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

2024-06-16

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精选4篇)

1.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 篇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程论文选题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演变及发展模式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私营经济

论民营经济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前景

市场经济分配机制探索

关于完善我国产权市场的思考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透视与治理对策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构建相关问题探析

关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试论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模式探索

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困难与出路

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国有控股企业治理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国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体制改革研究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与时代性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理性思考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试析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探析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与保护对策 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主要标志 我国城市建设中城中村居民利益补偿问题研究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建设

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我国选择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现存产权制度及其改革路径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对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理性思考

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深化我国所有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层矛盾与改革设想 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探析

正确把握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 篇二

1、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到实践的发展

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

4、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6、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本质

7、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8、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10、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1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

13、刍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4、党建模式科学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15、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建工程的创新

16、可持续发展视阈中的“两型社会”建设

17、绿色GDP: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唤

1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19、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

20、试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21、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及举措

22、试述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新格局

23、谈谈你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解

24、奥巴马对华政策剖析

25、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26、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二、课程调查选题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体会和建议

2、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实效性

三、几点说明和要求

1、每位同学可从课程调查选题中选做一题,该项作为平时成绩,字数1000左右,文首须有标题、姓名、专业、学号,打印A4纸。

2、每位同学可从论文参考选题中选做一题,该项作为期末成绩,字数在4000-5000左右,按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打印,即文首须有标题、姓名、专业、学号、摘要、关键词,可不用英文翻译,参考他人成果请注明文献出处,参考文献放文末。

3、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行文流畅,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每位同学均要端正学风,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他人成果,若发现有抄袭和雷同者将以0分计算。

5、课程调查和论文交稿时间:下学期第一周,由各院、系、所2012级研究生班干部统一收齐交马克思主义学院陶蓉老师,仙林校区专3—510室,电话:84028368。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3.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 篇三

1.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

3.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

5.大数据时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 6.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文献整理与研究 7.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理想信念与精神风范研究 8.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9.中国共产党军事思想综合研究 10.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史研究

11.延安时期未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12.“鸡鸣三省”会议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 13.中国《论语》学史 14.中国道统思想研究 15.《孝经》学汇刊 16.《礼运》集释与思想研究 17.周易图学史研究

18.日本朱子学文献编纂与研究 19.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 20.蒙古因明研究

21.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

22.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华审美文化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研究 23.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

24.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 25.设计形态学研究

26.西方美学经典及其在中国传播接受的比较文献学研究 27.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 28.公共事件的社会伦理心态研究

29.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 30.生物样本库的伦理问题和管理政策研究

31.中美软实力博弈与美国建构现代道德文化的经验教训研究 32.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

33.逻辑真理论的历史源流、理论前沿与应用研究 34.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流逻辑研究 35.面向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组合范畴语法研究 36.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学研究 37.“软计算”的科学革命与哲学革命研究 38.数据科学对社会科学转型的重大影响研究

39.尼采著作全集翻译

40.《威廉·詹姆士哲学文集》翻译与研究 41.《马克斯·舍勒全集》翻译与研究 42.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43.1950—1956年中国农村经济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44.中国经济走势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45.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开放、金融安全与全球金融风险研究 4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异质性消费者行为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研究 4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要素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研究

48.“多规合一”视角下的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49.“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50.“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对中国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51.“一带一路”国家劳动雇佣制度研究 52.“一带一路”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5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 54.环孟加拉湾沿岸国家安全格局对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研究

55.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研究

56.推动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突破性改革研究 57.长寿风险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

58.“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及其政策研究 59.“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征管模式研究 60.互联网融合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61.中国产业集群地图系统(CCM)建设与应用研究 62.中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演变及有效性协同性研究

63.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多模式比较及策略选择研究 64.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防控体系研究

65.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6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67.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大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政策研究 68.气候适应性城市风险管理评估与治理对策研究 69.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70.中国2030年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71.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方法及保障体系研究 72.加快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体系研究 73.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机制创新与顶层设计 7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 75.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

76.我国城市群连绵带的城市层级体系及协同发展研究 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78.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与制度创新研究

79.金融服务养老的理论框架、国际经验、中国路径研究 80.基于结构性数据分析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81.农民获得更多土地财产权益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8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评估体系建设及实现路径研究 83.超特大城市脆弱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84.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格局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

85.公共交通污染排放社会外部性及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 86.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比较与实现路径研究

87.基于市场导向的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和制度优化研究

88.中国高铁经济理论解析框架及演化路径研究

89.太阳能光伏扶贫运行机制的系统性评价与政策创新研究 90.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91.我国企业征信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92.分享经济核算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93.基于保险精算的精准扶贫研究

94.大数据背景下健康保险的精算统计模型与风险监管研究 95.大数据时代雾霾污染经济损失评估及防治对策研究

96.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统计测度研究 97.世界经济的重大结构性矛盾及其影响研究

98.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方案研究 99.中国标准治理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研究 100.中国与环印度洋地区战略合作研究

101.美国逆全球化视域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均衡研究 102.中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研究

103.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价值前提、思想资源和实现路径研究 104.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 105.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网络治理体系研究 106.当代中国重要政治文献多语种数据库建设

107.“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108.地缘政治风险预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09.亚洲和欧洲主要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研究 110.海洋政治学研究

111.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 112.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 113.农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114.分配正义的理念创新研究

115.中国残疾人家庭与社会支持机制构建及案例库建设 116.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117.基于大数据的反社会行为预测研究

118.20世纪中国农村调查不同流派的资料整理与研究 119.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跨学科研究 120.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

121.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 122.健康预期寿命与人口群体健康水平测量 123.中国宪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124.当代中国改革创新试验的法治问题研究

125.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重大改革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126.当代中国法治认同的现实价值及培育策略研究 127.司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28.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 129.建立犯罪记录制度的基础理论和制度设计研究 130.促进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131.构建中国特色老年法体系研究

132.中国特色反腐败国家立法体系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133.构建中国特色境外追逃追赃国际合作机制研究 13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 135.基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强国战略路径研究 136.国际法与国内法视野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研究

137.中国海外侨胞权益保护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 138.“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139.交通海权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法治问题研究 140.中国海权发展模式及海洋法制完善研究

141.全球海洋治理新态势下中国海洋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142.网络金融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 143.宗教工作法治化研究 144.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

145.国家建设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原理、实践经验与现实挑战 146.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 147.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148.“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149.中国边境口岸志资料收集及整理研究

150.“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价值特征与系列集合遗产综合研究

151.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 152.西藏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153.明清以降浙南畲族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154.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的抢救与整理

155.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图像文化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156.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

157.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 158.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 159.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建设

160.中国岭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161.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研究 162.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调查与跨学科研究 163.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改进设计研究 164.东亚冷战与中国对外关系研究

165.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与中国应对战略研究 166.“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喜马拉雅合作研究 167.湄公河流域地区民族主义发展态势研究

168.面向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海洋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169.构建东北亚地缘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与中国可持续安全战略研究 170.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关系史研究 17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172.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 173.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 174.中国经济数学通史 175.中国冶金史 176.多卷本《西周史》

177.秦汉时期国家建构、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

178.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的整理与研究 179.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

180.西域出土汉文文书的整理与晋唐丝绸之路研究 181.吐鲁番出土文书再整理与研究 182.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83.《营造法式》研究与注疏 184.西夏文《天盛律令》整理研究

185.浙江鱼鳞册的搜集、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186.“湖广填四川”移民墓葬碑刻文献数据库建设及其乡村社会研究 187.东南地区传统海商文献整理与研究

188.南海《更路簿》抢救性征集、整理与综合研究 189.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

190.13-14世纪波斯文蒙古史史料搜集与研究 191.明代价格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192.明清至民国时期涉藏方志研究 193.清代以来东北移民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194.多卷本《全球客家通史》

195.多卷本《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196.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 197.《中国近代史大辞典》编纂

198.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资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01-1949)

199.近代长江中游地区(湘鄂赣)商会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200.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文献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研究 201.近代宁波商帮史料收集与整理研究(1840—1949)202.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 203.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 204.中央苏区民间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205.国民参政会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8)206.日本对华精神侵略民间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207.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 208.1950年代以来中国新编谱牒的整理与研究

209.30年来台湾社会有关“一个中国”原则文献整理与研究 210.《钦定理藩院则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

211.甘青川滇藏族聚居区藏文地方志资料搜集整理暨《多康藏族史》编纂

212.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 213.东胡系民族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214.《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相关民族、人物、事件研究及分年、分类辑注

215.敦煌学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216.两岸族谱资料数据库建设

217.欧洲所藏近代中国声音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218.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整理、汇纂与研究 219.“间岛问题”文献整理与研究 220.“亚细亚文库”文献整理与研究 221.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222.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

22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 224.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掘研究报告 225.两汉时期铜器资料整理及数据库建设

226.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 227.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 228.宗日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研究 229.古动物DNA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 230.西沙群岛出水陶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231.大冶铜绿山及鄂东南矿冶遗存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232.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考古发掘报告 233.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 234.壬辰战争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

235.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冲突与道德重建研究 236.美国的非政府组织与东西方冷战研究 237.英国经济社会史文献学专题研究 238.17-20世纪喜马拉雅山区域史研究

239.中日合作版《中日文化交流史丛书》 240.多卷本《世界华商通史》 241.多卷本《西方城市史》

242.“一带一路”战略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 243.基督教中国化背景下农村基督教问题研究 244.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245.新疆两千年佛教研究 246.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 247.西藏本教通论 248.吠陀文献的译释及研究

249.汉文大藏经未收宋元明清佛教仪式文献整理与研究 250.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 251.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

252.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 253.中国词学通史 254.中国赋学编年史 255.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

256.《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 257.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258.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

259.中国古管乐器文献、图像及文物资料集成与研究

260.中国古代演剧史料汇辑及研究

261.中国历代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262.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 263.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 264.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 265.先秦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266.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 267.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

268.《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 269.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 270.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

271.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272.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 273.明清唱和诗词集整理与研究 274.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 275.《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276.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整理与研究 277.秦腔传统经典文学剧本整理与研究

278.基于大数据视野的丝绸之路少数民族舞蹈传承研究 279.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 280.全西域文整理与研究

281.西夏文学文献的汇集、整理与翻译 282.中国古典小说西传文献整理与研究 283.海外藏中国宝卷整理与研究

284.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的编目、复制与整理研究 285.《朔方文库》编纂

286.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 287.“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 288.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批评研究 289.中国左翼文学的理论来源与本土实践研究 290.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 29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研究 292.20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长编

293.汉语异域传播与中国文化影响模式研究 294.国内外民国时期蒙古文学史料集成与编年研究 295.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理论整理汇编与研究(1902-1949)296.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与研究(1872-1949)297.近现代楹联创作史料整理与研究

298.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与文献整理(1870-2000)299.《鲁迅译文全集》注释暨原作、转译本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300.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30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

302.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303.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 304.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

305.“海洋强国”语境下欧美海洋文学与国家形象研究 306.“丝绸之路”域外作家、思想家与中国文化研究 307.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 308.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 309.英国戏剧书目汇编与史料选译 310.《荷尔德林全集》汉译与注释 311.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31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 313.大数据背景下城市灾难事件社会舆情治理研究 314.多卷本《延安时期新闻传播文化史》 315.周边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

316.多维度视角下中国对外分层传播战略研究 317.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 318.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319.情报学学科、理论、方法及情报工作未来发展研究 320.基于认知计算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321.大数据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归档与管理研究 322.国家中文名称规范档建设

323.面向数字人文的方志物产知识组织与利用研究

324.边疆民族地区濒危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及数据库建设 325.面向国家健康战略的网络用户健康信息素养提升与精准信息服务研究

326.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史及其文化影响研究 327.《王重民全集》编纂 328.汉字谐声大系

329.汉语词源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 330.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 331.战国文字诂林及数据库建设

332.《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 333.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数据库建设及系列专题研究 334.乾嘉学派——吴派研究

335.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 336.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 337.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

338.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339.越南汉字资源整理及相关专题研究 340.南方少数民族小文种文献保护与整理研究

341.中国境内语言音变特征的地理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建设 342.基于《世界语言结构地图集》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研究

343.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锦语言研究 344.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 345.明清以来西南官话区地方志方言俗语集成

346.吐鲁番文献合集、校注、语言文字研究及语料库建设 347.《突厥语词典》翻译与考订 348.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

349.中缅泰老越印度六国跨境傣泰语言比较研究 35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 351.中国国家外宣大规模多语种可比语料库及管理系统开发 352.世界主要国家话语体系比较研究 353.《二十四史》整体英译研究 354.李白诗歌全集英译及研究 355.《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 356.中国特殊教育通史

357.蒙古族教育史(1947—2017)358.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脑科学机制研究

359.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文化变迁与心理变化研究 360.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 361.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柔性管理政策 362.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及促进技术研究

363.基于社会媒体大数据的“一带一路”周边文化心理数据库建设

364.2022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对策研究 365.中外学校体育思想史整理与研究

4.课程论文选题(中国宏观经济重大问题) 篇四

马晓河 胡拥军

内容提要: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承载着扩大内需的经济转型要求,也面临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转型难题,更担负着突破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制度转型任务。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在于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实现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为了实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蓝图,需要积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关键词: 城镇化;战略布局;顶层制度;政策框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 /2009》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3.2%,城市人口超过7.5 亿,中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成为深刻影响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如何构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框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牛文元等,2009),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扩大内需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制僵化等问题。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城镇化速度与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也承载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目标,重点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城乡二元结构、城镇行政体制等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原有的经济秩序已被打破,新型的发展模式尚在探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既是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主要载体,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短期宏观政策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点。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与扩大内需问题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宏观需求结构的长期特征。回顾改革开放30 年,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生性的出口与投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而内生性的居民消费需求始终难以有效释放。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2009 年中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 比重仅为35.6%,远低于世界银行划分的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资本形成总额占GDP 比重高达42.61%,高于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2009 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016.6 亿美元,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因此,中国经济的宏观需求结构明显失调,呈现典型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特征。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调整形成倒逼机制。在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全球形成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供市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材料的实体经济三角形分工格局(刘鹤,2009)。然而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作为市场提供国受到重创,其消费市场无法支撑世界经济的三角循环运行,而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以及“再工业化”政策主张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供求关系的失衡。后危机时代,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紧缩的趋势,中国外向型增长模式所依赖的外部市场环境已不可持续,与出口关联的庞大过剩产能亟待寻求出路,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亟待实现从以外生需求为主向以内生需求为主的转变。

如何实现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普遍认为,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回顾改革开放30 年,正是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国内消费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快速工业化形成的巨大产能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消化。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需求结构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突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根据统计数据,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6%,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农村,2009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59%,高达7.13 亿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是限制宏观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但根治内需不足的药方不在农村而在城镇。根据刘恒中提出的“以农转非为中心的内需开发战略”,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对工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存在着城乡需求落差,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城镇化将城乡消费需求落差转化为有效需求,会产生消费转换效益与收入增长效应,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需之源。因此,后危机时代,用城镇化突破收入城乡分配难题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最佳选择与长期战略,通过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进而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在城乡二元制度下,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出现的特殊群体。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被计入城镇人口。根据该口径计算,2007 年1.6 亿农村户籍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占城镇人口总数的27%①。大量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没有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住房等诸多领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站在市民化的入口处,处于“城市不开门,农村难断根”的两栖状态。

一方面,农民工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无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福利。尽管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限制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平等享受在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福利,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社会保险为例,农民工由于户籍管理的限制,无法加入城镇职工享有的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障,只能加入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不可转移接续的农民工社保体系或者不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 年调查,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以义务教育为例,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与城镇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未能有效覆盖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大量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守农村,无法平等地接受城镇公办义务教育。根据全国妇联2009 年公布的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5800 万,相当比重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多数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得不到政府扶助,其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被称之为“投资低、收费低、教师薪酬低、教学质量低”的“四低学校”。

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难以获得市民化的发展资本。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流转局限于农村集体内部,农村土地转化为城镇土地须由国家统一征收。就土地流转而言,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没有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尚未成形,进城务工农民难以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土地财产收益权的合理价值,从而无法获得市民化的发展资本。就土地征用而言,在现行《土地管理法》规范下,农民从农地征用中获得的补偿上限是土地农业产值的30 倍,无法从农地转用的巨大增值中获得收益,客观上降低了失地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经济能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并改变土地用途进入城市土地交易市场获得巨额土地出让金,即土地财政。根据孔祥智的研究,1987—2007 年各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35% 来自于土地出让金,其中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土地征收补偿费,占90% 的土地出让金是失地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资本贡献,估算总额为44235 亿元。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09 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14239.7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20.8%,土地出让收入比上年增长43.2%,远远快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11.7%。

(三)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

中国城镇体制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实行市管县与城带乡的城乡综合治理体制。现行中国城镇体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不适应于工业化、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既阻碍了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市场机制下发展壮大。

中国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直接体现为“纵向”的城市行政层级过多。中国的城市行政组织系统包括有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建制镇)等五个层级,与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权组织系统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双轨制地方治理体制。同时,五个层次的城市(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性质存在较高程度的“同构性”,各级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职能同构”的五级城市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效率低下,各级城市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失衡。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等级化城镇管理模式,使得城市资源更多地集中于中心城市,各级中心城市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公共资源、经济资源的集中,低行政级别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无法获取充足的公共资源,缺乏充分的公共管理职能,制约了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挥承担转移农村人口、承接城市职能疏散、协调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限制了以市场力量推动的城镇区域合理布局的形成(陈剩勇等,2009)。

中国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还表现为城市间合作机制不健全。在行政等级控制主导的城市体制下,不同城市区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分割现象。随着中央对地方权力的下放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各地城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逐渐凸显,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各地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非合作博弈,使得各城市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部分城市政府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构筑自我封闭、自我配套的经济结构体系,有意识地限制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制约了区域性的公平、有序与自由竞争的统一市场形成,限制了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发育壮大(陈剩勇等,2009)。

在现行城镇体制下,城市型行政区的设置具有显著的“地域化”特征。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大量建制市特别是通过整县改市方式新设立的县级市,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城市产业支撑较弱,城市主体功能不完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僵化的一县一市模式无法适用人口与产业的高度集聚,以东莞虎门镇为例,该镇本地人口10 万,外来人口90 万,高达100 万人口的城市在现行行政区设置下只享有建制镇的管理权限,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均按照该镇10 万本镇户籍人口设置。与此同时,“地域化”的城市行政区划使得各地城市政府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与主体功能布局方面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不利于跨行政区的城市群、城市圈与城市带的协调发展。

二、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是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实现龙头型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地位、中小城市的主体作用以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城市群作为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它能突破大城市痼疾与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集聚效应弱的弊端,融合“有分散的集中”与“有集中的分散”两种空间分布格局,是实现中国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主要承载方式。

(一)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试点政策,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机制活、联动城乡统筹、吸纳农民就业的特色小城镇,小城镇总数控制在1 万左右,每个小城镇人口规模在3 万以上。东部地区,在大城市与城市群带动下发展一批产业支撑能力较强、公共服务较好、与大中城市形成合理分工的重点小城镇,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行政制度改革发展成为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针对小城镇发展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与政策约束等方面的劣势,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方针是推进“合乡并镇”,有选择的发展一批有潜力的小城镇作为担负农村公共服务的载体与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节点。

(二)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主体,其城市数量占全国设市城市总数的78.63%,其城市人口占全国设市城市总人口的55.31%,其中占73%的中小城市分布在内地(王建,2010)。今后,应鼓励和支持中小城市、小城镇扩容,重点解决中小城市集聚效应不强、就业岗位不足、公共服务难等问题,不断增强对农民工大规模市民化的吸引力。未来十年,中小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积极发展一批城市主体功能完善、承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强、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是扩大内需、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参与城市群产业分工、承担大城市功能疏散的主要载体。对于具备条件的中等城市,应鼓励其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辐射能力的大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要将中小城市发展成为能带动地方经济、具有较强要素聚集效应的增长极。

(三)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大城市

大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未来十年,大城市崛起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大城市。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预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在未来十年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超巨型城市,天津、武汉、重庆、沈阳将发展成为巨型城市,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成都、西安、长春、大连、杭州将发展成为特大城市,100 ~ 300 万人口的大城市将达到40 个以上。针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应引导上海、香港、北京向城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发展,引导深圳、珠海、青岛、大连等若干有潜力的大城市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梯队并培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积极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大城市的跨越发展推动中国城市体系向高端形态迈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地区以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顾朝林,2010)。

(四)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重点城市群

未来十年,通过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重点城市群,实现全国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其中重点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体系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发育不足,城市群的发展处于雏形阶段。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是未来十年加快人口城镇化、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突破口。因此,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是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小城市、积极培育大城市,依托区域交通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城市空间结构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十大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江汉平原城市群、湘中地区城市群、中原地区城市群、松嫩平原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三峡地区城市群、关中地区城市群(顾朝林等,2008)。

三、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城市群是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中国城市体系的基本单元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为重点突破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瓶颈,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为了实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蓝图,需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一)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

城市政府转型是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内容。城市政府转型的重点是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设计制度框架,为完善城市公共政策、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健全城市公共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城市政府从威权式行政控制向参与式民主治理、从单中心行政管理向多元化城市治理的治理结构转型。

1.减少城市行政层次。新时期,减少城市行政层次是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思路是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首先试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现财政意义上的“市”、“县”分治,其次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实现隶属关系上的“市”、“县”分治。通过省直管县改革,各层级城市政府之间关系得到有效梳理,以“县”为主的中小城市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省直管县改革不能一刀切地否定市管县的积极因素,在部分发展潜力较好的中心城市,应该通过改革,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为腹地的城镇体系,有利于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与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

2.优化城市行政区划。优化城市行政区划的起点是回归现代城市建制的本位。总体思路是根据城市辐射边界范围实现从地域型行政区向城市型行政区的转变。一是推进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针对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将周边县市并入中心城市、转型为市辖区,为中心城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发育预留发展空间。二是推进城市设置标准和模式的创新,将部分经济实力符合建制城市标准的强县或强镇转型为省直辖的县级建制城市。三是适度整合县域行政区管辖规模,将部分人口规模较小的县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近、历史联系紧密等原则予以合并。通过优化城市行政区划,推动各级城市通过市场力量发育壮大,有利于不同类别与等级规模城市间的融合与城市群的发展。

3.调整城市权责关系。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省直管县为突破口解决各级城市政府的权责同构问题,实现县级城市的职能归位,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县级城市作为基本执法单位的综合管理职能,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具体方针是重新定位省级行政政府与县级城市政府的职能性质与权责,弱化省级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和资源权力分配的行为,强化省级政府作为区域性行政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区域统筹作用;稳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对工商、税收、投资、土地等管理权限有序下放到县级城市政府,逐步形成县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稳步推进合乡并镇与强镇扩权改革,通过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乡镇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是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通过选择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试点,赋予中心镇以社会保障、集镇规划、户籍管理、财政税费等部分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解决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以乡镇体制改革带动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

4.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行政管辖权协调问题是全球城市群治理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城市群作为跨行政区的城市体系,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一体化与行政管理分散化的矛盾阻碍了城市群的发展壮大。结合中国现状与国际经验,创新中国城市群治理模式的重点,首先在一些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合作基础良好的省区内,城市群经由省级政府协调下试点设置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其次在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经由中央政府协调下试点设置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并逐步向其他城市群推开。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作为自上而下的正式机构设置,主要在城市群的交通通讯、土地规划、环境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管理权限,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层面的转移支付与城市群层面筹集的部分财政收入(汪阳红,2009)。

创新中国城市群治理模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健全“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秘书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等东部三大城市群最重要的区域协调机制(吴良镛等,2006),以此为经验在全国各城市群中推广发展自下而上的“城市群地方政府联合会”,逐步协调城市群内部各成员城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在全国统一的法律与政策指导下,修正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法规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研究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指标、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商标保护等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

户籍与土地是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两大不可逾越的问题。在现行制度下,农村人口既难以进城镇户籍之门,也难以断农村土地之根,作为人口城镇化主体的农民工处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两栖状态,“心”已市民化,“身”还是农民。与此同时,作为破解城乡二元制度以及承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推动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城市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福利均质共享。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向城乡一元户籍制度转变。未来十年,具体思路是以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为突破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特别是县城与中心镇的落户政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要初步放宽大城市户口准入制度,允许在大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同时,要逐步弱化社会福利与户口挂钩的制度安排,首先通过修订或废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法规文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稳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分享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对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等方面的均等化,最终实现全社会成员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

2.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交易权利充分保障。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真正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实现农民享有将承包土地与宅基地置换为发展资金或者与城镇社会福利的交易权利。从具体路径来看,农村承包土地改革主要在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农民采取转包、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抵押等方式实行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村宅基地改革主要在于建立健全宅基地置换政策与相关法规,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农民及其家属将宅基地及其附属房屋向县市政府置换为城市户籍与城镇公寓住房,置换宅基地及其附属房屋的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福利,在此基础上不同县市政府可根据财政情况给予进城农民部分资金,为了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将置换的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按一定比例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3.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也是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流动就业人口纳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建设用地、人均住宅、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卫生支出、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等指标统计范畴,相应地,农民工公共服务问题要列入各级城镇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7),农民工及其家属对教育、医疗、安全、住房等公共服务需求也要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其次,城镇总体规划覆盖与城镇连片的农村地区,城镇市政管辖的给排水、供电、交通、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与城镇连片的农村地区要实现同城化,同时城镇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网络向这些地区均质化扩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指标,主要涵盖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七大类,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无差异化面对城乡居民;各级政府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设置达标标准,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收益范围、类型属性的不同,明确各级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并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上级到下级政府的纵向调节机制,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健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各地区城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的资金需求。

4.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群作为中国城镇化主体形态的作用,需要重点打造中心大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共同体”。“城市群共同体”要通过城市群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群地方政府联合会协调规划启动“五个统筹”,即启动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制管理五个方面统筹发展的城市群公共工程建设。对于公共资源而言,主要是针对城市群土地资源使用、水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对于基础设施而言,通过启动一批公共建设项目改善城市给排水、能源供给、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是发展以城际快速交通为中心的“城市交通网络”。对于公共服务而言,主要是在城市群内部统筹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发展,通过实现城市群内部无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推动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获得公平发展空间。对于社会保障而言,主要是在城市群内部通过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保障城市群内部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居民均能获得大致相当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公共福利。对于体制管理而言,主要是城市群内部各等级城市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区域合作框架,为各等级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是承担农民市民化、人口城镇化增量的主要载体,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支撑、城镇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发展短板,因此未来重点是完善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通过总体规划布局,对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实行投资倾斜政策,通过改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二是积极引导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对接大城市功能疏散,鼓励政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向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转移。三是推动建设用地政策调整,鼓励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重点应用于支持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改革土地出让金征收制度,将一次性征收改成长期受益或者不动产税形式,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建设可供出租或转让的农民工住宅。四是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特许经营、有序竞争、加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城镇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城镇公用事业价格收费制度,推进城镇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经营与管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7)。

参考文献

1.牛文元,刘怡君.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2009

2.刘鹤.世界市场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均衡.比较,2009(6)

3.陈剩勇,杨馥源.建国60 年中国城市体制的变迁与改革战略.社会科学,2009(8)

4.王建.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宏观经济论坛,2010(5)

5.顾朝林.中国城市化空间及其形成机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75 期,2010

6.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

7.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农民工市民化: 现状、前景与路径选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第76 期,2009

8.汪阳红.城市群治理与模式选择.中国城市经济,2009(2)

9.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2007

上一篇:会计论文方向下一篇:江淮地区土壤调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