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精选8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篇一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1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1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1.1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指的是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这类活动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1)普通社会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这种社会工作是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的,可以称为普通社会工作。
(2)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这些工作都是由国家正式人员专门承担的助人解困的活动,工作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它是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这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比较接近。
1.1.2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社会工作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 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理想,强调平等之爱,以帮助人为快乐,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 热爱。
(3)强调专业方法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社会工作形成 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这是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传递给新人,并通过实践 得到不断发展。
(4)注重实践实践是人们参与改变任何事物的活动。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它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 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不但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有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5)双方合作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克服困难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工作”的过程。
(6)多方协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既需要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工,也需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也要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篇二
一、社会知识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这是研究社会知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 只有先厘清知识的概念, 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什么是社会知识, 这是认识社会知识的前提条件。在把握知识这一概念之后, 我们再对社会知识的含义进行说明。
(一) 什么是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 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知识”概念的词源学解释。《辞海》给“知识”一词下的定义是: (1) 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 (2) 相知、相识的人[1]。从释义 (1) 看, “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交流或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二是“知识”概念的认识论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这样表述知识的定义:所谓知识, 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 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 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 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 属于理性知识[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 它来源于外部世界, 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 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三是“知识”概念的哲学解释。柏拉图认为:“知识被看做是一种确证了的, 真实的信念。”[3]按照这一定义, 他认为“真”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 另外仅仅“真”还并非知识, 还必须相信它。当把某个观念看做是知识时, 就表示已经相信它是真的。因此, “信念”构成了知识的另一个要素。另外, 真信念不一定是知识, 如此说来, 真与信念之外还要一个条件才能构成知识的概念。即“确证”, 也就是说依据一定的认识规范对信念给予证明。罗素认为:“每一件知识都是一个正确的信念。”[4]可见, 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 可得出不同定义: (1)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认识成果。 (2) 知识是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 知识是被确信的认识。
(二) 什么是社会知识
自然知识是依照自然规律解释观察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相较于自然知识而言, 社会知识是通过社会性获得的知识, 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它集中体现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中。但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是围绕我们社会现实的文化生活, 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 其目的是认识这种实在的独特性质。价值是社会科学概念的先决条件, 即人与实在的一种关系。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要获得关于具有完全特殊性质的文化现象的知识[5]。很显然, 社会知识是对社会世界 (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构成的) 的认识成果。它是通过社会性从而获得的知识, 是一种来自多重视野的共识。
二、社会知识的特性
长期以来, 人们从“客观性”、“普遍性”及“价值中立性”三个不同侧面对自然知识进行阐述。从社会知识独特性的视角看, 其根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就其应然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共识性与导向性”;就其与对象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就其适用的范围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文化性与境域性”;就其实践层面上, 社会知识具有“实践性与价值性”。
(一) 共识性与导向性
按照戈德曼的说法, 社会知识之所以为社会的, 首先是因为它以知识的社会途径为焦点, 以主体间互动为特征的社会途径考察信念的获取[6]。因此社会知识具有“社会性”。另外, 社会知识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知识, 或者说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知识, 也就是说, 它是围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实现的, 是一种普遍的受大众认可的具有共识性的主体间性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社会知识是一种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的知识, 是主体与主体意识之间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体产物。它存在于集体中的每个个体中, 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它, 是因为它既是集体的, 又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总结, 是一种教育我们承认和尊崇的知识。
社会知识之所以具有导向性, 是因为它总是社会知识是由不同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通过沟通、交流、对话、协商形成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契约”式的“规范共识”是大家相互“妥协”的, 共同认可的结果, 因此带有引导的目的, 起着指引作用。社会知识评价本身是由社会所导向的行为, 文化主体正是在这样的导向影响下评价其他认识状态。此外, 社会知识的评价系统还服务于一些社会的目的, 力求在社会成员中对一些问题能达成共识。
(二) 规范性与强制性
社会知识的规范性是指社会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的知识”或“策略性的知识”, 它是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 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7]。也称为社会知识的方法性知识。因此, 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 在认识主体所生活的场域中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而且社会群体的一切成员相互期待, 相互制约, 每个行为都必须服从某个规范, 履行各自包含一定的行动要求的行为。
社会知识的强制性表现为社会主体间的行为或思想规则、制度等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而且被置于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无形的场域之中。社会知识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 带有强制性的力量, 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 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当然, 当我心甘情愿服从这种强制力时, 我就感觉不到或者说很少感觉到它是强制的了, 而它也就不成其为强制的了。尽管如此, 强制并不因此而不再是这些事实的属性, 其证明是, 我一去反抗它, 它就立即表现出来。如果我企图触犯法律, 法律就对我作出反应[8]。
(三) 文化性与境域性
社会知识的文化性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下, 社会知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模式和主导价值观念的制约, 与处于该文化体系中的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生信仰都密不可分, 包括在该文化背景下生成的集体意识、语言符号、风俗习惯、规范组织、制度、机构, 等等。不是处于一定文化体系或价值观念的主体, 就很难理解承载该文化主体的思维方式, 也不能理解基于该文化体系形成的社会知识的具体内容。
社会知识的境域性是指社会知识存在于一定时间、空间、社会事实、社会准则等文化因素之中, 其意义是由处在该地域的人们根据特定的境域表达的, 而且在此范围内的道德、法律、习俗、信仰等知识被该集体中的每个人遵从。离开了这种特定群体, 可能不存在某种社会知识, 也不存在该知识的认识主体和表现在主体身上的行为。
(四) 实践性与价值性
社会知识由社会公德通过对公民行为的监督和自身拥有的特殊惩罚制止一切侵犯道德准则的行为。如果不遵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就会受到他人排挤、引起他人嘲笑和社会指责。我们大部分观念和意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渐渐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逐步承认它们, 并进入头脑。在此过程中, 社会知识通过日常实践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社会知识的生产受到社会价值的需要来指引, 而且社会知识本身也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因此, 在陈述社会知识的时候应陈述自己的文化立场特别是价值立场, 以便别人对社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9]。另外, 社会知识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受到权力因素制约的, 是社会总体权力实践的一部分。社会的权力实践控制着知识的标准, 控制了知识的生产或传播的标准就控制了异质性知识的出现, 这样就把可能出现的异端行为或反抗行为等降到最低程度。
三、社会知识的研究方法
自然知识将知识看做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 往往使用如“真”、“事实”等认识论的范畴, 通过对不同层次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事实”和“事件”进行观察或诉诸经验和逻辑的证实或证伪。然而, 社会知识的产生和确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共同体的结晶, 个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于是, 社会知识往往使用渗透着价值的社会事实与事件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具体来说, 主要从运用几个方法对社会知识进行研究。
(一)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观察实践
社会事实是指我们可以观察和感觉的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实在, 比如法律、道德、教义、制度等组织、信仰或惯例。社会事件是这些社会物质实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知识作为一个社会系统, 它的正常运行是通过许多公共的或社会的形式实现的。因此, 对社会知识的研究首先要对其社会事实进行观察, 通过实地调查、观看、记录、思考, 进而对各种物质实在进行分析、描述、解释。其次是在要观察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展开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知识既需要认识主体去理解, 更需要他们去实践。在“我”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或交往活动中, 人们必须从一种通过认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或商谈的实践中而达成共识, 并遵行“社会事实与社会事件”达成规范共识。再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其具正确性。人们在实践或沟通的过程中, 言语者和听众同时从生活世界出发, 或建立人际关系, 或表达经验, 在社会一体化层面上就价值和规范达成共识, 使它具有合法性或正确性。
(二)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模型化
文化主体的某些观念、思维方式或实践行为, 由于在其身上不断重复, 这种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就有了一种明显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固有形式, 成为一种通过个别事实表现出来, 在长久的时间过程中逐渐受到集体认可并通过言传口教和文字的肯定流传下来。这种流传下来的“成果”会逐渐成为“社会性”的共识被传承、沿袭下去。这就是法律、道德准则、民俗、宗教信仰等的渊源和本质。它之所以能具有某种“普遍性”是因为它得到所有接受者的承认, 它解决了他们共同关心的行为问题。如果说某种社会知识能在每一个认识主体的意识中引起反应, 在每个人心中都产生了共鸣, 在个人意识之间相互发生影响后成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现象, 那么这种社会知识就具有“社会性”, 是“模型化”的社会知识。
(三)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价值分析
价值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设计的对社会事实和事件的有用性进行评价的规范系统。正是由于社会知识的文化和价值特征, 因此社会知识是规范性的而不是陈述性、描述性的知识, 都包含一定的行动要求。例如, 大学里的学术组织、学生社团等这样一些公共机构, 它们致力于发表评论、论文、展开辩论等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 但它们同时受到了公共性的影响。因为在社会场域里, 每个文化主体都被要求扮演各种各样的公共角色, 并且受到公共行为规范的制约。居民之所以聚居而不任意散居, 那是因为有一种舆论和集体压力在驱使人们以这样的行为方式要求这样集中。居住的形式和服装的款式不一样, 不是人们可以随意的, 至少在居住的选择是有强制性的。交通运行方式几乎是以法规的方式规定了交通工具通行的方式、方向、速度, 等等。为此, 一方面, 法律、道德、制度等减少了社会矛盾, 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 企图违反法令, 规则的认识主体, 法律就会对他作出反应, 通过对他的监督和惩罚制止侵犯法则的行为。所以, 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相应的价值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这样社会成员之间就可以互相期待、相互约束, 各自在一定情况下都把普遍适用的规范价值当做自己的行为指南。
摘要:社会知识是从知识的社会维度表示的概念与规范, 是关于社会关系、利益、道德与制度的知识。从社会知识独特性的视角看, 其根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就其应然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共识性与导向性”;就其与对象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就其适用的范围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文化性与境域性”;就其实践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实践性与价值性”。根据其含义及其根本特性, 我们需要从观察实践、模型化和价值分析方面对社会知识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会知识,观察实践,模型化,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4658.
[2]胡乔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1952.
[3]陈嘉明.知识与确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1.
[4][英]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191.
[5][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15.
[6]陈嘉明.知识与确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01.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3.
[8][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24.
3.爱国主义的真正含义等 篇三
谈到美国的爱国主义,一直有两种论调:一是美国的伟大建立在美国的起源以及它所取得的成就之上;二是美国人的信念以及对于理想的实践成就了美国的伟大。共和民主两党就这两种“爱国主义”长期论战不止。而美国现在所需要的是第三条道路的爱国丰义。
林肯vs.达尔文
你知道亚伯拉罕·林肯和查尔斯·达尔文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吗?这两位伟人,究竟谁对于人类贡献更大呢?本期《新闻周刊》精选了一系列文章,通过讲述重要的历史争论、见解和史料,带领当代读者走入历史,让读者了解历史是如何塑造现实,并影响未来的。
比尔·盖茨的意义
如果以商业创新的角度来审视刚刚退休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那显然盖茨的成绩非常出色。从微软初创时,他就意识到了两件事的重要性:第一件事是计算机行业将成为市场大而利润薄的行业,盖茨和微软成功地将计算机从少数人才能独享的昂贵设备,转变成每个家庭都能负担的个人电脑,微软也因此成为了电脑业的巨头;第二是盖茨意识到了硬件制造和软件编写两行业分离经营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微软+英特尔”模式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但盖茨的实用主义风格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如今盖茨最爱的PC仍然只是一个因特网接入的终端设备,微软想在网络经济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仍有待时日。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抹杀盖茨的卓越成就。他在事业顶峰期选择激流勇退,可谓将自己的实用主义风格坚持到了最后。
美国的局限性
奥利克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宫内义彦,这两年特别感到从美国引进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有效。上个世纪90年代,宫内曾经从美国引进过房地产金融模式,用开发收益做担保,向银行融资。这种模式让开发商能拿到资本,也让融资人获得较高的收益,但现在已经明显不能做到让各方受益了。
探寻时间的起源
1492年哥伦布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新大陆,2008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来自全世界的8000名物理学家将开始另一类探险旅行。在日内瓦附近地下80米深处,人类建造的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不久将投入使用。它或许会颠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启示宇宙起源的秘密。
耳光:赞成还是反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篇四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它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而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和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和,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哲学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依据变化发展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分别以这三个基本问题为重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脉”从理论主题上说,都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主题的;从理论基础上说,都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从实践基础上说,都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从理论目标上看,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个“进”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践经验,注重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奠基的作用,理论体系的其他部分都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和深化。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主要属性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深刻体现。它既揭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又强调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认识,反映了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重要原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它们既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价值,又都是同一项历史使命的思想求索,相互之间内在统一且层层递进、一脉相承。很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 “根本原因”,也是 “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五大重申,要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并首次在党章中把它确立为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实践方面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已经并将长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理论体系,能够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个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势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参考文献:
5.从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五
2008年09月03日 来源:炎黄春秋
在1979年2月举行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的一个分组会上,苏绍智、冯兰瑞作了题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联合发言(以下简称苏、冯文章或《阶段》一文),博得了与会者的好评,整后在《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上发表,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并由此而引发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提法的最终确立。以下讲述的就是我所了解的这段历史情况。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苏、冯文章的基本观点,我在这里对这篇文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这篇文章分做三个部分:前言和第一部分讨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和列宁著作中写的“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那个“过渡时期”时的“共产主义”究竟是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作者认为应是后者而非前者。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提出在这个过渡时期应不应该再分做若干阶段。在这个部分中他们发表了引起**的那一段有关当前中国属于社会哪个阶段的言论。文章的第三部分是论述按照他们的见解,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承认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必要性。
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者是怎么论述的呢?
首先他们在引用列宁和毛泽东的论述后写道:“我们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个就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这里又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相应地存在着多个阶级,因而是进行激烈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过去我们所讲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那个‘过渡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进入另一个时期,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然后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以后才进入到共产主义阶段。”
作者认为,马克思列宁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这里说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存在着公有制的两种形式,还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基本消灭,但是还有资本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分子,甚至封建主义的残余,还有相当比重的小生产者,工农之间还存在着由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着的阶级差别,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和心理仍然泛滥,生产力还没有大发展,产品也未能较大丰富。这时,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是还有阶级斗争,还需要无产阶级专政。因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结束。”
同时认为,“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建立了马克思列宁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的残余,小生产还占相当地位,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和心理还泛滥着。这说明我们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能认为我们的经济制度已经是发达的或者完全的社会主义。”
我想读者看了上面所引的那些段落,一定会觉得他们所提出的只是我国当时处在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的问题,并非讨论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不料却招来了激烈的批评。对这场**的开始,冯兰瑞曾写过一个材料,大致内容是:
1.胡乔木、邓力群布置对《阶段》一文的批判
他们的文章发表后,6月11日,胡乔木在社会科学院大楼的过道里遇见于光远同志的秘书,对她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苏、冯文章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现阶段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处在过渡时期。这个观点他们在理论务虚会上讲过,但是公开发表,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最近,我和耀邦都收到了一些读者来信,反对这种提法。我本人也坚决不同意这种观点。这是从书本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按照苏、冯的说法,有两种公有制并存,有商品生产、有阶级存在,就不能说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那么我国再过一百年后也不可能进入社会主义。不能认为这个阶段里什么都存在,下个阶段什么都没有了。这种一刀切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是乌托邦。关于阶段划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简单地做出结论并公开发表,可能会被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所利用。说得再严重些,会引起公愤,全党会反对,全国人民会反对。
他对于光远同志的秘书说:你跟光远同志讲一下,希望他能运用自己的影响,改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大约也是6月份,胡乔木写了一个字条给《经济研究》,指示该刊组织文章,对苏、冯的文章进行批判。
7月5日邓力群在社会科学院召开一个小会,布置批判《经济研究》第5期上关于《阶段》的文章。邓力群说,这篇文章提出中国是否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不是学术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央对这个问题很重视,正副秘书长专门开了会,中宣部要说话。邓力群指示发表文章商榷,要尽量快一些。反批评的文章不能发表,不能印。公开的报刊不能印,内部的也不能印。科学无禁区,但这个问题要划一个大界线。
2.中宣部三次会议上讨论《阶段》一文的情况
7月6日,星期五,中宣部开会,党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主持。参加者除中宣部五位正副部长外,有首都思想理论宣传战线各部门负责人。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纪念国庆30周年大会上叶剑英讲话的宣传提纲。提纲最后部分是对当前一些错误观点的批评,包括发表在《经济研究》第5期上的《阶段》一文,引了其中一句话。中央编译局局长王惠德看了宣传提纲后提问:这个提纲是否发出去了?答“还没有发出”。王说,这个提纲还要研究一下;《阶段》一文观点没有什么错。于是,引起与会者纷纷发言。有的说,《阶段》一文实质是说中国不是社会主义;有的说该文提出了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讨论,不可以讨论,不允许讨论。一些同志发言激动,表示要写文章批判。也有个别同志表示同意苏、冯的观点,认为不应组织批判。由于意见不一致,胡耀邦同志决定下次会议再讨论。
7月11日,星期三,中宣部例会,胡耀邦主持。参加者仍是上次会议的那些单位,不过有的单位换了人。会议仍讨论国庆30周年讲话宣传提纲,自然又谈到苏、冯那篇谈阶段问题的文章。会上压倒的多数仍持要批判的意见,理由是说文章认为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王若水(《人民日报》副总编)力排众议,提出:冯兰瑞他们的文章并没有讲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可是会上许多同志说文章讲中国不是社会主义。我想请问几位部长、副部长是否看过这篇文章?胡耀邦答:没来得及看。四位副部长:廖井丹、张平化、朱穆之、张香山都回答:没有看。于是,王若水建议几位部长、副部长先将他们的文章看看,再讨论。胡耀邦接受了这个意见,说看了文章下次再谈。这次会上,王惠德、王揖(他也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也讲了不同意批判的意见。
7月13日,星期五,中宣部继续开会,先谈了关于宣传提纲的一些别的问题。在谈到《阶段》一文问题时,王若水询问:几位领导看了他们的文章没有?胡耀邦说还没有看,两位张副部长和廖副部长都还没有看。只有朱穆之看了。朱说,文章是没有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的话,但是有一句:中国还不是马克思列宁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朱说完,王若水立即拿出一本小册子《坚持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即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这篇文章经胡乔木审阅后,念给邓小平听了两遍,邓小平点头后才发表的),翻开小册子第8页,念道:“诚然,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王接着说,苏、冯他们的文章是有胡乔木参与审查后的文章为根据的。听了王若水的发言,满堂惊愕。胡耀邦当机立断,亲笔勾掉宣传提纲要批苏、冯文章中的那句话,中宣部对此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
3.邓力群、胡乔木再次布置批评,不许反批评
7月10日前后,邓力群在科学院召开各经济所负责人会议,散会后让党员和经济研究所的几位负责人留下,再次布置写批判《阶段》的文章,再次说明不许反批评。孙冶方当场提出异议,说这样不是与文化大革命时一样了吗?邓力群说,这是中央决定,党员要守纪律。
胡乔木在国务院研究室组织了几个人整理马恩列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的材料,准备亲自写文章。一天,在举行研究收集材料的会议后。丁树奇(政研室党委书记)在走廊上碰见林子力。丁对林说:要批冯兰瑞了。林说:谁批谁要臭。研究室整材料的事一直保密。
从1979年7月初到7月中旬这十天左右的时间,中宣部、胡乔木、邓力群频繁召集会议,布置批判《阶段》一文。紧锣密鼓,声势吓人。一场大批判眼看就要开始。消息传出,震惊了全国思想、理论界。苏、冯分别接到一些慰问电话。中宣部第一次会议后,有同志建议苏、冯给邓小平写信申诉。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党中央三中全会精神。而且他们的文章并没有否定中国是社会主义。但是否马上写信,他们还拿不定主意。这时,政研室的林涧青因病住院,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根据冯说的情况,劝告“不要作出反映”。冯很同意这个意见。于是,他们就保持沉默。
冯兰瑞同志告诉我,在7月下旬之后胡乔木对自己的行为表示道歉,并说要“设法补救”。
7月24日,朱佳木(胡乔木的秘书)向冯兰瑞转达胡乔木的话,要她不要误会,他不过是看了你们的文章后很着急。
7月底,冯兰瑞的老伴李昌到北京医院看病,遇见胡乔木。胡对李说,他很忙,没有来得及找冯兰瑞同志谈话,很抱歉。其实他对冯的文章只有两点意见。一是方法问题,不应将马列的话一条一条的来套。马列那个社会主义一千年也实行不了。第二,这样一写,同另一些文章就混在一起了。有十几篇文章,讨论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很凶的。李昌答复他两点:①用简单的办法不能解决理论问题;②你说马列说的不对,实行不了,怎么说才对,你们要拿出个说法来。以后,胡乔木在北京医院又一次见到李昌,再次表示对冯兰瑞的抱歉。时间大致在当年9月。
8月25日上午,马列研究会学术部举行会议,传达前几天胡乔木在马列所、文学所、哲学所、法学所、历史所五所汇报会上的讲话。在回答文学所提出当代文学史如何编法之后,胡乔木说:我顺便作一些自我批评,对苏冯的文章看得太严重了,认为不适宜讨论。对问题本身我的观点没有变化。我不应采取行政办法,提出意见之前没有先征求苏冯二人的意见,很抱歉。看了《经济研究》第8期(载有朱述先写的与苏冯商榷的文章)后,要想办法补救一下。在这种气氛下,很难进行认真的学术讨论。
8月份《经济研究》发表了朱述先与苏、冯商榷的文章。之后,《经济研究》接到胡乔木电话,大意是说,你们登了朱述先的文章,是受了我(胡)的影响,要设法补救一下。可再找人写文章与朱商榷。据知,与此同时,胡乔木给《经济研究》写了一个意思相同的字条。两年后,冯向《经济研究》当时的负责人提出借阅胡乔木给他们的两个关于《阶段》一文的字条时,答复说,这两个字条都被社科院调走了。
《经济研究》根据胡乔木指示,找了几位同志请他们写文章同朱述先商榷,均被拒绝。于是又打电话请苏、冯写与朱商榷的文章。苏、冯也婉拒了。
后来,不知道胡乔木又看到了什么形势,重新回过头来要批苏、冯,并捏造了有一个“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讨论”。研究建国以来经济学界讨论的历史的人——我也应该算做一个——写过不少书,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过这么一个讨论,可是他硬说有,并且把苏、冯的文章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列在首位。
接着胡乔木把这个问题提得越来越高。他利用自己是《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主要起草者的便利,把苏、冯的观点作为不承认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代表,不点名地写进这个历史决议中去。我也是参加这个决议起草工作的人,在1981年四、五月间看到决议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之后,我特别找到胡乔木对他说,你这样做非常不对。这次谈话,我因为很生气,表现得非常激动。我对他说,“你至少要承认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讲我的意见时嗓门越来越高,激动得都拍了桌子。在我的强烈抗议下,他实在没有理由一字不改,不得不在《决议》中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
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放在一个陪衬的地位,着重点还是放在批判“任何否认中国是社会主义”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他只承认“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过了几个月,到1981年8月,中央召开“思想战线座谈会”。这时候中央有一个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它的成员有胡乔木、周扬,也有我。这个座谈会的宗旨是纠正思想战线领导涣散和软弱,抓的典型事例是白桦的作品《苦恋》拍成电影《太阳与人》上演引起了非议。但是这个会要解决的不仅是文艺界的问题,还有理论界的问题。理论界的问题是什么呢?胡乔木举不出来。会议分文艺界、新闻界、理论界三个分组,理论界的小组就由我和孙冶方作为召集人(冯兰瑞也是理论界小组成员之一)。我们组不承认理论界有什么领导涣散软弱的问题。而胡乔木说的“许多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话都出自社会科学院”的话,我们这个组的同志都认为是院长造的本院的谣,大家都不承认。而且在会上大家反对不指名道姓批评这种或那种所谓错误观点的做法。关于这些,说来话长了。
在这个会闭幕的那一天,胡乔木作了一个讲话,这个讲话整理出来之后编入了在胡乔木主持下编成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其中有这样一段:“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一些同志在长时间内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不顾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胜利实践,不顾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论述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的发展,教条式地宣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并且必须消灭商品生产,认为中国经济落后,不应该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他们不愿意承认我国在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尽管这些刚建立的制度还需要完善,但毫无疑义,它们已经在我国扎下了根,并且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同志既然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也就不愿意看到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不愿意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连一些外国资产阶级公正人士也不能不称道的优越性。极少数人甚至荒谬地宣称中国应该回过头去发展新民主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种极端错误的观点的宣传,不但本身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种表现,而且还给这种思潮以一种‘理论’的依据。”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胡乔木认为,1957年以后,包括反右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邓小平曾多次指出,这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胡乔木却不顾事实,并又把矛头指向提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理论工作者。他这次讲话时我应该在场,冯兰瑞也在场。那时我的耳朵不像现在这样背,他当时如果说了这样一篇话,我会立即作出反应,会去批评他。冯兰瑞当时也没有听见他的这篇话,她的笔记本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因此很可能是胡乔木以后改上去的。这段话我直到1998年才发现。1981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第一次写进党中央文献之中。
1982年我参加了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文件的起草仍由胡乔木主持,在他为胡耀邦报告起草的第三部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别使用了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那样的句子。我一看就明白他是针对苏、冯的《阶段》一文的观点写的。我还是想在胡耀邦的这个报告中写进“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不想跟他在起草组内又冲突起来。我决定在胡耀邦亲自参加定稿时提出。那一天在读到文件的第三部分时,我提出要写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而且我已想好这话写在什么地方,基本上编好了句子。我刚把话讲完,胡耀邦立刻表示应该写,当时就作了决断。胡乔木也就没有再吭声。我建议在报告稿写进的这段话开头一句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下面还有一段是想对这话作一点发挥的,不过胡乔木还是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又转上了他的观点。然而这次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前,“尽管”两个字还是加不上去了,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再是一句陪衬的语言了。
从1982年十二大后,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发表了很重要的谈话。谈话的一部分后来整理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同日本的大来是这个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经济组的召集人,邓小平发表那个谈话时有幸在座。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不是完全清醒的。”就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四个月后,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指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要为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只是还没有敢提私人经济。还说了“决不是退回到建国初期的那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尚未在城乡占绝对优势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那样的话。
历史发展到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的主题是专门讨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这次中央没有要胡乔木主持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而把我请去担任起草小组的顾问。胡耀邦亲自主持文件的起草,就在这个会议上,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依据。在全会决议中有这样一段重要的文字: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就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所要反对的,是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而决不是否定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决不能把平均主义当作我们社会的道德准则。同时必须指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总之,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在党中央文献中第一次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的依据。决议用这一点,从实质上来批评不顾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现实,而只强调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左倾空谈。在起草党中央六中全会决议时,胡耀邦说,在这个决议中我们还只是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写到树立道德风尚里,但这个提法应该对我们党的工作有重大的意义,仅在道德风尚问题上写是不够的。好在十三大马上要召开。他说在起草这个决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把它写进他在十三大要做的政治报告中。在六中全会后,他决定原来的起草小组不解散,继续考虑十三大报告的起草。起草小组的成员还同他一起去上海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我和一些同志先去,胡耀邦后到。我们当时都住在上海虹桥西郊宾馆里。
后来党中央不要胡耀邦做十三大政治报告了,十三大报告交由赵紫阳去做。1987年3月26日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问题赵紫阳写了一封信给邓小平。信中写道,他认为“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般地泛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初级阶段,而是指由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的必须经历,而不能逾越的初级阶段”。他说,“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立论,有可能把必须避免的‘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有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如能这样,对统一党内外认识很有好处,对国外理解我们的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也很有好处。”
赵紫阳对于上面我写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中央文件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因而在他给邓小平的信中写了上面三段之后,写道:“‘初级阶段’的提法,在党的文件中已三次出现(历史问题决议、十二大报告、精神文明决议),但都没有发挥。如您(邓小平)同意,报告的起草工作就准备循着这个思想加以展开。”
从后来赵紫阳做的十三大报告来看,邓小平同意了这封请示信。
在十三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之后,第二部分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在这一部分中开宗明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接着就写了这样几段: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也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突出的景象是: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末,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接着又写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六条指导方针。
然后还写了一条概括性的语言,表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的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到现在应该说已完全确立。
而胡乔木、邓力群对《阶段》的批评也就再也提不出来了。
最后我想还讲讲我本人对苏、冯《阶段》一文的看法:我对苏、冯的文章给以充分肯定的评价,这篇文章一开头我就表明了这一点。但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篇文章中说那时中国还处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说法。
我认为马克思、列宁对“过渡时期”已有明确的论述,不宜扩大到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社会。《阶段》的作者之所以把这样的社会看做过渡时期,估计是受到毛泽东关于1956年后还存在阶级斗争的看法的影响。其实这种看法在当时理论界中大都也接受。我是同意他们的“不发达的社会”或者后来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看法的,不主张同“过渡时期”的说法挂钩。
6.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篇六
2010-06-25 10:25:03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645次 评论:0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总体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授课对象:本科生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法
导语:观看“大跃进”的相关视频,思考出现大跃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认清了当时我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国情,才正确把握了社会和革命的规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需要搞清楚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会发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和挫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清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在当时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指导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清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将重点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问题,使大家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认清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中国国情处于不清晰状态;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是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详讲)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其中将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创始人并没有判断。
2.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已经成为实践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并未能对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
主要回答的是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二战结束后,经过经济重建,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4.毛泽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明确肯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尚未完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
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详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1979年9月,叶剑英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3.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
4.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初级阶段的某些主要经济特征。
以上提出阶段性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二大报告以及十二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社会主义的阶段性问题,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此前邓小平对十三大的定调:“ 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以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视频播放: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谈初级阶段)
6.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8.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9.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略讲)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两层含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详讲)
1.党的十三大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为5各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基本特点)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九条特征关系分析:
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
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3)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略讲)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实践意义: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视频播放: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邓小平:“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不够格—>物质技术基础上面不够格;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二)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略讲)
1.历史依据: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反对:机械论和空想论
2.应有基础: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4.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马克思:机器大工业列宁:全国电气化
现在:工业化、信息化、新的科技革命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第3-4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
导语: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的重要性。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通过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目的是要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如何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们该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呢?这将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矛盾的提出(略讲)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内容
★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
★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主要矛盾的长期性
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回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提出过哪些基本路线?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1987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略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后,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及时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是GDP。第二是通货膨胀率。第三是失业率。第四是国际收支状况。所以GDP这个指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体现在国家管理、国家调控、制定国家大的政策方面,GDP统计方法
GDP=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而言,人均GDP就等于人均支出就等于人均产出就等于人均收入。
支出法的GDP大概最为人所知:GDP=消费+投资+净出口
中国统计GDP的最主要方法其实是产出法(这应该是苏联体系的自然延伸):GDP=第一产业产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支出必然等于产出看起来有点诡异,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存货投资的东西,任何缺口都被定义成存货(投资),因此支出在会计意义上总是等于产出。
支出和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则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支出必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或者一个国家的产出,也就是新创造的财富,必然是这个国家的收入(当然,这里国家的意义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不是国籍意义上的。国籍意义上的要进行一些调整,但这种调整的量通常不是特别大,除了对像爱尔兰这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银行几乎全是外国人拥有的,而银行又是这个国家很主要的产业)。
收入当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细化。总收入=家庭收入+公司收入+政府收入,或者总收入=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税收等调整。中国这些年的收入特点是家庭和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下降,公司收入在上升,政府收入也在上升。这可能是不少人觉得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概念不一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钱确实没有落入工薪阶层的口袋,但这些钱还是在那里的:进了公司和政府的口袋,因此那也是一部人的收入。你可以认为人均收入无法真实反映收入分配的状况,但均值在任何时候是都无法反映分配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篇七
一、“灌输论”的提出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启发他们的思想和阶级觉悟。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力量。”[2]在马克思看来,先进的理论只有进过宣传教育才能为群众所掌握,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也说:“工人当时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在列宁看来,工人阶级不可能自觉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通过资产阶级有教养的人士向工人阶级灌输。正是因为坚持和发展了灌输在俄国十月革命中的作用,才使俄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先进理论的灌输,在革命战争年代,灌输论对激发人民的阶级觉悟、革命觉悟、团结一致,最终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这里的贯注其实质就是灌输。江泽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这里的“四个自觉”明显体现了要继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心理结构,见诸于行动。重视灌输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灌输论指引了中国革命建设的成功,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灌输不动摇。
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灌输的必要性
(一)从国内形势看灌输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它能科学预见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人们社会实践的先导。”[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人的思想认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每个人都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封建主义思想仍存在于社会的很多方面。从工人阶级内部来看,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成为领导阶级,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思想觉悟有高有低。一些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需要有共产主义理想,甚至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变相运用,作为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借口,出现贪污腐化。受不良思想的侵蚀,一些官员败坏了党的形象,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遭到破坏。政治信仰模糊、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随处可见。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工人阶级和农民等其他阶级、阶层虽同属于人民内部范畴,但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更先进,因此,当前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要深入对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灌输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全民族、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当前的国际形势决定了我们坚持灌输不动摇
从国际形势看,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这个低潮,不断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入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利用这些媒介进行渗透式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教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已占据了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定阵地,我国的传统文化则遭到削弱,思想文化阵地已成为当今各个国家明争暗斗的主要阵地。如果不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就会被占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的图谋就会得逞。
三、坚持灌输论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文化竞争放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以期通过文化的发展和强大赢得话语权。自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兴起了文化发展的新高潮。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于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长期以来对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经常深入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灌输的文化意识教育,使人民群众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体会先进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对人民群众灌输教育不动摇,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灌输教育,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
广义的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文化属于意识方面的东西,它对人们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结果不像经济那样明显,所以一般不易为人们察觉。先进的文化一经形成和发展,就会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定的社会以及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无不打上一定的文化烙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日益增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深入人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还不是很丰富,特别是受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价值取向模糊、诚信意识淡薄、文化领域中的“三俗”现象无处不在,这些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对此,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必须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观,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发挥其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的作用。
(二)宣传先进文化,重视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
文化化人,只有处在先进文化氛围中,人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通过文化教化人民。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因此,今天较之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用先进文化教育人民,培养社会主义的文化新人。当前,由于我国总体上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必须持续不断地宣传先进文化,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借助于文学、艺术等形式,融灌输教育于各种具体生活的表现形式。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把先进的文化形象直观地灌输给大众。要进一步发挥好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对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发挥他们的宣传教育作用。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民大众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三)坚持灌输论,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服务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否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在当前的文化产业中,一些人不懂得文化的独特作用,不懂得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文化经济化现象严重,文化商业气息化过重。因此,当前要特别加强对人民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人们认识到文化在服务社会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要引导人们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真实面目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为目的的,避免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特别要加强对主管文化的干部进行灌输教育,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方略、布局、价值和导向,乃至品质水准。要引导他们懂文化、有文化和热爱文化,摆脱唯经济GDP至上的观念。
(四)坚持灌输,发挥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化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偏低。当今世界的文化市场,中国仅占不到4%,这与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还没有被世人所认知,中国文化“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高人们对文化作用的科学认识能力,提高我国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四、坚持灌输论有利于坚持主导意识形态,有效抵制文明冲突论
20世纪,美国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他认为,文明的差异是人类各种差异最具根本性的,这种差异基本是不可更改的,不可消除的。21世纪人类分歧和冲突的根源将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文化霸权主义,否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企图以所谓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否定他国民族的文化。必须注意的是,受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一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社会主义,甚至出现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倾向。“任何文化的弘扬、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两件事:一件是牢固树立文化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应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是自觉地与异质文化进行接触,通过接触、了解、理解、欣赏,学习对方。”[4]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灌输”和整合,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国家、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正如罗素所言:“不同的文化的接触式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也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经向拜占庭学习。在那些情形之下,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2]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八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关于对国情的认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怎样认识国情作过有益的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党“对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对国情认识偏颇,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提醒人们:“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等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纳入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社会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底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须明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政治条件,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取得伟大成就,但并不能表明我国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生产,即一定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反作用。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社会生产”与“生产力”两个概念之间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不能把“社会生产”改为“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与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要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入手,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六、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09-12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03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读后感10-05
2018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23
社会主义思想07-31
未来社会主义10-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08-26
社会主义和谐童谣06-2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08-30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