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2024-09-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共10篇)

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一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学生起点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

做一做 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通过演示,理解实际意义,分散难点,为下面做铺垫)师:观察思考

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2)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

(利用形象直观方法,增强感受性)

试一试 仿照上面的过程,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的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

填写下表:

二、探究归纳

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关键有思考,为后面归纳积累材料)2.试一试:

(1)3×(-2)=?(2)(-3)×(-2)=? 概括:

综合上面式子:

(1)3×2=6;

(2)(-3)×2=-6;

(3)3×(-2)=-6;(4)(-3)×(-2)=6.(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师:,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类比加法法则,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师:与我们小学所学乘法法则有何异同?(突出重点,更好理解法则)

三、实践应用

1.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3)3 ; 11(3)(-2)(-7);(4). 23 2.例题计算:(1)9(6);(2)(9)6;(3)(9)(6)师:小结步骤 练一练:

1.计算:

(1)(-7)3;(2)(-48)(-3);(3)(-6.5)(-7.2);

2(4)-9.3 2.计算:

111(1)-1+1-1 ;234

5(2)(-0.25)(-2)-(+0.8).123.计算:

(1)3(-4);(2)(-5)2;(3)(-6)2;(4)6(-2);(5)(-6)0;(6)0(-6);(7)(-4)0.25;(8)(-0.5)(-8);

231(9)(-);(10)(-2)(-);342(11)(-5)2;(12)2(-5).4.计算:

(1)3(-1);(2)(-5)(-1);1(3)(-1);(4)0(-1);4(5)(-6)1;(6)21;(7)01;(8)1(-1).延伸与提高:

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 2.a、b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ab|成立.(关键使学生理解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小结与思考: 有何收获?

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二

议一议: (-3) ×4=-12, (-3) ×3=_____, (-3) ×2=______, (-3) ×1=______, (-3) ×0=__________。

猜一猜: (-3) × (-1) =_____, (-3) × (-2) =_______, (-3) × (-3) =_________, (-3) × (-4) =________。

由此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笔者认为其中的设计不能体现出法则的合理性 (仅仅是猜想) , 因为在“议一议”中, 体现的是负数与正数的乘法, 而“猜一猜”中呈现的是负数与负数的乘法, 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正因数每减少1, 积的变化规律来推定该因数是负数时, 也存在同样的规律。另外, “议一议”中反映的是一个负数与一个正数的乘积, 并非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乘积。而文中为了得到法则, 构造了一个问题情境, 再由问题想当然地铺设了一条通向“法则”之路, 这样的编排是一厢情愿的。

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 但更要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此, 从概念入手, 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步尝试:

第一步:由本节课情境入手, 问: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怎样列式?

方法一: (-3) + (-3) + (-3) + (-3) ;

方法二: (-3) ×4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这里必须与学生达成共识:求几个相同负数的和也可以简便运算为乘法。

所以 (-3) ×4= (-3) + (-3) + (-3) + (-3) =-12

再由学生对 (-3) ×3=______,

(-3) ×2=_______,

(-3) ×1=_______。

在理解的基础上填空, 然后小结出负数乘以正数的法则。

第二步:正数乘以负数呢?如4× (-3) , 能否使用乘法交换律?在这里, 不能在有负数因数的乘法运算中贸然使用非负数中的乘法交换律。

观察以下计算过程: (-3) ×4= (1-4) ×4=1×4-4×4=4-16=-12

其结果与 (-3) ×4= (-3) + (-3) + (-3) + (-3) =-12的结果一致, 这说明乘法分配律能用在有负数因数的乘法运算中, 用特例的检验, 代替演绎推理的证明 (引自《数学与哲学》 (张景中著) 第145页) 。由此得出:4× (-3) =4× (1-4) =4×1-4×4=4-16=-12

再举几例, 然后小结出正数乘以负数的法则。 (同时也验证了乘法交换律能用在有负因数的乘法运算中。)

第三步:负数乘以负数呢?如 (-2) × (-5) , 此时, 让学生模仿4× (-3) 的变形, 将算式变形为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 × (-5) = (1-3) × (-5) =1× (-5) -3× (-5) =-5+15=10

再举几例, 然后小结出负数乘以负数的法则。

第四步:负数与零或零与负数相乘结果为零, 学生仍利用乘法分配律自举一例易得。

第五步: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反思:

(-3) ×4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从概念入手, 根据乘法意义, (-3) ×4= (-3) + (-3) + (-3) + (-3) =-12, 得到负数乘正数的法则;关键之二:猜想 (-3) ×4= (1-4) ×4=1×4-4×4=-12, 并用 (-3) ×4= (-3) + (-3) + (-3) + (-3) =-12验证这个猜想结果正确, 从而得到:“乘法分配律适用于有理数”这个关键结论;关键之三:借助乘法分配律计算正数乘以负数, 即3× (-4) =3× (1-5) =3×1-3×5=-12, 又知 (-4) ×3=-12, 不难得出3× (-4) = (-4) ×3, 即乘法交换律在有理数中适用;关键之四:借助乘法分配律, 推导负数与负数相乘, 以及零与负数相乘的情形, 从而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本人这样设计并处理教材, 学生会对有理数乘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达到在观察中发现, 并自主归纳之目的。对有理数相乘法则的探究过程中, 运用了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体现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兼顾了思想、方法和趣味性。学生只有经历了法则的探索过程, 才能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中,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 而不是“范本”。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 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3.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

3.关键:会将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法。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1.小学里,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已知两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2)-0.125; (3)-1.

五、新授w

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

例如8(-4)。

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

因为 (-2)(-4)=8

所以 8(-4)=-2 ①

另外,我们知道,8(-)=-2 ②

由①、②得 8(-4)=8(-) ③

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探索: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呢?[例如(-10)(-4)]

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有理数乘法法则”教案设计 篇四

【课题】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具】两块小黑板(预先画好)。【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问题:一辆玩具汽车每次运动a米,运动了b次,一共运动了几米? 如果a、b都是算术数(正有理数和0),我们很容易计算出运动的结果。引入负有理数之后,又怎样进行乘法运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板书课题)

二、探求规律,归纳结论 1.铺路:

提问:一个有理数由哪两部分组成?

因此,有理数的乘法也与加减法一样,既含有绝对值的计算,又包括符号运算。现在规定:

(1)向东运动,a为正;向西运动,a为负。

(2)沿与a相同的方向运动,b为正;沿与a相反的方向运动,b为负。2.探求规律:

(1)提问:根据这种规定和上面的题意,下面算式中的a、b各表示什么意义?其结果应是什么?

(+2)×(+3)(-2)×(+ 3)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拿出小黑板一,加以启发引导或验证。注意强调:+3与a同向运动3次。

然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

①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仍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②当乘数为正数时,积与被乘数同号。

(2)当乘数为负数时,积的符号与被乘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看:(+2)×(3)(2)×(3)

提问:-3表示什么意义?这两个算式的积各是什么?

根据回答情况,适时拿出小黑板二,进行启发引导或验证。注意强调:-3表示与a反向运动3次。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当乘数为负数时,积与被乘数异号。

现在我们归纳一下上面的两种情况。请看:(+2)×(+3)=+6,(-2)×(-3)=+6,而(-2)×(+3)

=-6。从这两组算式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想好以后,再和教科书92页上的黑体字对照,并记住这一法则。(稍停片刻,将有理数乘法法则板书在黑板上。)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法则中为什么说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想一想,a等于0或b等于0各表示什么意义? a为0,表示原地不动;b为0,表示设有运动。因此,不论a等于0还是b等于0,结果小汽车仍是在原处。

4.例题示范: 例计算:

(1)(-3)×(-9);

解:有理数乘法按照法则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确定符号,第二步是计算绝对值。

解:(1)(-3)×(-9)=+27;(同号得正,3×9)

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3页练习: 1.第 1题口答。

2.第2题让4名学生板演。

根据学生解答中出现的问题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相互纠正,并强调要说明理由。必要时由教师讲解。

四、总结

1.有理数乘法的意义。2.有理数乘法的法则。3.讲数学历史知识和小故事。

关于“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还有一种解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在我国使用负数之后,阿拉伯人也发明了“+”、“-”号。阿拉伯人在发明“+”、“-”号时,是把正号当作朋友,负号当作敌人来考虑的。当时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解释分别是:朋友的朋友还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而朋友的敌人和敌人的朋友则都是敌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熟记有理数乘法法则。

5.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基础知识精讲】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相乘:两数相乘,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如:5×6=30(-5)×(-6)=+(5×6)=+30(2)异号相乘:两数相乘,异号为负,绝对值相乘. 如:(-3)×7=-(3×7)=-21 32322×(-)=-(×)=- 53535(3)与0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3×0=0,-7×0=0 52.几个有理数相乘,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 几个有理数相乘,结果最易错的是“符号”.那么怎样才能一次确定结果的符号呢? 记住: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若负数有奇数个,结果为负;若有偶数个负数,结果为正.若因数中有0,结果为0.

如:(-1)×(-2)×(-3)——三个(奇数个)负数:负 =-(1×2×3)=-6 如:(-2)×3×(-3)——偶数个负数:为正 =+(2×3×3)=+18 如:3×(-2)×0×4——因数中有0 =0 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 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注:以后在用字母表示相乘关系时,乘号可以省略.如a×b可简写为ab. 4.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即:ab=1a、b互为倒数

1互为倒数,223-和-互为倒数. 32如:2和(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1和-1.(3)0的倒数:0没有倒数.(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 ①乘积为1 ②符号相同

【学习方法指导】 [例1]计算:(1)(2)(4257×(-)×(-)5310111+-)×48. 346点拨:(1)三个有理数相乘,先数一下负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可.对于(2),利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注意每一项的结果的符号,是易错部分 .

4257×(-)×(-)——两个负数:正 53104257=+(××)——绝对值相乘

531014=+

3111(2)(+-)×48 346111=×48+×48-×48 346解:(1)=16+12-8=20 [例2]

图2—16 如图2—16所示,a,b,c在数轴上的位置,用“>”“<”“=”填空.(1)a-c_____0(2)b_____c(3)ab_____0(4)abc_____0 点拨:这道题首先要确定a,b,c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及它们本身的正负号.由于“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总是比左边的大”,所以可知a>0>b>c.知道了这个关系,可用“大-小>0,小-大<0”确定(1)的结果.再用乘法法则确定(3)(4).

解:(1)因为a>c,所以a-c>0(2)b>c

(3)a>0,b<0,异号相乘为负,所以ab<0(4)a>0,b<0,c<0,三个数相乘,负数有两个(偶数个),结果为正,即比0大.所以abc>0.

[例3]选择:

如果abc=0,那么一定有„„„„„„„„„„„„„„„„„„„„„„„„„

()A.a=b=0

B.a=0,b≠0,c≠0

C.a、b、c至少有一个为0

D.a、b、c最多有一个为0 点拨:三个数乘积为0,说明因数中有零.但不能确定零的个数,也不能确定零的个数,所以只能选

C. 解答:C [例4]若ab>0,且a+b<0,则a_____0,b_____0.

点拨:先由这两个条件判定a,b可能的符号,再看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结果是哪种情况,由ab>0知a与b是同号的(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则a与b可能同时为正,也可能同时为负数.而a+b<0.若a与b同时为正数,和不会是负数,只能是“同时为负”这种情况了.

解答:a<0,b<0 [例5]若c,d互为倒数,则

cd=_____ 5点拨: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所以cd=1.代入式子即可. 解答:cd=1,所以

1cd= 55

【拓展训练】

1.|a|=6,|b|=3,求ab的值.

点拨:分别求出a,b的值,再求ab,不要漏掉各种情况. 解:|a|=6,所以a=6或-6,|b|=3,所以b=3或-3.

①若a=6,b=3,则ab=6×3=18 ②若a=6,b=-3,则ab=6×(-3)=-18 ③若a=-6,b=3,则ab=(-6)×3=-18 ④若a=-6,b=-3,则ab=-6×(-3)=18 所以ab=18或-18两种结果.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14×35.2+6.28×(-23.3)-1.57×36.4 点拨:若按一般的方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此题较麻烦.仔细观察-3.14,6.28,1.57都是1.57的倍数,再将乘法分配律a(b+c)=ab+ac逆用即可.

6.数学有理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篇六

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强调0不能作除数。(举例强化已导出的法则)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学生一致的乘法运算

学生归纳导出法则

(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结果

教师强调

(1)除法法则与乘法法则相近,只是“乘”“除”二字不同,很容易记。

(2)此法则是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的又一种 方法。

学生自己观察回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

强化练习课本 例2计算 :

(1)(- )÷(-6)÷(- )

(2)( - )÷(- )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灵活应用,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

反馈矫正

课本69—70页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评巩固法则,调动学生积极性

归纳小节1、学习内容:倒数的概念及求法;有理数的`除法

(二)、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交流。

同学之间进行交 流,小结本节内容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70页第1,3,4题

选做题:若ab≠0,则 可能的取值是_______.综合考查,学以致用。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2.9 有理数的除法

例1计算: 练习处:

例2 计算: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除法》一课是传统内容,在设计理念上,我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自然进入状态,一切都很顺畅,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构想。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突出了 探索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践、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力,既应用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

7.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体会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以及与乘法运算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联系日常生活情境,获得对有理数除法意义的初步体会;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难点:理解零不能做除数,零没有倒数,寻找有理数除法转化为有理数乘法的方法和条件。【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翻牌游戏:桌上有9张反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

(幻灯片动画演示)

请一位同学发表结论:无论翻多少次,都不会使9张牌都正面朝上。

问题1:从这个结果,你能想到其中的数学道理吗?

(二)交流合作 自主探究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2╳3╳(-4)╳(-5)2╳(-3)╳(-4)╳(-5)(-2)╳(-3)╳(-4)╳(-5)问题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数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例题讲解:

(1)(-8)╳(-1)╳0.5=8╳1╳0.5=4

(-3)(2)5615611(-)(-)-3-9549542(3)21╳(-71)╳0╳43=0 归纳: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三)练习、巩固概念 1.口算:(1)(-2)╳3╳4╳(-1)=(2)(-5)╳(-3)╳4╳(-2)=(3)(-2)╳(-2)╳(-2)╳(-2)=(4)(-3)╳(-3)╳(-3)╳(-3)= 2.计算:

(1)(-5)╳8╳(-7)╳(-0.25)= 5812)(-) 1215235832(-1)(-)(-)0(-1)

(3)41523(-(2)3.用正数或负数填空:

(1)小商店平均每天可盈利250元,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利润是 元。(2)小商店每天亏损20元,一周的利润是 元。4.填空

(-1)= 2002(-1)=

(五)小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六)布置作业

8.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八

分析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教科书第34——36页)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掌握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知道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中学已学过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数学设计时,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计算几题有理数的除法,得到与乘法类似的法则,然后通过观察每组除法和乘法的式子,得出有理数除法可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除法转换为乘法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将“新问题转化成为老问题”,用已学知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力和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

难点:(1)有理数除法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教法选择

教学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掌握有理数除法符号的判定方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表达的能力。

3会求倒数,并应用到有理数的除法当中。

教学准备

投影仪、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某班有四名同学参加测试,以80分为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如下:+1

—10

—9

—4

求:这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超过80分还是不足80分?

学生列式:(+1—10—9—4)÷4

化简为

:—8÷4

讲授新

(投影,图片展示)

练习

4×()=1;

2/3×()=1;

0×()=1;

0×()=1;

-4×()=1;

—6/×()=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问题1: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

问题2:0有倒数吗?

学生:

问题3: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练习: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4/7

(2)1/4

(3)02

(4)—02

(6)—

教师归纳:(投影展示)

整数的倒数的求法:用1除以这个数

分数的倒数的求法: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小数的倒数的求法:先化成分数再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总结规律,归纳法则

例1:计算:8÷(-4).

解:因为(—2)×(—4)=8

8÷(-4)=—2

另一方面:

8×=—2

所以:8÷(-4)=

总结: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再尝试:-16÷(-2)=?-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学生:用字母表示为:a÷b=a×1/b

教师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例2:计算

(1)(—36)÷9

(2)(—12)÷(—3)

解:(1)(—36)÷9=—(36÷9)=—4

(2)(—12)÷(—3)=+(12÷3)=+4

总结:两数相除,同号的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

学生练习:

(1)18÷(—3)

(2)18÷(—1/3)

(3)12÷+1/2

(4)1/3÷—7÷(—7)

4巩固训练,技能提高

(1)填空题

1.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倒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倒数的倒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相反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0。

3.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0。

4.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1。

(2)计算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6.÷(-1)

7.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8.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9.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0.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谈谈这节的收获:

6布置作业

9.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归纳、猜测等能力; 2.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先相加数乘法运算; 3.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4.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中的积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问题1

(1)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降5元,售出60件,问与降价前比,销售额减少了多少?(2)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5元,售出60件,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3)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a元,售出60件,问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 问题2

(1)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下降6℃,登高3km后,气温下降多少?(2)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上升多少?(3)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问题3

(1)2×3=(2)-2×3=(3)2×(-3)=___(4)(-2)×(-3)=____(5)3×0=_____(6)-3×0=_____.思考:比较-2×3=-6,2×3=6,你对一个负数乘一个正数有什么发现? 归纳: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比较(-2)×(-3)=6,2×3=6,你对两个负数相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思考:5×0,-5×0,0×(-2)的结果是多少? 法则归纳

新知一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异号得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强调:“同号得正”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在有理数相乘,另一种是两个负有理数相乘(负负得正),并与小学学习的乘法比较,关键是乘法的符号法则.

二.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问题:由法则,如何计算(-5)×(-3)的结果?(1)师生共同完成: 依据 方法步骤

(-5)×(-3)„„„„同号两数相乘„„„看条件(-5)×(-3)=+()同号得正„„„„„决定符号 5×3=15„„„„„„把绝对值相乘„„„计算绝对值 ∴(-5)×(-3)=+15

(2)分组类似(1)讨论,归纳:(-7)×4(3)师生共同完成:

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里数的乘法在法则和方法步骤方面分别有什么联系? ①符号决定以后,有理数的乘法就转化成了小学里数的乘法; ②由①可见,小学里数的乘法是有理数乘法的基础.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 计算:(1)(-5)×(-6),(2)(-

3135)×,(3)()×(),(4)8×(-1.25)2653第一,引导学生强化法则、步骤;第二,教给正确的书写格式.板演并相互纠错

练习

1、确定下列两数的符号:

(1)5×(-3)(2)(-4)×6

(3)(-7)×(-9)(4)0.5×0.7

(5)7

32、计算

(1)6×(-9)(2)(-6)×(-9)(3)(-6)×9(4)(-6)×0(5)0×(-9)(6)(新知二

倒数 回顾:

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2512)()(7)(4)()522923的倒数呢?(2).7

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2的相反数是多少? 探索:

23呢? 7在有理数范围内,我们仍然规定: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

23的倒数呢? 7指出: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由学生找出练习2中哪些题里的两个因数互为倒数,为什么?

分组讨论:

1.两个互为倒数的数的符号有什么特征?2.绝对值有什么关系?3.如何找一个有理数的倒数?

练习:

1.-1的倒数是1还是-1?为什么? 2.9的倒数是______;0的倒数________.4a、b互为_____数.3.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b=0,则a、b互为_____数,若ab=1,则 4.计算:(1)(-6)×4=______=____;(2)-29()=_________=_____.345.在数-5,1,-3,5,-2中任取3个相乘,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大? 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小? 新知三

有理数与1或者-1相乘

口答:1×(-5);(-1)×(-5);1×a;(-1)×a.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的相反数.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与有理数加法运算狠相似,要注意:

一、先确定积的符号

二、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

五.作业

10.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案 篇十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 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乘除 法,再算 加减 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 2)11+(22)3(11)

3)(0.1) (100)

四.课堂小结: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2、计算器的使用。

上一篇:专题十四定语从句下一篇:望江南词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