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名著教学设计(通用13篇)
1.《名人传》名著教学设计 篇一
名著导读练习卷:
1.《海底两万里》是()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第三部是《》)主要讲述()。
2.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发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的潜艇,并且带着()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的环球探险旅行。
3.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时而()、()。
4.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5.凡尔纳的许多科学幻想已经被后来的科学发现所证明。现在不但()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连(、)这样的梦想也已经成为现实。
6.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是(、)的人。
1.()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叙述()、()和()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和()的精神
2.()、()、(),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通,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的伟人。
3.《名人传》写作目的:
4.罗曼•罗兰认为()
5.三位名人悲剧的直接的根源是: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6.他们在社会上受到的最冷酷的对待是什么?
7.三位伟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勇于抗争的表现:
2.《名人传》名著教学设计 篇二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我们的学生跨入初中第一天起,我就在名著阅读方面下工夫,指导学生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名家名篇,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这里结合《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两部作品,我制定初二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了解内容、筛选信息、理清小说的复杂结构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章节或部分内容,每分钟阅读两不少于450字;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从某个角度作出评价,领悟作品的内涵,谈出对人生、社会、自然某一方面的有益启示,观点明确,表达流畅;积累富含哲理性的语句,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为了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标,我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分以下三个阶段开展活动:
1. 初读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
能够初步阅读全书,了解故事脉络,认识人物,时间为本学期的前两个月。为了完成此任务,本阶段设计的活动有: (1) 师生共同制订读书计划。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商讨拟订一份读书计划表,表中规定学生每周阅读作品的章节及具体内容。每周教师抽出20分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检查形式是教师出题,学生自测。题目是学生看书就能答出来的,不宜过难,以免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教师不仅要减少作业量,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使他们也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孩子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2) 课前名著故事会。在语文课上,学生自己选取这两本名著的某一段情节进行课前3分钟故事演讲比赛,每周评选“故事大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两个活动都便于教师把控学生名著阅读进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和调控。 (3) 阅读方法指导。教师可利用两节课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例如教会学生看书的封面、出版社、说明、作者介绍、序言等等正文以外的东西,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摘录、批注、比较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有质量地阅读名著。
2. 精读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走进名著,品味名著,形成初步的文学评论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提高自己文学素养和思想内涵。《海底两万里》主要设计的活动是:看电影,找差异。利用自习课先看电影,再看原著,讨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书中的一些情节电影里没有?如果是你做编剧,你会怎么来改编剧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既认识到文学作品有多种表达方式,又能尝试着去改造名著,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想象力。《名人传》主要设计了两个活动: (1) 课件制作比赛。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从生平、贡献和影响三个方面完成三位名人的介绍课件。本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材料搜集、整理能力,另一方面还增强了他们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主人翁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开展《名人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心得汇报会。在认真品读《名人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名人是怎样炼成的”或“我离名人有多远”为主题撰写读后感,在活动课上全班进行交流,并择优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名人在逆境中成功的秘诀,以名人为榜样,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作品发表的喜悦。
3. 名句积累阶段,主要开展的活动有:名句积累背
诵,经典情节、经典语句摘抄展评。这样不但帮助学生进一步锤炼自己的文字功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在品味优美语句的同时,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3.《名人传》读后 篇三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分别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和勇于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收获更多。
《名人传》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再现了20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注重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贝多芬从声名鹊起的鼎盛时期到贫苦交加的人生谷底,从童年时卑微凄惨到老年时对快乐的不懈追求……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贝多芬一直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但他内心的脆弱和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明白的。对创作歌曲的热情,对寻觅欢乐的执著,对制造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他的一生是神圣而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能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于是他在斗争和舍弃中,以毕生精力创造出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托尔斯泰,这个熠熠闪光的伟大灵魂,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抚慰人们的心灵,他用他强有力的笔写出一部部厚重的作品。这些作品描写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使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体会到,他是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他们伟大的灵魂犹如崇山峻岭,沉默而深邃。《名人传》犹如一首英雄交响曲。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面对苦难的磨折,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其靠投机取巧取得昙花一现的成绩,不如坚持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4.《名人传》名著导读测试 篇四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 “”,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是一部,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家,贝多芬是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岁。
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世称。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
9.米开朗琪是人,被人们称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罗雕塑了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其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用年雕成,表现了他精神。
12.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13.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召见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经哀尔大寺事件中,建筑家利用于勒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15.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和,作品中充满了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和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惟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的木雕模型。
18.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是他的成名作。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
22.《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年月。
23.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的表白。
24.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5.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和。
二、简答题。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5.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 篇五
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1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最后,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够记住贝多芬,并像贝多芬那样活着。
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2
音乐家、艺术家、文学家三位巨人。
从1815年开始,贝多芬就只能和别人在纸上交谈了——一只无形的手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拿走了,这对他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曾想放弃作曲,离开祖国,过隐居生活,但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没有退缩没有被挫折所击败,终于开始面对命运,顽强耕耘写出了交响曲《英雄》《田园》《命运》......米开朗琪罗的性格可真不是太好,软弱胆小、多疑、优柔寡断、做事有始无终,但在艺术上呢?为了寻找好材料,他在采石场一呆就是几个月,为了运送精心挑选的石料,他亲自带领工人开山筑路,为了使壁画保持鲜艳不脱落,他摸索颜料配方,一有差错就是从头再来,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了又失败,失败了再尝试,他在生活中也许不勇敢,但在探索艺术时,他从未胆怯过,米开朗琪罗在自已热爱的事业中,勇气十足。他一生作品无数,只要是勇敢地与艰难搏斗的一生都是成功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人世间后,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精神。他为许多的人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却从无所求,他为心中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他写了不少书,他的书被人们称赞,他的善行被广为传颂,他就是托尔斯泰。
这就是三位巨人,虽然命运对他们不公,但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也许我们会想:为什么贝多芬没有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那样好的身世?为什么米开朗琪罗没他们自由?为什么托尔斯泰没有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那样的追随者?这些他们都不会在意,也从没因为这些困难而给自已找理由,也从来没被现实的困难所吓倒,反而在困难面前激发了自已更强的战斗力,真正活出有价值的生命,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让我振憾,更让我自身充满了力量,向他们学习!
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3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4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里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事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辉煌,充满了幻想,令人叹为观止。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他孤独的活着,他惟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还坚强活下来。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虽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直痛苦的活着却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聋后创作的。他最后终于战胜命运,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听众的平庸,战胜困难和障碍,攀上生命的巅峰。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命运,他的精神震惊全世界。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毁于战乱,他受到别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钱。他一生依附教皇,为教皇做事。教皇为自己树立碑立传,使米开朗琪罗达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许多困难。他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岁。
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照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作者告诉我们要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只要你不屈服于命运,总有一天你会改变命运。人生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之中,命运是自己掌握的。
名人传名著读书笔记5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6.《名人传》名著阅读训练专题 篇六
《名人传》复习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画家和雕塑家
;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
他们的和的精神。
3、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4、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5、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9、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
伟大的作品,它是。
二、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据说,把雕像交由米开朗琪罗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
“现在,您请看。”
索德里尼回答说:
“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米开朗琪罗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
2、请概括这一情节的内容。(2分)新 课标第 一 网
3、文段中对米开朗琪罗和描写主要运用哪种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4、米开朗琪罗如果学会去向上司示好和妥协就会极大地改善他的处境,但他却只知道工作,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这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3分)
(二)①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他致“不朽的爱人”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一八
○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致韦格勒信中又言:“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原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申德勒说:“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②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③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有快乐”。
11、文段选自《》。作者是(国家)的。这部名著又三部传记构成。请写出这部传记中一个人的名字。(4分)
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句话的含义。(2分)
14、说说你对“惟其痛苦,才有快乐”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三)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 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 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3、“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 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试写出文段所写的人物的姓名、国籍、身份、代表作。(4分)
姓名:_______国籍:______
身份:______代表作:______
2、请分别概括前两个选段的大意。(3分)
3、第2段加点字“背着手”和“撞”字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4、第3段是《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它说出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3分)
5、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3分)
7.《名人传》名著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瓦萨里;优雅;气韵生动
1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艺术的五大特质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规则、秩序、比例、design和风格。瓦萨里用这五大标准对绘画、雕塑和建筑界的艺术家进行了评价。瓦萨里在他的著作里揭示了艺术发展的演变规律,并在第二部分中提出艺术的评价标准,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家的身份根本不受重视,甚至作为雕刻家或者是画家是被人看不起的,瓦萨里在著作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艺术家的地位,要为艺术家正名。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理论中鲜有著述,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瓦萨里则提到了这一点。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被人们所重视,艺术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
瓦萨里提出艺术的发展过程像人类本身一样,有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四个阶段。艺术从刚开始出现显然远未达到完美的状态,也许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好的特质,终究是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因此他将艺术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艺术刚刚形成发展的古老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刚刚开始发展,在造型方面远没有达到完美状态。因为任何新生事物在产生的初级阶段,都不可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瓦萨里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艺术及艺术家进行评价。在他提出的五个特质里,他认为规则和秩序在绘画、建筑和雕塑的发展初期是最容易达到的一种标准。第二个时期,艺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时期的艺术家已将以往艺术家存在艺术上的陈迹清除殆尽,他们把艺术又往前拉近了一步,这个时期的画在比例和design方面都有明显的成就。到了第三个时期,艺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这时候的艺术家已经具备了瓦萨里所提出的五大特质。
2 将瓦萨里和谢赫的艺术标准进行对比
2.1 “优雅”和“气韵生动”
在这里,不妨将瓦萨里提出的艺术“五大特质”和谢赫的“六法”论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瓦萨里所提出的规则、秩序、比例、design(模仿)和完美的风格(优雅)五项标准中,他将优雅放在最高的位置,并且认为这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形式,瓦萨里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这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具有优雅特质的画面中,色彩会比自然中发现的色彩更美,人物更具人文主义特质。瓦萨里作为西方的艺术理论家,他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在我国古代谢赫所提出的六法论中。六法第一条说的就是“气韵生动”,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也正是说明了“气韵”的重要性。在谢赫所处的那个时代,绘画的主题一般是肖像画和人物故事画,所以他所提出的“气韵”的意思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说是神韵,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下,如果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谢赫所说的“气韵”的话,这幅作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上品之作。“气韵”所代表的是人内在的生命和精神,是物体的内涵和神韵。东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大不相同,但是艺术的本质却是相通的,“优雅”和“气韵生动”所代表的就是但是藝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不管是“优雅”还是“气韵生动”,都是艺术理论家对当时的艺术环境所提出的艺术评价标准。只是针对不同形式的艺术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在谢赫当时的艺术氛围中,人物画是主流,画家对人物气韵的刻画更是画面中的重中之重。在瓦萨里所阐释的“优雅”的概念里,更多的也是在针对人物画,在这些优秀的画家里,拉斐尔将“优雅”表现的最恰到好处,在拉斐尔画笔下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都显示出不同的优雅特质。这里的“优雅气质”其实就是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气韵精神”,人最主要的就是精气神,只有将他的气韵神态、优雅特质表现到一定程度,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质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瓦萨里和谢赫在这一点上的观点显然是相同,只是在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
2.2 “模仿”与“传移模写”
除了“优雅”之外,瓦萨里认为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特质就是“design”及模仿。瓦萨里为模仿制定了两条主线——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对大师的模仿,在他的观念里,模仿并不是对自然不多不少的照搬,也不是努力的再现,而是要根据个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对自然进行自主的加工和提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约束了那些一味照搬对象而不加思考的艺术家要完美超越自然。自然是艺术家学习的最好范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有选择地去模仿,因为艺术是高于自然的东西,那些机械模仿的艺术显然不是瓦萨里所推崇的。他所说的另一条线就是模仿大师,前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大师的学习当然也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模仿的对象要量身定做,这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去选择。瓦萨里在他的模仿论中指出要模仿大师的范本,在模仿的手法上也要避免机械的、盲目的手段,要融合一定的自身因素,从而形成自己风格。谢赫的“传移模写”和瓦萨里所提出的“模仿”则有一定的区别了,谢赫所说的“模写”是临摹作品,这一法被他放在六法之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作品的传世依靠的是对作品的临摹传写,但他并没有深入强调对自然的写生模仿和对当时技艺超群的画家的模仿。只是单纯的谈到针对作品的传写,这也只是作为当时艺术家的一项基本技能,并不能代表画家的水平。唐代的张彦远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摹写乃“画家末事”,瓦萨里的模仿论相对来说内容就丰富多了,这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谢赫所在的魏晋朝早于瓦萨里十个世纪,在早于瓦萨里那么远的年代就提出了“传移摹写”,也体现谢赫在艺术理论上的高深见解。但他并没有将摹写这一问题深入讨论,只是点到为止。这和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关,更多的是理论家所处的时代的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方绘画评价的标准,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也会有某些交汇点,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2.3 “比例”与“经营位置”
《名人传》中也谈到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感,瓦萨里将此概括为“比例”,并适用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上面。在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和谐是瓦萨里在他的书中所强调的,文艺复兴以前的画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画面的比例关系。早期从事艺术活动的匠人缺乏对对象的视觉上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不需要专门的去测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自然也会有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力和对画面的感知力。处于艺术成熟期的艺术家已经会注意到画面中各部分之间的适当关系,这就是瓦萨里所提到的“比例”。瓦萨里将比例作为艺术评价的一个标准,来衡量艺术家的是否达到了那个时期所定下的标准。在绘画领域,“比例”其实就是关于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适当关系以及物体的恰当位置。在谢赫的“六法”中当然也谈到了关于画面物体的位置问题,但他只是论及位置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经营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构图设计,经营是艺术家的一个脑力加工过程。是在主观意识作用下进行的,对画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将物体安排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中,这和瓦萨里的比例和谐在某一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经营位置更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构图,瓦萨里则更注重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两者之间是相生相成的,但终究都是为了画面的完整和谐。
3 结语
瓦萨里在他的《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对后来的绘画家、理论家和雕塑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提倡艺术家要跟着自己的特质去选择所需要的艺术形式,而不是要跟着他人的脚步前行,只有在艺术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才不会落后于他人。在《名人传》中,我们看到了16世纪西方对艺术的诠释,同时也会想到我国古代那些关于艺术的评价标准,将东西方文化放到一起来,虽然看到的是东西方文化形式的差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还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 陈军.关于“六法”与中西美术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2] 李宏.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三个概念[J].新美术,2002(03).
[3] 王芳,张春生.“六法”之心悟[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4] 王文奇.气韵生动与生命的艺术表达[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
[5] 李元清.由“六法”引发对中西美术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5(01).
[6] 李宏.论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优雅”概念[J].美术观察,2005(11).
[7] 王明道.“气韵生动”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6(09).
[8] 王博.氣韵生动——绘画的终极目标[J].社科纵横,2007(03).
[9] 葛路. 中国画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6.
[10] 王玉贞.论谢赫“六法”之间的辩证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1] 李宏.线性的图式:瓦萨里disegno概念的形而下意义[J].美苑,2010(06).
8.《名人传》名著读后感 篇八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赌博平台注册德国钢琴家贝多芬。
贝多芬的母亲在他年幼时不幸地离开人世,贝多芬的父亲是个酒鬼,每天晚上都喝的醉醺醺的才回来,还把贝多芬“钉”在钢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弹琴,不到满意的程度,绝对不会让他休息,这给小贝多芬的童年留下了残酷的记忆。
令我最感动的,是贝多芬年轻时,因过度疲劳,导致听力连续下降,贝多芬也没有放弃创作的精神并继续编写《第七交响曲》。我敬仰他,他为整个音乐界付出许多,赌博平台注册直在临终前以顽强的毅力把《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完成。
上帝给了贝多芬一双听不见的耳朵,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是承受不了的,他没有米开朗基罗那么倔强,也没有托尔斯泰那样执着,贝多芬有着自己专属的风格,他赌博平台注册相信,交朋友最好要交灵魂上的知己,那才是懂自己的人。
9.世界名著《名人传》读后感 篇九
《名人传》真实的记录了三个伟大的人的“艺术人生”也用优美的文字将他们的精神力量神奇般的传递给了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扭转了我对他最初的浅薄的认识。
儿时的他,就从没享受过一天的疼爱,暴虐的父亲,早早失去的母亲,病痛缠身。“他平素的表情是阴郁的,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忧伤”而病魔又无情的夺走了他的听力。是啊,一个音乐家,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听力,连旁人听到这悲惨的经历都不禁眉峰紧蹙,又让他自己如何忍受呢?但不要忘了,他是我们伟大的贝多芬,他没有让我们失望,一蹶不振,而是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他的音乐事业中。《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的问世,就是对命运的最好的回击。不光这样,贝多芬还要勇敢的歌颂欢乐,至今《欢乐颂》仍被认为经典。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我当然也不例外。
那个下午,莫名的烦躁与闷热扑面而来,我没精打采的下着楼梯,觉得脑袋沉沉的,便任由他左右摇摆,最后终于耷拉了下去。“哎,又考砸了!”我喃喃的对自己抱怨着。第三次了!我想不出力又来原谅自己了!更不知该怎么对父母讲。我掉入了深渊,连我自己都不想救自己了!无意间,路过了音乐教室,一个个美妙的音符飘了出来,我细细的聆听,小心地把他们拼凑起来,啊,是《欢乐颂》!听着这熟悉而又欢快的音乐,贝多芬的故事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我好想有看到他那深邃的双眸,只是好象不是怒视了,而是让我读出了坚强二字!我顿时对欢乐又有了新的理解,就是不管上天给你的人生之路上摆放了多少障碍,都要勇敢的走下去,那种坚强会让你感悟到真正的快乐。
贝多芬的伟大不在于他留下了多少优秀的作品,而是将自己痛苦的经历,坚强的品质作为一笔更大的财富留了下来。
10.《名人传》名著教学设计 篇十
姓名:班别:
一、《海底两万里》法国 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主要内容: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诺第留斯号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三、主要情节:
1、漫步海底平原
2、海底森林狩猎
3、船艇搁浅,击退土人围攻(机智冷静、博学多才)
4、海底葬礼(伏笔)
5、勇杀鲨鱼解救采珠人(英勇顽强、善良博爱、)
6、参观海底火山和古庞贝城
7、援救长须鲸(机智冷静、善良,富有同情心)
8、打捞海底金银(正义,富有神秘色彩)
9、冰山封路,勇斗巨型章鱼(机智冷静、英勇顽强)
10、死逃诺第留斯号
四、人物形象;
1、尼摩船长:机智冷静、善良博爱、英勇顽强、博学多才、富有正义感
2、阿龙纳斯教授:才识渊博、善良正义、富有人道主义精神
3、康塞尔:生性沉稳、为人随和、忠厚老实
4、尼德兰:性情火暴、勇敢坚强
五、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文段练习
(一)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高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缆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1、这艘船的名字叫,他们要去干什么?
2、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
3、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1
(二)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
“对,还没有放在烤盘里,”加拿大人答,“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烤炉里了。这么黑。哼!好在我的尖板刀还带在身边,用得着它的时候,我是会看得清楚的。这些海盗,看他们谁敢先来向我下手吧„„”“尼德·兰,您不用发脾气,”我于是对鱼叉手说,“暴躁没有什么用,只会把事情搞坏了,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呢!我们倒不如先想法知道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摸索着慢慢地走。走了五步,我碰到一堵铁墙,墙是用螺丝钉铆住的铁板。然后,我转回来,撞上一张木头桌子,桌子边放有几张方板凳。这间监狱的地板上铺着很厚的麻垫子,走起来没有一点脚步声。光光的墙壁摸不出有门窗的痕迹。康塞尔从相反的方向走过来,碰着我,我们回到这舱房的中间。这舱房大约长二十英尺,宽十英尺。至于高度,尼德·兰身材虽高,也没有能衡量出来。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4.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只是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惠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
名著《名人传》补充资料
贝多芬
1、童年充满了艰辛,缺少家庭的温暖。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关在房音练琴,从少年时代
起就为生计发愁,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十一岁,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失去了母亲,因肺病而死。一直非常珍惜与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是儿时的伙伴,也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
2、受到维也纳的排斥,维也纳对贝多芬从来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浮华造作,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
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人物是不会心情舒畅的,他一有机会便想远离维也纳,但受到贵族王公的挽留,因为他们感到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愿他们的祖国蒙上失去他的耻辱。
3、遭受耳聋的折磨,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靠谈话薄与他人对话;
“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4、终生未婚,没能得到家庭的幸福;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卡尔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母亲不称职;
5、虽饱经忧患,总想歌颂欢乐的美妙境界;蔑视权贵,对法国征服者产生了憎恨之情,将原本打算献
给拿破伦的《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
米开朗琪罗
1、他不懂铸铜像,却只得在教皇的命令下花了十五个月从头学习,几乎没时间吃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铸成了,却在圣彼得罗尼奥教堂的下门前仅仅立了四年,就被人买去铸成了大炮。
后又被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项。
2、“我的精神极度沮丧,整整一年我没从教皇那儿拿到一文钱,我什么样也没向他要,因为我的工作还
没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资格索要报酬”
3、在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还
有为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的敌手。
4、长年累月仰面朝天地画顶画,视力坏到极点。
托尔斯泰
1、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2、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振奋的作品。婚后,创作出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为此常处于苦恼境地。他厌倦自己富足的生活,决心和自己所处的上层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三位名人在生活中遭遇不幸
贝多芬:
1、出身卑微:从小生活在父亲的鞭子下,被迫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2、他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凄苦和遗憾,一次次遭到爱情的否决,终身未婚,无儿无女;侄子不孝顺
3、有耳疾;
4、他呕心沥血创作的乐曲,常常拿不到分文报酬,全世界都在演奏他的作品,而他为出版这些作品反倒欠了出版商许多债务;
5、长相丑陋;
米开朗琪罗:
1、每一项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诬蔑和攻击;
2、父亲脾气暴躁;家人无休止地盘剥他的财富;
3、终身未娶,未享受过真正的爱情;
4、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大卫》遭到攻击;
5、一直受教皇的差遣,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理想和现实冲突;
6、长年累月工作导致病态
列夫·托尔斯泰:
1、面对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被开除教籍;
2、与妻子互不理解;
3、为自己的财富感到羞愧难安;
4、同情下层人民,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得不到支持
文段练习
(一)(1)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表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卷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它。即在他有拳头将要击下去一刹那,他停住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求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
(2)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羽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的唯一作品,以后,但尼哀特.伏尔丹想把它安在弥氏墓上。——他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部生涯的象征。
(3)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偏狂,人类的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
(4)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有力量,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有矛盾!
(5)人们可不要以为我们在许多别的伟大之外,在此便发现一桩伟大!我们永远不会说是因为一个人太伟大了,世界于他才显得不够。精神的烦闷并非伟大的一种标识。即在一般伟大的人物,缺少生灵与万物之间,生命与生命律令之间的和谐并不算是伟大,却是一桩弱点。——为何要隐蔽这弱点呢?最弱的人难道是最不值得人家爱恋的吗?——他正是更值得爱恋,因为他对于家的需求更为迫切。我绝不会造成不可企及的英雄范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1、从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2、从文中可以看出米开朗琪罗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
3、读完文段,你对“英雄”一词有哪些新的理解?
(二)没有什么比这封信更能披露这个充满爱心而又被痛苦折磨的人心中的秘密了:
“亲爱的苏菲我为了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的不一致而痛苦。我不能迫使你改变你的生活与习惯。迄今为止,我也不能离开你,因为我想我离开之后,我将失掉我能给予你的还很年轻的孩子们的小小的影响,而我将使你们大家非常难过。但我不能继续如过去的十六年般的生活,有时是对你们抗争使你们不快,有时我自己陷于我所习惯的周围的诱惑与影响中间不能振作。我此刻决心要实行我已想了好久的计划:走……如印度人一般,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到森林中去隐居,如一切信教的老人一般,愿将他的残年奉献给上帝,而非奉献给玩笑,说幽默话,胡闹,打网球,我亦是,在这七十岁左右的时节,我在全个心魂的力量上愿静穆,孤独,即非完满的一致,至少亦不要有在我一生与良心之间争斗的不一致。……你对于我,对于世界,你所能给予的已经给予了。你富有母爱,尽了极大的牺牲……别了,我亲爱的苏菲,我爱你。
1、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一封信?
2、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做出“离开”的决定?
3、请结合名著谈一谈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经历了哪些磨难?
11.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教学设计 篇十一
2、以《贝多芬传》片段阅读指导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名人传》的方法。
3、从名人苦难坎坷的经历中,感知他们伟大的心灵和崇高的品格,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热爱阅读,能以苦难为生命的养分,健康坚韧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说说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家、作品。
1、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接连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为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主要作品:《名人传》又叫《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而成,被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是这部小说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走进名人,感悟英雄
本环节选取《贝多芬传》的若干片段,对学生作阅读指导,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名人传》。(因为七年级下册同学们学过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对他有一些了解。)
1、忆说贝多芬
(1)说说你心中的贝多芬。
(2)教师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体投影)
(3)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片段,学生欣赏、感受。
2、片段赏析,走近贝多芬
(1)贝多芬被称为“音乐巨人”,在维也纳的第一个十年里,他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可他在26岁时,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且日益严重;临近老年时,他的耳朵全聋了。作为一个音乐家,面对这样的灾难,贝多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感知伟人的痛苦。
(片段1贝多芬遗书节选,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奥》预奏会的惨痛经历。)
a、学生自由阅读这两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b、再读这两个片段,关注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及对他的细节描写,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贝多芬心情的语句找出来,多读几遍,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全班交流。
c、学生能感受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的限制,领悟可能不够深刻,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人物内心深沉的痛苦和绝望。
d、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转入下一环节。
通过同学们刚才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我们已经感受到贝多芬面对生命中巨大的苦难的时候,他和常人一样充满了痛苦、挣扎和绝望。从这方面讲,他是可怜的、令人同情的。但是,在罗兰看来,贝多芬又是一个伟人,一个英雄,贝多芬的伟大体现在哪儿呢?
(2)阅读下面三个片段,来感受英雄的伟大并理解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片段3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韦格勒书节选;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成功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的相关内容;片段5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评价。)
a、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
b、教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聋年限,让学生直观了解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耳聋后完成的。
c、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生点评。
d、朗读赏析“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造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深刻理解贝多芬在苦难的重压下,不断抗争所焕发出来的那种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e、师生讨论,明确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师明确: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伟大的人,那些在患难中永不屈服,不断成长,拥有伟大心灵和伟大品格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与成败无关。
四、分析作品风格,指导后续阅读。
1、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来说说《贝多芬传》的语言风格和我们之前读过的散文、小说是否一样。
2、教师分析文体风格,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1)体察情感,关注评论。
(2)从真实的史料中去触摸巨人的灵魂。
(3)独立又统一的结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完成了《贝多芬传》中若干片段的阅读,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对《名人传》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难对“名人们”的折磨和“名人们”对苦难的抗争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正是这种坚韧顽强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国先哲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希望同学们能以书中的英雄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阅读中的困难,成就伟大的自己。
六、布置作业
1、制定阅读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人传》全文,做好读书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心得。
12.《〈名人传〉序》教学设计5 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能力目标:
1把握《名人传》的主旨和格调,理解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
情感。
2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最知道的伟人的名字。如秦始皇、拿破仑、孔子、马克思、李白、曹雪芹、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
将这些名人分类: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塑造灵魂的文学家,造福人类的科学家。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像音乐家贝多芬、雕刻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
今天就来学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序》。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插入课件)
罗曼。罗兰,法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因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名人传分别为《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托尔斯泰传》(1911)。本序为合传总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从17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从18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后来当了一名志愿兵。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文章比较比较难理解,先分开两部分来阅读课文,老师串读,将学生读的内容串起来。
教师串读第一句“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问“是什么造成空气沉重的呢?”,大家齐读第一段。读完后教师对本段内容稍作概括。(因为个个追求物质、自私自利)
教师读第二句“人生是艰苦的”,问:“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来说,人生怎样艰苦呢?”齐读第二段。读完也稍作概括。(艰苦:孤独、贫穷、烦虑、看不到希望)
教师读第三句“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问:“援助谁呢?”(援助孤独奋斗的人)
2、说一句话理解课文。
大家以“我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为受苦的伟大的心灵,是为了(或:是因为)。。。。。”为开头,下面大家概括课言语内容续写句子。
(给学生时间准备扩写句子,应从课文里面找)
例:我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为受苦的伟大的心灵,是为了改变我们周围人人追求功利、自私自利、崇尚物欲而造成的非常沉重空气。
我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为受苦的伟大的心灵,是为了帮助在孤独、静寂、贫穷、烦虑中斗争的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是为了让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
3、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大家知不知道作者写名人传的目的是什么了吗?(明确:就是以上两点)
4、有没有同学读过这三本名人传记的?或是其他名人传的`?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是不是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
(提示:不但可以汲取名人成功的经验,还可以从他们奋斗的经历中得到精神的鼓励。)
5、按照作者的观点,怎样的人才算是英雄呢?英雄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认真地快速阅读课文后面的内容。(3分钟够不够?)
(教学生如何快速阅读:先静下心来,闭目深呼吸两次,然后开始读;读的时候眼睛不要往回读,一直往前看就行;读完知道大概内容就行了。)
看看读的效果如何,下面还是来说一句话,这句话是以“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为开头。
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心灵伟大。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战胜灾患的毅力使他们心灵伟大。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像贝多芬一样,战胜长期肉体与精神的磨折而使他精神伟大。
6、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已经知道了作者写名人传的目的和作者选人的标准:那就是心灵伟大的名人,那么,能不能根据本文所写的内容,猜测《名人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提示: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写他们的经历)
明确:主要写这些不甘于平庸的人在不幸、磨难中奋起抗争的经历。
四、英雄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作者在《〈名人传〉序》中谈了他的英雄观,觉得他那个时代需要英雄。同样,在我们这个追求物欲,崇拜金钱的时代,我们也需要英雄,电影《英雄》、《天地英雄》的问世,非典的有效控制,神州五号的升空,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多的理解。仿照罗曼。罗兰,也用一句话给你心目中的英雄下个定义。
1、人物提示:抗炎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原中共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姚明、贝克汉姆、朱F基、F4、成龙等。
周星驰获选亚洲英雄人物
(-04-22)
《时代》周刊亚洲版最新一期,选出29位亚洲英雄人物,获选原因是“他们个个表现人类的精神力量”,率先曝光的包括台湾陈水扁总统夫人吴淑珍、香港红星周星驰、美国NBA的大陆篮球明星姚明及台湾动画人物“阿贵”。
13.名著《名人传》读后感 篇十三
《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组成。《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以及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和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都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有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艺术家,艺术在他们手里不是“生命之严肃的可有可无的闹铃”,而是“生命的最高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贝多芬的音乐就是他的生命;米开朗琪罗雕像的成形、毁弃、残缺就是他心灵跳动的成功、毁败、残损;托尔斯泰的作品记录了他精神探索的.全部变化,托尔斯泰不能容忍像屠格涅夫那样,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他认为这是艺术外衣下的谎言,他们播下的决非火种。正是艺术创造中生命的投入与燃烧,正是充满苦难的心灵在艺术作品中永不驻留的躁动,正是那种至死不悔的生命意志和将痛苦铸成快乐的生存勇气,使英雄们浑身充满着焚毁一切腐朽,创造无限光明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