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2024-07-20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通用12篇)

1.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一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芳山镇中心小学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德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渠道,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

关键词:情感渗透、主体性意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本质。进行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的责任和义务。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形式有多种途径,在具体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备课,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渗透点 《品德与社会》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优良的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自主性,利用充分备课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德育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假、丑、恶,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礼貌礼仪、宽容、诚信等优良品质,做有责任感的、对社会有用的公民,自觉抵制落后的、腐朽的、违法的思想和行为。

二、利用课堂教学随时进行渗透

德育内容是一个整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一节课把德育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只有在每一节课适时渗透一个主题,才能收到实效。学科的每一课都可以渗透一个德育主题。我在教学中探究了“热爱集体”、“拒绝不良习惯” 等主题教育;开展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信做人”、“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见义智 为”等活动;突出了“爱国主义”、“理想信仰”、“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和“艰苦奋斗”等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的同时适时穿插渗透的,也就是常说的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是经过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后水到渠成地内化生成,而不是经过他人反复、机械地说教生成。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倡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思考的空间。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说: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战胜;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展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因此,可以秉承上下求索的精神,创设多种活动情境,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情景模拟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认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从而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

四、情景育人、以情感人

德育的方法、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德育内容都有不同的形式,今天的孩子用简单的说教方式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的内容要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内化。这就要教师创设情景,情景是一种很好的育人形式,实际上任何一种育人形式都需要教师情感投入,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感情的学生的。真爱、真诚、真情注解“情感教育”的真谛,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选取典型事例的同时,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去打动、感化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业,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形式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德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渠道,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这样,才能提高思 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2.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二

当代小学生责任意识淡化, 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 过重的压力以及自身的惰性等多种原因, 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尚个人自由, 淡化个人责任;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奉献精神;强调自我实现, 淡漠社会责任;注重个人享受, 忽略奋斗意识。

那么, 在具体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品质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教材, 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要结合其学科的特点, 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 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 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这样, 德育教育就自然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 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生活性强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 只有渗透了德育教育, 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教学中, 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学习《贴春联》一课,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息, 通过对家乡民间文化传统的认识,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德育内容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学科, 学生年龄相对小, 心理思维不成熟, 向他们渗透德育教育易于接受。教师把德育内容蕴涵于知识内容之中,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 从而体现其内容的科学化。

四、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 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 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 感悟道德选择, 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3.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三

关键词:教育氛围;心理教育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较少,处于道德品质的塑造阶段。而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提供足够的重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笔者依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渗透进行简略探究。

一、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形成朋友般的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做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构建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体会到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师生间具有差距的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减少师生间的距离。真正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为德育的实施提供条件。其次,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教师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不良举止,教师都应当对其进行耐心教育,不能排斥与拒绝学生,任其自由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力,以饱满的热情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二、把握心理教育内涵,进行有效渗透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材的编制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使理论的教学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炼成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学中德育的切入点,将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感恩、乐于交往、保持平常心等,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校园的优美风景以及整洁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校园的美好。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设问:“我们学习的环境好不好?那么,是谁为我们提供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工作人员在平常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并对其进行调查,使学生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感受到工作人员的辛苦,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优美环境来之不易,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懂得感恩。

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的内化,使思品教育转化成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升华情感、内化道德体验,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例如,在教学《学会做好事》时,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他人做好事的一些片段,有的人扶老奶奶过马路,有的人捡起路边的垃圾,有的人帮助社区老人捏肩膀、打扫卫生,有的人陪老奶奶锻炼身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走进社区,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捏捏肩膀,并帮助他们正确锻炼。小学生虽然付出了辛苦,但是受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热切的接待,感受到了丰厚的“回报”,小学生意识到做好事可以得到心里的温暖,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爱意,从而在生活中自主做好事,为美好社会的建立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德品质的外化,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头脑中的想法以及获取的知识在现实中进行展现。在获取一定的精神回报后,能促使学生将头脑中的观念外化为切身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公民。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對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与心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8).

[2]谢永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5(11).

4.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四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照儿童特定发展过程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相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的途径,从而使他们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1、通过认识选举的现实意义,感受人民代表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从而认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对于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等重要概念年有初步的理解。增强热爱共和国的情感,形成对于法律的信赖与尊重。养成理解和关心社会生活的积极地、亲社会的倾向。初步感受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对应的关系。(第四单元)

2、了解与探究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并强化中华民族历来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懂得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及事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比较历史与现实差异。(第五单元)

3、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感受、搜集资料、进行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近代历史有比较全面的初步了解,从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两个方面形成认识,从而由衷地产生爱过的情感,产生民族的自豪感。学习革命先辈们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对革命先辈产生深深的敬意;树立发愤图强的志向,体验和感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解开了新的篇章,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树立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第六单元)

博爱学校 五年级组

5.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五

沈荡中学 于影

【内容摘要】: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德育不仅在班会课,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更在课堂里。

【关键字】:德育;学科教学;渗透

近年来,校园悲剧越来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悲剧的根源。虽然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起以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随之出现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很多,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不管怎样的孩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来到我们的班级,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他更好的发展下去,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就要育德,而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而今社会独生子女成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视珍宝,在“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思想下,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惰性强,怕苦怕累,缺少实践机会,缺乏独立能力,接触高端技术的机会多,交际和表达能力弱。这使他们在为人处事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而我觉得对他们展开必要的德育引导尤为重要,这种引导应走进课堂,贯彻到学科教学中。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工程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以史明理,晓之以理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也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黄金时代,更是90后的你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的伟大时代。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而且包含了后来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是无数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因为有了法拉第,我们生活中才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有了达尔文、因为有了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发展史,认知自己;因为有了扁鹊,因为有了华佗,因为有了李时珍,才让人类的生命延长,生命质量提高。所以了解历史,结合科学家的典型事例的教学,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习。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使渗透自然流畅,容易被学生接受。在科学教学中,接触到的科学发展史颇多。在《神奇的激素》一节中,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及分离过程,从1880年达尔文到1934年郭葛等人最终分离提取生长素,这54年,经历半个世纪的历程付出了多数科学家的汗水,是他们共同努力智慧的结晶。在《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节中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更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从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的西瓜模型至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的分层模型,直至现代的电子云模型,这漫长的探索过程,再次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家的付出与坚持,让学生知道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来之不易,虽然经历很多艰难困苦,但只要持之以恒,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吃苦,靠顽强的毅力终能取得胜利。想想自己也许现在生活在顺境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将来难免生活中遇到坎坷,所以我们要学习前人身上逆流而上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中具备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

除了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家本身的事迹也会感染学生。例如在电学上作出伟大贡献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在逆境却不失理想与抱负,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最终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从1971年首先在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到2015年发现青蒿素,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度过一劫,她那坚持、有责任感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鼓舞着、熏陶着我们的灵魂。

二、提高实验能力,塑造人格

能力是指胜任一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是与知识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通常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德育渗透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践行社会义务和职业责任的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学科教学要把单纯的知识技能

培养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结构性。科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能力更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实验,也能使学生悟到道理,进而影响到做人做事。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科学课上的实验活动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不断实践的过程。既要动脑思考,又要动手实验。实验分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合作探究,而实验必然会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实验失败,所以科学课除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外,也渗透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次,我在演示“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时,把浸有乙醚的棉花团放入带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然后用力向下压活塞,并没有出现想象中期待的现象——乙醚燃烧。这时摆在我面前有几种解决方案,1、可以分析下失败的原因,并分析出应该出现的现象,然后为了避免再次失败而放弃实验,2、可以再找机会再实验,3、可以停下来和学生一起找出原因然后重新实验。于是我问了学生“实验没成功我们该怎么办呢?”让我欣慰的是他们说的是方案三,这是我一直和他们渗透的思想,无论做什么事,失败了不可怕,关键是找出原因,总结经验,重新开始,做事如此,学习也亦是。于是我们检查装置的密封程度,改进实验方法,把活塞拉得更高些再用力压,然后由一个学生来操作,实验非常成功。那一刻我们都很幸福,很激动,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付出后收获的喜悦,更感受到了坚持的意义。

科学的严谨不但在实验设计上,更要注重的是过程中小细节。在学生实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有个学生忘记在试管口塞棉花了,结果实验过程中水槽里的水都变红了,当我走过去看到时,他很难为情的说已经原因了。虽然看似是小问题,但总结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重点强调了实验的严谨性,对待实验的认真态度和我们做事学习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小问题就忽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我们必须清楚,小数点点错一个位置也许在数学课上是个小错误,但是在生活中也许会给你甚至公司、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尽管这是一堂科学实验课,但也影响着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在塑造他们的人格。

三、合作学习,提升自我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等诸多流传于世的名言。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以合作为原则,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无一不在讲述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科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设计一个方案,或完成一个实验,在讨论过程中既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更要有仔细聆听的心境,实验过程中更需要几个人的配合,在分工协调上锻炼了某些同学的领导能力,锻炼了所有人的合作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将来走向社会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在团体里愉快的与人相处,使团队协作走向辉煌!

四、身体力行,示范感染

只要是教师,无论他教什么课,在教学中都会通过态度、情感、言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正如加里宁感受的:“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克服单纯业务观念,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道德修养,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寿春先生,为了使学生戒烟,他当众折断了自己的烟杆,立誓终身不在抽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人格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维护自己的形象,为学生做好表率,积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意识的行动,因而需要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掌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渗透。优化德育要真正做到“四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建立完善的德育体制。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

6.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价值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与进取态势,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价值取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认识复杂的世事人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对他们而言都在启蒙之中,都在易变易动之中,亦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使学生从小接受符合国家与民族根本利益的普世价值教育,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应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这个重任。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自身应该秉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望在教育实践中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传输、传递给学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一、语文的课程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担当重任的必然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浓郁 的人文关怀色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以载道,每一本语文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含量。每一位读者读一篇文章,在收获内容的同时,也会在文中找寻到一些触动、启悟、感动等。

编者在选编文本时已经考虑到了其人文性,此处的人文性是指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炼的 12 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都可以在选文中找到类似的主旨。既然选文已经关注到了这些,那么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理当真正履行起这一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选文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义,不仅要明其义,重要的是还要践其行。这就昭示了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更深刻的情感体悟。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语文教师的日常行为中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积极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开展针对语文教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教学工作中,体现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工作岗位做起,在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规范、改进自己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同时,要敢于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自觉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批评意见,把群众的批评

和监督当做一种警戒、一面镜子,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相信职业的崇高和正义,内心真正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阅读是运用语文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内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及时、巧妙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选取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词,通过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入探究其优秀品质,从而凝聚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

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核心价值内化为思想意识。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可以借助相关视频了解雷锋叔叔的经历,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心中有爱的信念。在引导阅读《最大的“书”》一文时,通过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让学生体悟到善于动脑,勤于提问的优秀品质。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语文写作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

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帮助学生们对世界有一个更加清晰、正确的认知,将真情实感的表达运用于其写作过程中,与此同时,引导、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学生德才方面的素质,可通过作文进行很好的体现。学生可借助于作文,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直接或含蓄的表达出来。所以,应将语文中的品德教育有效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既关注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方式。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应善于将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将这种真实的生活写到自己的作文中,强调写作中真情实感的流露。赞扬和歌颂平凡的人,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同时敢于抨击那些假丑恶,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是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切合实际;活动内容体现实践性、综合性和系列化,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喜闻乐见。

另外,还需引导学生与自然为友、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与社会对话,洞察人间百态。而本土资源是孩子熟悉的生长和活动的环境,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龄期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期,因而需要合理挖掘本土资源,让资源与学生产生互动,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种种亲身体验和勇敢的探索,在对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美好情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因素,并发挥语文学科教育育人的优势。引导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品位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文本中的情感、生命、艺术、文化和历史,以上升到升华思想、充实精神、唤醒灵魂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姓名: 陆 令

单 位: 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职 称: 小学高级教师

7.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七

一、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 成立品德与社会学科组。

学校工作, 德育为先。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离不开品德课堂。

1. 成立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科组。

在教师自发报名、优化组合的原则上, 建立学科组。学科组的老师主动钻研, 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组中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在各类教学研究中充分发挥核心研究的作用。

2. 明确职责, 加强教研制度建设。

(1) 建立教研活动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定期举行学科的教研活动, 内容、中心发言人落实到位, 活动有点名、有过程记录, 使教研活动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2) 强化工作反馈制度。教师及时总结《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要认真写好教育教学手记, 注重教学反思。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共同研讨, 排除障碍。

(3) 制定交流合作制度。在组长带领下, 学科教师互相交流听课, 做好听课记录, 一起磋商,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建立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观摩制度, 及时地帮助和探讨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学习, 重视培训, 引领学科组专业发展。

1. 学习理论, 落实课标, 达成共识。

我校是县直属小学, 是我县新教材的第一轮试点学校, 我们始终非常重视对新课标的学习, 在教研组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 如, 老师人手一份品社学科的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 供老师自学, 教研组内还编写了课标学习的反馈调查表。我们还把县进修学校品德学科教研员请到学校开设讲座, 让老师与专家面对面地了解课标, 了解新教材。同时, 我们学习了日本德育教育家有田和正先生的文章———《我的教材研究》。有田先生在文章中谈到了:教学研究的起步—带着具体的目标、迈出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寻找研究的问题、追求“我的课”—在实践中思考, 与新教材所提倡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学习。我们把学习资料挂在学校的校园网上, 供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我们还设立了互动平台, 在每个年级共营组带头老师的引领下, 每位任课教师用三言两语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同时也交流阅读其他年级老师的读后感。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的资源, 使教研组的老师逐步能够认同新课改、新理念, 同时在自己的学习中, 也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2. 抓实培训, 学习先进, 促进教师专业化。

没有高质量的老师参与实践, 就没有高质量的课题研究, 我们努力做好求真、校本、和谐、服务四个方面的工作:

(1) 求真, 业务上抓学习, 将理论用于实践, 指导上采用师徒结对、捆绑考核, 方法上先模仿—再巩固—后创造。

(2) 校本:培训上放手, 大胆使用青年教师, 相信他们肯学肯钻, 有一定的教学素养, 有好教师带, 在课题研究中培养人才。

(3) 和谐:情感上多关心, 多投入, 领导深入学科组进行指导, 参与实践, 增强学校群体凝聚力, 营造和谐氛围。

(4) 服务:管理上勤检查, 严管理。在求细、求实的服务功能上下工夫。

三、共营分享, 探索课堂, 提高教学效能。

1. 落实课程计划, 常规教学常抓不懈。

每开学初, 在学校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 细心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领会其教育思想, 认真撰写教学计划, 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把握教材特点, 联系学生实际, 适时拓展资源, 注重人文关怀, 做到有的放矢,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每学期初的教研活动, 学科组老师都统一思想认识, 狠抓学生常规教育, 这些常规很细, 如: (1) 每个学生在思想上要重视此课程, 带齐上课书本。 (2)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 不做小动作, 随便讲话, 踊跃发言, 别人发言时, 尊重别人的劳动, 讲得不对的地方或不完整的地方, 不讥讽、不挖苦别人, 要及时补充、纠正, 不放过错误, 使问题回答得更加完美。 (3) 布置学生超前预习课文, 多看与课文有关的书, 上网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积极参加课堂教学。 (4) 凡是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学生在课堂里要及时、认真完成, 正确率要求要高, 书写要工整、整洁。老师批改后, 若有错误, 则要及时改正。 (5)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并做好实践调查记录, 参与课堂讨论与辩论。根据以上要求, 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合理的采分与记载。实践证明, 正确的引导必须有相应的制约条规, 有了可行性、可依性、可操作性的条规, 就确保了良好的课堂常规, 就能更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2. 凸显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师生平等、民主、安全、愉悦, 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释放, 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调动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主要方法是:由学生当小老师。这是尝试, 也是很好的体验活动。在学期初, 在学生自主学习全册教材的基础上, 自由选择一篇课文当小老师。由于学生是主动参与, 因此, 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 他们采取搜索资料、请教教师和他人、独立钻研等方法, 认真撰写教案 (也有借鉴网上教案的) , 在经老师修改、指导后, 学生基本能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并采用加分、打擂台、小组交流、板书、绘画等方式组织教学, 涌现了一批能干的“小老师”。有的学生还主动要求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他们的课件与教案让我们佩服。事实上, 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 小老师就以大量的图片与翔实的资料对我国的民风民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诠释。

(2) 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品德资源, 促进学生成为文明的社会小公民。第八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五课是《绿色小卫士》。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树立环保意识, 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身边做起, 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设计了换位思考、平衡游戏及写环保提示语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深深感觉到环保就在身边, 要用实际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除了制定校园环保公约, 变废为宝制作分类垃圾箱外, 学生当堂完成的一条条环保标语十分精彩,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学习《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 我们努力挖掘学校这个公共场所可以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园规则童谣”的编写活动。当老师给同学们颁发十佳童谣获奖证书和奖品时, 他们非常激动。他们高声朗读着自己编写的童谣格外自豪。当童谣被发表在校园网上后又发在常州晚报上时, 那份欣喜就别提了。在写作童谣的过程中, 学生观察了生活, 思考了行为, 促进其道德的内化、行为的跟进。

3. 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 实现教学相长。

丁刚教授曾说:“共营指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的合作和发展, 同时也包含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营造新型的教学关系……”因此, 在学科组内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以老带新, 就会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发展。

学科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学科组互相听课、评课, 写反思, 记教研记录, 掀起教研活动高潮, 把品社课堂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针对不同年段、不同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 拟订切实可行的学科组教学计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 进行师徒结对活动, 一帮一, 骨干教师做示范课并进行跟踪指导, 青年教师作汇报课, 大家一起评课, 实现教学相长。

四、整合资源, 延伸课堂, 课堂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1. 开展拓展训练, 指导学生行为。

课堂上除了要认真学习教科书的知识之外, 还要精心设计课外阅读资料, 如国家大事、身边模范等, 用品德与社会的眼光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打开他们的思路, 使课本知识得到有效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 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与辉煌, 感受社会, 感受历史, 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样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 整合资源, 重组教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 我们尝试重组教材, 以教材中的单元为基本单元,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特点, 合理安排本单元的教学课时, 有的相关课文可以合并为一堂进行教学, 而有的课文, 如果学生较感兴趣, 能够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 就可以把这一课内容延伸为一个专题或成为一个主题系列等。各年级的社会学科每个单元都为学生设置了一定的研究主题。可以是搜集资料整理后编辑成为专题小报, 也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制成电脑的PPT小报作为作业,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 写出较为简单的小调研报告等形式多样的作业。在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 摒弃了以往说教式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 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 我们也鼓励教研组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适当地与班主任沟通, 与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提倡老师进行特色化教学,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走入社会实践。

从小学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可以看出, 现在的德育不仅是简单的说理, 而且要与实际生活、社会、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进自然,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自然, 从而成为“社会的人”、“一个自然的人”, 进而成为“完整的人”。

一次生动的活动胜过一千句空洞的说教。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 夯实实践研究过程, 用“德”指导学生的言行, 指导学生在规范的言行中深化“品德”。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注重将教育与实践、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 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富有人情味、亲和力和感召力。如我校长期开展的“节约资源, 从我做起”活动, 让学生从节约一张纸开始, 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也为学校的“变废为宝”存上一笔笔“爱心基金”, 为贫困学生献上一片爱心, 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 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几百元钱, 更是一份喜悦, 一片爱心。

五、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 要想真正准确、深入地评价学生, 单靠教师是不行的, 评价者应由单纯教师发展到由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评价群体。因此, 在教学中, 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我校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评价, 而是采用多方参与的评价, 通过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1. 搭建家校合作的桥梁, 开办家长学校。

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 进行家访, 召开家长会, 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开展“教子有方优秀家长”的评比等。政教处发放家校联系卡, 随时随地与家长取得联系, 共同完成德育教育。我校定期组织“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和“孩子给家长的一封信”活动, 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情感, 为家庭教育扫清障碍, 密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 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协调一致。

2. 构建社区德育教育的平台。

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聘请法制副校长与校外辅导员, 与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联手取缔了校园周围的“三室二厅”, 并利用禁毒日、节水日、环境日、国庆节等节日配合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举办各类专题板报等, 使学校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与此同时, 在评价上, 我们还做到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样更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8.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八

【关键词】品德课 渗透 价值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214-01

品德课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胆创新、深入挖掘、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以下策略:

一、深挖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策略

每节品德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紧密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渗透,能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螺旋上升中不断发展,况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具有层次性,难以做到在一节课就达成最终目的。因此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有针对性落到实处,不能空泛。

比如《我们的国庆节》一课教学目标: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这就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价值观教育。《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一课教学目标: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并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就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进行“敬业”价值观的教育。

还有一些教学内容,在教學目标中没有明确要求进行价值观教育,但是,教师可以在深挖教学目标后,找到学习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教学中展开渗透教育。如《我的一家人》等,都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事例交流,让同学们体会到家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像他们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就具有“敬业”的美好品德。

二、细化教学过程,灵活多样策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渗透内容的品德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爱国、敬业”为主题的品德课,可以采用故事喻理、情境渲染、讨论研究、角色体验等教学策略;以“诚信”为主题的品德课可以采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交流汇报、社会实践等教学策略;以“友善”为主题的品德课可以采用动画视频、参与游戏、判断辨析、畅谈交流等策略。

如在《我们的学校》一课中,通过观察、采访、模拟表演、汇报交流等,让同学们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体会自己的成长和学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密不可分。

三、把握时代脉搏,开发资源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时事新闻也是品德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师应敏锐地找准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点巧妙渗透,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品德课授课的生动性和新颖性,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可见把握好时代脉搏,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处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

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世界也是每天千变万化,我们的学习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充实丰富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同时有效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神州系列载人航天、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钓鱼岛事件、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都可以有机地成为学习内容。这些时事新闻鲜活生动地展示了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发展与强大,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我们既可以通过创设课前“新闻5分钟”与大家交流,也可以通过和教学内容融合进行渗透。

四、适时点拔评价,润物无声策略

教师本身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小结时,教师可以通过充满激情的适时点拔评价,升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也可以有积极的引导,同时也能和学生一起创建一个友善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起到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9.谈在体育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九

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庆丰农场学校 李明贵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 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格。

【关键词】德育教育;培养品格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中接触到的内容对学生的德育影响都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得当,就会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益无穷。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毅、坚强品格的效果。

一、融教材,渗德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短跑”项目的训练中,虽然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体育运动,但从本质上对学生意志品格的考验是无穷的,学生自然会明白在进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中除了掌握老师所传授的体育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锻炼好身体,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行运动。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教材中“将人做人”的道理。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投铅球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在进行投掷时,要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进行投掷训练,这样精神集中,用力准确,自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一课与多课就是这样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进课堂,谈德育

我校对各科的课堂常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体育课堂常规主要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品质,在课堂中应如何遵守课堂纪律方面让学生背诵,从而在课堂伊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注意的事项。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 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比如,今年年初,学校进行草坪整理,正逢春季,学校草坪处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那天我们在进行跑步,看到此情此景,我便让学生停留观看,看一看上面的标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自然而然能够想到草地绿草如荫,很美,我们应该保护草地,这样短短的两分钟就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悄无声息地渗透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正直的人。

三、注榜样,延德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对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如: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例如,针对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姚明、刘翔等。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身边的榜样越来越多,对他们的教育也就越来越深远。

10.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十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目标即为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主要有: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初中地理内容为两大板块,一是世界地理,包括地理知识基础理论、世界自然资源、世界气候、世界人口、世界政治分区、世界区域地理;二是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疆域、人口与民族、气候、资源、河流与湖泊、交通、经济、中国区域地理。无论是学习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能凭感觉,更不能想当然地来学习世界与中国、认识世界与中国。如学习世界自然资源中,我们认识到,目前,世界上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差异、人文素质的差异,有很多国家、很多地区,人们文化落后,缺少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的自然资源数量不断地剧减。更有甚者,一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地区的农村,人们为了求生存,还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乱采矿藏、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减少;而人口又不断增加,生态受到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直接影响到世界全局性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确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才能求得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从国情教育入手,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地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了解的基础上,地理课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通过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土地、水、森林、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现状,各地区的地理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在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上,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悲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增强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和责任感,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旅游业”一节是教材新增加的专题教学内容。就是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探索。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树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永续发 展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

现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日益明显。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是如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地理课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地理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专心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的精神。

当前的学生大都是在蜜罐中成长着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于父辈创造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就容易走上安于现状缺乏奋斗的生活之路。地理教育中必然得加强对学生理想、人生、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从小立志成才,从而发奋图强,不懈追求,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初中地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顶好教材。学习欧洲、北美等先进发达国家的地理知识时,充分调动学生好奇、上进的心理,鼓动他们树立不认输、不自卑、努力成栋梁,共建繁荣富强的大中国的远大理想。学习南极洲地理,通过85年、89年中国分别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精神。学习地理史上的中外名人故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郦道元与《水经注》、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哥白尼与布鲁诺的“日心说”等等,都是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追求卓越,奋发图强的最好德育舞台。

11.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87-01

当代小学生责任意识淡化,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过重的压力以及自身的惰性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尚个人自由,淡化个人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强调自我实现,淡漠社会责任;注重个人享受,忽略奋斗意识。那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品质呢?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在好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趣编谜语,精讲名人轶事

科学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谜语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若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利用他们的认知规律,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某些学习内容编成有趣的谜语,供他们思考学习,实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例如在教《我们时刻在呼吸》,教师可以就其内容编成谜语如下:“你不请我我自去,无色无味空中飞,无我小树不成荫,花草不茂要枯萎,污染一般呼吸不清新,污染严重健康不保命垂危,开口喊我我不应,请你猜猜我是谁?”从猜谜语的过程中,在揭晓谜底的思维里,就能轻易地了解空气的特征,深刻地认识污染空气对动植物的危害,不但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努力学习和自觉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的教学目的。

积极上进、健康优秀的名人轶事,能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能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比如《这点困难算什么》,教师应深刻剖析名人不都是天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事业成功哲理;《大家生活在一起》,全力颂扬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生活文明的高贵品质;《我们是邻居》,全力讴歌我国古代人民恭谦互让的传统美德,不难看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是说之有理、理之 有据、据之可考,完全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彰显拓宽了教材的德育教育教学空间。

三、品德与社会要联系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因而,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想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要克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四、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德育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境,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促进了社会知识的学习,因此德育教育于社会教学中非常重要,势在必行。作为一名社会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政治性,并与教学内容结合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期刊 2001(2)

[2] 尹青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愉快教学新探[J].新课程(下),2013,11

[3] 王文军.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9

12.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篇十二

关键词:乡土教材历史情节,地方特色,知识结构

乡土教材是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融进家乡历史知识, 不但可开拓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还可有效增强先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这已为广大教师所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把乡土教材作为初中德育的补充教材, 已经有好长的时间。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就一直十分注意通过对这些补充教材的结含和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本文仅就乡土教材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1. 用乡土人文熏陶学生的“历史情结”。

《南阳历史》集南阳古代至现代几千年之历史、人文、民俗为一体。该书既是初中的补充教材, 又可作学生的课外阅读书。因为这本书讲的都是南阳的地方人文,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会书中内容, 而且上历史课时都能够把学到的地方人文知识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 因而能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 教师还要结合实际, 引导或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家乡的风物古迹、人文地理。乡土人文知识与我们所学教材有密切的联系, 如《出师表》里面的名言“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还有张衡, 字平之, 南阳西鄂人也;张仲景, 医圣, 著有《伤寒杂病论》。学生在乡土人文的熏陶下, 容易产生“历史情结”, 激发了对家乡人文的热爱, 领悟到历史学科的无穷魅力, 从而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利用地方人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南阳历史》记述了大量与现实教科书有关的地方人文史料。将这些地方人文史料结合在教材中讲授知识, 即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吴越争霸时, 要特别强调我们南阳人范蠡在吴越争霸中的作用, 使学生产生一种探寻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冲动和渴望, 范蠡与诸葛亮张衡张仲景并称南阳四圣, 他们由喜欢范蠡, 进而喜欢上卧薪尝胆的勾践, 又理解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道理, 既获得了知识, 又增长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获。

3. 通过寻根问祖帮助学生扩展历史知识。

现阶段, 寻根热、祭祖热在中华大地盛行, 我们也要适应时代潮流。所以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 就及时穿插神话故事。特别是盘古文化。南阳桐柏是著名的盘古之乡, 万世盘古, 根在桐柏,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盘古是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课后还带领学生去参观盘古祖殿。学生在参观回来后, 从他们写的文章中, 可以发现学生的收获比老师预想的要多很多, 特别是他们自己提炼出来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学生从心底里进行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心灵的洗礼, 也从源头上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 自己和这些古老文化精华的联系, 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加强对祖国的情感。

4. 尽显“桐柏精神”、突出地方特色。

南阳的桐柏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 这里先后建立了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 桐柏军区, 中原行署等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 刘少奇、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红色资源厚重。根据《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更是家喻户晓。在教学中突出地方特色,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 他们对家乡和本民族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有意识的突出地方特色, 指导学生整理家乡历史人物的故事, 参观当地桐柏英雄记念碑、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等名胜古迹, 通过这些活动, 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 激发起他们的自豪感。

5. 使用乡土教材要坚持“发展”观。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这里可以理解为眼睛不能光局限于课本, 还要有发展的眼光, 要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本地区发生的区大变化加入授课内容, 象南阳人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 引起了一场划时代信息革命, 王永民被誉为当代毕升。同学在为有这样的老乡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 也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早日成材, 报效家乡、报效国家。

6. 乡土历史资源要“科学”地应用。

乡土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情节生动的乡土历史故事, 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通过讲述,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习兴趣。但乡土教材既然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教材, 其中有许多内容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因此, 对乡土历史资源要“科学”地应用, 即要给其予恰当定位, 又必须正视这一事实:如果把教科书比作学生“主食”, 则乡土教村只能是学生的“零食”。作为教师, 不能喧宾夺主地用乡土教材取代教科书, 而只能配合教科书的进程恰当引用乡土教材, 使两者相得益彰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450字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