对“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的把握, 应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 以前人的结论为指导, 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任艳.浅谈“文学性”问题[J].辽宁大学, 2013 (1) .

[2]董冬.文学性问题研究综述[J].鲁东大学, 2009 (6) .

8.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 篇八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作品;文化研究

自文学诞生之时起,有关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话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时至今日,当文学研究已经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改变了其原本的味道,当文学作品逐渐变得边缘甚至无意义,我们需要重新看待这两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存在的误区,并结合现在的热点文化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分析,希望借此找到正确对待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作品的方法,及其前途与出路。

一、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很轻易就说出成百上千种解释,但若要从中找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却非常困难。包括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默认的文学作品所应具有的审美艺术性,也在后现代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许多基本已经失去了文学性的文学作品中,被质疑,甚至被否定。

我们似乎只能略微给文学作品划归出一个模糊的范畴:它是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活动所获得的最终产物,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作家内心情感反映给外界的媒介。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作者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所积累的材料经过雕琢、变形,从而令其具有独特魅力的结果。

而文学研究的范围,相对而言则更为广泛。它不仅包含了对文学作品本身及其延展性的研究,还包括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当然,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前者,至于文学研究中作品与理论的结合,是我们希望借本文得以明晰的问题,这点将在后面提到。

我们在这里想解释的文学研究,简单说来就是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将作品与理论结合,发掘出隐藏在作品中或许连作者本人都未注意到的精妙之处。包括对于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等分析并解释说明,或通过分析作者创作时的写作背景,经历,了解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达到和所想表达的心境,并进一步阐明等多项工作。

需要提前声明的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稍有所不同,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作意图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特别将此提出并且稍作区分。

简言之,文学研究需要尽量保持客观性,因为通常是作为学术性的参考资料,因此文章中应尽可能不夹杂作者个人的主观意愿。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逻辑跟较严密的结构。而文学批评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发出具有个人意味的评论,因此一般会附带较强烈的作者个人主观色彩,情感好恶较为分明,偶尔也会因评论者个人而导致批评的偏颇。

了解以上这些概念,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分析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以及怎样产生这种联系。

二、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用一个比喻来概括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其看作一对双生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无法分割。文学研究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独立存在,因为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文学研究的基石,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脱离了文学作品的文学研究,只能是夸夸其谈毫无实质可言的空中楼阁;而文学作品缺少了文学研究的存在,也会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失去它本身所应具有的艺术魅力。

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意蕴的艺术作品,虽然这个结论在现今社会还能否通用尚需商榷,但毫无疑问,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除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赋予它的那一小部分外,更多的是通过众多学者与评论家对于它的学术性研究而散发出来的光芒。莎士比亚的著作之所以被人奉为巨著,从其诞生直至今天依然不失其经典价值,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就仿佛是在不断的打磨钻石,通过层层解剖挖掘,使其隐藏于文字之下的本质得以展现,从而反映出与表象不一样的真实。文学作品正是由于文学研究才具有如此长久并且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这些文学研究,许多作者与作品才不至于被人遗忘,迷失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们已经说过,文学研究需要客观准确真实,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外界的意思尽量忠实的予以再现,甚至是将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而无意表现在作品中的某些东西揭露出来。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个学者在进行文学研究之前也是一个读者,当他接触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无论是否从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他都是在阅读这部作品。既然是阅读,就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这种判断,也会多多少少在他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我们虽然力求文学研究的客观,但也不能否认,有的时候,研究者自己略主观的思想感受,也会给文学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学毕竟不是科学,它是富有情感而又不失理性的复杂产物,是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和矛盾性的混合体,因为文学本身是这样一种情况,使得文学研究必定也跟一般纯理性的科学实验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并非错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不确定和复合多义性,才使其研究对象乃至于研究本身,具有了极大的意义与价值。

在承认文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文学研究,尤其是现代的文学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顽疾和误区,文学研究面临着重重危机,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在这些误区之下,被埋没了其本身所应有的艺术价值。

三、文学研究的误区

文学并非科学,文学作品并非科学实验,它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自然也应有一定的文学性,虽然学术性论文对于审美意蕴没有要求,但个人感觉还是应当讲求少许的艺术性。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现在的学术论文虽然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所引用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但不知是否是因为国内文学界至今仍未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原因,当今的许多文学研究大多陷入了某些共同的误区,且这种现象在学界相当普遍,以下一一予以说明。

其一,从深度上来看,现今的文学研究或浮于作品表面而未加深入,或钻入牛角尖。致使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丧失了自己的独创性与个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可读的价值。对于文学作品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类于对作品研读不够细致或者知识面不够宽泛等原因。但若是研究的太过深入,则又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对于作品中的某些语句字词太过纠结,使得研究结果看似高深实则意义全无,因为作品始终是一个整体,当你将其拆分成一个个碎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或许是能通过深入解析得出某些结论,但作品的整体性却丧失了,而文学作品的价值,正是通过文学作品这个整体体现出来的。这种分崩离析式的文学研究,实质上是背离了文学研究应具有的方向,我们呼吁现在的文学研究应当不求广而求精,但这种“精”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限度,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同时失去了。

其二,从内容上看,当今文学研究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渐渐走向了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而非文学作品。我们固然承认,文学理论研究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如果过于重视理论乃至将文学作品看做文学理论的附加品,就会使得文学理论陷入一种纸上谈兵的模式,空洞乏味。文学作品使得文学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并赋予它更为具体的内涵,因此文学研究绝对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只研究理论,某种角度上来说那已经是进入了哲学的范畴,丧失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文学研究是对于艺术的研究而非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肯定也绝不会是那些干巴巴的理论条例,那只是一个框架。而填补其中,使理论凸显其雏形并进一步完善甚至提出质疑的,是文学作品,或许它的表现形式有时过于模糊甚至隐晦,但正是因为这样,文学研究才具有更大的意义。然而现在的许多学术论文,却只是将西方的文学理论奉为圣经,不分文学作品种类以及内容时代,统统用一个单调的文学理论生硬的套用,变得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为在这些生搬套用的论文中,文学本身的价值已经出于种种的理由被抛之脑后了。

其三,从用语上看,极大部分的研究论文在文章用语上过度追求晦涩难解,甚至是采取自拼自凑自造术语的办法,或者是模仿西方传入国内的某些术语,生拼硬凑出一些不知所云的词汇来充斥自己的论文,这样表面上是能造成一种虽不明但觉历的效果,可实质与内涵却少得可怜。西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在进入结构主义之后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著作中,出现了一些民众感到极其陌生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之所以能够被人所理解,是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语言,而这些著作被译介到国内,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表音与表意上的区别,以及英语具备的某些多义性,使得这些自造的术语在被翻译为汉语时,多多少少存在了一些误读,而阅读到这些著作的学者们,实际上并未深刻的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就拿来使用,甚至是不顾原术语的适用范围也没有多加揣摩,便生硬的造出同类的词语并应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一味的追求学术性的结果就是使文学研究变成了某种形式上的文学游戏,太过注重形式通常会造成研究内容的空洞乃至匮乏,从而降低研究论文的可读性。

文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着理论的研究,但文学作品本身绝对不是一种理论,作者想要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也肯定不是理论,当人们过度关心文学的理性与逻辑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文学作品首先,应当是一种作者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性进一步丧失,使得现在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与主体性也进一步丧失,当文学作品变得更趋向用形式上的冲击而非内容来博取读者的眼球时,当面对着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时,传统的文学研究是否还能占据一席之地,而新的文学研究形式又应如何转变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流行的讨论话题。

四、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未来

我们一再强调文学作品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也应面对一个现实,文学作品的主体性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下几乎变得支离破碎,而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一切均无意义价值的观念更是将文学的边缘性发展的更为具体,现在的文学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架构语言而非作品本身,不得不说跟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后结构主义认定一切都是无意义边缘性时,文学作品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下显然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因此,一扇新的大门逐渐向文学研究敞开,即文化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国界渐渐被打破,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发频繁和深入,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兴起也证明文化的交融与汇合是当今文学界的一大主流趋势。而文化研究这个词汇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文学由文学作品转到文本,再转到文化,经历了一个视野由宽到窄再在另一种层面上变得更宽的过程,而文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较为新兴的学科的诞生,也进一步说明文学研究转变为文化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抛弃文学,抛弃作品,而是要更加全面而非深入的去看待文学作品,如果说以前文学研究做的是深入挖掘,那么现在就是要广泛的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民俗等多方面,视文学作品为对社会人生的一个浓缩与加工,并非再现,而是提炼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通过比较与对比的方式加以扩展与延伸,从而给我们的文学乃至人生产生某种启示与引导,真正做到“文学是人学”。

我们相信,尽管现在文学研究已经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某种转变,但其文学性却永远不会消亡,无论经过多少时间,人们始终是需要文学,需要文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的,我们相信,社会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以往被我们遗忘与抛弃的,总有一天,必将被我们重新捡拾,赞美并传扬。

五、文学研究的一些疑惑

以上我们已经探讨了许多,但关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仍存在很多疑惑,例如之前所提到的,如何将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连结的更为紧密并有所升华,如何将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充分有效的结合,这些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做过论证。而有关我们去研究那些时代久远的文学经典名著有何现实意义,在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双重要求下,研究者是否会丧失自我而沦为文学作品的傀儡,两者平衡该如何把握等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对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我们还将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寿桐.文学研究:批判与学术的乖谬[J].探索与争鸣,2009,(02).

[3]余艳.文学研究:路在何方[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4]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5](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01).

[6]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社会科学,2000,(03).

[7]王宁.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J].国外文学,1996,(02).

[8]陶东风.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J].当代文坛,2007,(01).

【作者简介】

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 篇九

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4年考研个人见解

我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去年考的南师大,因为各种原因很不如意。今年选择了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初试390+,终于被成功录取。经常来坛子里面逛,但基本上处于潜水状态,所以现在准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给处在迷茫中的同学们一点小小的帮助。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初试指定参考书是《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考研模拟五套卷》等十三本专业书。根据以往的考题风格,比较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甚至一些基础的概念题在参考书上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论述题也都是建立在教科书理论的基础上,只要考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就可以解题。

在文学史的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理清文学史的线索和结构,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在了解每本书的知识脉络框架的基础上,对每本书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进行强记(该记住的必须记住,例如名词解释及简答的部分内容,因为简答需要一些扩展,不能完全按照书上来),然后注重作家与其作品的结合,这一部分强调是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对书本知识进行细致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之后,可以主要借助文汇南师大的《复习精编》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这样能有的放矢,同时还能节省时间进行其他专业知识的巩固、复习。

而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复习,则侧重于实际应用这一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考研,这两个部分的分数有六十分,比重比较大。古代汉语要求翻译一篇文章,根据以往的试题,文章多摘选自宋代的《太平广记》。这时期的文章较先秦来说,还是比较好懂的,考生只要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和古文翻译的基础,加上暑期的强化训练,这一部分就不成问题。对于本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难点重点本科阶段就有所接触,但是却没有牢固地掌握,因此,这类考生必须端正好心态,克服知识重复记忆时产生的厌烦心理。当然,如果对于知识点不够清楚,可以到2014南师大文学院考研企鹅群:10二六080二九 上面找一下去年的学长,那边的学长还是比较专业跟热心的。

《文学理论新编》中的很多观点都是需要强记的,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要将知识点梳理成一个有条理的网络,到时可以根据此网络进行高效复习。《文学理论新编》第二章,尤其要引起注意,另外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阐释理论知识时所举的例子,在答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用实例对理论进行阐释,这些内容乐学的复习精编里面会有全面的涉及。

《西方美学史》,这本书的内容相对现在,内容比较经典也比较“久远”。而且这部分的内容,在历年山东大学文学类的考试中,试题的重复率一直比较高,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复习技巧,试题重复率高的章节一定要作为重点复习。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在复习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这部分知识可以不看原著,考生可以直接按照《复习精编》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试,最后一道大题是写一篇观点鲜明的文学评论,作为对考生文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考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学史上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文学品位和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一些文学杂志和期刊,看看名家们是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家、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这个部分的能力训练,考生可以等到冲刺阶段,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10.“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 篇十

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创制”过程中,“观念”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视。翻开海内外任何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也许在具体问题上,比如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对思潮、流派的判断,各自的立场不同,观点歧异,甚至针锋相对。但透过分歧的表面追究深层的理路,却不难发现它们潜在地遵循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前提,并且相当自觉地将其转化为叙述历史的“元语言”。剖析这一前提是很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构造颇为精致的关于“现代性“的“话语装置”(discursiveapparatus)。酒井直树指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种时间顺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秩序从来都是同现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现在众所周知的是,这种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纪的历史框架,人们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种族在这个系统里的位置。‘后现代’作为这个序列的最后一项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前现代’和‘现代’的在历史和地缘政治上配对组合却早已成为知识话语的主要的组织手段(organizingapparatus)之一。因此,这个谜一样的第三者的出现所证明的也许不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而是我们话语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是,我们以往认为是不容置疑的历史? ?卦嫡?沃刃颍?辞跋执??执?闹刃颍?涞迷嚼丛匠晌侍饬恕保????康鳎骸叭绻?徊握涨跋执?拖执?庖慌涠裕?臀薹理解?执?浴?飧鍪跤铩薄!?〗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从“现代中国文学的确立”这样一个“微观历史”的侧面进入并分解这个“装置”,正是我在今后研究中希望承担的任务。不过,首先可以明确指出的是,所谓“现代文学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极端重视“现代文学观念”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讨论“五四”文学革命时,都把描述的重心放在文学观念的变革上。这样的历史叙述不单对应了梁启超关于晚清至民国社会“由器物而制度再文化”的渐次变化的论述,〖2〗作为新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本身即是社会文化变革的一项显著表征;也不仅提示出林毓生描绘的“藉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cultural-intellectualisticapproach)的五四思想的内在特征,〖3〗借用鲁迅的说法,“听将令”的文学必定会打上思想、观念先行的烙印〖4〗,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展露了现代中国文学“创制”过程中某些可供进一步分析的“历史瞬间”,按照竹内好的看法,没有这样的瞬间,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5〗实际上,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历史叙述的依据的“现代文学观念”同时构成了它的合法性基础,两者互相生产、互相支援,形成了一条锁闭而完整的权威历史话语链,离开了权威历史话语的阐释,我们得不出关于这段历史的`其它结论。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称为“新文学”,但仍需追问的是,它何以为“新”,即建立“新文学”的合法性基础何在。如此提问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在和所谓“旧文学”相对立的意义来界定“新文学”,而且要求“新文学”于当下显示出面向未来的特征。191月,周作人在一篇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讲演中,引人注目的两次使用了“现代”的概念,他认为“人性的文学”和“人类的文学”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品格,也是“新文学”需要努力的方向。〖6〗这意味着“新文学”并不必然地拥有成为“现代文学”的优先权,倘若它要证明自己天然地拥有优先权,就必须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现代文学”的品格紧密相关,甚至合二为一。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态度,福科在分析启蒙和现代性的关系时指出:“启蒙的分析──把历史规定为人类向成人状态的过渡──把当代现实与整个的运动和它的基本方向联系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它表明,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每个个人是怎样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整个过程负责”。〖7〗在他的分析中

11.文学史与文学现场相遇 篇十一

因此,新近出版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作家出版社)是这方面富有价值的探索。这部评论专著的出现适逢其时,切合了当前文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就我的目光所及,这应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专题性、学理性研究的专著。作者在掌握了大量学术资料和第一手阅读的基础上,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钻研和阐发,归纳出文体发展的历史脉络、总体趋势、美学规律、微观表现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这部书稿的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的东西还比较多,涉及到当前文学发展的一些重要概念或问题。长篇小说作为一种重型文体,被喻为民族精神生活的史诗和长河,最有能力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能量和心灵变迁史,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于是被称为时代第一文体。我们研究长篇小说,等于直接进入时代文学的中心,意义实在重大。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工作比较扎实,观点有新意,逻辑性强,宏观与微观互证,理论与文本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专业精神。书稿以“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这一总特征为红线串联所有细部。首先界定文体的本质是“人造物”,由此出发确立叙述、结构和话语为长篇小说文体的三大基本范畴,并分析了长篇小说为何成为时代第一文体的原因;然后考察近三十年长篇小说文体的演进,从文体的自身运行规律这个角度,揭示了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的转变及其新的美学观念,阐述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内在化、本土化、混沌化的基本特征;最后,结合长篇小说主要文本,分析文体新变在叙述、结构、话语三个方面的微观表现及其未来走向。

作者的写作是有较大难度的:一是阅读的困难。据统计,现在每年约有几千部长篇小说出版,新世纪文学已经进行十多年了,累积就有五六万部问世,谁也不可能全部读完,这就存在一个选择及选择标准问题。如何选出新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是个很棘手的事情,处理不好会使研究处于无根状态。二是概括的困难。与新时期文学潮流鲜明相比,新世纪文学似乎无主潮可言,长篇小说创作题材五花八门,艺术手法不断翻新,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从如此纷乱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概括出几个清晰的文体特征,难度大。三是资源的困难。当代文学属于一门年轻的学科,学术积淀不厚,理论资源相对匮乏,而作为“当代的当代”,新世纪文学的可利用资源就更少了。在全力阅读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同时,还得为它寻找阐释和整合的资源。除了要面对研究对象的庞大和变动,具体到《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这个选题还要面对理论的困境,长篇小说是伴随18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学体裁,没有自身的文体规定性,而文体自身的概念在学术史上也是尚未确定的。也就是说,文体是什么?长篇小说是什么?长篇小说文体是什么?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学术定论,需要自己去进行理论梳理和尝试理论建构。

相对于其它规范性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文学这个学科总有点特殊性,它需要对文学有点悟性或直觉能力,创作如此,研究也是如此。单靠资料爬梳、实证分析等体力劳动,难以发现作品或现象的真谛。所谓直觉,就是一种深刻的感觉力,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悟性,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直奔事物本质的一种感知能力。它是一种现象和哲学之间的媒介,从具体的现象界直接抵达形而上的哲学观念。应该说,作者的直觉能力帮助他克服了研究中的不少难题,该书写作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一个很奏效的研究方法反复直觉法,就是先细读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体悟到根本性的文学发展规律,再用这些规律去验证新的作品,如此反复直觉感悟,文学的真理就自然显明了。当然,这种直觉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基于批评家以往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文学经验。因此,批评家的文学论断是从大量文本细读中自然提升出来的,与当下作家的创作声息相通,接通了长篇小说文体发生的精神源头。正因为靠自身体悟,批评家的文学观点都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同时又大抵符合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这部书中,作者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观点,大到核心观点的确立,小到文本细节分析,基本上都是别人没有说过的,其中一些观点是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关键问题的含有突破性的成果。直觉是原创性的渊薮,原创性则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者把“文体的本质是人造物”确立为著作的理论出发点,体现了他的理论直觉。通过梳理具代表性的十几种定义和考察“文体”的词源,作者为文体做了一个新界定:“文体是文学作品中作为人造物的一部分,它规定作品的艺术特质,与作家的认知方式和现实世界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并进一步说明:“文体与内容之间并不存在一种附庸关系或隔离关系,不是内容决定文体,也不是文体产生内容,而是文体和作家的哲学观点以及现实世界存在一种隐性的、间接的对应关系。”[1]p37也就是说,文体是直接的人为性、间接的社会性。这个界定反映了作者的理论勇气,文学概念术语的定义本属文艺理论家的任务,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研究者,这样去爬梳和敢于下定义,已经属于学界常说的跨学科行为了。但又不得不为之,因为不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就没法开展研究,实际需要逼迫他去发出自己的理论创见。我们认为,作者这个界定基本上是科学的,吸取了“内容决定形式”和“文体独立”两种文体观的合理成分,摒弃了它们的片面性。过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建立在反映论上的,形式是对社会历史意识的被动反映,被视为“容器”。这是违反艺术规律的。现在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文体,每个作家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他所创造的文体就不一样。归根究底,文体是作家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方式。从文体的新界定出发,作者认为长篇小说文体的基本因素应最能体现文体作为人造物的性质,从而离析出叙述、结构和话语三个基本范畴,明确了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的对象。这种文体的人为性和社会性观点,还渗透在以后文学现象考察和文本分析的血肉之中,成为全书写作过程中一个内在的思想背景。如作者把文体成分从长篇小说的所有成分中分离出来,把属于内容和文化背景之类的因素推到后台去;摒弃了对小说语言的纯语言学分析,认识到小说语言是活的语言和社会性语言,转而采用与生活世界血肉相联的“话语”概念。这些写作思路,确保了长篇小说文体研究的纯粹性和文学性。

其次,作者提出“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的核心观点,体现了文学史意识和对文学发展动向的直觉。究竟怎样,当还须检验。在这里,作者借用了80年代文艺理论家鲁枢元先生提出的一个文学概念向内转。但此“向内转”非彼“向内转”,鲁先生的“向内转”是指80年代文学创作出现一种由反映外部现实到表现内心世界的趋向,而本书的“向内转”特指长篇小说文体在新世纪的一种演变趋势。作者把新世纪长篇小说置于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进程之中,透视长篇小说文体在三个十年的不同形态,如80年代是萌发期,90年代是扬厉期,新世纪是沉淀期,从而在文体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揭示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美学转向,体现了良好的文学史意识。其中,他对新世纪文体转向的描述带有明显的感性化色彩:“进入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由绚烂归于平淡,不再刻意追求外观的华彩炫目,前行的姿势显得从容和大度,注意尽可能妥帖地和内容结合。长篇小说文体开始‘向内转’,越来越成为内在化的东西,文体的美表现为‘有意味的形式’和不事张扬的自然美。”[1]p84从新时期文学发展脉络来看,1990年代后期或者新世纪以后,怎么写的问题在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作家那里融入到写什么的问题里面了,写得不是那么外在,包括刻意要实行一种什么形式更新,或者设计一个时空倒错、叙事人称的颠倒,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新世纪以来,一部分长篇小说文体确实经历了一个内化过程,内化过程就是变成一体化,写什么和怎么写不要分开。我们发现,1980年代后期作家只有谈怎么写才是最先锋的、新潮的,就是说谈怎么叙述才是讲文学性的,而谈写什么就立即会被视为落伍。而现在的作家对文体问题体会已很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体在悄悄地前进。

再次,作者采取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的办法,致力于发现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了较好的艺术直觉。从整部书稿看,作者虽然选的是一个大题目,但论述其实是细致的,注重寻找文体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因,梳理文学自身发展路线。在确立了“向内转”的中心观点之后,作者便开始施展身手展开纵深论述,所有分论点和文本分析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观点在运行,如一道强光打开了广阔深邃的暗夜,作者慢慢地把光亮扩展到长篇小说文体内部空间的每个角落,在一些细部的论述论证当中,不时闪现着灵性的火花和创见。如作者认为:“最近三十年在整体上属于一个时代,即一个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因此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是八九十年代的延续,并没有发生五四时期或建国初期那样的革命性断裂,它的发展规律主要体现为在一个大时代之下自身的生长性,体现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在线性时间里的自我变形。”[1]p85这就是把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既考察外部时代条件,又顾及内部文学发展规律,在两者的互证和契合中推断出合情合理的结论。在学术界普遍认为1980、90年代文学之间存在断裂的情况下,作者把近三十年看作一个时代,把近三十年文学看作一个未曾断裂的线性发展,是颇具原创性的论断。

作为新时期三十年文学的亲历者,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值得注意的,从新时期开始,中国文学尽管经历了各种文学思潮的风起云涌,尤其是80年代涌现了寻根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多种文学潮流,变幻多样,但总的来说是一个大时代之下的小波动,新时期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有着性质上的区别,近三十年文学基本上保留了内在的连续性。又如作者关于长篇小说和市场经济的同源性,以及长篇小说与新时代的血缘关系的论述,也是发人之所未发。关于这一点,他有如下一段论述:“我们的现时代使长篇小说仿佛回到了温床和子宫,回到了瓦特所说的小说兴起的时代,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处的复调小说的时代,获得了自我发展的深层社会动因,从而迸发出强旺的生命力。所有这些有利条件,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世纪长篇小说是有前途的。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在我国也许会出现一个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1]p290-291在这里,他揭示了长篇小说和市场经济内在的血缘关系,认为长篇小说实际上是专为市场而生的一种文体,是和新时代同时发生的一种文体,具有和新时代一样的青春活力与勃勃生机,所以,在他看来,不久的未来我国也许会出现一个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这是对长篇小说未来走向的一个大胆的预言。我们看到,仅仅一两年时间之内,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国长篇小说对外输出加大,2013年涌现长篇小说全面兴盛的景象,如果再过一二十年,我们可以推知这一领域将出现多少不可思议的文学景观,作者提出的“黄金时代”论似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这部专著还包含大量细致的文本分析,体现了一个批评家应有的艺术感觉。如对红柯《西去的骑手》叙述速度的分析:“这样的语言就像主人公马仲英的河州短刀,快如闪电,致敌于死命”“这种文体就是一种去除一切文饰和机巧的文体,直逼生命本原,如同骑手驰骋在草原上天高地阔”。[1]p167在本书的文本分析中,间杂着这样大量具象化或感觉化的评论语言,较好地体现了李健吾所提倡的“批评也是美的”风格。这种风格类似中国以诗论诗的传统,以诗意化的笔调描绘出小说文体难以言说的意味。很显然,作者是一个韦勒克 “内部研究”论的支持者,认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意在通过文体的微观表现和个案分析,印证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新的美学向度,使文体“向内转”命题雄辩地落到作家创作和文学文本层面。

12.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对比研究 篇十二

1.1 内容层面。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虽然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文学文本采取了“对世界艺术的掌握方式”, 它依据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可以虚构, 不拘泥于真人真事, 可以根据需要对人、物、环境加以组合、创造。而非文学文本则采取了“对世界科学的掌握方式”, 材料翔实、准确无误, 重在真实, 一切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1.2 语言形式层面。

文学文本的语言讲究文采, 生动形象, 带有感情色彩, 含蓄模糊, 追求韵律, 注重语言的音乐效果。相比之下, 非文学文本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 准确规范, 简洁易懂, 信息准确性第一, 语言艺术性第二。

1.3 作者层面。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都是思维的成果, 但文学文本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 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而非文学文本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 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判断和推理说话。

2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比较

明晰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各自特征, 便可探讨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了。总体来说,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原则应是使译文体现出原文所具有的文本特点。

2.1 文学翻译的特点

我国的文坛泰斗,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写道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先生“化境说”的核心是文学翻译应保存原作的风味。刘士聪先生在谈道文学翻译时说“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 其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 “文章的韵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声响与节奏;二、意境与氛围;三、个性化的话语方式”。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应该保存原作的风味与韵味, 译出原作的意境与氛围, 体现原作的艺术感染力, 再现其审美功能。当然, 这韵味、意境与审美功能可以体现在译文的内容上, 也可以体现在译文的语言形式上。例如, 诗歌中韵的翻译就是诗歌翻译中审美价值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再创作, 可以允许有某种程度的不忠实, 可以创造性叛逆, 以达到再现原文韵味与审美价值的目的。

2.2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应用翻译 (非文学翻译) 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 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 应用面广, 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 (贾文波, 2004:1) 。那么非文学翻译就应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信息, 确定翻译的目的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 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所欲反映的客观事实, 在此基础上, 可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语言要简洁规范, 朴实明了, 注重文本功能的传递和读者的理解。

3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策略比较

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赖斯 (Reiss) 曾根据文本功能的不同, 把文本主要分成三种类型, 并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第一种是信息性文本 (informat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交流信息, 反应客观现实, 以传递原文的指称 (referential) 内容和概念 (conceptual) 内容为主, 语言质朴 (plain prose) , 必要时可进行显化翻译 (explication) 。第二类是表达性文本 (express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表达原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重美学和艺术形式, 翻译时应采取认同法 (identifying) , 以原作者的视角进行翻译。这类文本的典型代表是文学作品。第三类是呼唤性文本 (operat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呼吁、说服、劝阻读者采取某种行为, 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翻译时可采取归化的策略。其典型代表是广告 (Nord, 2001) 。

3.1 文学翻译的策略

虽然一个文本可能具有不止一个功能, 但其肯定具有一个主要功能。因此, 根据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分类, 文学作品属于表达性文本, 翻译时应以原文作者的视角进行翻译, 营造与原文相同的意境、氛围, 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下面以刘士聪翻译鲁迅先生《野草》中《风筝》一文的两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3.1.1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 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相应的译文是:

Around this time of the year, poplars and willows began to sprout, and new buds appeared on the early mountain peaches, forming a picture complete with the sky decorated by the kids with their kites, a picture that gave you the feel of the warmth of spring.

《野草》是散文诗, 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 虽无诗的格律, 但有诗的韵味, 诗的意境。这段文字就描绘了极具诗意的画面, “杨柳”、“山桃”、“风筝”形象生动, 营造了春日暖意融融的氛围。对于这类文学文本的翻译, 就应保存原作者营造的这种氛围, 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译文中第三个小分句加入“picture”一词, 使“杨柳”、“山桃”、“风筝”三个形象浑然一体, 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 而第四个分句又重复了“picture”一词, 再次强调了这样一种春日暖意融融的氛围, 意思表达完整而充分。

3.1.2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

相应的译文是:

When, all of a sudden, the crab-kite in the distance plummeted, he would gasp with surprise;when the two tile-kites got twisted and then taken apart, he would jump with joy.

从形式上看, 原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排比的句式结构, 而译文则很好地对这种结构做了相应的处理, 可见, 译者在努力保存原作的艺术风格, 而且这种保存应该是很成功的。

3.2 非文学翻译的策略

非文学文本大多属于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 翻译时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传递信息, 感化受众, 达到译文与原文功能上的对等, 实现交际目的。以下举例说明:

3.2.1 以一则城市介绍为例:

惠州市是广东省辖城市,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的东端, 属于今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战国时期属楚国, 隋朝称“循州”并设府。公元1021年改称惠州。据《方兴纪要》载, 惠州“东接长汀, 北连赣岭, 控潮梅之襟要, 半广南之辅翼, 大海横陈, 群山拥后, 城岭南之名郡也。” (汤富华)

相应的译文是:

Huizhou ci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ast part of Pearl River Delta, which is under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It is an open z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t has been an administration prefecture named Xunzhou ever since the Sui Dynasty (581-618 A.D.) .After 1021 it was named Huizhou until now.The 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spot for her strategic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汤富华)

该段文字介绍了惠州市的地理位置, 城市名的由来, 以及其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城市介绍属信息性文本, 其功能主要是传递信息, 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对“据《方兴纪要》载……城岭南之名郡也”翻译得非常灵活, 没有拘泥于原文, 而是抓住了要点, 进行了显化翻译, 译出了其内在含义, 删除了诸如“方兴纪要”、“长汀”、“赣岭”、“岭南”等文化内容, 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3.2.2 以一则广告为例, 广州美食闻名天下, 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对“食在广州”的翻译有两个译本, 分别是:

a.If you like the great cuisine, come to Guangzhou.

b.East or west, the Guangzhou cuisine is best. (刘季春47)

广告属于呼唤性文本, 目的是激发人做出某种反应, 采取某种行为。广告文本的信息与内容是为此目的服务的。所以, 只要翻译达到了此目的, 这种翻译就应认为是成功的, 而文本本身的内容与信息的传达也就不重要了。翻译时可采取归化策略, 以译文读者为中心。比较两个译文, a译文文法、意思都正确, 但作为广告平淡无奇, 不具吸引力。相比之下, b译文则更能吸引游客, 译文并没有拘泥于“食在广州”的字面意思, 而是进行了发挥创造, 套用了英语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的格式, 可读性大大增强, 对游客具有亲和力, 达到了吸引游客到广州品尝美食的目的。

摘要:翻译就其内容来说涉及两个部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为了讨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在此有必要先弄清什么是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以语言为工具, 以各种文学形式, 形象地反映生活, 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以唤起人的美感, 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李长栓, 2004) 。那么, 除去文学文本, 剩余的都可以被认作是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 而非文学文本主要包括商业、法律、医学、科学、新闻、广告、公文等各类实用性文本。为了更好地探讨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标准和策略, 应该先归纳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4) .[3]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4) .

[4]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4]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5]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得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6) .[5]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得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6) .

上一篇:移交方案doc下一篇:林场党建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