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精选9篇)
1.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一
XX县XX镇
2009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县府办《2009年XX县镇街和县级部门(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通知》、《关于下达2009年城乡创业就业工作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荣委办发„2009‟49号)及《关于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建设创业XX的决定》(荣委发„2009‟23号)文件要求,镇政府及社保所及时对照上级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开展工作自查,现将我镇2009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我镇社保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服务及时到位,建立健全了社保机构,配备完善了办公设备,配置了专职工作人员。充分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及工作六到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建立和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实行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障关系“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了基础工作管理力度,对下岗失业职工实施分类管理,定期上门调查,建立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及预测。全年共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基础台帐9个,并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台帐做到数据准确、全面,并录入微机。
二、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我镇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人,超额完成18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8人,完成任 1
务数的18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6人,完成任务数的120﹪;就业再就业培训3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9人,为城镇从业人员的2.3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6﹪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68人,完成任务数的142﹪.创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我镇今年新增民营71户,完成任务数的178﹪;新增个体工商户224户,完成任务数的112﹪;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208人,完成任务数的104﹪;创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456人,完成任务数的114﹪.三、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我镇认真落实好再就业政策,为下岗失业职工、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办理小额贷款14人,贷款金额70万元;落实“4050”人员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共计12人,共补贴28974元。通过落实好这些优惠政策,也鼓励了用人单位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下岗人员和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四、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积极构建和谐XX1、城乡居民医保工作:2009年全镇共有城乡居民43492人,应参保占总人口的92﹪,目前此项任务紧张进行中。
2、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工作。超龄人员养老保险目前已受理6人,已办理完结的5人,1人不符合条件,此项工作已顺利完成。
3、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目前已受理87人,已办理完结的87人。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XX镇创业XX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并在县委县府的大量支持下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520多万元创建了XX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并对创业园内进行了土地平整、水电汽安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和返乡农民工顺利进入创业园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镇结合统筹城乡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式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对部分农村居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
2009年我镇全面完成了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暨创业XX建设各项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胆创新,务求实效,为创业XX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六、2010年城乡统筹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
1、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将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工作触角延伸到所有村和社区;
2、加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力度;
3、加强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学习,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于民;
4、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资金和用工信息支持,增加就业机会;
5、改变劳动力转移中的盲目性,增加透明度,实现有序、有计划、有组织的转移;
6、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办企业的力度,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2.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二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此次选择201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共回收调查问卷123 389份,在挑选出无效问卷后,得到117 382份有效问卷,样本在各个变量的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1.2调研问卷
此次调查以2015年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为基准,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大学生对就业、薪酬等方面的满意程度。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就业意向、理想的就业地区等等。第四部分为自主创业,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是否有创业意愿,对各项创业政策是否了解等信息。
1.3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此次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A.毕业生起薪差距较大
此次研究主要是对离校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毕业生的起薪差距比较大,这一状况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结构层次、选择范围等多个方面。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起薪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的起薪一般比女生高一些,以4 000元为基准,女生起薪在4 000元及以下的比例要比男生高,而男生起薪在4 000元以上的比例要比女生高得多;从学历上来看,学历层次不同的毕业生在起薪上的差别也非常显著,在3 000元及以下的区间内,专科学生所占比重较大,而随着学历的提升,比例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科生的起薪一般在4 000元及以下这一区间内,硕士和博士生的起薪范围在3 000元及以下的非常少,而在7 000元及以上的区间则比较多。由此可见,毕业生的实际薪酬水平与学历程度有着紧密联系,一般来说,学历越高,起薪水平也就越高。
B.招聘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校园网站招聘会等渠道,再就是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来求职,还有毕业生通过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等方式求职,但这类毕业生相对较少。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来源比较多元化。
2政策建议
2.1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任务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当前经济形势日益变化,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加,高素质人才成为各个领域争先抢夺的目标。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储备力量,其就业难题始终摆在他们面前,虽然在国家采取了多种举措之后,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一定的提升,就业去向也相对稳定了很多,但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改革方向,勇于创新,始终坚持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以此来不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促进毕业生能够充分得到就业并且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
2.2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
紧紧的将大学生就业与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促进毕业生能够进行自主创业,这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氛围也会得到极大改观,其实在大学毕业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有自主创业意愿,打算毕业之后进行创业的比例非常高。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我国各大高校要及时做出教育教学调整,加强教师素质培训,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唤醒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再者,各大高校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相关的创业政策,结合高校的专业特色,利用信息化平台来宣传创业政策,这样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此外,各级地方政府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这样一来创业政策才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将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激发出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大学生的就业率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现如今很多企业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职业素养水平作为留人与选拔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非常必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专业岗位知识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探索出一种适应全新企业化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发展,调查报告,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视阈中的政府职能转变[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2010.
[2]杨艳霞.关于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调查报告[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2010.
[3]张传玖.“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报告[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2010.
3.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待就业人数不断膨胀。前期就业规划是否明确、就业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的高低。针对大学生 “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意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因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满意度。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文献,以准确全面地把握研究动态,从而保证研究的原创性与前沿性。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样本为在校大学生。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在湖南师范大学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6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学生占30%,大二学生占25.5%,大三学生占24.5%,大四学生占20%。男生占
20.6%,女生占79.4%。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18.8%,文史哲类的学生占54.6%,其他专业的学生占26.6%。
二、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能力自评与企业要求: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依次为:做事效率(18.6%)、沟通能力(16.5%)、时间管理(15.8%)、逻辑分析能力(13.7%)、自学能力(8.9%)、文字写作能力(8.4%)、外语能力(5%)、计算机应用(3.8%)、公众演讲(3.6%)、其他(5.8%)。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劣势依次是:缺乏工作经验29.8%,对社会不了解28%,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20.7%,专业成绩一般15.8%,其他5.7%。
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则依次为:自学能力74%、职业道德68%、团队合作能力67%、专业技能64%、人际交往能力63%、心理素质62%、组织管理能力44%、仪表礼仪38%、专业成绩29%、计算机应用15%、英语水平3%。1通过大学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毕业生认为欠缺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用人单位倒是觉得现在的毕业生基本都会电脑,只要自学能力强,提高水平不是问题。倒是团队合作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参与学生活动或社会实践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
(二)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表1 你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显示,毕业生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兴趣、工资待遇、专业对口、自我实现、地区、行业。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女生更看重工作地区。分析认为,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所以倾向找离家近的单位,父母也希望女儿留在自己身边。男生更在意专业对口和行业发展,这和男生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有关。
在问及“你想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时,85.7%的大城市家庭的学生坚持留在大城市,26.2%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来自中小城市家庭的毕业生选择居中,但也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分析认为,城市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他们的父母会为孩子就业出谋划策、积极创造条件,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工作。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社会资源较少,择业时家庭的建议和约束较少,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
在被问及“对以后的就业,是否感到有压力”时,25.5%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58.5%的学生表示“压力较大”,14.2%的学生选择“压力不大”,1.8%的学生表示“没压力”。在被问及“导致你就业压力的原因有哪些?”时,学生选择依次是:个人能力不足(16.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太多(14.7%)、对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不了解(14.1%)、就业机会太少(12.3%)、所学专业就业很难对口(10.1%)、本科学历太低(9.8%)、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9.2%)、薪酬太低无法接受(8.1%)、社会歧视应届毕业生(3.9%)、其他(1.7%)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规划意识现状。在被问及“你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时,33.0%的学生表示“知道”,3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而35.9%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以后就业择业方向还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需要得到进一步指导。
在问及“你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时,9.9%的学生选择了“有,很清晰”,51.4%的学生选择“有,但不清晰”,24.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14.2%选择“没有”。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认识。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就业指导与培训期望,25.9%的同学希望能够到企业实习,得到实践工作机会;22.9%的同学期望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培训;20.9%的同学希望接受职业挑战训练或参加商业实战特训营;15.7%的同学希望参加潜能提升课程;12.2%的同学想听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课程。
在被问及“你希望谁来为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企业人员(37.7%)、专业老师(35.5%)、学长学姐(19.1%)、辅导员(7.8%)。可见,大学生更希望由企业人员、专业老师来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和意见。在就业指导方式上,学生的选择依次为:面对面咨询(41.5%)、网络咨询(22.6%)、团体咨询(15.3%)、同学互助(12.0%)、电话咨询(8.6%)。可见,大学生更喜欢进行面对面的个别咨询,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就业、求职的特长和兴趣。从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来看,面对面咨询指导是一种效果最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便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大多是大班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最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的改进就业指导的措施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23.1%)、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22.0%)、加强就业个体指导(20.4%)、呼吁校友帮忙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6.2%)、加强对学生考公务员、考研支持力度(10.0%)、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5.2%)、其他(3.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调研,我们发现,(1)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员工素质是: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注重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2)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女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和行业发展。城市家庭的学生父母会为子女就业出谋划策;农村家庭的学生择业时,父母的建议和束缚较少。(3)90%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意识。(4)大学生最期望的就业培训是,能够到企业实习,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大学生最期待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是:由企业人士、专业教师为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结合以上结论,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一)政府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首先,政府应从社会就业现状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制定降低创业门槛的政策,给大学生提供微型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开发、提供社会管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政府基层服务管理岗位就业,并在公务员晋升提拔时,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再次,政府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要求知名企业每年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二)学校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邀请大学生喜爱的授课人员前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并且增加个体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采取面对面咨询或是网络咨询的方式效果最佳。因此,学校可积极组织大四实习生或已就业学生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会,分享面试现场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供成功经验及心得。
(三)大学生自身提前做好职场规划。大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正确详细的就业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前提。理性看待就业压力,认清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可以上网搜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司的资料,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按计划进行,使大学四年学习有的放矢。其次,分析自身就业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提早做好人生规划。大学生需要首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提前对就业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扬长避短,加强劣势然后全面发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应积极了解创业所需条件,如资金、理论知识储备、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因而有重点、有目的提高能力,做好创业准备;而对于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可积极了解企业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就业前不断提高自身相关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总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规划意识,是否提前进行了就业准备,对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只要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定能为自己谋得不错的工作,提高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114-116页
4.XX年就业服务局局长述职报告 篇四
XX年以来,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政策业务、职业道德和廉洁勤政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同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开展“春风行动”、“走基层、摸实情、解难题、促就业”摸底调研等活动,深入基层宣传就业政策,征求意见建议,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一方面,深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形式灵活就业,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到目前,城镇新增就业1650人,完成任务68%。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2人,完成7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人,完成78%。城镇登记失业率3.6%。安置公益性岗位40名,发放岗位补贴15万元;免费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22人;扩大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审核贷款申请17笔;加强用工信息搜集发布和跟踪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转移就业1750人,完成任务70%。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破产改制,圆满完成了原二油棉厂、药材公司和工促局系统破产改制遗漏人员共150名失业职工纳入失业保险接收工作。同时,加大失业保险申报征缴力度,征缴失业保险费106万元,征缴率81%。为98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490万元,发放率100%,有效地保障了失业职工权益,保证了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所长褚丕朝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强征缴、保发放,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参保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全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业务工作开展顺利,具体情况如下:
一、至7月底各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企业养老保险覆盖14954人,收缴养老保险费4350万元,发放养老金5797万元,发放率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覆盖8450人,收缴养老保险费3372万元,发放养老金3342万元,发放率100%。、工伤保险覆盖11579人,收缴工伤保险费76万元,支付工伤待遇158万元,按时足额支付。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加强和上级主管部门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工作动态,今年上半年我县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受到省人社厅的通报表扬。上半年在全市统计工作评比中我县名列第一。
今年3月份配合劳动监察大队下企业稽查参保情况,共 下企业42家;今年5月8日利用集市,在县政府门口集中宣传社会保险法,普及社会保险知识,共发放社会保险法宣传手册XX余份。
经过半年多的数据采集,我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业务软件在今年8月份与桃城区、开发区、深州市在全市13个县市中第一批投入使用,业务经办向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又迈进了一步。
三、待遇发放工作
为办理退休人员实行一条龙服务,张贴业务流程至窗口,职工对办理退休所需证件及每位工作人员职责一目了然,让每位退休人员更顺利的拿到自己的第一份养老金。
完成XX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工作,共涉及退休人员5269人,月人均增资174元。
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符合条件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即时支付其工伤待遇;退休人员每月20日前完成养老金发放。
5.XX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 篇五
XX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
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每个人面临的去向并不相同,考研、就业、考公务员、留学、创业......每一种选择都代表了个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当然,自己也不例外,在大学四年级上半年经过1个月的奔波,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单位,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也很感谢人力资源老总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但其实,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真正做的从心坎里认可和接受第一个单位,这么多天积累下来,有一些体会,分享:
1.面试时并不恐惧,只是双方的一个沟通聊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面试官,真诚坦然;所谓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更是一般,只是你平时和朋友同学聊天是什么状态便是什么状态,不要急于去当领导;做到坦然诚实,你自己是什么便是什么,不要伪装,越撒谎你便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支撑自己前面 的说法,这样你节奏便大乱。
2.多参加宣讲会,多亲临现场去与面试官现场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实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经营模式,才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培训机制,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合适不 合适这家企业。充分了解了以后,自己就去琢磨,如果这家单位要我,我去吗?假使要你你又不想去,何必做无用功呢,何必浪费双方的感情和信任呢?奉劝:不要 随意网申,不要只看到单位说:哦,我听过,就网申,可能你听过但不了解,你并不合适,浪费感情!
3.找工作时,当然了,不能不提薪酬待遇,但这并不是决定条件,其实,拿工资不是看你自己拿多少,而是看别人拿多少,不必太在意我拿多少钱是不是就比别人 强;你要关心的是: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否能够学习到最多,而不是其他。你的第一份工作会间接影响你的价值观和你对生活的态度和抱负,你想:你希望成为一个优 秀的、健康的人,那你就应该让自己在毕业时置身于一个由正直的聪明的人组成的有挑战的环境中去?试想:微软有幸要你,你去吗?回答是肯定的了!这是一个正 直的环境,每天你接触的是全球一流的管理模式,全球一流的标准,那你想,你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是什么?不期望待遇有多少,你对社会贡献的多了自然社会也会 给与你的更多!
4.每个人面试都会紧张,都会表达不清楚,都会明白这次面试过程中我有什么没有做好,那你如何去调整呢?1.大学四年生活中要经常锻炼,如何与人说话,语 速语调音量都需要平时去把握,还有就是经常上讲台去发言,多练自己的胆量;2.面试其实是自己对自己深刻的认识,有一些性格特点,自己看不出来的别人可能 能看出来,比如,你最吸引同学的是你的哪点?最不吸引的又是什么?有想过改变吗?你身边时是如何评价你的,你的亲朋好友又是如何评价你的,你的父母又是如 何评价你的?只有一次一次的深刻认识自己,才会清醒认识自己以便你清醒认识工作单位。不要奢望一次面试就搞定工作,多面几次你自己也就更稳重沉稳了!
5.在就业问题上,在生存发展以及追求理想道路上,要走自己的路,让父母担忧去吧!有一些事情父母可能没有你认识深刻,你要学会把握机会,或许可以问问自 己圈子里阅历资历最广的人,你的老师,你的辅导员,学校领导,均是可以参考的对象!切忌自己没有方向没有未来像苍蝇一样乱撞!
6.不要总是奢望找到最好的工作单位,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你要是怀揣着丢掉西瓜见到芝麻的心态,先找一个保底再去一直找寻的话,会让自己越来越累,越来越迷茫,工资无止境,但你能做的有多少?先要去适应由一个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再去考虑喜欢的工作和环境。
当然了,自己也有过迷茫期,也有过不成熟期,但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让我在成长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只有这样,才使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才是我永远对生活充满了挑战感,也是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向往!XX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
随着这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今年庞大的毕业大军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就在大部分学生还在为怎样才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着急上火的时候,我院招生就业处的领导给我们上了几堂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它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
从指导课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制定好近几年的职业计划,并拟定阶段性目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认识自我表现,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步一步的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写谋职信,自荐信简历时应注意的问题:
1.写谋职信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是你所求的工作在信中的以明析的表达。
2.写自荐书信时,尽量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以便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3.在简历中真实的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
(三)利用各种途径求职:
1.校内途径
a、参加校园招聘会,这是应届毕业生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b、学校推荐,这种途径的求职成功率很高,但选择的余地不大。
2.社会途径;
a、参加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其规模庞大,招聘单位众多,行业范围广泛,给求职者较大的空间。但用人单位多以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且其在组织管理、安全保卫方面有所欠缺。
b、社会关系介绍,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广交朋友建立关系。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搜集就业信息和进行求职活动,许多用人单位也喜欢录用经人介绍和推荐进来的求职者。
c、电话求职。
d、直接登门自荐,成功率高达47%。
e、中介机构代理。
4.综合求职:
a、上网求职,充分利用网上招聘信息,把自己的简历挂在网站人才库中通过电子邮件投递到相关企业争取更多机会,这以是大学毕业生十分重视的求职方式。
b、创意求职,成功率86%。
(四)面试时要注意的几点:
1、举止大方,谦虚热情。进入面试场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主动和面试官打招呼致意,在主试人随着这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今年庞大的毕业大军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就在大部分学生还在为怎样才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着急上火的时候,我院招生就业处的领导给我们上了几堂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它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
从指导课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制定好近几年的职业计划,并拟定阶段性目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认识自我表现,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步一步的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写谋职信,自荐信简历时应注意的问题:
1.写谋职信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是你所求的工作在信中的以明析的表达。
2.写自荐书信时,尽量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以便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3.在简历中真实的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
(三)利用各种途径求职:
1.校内途径
a、参加校园招聘会,这是应届毕业生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b、学校推荐,这种途径的求职成功率很高,但选择的余地不大。
2.社会途径;
a、参加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其规模庞大,招聘单位众多,行业范围广泛,给求职者较大的空间。但用人单位多以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且其在组织管理、安全保卫方面有所欠缺。
b、社会关系介绍,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广交朋友建立关系。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搜集就业信息和进行求职活动,许多用人单位也喜欢录用经人介绍和推荐进来的求职者。
c、电话求职。
d、直接登门自荐,成功率高达47%。
e、中介机构代理。
4.综合求职:
a、上网求职,充分利用网上招聘信息,把自己的简历挂在网站人才库中通过电子邮件投递到相关企业争取更多机会,这以是大学毕业生十分重视的求职方式。
b、创意求职,成功率86%。
(四)面试时要注意的几点:
1、举止大方,谦虚热情。进入面试场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主动和面试官打招呼致意,在主试人没请你坐时切勿急于落座,坐下时应道谢,整个过程要保持良好仪态。
2、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并适时点头、答话,一般不要打断主考官的说话,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时要轻松自如目光对接;回答问题时要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语气适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忌用口头禅,同时要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语气和陈述内容,或转移话题,引对方的注意。
3、自信,坦率诚恳。在回答问题时要据实回答遇到自己不知或不懂的问题,不要闪烁其辞,默不做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应该诚恳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表示自己曾经学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样反而会赢得主考官的理解、信任和好感,千万不要夸夸其谈,更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会给人不安分守己,难以管教的感觉,会觉得你难以合作,会造成一种抢饭碗的威胁。
4、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该说、详说那些,那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五)珍惜每一次次面试的机会,抓住时机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推销给应聘单位。
(六)在各种方式应聘中,要注意各种欺骗手段,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
(七)职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收到书面拒绝信就心灰意冷,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收到回绝信在今天已经是很普通的事。
越是有竞争,越能体现自我,不要为压力所难,应化困难为动力!作为一位应届毕业生应做好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地上本没有路,只要我们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没请你坐时切勿急于落座,坐下时应道谢,整个过程要保持良好仪态。
2、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并适时点头、答话,一般不要打断主考官的说话,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时要轻松自如目光对接;回答问题时要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语气适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忌用口头禅,同时要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反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语气和陈述内容,或转移话题,引对方的注意。
3、自信,坦率诚恳。在回答问题时要据实回答遇到自己不知或不懂的问题,不要闪烁其辞,默不做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应该诚恳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表示自己曾经学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样反而会赢得主考官的理解、信任和好感,千万不要夸夸其谈,更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会给人不安分守己,难以管教的感觉,会觉得你难以合作,会造成一种抢饭碗的威胁。
4、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该说、详说那些,那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五)珍惜每一次次面试的机会,抓住时机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推销给应聘单位。
(六)在各种方式应聘中,要注意各种欺骗手段,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
(七)职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收到书面拒绝信就心灰意冷,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收到回绝信在今天已经是很普通的事。
越是有竞争,越能体现自我,不要为压力所难,应化困难为动力!作为一位应届毕业生应做好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地上本没有路,只要我们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6.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六
廉报告
区残联end-->begin-->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end-->begin-->XXend-->begin-->
XX年,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和市、区纪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取得一定的成效。回顾今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从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在反腐倡廉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由理事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本科室的党 年重点岗位述职述廉报告
风廉政建设,全体成员配合到位,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研究部署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根据残联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落实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服务型、廉洁型、创新型、学习型等五型机关创建活动。
紧紧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反腐败斗争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必要性问题,不断强化思想教育。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紧密联系领导班子的思想和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在弄清四个关系、强化四个意识上,提高和深化了思想认识。一是进一步认清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系,增强了政治意识。二是进一步认清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系,增强了责任意识。三是进一步认清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关系,增强了服务意识。四是进一步认清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增强了大局意识。
其次是开展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一是坚持每周半天的学习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学习中央领导有关反腐倡廉的重要讲话,学习“十八大”工作报告,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内 容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文件、文章。二是开展电化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影《钱学森》、《雨中的树》和“庆盛会•尚清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克服和纠正了一些模糊认识,把一些同志从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转变为是每个单位、每个科室的事;从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一把手的事,转变为谁主管、谁负责和人人有责;从认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是清水衙门与反腐败斗争无关,转变为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二、强化监督,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区委、区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及时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首先是对一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其次是把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建设检查作为重要一环来抓。一年来,我们着重落实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公开权力“清单”,建立廉政风险评估机制,针对腐败现象的关键岗位,从投诉举报、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完善周一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了残联干部分片联镇工作责任制、XX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 任制、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保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信访工作,针对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落实,及时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深受广大残疾人的好评。
二是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公务接待,实行一票一卡制管理,有力地制止了用公款吃喝浪费现象,平时教育残联全体干部职工节约水、电费和其他办公开支,尽力做到能简就简,能省就省。严格按照财政预算落实各项工作,做到收支两条线,下乡、出差都按照规定填报,无虚报、多报现象。
三是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1、提高学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今年,深入调查辖区内的学龄儿童的基本情况,摸清底数,特别是新增残疾儿童的入学情况,联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安排特教学校就学,对27名没有自理能力实在无法随班就读或特教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采取教师送教上门的方式,确保残疾儿童人人享有义务教育,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2、深化助学工程。将残疾人助学工作纳入区政府大助学范围内,今年共资助300余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发放补助金达70多万元。同时,对XX年以来,没有得到助学补助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3、开展培训工作。今年共有73人参加残疾人摄影培训班,101名残疾人参加种养业实用技能培训班等,并组队参加温州市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1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中,全区各镇街的盲人代表、部分盲人亲属、志愿者等80多人参加了培训,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康复人才培养,强化残联志愿队伍建设。我区举办了康复协调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各社区委会共37名协调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区残联与温州医学院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合作,为70余名扶持助残志愿者举办手语培训班,合格者颁发《中国手语》等级证书。
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水平。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区在着力提升就业能力上深化功夫。
1、开展就业专题检查。今年6月,分管区长带队专题检查全区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了解全区残疾人就业状况、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的扶持情况,促进全区残疾人就业工作。
2、落实就业工作责任书。根据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责任书》要求。全年,累计安置182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确保按比例就业增长3%以上。
3、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截止11月7日,共扶持3个市级和21个区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发放资金33万左右。49名残疾人享受就业创业补助,发放资金16.6万元。为24名残疾人机动车驾驶培训提供补助,发放款项达7.2万元。47名残疾对象得到扶贫贷款贴息补助,发放资金56.53万元。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为加强贫困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一方面区我区为重度贫困残疾人和特困残疾人提供生活补助。为全区467名重度贫困残疾人提供每月200元补助,为232名特困残疾人提供每月100元补助。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补助231人。同时,分组入户进行实名制监测,共监测120户残疾人家庭。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利宝、民康等已建的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指导工作,打造集工疗、康复、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残疾人阳光家园,着力改善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全区用于庇护中心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床铺100多张,截止11月7日,已入托70多名残疾人。
做好自身队伍建设。为了加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建五型机关。一年来,我们开展多项活动:
1、与梧田街道老殿后开展了“三联三促”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听取了老殿后村书记关于该村基本情况,困难 老党员、贫困残疾人生产和生活情况。并深入到困难老党员、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为该村7户困难家庭各送去600元慰问金。
2、与丽岙街道林山村和泽雅镇黄庄村等结对扶贫村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并对老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进行慰问,为该村的6户贫困家庭各送上600元慰问金。并为黄庄村送上了XX0元的资助款,用于黄庄村通村公路的维修。
3、组织观看“庆盛会·尚清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过程中,全体成员聚精会神,为书法家们的深厚文化底蕴,美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摄影家的生活感受力深表赞叹。这次活动旨在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崇尚清正廉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也为我单位推进廉政文化上了一堂有力的宣传课。
一年来,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虽然作了不少的工作,使单位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有了较大的改进,广大残疾人对残联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造就一支格守“人道,廉洁”,掌握社会化工作方法、一专多能、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者队伍。
7.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七
大学生就业观指的是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意识和态度, 这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1]。就业观念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制约, 具有社会性, 同时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 因而, 又具有个性。笔者选取陕西五所高校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方式, 以就业首选地区、就业首选单位类型、就业的影响因素、获取就业信息渠道、预期薪酬等为选题。发出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82份,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 基本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对于“就业首选区域”, 70%的学生选择了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选择到乡村、基层的不足10%。这表明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仍然集中于经济较活跃的地区, 就业“扎堆”现象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外企、合资企业是大学生青睐的就业单位。此外, 18%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表明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一大亮点。
调查结果表明, 个人发展、福利待遇、单位所在区域是就业考虑的重要因素, 工作兴趣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 工作的稳定性、父母意见已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这一调查结果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的选择比较接近。但是, 大学生对企业文化、内部管理、用人标准等信息关心不够, 这说明大学生的求职理念和求职行为不够成熟。
77%大学生在就业有困难的情况下考虑到基层工作, 认为这是最接触社会实际、锻炼自我的机会。但也有23%的同学即使就业有困难, 也坚决不去乡镇或小城镇就业, 这表明就业理念明显不符合就业市场实际。
关于薪酬问题, 大学生就业收入预期水平与大多数用人单位愿提供的薪酬相比偏高, 这会导致求职难度加大, 求职成功率降低。
调查表明, 40%大学生个人职业定位不明确, 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这对就业有较大影响。
(二)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调查数据微观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有必要对调查结果作出宏观分析, 归纳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意识、就业意愿、就业心态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
(1) 就业意识主体性增强。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明显, 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造成的就业局势变化有一定了解, 对父母意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先就业, 后择业”、“创业也是就业”基本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 凸显出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
(2) 就业意愿趋向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就业岗位和类型的变革力度不断加剧, 扩大大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 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意愿复杂多元, 而不再是局限于本专业或者稳定的工作。
(3) 就业需求呈现多元化、现实化特点。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充实到社会中的各种岗位上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的社会群体, 只要善于学习、踏实肯干, 都能作出优秀的工作业绩。当前, 社会转型进入固定化阶段, 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均已初步形成, 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趋于理性, 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考量, 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
(4) 就业心态尚不成熟稳定。大学生对于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较为茫然, 对于今后就业的长远目标没有清晰认识。面对压力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 激烈的就业竞争直接考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遭受就业的挫折困难极易产生退缩悲观情绪, 甚至采用极端手段化解就业压力。
2.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自我认知意识缺乏。就业与个体的性格、兴趣、才能特点息息相关, 就业也可看做是对自己个性、能力、意愿、兴趣、就业目的的自我了解和评价, 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能否实现顺利就业, 也取决于对自我了解的程度。很多大学生正是由于对自己缺乏全面认知, 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量力而行, 而是一味的追求个人意愿或盲目地与其他同学相比较[2], 在对就业机会的选择上带有盲目性, 就业后觉得与自己性格能力兴趣不相符合。由于自我认知意识淡薄导致自我定位不清楚,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和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对长远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
(2) 求职状况理性与盲目并存。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 了解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 熟悉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 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实习以获得就业机会, 整个求职过程比较理性;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政府就业政策不了解, 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了解, 表现得比较盲目。主观原因是, 客观上, 政府就业服务工作做得不够, 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主观上, 大学生个体对就业形势、自我特点的认识程度不一样, 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存在差异,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也缺乏提前实习的机会和知晓政策的渠道。
(3) 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调查表明,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对就业环境、收入待遇等条件十分看重, 要求较高。如在就业城市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而对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农村较少考虑。这种普遍性的就业倾向使得东部沿海城市集中了大量人才资源, 但就业吸纳能力毕竟有限, 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3. 实现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 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 而不愿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现实是让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去政府机关、文教科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就业, 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 “非公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 其涉及领域几乎覆盖了国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各行各业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走向规范, 就业空间也是巨大的。大学毕业生要清楚地认识这些变化, 打破就业观念上的非公有制的束缚, 让就业与发展的空间更广阔。
4. 实现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 随着结构的调整, 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 新兴产业的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 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 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 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 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专业。
5. 实现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和“创业”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就业方式。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创业意识、有创业能力与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要勇敢地为自己规划创业生涯。
(二) 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1.树立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就业观。通过思想教育和政策导向, 引导大学生以大局为重, 响应党的号召,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同时, 实现个人理想, 体现自身价值。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大学生就业毕竟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它并非表示一生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今后选择的机会还会很多。先在从业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积累了更深刻的体验后, 再找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理想职业, 分步到位。
3.树立民营企业大有作为的观念。和国有企业相比, 民营企业更渴望人才, 更欢迎大学毕业生加盟。可以说, 民营企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在那里将有更多的机会, 才华将得到更充分的施展。
4.树立艰苦创业厚积薄发的观念。欠发达地区缺乏人才, 渴望人才, 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和成就事业。教育毕业生做好吃苦的准备, 在一线工作能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有助于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使其厚积薄发。
5.树立自主创业光荣的观念。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这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 更是一种挑战。大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创业光荣的思想, 勇敢地迎接这一挑战, 努力加强创业实践, 注意积累社会经验, 做一名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6. 树立个性化就业的观念。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树立“大就业”观念, 即在一定工作岗位上通过诚实劳动, 依法经营, 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要树立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服务的观念, 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工作, 都是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都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 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新思路
(一)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大学生要顺应时代潮流, 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就业;要拓宽就业视野, 把灵活就业作为重要就业方式;要积极参与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把到西部、基层就业作为重要的就业选择。因此, 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1.实现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 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精英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已不合时宜,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 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 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 大学毕业生虽然属于知识层次高、整体素质强的社会层面, 但从社会人来说是“普通老百姓”,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 不存在照顾、包统的问题,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是目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 大学毕业生可以在适合他的各行各业去工作, 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 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2.实现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一方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另一方面, 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人才匮乏。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才的开始, 通过了解国情民意, 积累经验, 增长才干。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 将人生的目标抬“高”, 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 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
(三) 加强就业心理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
态度决定一切,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目标在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心态去适应严峻的就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坚强面对求职就业遇到的挫折困难, 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理性处理社会需求与个人意愿的关系。应针对大学生较为常见的就业观念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 分析形势, 调整思考就业问题的角度, 开阔思路, 消除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消极狭隘的就业观念障碍。与就业心理教育相适应, 应当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 并适当将实践实习环节前移, 使更多学生能尽早对专业知识和就业信息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3], 使得大学生能运用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 科学理性的分析评价、自我定位, 减少就业风险和盲目性。除组织大学生学习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外, 要积极创造条件展开多种形式的专业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性质和职责有较为具体的感受, 作为职业规划的重要参考。
(四)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调整和转变就业心态的有效途径
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必然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4]。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下思考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问题, 终身学习理念的特殊意义日益凸显, 在很大程度上, 就业观念的转变有赖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就业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大学生毕业离开学校, 走向社会, 就要面临一个由大学到社会、实现从学生角色到职员角色转变的过程, 这个转变的过程既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 也是向社会学习的过程, 谁能较快适应社会环境, 谁就能掌握成才的机会, 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就业, 就能够坦然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珍惜就业机会, 即使就业后仍需在持续不断、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中改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思维方式, 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复合能力, 为自己今后寻求更符合意愿的工作岗位创造条件。终身学习应成为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行为习惯, 将学习的理念和行为贯穿于了解自我、提高才智、树立自信等诸多方面, 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摘要:在新的就业形势下, 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 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心理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就业观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176-177.
[2]傅新华, 阳琴.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7) :147-148.
[3]潘晔, 姚臻.8090后大学生就业观:稳中谋发展挑战赢未来[EB/OL].http://www.jiaodong.net/job/system/2010/08/02/010916370.shtml, 2010-08-03.
8.大学生就业认知的调查评价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认知
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升高,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的333万上升到2010的631万,专家预测到2011年底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60。在就业人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也同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么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就业的?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是否已经意识到就业的问题?是否已经准备好走向社会了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认知现状,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于2011年3月份对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为95.6%)。
调查问卷围绕就业方向、职业选择、自身价值实现、影响就业的因素及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本文对回收的问卷用Excel进行了统计,得出如下主要信息:
一、大学生的未来就业选择情况
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数据分布情况为:国营企事业单位(18%)、政府机关部门(21%)、外资或合资企业(21%)、私营企业(21%)、自主创业(19%)。就业的分布态势较为平均,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企事业单位外,创业也占据了近20%的比重,说明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而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学生都有开网店的经历,有少数同学甚至在学校周边经营了如饭店、饰品店、奶茶店等实体店,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在职业选择最看重的因素上,选择“经济收入高的工作”占34.7%,选择“挑战性强但成长空间大” 37.6%,“有利于自己的能力培养”占27.7%,说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较注重个人的成长,希望工作能够较好的发挥专业特长。
在未来就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上,74%的学生充满了信心,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与未来就业对接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信心,但也要关注到仍有26%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在访谈中表现为专业认知不高,就业方向模糊等情况。
二、大学生感知的影响就业因素
在“您认为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上,数据分布情况为:个人能力(68%),家庭背景(30.1%),运气(1.9%),访谈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同学认为家庭背景确实能够有利于自身的就业,但同时也认为个人能力才是找到理想工作最关键的因素。
在“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哪些方面”这一选项上,“专业技能”、“考试证书/技能认证”和“学习成绩”的比例分别为44.7%、31.1%和6%。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也向学生们灌输社会需要的人才理念,因此调查问卷中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巨大。
三、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的认知情况
在该问题上,数据分布情况为: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40%),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28%),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学生实践能力不够(25%),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9%)。该选项表面,大学生将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和企业,从客观上为就业难做出解释,较少对自身进行反省。
应该看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出了供需不平衡、企业用人要求提高、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发展规划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方面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不愿从基层做起,另一方面未能在学校期间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关于调查结果的几点意见
1.学校层面
就业不是毕业生才考虑的事情,学校应在新生入学初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积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在学生毕业前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方针、政策、就业技巧、择业观的指导。针对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政策开展系列讲座。
2.学生层面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多了解社会的用人信息,積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竞赛,提升就业素质。
3.企业层面
企业不仅仅是用人单位,也应该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在岗位需要的情况下,针对大学生安排一些实习岗位,将大学生纳入到员工培训系统中,弥补大学生实践经验的空白,也为人才梯队的培养输送了新鲜的力量。
作者简介:
9.XX年大学生调查报告 篇九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XX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XX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XX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到国有企业为%,到民营三资企业为%,其他就业为%。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紧随其后的是北京(%),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和%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XX关于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三下乡关于某村干群关系的调查报告范文
XX大学生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生活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思想调查报告
XX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
XX年90后大学生购车意愿调查报告范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XX年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XX年大学生低碳环保社会调查报告
【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方式调查报告07-27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06-25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10-12
大学生寒假就业实践报告10-02
大学生就业调查策划书10-26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08-01
有关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形势的实践报告08-16
关于大学就业的调查报告09-26
大学生就业个人工作总结报告10-08
大学生基本素质与就业问题调查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