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精选7篇)
1.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一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重庆市大足区万古中学
余晓琴
英语
1592333541
【摘要】: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本文就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英语新课程理念
高中英语蕴含了丰富的英语方法和技巧。优化教学方法是深化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教师要贯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理解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需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
实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致力于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尤其要促进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自主地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知识;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1],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时,教师需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御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才能恰当地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师组织教学要精心准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多媒体来辅助外语教学已成了一种趋势,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英语教学增色不少,但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量大大增加了,课件是不是做好了,有没有错误,放映顺序对不对,字迹够不够大,磁带有没有倒好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全部落实好。如果上课时再发现问题,势必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或者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多媒体加快速度、增大容量的优点也显现不出来了,而且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心情,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它不可替代的一面,但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只能给它定位在“辅助”二字上,严谨合理的板书布局仍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让教学重点一目了然。但书写时马马虎虎歪歪斜斜(不注意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课前缺少构思、缺少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会使学
生也养成马虎潦草的书写习惯,板书的示范作用不容小觑。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民主性。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课程理念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很多学生觉得英语枯燥、难懂,视英语学习为洪水猛兽,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中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3]。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将一些现实中用得比较多,或者在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的知识点或小词组时,即使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作一些笔记。如在讲到cashier(收银员)这个词时,顺便提了这个词的变形cash,以及身边的cashmachine(也作ATM取款
机),cashcard(自动取款卡),cashcow(摇钱树),cashcrop(经济作物),debit/credit/checkcard(借记/信用卡)时,他们都很感兴趣地记了下来,不知不觉地掌握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且逐步意识到英语的实用价值,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在选择听写材料时,我始终把握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多选择刚学完的题材的内容,这样一方面从另一角度对课文进行补充,另外,也是学生刚接触过的熟悉话题,相对简单顺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4]。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ozi?”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在课堂上,经常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某个学生,让他们下课去查找资料,下一节课时站在讲台上,扮演一下老师的角色,这样,督促他们能自己去学,因为大学生更多要培养的是自学能力。对听力课的教学,进行短期的试行改革,第一堂课保证原来安排好的教学进度,第二节课放经典外语片,一方面,看原声电影是锻炼英语听力的良方之一,积极酿造出地道的英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已经阅读过的作品的理解,对于未阅读过的作品,可以适
时进行对学生阅读方面缺乏的弥补。这一举措,深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他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枯燥感。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5]。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四)、加强情感教学 诱导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传授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交流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们要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融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在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中学生年龄小,心志尚不成熟,教师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怀着真诚的心,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细微之处对学生教学引导,热情帮助,学生便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这样师生之间便会产生感情的共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若能总是面带微笑把单调的知识传授转化为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就可以以较轻松的心情接受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在评价方面,多用适度的表扬,激励和委婉的批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和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ood/Great/Well-done/That’sagoodidea!这不仅给予了学生成功的喜悦,且不断强化了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教学中还需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Pleasepaymoreattentiontoyour……”“Itwillbebetterifyousummarizeitbyyourownwords”决不说那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You’resostupid/foolish……”等等。
(五)、创设良好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英语的能动力。[5]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用录像机先拍下学生在功能室活动的情景再出现英语标志牌,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
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示的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老师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原版电影是欣赏提高英语研究的有效方式。通过英文电影让学习者了解外国字符和样式,因而可能提高听力。实际上,看原版电影在通过特别说明,而且可能在时间词汇的。不仅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点,而且表明了:另外欣赏目标有卓越的影响对词汇补充。学习者的词汇量大小也有卓越的影响对词汇补充。住在城市,您将发现世界干旱。因此您再一个新的世界想要进来。原版电影可能使您的精神完善的“new world”。在各种各样的种类电影:使兴奋冒险影片、字符和样式种类轰烈的动作片。提供健脑剧情片断,有趣的动画片。智慧幽默喜剧电影,美妙的科幻电影,都在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兴趣。
(七)、开展英语活动 拓展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与增长学生知识,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6]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强化定向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短剧表演、办英语墙报、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歌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激发中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和巩固中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课堂管理是一门复杂、烦琐的艺术,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我们要不停的探索下去,不断转变教学思想,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从而真正持久地提
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国语,1994.[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
[3]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委会:《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丛(第一辑)》2002.3
[5]孙继凤,培养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8期。[6]陈瑞芳.略谈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海外英语,2011,(1).
2.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二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那么, 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 让学生感到自己可以学, 能够学。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教学手段, 刺激学生的视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 唤起求知欲。例如在化学第一课教学时, 我没有按照教材进行常规教学, 而是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实验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做“魔棒点火”的实验前, 我先让学生讨论可以用那些方法将酒精灯点燃, 学生讨论了多种方法:火柴点燃、打火机点燃……然后我演示了“魔棒点火”, 学生看了以后兴趣盎然。通过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目的是使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 由原来偏重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立足学生的发展, 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多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先做实验, 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讨论,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变化的根源, 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它是在“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现的。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 长期训练,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思路、创新观念, 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铁生锈的知识时, 切完青菜后刀放在砧板上, 第二天生锈了, 学生根据生活经历, 猜想菜刀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提出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防锈的方法如何?接着周五让学生把从商店购买崭新的小铁钉, 发给学生每人三枚, 安排他们分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和干燥的空气中及隔绝的空气环境中 (用纸或薄膜包裹着) 。周一全部带回课堂进行比较、探究、交流。从而得出铁生锈的主要原因和防治铁生锈的一些方法。这样,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 提高了探究的水平,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 如果农村初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很难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我校进行了教学改革, 全体教师集体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 然后在我校强势推进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实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的教学模式。本次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 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学生上课不再守规矩, 不再受约束, 可以站, 可以做, 可以大声讲话, 也可以自言自语, 气氛宽松和谐, 心理自由放松, 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通过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运用实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试验, 我们惊喜地发现, 化学课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表现积极。而且,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 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那些过去不太喜欢化学的孩子不但喜欢化学课, 也善于交往了。由此看来, 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确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四、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 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 思考已到位, 计划的制定也非常详细, 但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把教案写了, 课上了, 作业批改了, 还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所感, 不断总结, 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因此,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反思, 学会反思, 积极反思。教师要通过多角度, 多层次, 全方位的教学反思后, 总结教学得失, 掌握学生情况, 为后续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教师要不断研究学情,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研究出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辜负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参考文献
3.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性教学探究性实验
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课改目的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能力的强人。这就必然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积极调整以往的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标准。在课改中我们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在课改实践中的一些感受和经验: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设置习题和实验。课堂提问尽量安排开放性问题,答案并非唯一。这样做是为了给学生一定的可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学完“光合作用”这节新课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种探究性教学的设计,是以学生认知结构或已知生物事实材料为基础,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知识讲座、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查询、收集与整理的文献研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这样让所有学生的特长能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施展,所有学生的个性能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尽情的发挥。
二、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如在学习“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前,这样设问导课:
1.我们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
2.“无土栽培技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要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让学生走出课堂,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如:让学生通过调查得出“吸烟得肺癌的几率”。
三、通过实验和信息素材,给学生经历探究和体验的学习方式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例如,在教材中,先讲述叶绿体的形态及细胞质的流动,然后安排实验加以验证。不妨先由学生实验观察,去探究发现叶绿体的形态及细胞质的动态。这似乎是仅仅将讲课与实验的顺序颠倒,但实质是将验证性实验变为了探究性实验。再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不能让层析液浸没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实验结果;“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根尖解离后必须经过漂洗,否则盐酸同染色剂反应,会影响根尖细胞内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以往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把答案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记住,实验中不能如此操作。现在教师可不再先给出答案,而是建议学生不妨在实验时试一下,通过亲自进行“错误”操作,让学生得出结论。
2.根据内容设计探究性实验
例如在做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提出:我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验证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吗?和用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是否实验效果一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设计,进行探究。通过这一设计,倡导了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信息素材让学生自我的领悟推理分析和知识的由来
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将结论性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教师首先提供相关的信息素材(包括图、表、科学实验与科研成就,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领悟出结论性的知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比较推理分析的能力。如在传授“细胞中的ATP”的知识点前,我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下列材料:
[材料1]:纯净的ATP是白色粉末,能够溶于水,可作为一种药品,ATP片剂可以口服,而ATP注射液可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
[材料2]:ATP中两个磷酸基团之间(P和P之间)用“~”表示的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水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一般共价键的2倍以上,如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约30.5KJ/mol,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成葡萄糖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 KJ/mol。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统称为高能化合物。
[材料3]:ATP末端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水解生成ADP和Pi放出能量,ADP和Pi也很易再捕获能量重新生成ATP。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材料,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ATP的相关知识点。
四、让学生及时做好课堂上的总结
一节课上完,学生们要及时总结。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比较模糊,将课堂上模糊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这样一来,记忆得到强化,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想办法补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总结经验为:首先,教师应注重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实验课中应用采用探究性教学。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要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再次要会掌控班级纪律和调节学生及自我情绪,学会劳逸结合和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最终培养的学生将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能力的强人。
参考文献:
[1]郑国锠著:《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韩贻仁主编:《分子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可柱、张心志主编:《分子与细胞(一)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地图出版社.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施良方著:《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1994年版.
4.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四
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在文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以及言文教学逐步得到关注的今天,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 文言文教学 效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个别不做记录的,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我校于2012年3月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提出了宾川四中“1234”课堂要求,即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三个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和展示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 1
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我们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5-6个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九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
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5.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五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将要讲授的一堂课的总体规划,它是实现课堂高效率的前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目标,而且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更要吃透教材,内化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知道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并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波丽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启发诱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品质,而且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做法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时,教师可以如下设问:①植物为什么会向光弯曲生长?②什么是向性运动?③向性运动的产生是哪种激素调节的?④植物体内还有哪些激素?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很自然就知道什么是植物的激素调节。巧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的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常见的生命现象,很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体液调节》一节中几乎每一种激素都有对应的分泌失调疾病,如巨人症,甲亢等;《免疫调节》一节的内容和器官移植、疫苗制备等紧密联系;《呼吸作用》的知识就是酸菜和酸奶的制作原理„„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很自然会产生很强的学习动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极其抽象、难懂,例如染色体组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善于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例如在讲述染色体组的概念时,可以这样比喻:把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后剩下的五十二张牌看作一个细胞中的五十二条染色体,同一数字的四张牌看作同源染色体的话,所有的红桃、黑桃、方片和梅花分别相当于一个染色体组;介绍DNA的分子结构时可以把DNA分子与螺旋楼梯进行类比,把DNA的主链比作楼梯的扶手的话,那么DNA分子内部的碱基对就是楼梯的台阶。把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等一旦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flash动画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多媒体课堂的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的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与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等许多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6.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六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企业重组改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造成人们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互相融合和碰撞,产生了多种不稳定因素。很多企业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达到“ 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的新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紧紧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措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现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浅谈几点看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
1)不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价值取向多元化。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比较严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得不到心理失衡困惑,影响其积极性。
3)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得过且过,稀里糊涂混日子 ;满足现状,认为自己没前途,工作上缺乏积极主动,当看到别人发展进步了,心里又不平衡。
2、产生的根源
一是 指导思想不到位。一些企业的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个别企业的领导抓生产经营劲头十足,抓党的基层思想建设满不在乎,认为生产经营工作是“ 硬头货”,思想政治工作是“ 橡皮筋 ”,总想在自己任期内多搞出点“ 实绩 ”,不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花费过多的精力。这种思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放任自流的局面。
二是理论教育工作不扎实。一些企业党组织对党员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个别企业组织党员学习流于形式,党员的教育学习工作处于无计划、无组织、无检查、无效果的 “ 四无 ”状态,致使少数党员放松了思想改造,党的理想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漠。极少数党员干部不讲理想讲实惠,不讲贡献讲索取,把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起码的道德准则远远地抛在脑后,经受不住严峻的考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三是 制度建设不得力。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有些企业一年也难得开一次职工思想分析会议或开展职工思想教育。由于极少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也就很难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形象的说法是:“ 党员非党员,只差几块钱 ”。这种现象刺痛了不少党员的自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受到歪曲和影响。
四是政工干部素质不够高。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基本任务,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不知道应该怎样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开展活动。个别党支部书记甚至不知道“ 三会一课 ”的内容,更不懂得怎样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时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对策
1、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定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于基层。基层是创效的主体,基层的党员最多,基层的员工最多,担负的任务最重,基层干部直接面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整个政工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做好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要放在基层。
2、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以强化方式方法创新,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
首先,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应做到“ 两个坚持”:1)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形化,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实现虚功实做、由虚变实 ;就能激发干部职工推进发展的积极性、提升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创新创效的主动性。在具体操作上,要通过有形化教育增强号召力,通过有形化关爱增强感染力,通过有形化榜样增强说服力。
2)坚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体系。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搞生产经营工作一样,没有压力和动力是干不好的。因此,决不能出现 “ 干好干坏一 个样 ”的现象,必须有相应的政工干部考评办法,分层次提出政工干部的基本技能素质标准;必须健全考核体系,坚持定期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细则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政工人员的收入挂钩,这样才能调动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
其次,可以用以下这几种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疏导教育法。善于发现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使职工认清企业发展方向,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2)感情投入法。要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家庭等实际问题,引导职工处理 好家庭与企业的关系,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3)领导带头法。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双重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职工作出表率,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4)谈心交心法。要采取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沟通干部与职工的思想,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友爱。
5)典型激励法。要紧紧抓住企业涌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运用典型引导,带动干部职工做好各项工作,增强学先进、争先进的意识,形成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气氛。
6)活动推进法。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职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各项争创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演讲比赛活动、文体活动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干部职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
7.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篇七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我国语言的精髓所在,千百年来我国文字的运用无不出自其中,因为其不仅包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典故,并且也有千载难得的名句,还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因此做好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仅是以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为目标,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的历史进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功利化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无可规避地落入了急功近利的窠臼。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促使文言文教学回到科学合理的教学道路,笔者对我国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改进策略。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背诵轻实践
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素质教育长年来都将默写作为文言文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将诗词的背诵作为教学任务的根本目标。但是要知道,文言文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必然也是源于生活而并非凭空而来,所以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断然不应该是生硬的背诵,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表达中,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必需的文学素养。
(二)缺乏对意境的深入解读
通过一定的研究,笔者发现,如今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过度重视背诵诗词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一弊端外,另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倾向于对字词的解读而对文章的创作背景一笔带过甚而直接忽略。这样的情况是极其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的,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字词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合美育教学
(一)创设教学环境体现自然美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了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欣赏自然风光美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敬畏自然创造能力,进而积极参与到保护自然的活动中去。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通过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创造出一个较为贴近生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课本中描述的自然美景,从而培养起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从而达到美育的基本要求。譬如教师在讲授《兰亭集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本中描述的美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的美景。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所观看的优美景象不仅可以充分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同时也能够直观地欣赏这样的美景,这样一来就能够逐步形成对自然美景的审美能力,如此一来就达到了美育要求了。
(二)精炼教学语言展示艺术美
在对各个版本教材中的文言文研究中,笔者发现其摘录的文章都难逃那些独具美感的文章的范畴,譬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等景色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再如《水调歌头》中的“低绮户,转朱阁,照无眠。”意境丰满美感十足。当然这只是教材中优美文字的一点晨星而已,像这样的句子教材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各个教材对文言文文章的编排上对美的要求是比较严苛的。因此为了不辜负编辑教材工作人员的苦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提炼自己的语言,使学生时刻都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潜移默化之中学生自然可以培养起足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通过适当的应用,创作出优美的文章也是指日可待。
三、意境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诗人王昌龄将诗词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同理文言的境界也是如此,因此对一篇文言文的理解必然要从其物象的认识开始,在对文言文物象有较为清新的认识后,自然而然就应该转向对其情思的剖析,在对作者思想感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就应该结合具体的物象将“意”与“境”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意境教学了。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学习,总结出了意境教学必不可少的三个阶段如下:
(一)通过联想把握物象的特点
文言文是一种将物体与画面相结合的表达形式,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对物象的建构,因为没有物象的文言文是空洞无物的,因此无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何慷慨激昂抑或悲怆凄美都难以逃避无病呻吟的嫌疑。因此在实施意境教学法时,首先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文言文的具体物象,展开适当的联想,尽可能使文言文中的物象清晰地刻画在学生的意识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跟上教学的节奏。
(二)体会情感
对于一篇文言文而言,情感是其灵魂,因此对文言文的情感体味是理解文言文的重点。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情感进行深入的解读。譬如《归园田居》有如此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一句诗,从字面上看其实与一般诗词并无二致,但是如果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细致的品鉴,你或许就可以体味作者内心的那一份悠然自得、恬静淡远。
(三)品味意境
意境是文言文表达的最高境界,这是毋庸置疑的,对意境的体会也是意境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评鉴文言文的意境时,最重要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所谓的诗眼顾名思义,是文言文的眼睛,换言之就是文言文的点睛之笔。譬如《锦瑟》中“此情可待曾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词句便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这句词之所以可以名垂千古,主要就是由于其绝妙的意境。此句匠心独具地将文言文之前所有意象的悲怆都集中爆发出来,其渲染力无不令人动容。因此,意境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此类诗句的意境的品读,以此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志国;发掘美育因素 培养审美能力——阅读教学中美育渗透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6.
[2]陈向春.试探古典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5(8).
[3]唐晚峰.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意境的探究[J].东方青年教师,2013.
【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推荐阅读: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10-27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0-08
浅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08-13
浅谈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发挥计量衡器的技术监督作用论文07-27
如何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效率09-03
浅谈在聋校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08-02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格07-03
浅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