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发现作文

2024-06-20

科学与发现作文(通用13篇)

1.科学与发现作文 篇一

科学中有许多奥妙,而我今天就发现了科学的秘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敏啊,今天要来客人了,快去准备些茶叶蛋!”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又在下命令了。“哦!”我应了一声,从柜子里拿出炊壶,从冰箱里取出一些鸡蛋,拿了些许茶叶,便在炊壶里塞。又来到水池前,接了些水,便放到电磁炉上煮。“小敏啊,煮个七八分钟就用筷子夹以下,若夹起不掉,那就说明熟了,否则,就没熟哦!”妈妈已忙得不可开交,还不忘叮嘱我。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流逝了,我看了看手表,已有八分钟,我随手抓起一块抹布包着炊壶顶小心翼翼地揭开。这时,一个个白嫩嫩的“小娃娃”正在里面欢快地跳舞呢!我拿起一双筷子,看准一个最大的鸡蛋,就朝它“攻击”。就在那一瞬间,调皮的鸡蛋“娃娃”飞快地滑了下去。哦!原来它还没熟!

按照妈妈教的方法,我果真很快的挑出了生熟鸡蛋。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我的小脑袋飞快地转动起来。最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来到妈妈身边,询问道:“妈妈,为什么您教我的方法可以分辨出生熟鸡蛋呢?”妈妈停下手中的“工作”,抚摸着我的头笑眯眯地说道:“那是因为煮了一会儿时,当你用筷子夹起鸡蛋,若鸡蛋是生的,那鸡蛋里就是流动的液体,自然就会滑落,而鸡蛋熟了,鸡蛋里的液体就会凝结成固体,自然就能很快地将它夹起喽!”“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鸡蛋真有趣!它带领了我们探索自然界中的奥妙,让我们懂得了只有从小爱科学,勤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2.科学与发现作文 篇二

4月21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 以封面标题并配发专题评论形式, 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抗病毒免疫和炎症研究领域又获重要进展的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侯晋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 发现了免疫细胞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下, 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新型调控机制。该机制的发现, 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机体抗御病原感染并防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也有助于人们探索出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新药物。《自然·免疫学》杂志用3个页面配发了题为《精细调控T L R信号转导》专题评论, 对该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项研究是该实验室在观察到磷酸酶分子SHP1基因缺陷的小鼠会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并伴随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如关节炎等症状的基础上, 偶然发现该基因缺陷小鼠在病原体组分刺激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干扰素, 提示免疫系统存在着分别调控干扰素和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途径和机制。他们围绕这一现象开展了深入研究, 证明了SHP1分子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和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而控制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重要的是发现了SHP1分子能够直接结合激酶分子IRAK1的激酶功能域而抑制其活化, 从而解除IRAK1对于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使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识别病原体后分泌干扰素增加, 表明SHP1分子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同时, 可以促进干扰素的分泌, 这不但有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 还可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3.科学与发现作文 篇三

关键词:探索尝试体验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又包括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个人在他年幼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当然,无论是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科学环境的创设,还是科学活动的具体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参与。

在一次题为《小种子发芽了》的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种植园里兴奋地四处寻找。自己参与的种植活动,如今有了结果,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当找到发出嫩嫩小芽的就迫不及待地奔走相告。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种子已长出了嫩嫩的小芽,甚至已长出了一小片叶子,而有的却还没有动静,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候,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成为儿童探究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呢?这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去回答,而是让略知一二的小朋友来回答,当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时,老师再参与到其中,充当小朋友的角色来做解答。在不知不觉中,幼儿掌握了许多关于生长的知识,了解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幼儿都处于主动、兴奋和思考之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将教育活动贯穿于游戏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我们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我们的“科学实验角”游戏。当家长看到孩子们自己动手能让灯泡发光,废旧面巾纸盒做成的“大嘴巴”,可以让孩子练习使用筷子,会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调出另外一种颜色,一次性纸杯和橡皮筋做成的“会走的纸杯”……时,十分惊讶。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喂喂大嘴巴”的游戏,家长原以为游戏的目的是练习使用筷子。我们提供的筷子一头是圆的,一头是方的,受常规思维影响,家长往往让孩子握住方的一头,用圆的一头夹玻璃球,可孩子怎么也夹不起来。家长看着很着急,不停地说“慢点,稳住,稳住!”指导老师看到后,走过来轻轻启发孩子:“想一想,除了这样用筷子,还可以怎样用?”这时,家长和孩子恍然大悟,应该把筷子的方向调过来,用方的一头夹。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化的学习材料——筷子,这是孩子天天都能接触得到的实物,幼儿就倍感亲切,对科学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事后,我们与家长进行了交流,让家长明白,我们不仅是让孩子练习使用筷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打破常规,换位思考,明白筷子的两端都可以用,从而使孩子在动手操作、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科学道理。

我们还以生活为源头,因势利导,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经验。记得班上有一位幼儿在课间聊天时,说起了周日跟爸爸一起放风筝的事儿,马上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好奇。针对幼儿好奇的这一心理,老师及时为孩子准备了风筝、线等材料,生成了放风筝这一活动。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如果风大,抓线的人跑得快,风筝很容易上天,相反,风筝就不容易上天。显然,幼儿已经感受到了风的存在,但这只是直觉体验,而没有弄懂真正的原因。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风从哪里来”的实验活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体验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孩子经历了“放风筝”和“风从哪里来”的活动后,教师为幼儿及时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交流,孩子们终于明白了空气流动产生风的道理,从而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以及相互竞争和学习的力量。

尝试就是以疑问引路,以疑问开始,“以疑引思”,让幼儿“试着看”“试着想一想”“试着动一动”……在玩中学,乐中学。看着幼儿在尝试中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以及尝试中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真为“尝试”的魅力所倾倒。是尝试启发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智力;是尝试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是尝试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尝试让幼儿尝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科学的发现作文 篇四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的发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的发现作文1

生活像一本书,有着各种各样的道理。生活像一个五味瓶,有着各种各样的味道。生活又像一台电脑,总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在生活中常常听爸爸说,在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的交界处,有着世界上最低的湖泊,那就是死海。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这海里,也不会淹死。

我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我带着疑问做了个盐水的浮力的小实验。我想看看死海到底是不是因为有许多盐而让人浮起来的?

材料我早已准备就绪:生鸡蛋、自来水、大杯子、半杯盐。首先将自来水装入大杯子里,这里的自来水就代表着死海,然后把鸡蛋轻轻地放入淡水杯中,我屏息凝重,只见鸡蛋没有什么变化,依然静静地躺在水底里,来回做了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这是,我猜想:为什么鸡蛋不会浮起来,难道它很重吗?我拿起鸡蛋,惦了惦,最多50克嘛。

不一会儿,我在淡水中,放了几勺盐,用筷子搅拌了一下,再慢慢地把鸡蛋放入杯里,我全神贯注地盯着鸡蛋从杯底缓缓地升了起来,浮出了水面,我喜出望外。但却让我感到很好奇:鸡蛋居然从杯底浮出了水面上,同一个鸡蛋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的好奇心增大了,有放了几勺盐在大杯子里,搅拌了一下,我发现鸡蛋浮出水面的面积更大了,几乎快从杯里跳了出来。我惊讶不已,鸡蛋的体重变轻了,鸡蛋对盐的反应真是太大了。让我百言不能其解。

经过查阅资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鸡蛋会对盐有这么大的反应,是因为盐水密度变大,浮力就变大,鸡蛋自然上浮。

从这小小的实验里,我获得了不少知识。做实验,既有趣,又长知识。以后我一定要多观察多探究,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科学的发现作文2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些化学材料,这就组成了我的“移动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有:长短不一的滴管;三个小玻璃储物罐;大小各不相同的试管;黄色的PH试纸……

楼上的哥哥和我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先将米放入烧杯中,加少许清水,用药勺搅拌,直到自来水变的白白的,再加入一些碘酒,可以发现:水开始变成青铜色,然后变成咖啡色,最后变成黑色。原来淀粉可以和碘酒发生化学反应,这时哥哥问:“你想不想再把颜色变回来?”我疑惑的说:“什么,什么?这怎么可能呢?”哥哥胸有成竹的说:“你等着看好戏把!”说罢,就往自己家跑去,等他回来手中有个调羹,上面有一些橘黄色的粉末,哥哥说:“你可看好了!”说完就将其放入黑煤似的水里,再慢慢搅拌,水慢慢又变成了原来的颜色,我情不自禁的叫道:“哇……”我问道:“你刚刚加入的是什么东西?”哥哥说:“那是完美集团的氨基酸片,因为氨基酸片的原料里含有沙棘。”我好奇的问:“那我们家的 ”21金维它“有这个功效吗?”哥哥说:“你自己去尝试一下吧!”我又按以上方法试了一遍发现21金维它也有这种功效,只不过比氨基酸片差一点。这时候一大堆问题出现在我的脑里:“大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那淀粉是又什么组成的?”“碘酒里有什么成分?为什么会和淀粉发生化学反应?”“氨基酸片和21金维它和碘酒、米之间究竟有着什么秘密?”

5.科学发现作文 篇五

讲台上放了一瓶水,一个玻璃碗,50枚硬币。首先,他把水倒满玻璃碗,他问我们:“你们相不相信,当我把50枚硬币放进去,水不会漫出来?”

这时我们下面有的说:“不信。”

有的说;“信。”

我心想: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谁肯会满出来。只见我们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周轩宇。周轩宇拿起一个硬币沿着碗的边缘放了下去,只见,硬币像娃娃在滑滑梯似的,滑了下去。水居然没有漫出来,接着,周轩宇放了三个,四个一直放到了第49个。我心里想:水肯定会漫出来。只剩下最后一个硬币了,同学们屛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盯着水面。周轩宇拿起最后一个硬币放了进去,这时水像一座拱桥,可是水却没有漫出来。这时,我们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6.科学发现作文 篇六

有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有许多的同学都在玩溜溜球,我很好奇,于是我也加入了玩溜溜球中。

有一天,我拿着溜溜球在家玩“睡眠”,我想看着溜溜球能在下面“睡眠”,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它为什么可以“睡眠”呢?我曾问妈妈好多次,妈妈说:“我不知道。”我又问爸爸,爸爸也说不知道。不经意间我用手拨了拨这个球体,一看它在滚动,我又拨了几下,嘿!“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溜溜球所谓“睡眠”的原理了。原来,在绕紧线后用力向下放去的时候,两个半球的球体在向前转,球体自转的时候,中间的小轴承也在转动,这也就形成了相对的稳定——也就是我们玩溜溜球所说的“睡眠”。我发现了这个道理,就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样高兴。啊!我太高兴了。

7.哈勃望远镜的五大科学发现 篇七

从20年前哈勃空间望远镜被放入“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货仓准备发射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了宇宙将向世人呈献出迥然不同的一面。

地面上最强大的光学望远镜只能看到整个宇宙的一半。用它们估计出的宇宙年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它们眼中, 超大质量黑洞只是隐藏在罕见剧烈现象背后的黑手。它们也无法告诉我们, 在其他恒星的周围是否存在有行星。

在1990年4月25日被部署入近地轨道之后, 哈勃空间望远镜作为太空中的第一个大型光学天文台立马就做出了一系列的发现和突破。它也迅速地成为了空间天文学黄金时代的开路先锋。

今天, “哈勃”直径2.4米的反射镜和高山之巅的直径8米乃至10米的巨型望远镜比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是, 位于地球大气层之上给了“哈勃”巨大的优势。它的视力始终要比地面上的望远镜锐利10倍。诚然, 能够改正大气扰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缩小了这个差距, 但“哈勃”的清晰图像是遍布整个视场的。此外, 由于没有了天空背景, “哈勃”还具有了以高对比度观测遥远天体的非凡能力。

同时, “哈勃”的光学稳定性又保证了它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分辨能力和数据质量在不同时间重复地观测某个天体。“哈勃”还能够看到许多不同波长的光辐射, 从紫外线一直到近红外, 这赋予了它真正的“全色”视力。

有了这些强大功能的武装, “哈勃”的惊人发现贯穿于整个天文学, 改写了教科书, 催生出了超过7000篇的科学论文, 唤起了公众对宇宙的好奇心。

下面就让我们去看一下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五大最杰出的科学成就:

一、从较小结构演化而来的星系

1990年, 天文学家只能探测到红移最高为0.7的正常星系, 这个数值在宇宙中所对应的距离相当于70亿光年, 而宇宙是它的两倍大。多年来天文学家一直猜想, 如果宇宙是从大爆炸的火球冷却而来的, 那么星系必定是演化而来的。地面观测无法确定哪几个相互竞争的理论能最好地描述星系在早期宇宙中的形成和演化。

1985年, 一个由顶级天文学家所组成的委员会得出结论, 如果“哈勃”花200个轨道周期的时间来对宇宙进行“深度曝光”, 那将会是徒劳的。他们假定, 从当时已知的宇宙外推, 远距离宇宙的空间几何会打散正常星系所发出的光, 使它们过于弥散而无法被“哈勃”观测到。

幸运的是, 大自然非常地配合。即便在1993年光学系统修复之前, “哈勃”的早期观测就发现了打破当时纪录的红移为1.5的星系, 它所对应的距离超过了90亿光年。这些星系看上去似乎较现在的更紧凑, 因此所发出的光都集中到一个较小的领域中——得以让“哈勃”能够探测到它们。天文学家注意到了许多形状怪异的“病态”星系。而正常星系中由恒星形成产生的亮点则清晰可见。

这些发现鼓舞了当时空间望远镜研究所 (STSc I) 的所长罗伯特·威廉姆斯 (Robert Williams) 把他的大块主管观测时间用来进行了一次长达数百万秒的最深曝光。它的极限星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8等——比肉眼所能看到的最暗弱天体还要暗上10亿倍。

2002年随着“哈勃”的高新巡天相机安装到位, STSc I的下一任所长史蒂夫·贝克威思 (Steve Beckwith) 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 拍摄了哈勃超深空区 (HUDF) 照片。这确认了天文学家并非是因为偶然才只看到了紧密天体而错失了更大的星系。HUDF达到了29等的极限星等, 但仍然只发现了发育中的不完整星系。

2009年5月安装到“哈勃”上的大视场照相机3最新在近红外波段上再一次推进了这一深度观测。由此也发现了红移高达9的天体, 它们所对应的时间相当于宇宙诞生之后仅6亿年。

就像一帧一帧地来观看一部电影, 哈勃深空巡天揭示出了婴儿期宇宙中结构的出现和随后星系演化的动态阶段。在“哈勃”之前, 近距离上的星系碰撞只是有趣的个别现象。但是, 这些深空图像却显示, 在早期宇宙中星系的碰撞并合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这为宇宙随着时间在不断发生变化提供了令人信服且直观的证据。

二、超大质量的黑洞遍及星系

当“哈勃”发射时, 天文学家们只在双星系统中证实了黑洞的存在。在这一系统中一颗恒星爆炸, 其核心会坍缩成具有几个太阳质量的黑洞。但是, 天文学家怀疑, 质量远大得多的黑洞必定是更强大的“引力引擎”, 驱动着由近及远的一系列超高能现象, 例如赛弗特星系、耀变体和类星体。

但是, 为了“称量”黑洞, 探测隐藏着的或“不发光”的物质是不是超出了恒星所能达到的极限, 就需要精密的分光观测。当空间望远镜成像光谱仪 (STIS) 在1997年投入运转时, 天文学家迅速将其对准了最近的迷你类星体——室女座巨型椭圆星系M87明亮的核心。和更遥远的类星体一样, M87也有一条从它的核心高速射出的喷流, 而喷流通常都与黑洞有关。

“哈勃”测得M87核心的质量高达30亿个太阳质量。这一结果完全得益于STIS对M87核心周围做轨道运动的高温气体的测量。这些气体的速度表明核心处的质量要远高于仅有恒星聚集所能达到的程度, 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1997年对27个近距星系的研究发现, 在它们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的黑洞。这使得天文学家得出结论, 超大质量黑洞极为普遍, 每个大型星系中都有一个。

更深刻的是, “哈勃”发现中央黑洞的质量和星系中心由恒星所构成的核球的质量直接相关:核球的质量越大, 黑洞的质量就越大。这说明有某种未知的反馈机制将星系的演化和黑洞的生长联系了起来。目前, 有6种理论试图来解释这一现象。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没有人确切知道星系和黑洞的纽带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暗能量的存在

“哈勃”曾经的一个重点项目是确定宇宙正在以多快的速度减速。因为在大爆炸之后引力必然会对空间膨胀施加阻力, 这就像在斜面上自下而上运动的一个小球, 它的速度最终会减小。

持续了几十年的一个问题是, 宇宙是否拥有足够的引力来完全阻止其自身的膨胀。“哈勃”可以看到遥远的Ia型超新星并准确测量它们的亮度, 这使得天文学家可以回溯宇宙更久远的过去进而测量它的膨胀速率。

1998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天文学家亚当·里斯 (Adam Riess) 利用他的团队所收集的超新星巡天数据, 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来计算宇宙的减速率。奇怪的是, 这个程序不断给出一个具有负质量的宇宙。起先里斯认为这只是一个程序中的错误。但后来他意识到, 计算机程序其实是想给出一个“荒谬”的结论:真空会产生排斥能!

在美国加州, 另一个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索尔·珀尔马特 (Saul Perlmutter) 领导的小组也独立地发现了类似的宇宙加速膨胀。他的研究小组发现, 遥远的超新星比预期的要更为暗弱。这意味着, 和宇宙正在减速或者甚至“滑行”相比, 在我们和超新星之间有着更多的空间 (距离更大) 。因此, 宇宙现在必定正在以比早先更快的速度膨胀。

这两个组偶然间发现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一个幽灵般的能令宇宙保持静止的制衡力, 被称为宇宙学常数。由于天体物理学家还不清楚它的行为是否严格地如宇宙学常数所述, 因此这一现象现在只是被称为“暗能量”。

“哈勃”后来又观测到了一颗100亿年前的超新星, 进一步支持了宇宙中有暗能量存在的事实。这颗超新星异常的明亮, 说明在很久以前宇宙确实是在减速, 但此后宇宙的膨胀便开始了加速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一转变大约发生在70亿年前。

从那以后, 天文学家们进行了更多的观测期望能更好地确定暗能量的特性, 并确认它的行为是否真的像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那样。天文学家们就此为下一代望远镜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其中包括了观测更多的超新星以及测量天空中由宇宙大爆炸原初等离子体中的作用力所引发的重子声学振荡。

四、精确测定宇宙的膨胀速度

由于地质学证据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 19世纪后期的科学家都认为地球极为古老。即使是伟大的爱因斯坦也认为, 宇宙必须是静态的, 也许因此也是永恒的。然而, 按照他的广义相对论, 宇宙却要么会膨胀, 要么会坍缩。

1929年, 埃德温·哈勃 (Edwin Hubble) 为宇宙有着一个有限的年龄提供了第一个观测上的证据。他发现, 距离越远的星系, 它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其比值由哈勃常数给出。这意味着空间在往各个方向上膨胀。事实上, 这里经常所提到的观测到的光线红移并不是星系退行的速度所造成的, 即并非是多普勒效应, 而是空间本身的膨胀拉伸光的波长的结果。

通过精确地测定宇宙膨胀的速度, 科学家就可以倒转宇宙时钟, 计算出宇宙的年龄。但是, 由此估计出的宇宙年龄的精度会受制于精度较低的距离测量结果。而哈勃常数的精确值则是校准其他宇宙参数的关键。

由于空间望远镜可以比地面上的望远镜分辨出更多、更远的造父变星——一类可用做近距宇宙中距离标尺的恒星, 因此精确测定哈勃常数成为了“哈勃”早期的重点项目。

在“哈勃”发射时, 宇宙膨胀的速度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哈勃常数的预估范围在5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到10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之间。这意味着, 宇宙的年龄可以年轻到只有80亿年或者老到160亿年。

1994年, “哈勃”河外距离尺度重点项目的温迪·弗里德曼 (Wendy Freedman) 宣布他们测得的哈勃常数值为8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 这意味着一个相对较年轻的宇宙。但令人费解的是, 由此得出的宇宙年龄在80亿年至120亿年间, 比最古老的恒星年龄还要小。这看起来似乎是恒星演化模型还存在问题。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哈勃常数的值已经精确到了只有大约10%的误差。2009年, 亚当·里斯及其合作者使用了遥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来细化和完善了宇宙的“距离阶梯”。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精确把宇宙膨胀的速度定在74.3千米/秒/百万秒差距, 其不确定性不超过5%。

回想起来, 这几乎是预料之中的, 天文学家最终确定的值恰好在先前5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和10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的正中间。考虑到暗能量的作用, 由此得出的宇宙年龄为137亿年——足以能容纳宇宙中测量到的最古老的恒星。

五、采样太阳系外行星的大气

直到“哈勃”发射升空5年之后, 天文学家才在另一颗普通恒星的周围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对于当时的地面望远镜而言, 外星行星过于暗弱无法被直接观测到, 但它们会造成其宿主恒星规律地摆动, 由此泄露了天机。这一现象唯一能提供的信息就是外星行星的轨道周期以及它的粗略质量。

然而, 到了90年代后期, 天文学家已经可以观测到太阳系外行星的凌星 (从其宿主恒星前方通过) 。由于可以在其宿主恒星的映衬下来观测外星行星, 这为探测它们的特性提供了可能。天文学家很快就把“哈勃”的独特能力用到了它们身上。

“哈勃”对太阳系外行星的大气进行了首次测量。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观测中, 美国哈佛大学的戴维·夏博诺 (David Charbonneau) 对穿过外星行星大气的宿主恒星星光进行了分光观测, 发现外星行星HD 209458b的大气中存在钠。

在后续的观测中, “哈勃”还发现了凌星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热类木星无疑是没有生命的, 但“哈勃”能对其大气进行分析证明了将这一方法用于外星类地行星大气来寻找生命示踪物质的可行性。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 但对外星行星直接成像仍十分困难, 甚至对于“哈勃”也是如此。直到2008年, “哈勃”才第一次在可见光波段下拍摄到了围绕北落师门的一颗年轻气态巨行星。

六、接下来是什么

多亏了航天飞机计划和宇航员团队, “哈勃”的照相机已经升级到最先进的程度。如今的“哈勃”和1990年发射时相比强大了100倍。

一些重点项目仍然期望能从“哈勃”身上获得最大的科学回报。其中一个就是通过测量25个巨型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来研究宇宙中暗物质的分布。“哈勃”还将拍摄250000个遥远星系的深度照片。另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则是对位于邻近仙女座星系 (M31) 某一个象限中的恒星和星云拍摄一张巨大的彩色拼接照片。

8.科学发现的三个启示 篇八

科学家也是人,也会做梦。只不过有时候,和普通人比起来,科学家做的梦,有点儿与众不同。到底哪里不同呢?原来,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就是科学家在做梦的时候想出来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非常想知道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的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究竟具有什么样特殊的分子结构。这个问题把当时的很多化学家都难住了。凯库勒也对此百思不得奠解。

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颠簸中,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睡梦里,他看到碳原子似乎都活了起来,碳原子的长链变成了一条蛇!这条蛇在他眼前不断翻腾,突然,它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个环状,很像咬尾蛇符号的样子。凯库勒猛然惊醒,受到梦的启发,他开始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模型是一个六边形环状的结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受到了梦的启发,但如果没有牢固的知识基础,凯库勒也是不可能通过咬尾蛇的形象而联想到苯环的分子结构的。所以说,梦境虽然神奇,但敏锐的科学素养才是促成伟大发现的根本。

蜘蛛的“表演”

有一天,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生病卧床,刻苦钻研的他,即使躺在病床上,也不忘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用“点”和“线”来表示方程呢?

笛卡尔苦苦思索着,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有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屋顶相交出了三条线,蜘蛛可以向这三条线分别吐出三根丝,通过这三条丝来固定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直角坐标系的雏形。

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何图形也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不。

同样,如果没有牢固的数学基础,笛卡尔是不可能通过蜘蛛的“表演”而联想到坐标系的。

“怪兽”之谜

居维叶是18世纪著名的学者,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动物学家之一。

有一天中午,他正要睡觉,卧室的窗口忽然出现了一只长相恐怖的怪兽。这个毛茸茸的怪兽面目狰狞,有着牛角和鹿脸,挥舞着两只蹄子嗷嗷大叫,仿佛要爬进居维叶的卧室。居维叶看了怪兽一眼,却哈哈大笑。

原来,这个“怪兽”其实是居维叶一个调皮的学生精心装扮的,他花了好几天才做好,想吓唬老师一下。可看到老师一点都不惊慌,学生就忍不住问:“老师,您不害怕吗?”

居维叶说:“你扮演的这个动物长着蹄子和角,有蹄子有角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学生听了,不由地为之叹服。

9.科学发现小学作文 篇九

大家应该早就知道米饭可以粘贴东西了!因为在家时经常看见奶奶爷爷在粘纸或者粘破了的东西。不过时间长了它就会自然地掉下来,所以说用米饭粘东西也有坏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为什么米饭可以粘东西?做个小实验吧~

这个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冰箱里所剩无几的白米饭拿了出来,又去将放在储存柜多年的破纸掏了起来,实验便开始了。先将米饭磨碎,磨成很细很细的米碎后,在一点一点的放在白纸破损的地方,很快一条破损的白线条就复原了,只不过还剩下一点痕迹。滴答滴答时间过得真快,终于在十五分钟的努力下我将一张破的没法入眼的白纸边的崭新崭新的,这其中的奥妙我也不知道多少!

据我了解: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煮成米饭后淀粉遇水糊化,有了粘性。小提示:不过淀粉中含糖份,时间过长,会失去粘性。

10.我的科学小发现作文 篇十

还没等我走进院子,一阵阵香气就扑面而来。走进院子,一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金灿灿的小太阳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充满了生机。向日葵的茎直而细高,绿葱葱的略带有毛刺的茎就像一位士兵的腰杆一样笔直挺拔。

清晨,我发现太阳刚刚露出笑脸,小小的向日葵便抬起了头,仰着脸,笑眯眯地看着太阳公公。中午,我在大树底下乘凉,看到所有的植物都被太阳晒得无精打采,耸拉着脑袋。向日葵却昂首挺胸,面对火辣辣的太阳反而笑得更灿烂。向日葵竟然不怕太阳,咦?真奇怪!早晨的时候它不是面向东方吗?这让我疑惑不解。下午,我到院子里玩耍,忽然发现向日葵大大的脸庞竟又转向了西方。我惊呆了,啊?向日葵难道跟着太阳转吗?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赶紧打开电脑上网查了查,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植物顶端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生长的激素,它叫做生长素。生长素的分布不断受到光的影响:向光的那一侧生长区生长素浓度相当低,背光的一侧浓度相当高。如此一来,向光的一侧生长区十分慢,背光的一侧生长区十分快,因此茎就产生了向旋光性弯曲。我恍然大悟。

11.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 篇十一

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好消息,这个位于瑞士和法国边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不会毁灭地球!坏消息:该装置启动后不久就趴窝了。2008年9月,这台28千米长的对撞机首次启动,一些人怀疑这台机器能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个地球,至少是欧洲那么大面积的区域。总之,这一天会很悲惨。结果搞得人心惶惶。虽然人们想象不出这台机器真的能发生什么,但是他们期望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像广告得那样运作起来,再现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场景,让物理学家观察、探究这些消失已久的时刻。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但是,后来氦泄露造成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开启后不足两周就关闭。修复仍在进行,据估计2009年6月粒子应该可再度飞速旋转起来。

2、“凤凰”号登陆火星北极

2008年5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极,开始挖掘、取样和分析火星北极周围的环境。“凤凰”号的主要成就是在表层土下方几厘米处发现水冰,并摄录下水冰的蒸发过程。在火星探测史上,这还是第一次与水亲密接触。该发现表明,火星曾是一颗有水的星球,可能有着种类繁多的丰富生物。美国航空航天局局宣布“凤凰”号于11月2日失去联系,“凤凰”号长达5个多月的火星探测使命就此终结。

3、完整人造染色体诞生

美国遗传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创造生命领域获得重大进展:把58.2万个必要的碱基对结合在一起,形成四段DNA序列,再将这些序列插入酵母细胞,使之复制并最终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造染色体,为下一步创造活细菌奠定了基础。

4、中国航天员太空漫步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步伐惊人,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2005年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08年9月27日实现太空漫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7”号飞船轨道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员肩负三大使命:实施中国首次出舱活动;完成包括回收固体润滑材料、释放伴飞卫星等在内的科学实验;满负荷、全方位考核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及各大系统。

5、大猩猩存活数量超过预期

对于濒临灭绝的非洲西低地的大猩猩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于2008年夏天进行的最新调查发现,野生大猩猩的数量要比原来以为的多得多。刚果共和国北部的森林和沼泽地里据信有12.5万只大猩猩,是以前估计的两倍!然而,福不双至。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争已经扩散到维伦加国家公园,直接威胁到那里的大约350只山地大猩猩的生存,而全世界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只有700只左右。

6、太阳系外行星现形

科学家早就认定,有众多的行星围绕太阳系外的恒星运转,而直到1995年他们才发现所谓的系外行星。这些行星体积庞大,距离其母(恒)星很近,不可能有生命存在。2008年6月,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梅尔发现了45颗更小一些的系外行星,大小仅为地球的4.2倍,大都在炙热的轨道上运行。梅尔通过探测重力变化发现,有些行星的轨道很距其母星较远,表面温度较低,适宜人类居住。2008年11月,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研究小组又发现了四颗系外行星,并为其拍下了照片,这是哈勃望远镜首次在可见光范围内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

7、隐形斗篷即将问世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新材料,使人类有可能因此研制出隐形斗篷。这并非人们的臆想,而是物理学、光学和纳米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利用生长在多孔铝管的纳米线制造出了只有正常纸张1/10厚的电磁特异介质薄片,这种薄片可将物体包裹起来,使物体周围的光线得以弯曲,最终实现物体的隐形。研究组的负责人张祥表示:“隐形斗篷在隐形时,要像河水围绕一块岩石流淌一样,组成它的材料必须将物体周围的光波完全弯曲。”观察这个隐形斗篷的人将在它后面看到光线,这种情况让物体看起来似乎消失了。能产生这种效果的物质是已知的电磁特异介质,它能“捕获”电磁辐射,并平滑地偏转它的方向。自然界中没有能产生这种效果的物质,过去几年原子和分子水平的纳米工程学和操作技术得到充分提高,使科学家有机会制造出这种材料。

8、复活史前猛犸象成为可能

2008年1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的科学家通过一团猛犸象的毛发,成功破译出这个史前庞然大物80%的基因组。该发现有助于重建灭绝动物的基因组,或能使其重返自然界,这使科学家在复活古生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科学家利用从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发现的两具猛犸象残骸上获取的DNA,实施了这种类似于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剧情的研究。在这两具猛犸象尸体中,一具已在地下埋了2万年,另一具则至少埋了6万年。领导这项研究的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教授史蒂芬·舒斯特说:“从理论上讲,通过破译这个基因组,我们可以获取重要的信息。将来有一天,只要将独特的猛犸象DNA序列融入现代象的基因组中,这些信息或能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复活猛犸象。”

9、公民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1979年~2006年,具有科学素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增加了一倍,达到17%。密歇根大学一名政治学教授200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这一数字又有提高。目前,25%的美国人可被认为具有科学素养,这意味着美国仅有1/4的成年人能阅读并理解《纽约时报》科学版面上的故事。现在美国对选民的要求是,要了解全球变暖和干细胞研究等复杂问题。2008年11月,中国宣布本国公民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得分再创新高,在欧洲一些地区,公民的科学素养也有小幅增长。

10、发现远古核心家庭

2008年11月17日,德国考古学家在德国境内安哈尔特尤鲁地区一个石器时代的墓地,首次发现了距今4600年前石器时代一个核心家庭(仅由父母及子女组成)的墓葬——墓室中埋葬着母亲、父亲及两个孩子的尸骨。该墓地的发现对研究家庭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发现表明,现代家庭理念在石器时代之前就已经兴盛,也使人们对生活在欧洲文明初期史前人类祖先的生活有了新的了解。考古学家通过对他们骨骼的DNA片段进行检测,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两个男孩的年龄分别只有8岁和4岁。考古学家还在他们遗体的附近发现了另外三座坟墓,坟墓中共有9人的骸骨。其中,许多遗体上都有外伤,这表明他们可能是敌对部落或村落暴力袭击的受害者。一名妇女的脊椎骨显然被石制投射物穿透,另一个人头骨破碎。其他几具尸体的胳膊和手上也是伤痕累累。

12.科学课堂上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篇十二

我觉得, 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 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在教学中应用一些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是发现和研究问题的基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在科学课中, 要进行探究活动, 必须组织学生主动去观察、去发现, 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才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科学课从三年级开始的, 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占主导地位, 学习活动中粗心、观察不仔细的学生占较大比例, 如果对学生说, 请你仔细观察, 效果往往不大, 也难持久。

小学生对魔术、气功等倍感神秘, 教师要能巧妙利用, 使学生领悟出观察的重要性, 将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受益终身。例如在上课伊始, 教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如:用黄白两张同样大小的纸, 先叫学生仔细观察黄纸在前, 用笔一卷再打开, 变成白纸在前) , 让学生猜一猜是怎么变的, 有谁观察清楚了吗?然后, 教师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不失时机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小魔术, 让仔细观察的意识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最后鼓励孩子多留心周围的自然界, 多观察身边的世界, 多猜一猜, 多想一想, 多比一比, 使观察能力与学生认知探究能力一起发展。

二、精心设置好研究材料, 诱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精心设置好研究材料, 诱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是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起点。良好的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感知。教师对研究材料的设置程度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效果。趣味性的材料能激发学生认识探究的兴趣, 典型性的材料则是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的根本保证。

例如, 在进行《纸的观察》的教学时, 我用一张不会渗水的纸画放在水里, 提问学生:一张纸画掉在水里了, 能捞起来吗?你有什么问题, 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个个伸长了脖子, 困惑的眼神溢于言表。然后, 教师向学生展示厚薄、软硬、韧性、吸水性各不相同的、常见的纸, 让学生仔细观察, 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差异, 通过讨论、研究知识共性;同时也为后继的《造纸》和研究《不同用途的纸》做准备。

又如“摆的秘密”一课, 我让学生首先观察摆, 然后做实验:在10秒钟内, 摆的摆动次数是多少?当全班12个小组将数据汇报 (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之后, 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 看有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有的说:“我发现我们小组的摆比别的小组的摆快一些。”;有的说:“我发现我们组的摆摆动到最后停下来了。”;有的说:“我发现我们与他们组的摆做得不一样, 我们的长而他们的短, 所以摆动不一样。”;……有的问:“为什么同样是10秒钟, 每个小组的次数都不一样呢?”;有的问:“为什么摆到最后都要停下来?有没有不停的摆呢?”;有的问:“到底是长得快还是短的快呢?”……在许多的问题之中, 教师让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类, 确定本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 经过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明确了问题, 这是思维的结果, 也是创造性的体现, 同时也为分析问题作好了准备。

三、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 刺激学生的提问动机

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 刺激学生的提问动机, 是师生探究交流的平台。良好的学习环境, 能够使学生活跃起来, 让学生敢于思考, 敢于提出问题。在上课的起始阶段, 教师应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对于使他们主动去发现和研究问题, 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进行《照相机和眼睛》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给每组一张相片, 让学生观察一会儿, 说说相片里面有些什么?然后启发学生:相片是怎样拍出来的?相片和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有什么异同?很快, 学生就进入了照相机和眼睛的研究上来了。

13.科学与发现作文 篇十三

创造力人人皆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创造力只有量上的差异和领域上的不同,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因此,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发现或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儿童科学探索发现活动其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奥秘的客观规律,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培养幼儿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我发现利用科学探索发现活动培养幼儿探索兴趣的几种方法及科学探索发现活动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所占的优势地位。

一、师生共同创造科学探索发现区,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1、科学探索发现区是源于孩子的需要,因此被幼儿所喜爱。

孩子们只有在自己所需要的环境中,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中,才能心里放松,心情愉快,兴趣十足地投入到活动中,也只有在这种情绪下,易于引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活动区的创设必须是幼儿所需要的。

我们的探索发现区就是在幼儿提议下,逐渐产生的。那还是一次在组织幼儿进行“沉浮”的集体活动中,孩子始终情绪高涨。活动进行了尽五十分钟,孩子们兴趣未减,于是有的孩子提议:“老师您能把这些玩的东西放在一个地方,我们有时间时继续玩吗?”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孩子们对一些操作性的科学探索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始酝酿在班里设置专门的“科学探索发现区”。

2、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创设环境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幼儿发展、激发幼儿创造的过程。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要辛辛苦苦地剥夺幼儿发展的机会。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深知老师的辛苦。可是静下心,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促进幼儿发展了呢?当然有!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因此,我们在设置“科学探索发现区”时,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师生共同讨论活动区的内容,共同收集有关材料,共同制作发现区的玩具。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种材料:手电筒、磁铁、小镜子、油桶、塑料棒„„我们在用油桶和塑料瓶玩水的游戏时,有个去过农村的孩子把油桶当成水井,用塑料瓶在“井中”打水,玩着玩者,他突然问我:“老师,您见过辘轳吗?”“我知道。”我答应着。“咱们在油桶上架一个辘轳,那玩起来多有意思呀!”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制作辘轳的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辘轳的外形到底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做轴?”“怎样把辘轳固定在油桶上更结实?”等等。孩子们兴致可高了,问家长、查阅书籍、上网,大家从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材料,共同绘制图样,共同寻找材料,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发现用粗铁丝当轴又能使铁丝弯曲后当手柄,又能将吊水桶的线卷起来。后来孩子们发现,粗铁丝也细,打一桶水很慢。于是,大家又开始讨论加粗铁丝的方法。有人提议在铁丝上多缠一些线、有人说把几根铁丝栓在一起,最后我们在玩具中发现了塑料管,管壁很厚,铁丝穿进去正合适,颜色又很漂亮,成功了大家拍手叫好。如何固定辘轳,更始难题。经过前一段的探索活动,孩子们更是开动脑筋,开始有的孩子提议在油桶上打孔,把辘轳插进去,结果发现摇上来的水桶悬在“井”的中央部位,手不易够到。怎样把它架得高一些呢?大家找来了硬塑料板、小木版、小铁板,经过不断的尝试,终于决定用小铁板固定在油桶的两边,孩子们请家长帮忙,给小铁板打出孔,师生共同找来螺丝,把铁板固定好,最后把辘轳架在铁板上,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玩具辘轳终于诞生了。就这样,我们又一起制作了水车、影子钟、小电话等,不断丰富着探索区的玩具及材料。可以看出,孩子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出主意想办法,不但在设置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今后参与到活动区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设置导向性问题,是帮助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想出各种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的导火线。

教师在指导探索活动时,抓住重点、难点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玩声音传播的游戏前,老师问:“不同的材料传播声音有什么不同?”“玩小电话时,怎样使声音更清楚?”等等。使幼儿带着疑问,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孩子们敲敲暖气管、拍拍桌子,玩“大电话”的游戏,发现了铁管、木头、线等许多东西都可以传播声音,有的声音清脆,有的发闷,还发现线的粗细、弯直对声音传播都有影响。孩子对声音的兴趣越来越浓,逐渐开始自制各种乐器,三弦琴、手铃等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形,纸筒“麦克风”也诞生了,孩子们就是这样在老师的赋有启发性的问题的引导下,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去摆弄、实验,寻找答案,发明创新。

三、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关键。

1、教师肯花时间,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索发现区,从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

孩子们最怕的老师就是总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总提一些他们不知到更不感兴趣的问题的老师;而喜欢那些像他们的伙伴那样,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跑、一同笑、一同“闹”的伙伴式老师。一次晚间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师里玩光斑游戏,效果不太好,于是,我提议到睡眠室试验。拉上窗帘,关闭了灯,睡眠室漆黑一片。孩子们纷纷打开手电筒,屋里出现了几束明亮的光柱。光线照在印有星星、飞机、火箭图案的小镜子上时,奇迹发生了:明亮的星星、飞机、火箭,四周很黑,好象置身与浩瀚的宇宙中,孩子们各个欢呼雀跃,我也同孩子们一起拍手叫好,“老师,天上的星星太少了!”一个孩子突然说“,对呀,宇宙中的星星应该是数不尽的!”我也像孩子一样,操着好奇、稚嫩的语气。“在做几个光斑小星星!”一个孩子说,“那今天怎么办呀?”另一个孩子反驳到。“晚上,有时我看到一棵树,有两个影子,那时怎么回事呀?”我装做好奇地说,:“我知道,那时因为有两个灯照着那棵树。”许多孩子突然明白了,几个手电筒同时照在一个“光斑星星”上,孩子们看到了许多的“星星升到了太空”,整个晚上,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有趣的光斑游戏中。

2、幼儿的新发现,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与肯定,是激发幼儿不断创新的催化剂。

善于使用表扬、鼓励、赞许,往往对强化幼儿有益行为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一次,幼儿在玩静电游戏时,无意中发现塑料泡沫板摩擦后,吸力很大,于是,他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发明了吸尘器!”老师故作神秘地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原来,他不小心把碎纸屑撒在小插片玩具筐中,很难捡出来,他想起摩擦生电的游戏,便试着用各种材料摩擦后去吸碎纸屑。结果发现,不但塑料尺子、、梳子等有摩擦生电的现象,许许多多的东西摩擦后都可以产生静电,而且发现塑料泡末板摩擦后产生的静电最大。可见,他通过探索、操作,灵活地掌握了有关静电的许多小常识。为了鼓励他的新发现,我特意用彩色的卡纸制作了精美的小奖卡,上面写着“你发现的秘密越多,就会越聪明!”这一鼓励的形式,竟然使他从此更加爱动脑大胆尝试了,继而又发现了硬币、曲别针都能导电的秘密。显而易见,鼓励与肯定可以增强幼儿不断创新的意识。

3、更新观念,允许、鼓励幼儿“非常规性”的玩法,是通过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在探索活动中,老师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好象并没有按照常规性的玩法去玩,象是在进行“破坏性”的行为。实际上,并非如此。成人要相信孩子,不要对他们的一切言行管得过紧,孩子们需要成人的信任。只有这样,他们的无意想象和想象力、创造力才可能更好的发展。例如玩“沉浮”游戏时,多数孩子都是把辅助材料——一次性餐盒盖儿当作浮在水面的小船,上面放许多不能浮在水面的东西使之浮在水面上。而金伟小朋友却用小棍儿把餐盒盖儿捅了许多小洞;玩万花筒玩具时,许盟紫把万花筒拆开,里面的玻璃、塑料片摆了一桌;玩小火箭游戏时,常雨桐把碎泡沫装入可乐瓶中,拍击可乐瓶时,碎泡沫飞得满地都是„„孩子们的这些做法,初看时,你会觉得他们是在搞破坏,可当你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具创造性:金伟在餐盒盖儿上捅小洞是在试验,浮在水面的餐盒是否能够沉入水底;许盟紫拆开万花筒,发现了制作万花筒的原理;常雨桐把碎泡沫装入可乐瓶中,是为了证实空气的冲力可以把泡沫冲出可乐瓶。可见,幼儿的许多“非常规性”的活动,是在幼儿创造性思维中产生的。这时,更需要老师的接纳、扶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多善于发现幼儿活动中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因素,给予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幼儿在这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更易产生新奇的想法、做法。因此,我认为,更新观念,允许、鼓励幼儿“非常规性”的玩法,是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关键之关键。

上一篇:英语语言学考研题下一篇: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