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除夕

2024-09-28

老北京人的除夕(共13篇)

1.老北京人的除夕 篇一

北京的桂花糖蒜、蒜肉细嫩,略带米白色,口味香甜,稍有酸咸味。

老北京桂花糖蒜的做法

原料:鲜蒜头100千克、食盐4千克、白糖43千克、酱油1千克、食醋1千克、五香粉1千克、清水27千克、桂花400克。

制作方法:

1、选好蒜头,根据老嫩程度剥去2~3层老皮,留下2~3层嫩皮。切去须根和假茎(假茎部分不要全切掉,要留6~9厘米)。

2、整理好的蒜头放入清水中浸泡7天,每天换一次水,浸毕,捞在筐内沥水、晾干。

3、将晾干后的蒜头装入缸内,一层蒜头一层食盐,盐腌一昼夜,白天每隔5~6小时换缸一次(倒入另一空缸),共换二次缸,使盐溶化、不良气味排出、蒜头腌得均匀。腌好后,把蒜头拿到晒场上倒插蒜茎晾一夜。

4、将晾后的蒜头装入缸内,把配制好的糖、醋、酱油、五香粉、水(需煮沸、冷却)灌入缸内。

5、在缸口上蒙上清洁油纸,再蒙上一层干净布,最后把油纸和布用麻绳捆扎结实。

6、将缸歪倒,斜靠着木杆,与地面约成30~40°的斜角滚动,白天要滚动4~5次。每隔一天把缸口打开散出辛辣气味,每次4~5小时。20天后,辛辣气渐少,这时滚缸和散气可改为2~3天进行一次。40天后,浸渍过程即可完成。食用前3天,加进200克桂花。

一般在阳历六月下旬,大量采收以前,蒜头比较鲜嫩接近成熟时腌蒜。

桂花糖蒜特点:北京的桂花糖蒜、蒜肉细嫩,略带米白色,口味香甜,稍有酸咸味。

2.老北京人的除夕 篇二

上世纪50年代初, 我正值童年时期, 已基本懂事儿了, 经常和胡同内及周围的一些小铺打交道。那时北京城里, 与人们吃穿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店铺还是以个体形式经营着。这些小店铺的人是以此挣钱维持生活的, 多挣钱, 生活条件就好, 所以在经营方法和理念上必须抓住顾客之心, 抓住了人心也就抓住了“衣食父母”。这既容易, 也不容易。凭着儿时的经历和记忆,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这些小店铺的经营招数, 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他们的“人情味儿”, 这些招数颇可以和西方现代营销学里面的“关系营销 (relationship marketing) ”媲美呢。

试举几个小例子, 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点儿消遣, 但愿也能对经营同类生意的老板有点儿启发。

其一:“老爷子 (读zei) , 我给您送去!”

从我家所住的胡同东口左拐, 路西有一家小饭馆, 每天早晨经营早点, 午、晚饭经营面条儿、米饭炒菜等家常饭菜。别看这一间门脸儿的小饭铺面积不大, 屋内只有五六张饭桌, 但每天生意非常火, 总是食客不断。究其原因, 当然和气和服务周到是一方面, 仔细观察, 我发现这家掌柜的老两口经营的人情味儿特浓, 有一些做法使人深受感动。

记得当时夏末秋初之际, 我们胡同内总会有一两个卖蟋蟀的老人来摆摊儿。老人背着装着蟋蟀罐儿的包袱和装着很多蟋蟀的竹篓儿, 每天上午九点多钟就来到胡同内较宽的位置, 靠墙在地上铺开一块粗布, 把一只只蟋蟀从篓儿里用罩子取出, 放在一个个瓦罐儿里卖。当时这买卖很受孩子们和一些喜欢斗、养蟋蟀的大人的欢迎。卖蟋蟀的几个钱在当时那个年代已够老人维持生活。老人每天中午要吃饭, 这家小饭馆儿距老人卖蟋蟀的地摊只有五十米左右。老人到这小饭馆儿来买饭的第一天, 我正在那儿吃饭。老人一进门儿, 我就看见饭铺女老板 (因常打交道, 我们附近这些小孩子都叫她“大妈”) 迎上前说:“哟, 老爷子您吃点儿什么?”老人说:“我从今儿起就在这胡同里卖蛐蛐儿, 您给来碗面就成了, 您快点儿, 我这托付别人帮我看摊儿呐!”这时只听大妈说:“老爷子, 好说!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您到我这儿吃饭就只当在家吃, 您这么大岁数了天天自己来也不方便, 不就在胡同里吗, 老爷子我每天到点儿给您送去, 您就踏踏实实卖您的蛐蛐儿吧, 别的您什么都甭管了!”说着, 大妈就叫老人回去了。不一会儿, 我看见大妈用一个大海碗 (一种能装很多饭的粗瓷大碗, 当时饭量大的男人才用这种碗) 盛了满满一碗炸酱面, 里面放了很多面码儿, 上面还放着一根洗净的新鲜黄瓜。大妈一手端碗面, 一手还端碗面汤, 亲自送到老人面前, 感动得老人连声说“谢谢”!以后, 每天到中午, 大妈或亲自或托人把饭送到老人那里, 很多人是自愿帮助送, 应该是受了感动而为吧。大妈可能是考虑到老人的牙口不好, 吃面比较合适, 把面条儿煮得很软, 还每天变换面的浇料, 炸酱面、打卤面、芝麻酱面, 花样翻新, 总之替老人想得十分周到。如果老人想吃米饭炒菜, 大妈一定会问老人想吃什么菜, 要是没有老人想吃的那种菜, 也不嫌麻烦去买。

一碗面在当时也就一角钱左右, 可谓小生意, 老人与大妈又非亲非故, 但正是大妈两口子对老人像子女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孝顺行为和出自真心的关切, 深深感动了每天来此吃饭的其他顾客, 包括我们这些小孩子。小孩回家跟大人学舌, 使小铺周围的住户更认同这家饭馆主人浓厚的人情味儿, 所以每天的早点或午饭、晚饭需在外边吃的, 大家都来这家小饭铺, 图的是亲切、和睦。而且, 老人摆摊旁边的院子里的人也主动帮老人到饭铺里取饭, 在这里形成了老人的“一个家”和周围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多的小小局面。

人心换人心, 八两对半斤, 举一反三, 您说人情味儿这样浓的小饭馆能没人缘吗!人缘好, 用餐的客人多, 自然就有财源了!

其二:馒头铺的“边角料儿”

过去, 老北京城里有不少经营普通的馒头、豆馅蒸饼、枣儿馒头等主食的小店铺, 人称“馒头铺”。用现在的眼光看, 您大概会问:“卖这能赚钱吗?”我个人的童年经历可以回答您:“能, 而且我看买卖还很红火!”

那时这类铺子里所卖的食品中, 有一种直径约40多厘米的红小豆馅儿的发面大蒸饼。每当蒸熟后, 打开笼屉就闻到一股豆香味儿, 那掺有白糖、桂花等料的豆馅儿, 孩子们都爱吃。蒸饼尺寸大, 一般人买不了一整个儿, 所以店家用刀将蒸饼切成大小形状不同, 但分量几乎一点儿不差的小块儿来卖。这样, 就难免剩下一些零星小块儿, 我们就用“边角料儿”这个词儿来定位吧。大概有人会想到:“八成这些边角料儿要论斤卖吧?”这您就错了。那么这种边角料儿究竟干什么用呢?

一次, 我母亲带我去买蒸饼和枣儿馒头。到了这家小铺, 正好蒸饼等还没熟, 而嘴馋的我却耐不住馋瘾, 非喊着“我要吃蒸饼!”这时, 掌柜的过来, 拿起一块豆馅蒸饼的边角料儿说:“来, 孩子, 先吃一块, 正好还是热乎儿的!”我伸手就要接, 母亲却不让要, 说:“小孩子, 别随便要人家东西!”这下子掌柜的“不爱听了”, 似乎有点儿埋怨地说:“大嫂子, 您这就见外了!咱们街里街坊的, 又不是外人, 还不过这块儿蒸饼吗!您这可就有点儿瞧不起我了。小孩子, 不懂事儿, 就是他每天找我要蒸饼吃, 也是应该的, 谁叫我是大爷辈儿呢!”说着, 就把这块蒸饼硬放在我手里。母亲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得说:“快谢谢大爷!”自此, 我还真一见面就管这家小铺的男主人叫“大爷”了, 女主人自然就是“大妈”了。待蒸饼熟了, 母亲自然要还人家的人情, 于是说:“得, 既然孩子爱吃, 大爷多给我们来点儿吧!”结果, 那天母亲买的蒸饼几乎比欲买的多了一倍。开了这个例, 以后自然也不能少买了, 否则怕人家看不起。

您看, 掌柜的紧紧抓住大人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 用关心孩子的人情味儿, 增加了销量, 对我家如此, 对别的人家大概也如此吧?看来这些边角料儿, 简直就是“人情弹”, 掌柜的用它们“打”起人来真是百发百中, 既赢得了人心, 又增加了销售额。您说, 这不是有了“人缘”就有了“财源”吗!

其三:“快, 给这孩子换身儿衣服!”

在距我家不远的一条街上, 有一家在当时看来规模较大的饭馆。所谓“较大”, 也就是两间门脸儿、十张饭桌而已。来这儿吃饭的人, 不仅有附近居民, 也有不少过往的客人。

一次, 我们家和亲戚在这儿吃午饭, 正好邻桌四位据说是刚从“豁子外” (城外, 那时还有城墙) 来城里玩儿的一家人。这家人中最小的孩子看去只有五六岁, 吃饭时嘴急, 端起汤就喝, 不想汤太烫嘴, 孩子失手将碗掉在地上, 汤也有些洒在孩子的衣服上。那家大人看孩子把碗摔得粉碎就大声喝骂孩子, 这时, 反而是掌柜的跑过来说:“快看看, 烫着孩子没有!”说完, 他就用一块很干净的布给孩子擦洒在身上的汤菜。孩子的家长立刻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而且有点儿感动, 连声说:“多少钱?我们赔, 我们赔!”只听掌柜的说:“哎呀!赔什么呀, 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得, 没烫着孩子比什么都好!嗨, 一个孩子, 您别往心里去, 我再给您盛一碗, 晾凉点儿再给您端上来, 您慢慢吃着!”不一会儿, 掌柜的又端上一碗同样的汤, 并问这家客人打哪儿来, 干什么去, 聊起家常来。当他听说这家人家是从城外来城里玩儿的, 便说:“您等等!”说完掀开布帘儿进了里面的屋子。一会儿, 掌柜的出来时, 手里托着一身干净的旧衣服, 说:“大哥, 您看来在城里还得转个半天的, 可不能让孩子湿着衣服玩儿, 不舒服。正好这有身儿您侄子 (指掌柜自己的孩子, 您看掌柜的多会说话!) 穿过的旧衣服 (其实有七八成新) , 反正他穿着也小了, 您别嫌旧, 先给孩子换上吧!”那孩子换上衣服, 正好合身。孩子家长不由得说:“正好儿, 嗨, 这衣服还新着呢!”掌柜的这一举动, 感动得这家人家连声道谢, 说句过火的话:“就差磕头了”。而周围的客人, 包括我家人, 有不少冲掌柜的伸出了大拇指。

掌柜的富有人情味儿的举动, 不仅给当时在场的人留下好印象, 而且一传十, 十传百, 留下了好口碑。从此, 这家饭馆的客人越来越多了, 这大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3.鸽子代表老北京人的面子 篇三

所有积蓄都买不起一只鸽子

有这样的说法,外国人喜欢自然美,中国人崇尚畸形美。自古以来,盆景、假山、京巴、金鱼,包括妇女缠足都是国人崇尚畸形美的例证,其中老北京观赏鸽更是典型。原鸽为灰身小头长嘴小鼻包,而老北京观赏鸽则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定向培养,形成了现在的方头、短嘴、大鼻包,并且羽色多样,明显区别于原鸽和外血观赏鸽。不管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总之历史上从不缺乏对老北京观赏鸽的痴迷者。当然,这其中包括我。

我接触观赏鸽是在上二年级的时候,那时住在大杂院中,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邻居、发小儿,他家在另一院中有一间闲置不用的小西屋,也就不到10平方米。我俩经常从他家中拿出钥匙跑到小西屋里去,那时小西屋就是我们的玩具室,那里藏着一只相思鸟,一只黄雀儿,两只小兔子,还有3只小鸡崽儿——都是我俩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当。有一天他跑到我家神神秘秘地和我说,马甸附近有个鸽子市,要一起去看看,于是我俩带上所有的积蓄出发了。

当时的马甸鸽市是在一个坑坑洼洼的土堆上,好像附近还有一段旧城墙的残垣断壁,破破烂烂,如今推断应该就在现在的元大都遗址附近吧。周边最明显的建筑物就是一个肿瘤医院的大楼,四下很荒凉,只有鸽市是热闹的,走路的、推车的、驮鸽子笼的、提鸽子挎的人们都在兴致勃勃地品头论足,讨价还价。这其中还有不少人,到那儿不是为了买或卖,而是拿上自家几只精品鸽到市上显摆的,他们在和朋友谈天说地的同时,心满意足地倾听着旁人的赞美,接受着羡慕的眼光。

而我们两个人这时早已眼花缭乱,眼看、耳听、嘴问,尽量多地摄取这方面的信息。这次我们才真正地知道了什么叫点子、铁膀儿、墨环儿、乌头、铁翅白——最后经过反复地砍价,终于掏空了自己的腰包以3块钱外加10斤全国粮票的代价购到一对点子,兴高采烈地人手一只拿回家中。

进了小西屋,我俩就忙活开了,先找来一只废弃的柜子,打扫干净后又用别人家扔的草帘子自制了一张窝垫,接着各回各家去偷粮食。大米、小米、绿豆、红小豆一样一点儿拿来掺在一起,至于食水罐也不那么讲究了,垃圾站捡两个罐头盒刷干净摆在那儿,看着就已经非常规矩了。为了不让鸽子满屋乱飞,我们又找来胶布缠住翅膀,一切安排就绪后,坐在旁边观看,鸽子伸头吃食喝水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顿觉一切工夫都没有白费,为此担惊冒险、花钱受累——值!

我的第一次社交公关

其实,就我俩当时对鸽子的那一点儿认识来说,这对儿点子养一段时间兴趣慢慢也就会淡了,毕竟不懂品评、不知好坏就不会鉴赏。但谁知养了不到两个星期,这对鸽子开始叼草筑窝,没几天竟然下了两个蛋,并且开始轮流孵蛋了!这下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有心理准备,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顿时抓瞎了。无奈之下,我们开始了一生之中第一次自主的社交公关。

胡同里离我家只隔3个门有一家邻居养鸽子,平时我们很少到那院儿去,因为那个年代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提笼架鸟的都是社会闲散人员,养狗养鸽子的更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一直不敢和这些人接触。但这次不行了,人家是内行,有关鸽子的一切问题都得问人家,叫人家老师,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上那院儿里,提心吊胆地和人搭讪。接触了才知道,人家是本本分分的小两口儿,三十多岁,男的是工人,女的是商店售货员,有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儿。因为男方遗传方面的影响,只要生男孩儿长到五六岁就夭折,因此前边有两个儿子都去世了,夫妻俩拿闺女当宝贝似的格外疼爱。也正因此,他们尤其喜爱小男孩儿,对家中莫名地总有两个小男生到访感到十分高兴,每次都是又拿糖又倒水,分外亲热。

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我们知道了鸽子一次只下两个蛋,通常情况下头蛋是公,二蛋是母。鸽蛋孵化期为18天,小鸽子出壳后不需人工饲喂,由亲鸽轮流喂养,俗称叫作喷。前期是流食,称为鸽乳,中期是半消化的粮食,后期亲鸽吃完后直接喂给小鸽子,大概一个月左右小崽儿就能自己吃食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按部就班地照着老师说的做,耐心地等待雏鸽破壳,然后眼看着亲鸽一口一口地饲喂一双儿女。与此同时,我们体会着做父母的艰辛和小生命成长的不易——这个经历也是我真正了解并喜爱上鸽子的开始。也正是这个经历让我改变了对养鸽人的最初印象,拉近了我们和他的距离,让我们从心里佩服他,感激他,尊重他。

我成了老师家的常客,经常跑到他家看他怎么喂鸽子,怎么驯鸽子。驯鸽子实际上就是放飞的过程,现在叫驯放,以前叫飞盘儿。观赏鸽飞盘儿是饲养者要通过控食水、轰赶等手段来训练鸽子在空中的队形、高矮和快慢。老话儿说,人越吃越馋越睡越懒,鸽子也是同样的道理,越飞越爱飞,老不飞翅膀没劲儿就更不爱飞了,长久下来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得病。因此,养鸽子的人也是不能睡懒觉的,天蒙蒙亮就要起床。因为早晨的这一次放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让饲者过瘾的。

胆战心惊的鸽子飞盘儿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饭后我来到老师家,想看看他飞盘儿,听听他聊聊鸽子,谁知一进院儿就看他两眼望天,面带焦急。细看鸽子全在房上落着,天上一个都没有,“飞丢了?”我问。“嗯,刚下窝儿的那只墨环儿,跟着转了两圈儿,挺稳当的,不知因为什么突然就奔北扎下去了。”听到这情况,我心里也跟着着急起来,但急也只能放在心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连老师都没辙,我这个当学生的能有什么办法?再说我学的课程远远没讲到这儿呢,也只有跟着干瞪眼。看了大概又有十几分钟,他跟我说:“你帮我盯着点儿,我上北边找找去。”说着推自行车就往外走。

骑车去找飞走的鸽子,现在您觉得不可思议,这不跟大海捞针一样吗?可在当时太正常不过了。一羽鸽子几块钱、十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这是平常人一个月的工资呀!更何况好鸽子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所以那时饲主为了找一只飞失的鸽子,骑自行车杀出个几十里地是家常便饭。这只墨环儿品相相当不错,又是老师自己繁育的,不做最后的努力实在是不甘心。

他和我交代了两句后推车刚要出门,一直望天儿的我这时突然看见一个白点儿在云彩上边时隐时现地由北往南直扎过来,飞得既高且快,我大叫一声:“是这个吗?”说也奇怪,养鸽子的人不管鸽子飞得多高,都能准确地认出自己的鸽子。老师听到喊声后只向天上看了一眼,二话没说扔掉自行车跑向鸽子窝,抓出一只正在抱窝的鸽子,一只手攥住一边的身子上下摇晃,让另一边的翅膀自由扇动——这招儿行话叫“给垫儿”(不知是哪个dian字,来由也无从查证),目的就是吸引飞鸽的注意力,鸽子追群,看到地面翅膀的白影晃动,一定会仔细观察一番的。这招儿还真是管用!本来鸽子已经飞过小院儿上空了,这一给垫儿,只见鸽子突然连续做了几个急速的闪躲、翻身动作以后,在空中画了一个弧线,箭头一样扎向地面,瞬间落在了鸽子窝上,惊恐不安,神态慌张,正是那只漂亮的小墨环儿。

这时老师倒不着急了,虽然小鸽子一直神情紧张地四下张望并几次振翅欲飞,他却一动不动注视着鸽子,小声和我说:“先别动!让它定定神儿。”我俩就这样等了十多分钟,小鸽子渐渐安静下来,回到窝里卧下了。这时老师才过去抓出鸽子周身查看,只见鸽子嗉囊附近有一小片血迹,吹开白色的羽毛一看,皮肤上有一个小孔,肉中还嵌一枚铅弹。他赶紧起出铅弹,回屋拿来红药水给鸽子敷上,之后又找来两个小盒,装上食水,把鸽子放在单独的小窝里,关上门点上一支烟后,这才放心地说:“没事儿了,这回这鸽子再也不会丢了!”

我刚才一直在旁边观看他给鸽子疗伤,这时才得机会说出自己对整个事件的疑问。经过他的推理讲述,总算明白了真相,理解了小鸽子刚才的一举一动。原来在放飞时,鸽子被气枪打中,慌不择路往北飞去,疼痛稍减之后,强烈的归巢欲使它掉头返回寻找自己的家。为了不再中枪,它高飞入云,远离气枪射程,但慌乱之下不觉已飞过自家小院上空,注意到“垫儿”之后才看清家中主人的信号,几个翻身闪躲动作是为躲避子弹,迷惑地面的假想敌,然后快速地穿过危险区落在自家房顶上——好聪明的小家伙!至此,我只有一件事还不明白,为什么说它从此不会飞丢了呢?老师自信地告诉我,自此之后,小鸽子在放飞时会随时提高警惕,密切关注自家的方位,因为它知道,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

丢鸽子是太常遇到的事了,逮鸽子也实属常见,而这一失一得也正是养鸽人对鸽子如痴如醉的重要原因之一。鸽子飞丢时的揪心着急,失而复得的激动喜悦;逮鸽子时的斗智斗勇,失利后的灰心丧气;这一切都给饲养者强烈的心理刺激,使心情瞬间出现极大的反差。因此,那时的养鸽人会经常大打出手,甚至动刀玩儿命。因为丢鸽子不仅意味着心爱之物的丢失、金钱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输了手艺、丢了面子,而老北京人的面子是金不换的。

(待续)

摘自《玩儿》

于谦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4.北京除夕开车要注意什么 篇四

如果开车到河滩和海滩时,要小心出现陷车意外,特别是在开车上海滩时,要了解当地潮汐情况,否则水淹三军就可能发生。

北京除夕开车要注意事项8、每天出发前检查车辆

每天出发前,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有无漏油漏水情况(看看车底地面有无油污水痕);测量胎压,看看轮胎的气压是否合适;检查机油状况(抽出机油尺,看看上面机油的颜色是否正常,机油高度是否合适);别忘了检查备胎是否完好等等,起步之后,先挂二挡低速行驶,踩刹车检查一下刹车是否正常工作,确认一切正常才可以转入正常行驶。

5.老北京的春节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思路〗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生动的画面(图片和课件)再现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作业超市”,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课前放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师: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过春节,体会老北京的传统习俗。(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指课件)

生:老北京

(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师:是现在的北京吗?不是,是许多年前的北京,所以叫它 “老北京”。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想去老北京的春节看看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18小声的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注音,并且把生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小声的读文。

师: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呢? 生:提醒大家“色如翡翠”的读音。

师:小老师提醒的好,跟着读/谢谢你对大家的提醒。生:全班读。师:课文中的词语带上音节,你们会读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课件)生:自由读、齐读。

师:去掉音节,能读准确吗? 生: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师:认识了新词,那就高高兴兴去看看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哪个小组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生:开火车读文。

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听的过程中有问题请举手。

生:读文,倾听。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随文指导朗读:

2段---师:从腊八开始,经过一个月后,蒜就泡的?醋也有? 快流口水了吧,我们品品它的色和味吧。

(生齐读该句)

3段---“年假”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什么假期呢? “年根”是什么时间呢?

师:(生读后)读得真好,听的也认真,鼓励他们和自己!

师:听了六位同学的朗读后,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 “热闹无比”)

师:让我们走进春节去热闹一番。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持续的时间长,到了正月十九,春节才结束。(课件)在这期间,还有许多重要的日子和特殊的活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用横线勾出还有哪些日子和活动。

生:勾画。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日子和活动。生:汇报(师:像老师这样用简洁的话勾出来)

(四)研读课文

深入探究

师:(指课件)同学们,看,老北京的春节时间长、活动丰富,你想去体验吗?

这6个重要的日子里,你喜欢哪一天呢?就读哪个自然段,边读边勾句子。

生:读

勾画 〈4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喜欢除夕?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吗?哪个段在描写除夕呢?(4自然段)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除夕很热闹呢?

生: “家家、、、”(生想:春节的这个时候,我们每家也都在准备——腊肉 香肠,有什么味?)

师:还从从哪儿可以看出除夕很热闹呢?

生:那鞭炮声彻夜不绝。(生想:有鞭炮、冲天炮。)师:说得非常棒,回答得也很完整。谁还能分别说说?

师:哦,除夕哪天各种鞭炮声从十二点开始,一点、、直到天亮,响个不停,这就是彻夜不绝,真热闹啊!生:读该句“鞭炮声彻夜不绝”。

师:除了鞭炮声,还有什么热闹之处?(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

师: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回到春节的现场一起来守岁,手拿出来,一起倒数迎接新年。(课件,生倒数)

师:对呀,从零点钟声开始一直到天亮,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孩子们,除夕夜你们一家在做什么? 师:老北京除夕这天,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看庙会、守岁等等〈板书:热热闹闹辞旧岁〉。把书拿起来把热闹的除夕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来,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师:这才叫读得有滋有味。

(小结)

老北京的除夕真热闹!

〈5自然段〉

师:除夕过了,谁再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日子?为什么?老北京的大年处一,你们喜欢吗? 师:(配乐插图)这就是老北京的大年初一。你看到了什么呢? 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人们可真、、、!”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师指导有顺序的看图)

师:你们不仅说话完整,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

师:大年初一时,老北京的人们走出家门,有的逛庙会,有的看美景,还有的去拜年,到处都是热闹的味道,老北京春节的味道。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五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用朗读把我和在座的老师带进了热闹的大年初一,谢谢你们。师:同学们,大年初一的人们高高兴兴的逛庙会。除夕时人们忙碌而热闹的准备着,这让我们感受到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 生:截然不同

师:真能干!你们的感受和老舍爷爷一样的,让我们把自己和老舍爷爷的想法说出来。(生读句)大年初一,人们(板书:高高兴兴迎新春)

〈6自然段〉

师:领略了热闹的除夕和大年初一,还有哪个日子吸引你?为什么? 生:读句。

师:同学们可别停下脚步,一起到元宵节逛逛,各种各样的彩灯都挂起来了,处处喜气洋洋,你们想去看看吗?走!(课件)生:看灯。

师:你们想用哪些词语形容热闹的灯景呢? 生:说词。

师:你们真是积累好词的能手。

师:除了课文里说到的灯,想像一下还有什么形状的灯呢? 生:想象。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置身五彩缤纷的灯海可真舒服。

此时,我们虽然不能做灯,但我们能用朗读来体现灯的美丽。生:自由读、分组读(4个组),引读。(看课件)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老北京的元宵节是如此热闹,难怪老舍爷爷说“元宵一上市,春节的?就到了。生:读中心句。师:除了看灯,人们还会?(生答)元宵节时我们也要吃元宵,因为预示着。。师: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们一起来读。(引读)师:在元宵节里,老北京的人们

〈板书:快快乐乐逛元宵〉

〈7自然段〉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生答)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换来快乐的生活。

过年了,你们又张大了一岁,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吧。生:读该段。

小 结:总结全文

6.老北京的作文400字 篇六

来到老北京前门的青云阁,据说谭嗣同、蔡锷都常常光顾。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儿,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卤煮火烧的。使我垂涎三尺。我要了一碗。往里面一看,火烧和羊杂混在汤里。我夹了一截羊小肠,细细的,放在嘴里咬,嫩嫩的、滑滑的、软软的,火烧味儿更绝,十分入味,据说是祖传秘方,经精心调制而成,难怪这么好吃,我连汤都喝光了,连碗都不用刷了。

刚才的卤煮火烧是“小肠陈”的杰作(卤煮火烧其实是用卤水煮火烧)。这里有许多著名老北京小吃,如:“‘羊头马’、‘爆肚冯’、‘小肠陈’、‘年糕钱’、‘奶酪魏’、‘茶汤李’”等等,这些店很多都是百年老字号。也许人们对这些名字很陌生,其实前两个字是饭菜内容,最后一个字是做得最好的人的姓氏。我最喜欢“奶酪魏”的“宫廷奶酪”。乍一看感觉已经很不错了。吃到嘴里,便感到它的做工十分精良,口感细腻,入口即化。如果慢慢品尝,会吃出它特有的香味。由于刚从冷藏柜里拿出来,冰冰的,使它的味儿更好。虽然一小碗很快吃完了,但是却令我回味无穷。直至下一道菜上菜为止。

豆汁焦圈是最著名的,在我看来喝不惯,老北京人却很喜欢它们。

7.老北京人的除夕 篇七

一、老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城之一

北京坐落在燕山山麓,“ 左环沧海,右拥太行”,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 北京城始于公元前1045 年西周初,是燕国和蓟国的都城。 历史上,老北京曾称为蓟城、燕都、幽州、燕京、中都、大都北平、顺天府。秦代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管理时, 此时的蓟城( 老北京) 成为了一个郡所,但它仍是旧燕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 唐代时期,幽州( 老北京) 不但是独挡两面、屏蔽中原的军事重镇,而且还是我国北方的第一大都会,是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元朝时期,组成了多民族的国家,它同欧洲、西亚各国也有着特殊关系,为维护当时社会稳定,实行了兼容的宗教政策。 多元的宗教文化,元曲艺术的发展、书画艺术的盛行、太极书院理学的流行、佛教艺术的交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成为当时元大都文化的缩影。 明朝中期李时珍、徐光启在北京留下了探索科学的足迹。 明朝政府当时在北京建立了全国医学的最高机构“ 北京太医院”,李时珍经人推荐来到北京太医院任职期间阅读了大量在其他地方无法读到的书籍,知识和资料的积累,对他编订《 本草纲目》 药典作用极大。 徐光启在北京与李天经等人先后制造了用于天文观测用的候时钟、平悬浑仪、望远镜、交食仪、万国经纬地球仪等。 这些仪器的投入使用,在当时国际天文领域是独一无二的。 明朝政府重视教育建立全国最高学府“ 国子监”,培养了大批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同时,还在北京设置“ 四夷馆”,在这里可以学习各国和国内各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对促进中国和各国以及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作为清朝的都城,是全国教育文化中心,学者文人荟萃,北京是清朝文人学者汇集之地,他们进京赶考,提名后进入翰林院,或受聘来北京交流学术、编书写文,学者互学互交,讲学论道,对北京的科学、文化传播起到了大发展的作用。 创建于1898 年的京师大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高等学府,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 年,学界泰斗蔡元培任校长,聘请了一批具有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学者、教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1]51。

二、老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吸引着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

老北京古老而神秘,历久而弥新。 鲁迅自1912 年起,客居北京,主要从事教育、编辑工作。 最早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内的绍兴会馆( 今南北截胡同7 号) 。 从此开启了他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 1918 年鲁迅发表的《 狂人日记》 ,在中国文坛产生了巨大反响。 此后不久,他又创作了《 孔乙己》 、《 药》 等文学作品。1919 年11 月,基于鲁迅对老北京的挚爱,卖掉了绍兴老家的房产,买下了北京新街口公用库八道湾十一号的房子,并举家迁入。 在这里,鲁迅创作了《 阿Q正传》 、《 一件小事》 、《 风波》 、《 故乡》 、《 端午节》 、《 社戏》 等作品,并翻译了多册国外小说。1923 年8 月由于一些家庭琐事,鲁迅离开了八道湾,暂时在西城砖塔胡同61 号居住。 这时,鲁迅创作了著名的小说《 祝福》 、《 在酒楼上》 ,并撰写了《 中国小说史略》 ,还翻译了多种语言的国外文艺理论著述。1924 年5 月鲁迅买下了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 号的一所旧宅,经简单修整后,鲁迅携家属入住。 这是一所典型的北京小四合院建筑,是在窄小的胡同尽头。 这也是鲁迅在北京最后居住的地点,他在这里居住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日子。 在这个幽静的四合院内,三间北房中间凸出的那间房子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 是有名的“ 老虎尾巴”,被鲁迅称为“ 绿林书屋”。 就在这间十平方米的屋内,鲁迅写下了二百多部作品,如散文诗《 野草》 、杂文集《 华盖集》 、《 彷徨》 、《 朝花夕拾》 中的部分,同时还主编并参与指导主编了《 语丝》 、《 莽原》 周刊等[2]101。

1926 年,大革命高潮在南方掀起,广东革命政府于当年7 月挥师北伐,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形势向好。 这时的鲁迅怀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向往,1926 年8 月离开了他生活和工作了十五年的北京城,南下到厦门任教。 而后又转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

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所住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原宫门口西三条21 号。 门旁有一块镶嵌在灰墙内的汉白玉石,上有郭沫若书写的“ 鲁迅故居”四个金色大字。1956 年又在故居东面兴建了鲁迅博物馆,成为北京人文又一处纪念场所。 北京这座城市因鲁迅而更加夺目生辉,鲁迅也为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增添了浓浓一笔[3]86。

摘要:老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城之一,老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吸引着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北京是鲁迅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最久的城市,北京因他而更加夺目生辉,鲁迅为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增添了浓浓一笔。

关键词:老北京,鲁迅,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郝晓蔚.跋涉在老北京琉璃厂书海中的鲁迅[J].北京档案,2015(4).

[2]余荔裳.北京三千年[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8.老北京的服饰 篇八

男子的服装有袍、袄、衫、裤、褂等,其中袍、褂是主要的礼服。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大襟有扣襻,袖适中,摆开衩。按规定:皇室宗族的长袍前、后、左、右开四衩,官吏的长袍开两衩。开衩的长袍,袖口要装饰箭袖,形似马蹄,故名“马蹄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普通百姓穿的长袍下摆不得开衩,俗称“一裹圆”,袖口为散口状。所谓“褂”,多穿在外面,叫外褂、行褂。马褂类似外罩衣。其长仅到腰,对襟,圆领,有开衩,带扣襻儿。还有一种大襟马褂,腰身较长,袖也较长,无论是对襟,还是大襟马褂都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四季的变化。在穿鞋方面,男子着便装时,以穿布、缎面料的鞋为主。着公服时,需要穿靴,材质为布、缎、皮等。

汉族妇女服装一般有披风、袄、裙等。披风即外套,作用与男人马褂相似,其制有对襟,有大襟、大袖,摆下长过膝。披风内依次为大袄与贴身小袄。下装为遮足长裙。满族妇女便装,一般为长袍。汉族妇女有缠足的习惯,着弓鞋(尖足鞋)。满族妇女不缠足,多穿装有木底的绣鞋,俗称“高底鞋”、“花盆鞋”。

民国时期北京的妇女,以前一般为上衣下裙。青年妇女多喜欢穿瘦身秀长的衫袄,衣领挺高,下穿黑长裙。直到上世纪20年代后,才对"曲线美"感兴趣,将满族穿的长袍推陈出新,改造成近代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

北京除汉、满族外,还有蒙、回、藏等民族。蒙族世代习惯于草原生活,服装类似满族。其外衣多为窄袖长袍,为色泽艳丽的绸缎所制,腰间围系宽宽丝绦的各色腰带;袍内着袄、裤;脚多穿长统靴或缎靴。女子长袍之外多套一马甲。其他方面男女差别不大,唯有帽式、发式、头饰等不同。直到上世纪20年代初,西装从国外传入,在正式场合男子穿着很普遍,而且以青年人为多。

民国成立后,政府曾发布"剪发通令",而且还制定了"服制条例"。条例中规定了男子和女子礼服式样。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二类。大礼服几乎完全仿照西式;常礼服有西式和中式两种,中式为褂袍,高领对襟短袄,里穿长袍,头戴瓜皮小帽。女子礼服,上衣长度与膝盖齐,袖和手腕齐,对襟,带领,左右前后都开禊。下为带褶的筒裙,上缘两端有裙带。女子上穿高脖领中袖短袄,下着长裙。

9.老北京人的除夕 篇九

北京小吃扒糕的做法

原料:大蒜25克,芥末糊25克,辣椒油10克,咸胡萝卜25克,精盐6克。

做法:

1、将胡萝卜切成丝加少许盐腌制几分钟,蒜拍成泥,放入小碗中,加入芝麻酱、醋、酱油、盐、芥末酱调匀备用,干辣椒放入锅中煸干,取出切碎,倒入少许热油制成辣椒油。

2、将凉水1000克加盐倒锅内烧开,将麦面倒入,用木棍搅成团后过凉水。

10.老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篇十

一、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春节习俗,充溢了民俗文化的风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时的考虑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身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再来说说自己知道的习俗,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说教法:教师在这节课中主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师还将适当放手,给学生留下小组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学法: 学生在课下要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对课文及一些有关春节的知识做一了解。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习文章。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出借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民族风貌。

六、教学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生动的画面(图片和课件)再现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在读书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元宵节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灯会,了解更多的春节活动。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七、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2、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八、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图片和声音说说这是什么节日?把熟悉的习俗说出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生字词

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区别多音字。

(三)课文分析

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有整体印象,通过找描写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句子,说出印象最深的哪一天并谈感受,来体会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忙碌、以及快乐,感受到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

(五)作业

11.老北京的教育 篇十一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教育也很发达。魏、晋时期幽州私人讲学授业之风浓厚,当时幽州不仅有私学还有官学。到了隋朝,京师设国子寺(即太学),地方设州、郡、县学。辽代保宁八年(977年)恢复礼部贡院,后来设立太学。金朝在中都建立了太学与国子学,还办了许多地方学校。元朝建立以后,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国子监,在大都正式成立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生叫做“监生”,课程以孔孟著作为主。元、明、清三代参加科举的人必须是学校的生员,所以入学读书成为做官的必由之路。明永乐年间,北京城内学风日盛,仅在国子监就学的监生就超过了一万人。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创于隋,止于清末,读书人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系列考核。会试和殿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中试的称为举人,会试中试的称为进士,进士可参加在保和殿的殿试。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参加殿试的进士将根据成绩分别授予官职。

北京贡院就是明清两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位于建国门内长安街北侧,兴建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重建于万历二年(1574年)。这里原是元代的礼部,后改为贡院。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贡院被劫掠拆毁。1905年清朝推行新政,科举考试停止,贡院也就彻底荒废了。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都是贵族老爷式的学堂,也是北京最早的大学。辛亥革命前后,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教育救国”,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进行改革。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蔡元培先后任校长,北京大学集中了一批具有革新思想、学识渊博的教授,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清华大学是美国用部分“庚子赔款”建成的,初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是燕京大学。1916年由美国4个基督教会和英国的伦敦教会合办,将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和北京的一所神学院合并,创办而成。此外,民国时期的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学院、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农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在中国教育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在兴办大学的同时,一批新式中小学在北京也开始兴办,如美国教会于1864年创办了育英学校和贝满女中。到1925年,北京城郊外国教会办的中小学达37所,其中萃贞女中和萃文中学于上世纪20年代停办,至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只剩下8所。北平师范大学创办后,为了适应教学试验的需要,建立了附属中学,该校于1922年在全国首先进行“三三制”的试验,他们自编教材、自订课程标准、自订教学原则,探索教育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北京著名的公立中学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北师大附中、女一中等。作家老舍是三中的毕业生,后来在一中任教。钱学森、马大献是师大附中毕业生。私立中学有志诚中学、贝满女中、育英中学、汇文中学、孔德中学、潞河中学等。北京的小学中也有许多教学质量较高的。邓颖超曾于1920年至1921年在北京高等师范附小任教。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的两所小学,解放后改名为试验一小和试验二小。

12.老北京人的除夕 篇十二

重庆垫江县档案馆接收“千年古县”青铜铭牌

近日, 重庆市垫江县档案馆征集到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颁发的“千年古县”青铜铭牌一块, 长120cm, 宽70cm, 是县档案馆征集的首例青铜实物档案。

它标志着垫江成为第37个“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经考证“垫江”作为地名, 初为巴国别都, 已有三千年历史。青铜铭牌的征集丰富了垫江县档案馆馆藏, 也为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了新鲜素材。

(摘自重庆档案信息网)

邵根才向上海奉贤区档案馆捐赠50种报纸

日前,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邵根才先生将其收藏的奉贤出版的报纸计50种捐赠给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邵先生的收藏与档案工作关系紧密, 其收藏有大量的本地区电费单据、各种票证、名牌产品标签等。他也积极为奉贤档案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曾向区档案馆捐赠“鼎丰”、“神仙”两个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标签等珍贵档案。

奉贤区排水运行管理中心职工、名人签名本收藏爱好者金峰将其从书商处高价购得的《闻妙香斋诗存》一书捐赠给区档案馆。该书作者朱家驹 (1857~1942年) , 奉贤泰日桥人, 清光绪五年 (1879年) 中举人, 著有《稀龄唱和集》、《重游泮水唱和集》及手迹《遯庐近墨》。吴昌硕评价其书法“名重艺林, 求者踵接”。

(摘自中国档案网)

“无锡汉旺一家人”

“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无锡汉旺一家人”———无锡支援汉旺灾后重建一周年图片展在市档案馆展厅拉开帷幕。这次展出的130幅图片, 是市档案局在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间先后五次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等重灾区现场拍摄和收集的, 通过“震撼”、“牵挂”、“援建”、“成果”四大篇章, 展示了一年来无锡、汉旺人民携手抢险救灾、合力重建家园的奋战历程, 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珍贵的收藏价值。

(摘自无锡档案信息网)

山东费县565个村建“美德档案”

4月24日, 山东临沂费县方城镇颜林村的李相林来到村委办公室反映, 邻居吕大娘是个热心肠的人, 多年来对左邻右舍的帮助很多, 值得写进“美德档案”。村委负责人听后, 进行了详细记录。

为了弘扬新风尚, 倡导文明新风, 今年费县565个村全部建立了“美德档案”。有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宣传, 并按月统计写进村里的“美德榜”, 公开上墙。“美德档案”主要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三个部分, 内容包括热心助人、善事义举、文明风尚等。

(摘自《大众日报》)

“中远太仓”号集装箱命名仪式资料征集进馆

近日, 太仓市档案局将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对“中远太仓”号的命名词及“中远太仓”号集装箱命名仪式照片等共115件征集进馆。

2月26日, 当今世界投入航运的载箱量最大级别集装箱船, 以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命名的一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中远太仓”号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举行命名仪式。该船以太仓命名, 是弘扬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精神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远加强与太仓合作的具体体现。

“中远太仓”号把苏州和中远、南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中远太仓”号的命名, 对江苏特别是太仓, 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和跳板。“中远太仓”号的交付使用,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 对提振信心、克难奋进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江苏档案信息网)

新疆呼图壁县为公安民警设廉政档案

13.老北京的清明节习俗 篇十三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老北京的清明节习俗]

上一篇:身体营销技巧下一篇:普通员工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