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2024-08-14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共10篇)

1.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篇一

1、提出问题:

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可能

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

2)、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2、猜想或假设:

1)、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用控制变量法)如,

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 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探究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

(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0.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1.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5、自我评估:

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用力去打铃;汽车鸣笛,我们离汽车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响。

6、交流与应用

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

1)让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声带的振幅大了);

2)与听众的距离近一些。

2.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学性质。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关于该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有改进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 g)的试管中加入1 mL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 mol/L醋酸溶液6 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右边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

该实验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存在疏忽之处,表现如下:

(1)有机物乙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乙酸蒸气可能进入右边试管与苯酚钠反应造成上述实验现象;

(2)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具支试管加气球的方式,因此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足够多,需要的药品用量大;其次在向液体中滴加固体易造成液体飞溅,不符合实验操作安全的要求,而且飞溅的液体易进入具支试管的侧管中。

2 改进思路和优点

笔者设想了从改进气体发生装置、试剂加入方式、添加洗气除杂装置和设置对照实验四个方面来完善了上述的实验设计,具体分述如下:

(1)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具支试管加活塞,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2)试剂加入顺序为先固体后液体的方式,符合通常的试剂滴加顺序。先加入固体碳酸氢钠后再滴加醋酸,最后用塞子封住具支试管口即可。

(3)实验原理上更加科学合理化。气体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之前,在气体发生装置后连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挥发性乙酸。

(4)实验设计时设计了对照组。因为苯酚试剂在保存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对苯醌类而使苯酚试剂显暗红色,造成实验时溶液混浊态和澄清态之间变化不易观察,设置对照试管增加了现象变化的对比性。

3 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名称]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相对强弱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实验目的]运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相对强弱,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

具支试管、橡胶活塞、洗气瓶1个、试管2支、直角导管2根、吸管1根、橡胶管2根;乙酸、碳酸氢钠、碳酸钠、苯酚。

[实验操作]

(1)取两支试管a和b,分别吸取适量的苯酚液体(约1 mL)于试管a、b中,后用吸管吸取1 mL蒸馏水于上述两支试管中,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说明产物生成了水溶性的苯酚钠,另一产物为碳酸氢钠,其中假定试管a为操作管、试管b为对照管。

(2)向具支试管先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约0.5 g),之后加入3 mol/L醋酸溶液3 mL,二氧化碳随即产生后通过装有2/3体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瓶(容量规格100 mL),将洗气瓶的导管通入上述澄清溶液试管a中,观察试管a的实验现象与试管b作对比,约1分钟左右试管a中就出现浑浊。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魏钊,林丹.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J].化学教学,2009,(8):49.

[3]杨海丽,付依平.乙醇与苯酚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动性比较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9,(9):15.

[4]刘淑勒.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0):4.

摘要: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关的实验方案未作具体介绍,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了乙酸、碳酸、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的强弱。改进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这几种弱酸之间的相对强弱,也可供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学性质。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关于该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有改进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 g)的试管中加入1 mL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 mol/L醋酸溶液6 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右边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

该实验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存在疏忽之处,表现如下:

(1)有机物乙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乙酸蒸气可能进入右边试管与苯酚钠反应造成上述实验现象;

(2)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具支试管加气球的方式,因此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足够多,需要的药品用量大;其次在向液体中滴加固体易造成液体飞溅,不符合实验操作安全的要求,而且飞溅的液体易进入具支试管的侧管中。

2 改进思路和优点

笔者设想了从改进气体发生装置、试剂加入方式、添加洗气除杂装置和设置对照实验四个方面来完善了上述的实验设计,具体分述如下:

(1)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具支试管加活塞,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2)试剂加入顺序为先固体后液体的方式,符合通常的试剂滴加顺序。先加入固体碳酸氢钠后再滴加醋酸,最后用塞子封住具支试管口即可。

(3)实验原理上更加科学合理化。气体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之前,在气体发生装置后连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挥发性乙酸。

(4)实验设计时设计了对照组。因为苯酚试剂在保存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对苯醌类而使苯酚试剂显暗红色,造成实验时溶液混浊态和澄清态之间变化不易观察,设置对照试管增加了现象变化的对比性。

3 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名称]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相对强弱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实验目的]运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相对强弱,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

具支试管、橡胶活塞、洗气瓶1个、试管2支、直角导管2根、吸管1根、橡胶管2根;乙酸、碳酸氢钠、碳酸钠、苯酚。

[实验操作]

(1)取两支试管a和b,分别吸取适量的苯酚液体(约1 mL)于试管a、b中,后用吸管吸取1 mL蒸馏水于上述两支试管中,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说明产物生成了水溶性的苯酚钠,另一产物为碳酸氢钠,其中假定试管a为操作管、试管b为对照管。

(2)向具支试管先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约0.5 g),之后加入3 mol/L醋酸溶液3 mL,二氧化碳随即产生后通过装有2/3体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瓶(容量规格100 mL),将洗气瓶的导管通入上述澄清溶液试管a中,观察试管a的实验现象与试管b作对比,约1分钟左右试管a中就出现浑浊。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魏钊,林丹.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J].化学教学,2009,(8):49.

[3]杨海丽,付依平.乙醇与苯酚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动性比较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9,(9):15.

[4]刘淑勒.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0):4.

摘要: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关的实验方案未作具体介绍,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了乙酸、碳酸、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的强弱。改进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这几种弱酸之间的相对强弱,也可供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学性质。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关于该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有改进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 g)的试管中加入1 mL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 mol/L醋酸溶液6 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右边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

该实验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存在疏忽之处,表现如下:

(1)有机物乙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乙酸蒸气可能进入右边试管与苯酚钠反应造成上述实验现象;

(2)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具支试管加气球的方式,因此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足够多,需要的药品用量大;其次在向液体中滴加固体易造成液体飞溅,不符合实验操作安全的要求,而且飞溅的液体易进入具支试管的侧管中。

2 改进思路和优点

笔者设想了从改进气体发生装置、试剂加入方式、添加洗气除杂装置和设置对照实验四个方面来完善了上述的实验设计,具体分述如下:

(1)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具支试管加活塞,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2)试剂加入顺序为先固体后液体的方式,符合通常的试剂滴加顺序。先加入固体碳酸氢钠后再滴加醋酸,最后用塞子封住具支试管口即可。

(3)实验原理上更加科学合理化。气体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之前,在气体发生装置后连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挥发性乙酸。

(4)实验设计时设计了对照组。因为苯酚试剂在保存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对苯醌类而使苯酚试剂显暗红色,造成实验时溶液混浊态和澄清态之间变化不易观察,设置对照试管增加了现象变化的对比性。

3 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名称]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相对强弱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实验目的]运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相对强弱,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

具支试管、橡胶活塞、洗气瓶1个、试管2支、直角导管2根、吸管1根、橡胶管2根;乙酸、碳酸氢钠、碳酸钠、苯酚。

[实验操作]

(1)取两支试管a和b,分别吸取适量的苯酚液体(约1 mL)于试管a、b中,后用吸管吸取1 mL蒸馏水于上述两支试管中,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说明产物生成了水溶性的苯酚钠,另一产物为碳酸氢钠,其中假定试管a为操作管、试管b为对照管。

(2)向具支试管先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约0.5 g),之后加入3 mol/L醋酸溶液3 mL,二氧化碳随即产生后通过装有2/3体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瓶(容量规格100 mL),将洗气瓶的导管通入上述澄清溶液试管a中,观察试管a的实验现象与试管b作对比,约1分钟左右试管a中就出现浑浊。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魏钊,林丹.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J].化学教学,2009,(8):49.

[3]杨海丽,付依平.乙醇与苯酚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动性比较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9,(9):15.

3.《四-电流的强弱》教学设计论文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2、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难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准备:用电器说明书、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学生用电流表(多套)、演示电流表、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引入新课水管中的水流有大有小,在相同的时间内,从水管中流出的水越多,水流就越大。导体中的电流是否也有大小呢?用一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与两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灯泡的亮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板书课题:

四、电流的强弱 学生活动:观察灯泡的亮度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亮度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回答:因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而造成的。设计意图:引导利用电流效应的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强弱,渗透转

换法的思想。

教师活动:

二、电流的强弱

1、组织学生自学《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板书:1.1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简介安培。提醒注意i和a不混淆。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1 ma=__10-3__ a,1µa =__10-6__a

2、投影教材中常见的电流值。

3、演示水果电池的电流值,并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p110部分内容,了解怎样表示电流强弱,并完成学案练习。

2、相互交流课前收集准备的一些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读出铭牌或说明书上所标的电流值。

3、观察电流值并会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认识物理学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理解电流的意义,并学会进行电流单位换算。通过观察引起兴趣,使学生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对电流的大小有个初步印象。教师活动:

三、电流表及其连接设问:同学们,当初次使用家用电器时,一般都要先做件什么事?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电流表引导思考:观察电流表,从表的外观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归纳说明:字母a+三个接线柱+两种接法+零刻度+两种刻度的含义。投影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接线柱 量程 最小分度值 读刻度盘的哪一排 “-”和“0.6” “-”和“3”

2、指导学生阅读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引导思考:要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应该怎样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电流表的正确方法。教师投影插图并作演示加以说明并板书:a、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教师演示电流“负进正出”将引起的后果)b、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教师演示试触现象,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教师演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法)d、强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禁接电源)。(教师演示并介绍造成电源短路的危害)

4、引导讨论: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如果指针反向偏转,问题出在哪儿?(选择量程 快速试触)

学生活动:

1、观察桌面的电流表的外形、接线柱、表盘、刻度等,并说出其外部构造含义。在小组内交流总结电流表的特点。认真观察电流表后,完成左边表格内容。

2、学生带着思考阅读课本p111页《怎样连接电流表》内容部分。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诵读,用一句话概括出每段中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

3、学生听讲,通过教师的投影说明全面理解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记住:在实验中不能将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

4、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方位认识电流表外形构造特点,为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打下基础。使学生学会阅读,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正确使用

电流表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实物和投影强化和规范实际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按照“讲规则——看插图——做演示”的程序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活动:

四、电流表的读数

1、引导学生回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知道使用基本测量工具前,应养成“三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好习惯。

2、通过错例展现,教师示范,归纳介绍读数步骤并板书:a:明确电流表的量程;b: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c:接通电路后,读出指针向右共偏转了多少个小格,计算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利用课件指导读数训练:将电流表的刻度盘投影放大,将指针拨至不同位置,让学生练习读数。

4、《想想议议》:测量电流时,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正好指在某个刻度线上,应该怎样读数?

学生活动:

1、学生回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2、学生阅读教材p112《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部分并作出归纳。

3、分析、做好记录,并记住正确的读数步骤。

4、学生读数比赛。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意图:类比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结合实物和投影使学生掌握读数的基本方法,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训练。调动学生参与,既使教师及时了解当堂的教学效果,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师活动:

五、反馈练习(学生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p112第2题:连接下面实物图,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且电流表能够测出流过灯泡的电流(估计为0.1~0.3a)。

1、教师强调:(1)要遵守科学规则,即电流表连结电路时要遵循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2)连结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2、教师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原因。

3、教师规范解答。

学生活动:学生实践练习,巩固验收。步骤要求:(1)先设计画出电路图;(2)再连接实物图;(3)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正确读出电流大小;(4)熟悉单位与ma、μa的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与研究过程。通过典型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原因,既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六、反思总结请学生谈收获和体会;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规则及读数。口诀记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正进负出 不超量程 串联接入禁接电源”

学生活动: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反思总结

教师活动: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学考精练》第四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2、编写一份电流表的简易《说明书》,供课后评比。(提示:可从用途、规格、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作业。

4.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篇四

一、设计背景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建立在学习者本身的基础上,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个人生活相联系,强调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新课程,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二、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播放海浪声)

生1:我听到了水的声音。

生2:我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师:你听到的海浪声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海浪声有大有小。

师:第二次聆听音乐时,请你选择一种颜色用线条在纸上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受。行吗?

生:行!

(播放第二遍音乐同时学生用线条在纸上表示,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师:说说你的海浪是怎样变化的?

生:我的海浪有高有低。(教师在学生画出的海浪线条上依照线条的走向注明强F、弱P)

师:海浪的高高低低也使我们听到了音乐有了变化,大浪袭来时,我们用力度记号强F表示,小浪卷来时我们同样能用力度记号弱P来表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能用线条来表示海浪的感觉,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

生:老师,我们带了塑料袋,可以用吗?

师:当然可以呀!我们来试试!塑料袋可以有哪几种玩法?你能让你的声音有强有弱吗?

生:可以揉、搓、甩……

师:让我听到海浪的声音,好吗?

(在音乐中学生自由地表现)

师:还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吗?让老师再惊喜一下吧!

生:老师,我们能不能用报纸来表现一下?

师:当然可以呀!

(学生用展开的报纸当成是海浪,在音乐的起伏中海浪也在变化着)

师:你们的表现真形象,我觉得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乐器,你能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生:人也能做海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按座位起立坐下起伏滚动,形成一片人的海浪)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强有弱的声音,你能找一找吗?

生1:打雷的声音是很强的(轰隆轰隆)。

生2:下小雨的声音是很弱的(沙沙沙)。

生3:妈妈发脾气的声音是很强的。

……

师:你喜欢力度强的音乐还是喜欢力度弱的音乐?

生1:我喜欢强一点的音乐。

生2:我喜欢有强有弱的声音。

师:音乐中有了强弱这两个因素,音乐才更有生命力,更动听,下面听到的音乐里,请你仔细聆听,你感受到了什么?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生1:我听到了有强有弱的力度变化。

生2:我感受到了震撼!

……

师:播放一首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再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1:我感到很美的!

生2:我感到我一下子安静了!

……

三、教学反思

《音的强弱》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的强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在生活中找寻与音乐相关的声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遵循了两个基本教学理念:其一,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其二,音乐中的生活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音乐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引导学生理解音的强弱这一环节上,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身边的各种音响,并加以模仿,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主动探究,与别人合作获取知识,整合信息。

5.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音的强弱变化,节奏及节奏型 教学目标:

(一)了解音的强弱变化,节奏与节拍

(二)掌握节奏型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节拍及节奏型的相关知识

(二)学会利用节奏型,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节奏和节拍

节奏与节拍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音乐元素,它与音高一起共同构成了音乐的旋律,人们把其中的节奏节拍称为音乐的骨架。试想,如果音乐中没有节奏、节拍,只是一些音符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所以说在音乐中节奏节拍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段旋律也离不开节奏节拍。1,基本概念

节奏 节奏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节奏可以理解为音乐中所有的布局、段落、快慢、长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人们甚至是经常将“节奏”一词用于生活之中,如:生活的节奏、说话的节奏、运动的节奏等。这种情况就是将节奏的概念扩展,使它的外延扩大,这就包括有时间方面、空间方面、社会方面的因素,是将节奏这一概念借用到音乐以外的其它领域。

狭义的节奏则是我们在乐理中和其它音乐理论中所常用到的基本概念。它是特指音与音之间的长短关系,严格地说: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这就说明节奏不但有长短关系、而且是有一定强弱关系的,但节奏的概念中是以长短关系为主的,虽然强弱关系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因素(因为根据定义可知,没有强弱就无法组织起音的长短),正是有了强弱才能表现出节奏的律动。

2,节拍 在音乐中,节拍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重复,就形成了节拍。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在节拍中,强弱的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它与节奏不同的是,节拍偏重的是时间片段、而且是相同的、并且要循环重复。如一强一弱的循环重复(两拍子)、一强两弱的循环重复(三拍子)等,可见在这种循环重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强弱关系的顺序。

在节拍中,这种相同的时间片段就叫做“单位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拍”。处于强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强拍、处于弱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弱拍。

节奏与节拍永远是同时存在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节奏必然存在于某种节拍之中,而节拍中也必然含有一定的节奏。

节奏型是指在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的节奏都可以叫做节奏型,只有那些能够表达一定音乐意义的节奏组合,才叫节奏型。不同的节奏型有不同的音乐含义,对于表达音乐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小节与小节线

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小节。每两个小节之间用竖直的线将小节彼此分开,这条竖线就叫做“小节线”。小节线的作用就是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也就是说,凡是在小节线的后面就一定是强拍。

小节线一般是实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虚线(如用于散拍子、混合拍子时)。双小节线又叫复纵线或段落线,表示乐曲中的一个乐段。一细一粗的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表示乐曲的结束。

三,弱起小节

乐曲由拍子的弱部分(弱拍或后半拍)开始,叫做“弱起乐曲”或“弱起”。弱起乐曲的第一个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弱起小节”。弱起既可以用在乐曲中,也可以用在乐曲中间的乐句中,称作“弱起乐句”。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或不完整小节。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乐曲,其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这两个不完全小节相加就等于一个完整的小节。而在计算乐曲的小节数时,则是从第一个完整小节开始算起的。第四节 拍号

在音乐中,用来表示不同拍子的记号就叫拍号。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分母代表以几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拍(即单位拍的基本时值),分子则表示出每个小节之中有几个单位拍。在五线谱中分数线用第三线来代替,不用另外划线。拍号的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分数线不必读出。

如: 或在简谱中的则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演奏二拍。读作:四二拍。

或在简谱中的

作:八三拍。

拍号只在乐曲开始的第一小节标记一次,记写在调号的后面,之后的每行谱子上就不用再标记了。但如果在乐曲中间需要变换拍子,则需要在所变换拍子的那一小节写出新的拍号,直到再次变换拍子。常见的拍号有:

常见的拍号有: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 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 〇 〇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 〇

则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演奏三拍。读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 〇 〇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 〇 〇

●代表强拍 〇代表弱拍

代表次强拍

6.小剧团中的强弱“较量” 篇六

强强较量——我想当团长

可可、菲菲、诗诗、小浠、翔翔五位幼儿,自由组合成立了“小兔子乖乖剧团”。剧团成立后,开始竞选团长了,可是很久都没有一个人举手。我有点着急,过去问:“没有人想当团长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是笑,不说话。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瑶瑶说:“我想当!可是我怕他们不同意。”其他幼儿也表述了同样的想法。我明白了:这五位幼儿都是我班的强者,并且是势均力敌。这样的强强组合中,幼儿比较了解同伴的实力,他们既害怕落选,又担心无法领导更强势的同伴。其实,这也是引导“强势”幼儿学习新经验的好时机。我联想到“强势”幼儿当团长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好的团长?”通过讨论,他们总结了三点:一是团长要接受团员的好意见;二是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三是团长不能只是指挥团员干这干那的,自己也要一起干。明白了当一个好团长的要求后,他们纷纷表示要当团长,我提示道:“能不能协商解决?”他们一致同意。最后,他们采用了“点兵点将”的方法选出了团长。

弱弱较量——最“牛”剧团

休休、鑫鑫、果果、明明、辰辰、聪聪是属于我班的“弱势”幼儿,这次自由组合成了“熊出没”剧团。他们采用游戏“石头、剪刀、布”加投票的办法,选出休休当团长。休休很得意,四处显摆:“我是团长!”而他的团员都在自说自话地忙着。好长一段时间,“熊出没”剧团没有开展过一次表演活动。显然,与团长领导无方有关系,但团员都没有意见,并且都十分开心。更令人费解的是,“熊出没”俨然成了班里的最“牛”剧团,向我提出要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观察我发现,申请加入“熊出没”剧团的幼儿,基本都是我班的“弱势”幼儿。在班级中,他们因为弱势受到一些强势幼儿的无形压抑,缺少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场合。在“熊出没”剧团的活动中,他们意外地获得了很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一起商量剧团的名字,选剧团的表演故事,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自我价值被肯定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所以,他们并不在乎结果,不在乎和其他剧团的比较。在“弱弱”组合的剧团里,虽然游戏的结果不华丽,但幼儿却是最快乐的,这就是剧团的价值所在。当然,在他们的自我价值被肯定的需求获得一定满足后,我对他们进行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得相应的发展。

强弱较量——剧团解散风波

小剧团活动时间到了,“小公主”剧团团长请假不在,我过来一看,发现剧团气氛有点不对。“老师,我想加入其他的剧团。”瑶瑶第一个开口。“老师,我们想解散剧团!”秀秀紧接着说。我心里一惊,一向令我放心的剧团怎么突然发生了变故?“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我故作镇定地问,所有人都用力地点头。“为什么呢?”“欣欣(团长)太霸道了,说什么就什么!”心直口快的瑶瑶说。“是这样吗?”团员都点头肯定。“那你们是要重新选团长,还是要解散剧团呢?”“重新选团长吧。”大家一致赞同,选平和、少言的好好被当了团长。

7.八省联考的省份强弱排名一览表 篇七

江苏省高考试卷难度一直都是非常高的,被人称为是“地域模式”,此次江苏省加入到八省联考阵营中来,大家对该省的期望是特别高。另外,江苏省的人口八千万左右,但考生人数却十分地少,可见该省份的高考难度之高。江苏省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名师荟萃,如南师大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天一中学和海门中学的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与其他省份对峙的话,胜出的几率较高。

1.榜单一:高分段人数

根据八省联考600分以上人数统计,可以看到江苏省参与人数为34.89万人,600人以上人数是10735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广东省的8771位。

而此前传言最高分729分的河北省在不在榜单的前6名,众所周知,江苏省最高分是728分,那么河北省传出729分最高分,也有力压江苏省的意思,但是最终河北省最高分为699分。

无论是高分段人数还是最高分,这项数据都是江苏省赢了。

2.榜单二:三大主科平均分

八省联考河北省三大主科平均分为语文93.2分,数学56分,英语89分,江苏省三大主科平均分为语文95分,数学69分,英语105分。

三大主科每一科平均分江苏省都要高于河北省,总平均分更是比河北省高30多分。

2新高考八省联考是什么

1、八省联考新高考省份(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

2、八省全部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

3、“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4、“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5、“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八省联考有哪些省

八省联考的八省是天津、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广东、河北。

八省全部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

“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8.舌头能看心脏强弱 篇八

中医诊断常常会看舌,因为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又极其丰富

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的运行并判断心脏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灵敏,语言流利;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尖红,甚至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则舌体强硬,语言障碍等。

中医认为舌面分为四个区域,与五脏六腑相对应

舌尖区属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所以舌面具体部位的病变,也可在其他脏腑上考虑病因。总而言之,舌就是反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古人将舌诊专著取名《金镜录》、《舌鉴》,可谓一语道破真谛。

9.强弱得当,婚姻稳当 篇九

跟秦忆谈恋爱时,我就感觉到他有些强势甚至霸道,凡事要占上风,喜欢争个赢。这种个性放在事业上当然不错,但表现在生活中就有些让人不好接受了。比如有次约会,我因为路上遇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迟到了一会儿,他就不依不饶地说我不把他当回事。我要跟他解释,他却手一挥说:“不用找借口,迟到是客观事实,任何理由都不能当借口!”为了安抚他,我只好赔着笑脸跟他道歉,他才没再计较。当初我也犹豫过,跟这么一个强势男人能处好吗?但冷静地想一想,他又有很多优点,比如人品好,事业心强,有主见,人缘好,还很有才,最重要的是,我很爱他。最终,我坚定地选择了他。

婚后秦忆的强势暴露无遗。有一天,我外出办事路过我爸妈家,就顺便进去看了看,我妈硬留我吃晚饭,并让我把秦忆叫来。我就打电话给秦忆,他正好有事,来不了,我就叮嘱他自己弄点吃的,告诉他我在娘家吃完饭就回家。没想到,晚上一进家门,就看见秦忆阴沉着脸坐在沙发上抽烟。我问他吃了没有,他当场就发作了:“吃什么吃!上哪儿吃!”火药味十足。我气得不行,心想冰箱里什么都有,你一个成年人把自己喂饱的能力都没有吗?何况我叫你去吃饭是你自己不去的!我正要发作,电话响了,是我妈,她问秦忆有没有生气。刚刚我在娘家向父母抱怨秦忆脾气大,他们大概担心我回家受气。见我不吭声,我妈劝我:“夫妻之间要懂得示弱,特别是女人,如果男人是火,女人就要做灭火的水。他火暴时你要忍一忍,等他冷静下来,自然就没事了。如果在气头上两人针尖对麦芒,肯定要吵!”妈的话把我的火扑灭了。放下电话,我默默地给他下了一碗肉丝面,他才消了气。

家务上我们原本有个基本分工,我买菜做饭洗衣服,他洗碗拖地。但生性懒惰的他做家务总是大打折扣,拖地渐渐地由两天一次改为一周一次,后来连这一周一次也得我一催再催,催急了他还罢工。为了不引起战火,我只好默默地替他拖。洗碗他也不勤快,吃罢午饭他要拖到下午用碗的时候再洗,晚餐用过的碗他要拖到次日早晨再洗,因此我家洗碗池里经常堆满杯盘碗筷,让人看了添堵。有次我唠叨了两句,他竟随手将一撂碗摔在了地上!我忍无可忍,想以牙还牙,但看他那副怒气冲冲的样子,突然想起了我妈对我的教导:女人是水,要懂得灭火。于是,我含着眼泪拿起扫帚收拾残局……

一味示弱,婚姻失衡

渐渐地我感觉到,越来越受不了秦忆的这种强势,一味地隐忍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我的内心却经常波涛汹涌,压抑的情绪正一点点积累,我害怕有一天这种情绪会像海啸一样突然暴发。而且,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女儿上幼儿园后,开始会看大人的脸色。每当她爸发脾气的时候,她就瑟瑟缩缩地往我身后躲。有时候我忍无可忍,想发作,可一看女儿一脸惊恐的表情,我怕给女儿带来伤害,只好强迫自己冷静。

有天晚上9点多,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一群同学好不容易碰上了,在一起喝茶,叫我过去聚一聚。我知道秦忆不喜欢我出去玩,尤其是晚上,便试探性地征求他的意见:“同学聚会,我去一下行不行?”他果然不同意:“你看都几点了,女人深更半夜地在外不安全!”既然是担心我的安全,我连忙说:“我只去一会儿,11点之前保证回来!要不待会儿叫他们送我回来。”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特地补充了一句:“周慧也在。”周慧的老公跟秦忆一个单位,秦忆认识周慧,本以为利用熟人关系可以说动他,没想到他突然变脸:“你又要问我,又不听我的,究竟什么意思?既然不听我的就不要问我!”“我只是希望你同意嘛!”我有意跟他撒娇,企盼能软化他,让他改变主意。他却一口咬定:“我说不能去,你看着办吧!”这时,周慧打电话来催,我说有事去不了,周慧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要我把电话交给秦忆。没想到秦忆不仅不给周慧面子,还生硬地说:“她去不了!你们以后不要再约她了!”秦忆怎么对我都可以,但对我的朋友不尊重就太不照顾我的面子了!我再也无法保持平静,气冲冲地换了鞋,掂着包要出门,身后传来秦忆强硬的声音:“你要敢去,后果自负!”这句威胁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更加不管不顾地往外冲。刚打开门,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妈妈,你就听爸爸的别出去吧!”带着哭腔和乞求。回过头来,女儿站在身后,穿着睡衣打着赤脚,一副惊恐万分的表情。我的心颤了一下,无声地收回了脚步。

当天夜里,可能是想事后安慰我一下,秦忆伸过手臂要搂我。过去无论怎样生气,只要他伸过手臂,我都会软化在他的怀抱里,但这次我却像触电一样本能地躲开了。秦忆诧异地愣了一会儿,再次伸过手臂,我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劲儿,狠狠地甩开他,腾地坐起来,漠视着他。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目光有多冷,其中还包含着厌恶和恨。

我感觉,婚姻就像跷跷板,当一方过于强大而另一方过于弱小时,就无法保持平衡。我和秦忆就是如此,我的一再示弱已让我们的婚姻完全失衡。

适当示强,峰回路转

事后,周慧不但没有计较秦忆的无礼,反而来安慰我。我情不自禁地在她面前放声痛哭,把她吓了一大跳。听完我的倾诉,她在震惊之余说:“你们走到这一步,其实你也有责任。万物皆有度,示弱也是如此。虽说示弱是夫妻相处的一种智慧,但它是相互的,不是一方一味示弱,另一方一味逞强。况且示弱也不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否则就变成了纵容和懦弱。”

我冷静想想,周慧说得真有道理。每次我选择委曲求全息事宁人,不就是害怕打破平静想维持现状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敢面对打破常规后的局面,不敢承担安宁被破坏的后果,说到底就是软弱。

“你们之间是有坚实的感情基础的。在爱面前,秦忆那种强势的性格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瘤,良性的,动个小手术就能清除。”身为外科医生的周慧三句话不离本行,“但如果害怕手术的疼痛而保守地一拖再拖,拖成了恶性肿瘤,再想治就晚了。我看你们之间已经由小瘤拖成了大瘤,但有没恶变你仔细掂量一下,如果没有,就得做大手术了。”

秦忆的一举一动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过,虽然他脾气臭,争强好胜,但本质上还是好的,下班就回家,从不在外面瞎混,工资折子交给我,连奖金都不留,出差回来大包小包都是给我和女儿买的礼物,对我父母也很舍得花钱,我妈说想加强锻炼,他立马买个跑步机送去……这样的男人应该算好男人,我不想失去他。

周慧告诉我,有一种激进的疗法叫以毒攻毒,具体到我的婚姻,“示弱”这种保守疗法已经完全没有效果,必须采取激进疗法,适当示强,以强制强。

暑假到了,为避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我特地把女儿送回了娘家,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再小心翼翼。一个同事拿了奖金,大家嘻嘻哈哈“敲”他请客。一群人出门的时候居然没有喊我。我突然大声喊:“等等我!”同事们的眼睛瞪成了铜铃,嘴巴张成了O型:“你?你不回家给老公做饭啊?”我拿出手机,给秦忆打了个电话:“今晚有同事请客,我不回家吃饭了。”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那我怎么办?”我若无其事地笑着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要么自己做要么在外面买啊。”我刚挂了电话,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已经明显恼怒:“你什么意思啊?!”我仍然保持平静:“我没什么意思,不过在外面吃顿饭而已,你也不过是自己做顿饭而已!”可能是被我的态度镇住了,他居然什么话都没说就把电话挂了,但我能想象电话那端他肯定脸色铁青。

吃过晚饭,我特意在街上转了一会儿,不是不想回家,是想拖延时间给自己壮胆,毕竟是在“造反”,心虚。开门时心里还在“咚咚咚”直跳,甚至想打退堂鼓,但门一打开,我就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果然,秦忆的质问、怒吼声扑面而来:“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到底想干什么?我又哪里惹着你了?你是不是故意整我?你怎么变得越来越歹毒啊!”我一脸无辜:“你没惹我,我也没惹你啊。我不想干什么,就是在外吃个饭,犯得着你这么大惊小怪吗?我天天做饭,你自己做一次不行吗?你有工作我也有工作,我们是平等的,是谁规定只能我做饭不能你做饭啊?”见我顶嘴,还一串一串的,秦忆更加恼怒,突然随手拿起茶几上的一个玻璃杯狠狠地向地上砸去!玻璃杯“砰”的一声,粉身碎骨。我也毫不迟疑地拿起另一只杯子如法炮制。在又一声“砰”的碎响中,秦忆完全怔住了。他愣愣地看着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在秦忆还没反应过来时,我转身进了卫生间,重重地摔上门,打开水龙头,在哗哗的流水声中感到格外轻松。

当天夜里,秦忆给了我一个大冷背。我几次想伸手去安抚他一下,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这个时候如果心软,就等于认错,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我还是假装若无其事为好。当时我心里真的非常害怕,害怕我的绝地反击不仅不能扭转局面,还会引发更坏的结局,我就像手术室外的亲属,忐忑不安地期待着手术的结果……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秦忆没有理我,我也坚决不主动搭理他,但那几天里我有意做他爱吃的菜,毕竟示强要适度,必要的时候要与示弱结合起来。我的用意秦忆很快看出来了,到第四天吃麻辣虾球时他突然开口:“这个做得不错,味都进去了。”我扑哧一笑:“你终于开口了!”接着将这次造反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听罢,他沉默了。

渐渐地,秦忆变了,对我的态度变得平和多了,语气从命令变成了商量,声音从高八度变成了低八度。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偶尔他也会旧病复发,对我大喊大叫,这时我也会毫不含糊地跟他理论。在我的强势反击面前,他反而有所收敛。

有一天我们带女儿到游乐场玩跷跷板,看到女儿跟小朋友快乐嬉闹的样子,我对秦忆说:“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在玩跷跷板?”秦忆不好意思地笑了。

10.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篇十

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相关,即: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而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对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来说,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对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外围电子层排布相似)的元素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二、以置换反应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以置换反应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强弱的依据,须有一个大前提――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这样才能保证据此判断的结果不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相悖。即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例如,下面几个反应:

Cl2 + 2NaBr =2NaCl + Br2  ………………①

Cl2 + H2S =2HCl + S↓     ………………②

Br2 + 2KI =2NaBr + I2     ………………③

O2 + 2H2S =2H2O + 2S↓    ………………④

反应①②③④均是非金属单质作氧化剂,因此得出结论,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是:Cl>Br;Cl>S;Br>I;O>S。

但是,有些置换反应就不宜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例如:

I2 + 2KClO3 =(高温) Cl2 + 2KIO3  ……………… ⑤

2C + SiO2 === 2CO + Si              ……………… ⑥

显然,我们不能因为反应⑤来判断碘元素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因为该反应中,碘单质中的碘原子并没有从KClO3中的氯原子哪里夺得电子,反而是ClO3-中+5价的氯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Cl2。所以,不能机械地利用该反应比较碘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反应⑥中置换反应的次序与“碳元素比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结论虽然是一致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反应与前面的①②③④几个反应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碳原子在反应中不仅没有表现出得电子能力比硅原子强的性质,反而是提供出电子使硅还原为硅单质。所以,该反应也不宜用于比较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为什么反应⑥能够发生?原因应该从自由能变化方面分析。

近年高考命题也常涉及化学变化事实与结论关系的讨论,即前面的提供的实验事实和后面的结论有无因果关系,实际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关注。

三、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一般而言,主族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就越强,那么非金属性也就越强。例如:

酸性强弱次序: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元素非金属性: Cl > S> P > C > Si

四、以单质与H2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卤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主要决定于卤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能很好地说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也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正相关。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常常也被作为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一种判断依据。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但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键焓(或键能)大小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常见化学键的键焓中,C-H的键焓为415kJ・molˉ1,N-H的键焓为389kJ・molˉ1。CH4需在1000℃开始分解,约1500℃才基本分解完全。NH3在700℃时就会明显分解。某地高考题认为“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CH4<NH3”,应当是一种惯性思维的错觉所致。

五、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用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周期律有多种形式: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从碱金属到卤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如F>O>N>C>B;Cl>S>P>S i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如F>Cl>Br>I;O>S>Se;N>P>As等 。

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位置和性质的关系,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上一篇:小学生大队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