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2024-08-31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共8篇)

1.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篇一

---------《开国大典》(1课时)

课 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华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

(五)艺术成就

1、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

2、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3、体现 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六)结论

《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2.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篇二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现代数码插图

现代数码插图设计在这几年的发展上看, 已经遍布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 尤其在动漫、影视及游戏等相关产业的造型设计上。西方现代数码插图中的设计风格可以分为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学特征, 一个属于街头派, 黑色、低调、机械、叛逆。另一个属于时尚派, 鲜艳、快乐、奢华、优雅。在这两主流派的风格基础上, 由于西方各国的设计思想与理论, 又衍生出更多的艺术风格, 时尚风格、荒诞风格、唯美风格、卡通风格、涂鸦风格、无里头风格等等。还有现代数码插图艺术本身也是在数码技术的帮助下, 模拟传统插图技法和风格, 所以现阶段的现代数码插图设计风格也还包括以往的传统插图艺术设计的各种风格特征。

1. 概括抽象式造型对现代数码插图的启示

中国民间美术的夸张造型意识, 起源于原始美术。原始美术中有许多夸张造型, 是万物有灵观念的物化形象, 渗透着超自然的神灵的幻想, 这类艺术品有意识地通过超自然的物质形态的奇特造型来赋予它的神性与灵气, 从大量民间美术的夸张造型看, 显然可见原始造型的思维的影响, 它体现了作者以表意为目的而创造形象, 他们将有利于表意的局部夸张、强化、把表意不需要的部分淡化或剔除、强调象征和隐喻。[2]

可见中国民间美术的每个夸张概括的造型都有其本身的寓意及所熟悉的程式, 在寓意的造型上进行夸张, 使寓意更加强烈。如门神年画中的神像, 本身神像就寓意驱邪必灾, 再将神像的造型进行夸张, 这种夸张是让神像显的更加的威风凛凛, 这也是根据中国民间艺术家在历史的传承加上自己的审美所提炼出来的, 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而在现代数码插图中也不乏见到多种概括夸张的造型在其中运用, 且多用于商业广告之类的现代数码插图, 但使用的造型基本是针对与产品对比的一种自然物象, 并且对其中的自然物体的形进行夸张与变形, 只求达到一种对比性的视觉冲击力, 往往这种造型, 使人看完一眼就明白其意思, 而不会再有什么深思, 多少缺乏了一种文化上意义。所以设计者可通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作为对比来传达概念, 从而使现代数码插图更为有种文化的气息来创意主题。

2. 联想象征式造型对现代数码插图的启示

联想象征式造型中的象征造型, 如凤凰, 代表着幸福的灵物。在现今已经运用并且获得了成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它借用了中国民间美术原始彩陶上的凤鸟图形, 并在图形中运用从中国民间剪纸在传统太极图案上装饰变形提炼出的“喜相逢”结构形式, 给予组合。着实的反映出了一种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喜相逢的构图形式, 使凤鸟两两相对, 线条优美流畅, 旋转的翅膀又极其富有动感, 给人以活拨、舒展、飘逸、紧凑、富有飞旋的韵律感及强烈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均衡感。完全体现的现代传媒的特色, 和视觉冲击, 又完全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突出凤凰和中国民间造型手法的运用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台标, 无疑是一个在借鉴中国面间图形和造型手法的设计典范。

所以把握好中国民间美术联想象征式造型, 和造型手法在现代数码插图中的运用, 将会给现代数码插图带来更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也更容易让东方人为之青睐。

3. 组合渗透式造型对现代数码插图的启示

组合渗透式造型在现代数码插图CG中的科幻与神话类题材里经常用到, 但是经常所描绘的造型多是以叛逆、机械的感觉, 给人以恐惧与不安的视觉冲击, 怪兽题材较多, 完全的美式风格。把怪兽面目表情和肢体造型, 表现的狰狞, 追求一种反面的造型性格。而中国面间美术的组合渗透式造型, 大都崇尚完美, 寓意都是吉祥如意, 多子多福, 给人以幸福美满的象征意味。以女娲为例, 女娲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标准的组合渗透式, 在1995年中国《仙剑奇侠传》这部电脑游戏里的赵灵儿角色就是取自女娲形象, 游戏顺着造型的成名, 并在2006年拍成了电视剧。可见中国民间美术的组合渗透式造型, 在现代数码插图的延伸游戏里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的组合渗透式造型, 有着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传统的象征与表现意义。这种造型的启示, 会改变目前中国现代数码插图CG中的那些美式风格造型

从民间美术整体造型观来看, 每个造型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是中国民间艺术家的审美, 通过历史的传承, 保留下来的中国民族文化的遗产, 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与审美价值。将其造型运用到中国现代数码插图中, 无疑将会体现出中国的民族特色, 并且寓意深厚。再把造型的寓意与现代数码插图所要表现的寓意结合, 定会让观者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与体会, 同时也会诞生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数码插图。

4.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数码插图中的运用

从对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研究中看, 我们不难发现在那多姿多彩的造型中背后体现着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蕴涵, 重视象征性与寓意性。造型语言与中国民间文化观念的重叠, 并与民众的生活态度, 价值标准、审美情趣一致, 拥有与生俱来的民族亲和力。如今我们将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运用到现代数码插图中来, 要把握每个造型的寓意, 充分在数码视觉特征里赋予现代元素的再造。

在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连年有余》和现代数码插图设计师夏天1983的《连年有余》, 我们作对比分析。连年有余是中国民间美术联想象征式的造型, 文学谐音, 连 (莲) 年有余 (鱼) , 用莲花和鱼的造型表现其寓意。在天津杨柳青年画中, 这幅《连年有余》是中国民间美术品中得代表作, 家喻户晓。用写实的手法给予作品造型的表现, 并相传这幅年画, “远远望去, 那莲花粉生生, 菏叶绿葱葱, 大胖小子精灵灵, 怀抱的鲤鱼直打挺, 简直就要活了!据说, 这幅画还真的“鼓”过呢。“鼓”的意思便是活了。”这种写实的手法和清代的民众审美有至关重要的联系。

3.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中国美术 现代转型 基本路径 变革成果

当前,我国美术界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以欧美标准作为世界美术评估与研究的观点、理论和系统无法深入、全面地解释中国现代美术演变历程的特殊性,比如如何辨析和界定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路径如何?什么是中国美术发展演进的现代形态?中国现代美术在全球化境遇中的未来可能性又将如何?因此,以“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为核心,构建自身的研究课题和理论学说由此成为近年来海内外艺术界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①笔者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路径变革的角度对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从而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概念界定

众所周知,中国美术的发展是从传统性进入现代性的。传统性美术是指以文人绘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那么,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究竟为何意呢?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西方汉学界的主流看法是:既然从传统的“宇宙主义”(天人合一)走向辩证斗争,从“天下”意识形态转向个体性的民族国家是中国现代性的标志,因此,美术界可以将回应西方文学、美学、艺术的挑战视为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开始,由此1916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八事”或者是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便可视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开端。国内学者河清认为现代性在美术上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人类中心主义;2.文化进步论;3.个人中心主义;4.对“新”的崇拜者;5.非主题化倾向,并且将西方美术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作为对立的存在而加以论述。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是一个“被现代性”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创新、思想转变以及外来观念的影响而促就的。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界定为美术创作思想逐渐从传统社会精英主义、个人修养转向市场化、平民化以及注重艺术家个人思想表达与情感抒发,既与大众审美、大众需求相吻合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家打破传统规范与政教观念,追求自我思想解放的过程。这与近代以来整个社会追求经济发展、满足消费以及渴望自由、民主的思想相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虽然历经坎坷,但现代转型的路径与趋势却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发端

19世纪中期以后,诸多文化形态极大地背离了以传统士大夫为主导的精英文化与艺术审美取向,转向追逐商业利益、追求金钱消费的大众或者是通俗美术审美理念与创作意识。正是在此种环境中孕育出了现代性的美术形态。

首先是1840年左右流行于广东地区的外销画。在明朝晚期,广州便成为中外商贾的云集之地,被称为“十三行”的中国商人代表朝廷管理海路邦交和对外贸易事务,因此,被外国人称为“皇商”。这一时期,广州地区的彩绘的瓷器、漆器、家具等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艺术品广受欢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批中国瓷器画师和画工采用凌娟、纸、画布、玻璃镜、象牙等材料,以及水彩、水粉、油画等中外绘画技法,以中国风物为题材创作出大量的商业画,由此被称为“外销画”或者是“贸易画”。

到了道光年间,一批西方画家来到澳门和香港地区。他们运用西方绘画技法,创作出了不少以南中国风物为题材的与传统中国绘画风格炯然不同的写生作品。在此情况下,注重写实的中国画师、画工在西方画家新的绘画技艺、绘画题材与审美趣味的影响下,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绘画技艺与审美思想。中国民间画师、画工不仅直接临摹西方画家的作品,甚至还通过直接复制、仿照、改绘知名西方画家的作品,创作出面向市场的、适合描绘的外销画作品。这些外销画作品打破了传统绘画精英化、艺术性的创作意识,反映出了世俗市井平民的艺术追求。因此,19世纪中期的外销画艺术被称为是我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开始。

其次是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月份牌画艺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跃成为远东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商业大都会。伴随着海外商品的输入,广告宣传画也大都是一些泊来品。然而,随着此种题材与风格的商品画的日渐增多,商家们发现这不符合上海本土民众的审美习惯与文化观念。随后,一些外国商家便尝试采用我国传统绘画的题材、技法与形式印制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商业广告作品。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品宣传画还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所广泛流行的月历形式来设计、印刷画片,并且通过张贴、赠送、搭配销售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商品宣传的作用。此种商品宣传画被称为“月份牌画”。到了20世纪30年代,照相制版印刷、胶版印刷的精美彩色月份牌画开始风靡中国、甚至是伴随着特定商品远销海外,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现代美术作品,而且也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以及思想的解放,我国美术不断地突破和穿越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重围,由此开启了现代转型的快速发展之路。

首先,我国美术在新时期的发展侧重于同西方美学、艺术的横向比较上,并以此来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和观念,逐渐改变中国美术单一与传统创作思想的束缚。“85青年美术潮流”中,西方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反思与痛苦,不仅在中国年轻艺术家群体中迅速得到传播,而且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其核心思想是:一方面针对西方现代美术潮流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为了突破极端的“商业化”、“政治化”美术现代转型导向,中国的美术发展必须检验时代,反思传统,从而大胆地进行新时期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尝试。从85新潮美术到1989年中国现代美术大展,中国美术界用四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以张扬主体创造精神为核心的现代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现代美术大展的推出,中国美术界全面结束了完全模仿西方现代美术思想而形成的中国现代美术思潮,从而进入了多元美术的发展格局,重新回归到中国本土美术的现代性问题上。与新潮美术家的“大观念艺术”以及“完全西化”的思想相比,90年代在中国美术界形成广泛影响力的美术家大都出生于60年代。他们在美术创作与研究过程中试图拉近美术与观念、艺术、生活之间的精神距离,一方面通过创作实践代替规模较大的自我建构与理论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写实的方式表现自己模糊的思想与观点。②

然而,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美学、艺术、文化的全球化现象在中国也广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再也不能脱离西方美术体系的参照而自行生存和发展,因此,当前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认同并希望快速引进西方美术的“国家民族主义”,由此实现美术在国家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二是基于我国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应对西方美术思想的冲击与挑战,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当前,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

毫无疑问,构建基于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经济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转型的主流美术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新时期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针对性与实际意义,同时也才能构建中国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审美经验与审美判断,从而突破原有的价值观念与文化重围,走一条更深远、更稳健的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洋.直面百年的现代省思——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J].美术观察,2007,(2):26-27.

[2]顾丞峰.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转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4):4-7.

[3]陈瑞林.城市大众美术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51-58.

4.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篇四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 唐建文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课型类别:欣赏课

教学方法:互动法、启发式教学、分工合作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在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2.通过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现代绘画所呈现出的局面和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名家名作赏析,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等名词和作品分析、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1.课件展示课题(播放背景音乐)《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2.检查课堂常规,学生学具准备,安定学生情绪,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二、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火?

2、讨论:这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作品? 中国现代美术包括了我国哪些时期的作品? 现代美术有哪些内容?

3、导出课题:

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状况如何?这节课来学习: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三、新课讲授:

1、讨论:你认为现代绘画的发展是一个什么状况?

总结: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并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西方绘画(素描、油画、版画和水彩等)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b.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和发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2、中国画作品欣赏:

讨论: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分别是古代文人画、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3、传统型中国画 A、齐白石

a.艺术家简介:

b.同时播放视频:《齐白石国作品欣赏》 提问:画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古代文人画认为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作品继承了这一特点且有所发展:雅俗结合、刚健鲜活、诙谐幽默。用笔雄浑健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简括大气。c.白石先生和毕加索故事

d.作品欣赏:投影中国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成就了这一名画。问:画面上画了什么?

问:有蜻蛙吗?

问:你有什么感受?

问:为什么?从哪里体现出蛙声?

总结: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

富有想像力的构思,巧妙而贴切地表达了诗意,显示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让我们领略了诗意画的妙趣。

画家在技法处理上,采用狭长的竖幅构图,以大笔浓墨在纸卷两边画出峡谷山石,中间留出曲折的空白为小溪,其间以流畅的曲线画出溪水急湍的流动感,仅用一两笔重墨便画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泼可爱的游姿。这些都显示了大师的不凡的艺术功力与技巧。B、讨论:什么是传统型中国画?

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一支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保存与传授传统技巧;另一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革新,使传统绘画更加完满,创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

C、你还知道哪些传统型中国画家? a.潘天寿:作品欣赏《鹰石山花之图》 b.黄宾虹:《雨过云犹湿》

c.吴昌硕:《墨梅图》,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d.李苦禅:大写意巨匠,《荷塘栖翠》 e.傅抱石:《西陵峡》(中国画)

4、融合型中国画 A、徐悲鸿

a.播放视频:徐悲鸿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播放视频资料)简介:1895—1953,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欧洲,历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b.作品欣赏:《群马图》是1940年徐悲鸿欣闻国内鄂北大捷时创作的,反映了画家对当时的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无比欢欣的心情。他画的马,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前三匹昂首竖耳,似有警觉,后一匹低头吃草,姿态各异,静中有动,透出一股内在的力量,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由于画家熟悉马的解剖,粗细有别的浓墨线条,精练准确地画出马的形体结构,浓淡不同的墨色寥寥几笔渲染出躯体的明暗起伏,这种融入西法的表现,加强了马的体积感,成功地刻画了形象,传达出作者的强烈情感,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奋的感觉。

c.风格: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显示写实艺术之美,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B、讨论:什么是融合型中国画:

五四运动以来,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的融和。著名有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等

C、讨论:传统型中国画还有哪些名家? a.刘海粟:

“中国文艺复兴大师”。b.吴作人:水墨作品《池趣 立轴》。

c.潘玉良作品欣赏:创立了“合中西为一冶”的独特风格。d.林风眠:追求一种既不像西画,也不像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样式,开拓出一条通向绘画现代化之路。

5、讨论:我国现代中国画发展状况如何?

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画走向复兴繁荣,终于形成了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亲近人民、注重写实、结合传统、中西融合、追求创新的现代中国画。同时西方绘画也得到迅猛的发展

5、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A、中华民族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

a.艺术家简介:

b.创作背景和成就(播放视频)

艺术成就: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创作油画,是民族油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历史意义: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那庄严的时刻和热烈的气氛,政治意义:毛泽东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党的主要领导人也处于人物的前排,这无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对中国政体结构的形象解释。是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c.《开国大典》曾历以劫难:1954年抹去高岗,1966年改掉刘少奇,1970年靳尚谊和越域按照指示在他们临摹复制的《开国大典》上删去了林伯渠。每一次改动都能听见艺术在政治的重压下沉重的喘息声,折射出一个画家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B、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

a.、《牧羊人——西藏组画之一》(油画,1980年)陈丹青

陈丹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播放视频:《陈丹青简介》 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b.罗中立: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C、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版画

a.《悼念和战斗的诗篇》古元 1976年作 尺寸:69×60cm

创作背景:1976年清明节前后,数百万群众自发集合在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艺术家满怀激情用刻刀将这一悲壮的历史画面记录下来,创作了版画《悼念和战斗的诗篇》。b.《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李桦 木刻

c.《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刻)彦涵

d.《伐木》1941 力群 木刻

四、总结:

1、讨论:这些艺术大师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现代绘画在艺术品市场上这么火?

总结:艺术大师一生在不停的创新,他们有着自己深刻、独特的画学思想,一生的个性风格变化较为突出。这也是他们与一般画家的区别!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炒作

2、中国画坛上还有不计其数、卓有成效的名家:

国画家:高剑父、叶浅予、赵望云、陆俨少、朱记瞻、陈子庄、郭味渠、刘文西、刘大为等

版画家:李桦、黄新波、刘岘、李焕民等

油画家:王式廓、靳尚谊、詹建俊等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还可以对其他画家极其作品在课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学生活动:

1、傅抱石作品拍卖视频播放:

2、现代绘画作品拍卖价格冲竞猜活动

规则:由不同的同学来举手猜价,每幅作品可有五次猜价机会,老师可提示出价过高或过低,价格正确(以万为单位)者为胜利者。

3、探究讨论:你认为中国现代绘画朝哪个方向应怎样发展?

5.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第一章有感 篇五

11级美史马玉兰作

自郑和西洋下,中国的国际交流走上高潮。自魏晋始,佛学远渡来袭,至明清之际,“天学”盛行。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产生了大规模的触碰。明清时,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直接教授其国文化,不得效。便开始深入民众,了解民众思想,研习儒家经典,中国学术,继而入乡随俗,得到天朝大国和普通老百姓的认可,传播了西洋文化和宗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产生碰撞,由此在中国出现了比较美术的思维方式。

从中可以看出,一种文化观点要想被大众所接受,必须深入研究受众对象所处的时代历史及文化心理状态,并采用正确的传达方式,才能为大众所认可。要学会反思和尝试,切忌不知变通,浅尝辄止。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要固步自封,全盘否定,也不要崇洋媚外,全盘吸收。要擦亮双眼,比较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较美术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宗教观念文化传到中国后在明清时期就应运而生了。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美术观念,给中国美术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眼泉水喷薄而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创当属明清时期松江画派的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这是一种带着批判性的史观,这一理论画家分为两派。一种是将禅家概念(渐修)用于绘画的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推李思训为首领,所画之画是行家(职业画家)画,重苦练。因其画家多功利之心,不免身为物役,表现在绘画上多有钩斫刻画、剑拔弩张的痕迹;另一种是将禅家概念(顿悟)用于绘画的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推王维为首领,所画之画谓之文人画,有书卷气,有天趣,是凭借个人的天赋和学养作出来的。此类画家超轶乎功利,在仕途上,有归隐之心,表现在绘画上多用渲淡之法,追求蕴藉中沉着痛快的笔墨乐趣。然而在批评家的眼中,总的来说,以王维为代表的南宗山水画的美学价值要高于以李思训为代表的北宗山水画,而且南宗兴旺,代有传人,北宋衰微。尚南贬北,推崇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时人对真善美高雅情趣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真正的艺术家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在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但力求在画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虽然,阳春白雪,曲高寡和,文人画之不见赏流俗,正可见其格调之高。

比之现代社会,但愿“北宗”画派之文人画能在当今艺术领域里占主导地位,以此净化中国的商业市场,并推动中国文化巷纯洁高雅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少一份商业,少一份买卖,多一份真情,多一份灵尚。

董其昌的松江画派“独执牛耳三百年”“补足了元画的缺点,发展了元画,使元画的画格有笔有墨,逼近江南其景,令人‘百读不厌’”。董其昌对传统山水画的梳理,建立了一种历史观念,把文人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影响不只令当朝人重新审视了山水画的艺术价值的所在,也影响到了清初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和以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四僧”为代表的个性派。文人画的转折不仅是文化艺术发展的要求,也是江南市镇经济发达,人们追求更高的有品位的精神生活所致的结果。

6.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篇六

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差异巨大、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存在,都在这十年的现实舞台上拥有着自己的空间。它们纠缠杂糅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共生景观。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85新潮美术运动的影响

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80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美术话语权力压抑,获得解放的美术界表现出对美术艺术本体形式和情感因素的强烈渴望。伤痕美术、惟美画风、乡土自然主义一时间成为潮流。伤痕美术以写实再现文革现实为手段,突出它留给整个民族几代人的心理创伤;伤痕美术以有限的语言方式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的情感表现闸门,将美术引领到关注人性深层感受的方向上来;乡土自然主义的题材从文革记忆转向更宽泛的小人物生活和风土人情,愤懑、感伤的情绪让位于平静的人性慨叹和风景陶醉。与此同时,惟美画风在追求形式美、反对主题先行的旗帜下开始了对美术形式因素的张扬回归。其间伴随着抽象、形式美艺术本体的理论探讨,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

85新潮美术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群体和宣言的众多,写着不同道德理想和艺术主张的旗帜在彼时的美术界触目皆是。伴随着文化热潮中西方哲学文化艺术理论的大量引进,清算传统文化、呼唤现代人文精神成了美术界压倒一切的声音,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突现思想和观念成为创作的第一要义。其中以北方艺术群体、红色.旅、池社及吴山专、谷文达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画家主要用西方近现代的理性、人文、个性至上观念反抗传统文化中的群体依从、避世退守等消极文化心理;以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江苏新野性派等为代表的生命之流画家则接受了西方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哲学,对传统文化中的实用道德理性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留下了一批在今天看来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但是运动中产生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85后,有以获取新闻效应为目的的哗众取宠者混迹其中,使整个运动的后期呈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混乱局面。

尽管如此,85新潮美术运动对后来的中国美术仍然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5新潮美术运动确立了当代美术做为文化批判与重建之一员的角色地位,其自身实践是对这种角色意识的极端张扬。做为85文化运动的一部分,85新潮美术运动具有浓重的文化关怀倾向是必然的。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证明特别是在文化蜕变时代,艺术不可能是自足的文化存在,担当理想与道义是它无法回避的使命和责任。

2.85新潮美术运动中对西方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段的大量引进和搬演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85’造就了一大批艺术从业者,更年轻的艺术家会不自觉地以此作为借鉴而谋求突破与发展。85新潮美术为90年代美术准备了国际化的目光和起点。

3.85新潮美术运动过分观念化、工具化的倾向及这种倾向使其最终失去存在合理性的结局给90年代美术极大的警醒:观念运动必须遵守艺术自身的游戏规则。如果彻底撇开美术的艺术限度与要求,结果将不是观念的突现,而是观念与形式一同坍塌。

二、物质生存方式的渐变及其影响

进入90年代,在文化界陷入徘徊转入沉潜状态的同时,另一场意义的变革不事声张地在这块土地上悄然展开,这就是物质生存方式的逐渐改变。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和逐渐成熟使物质力量显示出人们始料不及的威力,金钱的作用开始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90年代社会物质生存方式的改变渗透到精神领域,使社会文化面目也逐渐蜕变,最为直接显著的,是日常生活中道德观念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漂移。

90年代这种新的物质与精神现实,从两个方面对这个时代的美术风貌发生着影响:

1.它改变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平民化,是90年代社会文化现实对美术的首要要求。这一要求影响了90年代美术的题材选择、语言方式及精神指向的尺度把握等诸多方面。

2.它是美术媒材变化的现实文化根据。物质现实的积累给了艺术创作接受者以多方面的准备,使大量新鲜媒材进入美术界语言视域。其中雕塑的快速发展、装置艺术在90年代中后期的渐成主流、视像艺术的被广泛接受,都与时代现实中物质生存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

三、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化及其影响

进入90年代,随着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快速成长,许多新的精神因素悄然出现,逐渐侵蚀、改变着传统权威话语的内涵和面目。同时物质力量的迅速扩张挤压侵占了精神在人们生活中原有的位置和空间,社会观念体系变得灵活和松动,这在无形中消解了许多悬而难决的意识对抗与道德冲突,也使一些经多次文化论战仍无法决断的争端失效而成为假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展开,在大量西方的经济技术与科技力量涌入国门的同时,各种异质的价值学说和思想观念也侵入原本单纯的传统文化肌体,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深远影响。在90年代的社会进展中,曾经为几代文化斗士追求的宽松的文化生存环境正在得以形成,这从多方面影响着90年代的美术面目:

1.使90年代美术开始摆脱工具主义命运,其能够逐渐疏离功利主义的焦虑而以从容健康的创作心态回归本体,使美术的自治成为可能。

2.为多元化美术格局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文化环境的宽容,带来了美术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宽松,这使不同面目、不同性质的美术方式都能获得存在、试验与发展的可能与空间。

3.在逐渐宽松的文化生存环境中,90年代艺术家能够以更健康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本土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观念的继承、吸收、借鉴、取用甚至拿来都逐渐正常。

4.为90年代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使命。当代美术作为时代精神的关注者,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当代文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是时代的期待。事实上,90年代美术实践亦证明,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使当代艺术家以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再创造和重组,以艺术创作主体的个人角色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以艺术语言的不同话语和艺术家个体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差异性,进入了一个单个的人的时代&&并以此同处网络中的其他社会个体和群体产生辐射影响。

四、文化交流渠道的畅通及其影响

随着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90年代的中国终于摆脱了独立于世界一隅的形象,开始全面融入越来越一体化的地球。经济交流的频繁疏浚了通向世界的渠道,也为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畅通的交通渠道给90年代美术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它为90年代艺术家全面及时地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条件。在对西方美术观念、技法的借鉴中,全面深入地研究是有选择地取用的必要前提。从90年代的美术实践中我们也看到,85新潮美术运动中那种西方美术表现技法与内在理念的生硬搬用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这得益于文化交流渠道的畅通给艺术家带来的宽阔视界。

2.美术外部生存运作机制的引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艺术市场观念的树立和初步实践。美术活动中利益因素的出现首先是物质生存方式改变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无处不在,物欲力量的逐渐强大为艺术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时代背景。而具体操作方式与运作模式的建立则主要得益于对外交流中域外美术市场的介入。在逐渐推进的市场实践中,利益化与非利益化的创作和作品都渐渐接近了自己适合的位置。专为市场销售而进行的艺术生产与执着语言表达和精神诉求的作品都健康地生存下来,也许这正是未来美术存在的健康格局和最佳方式。

7.从中国传统美术看现代涂鸦艺术 篇七

(一) “涂鸦”一词的出处及含义

“涂鸦”一词在汉语中“涂”指随意的涂涂抹抹, “鸦”则泛指颜色;“涂鸦”即指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 后来多用作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一般多用作谦辞) 。“涂鸦”典故出自于《玉川子集·云添丁》:唐朝时, 有个名为卢仝的人, 他有个儿子名叫添丁, 特别喜欢乱涂乱画, 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 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不知四体正困惫, 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 涂抹诗书如老鸦。”他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人们从卢仝的诗句里抽出尾句句首的“涂”和句末的“鸦”二字组成“涂鸦”一词, 用于形容乱涂乱画的行为, 并流传至今。

“涂鸦”一词在法语和英语中都叫做“Graffiti”。在英语词典中解析就是Drewing or writing on a public wall, use humorous, obscene or political。最初指“书写”, 而发展到了今天演变成“乱写”, 特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作。

(二) 现代涂鸦艺术的起源

对于现代涂鸦艺术的起源, 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认同度最高的说法是现代涂鸦艺术发源于1966年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区是当时纽约最穷的街区之一, 居住在这个区域里的多数是黑人和来自于中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 多年的贫穷生活使得黑人青少年极度崇拜金钱, 他们中不少人选择做违法的行当, 加入帮派是他们躲避警察追查的方法。黑社会组织在布朗克斯区的墙面上胡乱涂画各自帮派的符号以占据地盘。这些胡乱涂画的帮派领地标签就是现代涂鸦艺术最初的雏形。

假若布朗克斯区墙面上的“画作”永远停留在帮派标签的时代, 恐怕现代涂鸦艺术也就不会诞生了。当所谓的帮派标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 一些非帮派的画家从中获得了很好的启示。这些非帮派画家多数都是处于社会底层且极富表达欲望的穷人。从这些帮派标签中, 他们发现墙面就是最好、最实用、最廉价的画纸, 于是撇开了帮派意识, 从而逐渐形成了这门现代涂鸦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 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传遍了世界各地。

二、现代涂鸦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联系

(一) 相似的承载媒介——壁面

现代涂鸦艺术最初是以墙壁上的帮派标签形式出现的, 墙壁无疑是涂鸦画作的重要承载媒介之一。随着现代涂鸦艺术的发展, 人们将现代涂鸦艺术从墙壁发展到车身, 从车身又发展到地面。但凡是可以涂抹刻画的壁面, 都可以成为涂鸦的承载媒介。在中国传统美术的汪洋之中寻找以壁面进行艺术创作的承载媒介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岩画”这一艺术形式。

1. 早期岩画

在对中国史前美术的考古中, 在黄河以北的贺兰山、阴山山脉和内蒙古草原的岩石上, 都曾发现生活在那里的各原始氏族部落遗留下的大量岩画。岩画大都是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石上创作出来。而且岩画大都被刻画在避风向阳、风光奇秀之处, 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早期岩画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 它豪放粗犷, 有很强的感染力, 手法简练, 形象完整, 风格质朴, 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通过对于岩画的简单了解, 我们不难发现岩画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 最早以裸露在外的岩石表面为承载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

2. 壁画

壁画是与现代涂鸦艺术最为接近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 在中国史前美术考古中, 尚未发现如欧洲旧石器时代出现的洞穴壁画。但是据史料记载, 中国壁画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可惜的是, 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等因素, 能够流传下来的中国壁画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壁画是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 其装饰美化的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重要方面。中国陕西咸阳发现的秦宫壁画残片, 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3. 汉画像石

历史地看, 汉画像石在中国传统美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 也属于壁画的一部分。在艺术形式上, 汉画像石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 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 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江苏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 而河南南阳则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最多的一个地区。江苏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题材广博, 内容丰富, 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雕刻本身刚劲有力, 画风质朴简洁,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上文所述, 汉画像石是一种装饰类石刻壁画, 同样也是以壁面为存在方式的中国传统美术中杰出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 相似的艺术内涵与精神

现代涂鸦艺术, 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已经失去了涂鸦最本质的内涵。回顾涂鸦艺术的起源, 我们不难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涂鸦艺术家大多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穷人, 喷漆罐和颜料都是从商店里偷来的。生活的贫穷并不能折断他们梦想的翅膀, 更不能扼杀他们创作的欲望, 从此纽约布朗克斯的墙上开始出现警世格言, 慢慢地出现了更多反映城市最底层人们生活的涂鸦作品。用这样的艺术形式, 开始让每天穿梭于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人们关注到这样一个群体, 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现代涂鸦艺术的本质是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抗议城市里的种种不公。从这个层面来说, 现代涂鸦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又有了相似的地方。

1. 早期岩画的精神

岩画的内容多表现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 可以划分出狩猎、畜牧、人 (兽) 面像、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是习武) 、天象、印迹等类型, 反映了岩画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岩画创作者不是机械地复制现实, 而是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去塑造形象, 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早期岩画中, 没有一幅图像是重复的。早期岩画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 它豪放粗犷, 有很强的感染力。岩画作为一种美术形式, 最初在先民那里并不单纯被用来作“审美”观赏的, 而是融合在了他们原始的信仰之中。岩画的创作是一种巫术活动的产物, 成为人们消解生活困苦的精神寄托。早期涂鸦艺术的创作内容也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种种无奈。在这一点上, 现代涂鸦艺术和早期岩画无疑是有相通之处的。

2. 壁画的内涵

中国古代壁画的形式多种多样, 究其内容, 大致上还是统一的。壁画所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泛, 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 内容有农桑、畜牧、林园、酿造、驿传、营垒、狩猎、坞壁、穹庐以及族属、庖厨、宴饮、宴乐、六博、墓门楼砖造型绘画和棺柩画等。从下面两个壁画群的绘画内容为例, 均能发现古代壁画和现代涂鸦艺术在绘画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大多是反映人们生活的。

(1) 酒泉魏晋砖画墓

酒泉魏晋砖画墓的画面基本上是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境的缩影。有的描绘墓主人的政事活动或显赫身份;有的描绘墓主人田畴万亩、富甲一方的富裕生活;有的描绘墓主人生前宴饮、歌舞的场面, 反映墓主人生前养尊处优的生活。

(2) 新城魏晋墓室彩绘砖壁画

新城魏晋墓室彩绘砖壁画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 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画卷。这里的墓主人有的是军事首领, 有的是当地官吏, 有的是庄园主。砖壁画中有反映墓主人享乐生活的画面, 如出行、狩猎、宴饮等, 每个墓室都有, 但画幅比例不多, 而更多的画面画的则是谪守边疆的战士, 画的是在戈壁绿洲创造社会财富的农民和牧民, 也画上屠夫、乐师、厨师、车马夫及其他们的劳动和生活场景。

通过这两个典型的古代墓室壁画, 不难看出, 现代涂鸦艺术和中国古代壁画在绘制的内容上都是以记录生活、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为主要题材。在作品所蕴含的涵义和精神上, 两者是极其相似的。

三、中国风艺术对现代涂鸦艺术的影响

(一) 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涂鸦艺术的影响

1. 色彩的转变

早期的涂鸦作品多使用单一的色彩, 但随着涂鸦艺术的不断发展, 逐渐以耀眼、醒目、突出为目标, 采用高彩度喷漆涂画出各种各样炫目抢眼的作品。在涂鸦艺术进入中国的早期, 年轻的涂鸦爱好者也喜好使用炫目的彩色进行涂鸦艺术创作在随后的数年时间中, 现代涂鸦艺术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毫无特色和创新。在中国街道上出现的涂鸦, 和国外街道出现的并无差异, 而这恰恰触发了现代涂鸦艺术创作的创新思想。当时中国年轻的涂鸦爱好者中, 一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并且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涂鸦作品中使用的色彩, 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因为炫目的色彩并不适合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于是年轻的涂鸦爱好者开始在自己的涂鸦作品中添加一些中国传统色彩, 例如中国红, 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式涂鸦色彩

2. 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后发生的转变

现代涂鸦艺术在没有进入中国之前, 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全面发展, 西方各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年轻的涂鸦爱好者在首先尝试了加入中国传统色彩之后, 他们又想到了在自己的涂鸦作品中加入中国传统的图形和元素。水墨风格的涂鸦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一种中国风涂鸦类型。使用不同的喷漆罐喷嘴, 加上色彩上的渐变和过渡,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涂鸦效果, 这是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的涂鸦效果。另一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比较盛行的中国风涂鸦, 就是以京剧人物脸谱为创作的出发点来设计的涂鸦。一般来说这样的涂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都不高。相比于西方高明度、高纯度的涂鸦, 这种中国风涂鸦更适合国人的审美观念。

3. 中国传统美术与现代涂鸦艺术结合的趋势

就目前中国形成的涂鸦艺术流派风格而言, 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南方写意, 北方写实。从中国传统美术与现代涂鸦艺术前期结合的情况来看, 以后中国传统美术将更深入地和现代涂鸦艺术相结合, 其不会仅仅局限于色彩、图形, 而是将在内涵上更加深入, 使涂鸦画作传达的思想更具深度, 涵义更加丰富。随着时间的发展, 中国的涂鸦作品, 一定会形成更加鲜明的本土化风格, 且会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

摘要:现代涂鸦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涂鸦艺术的起源及涂鸦一词在汉语中的起源入手, 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艺术内涵等为切入点, 可以发现现代涂鸦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之间是有相通性的,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近年来中国风艺术为何会对现代涂鸦艺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以致呈现出现代涂鸦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涂鸦,涂鸦作品,中国传统美术

参考文献

[1]孟瑾, 方二.涂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2]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洪再新主编.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85.

[5]侯一民, 李化吉主编.中国壁画百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6]田忠恩, 陈剑彤等编著.睢宁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8.

[7]何洁, 靳埭强, 杭间主编.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作品集[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8]岳邦湖等著.岩画及墓葬壁画[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

[9]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8.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传统美术色彩;现代包装设计;结合

在包装材料中合理使用色彩显得尤为的重要,这样不仅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还能充分地展现商品的价值。如今,商品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仅仅需要对整体进行合理的搭配,并且还需要合理运用色彩,这样才能充分地展现商品的属性。中国传统的美术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并且还能提升设计的美感,最大限度的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1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1 体现商品的商业属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商品的包装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商业化的配色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严重影响了商品的销售。随着近些年来复古风的兴起,使得人们在消费方式上发生了改变,逐渐追求个性化的风格,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和色彩搭配充满了兴趣。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包装材料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学习我国传统的美术色彩,并将传统美术色彩巧妙地融入当今设计中,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平衡,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带动了商品的销售。

1.2 提升商品的文化价值

民族的文化可以借助色彩来进行反映。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文化来进行支撑。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传统美术色彩的发展。传统色彩对宁静祥和、朴素的追求,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底蕴。

1.3 丰富现代包装色彩设计的审美思想内涵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需要对外部的装饰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不同的商品来选择色彩,进行搭配。鲜明的色彩体现了我国传统色彩的内涵。传统美术色彩是伴随着我国发展形成的一种色彩形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在传统色彩的使用中讲究用户的体验度,只有这样才能俘获消费者的芳心。

2 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重视红色系的应用

将传统色彩使用在現代的包装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红色系的颜色。我国对红色系有着独特的情怀,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纵观包装材料的发展历史,将红色使用在包装材料中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而是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存在。比如婚庆、装饰、衣服等都采用了红色,可见红色在中国人们心中的地位。例如,中华烟在进行包装时就采用了国人喜欢的红色,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从而带动了商品的销售。中华烟包装,将大红色作为底色,使得外观更加的端庄和富有美感,带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单调的颜色可能会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设计师在大红的底色上加入了黄色来进行颜色的协调。不同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包装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不仅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也对我国的品牌进行定位。现如今,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将红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我国的民族特色彰显出来,有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

2.2 重视原色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品包装使用的颜色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设计师往往会在物品的包装上使用亮度高的颜色。如何将原色概念使用在现代化的包装材料上,是当今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事情。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对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色彩的对比面积进行合理地使用。色彩面积的对比,是指将不同色彩所形成的画面在整个比例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从而产生的色彩对比。科学、合理的色彩面积对比使得包装材料具体独特的魅力。例如色彩的种类固定不变,对色彩的面积进行不断地调整。如果面积逐渐变大,则色彩的对比效果增强,如果色彩的面积变化,则相应的色彩对比效果就会减弱;如果色彩的面积相等,则想要突出的色彩对比度则相同,色彩的面积存在较大的差别,则色彩的对比效果就会一个增强一个减弱。其次,需要对色彩的形状进行比较,即色彩形状相互的离散关系。不同形状的色块越集中,带给消费者的视觉冲击越强;色彩的图形越分散,则带给消费者的视觉冲击则越弱。最后,需要对色彩的位置进行充分的对比。不同颜色的距离越近,则产生的对比效果就越强,当两种不同颜色进行重合时,则呈现出来了的效果会更强。

2.3 重视正色的应用

黑色和白色在色彩中属于正色,但是也属于无色,将白色和黑色使用在包装设计上,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使得保证设计具有特殊的魅力。所以,设计时越来越多的使用白色和黑色,动静结合,包装设计的色彩就更加具有对比性。包装设计在色彩上进行凝练,可以给人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人们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对色彩进行分析和想象。包装设计中颜色种类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可以突出物品的属性即可。白色和黑色在包装设计上的使用,使得物品的特征更加的明显,并且黑色和白色的强烈反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受大众的喜欢。

2.4 重视传统美术色彩文化的应用

我国传统美术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京剧脸谱,其在色彩的使用上是其他作品无法媲美的。京剧中,可以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最初这五个角色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向人物的素质、性格等方面,观众借助脸谱上的色彩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京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京剧脸谱中色彩的使用,直观地反映了我国传统美术中色彩的魅力,特定的颜色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红色代表的是老实忠诚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的是残忍、暴力的人物形象;白色戴白的是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绿色代表的是侠肝义胆的人物形象;蓝色代表的是刚正不阿、骄傲不逊的人物形象;紫色代表的是成熟、稳重的人物形象;黑色代表的是公平、公正的人物形象等。

色彩的使用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色彩不仅仅是对物体本身颜色表现,更是对更深层次意义的表达,每一种色彩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品的外部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师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我国的传统美术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和价值,是人们传递思想、传递感情的一种特殊方式。美术可以借助色彩直观地反映人们内心的思想情绪。通过美术对包装进行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是当今社会必不可缺的一种元素。

参考文献:

[1]刘冬梅.论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包装中的审美意义[J]. 包装工程,2012(14):87-90.

上一篇:康养地产开发模式下一篇:保教行为规范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