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2024-07-30

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11篇)

1.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一

论反腐倡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十八大反腐倡廉态度鲜明。腐败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一开始就置人死地,它只会慢慢侵蚀这个国家。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腐败。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腐败极大地扰乱了市场次序,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危害社会精神文明,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就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任务是“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相较于前几届人大,十八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署方面,有三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二是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进行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十八大主张态度鲜明的反腐倡廉。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党情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面临“考验与危险”的新形势时,作为一个扎根于群众,问政于百姓,服务于人民信仰共产主义的执政党来说,反腐倡廉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情。它关乎到一个政党,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

现如今,腐败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早前,重庆市高官文强被判处了死刑,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被判入狱,最近又先后有大老虎落马,在看到这些消息后我对此进行深思,为何我国的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这些现象,与党的执政能力有何相关?毫无疑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反腐倡廉应是其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中国腐败问题的特点主要有: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 和制度化;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 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2是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难以遏制腐败的蔓延;3是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反对腐败。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的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的牢。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资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的好坏关系到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国内外形式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持之以恒的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今天,网络反腐不仅成为制度反腐的一个构件,而且也体现了民众对“为民务实清廉”之风的美好向往。各级党委政府只要积极主动地从提高执政能力上入手,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反腐,才能更好发挥出网络反腐的正能量。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2015年1月4号

2.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二

关键词:转型期,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目前, 我国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接轨阶段, 我们的执政党处在意气风发、并不断自我否定、反省、日趋成熟的时期。本文力图对我国执政能力建设尝试初步探讨。

一、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验, 深入分析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 要在复杂环境中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问题, 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 就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执政为民水平。

首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正确应对挑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党应对经济上的挑战, 而且必须具备抵抗政治、文化、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反侵略能力, 真正起到典范、领袖作用。

其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妥善处理利益格局调整中宏观微观各方面利益关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执政为民、增强人民对党的向心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最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增强全党拒腐防变能力、坚持立党为公、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必须跳出“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高度严肃地对待权利运用和权利监督问题, 认清所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

二、当前形式下执政党须具备的能力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这表明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我党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五个方面的能力的工作可融入到以下层面。

(一) 遵循明治原则、时刻明确任务、

采取明智方法, 实现民治、法治、理治, 树立开明仁德威严的“大家长”风范

依照明治原则。“明”是透明, “治”是治理。执政党的职责、工作做到党自身和群众都清楚, 党的职能范围、工作程序、效率成果等等各个环节透明, 做到党内监督、党外监督、民众监督都落到实处, 不给形式主义留空子。

时刻明确任务, 是要执政党头脑清晰, 时刻清楚自己是什么, 该做什么, 该怎样做, 该做到怎样为止, 避免走弯路, 走错路。

采取明智方法, 既要灵巧机动, 又要实心实意、实打实干。“虚浮”这个物质文明的衍生品必须剔除, 不可任其蒙蔽眼睛、恣意生长, 须知任何虚的都不长久, 任何浮的都站立不住, 克服投机取巧, 克服所谓浮夸捷径。

民治, 即“民”的治理。要做到使人民群众树立其坚定的信仰、勤奋淳朴的民风、文明优秀的道德素质。

法治, 即依法治国。“法”不是苛刻的严刑律条, 而是以人为本、合情合理, 符合公众、社会道德常情要求的随时代变迁而不断修补完善的通过约束少数来为大众服务的有效的强制工具。

理治, 即以理治国。“理”不是简单的道理, 它要党对社会运行、历史发展的法理、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准确的把握, 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政策、方针、路线, 以合理的定位、科学的手段、得力的做法达到民信、民服、民主, 实现全民积极参与、全民治国为国。

(二) 富国、富民、强兵, 对外树立开拓、强大、和平的“大智慧”风范

“富国”即使国家富裕。经济实力的稳定发展、科技创新的层出不穷、资源环境的合理优化、外交往来的独立平等等等。

“富民”即使人民富裕。“两个文明”一起抓, 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富裕,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

“强兵”即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要拥有不断进步的现代武器和领先技术, 而且要加大尖端人才投入。中国壮大军事力量, 出发点是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勇于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使命, 不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危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假和平”。

(三) 海纳百川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增强忧患意识, 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把我们党放在世界政党的参照系里加以比较和审视, 借鉴国外其他政党执政和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 可以使我党更全面地认识自身, 在对比中看到优长, 弥补不足, 大大有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三、当前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党风党纪面临的挑战

当前, 党内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上。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再度摆到面前, 一些问题的消极后果不可低估,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会继续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动摇我党执政根基。

(二) 全面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我党精确地把握住了社会转型这个大局, 当前大刀阔斧的改革固然对党的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全面实践和强化的机会, 但机会多, 挑战也多。

1、经济建设的负面效应。

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企现状不乐观, 国企民企创新能力不强, 进出口贸易壁垒有待打破, 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城市虚假繁荣等问题。看似简单老生常谈的问题, 却是难以根除的顽疾, 经济建设是强国之本, 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首抓的问题。怎样搞好经济建设, 怎样协调经济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对当前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最严峻考验。

2、农业改革中的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 农村更是资源丰富,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 农民才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强的革命力量、最朴实忠诚的信念, 党的工作是否有成效首先得看农民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好转。当前党把农村建设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见证了我党的日趋成熟, 体现出我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和实干魄力。首先, 中央特别强调农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农改中, 农村现代化有了很大发展, 农民获得许多切实利益, 但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交通不便、教育落后、娱乐设施缺乏、信息不畅等等大大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视野。其次, 怎样完善农村监督机制也是重中之重。调动农民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不仅对党的工作起到有效督促作用, 而且能增多党群沟通、加快农改步伐。再次, 贫富差距拉大, 农村劳动力、土地流失严重的局面必须扭转。我国人口多, 国情复杂, 农产品经济收益相对微薄。那些在家没有致富机会和技能的农民, 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劳动力剩余, 他们宁愿涌进城市打工挣钱。这样, 土地流失随之而来, 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另外, 城市扩建、企业用地、住房建设、滥伐林木等也是造成土地流失的一个方面。最后, 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有待加深、科学种田意识的深入不容忽视。经济水平的限制、客观条件的缺乏等等致使很大一部分农民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使部分农民满足于温饱或小康现状, 科学种田意识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

3、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负面效应。

建国以来, 通过经济改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告别了温饱阶段大步迈向小康年代, 成就卓著, 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缓慢, 而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种种努力都是步履维艰。我国目前的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入、攻坚阶段, 作为领导者群体里新鲜血液、改革中革命因素的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具体工作来树立领导在群众中的新形象、怎样将改革真正取得成效会是一定时期内的严峻考验。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我党应按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总目标是党的性质的反映, 规定着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 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建中思想建设是基础, 法制建设是保证, 体制构建是关键。

不断提高党的思想认识水平。必须在思想建设上做好以下方面: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以防微杜渐;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修养, 自觉纯洁社交圈和生活圈;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 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永保我党生命力和先进性。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国家机器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目前我国法制体系很多方面存在纰漏, 时代迅速发展等客观条件的一系列变化都要求有法律的步伐及时跟进, 而达到逐步的补充和完善。

精简干部队伍、强化检查监督体系。必须改革我国行政部门用人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突出解决当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过高等问题, 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使全社会进入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和谐相处的良性运行阶段。

总之, 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 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来自腐败, 反腐倡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从源头根治腐败, 使我党执政能力全面提升, 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才大有希望, 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2004.

[2]、陈士杰, 陈策, 严鸿华等.党建新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3]、邵正平.基层党务实用手册——党务通[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4]、吴养民.防线[M].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5]、刘宗洪.按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加强执政党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5 (1) .

[6]、李宏民.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十大特点[N].检察日报, 2007-03-28.

3.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三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学习《论党的群众工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所属课程

作——重要论述摘编》》 倒计时 36:26

一、判断题(10 道)

1.法理型认同,是指通过法定程序的制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群众不得不支持的一种认同。正确

您的得分:68.57!

2.党在做群众工作时,民主和依法执政非常重要。正确

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中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正确

4.新型的沟通机制应该是互为主体、上下互动的方式。正确

5.党的社会政策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正确

6.胡锦涛同志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正确

7.即使社会保障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也不会失去群众基础。错误

8.胡锦涛同志指出:紧紧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劳动群众,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最根本的体现。正确

9.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正确

10.党的作风、形象不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无需高度重视。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1.毛泽东同志在()一文中提出:“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C.《论持久战》

2.毛泽东同志在()一文中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A.《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3.邓小平同志在()中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 C.《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4.1943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中提出:“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就是看能否把大多数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实行对敌斗争,大多数群众发动起来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A.《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

5.胡锦涛同志在()中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 D.《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6.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B.以人为本

7.“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和发展起来,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是这样。”此语由江泽民同志在()一文中提出。B.《高中级干部要意识到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8.在()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中共八大

9.(),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中,首次提出将群众工作和党的中心任务密切联系在一起。A.1934年

10.毛泽东同志在()中提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B.《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1.江泽民同志()中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 C.《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

12.胡锦涛同志在()中提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A.《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13.20世纪50年代,()同志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A.邓小平

14.毛泽东同志在()中提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D.《组织起来》

15.毛泽东同志在()中提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D.《切实执行十大政策》

三、多选题(10 道)

1.从广义来看,社会工作包含()。

A.社会政策 B.社会救济 C.社会服务 D.社会福利

2.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B.根基在人民 C.血脉在人民 D.力量在人民

3.党的队伍的新特点包括()。

A.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 B.干部队伍的社会评价变化 C.基层组织发展不平衡

4.胡锦涛同志在《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中论述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虽然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做好工作,以激发社会活力、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

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5.()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中共中央组织部 C.中共中央宣传部 D.国务院办公厅

6.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提高领导者“领导”素质,需要()。

A.领导党内的方式与领导群众的方式不同 C.与群众结交朋友

7.胡锦涛同志在《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

A.积极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民主性

8.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由民众选择党,而不是由党来选择民众,这是最基本的规律,因此需要转变执政理念,其中包括()。

A.“大群工”观 B.服务观

C.民主、依法执政观 D.民众权利本位观

9.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包括()。

A.宗旨部分重合 B.工作内容重合度高 C.工作方法互补 D.工作内容各有优势

10.胡锦涛同志提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四

编者按: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选编出版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于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关于群众工作主要任务”“关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六个专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为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学习,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此书全文。

一、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5.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五

--贯彻群众路线在学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近一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中宣部组织选编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系统学习了党内卓越的领导人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一、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后来列宁把群众观点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深刻的历史哲学原理之一。他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科学论断,为我党创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

二、群众路线在学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及其工作方法在当前学校建设中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在全面建设国家示范“应用型”本科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腐败现象,都需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进步群众,加快“应用型”本科建设步伐。具体表现在:

1.坚持群众路线思想有利于加快“应用型”本科建设

学校今年3月申本成功,加快“应用型”本科建设的任务要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靠群众去创造。(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没有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应用型”本科建设难以深入下去。为此,我们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自觉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每项学校重大方案的制定应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执行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保证“应用型”本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2.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学校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学校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键在于摆正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认为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智慧;他主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要到群众中去调查了解这个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他甚至提出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论断。这些论断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承认群众的智慧,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最终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决策质量,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

3.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学校领导干部克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关系

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都是从思想动因开始的,所以反腐倡廉必须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前,重温并学习群众路线,有利于克服学校领导干部消极腐败现象,密切同群众的鱼水关系。

4.坚持群众路线能够通过群众工作巩固和树立学校领导的公信力

领导的公信力,说到底是领导班子治理能力的问题,是解决学校建设中公共焦点问题的能力问题。或者换句话说,是领导班子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问题。而正确的决策往往都是通过走群众路线而做出的。只有决策正确,代表最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决策才能深得民心;如果决策失误,违背民心,这就有损于领导班子的公信力。所以,群众是通过领导决策来认识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加快“应用型”本科建设的伟大事业,只有领导班子决策正确,群众才会对事业充满着热情,进而增强对领导班子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巩固和树立学校领导的公信力。

三、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密切联系群众,不脱离群众。新时期该如何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我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身入基层,关注民生。密切群众就要身入基层,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和对我们工作有意见的同志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一定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民心,排忧解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工作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系群众一家人。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敢于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同群众的命运绑在一起,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实利。

6.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是摆在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历史传统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无不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前,毛泽东就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警惕“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1]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大声疾呼,我们“要忧国、忧民、忧党啊!”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不坚持党的领导“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

历史演进到二十一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党的前三代领导集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事业。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因此,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提出是党在自身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是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一次升华。

1.2 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意义

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使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从国际来说,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两大趋势在继续发展,我国加入WTO组织,一方面扩大了我国的经济开放,和世界经济接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国际间的贸易争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大国关系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安全和反恐斗争方面面临新的形势,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从国内情况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一切都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状况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个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必须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任务也十分艰巨。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总之,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党应直面这一严峻的挑战,自觉地以改革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党的工作机制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党在为民执政过程中始终充满活力。

2 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措施

2.1 必须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执政方式,主要指采用什么方式开展执政活动。它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式方法对路、得当,执政水平相对就高,反之,就会遇到麻烦和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要不断深入研究我们的执政方式,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建国初期,我党凭借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树立起的威信来执掌全国政权,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的变化,我党执政方式的完善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从履行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职能出发,积极主动地改进完善执政方式,健全科学制度,采用科学方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的执政活动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根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变化后所追求的执政方式。

2.2 必须着眼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执政意识,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从制度上保证那些忠诚于党的路线和纲领、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2.3 必须着眼于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增强执政意识,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处理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作出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同志从坚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的高度,从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了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提出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新思想、新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将与时俱进的精神运用于观察处理党的事业发展的最重大的问题上,运用于党的指导思想的确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并将这一论断写入党的决定。

同时,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对我们党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指导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

最后,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以一脉相承和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从一脉相承的特征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紧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不断创新的特征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坚定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总之,只有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我们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七

信息工作是各级党委掌握情况的耳目,正确决策的依据,沟通上下的渠道,联系群众的桥梁。****年,河北市党委系统的信息工作应党委决策需求而生。**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信息工作者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中办、市委和各级党委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各级党委正确决策和推动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信息工作**年所取得的成绩,体现着各级党委的支持和关怀,凝聚着广大信息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汗水。进入新世纪,党委系统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我们必须站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站在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把握新时期的信息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工作的效能,切实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一、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把新时期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第一,党执政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已成为现实要求,这对信息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进入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级党委要理出工作思路,作出科学的决策,更加离不开信息。当前,各级党委掌握信息的渠道很多,但党委系统的信息工作因其宏观性和参考性强、准确度和信任度高、政治性和权威性高,日益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承担起党委赋予的重要职责,在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新世纪党的历史性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重大课题,这对信息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研究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都离不开信息工作。可以说,加强信息工作,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第三,市委对新时期信息工作寄予厚望,党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信息工作,这对信息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历届市委对党委系统的信息工作都十分重视。本届市委和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特别关注信息工作,经常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对信息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及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既是对全市信息工作人员的鞭策,也使我们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光荣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搞好信息服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二、要站在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充分发挥党委系统信息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渠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巩固和拓宽党委系统信息工作这个主渠道,使领导能准确、及时、客观、全面获取信息。要切实做到其他部门不掌握的信息,我们掌握;其他部门没有及时反映的信息,我们能够及时反映;其他部门不能提供的高质量信息,我们能够有效提供,真正把领导需要了解和需要领导了解的信息都通过信息部门及时反馈上来。

一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把向中央和市委报送信息当作一份严肃的政治责任。讲政治是信息上报工作的灵魂,向中央和市委报送信息是一项重要政治职责,是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有无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高低的一个标准。各级党委接受上级党委领导,除了毫不动摇地执行上级党委委的决策外,还有责任把本地区的真实情况不间断地向上级党委报告。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决心解决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在改革攻坚阶段,由于体制转换和利益调整,出现一些矛盾、问题在所难免。市委评价一个地方和干部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干部对待问题的态度,是正视矛盾,还是回避矛盾;是积极采取措施处理问题,还是采取消极态度去掩饰。因此,反馈不反馈“忧”信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认识问题,而是一个是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则问题。各级党委领导同志要从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大局出发,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全面反映基层真实情况,对报送“忧”信息的同志要给予鼓励、支持和表扬。今后市委对报喜不报忧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对阻挠报忧的单位领导,要进行教育,造成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三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在提高报送信息质量上下功夫。要在加强信息的综合分析和信息调研上下功夫,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真务实之风,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讲实话、出实招、务实效,把信息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

三、要站在推进党的信息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加大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第一,必须把握方向。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及办公厅(室)的负责同志要加强对信息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具体指导,确保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在政治方向上不出问题。要教育、引导和组织信息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重大问题的政策界限,了解中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确保各级党委的信息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

第二,必须加强组织和协调。党委及办公厅(室)领导既要亲自出面协调,帮助信息部门解决现实难题,又要授权信息部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把本级党委管辖内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都纳入视野,凝聚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做到信息网络四通八达、纵延横展,保证各方面的重要情况都能如实反映上来。要探索建立信息人员与领导决策层的双向沟通机制,主动安排信息人员列席有关重要工作会议,阅读有关文件和材料,跟随领导同志下基层调查研究等,为信息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党委工作意图、贴紧党委中心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

8.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八

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需要。我们党已经建立83年,执政55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考验。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光荣使命,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就必须把党建设好,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思想认识上到位,才有行动上的自觉。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自觉性,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犯错误、受挫折的教训。党的总体状况和主流是好的,是胜任执政要求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并应加紧解决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素质不高,理想信念动摇,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有的一切向钱看,贪图安逸享受,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有的违法乱纪,搞形式主义等等,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先进性。因此,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效地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增多,不安定因素增多,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增多。有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追求个人利益,不懂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的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损害群众利益,甚至违法乱纪,引起群众不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永远不能改变。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如果脱离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会被群众抛弃。一个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变质,脱离群众。列宁曾经深刻指出,一个

郑重的党,必然是善于考察群众情绪的党。我们要认真研究群众情绪,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各项事业胜利前进。

第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在55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9.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九

艺术水平的基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执政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 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 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 也反映了我们党执政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党是执政党, 在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1]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全国各族人民当家做主, 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 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从总体上讲就是指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 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领。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任务, 使党的领导和执政面对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这种考验和挑战非同寻常, 是历史性的考验, 是时代的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 维护党的执政安全问题, 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有限、制度不成熟, 社会尚未完全发育的国家来说要有序而规范地把握、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过程, 就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量, 必须有党的有效的领导, 这种有效的强大的领导力量又必须通过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所以面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本质上要求我们党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中, 探索和构建与这个发展阶段、发展形态要求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全面协调党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领导,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以宽阔的眼界观察世界, 正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 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不断以提高科学判断的形势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 善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维护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2]

应该说在人类历史上, 工人阶级政党执政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指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巩固政权将是“一场严峻的考试”。毛泽东同志也说了类似的话。他在建国前夕提出“两个务必”, 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 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3]。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 不解决这个问题, 坚持不了党的领导, 提高不了党的威信。”“要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改进党的作风。”[3]“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大力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 深入到群众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经济调整中的许多困难才容易克服。”[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明确地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用于创新的精神, 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所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思想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六大正式将“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是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它紧密结合时代特征, 统揽国际风云变幻, 国内改革新进展, 针对充满希望挑战的21世纪, 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开展和创新。

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所在的历史时期对执政党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述, 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5]毛泽东和邓小平说的建党是指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江泽民同志把重点放在执政党建设上, 其理论创新也在于此。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一样, “三个代表”也是我党历来坚持并分别加以阐明的若干基本原则和原理在新的条件和实践上, 加以归纳和提炼, 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科学概念, 从而更加鲜明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考察了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新形势, 依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科学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创立了“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 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 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 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 否则胜利就靠不住。”[6]邓小平理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的经验, 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全党要抓住机遇、锐竟进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1]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时代的要求, 人民的要求”, 这表明我们党是以解决执政活动中不适应时代要求和不符合人民利益的问题为重点来研究和部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我们党建党八十多年, 执政五十多年来,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取得了伟大成就;党的建设也走了自己的道路, 取得了伟大成就。“共产党人为着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奋斗, 但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7]

进入新世纪,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稳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这种新形势下, 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从每个领导班子, 每个党员干部抓起, 通过抓源头, 抓基础, 进一步强本固基, 提高水平。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保持全体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党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执政党要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必须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它揭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先进性本质特征, 提出了新世纪、新时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灵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执政为民, 共产党员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锐利武器, 工作决策的根本依据, 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 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跟上时代步伐, 从而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永远保持先进性, 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 就能使我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 始终不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时候, 始终不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只有这样, 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才能使党的指导思想核心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10.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1-25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58-368.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2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9.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98.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十

自治区中医院脊柱外科:黄异飞

在2004-2005本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进步集中表现在政治、科研和临床工作等方面,现总结如下:

政治方面: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以身做责,坚决维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使全科医护人员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我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与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她使我党保持先进性,使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整个社会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方面:通过在不断的学习中及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来预防椎间盘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骨密度测定标准这两点问题后,积极带领全科人员以腰椎髓核摘除术中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预防椎间盘炎的研究和乌鲁木齐地区骨密度特征研究为项目名称申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及“春晖计划”这两个课题,目前仍在申报中。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研究现状》、《膝关节股骨外髁髁间侧壁软骨Ⅰ、Ⅲ型胶原和IL-Iα、IL-Ira分布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工作方面:通过一年的临床工作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现我科的诊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在全疆率先开展了经皮球囊括张椎体成形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填

补了此类手术在我区的空白。同时经胸腰段前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骨折、脊柱侧弯矫形术、椎板内肿瘤、颈前路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等手术已居全疆前列。椎间盘镜的大量开展为我区脊柱微创手术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已有多家地州级医院的骨科临床医师到我科参观学习,为此类手术的大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这些手术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我院骨科的知名度,也为我院骨科今后的发展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人员建设上我科现有博士1名、硕士2名,在读硕士3名,并将我科今后的进人制度定位为硕士以上。从而为我科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2005本人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举办的“2004年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由自治区卫生厅举办的“锁穿置管术”“爱滋病防治”“肿瘤中西医诊疗新进展”“中欧国际骨科新进展研修班”等全国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在本本人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使得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较高水平的论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带领本专业学术梯队系统学习大学英语1-3册及计算机操作的理论及实践使得本梯队能够制作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查阅文献并于国内外学术团体交流。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了106例椎间盘镜手术,以第一助手完成了60余例较复杂的手术及8例尸体解剖并通读脊柱外科手术学2遍。从以上的工作中使得本人及本学术梯队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虽然在以上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如在科研方面还存在课题不多,经费不足、学术梯队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等诸多问题。这些不足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也同样有信心将这些工作逐步完善。

11.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篇十一

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各国的执政党都要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比如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中间阶层加速扩大,执政党如何重视社会大多数人,而不仅仅是本党所代表的基本群众问题?如何寻求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共同利益问题?再如信息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新要求等等,使我们党有必要也有可能借鉴国外经验。

这里讲的外国执政党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已发生剧变的原苏联东欧国家)执政党、西方国家执政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主义政党三种类型。

苏联东欧国家执政党丧权亡党的惨重教训是我们必须反复思考、深刻记取的。现在我国对此问题不能说已经说清楚了,而且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继续研究十分必要。另外,现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也不同程度地在改革、在进步,很需要我们关注和借鉴。

西方国家执政党主要是两类:右翼的资产阶级政党和处在西方社会左翼的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这些党同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不同,但作为政党,都要争取执政和维持执政地位,虽然他们是在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制的条件下活动,其做法和特点也不无值得我们关注,有价值的东西也值得我们借鉴。这里涉及社会民主党,它是广义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一个多世纪以来其活动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在又是西方社会代表广大民众要求的主要政治派别,我们不能轻视他们的执政经验教训。

第三种类型,同我们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尤其是亚洲国家)与我国的共同点更多的民族民主主义政党的经验教训,更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二)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是怎么丧失执政地位的?我国的体制曾同其出自一个模式,如何从其反面的经验吸取教训,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当年夺取了政权,并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苏联还成为可以同美国一比高低的超级大国,原因主要是当时这些党曾经具有其他党不能相比的三大优势:一是政策能代表广大工农大众利益,而且具有很好的执政基础;二是强调党的组织力量和铁的纪律,保证执政主体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并在同本国实际的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了党有正确的执政理念。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丧权亡党主要就是上述三大优势的丧失。

一是由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搞“左”的政策,而且自以为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容不得不同意见,在维护社会主义的旗号下对不同意见、不同政见者进行批判、斗争、大清洗,把广大群众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造成一大批冤案,伤害了一大批干部和群众。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不正常还表现在缺乏对执政党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治建设不是朝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价值观都同人民大众格格不入的官僚特权阶层,使执政党一步步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二是民主集中制实际变成极端集中制使得执政主体活力和战斗力丧失。党内民主被削弱和受破坏表现在,党内权力体系的倒置,党内不同意见缺乏表达的机制,不同意见的少数人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护,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的形成等。党员在党内只是一个服从上级的螺丝钉,失去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所以当戈尔巴乔夫宣布苏共中央停止活动,即宣布党解散时,1800万党员竞如此沉默、无动于衷。

三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丧失。理论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同时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搞文化统治主义,贴政治标签,领袖裁定一切,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剧变中文化管理稍一-松动,各种思潮如洪水泛滥,面对混乱长期搞唯上唯书、无力回答实践中重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只能败下阵来,阵地丢了,队伍散了。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重视研究和吸取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也重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启示。他们的主要做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越共和古共分别把胡志明思想、何塞•马蒂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们分别提出以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原则”(古巴)、“五项原则”(越南)、“六项原则”(老挝)。

——注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如越共九大、古共五大前,把党代会的报告发至党内外征求意见。越共规定中委选举前要公布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以便群众提意见。

——越南、古巴、老挝执政党十分注意党风和廉政建设。越共对党员有19条“不准”。古共对国家干部规定26条戒律,其中对干部用公车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在党风建设中,他们很关注党群关系问题。越共提出把党建成-4"“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党。古共规定发展党员要群众推荐,群众口碑不好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

——各党都已十分重视发展经济。朝共虽然一直把改造人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近年来金正日也提出,“没有比抓经济更为重要的工作了”,并开始在经济方面作了一些政策调整。当然这几个国家发展经济任务还很繁重,到2001年,这几国人均GDp没有超过500美元的。

这几个国家执政党还很注意比较谨慎地、妥善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西方国家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执政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值得我党认真研究和借鉴。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本国国情,提出新的纲领和执政理念。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力图融合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点,但以儒家思想为底蕴,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执政理念。泰国的泰爱泰党提出“政策立党”,认为人民关心的是政策,党的政策符合人民利益,执政地位就会巩固。英国工党等执政党则提出“第三条道路”,试图把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同新自由主义“嫁接”起来,走出新路。

——以争取选民为中心,关注社会利益整合和社会公平。在现代社会中,外国执政党特别关注社情民意,关注各阶层、特别是中间阶层的利益诉求。许多执政党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同选民的联系。西方有的党“花钱买意见”,委托民意机构了解社情舆情,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要求议员任期内要访遍本选区的选民。但他们对社会控制也很严,特别是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

马来西亚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在整合社会利益时,根据本国多宗教、各种族的特点,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国民阵线,建立“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权力架构,让各种族的党都参加进来,实行‘政治分工’’,消除主要政党的排他I生。

在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中,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权力地位。印度近10年来的政情很能说明这一点。印度国大党单独执政45年,1996年大选中败于人民党,原因是贫富悬殊问题没解决好,10亿人口近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民党上台后经济发展成绩显著,8年来,GDp年均增长6%,特别是IT业发展很快。但80%的广大民众未得实惠。今年5月大选,国大党抓住了社会公正的旗号,标榜“面向穷人”,结果打败了人民党,再次上台执政。

——腐败丧权,廉洁兴党。今天的世界,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腐败似乎成了社会瘟疫,被击倒的执政党不在少数。意大利的天民党、社会党,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五五体制”、印尼苏哈托的专业集团、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一个接一个在这十几年来先后失去执政地位。而北欧一些国家和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则搞得较好。概括起来是制定严格法规,加强党内外监督,高薪养廉,严惩腐败四条。

上一篇:采油厂安全事故现场会讲话稿下一篇:年会主持串词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