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精选10篇)
1.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一
九间楼乡詹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情况简介
九间楼乡詹家村位于乡政府1公里处,全村拥有耕地9671亩,人口1220人,总户数297户,有汉、哈、回、藏四个民族组成。2012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12295元。2013年种植花8700亩,玉米357亩。全村拥有养殖大户6户,从事生产服务经营行业25户,全村有95%以上的农户被评为小康户。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乌苏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3年开春,詹家村党支部投资2万元,购买风景树200棵,对村主干道两旁的柳树进行更新,进一步靓化村主干道。同时号召全村党员,投入1000余元对村主干道两旁的农户房屋进行统一粉刷,进一步美化了村容村貌。
2013年5月,为了给广大村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詹家村党支部对辖区内1650米长的巷道进行铺设地砖人行道及路界石,共投入资金548460元。铺设好的村主干道比原来拓宽2米多,进一步方便路人通行。同时又投入151800元,对村主巷道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每到夜幕降临时,主干道上的路灯,成为全乡最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线。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闲谈、聊天和开展一些寓教寓乐的文艺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又筹资筹劳4万元修桥涵6座,进一步方便辖区居民生产生活。
通过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修建大桥等一项项惠农工程的实施,使詹家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到该村村民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使该村真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2.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二
近年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胜阳村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和要求, 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胜阳特色发展之路, 为徐州、苏北地区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该村连年受到各级政府表彰, 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江苏省小城镇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村镇文明住宅小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徐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并被誉为“苏北第一村”。
一、胜阳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模式
胜阳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提出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 实现生产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宗旨, 引导农民创业就业, 实现生活宽裕;以人居环境友好为要求,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建设型的农民社区, 实现村容整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 通过民主决策, 实现管理民主;以和谐新农村为目的, 加强农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实现乡风文明。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推进, 胜阳全面提高综合实力, 目前已经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典范, 并着力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胜阳村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镇东南部, 苏皖两省交界处。胜阳村又名刁店村, 由原来的刁店、土楼、赵庄三个自然村合并建设而成。合并前, 三村都面临一不靠山、二不沿路、三不近城、四不临矿的局面, 长期以来“吃粮靠返销, 花钱靠救济”。1978年,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旱改水,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生产队搞起了多种经营, 群众的温饱问题才得以解决, 村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单一薄弱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仍然没有摆脱落后、贫穷的阴影。1980年, 新任村党支部负责人意识到要想致富, 必须脚踏实地去探索工业发展的路子, 而且认定发展的途径就是办好村工业, 壮大集体经济, 让村民富起来, 这一决定也正式揭开了刁店村大办工业的历史。1985年春刁店村成立了刁店窑厂, 1988年胜阳木业公司在刁店村落成, 直至发展到今天全村拥有个体工商户231户, 民营工业企业142家, 其中木材加工113家的新局面。正是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推动了胜阳村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
2.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近年来, 胜阳村提出“敢为天下先、勇夺木业冠”的产业发展目标, 立足村情, 整合产业结构, 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 集成相关先进适用技术, 推动产业升级, 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热电、运输、商贸为主, 农林业生产为辅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体系。该村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工业经济强村富民第一方略不动摇, 围绕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产业, 形成规模优势, 做到“生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基础单薄、资源投入多、比较效益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的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子, 走以科技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路。强调“利益共同体”, 把农户和客户作为利益主体,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围绕木材加工支柱产业和产品,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科技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通过“科技占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 逐步形成科、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二次分配承包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保证农民权益, 实现农户和企业的共赢。
3. 以城镇化发展农村
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两条重要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胜阳村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 即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农村经济, 实行就近的空间转移和小规模的适当集聚, 促进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它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乡村经济的发展。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为重、富民为本、统筹发展”的思路, 对村镇布局、村民住宅建设做到规划在前,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统筹建设, 从而形成目前村镇建设整齐、村容整洁的小城镇发展局面。城镇化发展规模的形成, 不但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巨大转变, 几乎家家都住上了别墅, 而且对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胜阳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1. 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已经呈现
胜阳村是闻名全国的板材加工基地。目前, 胜阳集团是徐州市确定的预上市重点扶持企业之一, 该集团已形成15亿元的加工生产能力, 是全国第四大木材加工企业, 主产细木工板、保丽板、泰柚板、阻燃板等九大系列30多个品种, 产品畅销海内外, 年实现利税l亿元, 在其带动之下, 全县有50多家加工企业与之配套, 加工规模达到15亿元, 利税2亿元。“江苏胜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村里的龙头企业, 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而且在赤道几内亚、加蓬、俄罗斯等国都建立有板材加工企业。
2. 农村城镇化发展已步入正轨, 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造型别致的别墅
胜阳村从1996年开始实施中心村建设, 到目前为止自然村搬迁已结束,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二级镇规划框架已经拉开, 并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学校、卫生院、热电厂、水厂、垃圾处理厂以及休闲、娱乐、服务等公用设施。村内道路按网格状布置, 路成网, 房成排, 绿化、硬化、供排水、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已经到位, 基本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形成了工业、商业、行政、生活、娱乐等五区分明、功能协调的格局。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 大部分彻底脱离了土地, 享受现代化的优越生活环境, 并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村民来此打工、就业。
3. 加快村庄环境建设管理, 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胜阳村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加大对村庄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使村民生活环境达到“三化” (绿化、美化、净化) 、“三园” (林园、花园、生活乐园) 标准。为了确实抓好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 胜阳村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 使整个村庄房屋造型新颖, 居住舒适、大方, 村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同时, 村集体投资1 800万元, 用于完成公共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人民公园、文体活动娱乐场所及等建设任务, 使全村所有道路硬化、亮化、绿化近100%, 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目前, 胜阳村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虽然还要进一步完善, 但已经呈现出“三化”、“三园”的繁荣景象。
4.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村和谐发展
胜阳村围绕“提高村民素质, 营造文明环境”这一主题,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推出了“四大工程”:一是民主管理工程,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充分调动村民民主管理意识, 积极参与自治, 让民主之风活跃村中;二是群众读书学习工程, 也称“一二三工程”, 要求每个家庭拥有一个书橱, 两份杂志或报纸, 三百册图书, 村里组织工作班子, 派员深入各户宣传、动员, 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营造学习氛围, 同时经常组织各种学习、讲座, 激发村民求知的热情;三是群众文化工程, 以开展文体活动为载体, 积极倡导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生活, 定期组织各种文体比赛、青年文化艺术节等, 吸引村民投身到文明健康的活动中去;四是邻里互助工程, 要求村民做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学, 团结友爱, 遵纪守法, 爱护公物, 每年开展评选和表彰“十星文明户”活动, 使村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村内到处洋溢着和谐、文明的气氛。
目前, 胜阳村新建了农民乐园, 购买了健身器材, 兴建了篮球及网球场, 家家通了有线电视和电话;修建老年公寓, 一期工程投资180万元, 全部经费由村里自行解决, 对70岁以上老年人, 吃、穿、住、医疗等各方面由村里统一负责, 免费安排;老年公寓二期工程, 建设标准分为多个档次, 非胜阳村的老年人也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档次入住。
三、胜阳新农村建设模式给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带来的启示
1. 大力发展村域经济, 增强农民和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胜阳村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发展链条, 做到了农户家庭经济、传统集体经济、新型合作经济 (股份合作企业、合作与合伙企业) 等方面的良好结合, 使企业和农户、集体和个体都得到了很好发展。通过木材加工这一基础产业, 推动和带动热电、运输、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并向煤矿开采等领域渗透。做到了农副业并举、种养加与新项目投资相结合, 从而发展村域特色经济。由此可见, 结合农村实情选好发展项目应该是该村得以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其他农村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该村还通过村集体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 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 减少农业经营的风险, 提高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农业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 从而有效有力地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 农民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
2. 新农村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农村社会发展状态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同时,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设施, 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强化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和引导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气。从中国发达农村的发展经验和欠发达农村的现实状况来看, 如果仅仅依靠农业来发展农村经济, 让村民致富, 势必存在很大局限性或者不可能实现, 因为“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低下”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因此,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做到“跳出三农看三农”, 即解决农业问题出路在于发展非农产业, 解决农村问题在于城镇化发展, 解决农民问题在于大量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胜阳村正是依靠农业发展非农产业, 依靠村镇建设走城镇化道路, 依靠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 从而将胜阳人领向致富的道路, 使胜阳村迈入建设新农村的星光大道。因此,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 如何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 做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为非农产业提供原材料支持, 非农产业又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 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关键问题。
3.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
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现状是,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严重匮乏等。这与政府的投资、引导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 政府应该把投资方向由城市建设转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或者向农村建设倾斜,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通过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拓宽农村就业门路,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来看, 依然存在建筑零乱、人畜混住、污水自流、垃圾乱倒、道路两侧乱堆乱建等现象, 总体脏、乱、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公共设施不健全或基本没有, 而且有的村庄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威胁。另外, 就同一地区而言, 各县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甚至村庄内部, 贫富差距和居住环境差距也比较大, 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对这些欠发达地区而言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4. 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农民, 农民的问题关键在于技能, 技能的问题关键在于培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首要问题是将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让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一方面通过非农业途径谋求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数量, 释放出更多的农业资源, 使农业做到集约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更好实现农民增收, 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比如, 胜阳村现有的3 800多村民中, 有3 500多人从事非农业生产, 其中派出到国外就业的新型农民就有160多人, 这些新型农民都具有一技之长, 收入、生活水平和质量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 具体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200多人, 也因为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而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更好做到增产增收。因此, 政府应加大培训农民的力度和广度,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同时积极为农民联系和提供非农就业岗位, 使大部分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或者转化为市民, 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促进农业发展。
5. 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统筹兼顾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大工程, 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政府、农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积极探索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以更好推进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已成为摆在全国上下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强调的是,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立足实际, 顺应民意, 做到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统筹兼顾。村镇规划编制既要以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做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 土地利用率高, 又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广泛征求农民意见, 符合农民改善家园面貌的强烈愿望, 避免不发达地区、偏僻地区放任自流的现象, 避免乱占滥建, 无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鹏.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甘肃为例[J].开发研究, 2006, (1) .
[2]关树华.五改三建两提高——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对欠发达地区的示范作用[J].小城镇建设, 2006, (6) .
3.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三
2012年,为了推进“三化”统筹发展,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按照省、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以前工作基础上,2012年继续加强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继续推进试点社区建设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6号)文件,对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一年来,在市、县(区)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社区建设达59个,全市农村社区总量达到186个,2012年年社区建设总投资达4740万元,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取得了较好成果。
(一)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各地加大了对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12年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62.9公里,排水排污工程25850延长米,建设垃圾站56个,信息网络49个。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了社区站所室的完善和建设。截至今年12月,全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图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政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通过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学习园地、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大院等建设,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有所加强,村民可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陶冶村民情操,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社区的服务功能还很不完备。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建设好“四大网络”:
一是文化服务网络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服务上追求文娱活动的品味性,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农村社区的文化阵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农村社区的新文明、新风尚。提倡推广扶余县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的做法和经验,让文明之花开遍全市,结出硕果,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综合服务网络 建好党员责任区、社区村民小组,办好公开栏、科普宣传栏、文体活动中心等服务站点,满足了村民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4.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四
刘湾村示范点情况简介
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为农村发展构筑新的平台,是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为彻底改变我镇村庄环境“脏、乱、差、旧"的面貌,强势推进全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根据市委、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镇围绕村庄环境治脏、治乱、治散、治差这个中心,通过推平、取直、硬化、美化、亮化巷道,拆除、清理滥堆乱建,修建卫生厕所、垃圾池,加快旧村庄整治和农民新居建设等,使村庄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形成与现代化新农村相适应的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农村新环境。
尤其是以高速公路两侧农房改造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显得尤为突出,此项工作涉及8个村2102户农户。其中,砖房需平改坡的有819户,土房翻建的有1283户。截至目前,已拆除原有房屋的农户达1283户,其中到乐台移民新村重建家园的有486户,就地翻建的农户有797户。完成砖房平改坡819户,拆除果园围墙22.7千米,拆除棚圈527处,清理“三堆”3200堆。
此次农房改造工作中,刘湾村作为旧村庄改造示范点,行动早、力度大、成效显著,成为全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典范。该村高速公路两侧农房改造共涉及304户。目前,砖房平改坡完成69户,土房拆建完成235户。其中,迁建乐台移民新村146户,原地翻建89户。全村拆除果园管理房29户、围墙1480米拆除棚圈93处。该村三、四、五、六队作为此次农房改造的集中整治点,共涉及农房改造户数138户,拆迁完成后,将移居乐台新村农户的宅基地收回,以镇上统一规划,作为全村就地翻建房屋农户的新居点,重新规划,重新建设。剩余地段进行复耕开发利用,种植经果林,发展产业经济。
永康镇人民政府
5.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篇五
申报材料
近几年来,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村两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推进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村的要求,对我村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层层落实,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狠抓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不断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深入开展农村党的“三级联创建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2007年村集体纯收入12万元,人均纯收入7286元。
一、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对照“五好村”标准,按照“好班子、好队伍”的要求,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高,我村共有党员19名,我村党支部由3人组成,村委会有3人组成,村两委交叉任职达100%,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报告,学习先模人物,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有力地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支部成为领导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识大体,顾大局,依法办理的明白人,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为群众办事的热心人,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培养积极分子两名,作为08年党员发展对象。
二、立足本村实际,发挥优势,确立发展路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我们***共有农业户口126户、人口667人,土地113亩,比较分散,且离村较远,过去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人多地少,经济效益一直不高。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广大村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在村党支部带领支持下,充分发挥本村临城靠厂的优势,大力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使人们的生活、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截止到07年底,我村共有运输专业户26户,贩卖鲜鱼户23户,贩卖干鲜水果户20户,饮食业、门头零售户15户。
2、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利用村办企业改制的机遇,培植扶持一批私营企业,将运输队进行了改制,使之产权明晰,租赁给有关承包人。目前私营经济与集体经济一同进步,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现在本村有200头养猪厂一处、千头种猪厂一处、拔丝厂一处,发展势头都比较好。
三、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健全了村民理财、村民议事、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理财小组等群众组织,村里的重大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首先由党员大会讨论,然后交村民议事会研究,提出意见,最后由党支部集中意见,形成决议,贯彻执行。村里的财务开支,每月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审议,严格审批制度,坚持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及支部成员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
四、充分发挥和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作用
每周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收看两次电视远程教育节目,对群众发家致富,种养技术信息可随时播放。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修通了村中路,安装路灯26盏,路旁挖通了排水沟,彻底解决了群众多年来行路难的大难题,安装电话已达电话村标准,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90%。村集体全部负担村民的合作医疗费,对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生活补助费每人100元。80岁以上老人每人200元春节补助。
六、全村耕种收农作物由村集体负担,不收村民的一切费用
党支部一班人清醒的认识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教育村民现代文
明观念,树立团结互敬、互助和睦相处的家庭文明之风,树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健全了“村规民约”完善依法治村的管理机制,加强“三五”普法教育,建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开展了“勤劳致富,美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把文明之风,吹进每家每户,“十星级文明户”达90%以上,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均达100%。全村没出现一起群众上访、闹事及重大刑事案件,群众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以上,村民政治素质、文明素质普遍提高。
通过村支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五个好”的要求已得到充分落实,班子强了,队伍壮了,制度全了,路子对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们***村两委在2008年中继续开拓进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搞好村庄规划,07年建高层楼2栋,居住60户村民现已居住,08年再延高层住宅楼5层两幢,4500平方米,居住60户村民。修水泥路面500米,面积为2500平方米,路灯12盏。
二、清理下水道1200米。
三、利用两年时间建高层住宅六栋,完成旧村改造工作,全面美化绿化村庄。
四、成立一个以村经济社长为组长的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小组,专门负责个体私营企业的协调、发展,为个体私营企业作好后盾。
五、根据上级精神搞好本村治安工作,创建平安村确保本村稳定。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村两委将一如继往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为我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6.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申报材料 篇六
品荆楚历史,温昨日旧梦。繁华历经千年以后,已换新颜,沉寂的荆楚古道边,有一个村庄正如初燃的薪火,渐渐点亮了腾飞的希望,这就是团林铺镇XX村。XX村地处XX市南郊,国道经村西部穿境而过,北临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集镇。全村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61亩,荒山、林地 4.6亩,水面820亩,辖12个村民小组445户1815人。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组织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农村治理和生产发展模式,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
园区建设显成效
2010年,XX村两委一班人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曹XX教授为XX做了5000亩农业循环产业园规划。按照“一心二翼三圈四区”的整体布局,打造XX村循环经济。目前,示范园内有xx农牧有限公司、xx蔬菜专业合作社和xx奶水牛专业合作社3个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猪(牛)-沼肥(有机)-菜(菇)”循环农业模式,生猪、有机蔬菜、奶水牛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农业循环经济初现端倪。XX循环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园区产业,同时建成了可供300余户家庭同时使用的6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建造了年产5000吨的生物有机肥厂,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有机蔬菜1000亩。XX村4、5、9、11组及市农科所共80余户农户加入荆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的方式,大力发展有机蔬菜。2010年底,合作社蔬菜产量达1500吨,创造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村民在农闲时到园区打工,收入不断增加,2011年,XX村居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8900元,较上年增长1100元,村集体经济得到夯实。
2007年以来,XX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制定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XX也由传统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XX市循环经济示范村。近年来,XX村引进了民峰油脂有限公司、碧水蓝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依托城郊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以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村闲臵劳动力,使农民能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随着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极大拓展,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以及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产业化与其它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了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同时提高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加速推动了XX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第一产业发展为基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目前,XX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业,依托XX园内的自然风貌和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建设
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教育为一体,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满足市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促进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XX村是省物资储备管理局新农村结对共建单位。省物资储备管理局调研组为XX新农村建设积极出谋划策,指导和帮助村规民约的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选准发展项目、规范村级阵地建设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同时为XX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实现了水泥道路通村到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力不断加强,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科学发展初现成效。
省物资储备管理局协助XX村党支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作为工作出发点,村党总支把每年为群众办二至三件实事、好事纳入到村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制定了结对共建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了结对共建组织,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手拉手”活动,近两年,在省物资储备管理局的支持下,XX村完成了“村村通”道路公里,组组通完成了公里;改造了区的农电农网,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彻底清理了近公里的河道淤泥,新埋设道路涵管处;建设村级标准卫生室平方米;修建了村文体活动中心等,各项中心工作均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在省物资储备管
理局的支持下,给予万元的资金补助,支持我村实施项目建设,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省物资储备管理局除每年都支持我村建设投入资金万元外,专门签订帮扶村民就业协议,既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就业。目前,省物资储备管理局已协调安臵我村名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大大促进和谐幸福XX建设。
区、镇共同扶持促发展
村总支委员会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村民理财小组,“一事一议”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各种议事组织参与村重大事务的决策,严格执行工作法,使村各项工作公开、透明,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实现了“监督由后到前,决策由少到多,财务由暗到明”的转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开展无职党员“建岗争先”和“双培双带”活动中,按照“科学设岗、以岗定责、严格考证、促进发展”的原则,设臵了守法经营诚信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10个岗位,上岗人数达到41人。同时组织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的“双培双带”活动,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培育了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示范基地,个示范大户,帮助和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引进组织协调土地流转,抚持种植大户,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余亩,占全村耕地的%,是全市土地流转示范村之
7.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七
由于受基础条件和陈规陋习的制约, 村庄面貌脏、乱、差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乱排乱放, 柴草垛乱堆, 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排放, 不但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还严重制约全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自2009年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创建活动以来, 麻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内水泥硬化路面纵横交错, 进出便利;农田大棚平地而起, 错落有致;居民庭院花池相继建成, 环境美化;村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目前, 麻磊村已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创建目标。
本文对涪陵区麻磊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总结, 以供其他地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借鉴。
1 实地调查, 科学规划
涪陵区麻磊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的基本思路是:本着服务三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 按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要求, 结合本村产业发展特色,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公共清洁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农村家庭清洁、人居环境优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创建目标。2009年, 结合麻磊村实际情况, 按照《重庆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操作手册》 (2009年版本) 的标准, 制定了《麻磊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创建规划》和《麻磊村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
2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创建活动开展伊始, 涪陵区麻磊村就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员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对小组成员进行了细致分工, 每一项工作都由专人负责。制定出台了《麻磊村农村清洁工程宣传资料》, 注重宣传发动, 营造创建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让群众了解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 形成创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的强大合力。在取得群众支持的同时, 通过每日广播宣传, 每2周集体培训, 让群众入耳入心。通过张贴醒目的宣传标语, 时时提醒群众关注创建, 从自己做起。通过走出去到渝北等地参观考察, 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农村清洁工程所带来的好处。
3 强化管理, 确保落实
自重庆市批复文件下达之后, 涪陵区就成立以副区长为组长, 区农委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强化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时麻磊村建立村务公开栏, 设立暴光台, 建立村卫生监督评比制度, 在村公示栏或院落集中的地方设立村民卫生公示牌, 聘请义务监督员, 开展义务监督。村委会设立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创建监督电话, 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多措并举, 确保成效
(1) 在农业生产中, 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清洁生产。麻磊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 以“两池一沟四推广” (即: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 生态拦截沟,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 为清洁田园主要建设内容, 实现“两减两控一提高” (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 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控制农田氮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 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围绕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环境, 麻磊村加大了对农业生产设施及资源的投入, 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通过推广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 利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控制农田病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残留;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坚持施用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 降低化肥施用量, 使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减少均超过30%。示范区农田建设农田废弃物收集池30口, 对于农业生产中的药具、各种包装袋等进行集中回收, 由专人实行收集管理, 进行无公害处理,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清洁。通过建设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6口和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 防止秸秆焚烧, 使秸秆还田率达95%以上。对养殖业, 坚持推广应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所有养殖场均按标准化养殖要求建设, 实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集中治理, 使畜禽养殖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实现了良性循环。
(2) 在农村生活中, 按照把“三废” (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 变“三料” (肥料、燃料、饲料) 形成“三益”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以“三节” (节水、节肥、节能) 促“三净” (家园干净、水源干净、田园干净) 实现“三生”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性循环) 的目标, 2009年, 麻磊村新购置公共生活垃圾箱3个、垃圾清运车1辆、人力垃圾手推车1辆, 建定点垃圾池2个, 生活垃圾中转站1个, 每户配置2个分类垃圾桶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 对无机垃圾实行户分类、村集中、镇中转、区处理, 使示范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家用饮水清洁工程, 为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村里每半年聘请上级部门到村检验水质1次。目前, 麻磊村饮用水源已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在设计施工中, 居民采用雨污分流模式, 对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密闭管道排入污水净化池和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收集沉淀, 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达到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 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化, 实现循环利用;对雨水通过修建房前屋后排水沟和村内排水主管网, 使雨水经每户排水沟汇集到排水主管网最终排至村内小河, 达到雨、污有效分流。同时麻磊村通过实施沼气池“一池五改”, 使农村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 通过修建庭院花池, 使农户院落环境得到绿化、美化, 通过在院落集中区域安装太阳能庭院灯, 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 加大宣教力度, 使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村民广泛宣传示范村建设, 进一步激发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 促成了示范户的自发投资与投劳。通过发放资料、专家培训、组织村民外地考察, 使村民明白了生产发展中产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懂得了保护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使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通过对每家每户划定责任区域, 明确责任范围, 要求在住宅区内、道路上、田间, 不得随意丢弃垃圾、乱排污水、乱堆草垛。扎实开展清洁工程示范户建设, 根据麻磊村制定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全村所有示范户签定的《村民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 每年由村委会进行2次评选, 年终兑现奖励惩罚。现在全村许多农户自觉维护自家庭院花池种植的花草, 起到了净化空气、绿化家园、美化村庄的作用。
为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麻磊村加强了创建队伍建设。首先是组织了农村清洁工程创建监督组, 主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5位老年人组成, 负责监督农村清洁工程创建工作。其次是成立了由4人组成的农村清洁工程创建服务组, 包括卫生保洁员1人、技术指导员3人, 负责村公共场所、主要道路的卫生保洁及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再次是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创建制度组, 由村支书、村主任和3名村上党员组成, 重点抓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控制, 研究农村清洁卫生的需求变化、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等问题。目前, 麻磊村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激励、市场运作、制度管理的方式, 初步构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了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及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5 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8.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篇八
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工程项目,造就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特别是以1988年起动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标志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壮大,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十几年来,国家高新区快速发展,主要的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增长值1.27万亿,占全国的10.2%,出口创汇1957亿美元,占全国的14%。实践证明,国家高新区是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载体,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伟大创造。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正在向世界强国迈进。特别是以2008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的大事、难事、急事,喜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从容的应对难事,急事,成功的举办了大事、喜事。这次“两会”的召开成为世界的聚焦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议会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所以无论是在去年纽约的20个应对金融危机的峰会,还是前不久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中国都成为注目的中心。所以我想推进我们国家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进程,必须紧紧的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因为强大的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昌盛的标志。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近代我们落后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动力。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这是唯一的抉择。
中关村20年建设成就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选择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家创新示范区,是因为中关村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国务院把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探索和任务正式交给了中关村,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年中关村人拼搏、奋斗,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奇迹,使得中关村拥有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活力和潜力大,创业环境宽松,高素质人才齐聚等突出优势。
20年来,作为国内科技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和首个国家高新区,中关村不断激发和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圆满的完成了中央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取得了突破,我想有五点。1.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层出不穷,像芯片,中文搜索引擎技术等标准都是出自中关村。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有利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中关村高新技术的增长达到1786亿元,占北京市的17%。3.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企业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制试点,初步形成一种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4.高素质人才快速形成。5.国际化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20年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从一千万美元增长到230多亿美元,占北京市的40.5%,占全国高新区的11.9%。20年的实践,中关村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经验。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每个重要时期和发展阶段都做出重要决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2.充分发挥科教、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产学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3.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式。4.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加速形成政府、企业、金融结构、中介组织联合推动自主创新的局面。5.构建鲜明的人文环境,形成了一种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培育和弘扬了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的创新精神,这些经验确实弥足珍贵,今后应该继承和发展,并且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中关村的崇高使命。中关村建设示范区,一定要置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置身于建设走中国特色,自主建设的大战略中,置身于科技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大家要看到三个关健词: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你们这里的成功经验,将来我们要在全国推广。因此,希望中关村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进一步的集聚科教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高地。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加快政策的先行先试,可落实到位,要完善共建共享的公共平台,进一步探索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真正的为全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示范。
中关村过去的20年是很辉煌的,所以在第三个10年的起始,有这样一个重大的步骤,确实也是机遇。所以希望同志们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新视点,新角度
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中关村是世界上少有的科技智力聚集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关村的建设和发展。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的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科技工作者和中关村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关村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中关村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关村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克服发展瓶颈。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总体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大型高科技企业的骨干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还较少,技术成果转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仍然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科技与企业脱节的现象。与此同时,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支撑体系,产业化政策环境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中关村的进一步发展。
中央领导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到中关村调研,明确了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殷切希望和要求。这次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的就在于深化改革,解决这些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些制约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的批复精神,要深刻理解中央在当前形势下,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意义,我理解有三条:
首先,这是中央适应形势要求,以自主创新来提升经济结构,提高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的能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批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时,往往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我们要围绕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依靠自主创新,战胜国际金融危机转“危”为“机”。
其次,批复是国务院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为中关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对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要深刻理解,国务院批准是深化改革开放,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消除影响自主创新深层次的重要举措。关于开展股权激励改革的决策,强化了激励机制,将进一步的调动高等院校企业的经营人员的产业化。有利于尽快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批复中提出了金融、财政等措施,将有利于在中关村搭建起自主创新的平台,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到有效更快的转化,使更多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扎实工作,努力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这件大事抓紧抓好。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世界上少有的科技智力资源的聚集区,蕴藏着巨大的知识智力优势。这里有超过两万家的高新技术企业,40多所高等院校,140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所,2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报的这些数字可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没有。所以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自主创新,坚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以落实国务院的批复为契机,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搭建自主创新的平台。丰富的资源及创新的平台,一定能使中关村再上新的辉煌。
中关村的企业和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牢记责任使命,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始终保持着奋发的状态,仅仅抓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扎实的搞创新,脚踏实地的做工作,在新的发展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
贯彻体制。完善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环境,特别是要有利于大型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开展自主创新的环境,以及高客观成果的环境,要搭建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条件平台,技术平台,转化平台,和鼓励各类企业创新的参与平台。同时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使更多的科技人才在中关村创造出更多的自主创新的成果,使更多的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做大做强,使中关村高技术的产业链不断的延伸,产业不断的聚集,实力不断的增强。
要重点突破。要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围绕着科技北京的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园区内的企业承接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一批关系到国家和首都的关键技术,实现重点突破。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完成好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光荣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品牌 创新发展
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作为一名科技企业的老员工,每每听到国际上说中国只会简单地制造而缺乏创新的时候,心中很是不忿,尤其是听到我们要拿上亿件衬衫去换取一架飞机,而对方还觉得我们是占了便宜的时候,更是血往上冲,觉得是一种耻辱。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很穷,老百姓也很穷。不仅如此,我们完全不懂市场,不懂科技怎么与经济结合。总之是两个特点:又穷,又不懂。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调动起了整个民族的积极性。这些年,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我体会在科技界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要自主创新;二是技术和资本一定要与企业结合。在中关村有的就是这两条:一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源泉;二是高科技企业以及配套的金融、中介组织的集合。这两条是中关村20年来,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各级领导,科研院所,以及我们这些企业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
我和我所在的联想是与中关村一同成长的。25年前,我走出科研院所,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一间20平米大的传达室创办了联想。在联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努力自主创新,研发出了从联想汉卡到高性能计算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我们率先实现了股权激励,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成功上市。我们成功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我们赞助了北京奥运会,由联想设计的奥运火炬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还在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等方面履行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国务院做出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联想集团的股东中科院和全体企业员工也给自己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按照新机制,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联想研究院。联想要的不仅是财物回报,还要做一个能为民族、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企业。我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需要一个闪光的国家品牌,而这个国家品牌将会是优秀的企业品牌组成的,联想在这方面一定要为国争光。此外,联想一定要通过科技创新、通过环保、通过公益事业为社会造福。
国务院的批复就是指挥三军的令旗,就是进军的号角。我觉得我们发力的时候到了!我们为中华民族立功的时候到了!中关村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要响应号召,奋勇创新。中关村的各路创新大军就要出发了,联想一定要争取站在这支队伍的最前列!
乘着科技的帆再度启航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前列。在今天的大会上,我对国务院批准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表示衷心的拥护!
我是一名从美国硅谷留学回国的科技工作者。十年前,我和杨晓冬等一批留美博士回到中关村,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个人技术入股组建了中星微电子公司,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确立了以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十年来,在中关村的这片沃土上,中星微电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核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象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打破了国外芯片产品的垄断地位,在国际上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中关村政策+硅谷机制的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中星微已经成为一家具有创新活力、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是中星微诞生的摇篮,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中心。我们为当年留学归国选择在中关村创新创业、与中关村一同成长感到光荣和自豪!
今天,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推动中关村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星微电子公司作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中关村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我们要积极参加示范区的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和创新试点工作:第一,在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第二,在科技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承建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在公安部、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把对国家安全、首都安全和平安建设十分重要的监控及数字安防产业链做强做大。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也许我们不知道这场危机何时见底,也不知道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最终会有多大,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清楚,这就是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一场新技术的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要与国家同舟共济,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市场的开拓、加速国际化的进程。我们有信心用自主创新来化“危”为“机”,努力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百年学府,一路科技创新
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
在贯彻落实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国务院决定,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决策。这对于清华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作为长期受到国家重视支持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高校,始终坚持把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坚持履行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项职能。多年来,清华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型的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高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目前,清华有三个实验室成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与中关村的26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联合实验中心;与北京市政府合办了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参与构建首都创新体系;培育了同方、紫光、博奥等知名企业及一批名牌产品;清华科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全国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
再过两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全校师生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我们要借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风,大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清华毕业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努力承担和完成好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针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企业孵化和成果孵化的双孵化功能,推广清华科技园聚集、聚合、聚焦、聚变的四聚模式,促进清华固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也希望在加快学校发展、服务首都经济中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次国务院的批复中明确指出,要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在中关村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还提出在中关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核定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我们认为,这些新的政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都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我们非常赞成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作为试点单位,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指导下,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为示范区的建设,为首都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创新,站立前沿
肖云汉(中科院高技术研发局副局长)
中科院地处中关村,与北京市和科技园区有着深厚的地域关系和感情。上世纪80年代,以中科院陈春先研究员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率先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迈出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随后,中科院又率先实行一院两制的运行体制,以自主知识产权出资参股,成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联想等中科院企业从科研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以公司的形式获得人、财、物支配的经营权,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的互动,智力成果向市场产品的价值转移。中科院参股的一批企业已经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坚力量。中科院还充分发挥科研国家队的优势,与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在中关村联合开展了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开放实验室等方面的工作,建设了一批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中科院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体制机制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条政策措施就是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这无疑是个重大突破,将在中关村吸引、聚集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产生和转化更大、衡量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国务院的批复还明确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中按规定核定间接费用,这又是一个激励人才的重要措施,对于更好地完成重大科研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尽快制订具体实施细则,使上述政策具有操作性和持续性。我们将积极参与中关村的股权激励等重大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用科技再铸辉煌
屠海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汇集了国内一流的科研资源、一流的人才,一流的高技术企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群体。中关村以博大的胸怀、优良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发展成为海内外精英、有识之士和莘莘学子创新创业的摇篮,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地处中关村,是中央转制院所,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中关村园区组建了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生物冶金等9个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设立了有研硅股、有研亿金、有研稀土、有研粉末等6个高技术公司,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务院又作出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今天,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的欢心和鼓舞。结合当前形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科研总院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积极服务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发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举全院之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发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和节能降耗新技术,促进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装备和关键原辅材料国产化、载人航天等重大专项中12英寸硅片,高性能铝合金等关键材料的开发,逐步打破高端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此,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在北京市的支持下,组建一个实行新机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发中心。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复苏和发展壮大。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执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安排上千人次科技人员,向中小企业转移上百项较为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提升其产品竞争力,为扩内需、保增长和扩大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积极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要在逆境中发现有利因素,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进轻技术结构材料、光电、核能等新材料的产业化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并扩大半导体材料轻金属结构材料、稀土材料、高纯有色金属和新能源材料的产业规模,为形成首都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材料保障。
进一步深化院所体制机制的改革。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我们要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科技部等国家部门和北京市的指导下,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多种形式的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其深化转制院所的改革。在本世纪前20年,再铸中关村新的辉煌。
9.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调查报告 篇九
去年春,这个村××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艰辛努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夯实领导责任科学制定规划
去年春这个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镇上确定党委书记包联,镇人大主席张建平带领三名得力干部驻村包抓项目建设。镇领导和村两委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参与研究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同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文秘杂烩网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计划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主攻涉及经济发展和服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营造了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村按照村庄规划,近年路渠东西两边都建起了两层小楼,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街道式村落。但因历史上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村千亩农田耕作田间没有通道,田间灌排不畅,村级活动场所狭小,村容村貌急需整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得到改善。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就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紧紧抓住农综开发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动员全村人民群众苦干实干,扎实抓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采取群众投资投劳,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的办法搞建设,共投资198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166万元,群众集资、筹劳抵资32万元),在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综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修成田间机耕路五条2600米,新修u型渠6500米,新建抽水站一座,水系建筑物6处,保证了农业生产中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对长岭堰进行综合整治。硬化干渠1150米,对渠道边农户门前渠坎统一用灰烧砖砌成仿古护栏,对干渠两边进行绿化、美化。三是对桂濂公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本村820米公路两边的119户、420间房屋立面统一进行装饰,对人行道及院场1700平方米做硬化处理,统一种植香彰桂花等名贵树木6000余株,路边渠坎统一种植花草美化、绿化。四是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在邻公路的集中地段调整土地2.85亩,建起办公场所10间460平方米,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硬化院场1600平方米,建铁艺院墙300余米,篮球场、乒乓球台及简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及计生服务室集中设置。五是实施“一建三改”。农户新建沼气池100口,同步进行改厨、改圈、改厕,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内道路畅通,通讯、卫生、交通、供排水、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田间道路,水渠得到彻底治理,村级活动场所顺利建成,全村新建楼房240户685间,占总农户80%以上,桂濂路长岭郾两旁打造出长一公里的街道式小桥流水格调民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变。
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10.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汇报材料 篇十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杨地镇党委、政府对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龙潭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山阳县城77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63户1695人,其中农业人口1530人,耕地面积1955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1元,增长60%。今年龙潭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我镇高度重视示范村建设各项工作,制订了《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龙潭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治理、社会事业和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下面我就今年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产业发展。核桃建园600亩,以完成600亩;养猪10户500头,已完成8户600头;中药材1000亩,已完成1000亩;农家乐2个,已完成4个。
2、基础设施建设。通组水泥路4条4.3公里,已完成8条8.6公里;连户串户路13条4公里,已完成29条8.9公里。-1-
3、环境整治。陕南移民搬迁30户125人,已完成104户416人;民居改造270户40500平方米,已完成272户40800平方米;改圈260个,已完成267个;改厕260个,已完成267个;修洗涤池60个,已完成68个;场院硬化230户16100平方米,已完成241户16870平方米;入户路18条6000平方米,已完成35条11700平方米;建沼气70口,已完成68口;建太阳能200个,已完成200个;建节能灶260个,已完成251个;水源地保护1处,已完成1处;修垃圾池1个,已完成3个;栽绿化树3000株,已完成2800株。
4、公益事业。农村超市1个,已完成1个;学校改造24间672平方米,已完成。加快完善以农村低保、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积极动员群众开展 “四清”为内容的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的面貌,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和村庄绿化。
5、党的建设。加强村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正在建设24间535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分配任务是7间175平方米),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召开民情恳谈会6场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4件,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调处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未发生违法案件、群体性或越级上访事件,全村大局和谐稳定。
二、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为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镇上成立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扶贫、农牧、包村干部为成员,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转换工作,解决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的各种问题,严格执行县政府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各种矛盾,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杜绝各种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行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艰巨,我们按照精心部署,合理安排,狠抓落实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步骤,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示范村建设上来,形成齐心协力抓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高点起步,严把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科学设计,规范施工,保证质量,严防“豆腐渣工程”,始终把质量管理贯穿到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做到前期按规定设计、中期按规范施工、建成按标准验收,保证项目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
4、严格程序,规范管理。要求村上认真填写台帐,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必须由负责人和群众签字登记,坚持定期公示,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坚决杜绝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游亲厚友,确保所有资金和物资使用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群众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总认为这是政府行为,与自己无关,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少数村干部有畏难情绪,在遇到困难时勇气不够,解决办法不多;三
是部分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指标完成的质量还不够高;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规模小,龙头产业带动力弱;五是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四、下一步打算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加倍努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证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继续做好部分群众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充分认识群众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主体,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加快村庄院落“五堆”清理和街道环境卫生整治,为群众创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四是强化农业基础,按照“优果、强畜、兴药”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高龙头产业带动力。
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扎实开展“丰阳堡垒〃天竺先锋”党建主题活动,提高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言献策。
【霍城镇西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推荐阅读:
新农村城镇建设06-23
霍城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10-11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06-17
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08-02
德国农村城镇化09-16
新型城镇化建设征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07-29
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08-15
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人”09-10
小城镇建设提纲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