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2024-08-14

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通用15篇)

1.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一

文秘助手()之小学生优秀环保作文:感

悟生命

原本,我是一条平凡的小鱼,和小伙伴们过着开开心心,无有无虑的生活.在晚上的时候,人们有一个传说,在1月15日的晚上,月亮特别的大,特别亮.就在这一天晚上,我和小伙伴们仰着头等待着月亮的出现,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月亮直发光,就像个大圆盘,倒映在水面上.我一下子被惊呆了:“哇,好美的夜景啊!”小伙伴们高兴地手舞足蹈哩。

可是,就在有一天,我才发现我身边的小伙伴渐渐的越来越少了,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弱,本来是甜甜的河水变得浑浊了,现在月亮也看不见了。只见河道旁有一座座房子拔地而起,我满腹疑问,到处寻找“凶手”,我一边找一边在想:“为什么灾难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我的身边。”就在这时,我发现有一个漆黑的洞口,不停地向溪里排出黑色的液体,我连忙游了过去,想探个究竟,可是一股股刺鼻的味道,不断向我扑来,使我无法前进,但我一想起离我而去的伙伴,愤怒极了,我奋不顾身的拿起石头,狠狠的丢进洞口,可石头一次又一次从洞口排出来,我几乎放弃了,在我脑海里忽然又想起了妈妈给我讲精卫填海的故事,那小小的生灵是那么坚强,有拼搏之力。我应该也要勇敢,我眼前燃烧成了一片怒火,拾起一块巨大的石头,使出我全身的力气,把石头投进了洞内,有被污水冲了出来,可是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无助的晕了过去。

在迷迷糊糊中,我好象一朵白云,慢慢地飘到了佛祖面前,佛祖把我贬到了一个叫“未来人间”的地方。我就开始过着365天的生活。当我睁开眼睛时,就看见了爸爸、妈妈,正在看着我,而小伙伴们正在唱歌跳舞哩!我连忙站了起来,看见蔚蓝的天空,看见了正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看见了......我问爸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他们只说了一句:“这是你的功劳。”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句,但是我仍然还是没有听懂,就与小伙伴们去玩了。我们围着圈手牵手,微风吹来,芳香扑鼻的花瓣飘到我脸上,顿时感到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小鸟为我们伴奏着动听的乐曲,我真不敢相信有这么一天,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仙境。

就这样,在365天里,我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感悟着自己的生命力!

2.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二

一、感悟是对语意的迅速把握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以理解语意开始的,离开对语意的理解,语言其他内涵的感悟就没有基础了。对语意的理解需要一个实践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整体联系和由表及里的理解方法,为其迅速把握语意练好基本功。整体联系就是对句群、语段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进行把握,感知其语言意义及其与全文的联系。由表及里就是要求理解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而要感受其内涵和本质。例如:《礼物》一课描写老婆婆外表的句子有“老婆婆的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牙齿脱落,两颊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耀的星星。”一句,理解这一句,如果只停留在“表明老婆婆孤苦伶仃,十分穷苦”这一表层理解上,那对语意的感悟深度就不够。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通过读去进一步领悟老婆婆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人非常的真诚。这样就经历了由表及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感悟的语意实践与训练,日后阅读类似的文字,便可通过这种阅读方法作为心理“桥梁”迅速达到对语意的深层把握。

二、感悟是对语境的敏锐感受

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语言文字描述的意境的感受,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实际上就是较好的感悟能力,对语境的感悟是一种丰富的心理活动,有着广阔的心理空间,其中既有可意会又可言传的内容,又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不断锻炼这种感受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境,要重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通过想象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例如:阅读《一次特殊的实验》中施密特博士忍痛作记录这一段,博士虽然身中剧毒,生命即将失去,但想到的是把这珍贵的实验记录下来。充分表现了施密特博士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要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使学生对描写的语境有较深刻的感悟,教师就要恰当点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博士当时忍受着怎样的巨痛,想象当时的情景。这里的点拨可以是问题引导。如文中作者此时是怎么想的?博士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你读到这里又是怎样想的?把作者、主人公和自己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产生切身感受,在交流中达到共鸣。只有这样,才算感受到文字中的意境,才算对文字有了感悟。

三、感悟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验与共振

阅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活动,阅读感悟必须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验,才能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情感的体验应该是对文字语意的整体把握和对语境的深切感受,是以意会为基础的。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读的实践。“辞的情味可以从好几个方面辨认,有的应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从字面上去推敲”就是要仔细揣摩文字包含的意义,从而体会到文字中包蕴的感情。阅读苏轼的《饮糊上初晴后雨》,体会作者的感情,就要从“字面上推敲”。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美丽的景色,从中体验到作者欢快的心情;理解“淡妆浓抹总相宜”就要联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理解,从中体会到“淡妆”与“浓抹”是如何“相宜”的。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像这类文字首先必须得从字面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的感悟,再在吟诵中加深感悟。“从声音上吟味”就是从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文章的“情味”,有感情朗读的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朗读吟诵是体验情感的有效途径。例如:《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教学中,要多运用朗读手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总感悟到作者在语言文字中包蕴的无限情思。训练朗读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聂帅照顾日本小姑娘的场景浮现在脑海里,从而把自己对聂帅的敬佩之情深入到朗读之中,让朗读自然变成了表达自己感情的有声形式。

阅读又是个性化的认知活动,在有感情体验的同时,还应该有思想认识的共振,阅读感悟就内含着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发生碰撞,产生认知顿悟和思想的变化与飞跃,使之受到思想的启迪,懂得生活哲理。例如:阅读寓言故事和托物言志、寄景抒情之类的文章,教学就要教会学生怎样通过读领悟出其中的道理,这种领悟就是一种感悟,这种感悟有时很精确,可以表达出来,有时可能很模糊,难以言表,知识内心会意而已。随着阅读实践的增多和理解水平的提高,感悟的模糊性就会越来越小。

四、感悟是对表达方式的感知和意会

3.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 篇三

一、在触摸中激发兴趣,感悟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锈[知识的愿望。”这说明只有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才可能发奋地去探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物体》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我拖着一只电脑箱子走进教室,学生们对此都非常的好奇,接着我说:“老师在这个电脑箱中藏了许多东西,有牙膏盒、皮球、小棒、魔方。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并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学生的兴致一下子来了,小手举得很高。于是我叫一个小朋友上来边摸边猜,底下的小朋友友有些按捺不住了,于是我请小组长把每组准备好的小袋子拿出来,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一摸、猜一猜。每位小朋友都非常认真地摸着并仔细地辨别摸到的东西,我之所以要在课堂一开始设置触摸物体这一个环节,主要是希望通过触摸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基本特征。虽然学生还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但是通过触摸在他们脑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表象,接着往下学习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进一步高涨,为下一步抽象成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二、在触摸中发展思维,感悟数学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从动作开始的。实践证明,科学的思维方法,富有创意的解题能力甚力,总是在长期生产和科学实验的—些基本操作中反复不断地运用,日积月累才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计算内容,如果光靠老师单向的传授算算理,虽说学生也能会算,但是其中缺少的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和相应思维的提升。小学生都富有好奇心,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素材,他们一定会很乐意地去积极思考。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从探索中获得新知。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我安排了两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体会满十进一的道理。第二次活动:看算式,想一想。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已有经验,联系刚才摆小棒时形成的直观认识,想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实例证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三、在“触摸”中建构知识,感悟数学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学会求知,要促使学生会求知,其中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学生必须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来自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日益得到肯定。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其中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创设新颖的外部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则是现今的小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所面临的突破性变革的需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是本册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特意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准备了教具、学具以及全套人民币,经过这些准备我信心十足,以为预设无懈可击,学生的学习会水到渠成。可经过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他们对区分二角和二元的票面,尤其是人民币的换算比较模糊。经过课堂实践,使我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来的设想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人民币是看街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并不是简单的做数学,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光靠人民币这一实物,更需要的是把人民币与购买商品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人民币与商品的交换活动动中认识和分辨不同面值人民币,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我尝试着将课堂设置成一个商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电中经历购物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触摸数学”。

四、在“触摸”中内化糅合,感悟数学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的时候,我设置了制作角这一环节,我我给学生生每人准备了小棒、硬纸条、图钉、吸管,让他们用这些材料做出不同的角来。这是学生在认识角这个新图形以后的一次创作。看着一个个的角的作品在他们的小手中完成,真为他们的创造力感到高兴。那一个个的角就是他们将知识内化的产物。再如,有一个教师在上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课尾的时候,让学生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那些漂亮的图形不也是知识内化的产物吗?又如,加,在上《统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把小红花发给表现好的小组以资鼓励,教学结束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统计知识来统计各小组得小红花的情况,选出智慧小精灵。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4.大学生北京社会实践感悟 篇四

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充实,快乐,难忘,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心里留下了难忘的篇章。再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每一幕情境,每一句刻骨铭心的话语,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当中,回响在耳畔旁。北京之行,精彩无限。

伴随着动车D21的刹车声,伴随着暑期畅想曲的尾声,我们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北京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1人愉快而又充实地度过了在北京的日子。有辛苦,有欢笑,有感触,有感动。

25号早上,当我们从梦中醒来,看着车窗外的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满着向往,充满着激情。上午8时,我们如约来到了北京,没错,这正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北京。北京的天气虽然炎热,潮湿但是无论天气如何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我们北京的第一站—北大青鸟培训中心。

在北大青鸟培训中心我们以访客的身份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与参观。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上午由北大青鸟培训中心的一位资深讲师为我们做了报告,向我们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以及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并且对我们从事计算机方向的同学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对我们进行了对Java这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培训。讲师的话语间流露出对我们大学生的无比期待,他的热情投入与传授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在座的同学们,他们的授课方式和我们本科院校的授课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从这一点上,大家眼前都豁然开朗,表现出了无比的兴趣,这是以前我们学习程序语言所没体会到的。他传授的知识与现实工作更加贴切,更加实用,极具实战性质。

当然讲师讲得好不如自己做的好,上午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午餐过后我们在培训基地进行了上机的操作,经过我们的认真学习成功地用JAVA实现了“漫天星空”的编程,还是很有成效的。26号可谓是最难忘的一天了,凌晨3点我们准时集合,伴随着昏黄的路灯,我们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宽阔的长安街将天安门与广场分为南北两侧,在广场的中间矗立着高高的国旗杆,在这片夜幕下先得异常肃穆。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准备观看公元2010年8月26日的升旗仪式。大家都知道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是亿万中国人民特别关注的活动。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广场上的人愈来愈多快要临近升旗的时间了,万众瞩目。北京时间5:36分,国旗班的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他们从金水桥行到国旗杆基的围栏,走着正步,落地都是同一个声音,丝毫不差。在国歌奏响第一个音符时擎旗手以优美的动作将国旗展开抛出的同时所有人都庄严肃穆着,目送着国旗缓缓升起,心中激情荡漾。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随后我们一行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为把这一重要的时刻深深地留在记忆的深处。上午的行程中,我们又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同时又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合影留念。

下午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满怀欣喜来到了我们的奥运场馆—鸟巢。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入到鸟巢内部,来感受一下当年那满座欢腾,为奥运健儿呐喊助威的氛围。当我坐在鸟巢的座位上,似乎看到了数以千计的中国舞者、鼓手、歌者以及特技演员在表演闭幕式的魔术。与此同时,我想到了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厚的物质基础,让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也正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使我们在申奥失利之时,继续“坚定不移走向世界”,最终取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说,奥运的申办、筹办、举办,见证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融入浩荡世界潮流的坚实足迹。

2010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7号我们来到了北京故宫,共同参观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当我走进故宫午门的那一刻,我被眼前呈现出的一片皇家气派所震憾,也被这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的艺术魅力所深深感染。

动车停止了前进,耳边响起了列车员的声音。哦,沈阳我回来了。满载着快乐与收获,思考与希望。

社会实践是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社会经历,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了解社会,它让我们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令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大学时光,全力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丰富自己的头脑,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5.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篇五

我想在环保路上一直前行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会和很多人的思想有冲突,也会和很多GDP有冲突,可是我仅仅希望世界可以变得漂亮一些,变得山清水秀,变得洁净,变得人人互助,鸟语花香的样子。不在出现大面积的雾霾,不在出现因为人为的运动而导致泥石流,山洪,干旱,局部不稳定的降雨。这次回家在路上的感觉特别的深厚,从哈尔滨到海南,在车上堵了三天三夜,看到那个泄洪的解放军,在不听的奋战在第一线,随时可能会失去生命,在想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山洪,他们现在不是应该在家中享受着家里面面妻子和孩子的温暖吗?何必大晚上的出来那么的辛苦危险的干活呢?如果是在工程最开始的时候,做好安全的防范,或者更加的注意到对自然的影响,去达到一个自然与人和谐的状态,这样不是既不会有人员伤亡,也不会有财产的损失呢!一种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是口号,更多的应该是实践。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暑期的二十天,认识了26个人,来自24所大学,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地区。20天的友谊,可以做到去24所学校蹭饭,在地区陪同去游玩,有人陪伴的感觉总是很棒的,尤其是有共同话题的人儿,更加是可遇不可得的。有几个患难之交,有可以谈论环保的,有可以一起坚持下去的理由,很甜蜜的感觉。

从最初没有开始的营期,在北京活动三天,一起挤公交挤地铁,一起去拜访绿色营创始人唐锡阳老师,一个87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吐字清晰,头脑清楚,可以自己去走路爬山,那种向上的生命力,那种坚持执着,总是会被深深的吸引着,这也许就是气场吧。还有去扫墓,去为马霞阿姨扫墓,阿姨是美国人,却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是唐老师的妻子,在临死之前依然坚持着让汤老师出营,为保护云南的滇金丝猴奋斗。这种无私的情怀,有几个人可以比拟。她所说的一段话,一直在我们之中流传。一个人死去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关键 看是否死的有价值。有句话说的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变社会完全同化的人,没有自己个性的人,其实很悲哀。再就是夜游北京,一群人去压马路,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北京夜景,才发现我们的所在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繁华,夜晚的时候的静谧。在以后开始的营期,前往哈尔滨的路上,看见不同的风格,从未见过的大面积的稻田,海南都是小片的精耕细作,不一样的感觉。还有很高大的山峰,笔直的样子,发现原来自己以前看到的都是山丘,而在北方看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行万里路看万卷书真的太有必要了。以前看到的描写东北的书籍,在亲自的感受一把,那滋味真的属于怀念的感觉。之后的培训,有很多的老师,有东北林业大学的教授,环保局人员,农垦总局局长,青年委员会主席,以前的老营员,帮我们培训了很多的知识,发现专业和业余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站的立场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不身在其位不知其艰辛。所以需要去体谅每个人的难处,学会谅解和换位思考。最好不要给别人提意见而是个别人提建议,因为前者看到了更多的是别人的缺点,而后者则是在主动的帮助别人呢,这一点会更加的重要,帮助和站着下指挥,有太大的区别了。

6.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感悟 篇六

我们被安顿在了51团中学宿舍,冲水厕所、独立洗浴,条件比我预料的要好。收拾片刻,团队成员便开始着手准备明日实践相关事宜,其中,我参与了科技支农、教育帮扶两个实践活动。次日一早,在我院团委书记孙敬礼及指导教师蒋松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来到44团9连、13连走访养殖农户,蒋松老师针对畜主提出的问题做出专业解答,并详细的为其养殖场饲养管理提出建议。在9连,我们发现,由于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了解少之甚少,该连大部分人都得了布鲁噬菌病,针对此现象,蒋松老师立即开展人畜共患病的相关讲座。在这里,基本每一家都以饲养畜群为生计,却因为当地专业技术较差,农民知识相对薄弱,导致人畜共患病情况直线上升,让我不得不认识到,这里是多么需要我们,心里偷偷萌生了想扎生南疆的想法。

第三天,我们来到51团8连,通过与“访惠聚”工作组的领导交流协商,教育帮扶组决定在此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由于去年我院实践团队在8连开展过帮扶活动,并与8连建立了长期联系。今年,我们主要针对小学生们开展教育帮扶。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课堂,二十平米的屋子坐了50多个孩子,小到两三岁,大到八九岁,一张张被灰尘浸满的脸蛋却遮盖不住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这里的孩子基本不会讲汉语也听不懂汉语,我用蹩脚的维语介绍了自己并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得到孩子们热烈的欢迎。通过以汉语教写、作业辅导、舞蹈教学三种方式更加拉进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们相互交流、一起做游戏,并赠送了300余件爱心文具。通过将近一周的努力,我们联合第三师51团8连“访惠聚”工作组,组织排练了一台小型的文艺表演,此次文艺表演得到当地领导、“访惠聚”工作组成员和村民的赞扬。相聚总是短暂,离别悄然来临,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真的不忍心和他们道别,我只能像安慰他们一样安慰自己,我们明年再会!

7.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七

一、大学生消费纳税意识现状

1、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税款流失现象

国家税收流失及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宏观数据统计确实让人痛心疾首, 那么就看看发生在我们大学生身边的税收流失吧, 最常见的就是有关发票的税收流失, 据统计敦煌2009年因出租车不撕发票就有100万的税收流失了。全中国加起来每年因为不撕发票而造成的税收流失大约在12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作为当今社会最年轻最具活力最有文化的一代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清楚的意识到了发票这样一张小小的纸居然有这么重要的影响。

2、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 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 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依法纳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体现, 属于思想道德体系的范畴,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消费纳税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纳税意识的需要。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是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在一些西方国家, 公民具有强烈的自觉诚信纳税的意识。我国的大学生应当结合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 在现实生活和未来进入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做诚信纳税的公民。

二、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意识的重要意义

1、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稳定期, 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受税收征收水平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税收征收水平, 一方面取决于税收征管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国民纳税意识的强弱程度。纳税意识是指纳税主体依照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自觉程度。影响一个国家公民纳税意识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文化传统因素、税收法制的健全程度等因素。国民的纳税意识的好坏, 决定税收征管工作能否正常顺利进行和能否保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在有关纳税人权力方面, 许多纳税人不清楚享有要求政府向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其基本权利, 不了解税款的使用是否合法、有效, 也不完全了解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法定的权利。在税收征纳过程中, 一些税务人员尚未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意识, 导致侵犯纳税人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征纳关系的不协调。需要明确的是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能否得到应有保护和有效实现, 不仅事关纳税人的根本利益, 而且事关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税法的严肃性、公平正义的彰显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2、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是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的事情。就我国的情况而言,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纳税都由企业代劳的, 而与普通老百姓的关系不大。没有纳税的机会, 自然也就很难养成纳税意识。换句话说, 普通公民距离亲自去税务部门纳税的几率很小。有鉴于此, 如何尽快普及全体公民的纳税意识, 将以往被普遍“遗漏”的“纳税意识课程”给公民及时补上, 则显得相当紧迫。

而大学生是最年轻、最活跃、高学历、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之一, 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 大学生诚信纳税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广泛参与经济活动发展趋势的需要, 是提高我国公民诚信纳税整体水平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基于社会责任的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培养模式

研究大学生作为三个主导角色的不同人生阶段, 形成全社会的“绿色”消费纳税意识。主要包括:大学生、工作者、传授者三个时期。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接受税收知识和教育,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正确的纳税观念。这里的“绿色”消费纳税意识不仅仅指大学生要主动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 也指大学生要有科学、环保、和谐的消费行为,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社会“绿色”税收环境!作为工作者, 大学生要主动依法纳税, 也要监督所在工作的企业依法纳税, 负有责任感。同时更要成为“绿色”纳税的主导人。作为传授者, 要积极倡导“绿色”纳税, 教育和熏陶周围朋友、亲友。由于影响纳税人意识形成的因素包括经济变量和心理变量, 因此, 我们在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培养模式时, 可以借助由著名经济心理学家范拉伊创建的标准经济心理学分析框架, 来对影响纳税人意识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和分析。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指导大学生实际体验和参与纳税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纳税习惯, 进而养成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纳税的行为和绿色和谐的消费意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税法基础知识的课程教育, 培养大学生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税法最新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活与税收的密切联系。

当然, 全民纳税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它需要全社会成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成效。税收宣传工作是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一个途径, 但是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的补充。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 即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培养模式的构建提高特说群体的纳税意识, 并对公民的纳税意识的提升产生推动作用, 进而对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合理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作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纳税意识现状, 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意识的重要意义, 并建立了基于社会责任的大学生绿色消费纳税培养模式。这种有针对特殊群体的培养方法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意识, 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合理和科学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

8.浅析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环保实践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回收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34-1

一、当今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

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科学家们发明了很多一次性的东西,比如一次性纸杯,筷子,毛巾等,这些东西的出现虽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却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期,随着GDP的增长,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这严重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学生在社会环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所以他们目前的环保意识值得社会的关注。

首先,有些大学生环保素养不高,缺乏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70%左右的大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有一多半的调查对象都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甚至连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标志也识别不出;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电子垃圾的概念等这样的常识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关于环保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还亟待加强。

其次,日常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如今在大学校园中,看到的也不仅仅是浓郁的知识芳香和幽雅的学习环境,另外偶尔还会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物,比如大学校园内设置的垃圾桶经常会被塞满溢出,垃圾桶周围尽是不堪入目的废品,虽然很多学生能做到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但却从来不重视垃圾箱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这些现象都能說明,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当今大学生的环保教育现状

1、有关环保的课程较少

目前我国高校对生态环保类的公共课程普遍不够重视,虽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部分专业由于受限于本身特点,根本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列入教学范围,造成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贫乏、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落后。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优势,对垃圾产品进行艺术设计,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相关环保实践活动太少

大学生活是多彩多姿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诞生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以及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虽然很多学校也会组织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活动,但表面上非常认真重视,短期内也能在校园引起一定的反响,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够,目前很多大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但缺乏更相关的行动。

三、校园废品回收作为环保实践项目的可行性

西京学院校园废品回收项目是立足于大学校园,对废旧生活用品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实践项目,在垃圾回收市场成本低、收益高的优势基础上,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以学生为工作主体和创新主体,以高等院校的生活垃圾为主要载体,在高校校园内提倡学生自觉环保、自主创新、自强自立,最终达到收益与公益同发展的目标。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前景好

校园废品回收作为环保实践项目除了环保意义外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校的人口的密集化造成的垃圾产量大、学生整体素质高带来的管理便利、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等优势,为项目在业务拓展方面提供了非常便利而广阔的空间。

2、风险低,公益性强

校园废品回收作为经营性环保实践项目开展,由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人员为在校大学生,学生资源丰富,项目风险低,且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所以,校园废品回收的优势也较为明显。

3、变废为宝

在西京学院环保回收项目中,环保回收再利用是项目发展的方向,利用设计专业优势,大胆尝试一些变废为宝的垃圾再处理方案(如灯具设计、室内装饰品设计等),提高垃圾再生产品的附加值。

4、深层教育意义

在国家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人才、环境、公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已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垃圾回收再利用进驻校园将拥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及经营空间。

经过实践证实,西京学院的校园废品回收项目促进了文明校园的建设。校园废品环保回收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进行资源再利用。在校园中开展校园废品环保回收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更可以培养学生自觉环保、自主创新、自强自立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总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利用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回收成本较低的优势,进行校园内部自主回收,能够增强大学生自立、自强观念和强烈的就业意识,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互帮互助的精神等人文素质培养。西京学院校园废品环保回收项目是大学校园里学生环保意识与环保实践活动结合的优秀案例。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

9.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社会实践感悟 篇九

我认为通过调查增强了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让我们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让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对自己每月的消费做出了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罗文雨

2013-5-7

我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的过程,一方面增加了我们社会调查小组各成员的友谊,使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的团结更加互助,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的消费状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进而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消费能够很好的掌握。

许立彬

2013-5-7

我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实验结果,而更多的是我们在社会实践当中获得的那种快乐,通过活动我们拓宽了自己的交际领域认识了许多和我们一样做调查的同学,使我们倍感欣慰。同时社会实践报告让我们对于自己消费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武海龙

2013-5-7

在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在课本中无法获得的东西,这包括许许多多的实践能力,在课本中我们只是获得了理论知识根本没有真正的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社会实践是我们加强了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我们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刘晓航

2013-5-7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一起努力从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到社会调查问卷的制作,再到社会调查,再到社会调查的实验总结,再到社会调查报告的书写打印每一步都是我们小组六个人的汗水。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调查结果,我们更收获的友谊。希望以后多参见老师布置的社会调查活动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王东帅

2013-5-7

看到我们的社会调查报告终于就要整理完毕我们小组六个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凝聚的小组各成员辛勤劳动的汗水,通过调查我们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呢我们也将会更好的做好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快乐消费。同时社会调查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参见这类的活动。

杨家程

10.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十

冶金113班李超

实践单位:福建恒盛鞋业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2013年7月15至8月15共30天

我觉得的这次实践很累但也很好,有好好磨练自己的意志,有别人对我说金玉良言,真心的关心我.我知足了.打工,这个词语在我的生活中已经不模糊了.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份兼职工作,初品“工作”的“乐趣”,带来一份额外的小小收入。许多学生包括我自己都把打工想象得很美好,犹如幻想中的“伊甸园”,我们渴望在工作中完满地实现自我的价值,甚至做着各种各样“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因此我有时侯认为打工是“最理想、最快的自我‘增值’的方式”。打工不仅是对自己行为适应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心灵的考验„„

烈日炎炎,大地如被火烤一般炽热无比,但也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才点燃了我心中的热火,坚定了我去参加暑期实践的念头,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就是要看看自己是否拥有在恶劣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双手跟大脑而生存的能力,这样,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现远比自己道听途说的要真实的多,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良好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在社会中是否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要在自己的式作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工作做行很轻松,首先行把自己同事之间的关系搞好。因此我只好暂时避其锋芒。尽快地熟悉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

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基层,能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真实的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的确,感性认识到只右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领班还对我说:”你跟我们的一些同事不一样,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多利用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累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 确实,听了他对我所说的金玉良言。我的确让的思想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某种程度上,给我指明了很好的一个努力方向。我的老板在走之前也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书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选用寒期时间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然后他给我说了他读书时的事,他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是求知欲非常强烈,想方设法地想多学点书本,放假的时候,经常往全国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

同时这个暑期实践让我知道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加深和巩固原来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使理论上的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从而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有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在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欢迎,就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更是实践中国梦。

崔永元曾去美国做采访时遇到一个卡车司机,两人聊得很投机。不知不觉谈到了儿时的梦想,那位卡车司机一脸自豪地说,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卡车司机,他努力地挣钱,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卡车,他的愿望实现了。不算伟大的愿望,没有像拯救世界的浮夸与空洞,很真实,而且他做到了。重要的是他努力追

求的过程,而不是他要达到多高的顶峰,一个小小的梦想都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甘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人们眼中的伟人,但平凡之中的梦想亦有生活的真趣。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磨砺前行,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

“我的生命只有两条路,一条赶紧去死,一条精彩的活着。”达人秀冠军刘伟10岁失去双臂,壮士断腕,残酷而悲情。然而,折断的花枝埋进大地,就汲取一脉精华,狱炼为华丽的根雕,一个励志传奇,就这样展开了含泪的花蕊。

11.纱线展的“绿色”感悟 篇十一

在国家和各行业共同倡导绿色政策的当下,纱线企业都在积极研发绿色产品。如今,绿色环保几乎成为每种纱线的共性,或者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在本届展会上,数十家粘胶纤维企业齐聚而来。在它们所组建的粘胶纤维特装展区里,集中展出从原料、纤维到纺织品完整的粘胶长丝产业链产品,并共同打造粘胶长丝品牌——“维卡”。

“维卡”源于自然,可替代真丝,最大的特点就是绿色环保,且具有棉的本质、吸湿透气、光滑爽肤、抗静电、织物染色绚丽、清爽、凉快,融蚕丝与棉的优点于一身。“在日益提倡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今天,我们通过推广‘维卡’这个品牌,希望让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到粘胶纤维产品优异的服用性能,以及其可降解、可回收利用的特性,引导消费者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该展团负责人马福良介绍。

除此之外,在江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展厅里,各种纤维制成的绿色环保产品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该公司展出的多款系列功能性纤维,不仅功能独特,品种齐全,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环保低碳。

山东岱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牛仔布用纱也可谓绿色环保。该纱线结构独特,吸色率高,布面色泽柔和亮丽,可以节约染化料,适当减少染槽,降低成本。

记者点评:绿色环保的特性已经不再局限于某单一产品上,展会上展出的各种纤维和纱线大都具有环保特性。绿色已经成为各种产品的一大卖点,这也反映出行业对于绿色环保的高度重视。随着纱线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深入研究,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找到一样不是绿色环保的产品都很难。

绿色工艺更受重视

在倡导绿色环保、清洁生产的今天,企业更加重视绿色工艺的应用。

在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款名为“黛芙纶”的纤维产品吸引了很多观众。据介绍,该纤维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具有省水、节能、低碳、低化学污染、耐洗涤、色牢度高等特点。浙江华欣作为国内最大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生产基地,绿色环保是公司一直坚持的理念,公司的产品都是采用绿色安全的原液着色及免浆技术生产。

江西恩达家纺麻棉精纺分公司展出的富贵丝所应用的工艺更加环保。据介绍,富贵丝是采用先进的微生物脱胶技术加工生产的精细苎麻纤维,不仅具有健康环保的特点,而且成纱支数和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记者点评:不难看出,当前纱线企业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绿色安全技术的采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绿色工艺,不仅生产出的产品绿色环保,在生产过程中也能实现节能、节水,同时还降低化学污染。纱线行业在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上应继续下工夫。

仿棉更加追求绿色环保

受棉花等天然原料的制约,超仿棉产品应运而生。超仿棉产品并不只是在性能上似棉,更在环保特性上超棉。

江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展会上展示的超仿棉产品——阳涤仿棉纤维吸引了很多观众。该产品棉感强,手感柔软,在环保方面可谓似棉更胜棉。

与阳涤仿棉纤维相比,由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共同推出的新一代仿棉聚酯纤维产品——“逸棉”在功能上更胜一筹。

“‘逸棉’是具有高品质、高功能、低能耗和低排放特征的新一代仿棉聚酯纤维系列化产品,是运用结构可控的共聚酯连续聚合、形态性能可控的纺丝和新型纤维纺纱、织造、染整等关键技术集成开发而成。”该展厅的负责人介绍,“逸棉”系列化产品具有棉的外观手感,可常压染色,在节能方面表现优异。

记者点评:此次展会上展示的超仿棉系列的产品不仅在功能上与天然纤维基本一样,同时在绿色环保方面更显优势。与此同时,超仿棉系列产品的问世,也使行业将逐步摆脱天然纤维的制约。

再生纤维凸显循环价值

在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体验馆里,观众总是络绎不绝。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贝斯特化纤有限公司、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生产的再生纤维产品给观众展示出一个全新的纺织行业的循环经济体系。

再生凉感纤维是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主要推出的产品之一,该产品具有吸湿排汗、凉爽干爽、瞬间降温以及环保节能的功能。据该公司展会负责人孔彩珍介绍,该纤维是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直接添加了经过特殊加工的纳米级创新冷元素,并均匀分散到高分子树脂中。

全国最大的再生丙纶长丝生产企业福建三宏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展会上展出的环保背包、环保电脑包以及环保拖鞋等终端产品,是由该公司具有环保特性的再生材料制成。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这些环保产品,不仅具有环保功能,同时生产成本也较为低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点评:再生纤维是以废旧聚合物和废旧纺织材料为原料,经回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加工制成的循环再利用型纤维。该纤维产品的发展,不仅符合现代循环利的用理念,同时它将中国纱线发展也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12.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十二

提高环保素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存在着大量不科学、不协调的开发利用, 导致环境恶化和污染加剧, 2006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 烟尘排放量为1088.8万吨, 对人民健康乃至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 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 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环保素质是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青年成才的基础, 大学生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其所具备的素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只有把环保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工作中,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 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 才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尚未正式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 其行为习惯、价值观等都没有真正形成, 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高校务必要抓住大学生这一时期可塑性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时间,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8年, 全国高职毕业生接近270万, 其中50%以上在企业一线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 高素质、高技能既是培养目标, 也是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 要求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宣传环保知识, 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 主动与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高技能不仅包括对具体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的要求, 也包括对环保的要求。高职学生今后主要是在各个企业的一线工作, 大多数企业的主要污染往往产生于工作一线, 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也需要通过一线员工落实。在工作中, 如果技能水平不够, 不仅影响工作成效, 而且也会导致更多的污染和浪费, 从而与环保的要求背道而驰。相反, 如果通过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帮助企业改进生产, 减少污染, 不仅可以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 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提高高职学生环保素质的途径

将环保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中环保教育应当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 应增加环保教育的内容, 如开设环保内容的讲座, 设置环保知识选修课, 组织环保类社团等, 以增强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 为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技能奠定思想基础。还应将环保教育融入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促使大学生主动了解我国的环境形势和资源状况, 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真正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承担起环保职责, 自觉地抵制污染, 杜绝浪费, 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专业教育是高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环节, 应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过程中。在讲解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要注重专业知识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在讲解工艺路线选择优化、设备选型等内容时, 更应以环保作为核心指标,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 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重视环保、关注环保的良好习惯。在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实验实训时, 一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 能正确使用各种节能减排设备和各种环保设施;二要注重实验实训的设计、规划, 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减少污染;三要注重三废的收集、处理, 不能随意排放, 污染环境;四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规范操作, 杜绝各种不良习惯和错误操作, 指出各种错误的严重后果;五要将学校的实验实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尽量缩短适应企业的磨合期, 指导学生立足于环保进行改造设计, 促进节能减排。通过这些教学手段, 使高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正确操作、合理设计、加强环保。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一方面, 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 从学院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等方面着手进行合理设计和科学规划,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提高环保意识;另一方面, 要加强软环境的建设, 注重通过学院的宣传标语、书报画廊、图片、板报、报告会、演讲、讲座等方式积极宣传环保知识, 提倡环保行为, 在校园里开展各种类型的环保活动, 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使学生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提高环保素质。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 大学生能够更正确地了解社会, 了解环境, 可以看清楚我国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究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 了解老百姓对身边环境变迁的想法、对环保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 可以广泛宣传环保知识, 开展环保教育,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社会实践, 可以更早地将专业知识与环保事业相结合, 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提高专业水平。总之, 通过社会实践, 可使大学生主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环保素质,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培养高职学生环保素质的实践探索

开设环保类课程、讲座、社团我院制药、化工、材料等系多年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药、生物、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 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为保证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 我院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里都设置了专门讲授环保知识的课程, 如《环境保护概论》等。同时, 我院长期开设《环境保护》公共选修课, 每学期都针对社会热点开设多个讲座, 对全院学生宣传、讲授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我院坚持开设“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等社团,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在专业课程中贯穿环保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训课程中贯穿学生环保素质的培养, 一直是我院的教学重点。我们坚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在涉及工艺路线、设备选型时, 注重讲授环保因素的影响, 并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二是在实验实训中重视排污问题, 要求将所有废液分类收集, 为环保处理打好基础;三是要求学生在实验实训前对本次实验实训的物料耗用、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预估, 实验实训结束后在总结报告中通过数据计算、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提出重点针对环保的改进意见;四是要求学生对分类收集的废液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 并有选择地尝试实施;五是在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时, 注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 并与部分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 使学生在上岗前具备一定的环保素质。

通过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我院一贯要求学工、宣传等部门重视学生的环保教育工作, 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环保因素, 在校园、宿舍、实验实训室等各个场所都可以见到宣传环保的标语;我院制药系每年6月份都要组织开展“世界环保日”环保宣传活动, 积极参与常州市“保护母亲河”环保实践活动, 每年暑期开展的环太湖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这些工作都不断地促进了我院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技能的掌握、环保素质的养成。

我院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但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 而且具有较高的环保素质, 受到企业欢迎。已有数位毕业生在工作中对岗位上的工艺路线、操作规程、三废排放、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被企业采纳, 这样做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也为祖国的碧水蓝天做出了贡献。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加强大学生环保素质, 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出一份力、添一分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于广河.关于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3) :270-271.

[4]汪青.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环保意识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8) :152.

[5]苗青, 曾杰丽.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55-57.

13.中学生社会实践感悟 篇十三

更是因为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学到从前不知道的知识而感到的开心。

还记得在五天前的上午,我们来到了我们的培训基地,随后被领到了西广场拓展区,在这里,进行了一上午的军训,到了下午,

每个人都饥肠辘辘,感到十分的饥饿,但在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达餐厅时,我们发现这里的餐厅不但跟平时大街上的不一样,跟军训时的餐厅也不一样,

这里的一切都比以往的更加严格!每个人在吃饭过程中,都不允许发出任何一点声音,这种规则,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在第一次就餐时,自然会有些不适应,

从而达不到,但我们的大队长并没有惩罚我们,他原谅了我们,并给了我们机会,而在以后的就餐里,我们就跟这些规则一样,井然有序,十分安静。

从这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我们,成长了!

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们进行的并非枯燥的军训,而是各种有趣的选修课程以及一些集体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菜,如何种地,如何品茶,如何去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解到并感受到了何为团结!

“团结”这两个字,是我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最深的,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跟团结有关,甚至是连我们的惩罚“制度一个人犯错,

全班受罚”也跟“团结”有关,可见团结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天上午,我们举行了一个全校活动,叫“转绳子”,我们全校共围成了2三个圈,

一圈一根绳子,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双手转动这根绳子,而转动的次数,4500!这个数字令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震惊,在在场的所有人中,

有人斗志满满,有人则垂头丧气,但不管心态如何,每一个人都依然拼尽全力去转动紧握在自己手中的那根绳子,即使再苦、再累,都始终不放弃,

不放下自己手中的,更是自己心中的那根绳子,就在我看到这个场景的一刻,我明白了,这就是团结!之就是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我们全校,

属于我们四中的团结!而就是团结,使我们爆发出了自己的潜力,创造了一个一开始连想都不敢想的成绩,5240!就从此刻开始,“你”“我”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我们”!!!

14.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十四

首先,找工作真的很难,我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心里就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很多的工作我都不屑去做,比如去餐厅洗碗、去送外卖这些工作,我都是有机会去做的,但是都遭到了我的拒绝。工作太忙不想要,工作太累不想要,工作工资低也不想要,最终我半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后来我转念一想,我有什么理由去挑工作?要工作经验没工作经验,要工作能力没工作能力。我就开始放低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了,我是来锻炼自己的,想要对自己有个认知的,而不是来赚钱、体验生活的,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原材料的运输工作。

工作真的比想象当中的要苦的多,因为我在大学第一学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驾照,所以开车还是可以的,但是基本上都没用到我。我被工厂领导安排到一辆车上,还是有一个老师傅开车,我就负责跟他把这边工厂做好的东西运输到另一个加工厂去。我主要是负责跟老师傅一起装货卸货,只要在他开车辛苦的时候,我才会偶尔代下班。一个月下来,我整个人被晒黑了一圈,手上到处都是伤,都是在搬运货物的时候不小心弄到的,但是我从来没叫过苦,无数次想说我不干了,我想在家躺着睡懒觉,但是这样的话,不就证明了我适应不了这份工作吗?一个半月的工作,我最终是坚持下来了。

15.大学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感悟 篇十五

1.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大挑战。 人类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经济可持续的问题,而且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 统称碳基能源) 将分别在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同时,碳基能源的大量使用,虽然成就了现代工业文明,造福了人类,却也因为大量的CO2排放成为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斯特恩报告》和《气候变化经济学》指出,按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到2050年可能超越人类“力挽”的临界,引发“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量变到质变,导致全球性灾难。

2.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如今,我国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城市和地区越来越多,我们亲眼目睹的几十年前的秀美山川现在已是面目全非。 《自然》杂志权威报告指出: 中国正经历最大生态赤字,其资源消耗的速度是自然资源恢复速度的2. 5倍,碳排放量已位列世界第一。由于煤炭仍是中国主要能源,因此,碳足迹自然是中国生态足迹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且情况日益严重。1961年碳足迹占中国生态足迹的10%,到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4%。我国水资源量是世界平均水资源量的28%,地表水已严重缩减,地下水已被污染,且污水排放已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我国虽然已设置了“三条红线”应对水资源危机和水安全问题,但恶化趋势不容乐观。 我国10年淮河治污投入600多亿元,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的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我们焉能不反思、不警醒!

3. 困境与挑战“倒逼”人类寻求突破。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解决资源与环境困局的“人类共识”,缓解能源安全、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发展为了什么? 什么才是幸福? 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自然的理解。人类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大自然永远握有随时惩罚人类的无上力量。因此,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能源供给,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步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也是打造我国 “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新机遇”,是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的文明形态,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严峻而重要的课题。担负起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任务,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二、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意义

1. 建设低碳绿色大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低碳绿色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高校建设成“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智能化、园林化”的美丽和谐园区, 发挥高校的低碳绿色文明理念的变革导向作用、低碳技术与知识的支撑作用、节能减排的社会示范作用,对推进地方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生态人才”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可以预见,未来5 -10年,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等领域,无疑需要大量“生态人才”的示范、引领和保障。大学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灵魂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和精神家园,理应承担起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低碳友好型技术研发使用和率先节能减排的高尚责任。

3.“打铁还需自身硬”,传“道”自身要有“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社会是学生的第三任教师,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言传身教的低碳理念和行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态素质”养成。只有当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实践、各种渠道在大学生的心中发芽时,我国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后继有人”、“动力不竭”而永续推进。

三、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现状

1. 世界许多大学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的行列。早在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绿色学校的理念,华盛顿大学提出,不仅要建设美好绿色校园,更要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 哈佛大学校园18%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制订了在学生人数增多、科研经费增加、设备总值增长的前提下,2016年比2006年能耗降低30% 的节能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 等等。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的领域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日本和美国研究机构曾对高校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单位面积能耗比大多数社会事业体的能耗都要高,学校建筑的总能耗仅次于办公类建筑的能耗总和。

2.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方兴未艾、各有千秋。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行“绿色大学”建设,首批聘任了18名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并与剑桥、哈佛共同成立三校“低碳能源联盟”; 北京大学实施了“林歌计划”; 武汉大学开展了 “绿色大学十年行”活动; 南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已经招生或申报; 天津工业大学打造首个新能源低碳校区; 浙江工业大学掀起低碳毕业潮; 复旦学子倡导校园低碳生活; 吉林大学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高度重视,营建绿色校园并向智慧型校园转变; 浙江大学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打造节约型低碳校园; 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完成碳排放核查,顺利通过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验收,标志着该校低碳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多以低碳校园建设入手。 ( 1) 大学校园蕴藏巨大节能潜力。根据相关部门对45所高校的能耗水平数据统计测算得知,2008年全国高校每年人均用煤0. 897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倍; 人均生活用水每年145吨,是全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的2倍,大学生的人均能耗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居民人均能耗指标,很多高校仅水电费开支即占总收入的19% 左右。( 2) 低碳校园建设成效明显,效益可观。目前,全国有200所高校实施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生均电耗每年484千瓦时,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4%,实现节能67万吨标准煤,节水3亿吨。例如,江南大学2008年与2005年相比,新校区同比人数翻一番,科研经费增加3. 1倍,设备总值增长1. 5倍,但校区水电总支出却减少230万元,生均年度水电费由原来的1000元左右降至510元。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能源楼宇计量工程, 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进行精细化管理,节能率达30% 以上。对外经贸大学一共采用22项节能减排技术, 全年节约经费上千万元。

四、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途径

1. 将“生态人才”培养嵌入办学考核评价体系。( 1) 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纳入高校育人机制,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低碳绿色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课程计划、有效途径和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完善、高效、不断创新的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选修课、必修课、研究型学习等形式构建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两大困境”背景下,所有高校若能将“低碳经济学”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或“气候变化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一门学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跨学科( 半学期) “必修课程”,发挥“传道育人”作用,必将对我国的“生态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捷径效果。( 2) 应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课堂教学渗透作为“生态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鼓励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着力寻找相关结合点和渗透点,将低碳理念融汇于各个学科之中,耦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之中,让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概念成为学习研究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宣传者、忠诚实践者、模范引领者和障碍排除者。

2. 积极应用低碳技术成果打造低碳环保基础设施。 ( 1) 建设伊始就采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避免由于硬件的“先天不足”造成能耗无法弥补的“客观浪费”。国外一些专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的1% 左右, 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达75% 以上。显然,优化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进行低碳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栋楼刚刚出现在纸上时,就可以测算好未来建设中的碳排放和以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指标,逐步建立起低碳生态的指标体系。宁可少建几栋楼,也要打造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 2)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我们应当引导、鼓励大学管理者发扬“牺牲精神”,多做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 “我栽树、你乘凉”的“长效性、基础性”工作。必要时,可引入“能效领跑者”的倒逼手段及“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机制等综合措施,逐一排查核算,大力推动老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例如,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和地热能; 建立雨水废水回收利用的中水处理系统,力求做到水的“零排放”; 广泛使用LED等节能光源; 等等。

3. 通过内涵建设推行低碳运营管理新模式。( 1)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提升能源使用效益。我们应当学习哈佛等高校做法,建立能耗指标体系和能耗公示制度,在以前多年平均数据的基础上,制订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计划。创建低碳绿色校园,期望师生的低碳生活,光靠觉悟是不够的,“社会契约理论”要求“学校政府”只有不断进行“帕累托改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低碳高效的运营管理新模式,才能突破“囚徒困境”,实现“帕累托最优”。( 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大学校园必定同发达国家一样,拆除围墙,融入社会,这种趋势就如同我国当年公园改造一样。高校作为思想、理念、知识、技术的人类文明前沿之地,提前进行“社区公园”建设,率先打造“社区小气候”,以示范行动引领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这同样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 3) 高校资源如何科学调度、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如何紧密联系社会主战场、深度融合经济主市场,尽力谋求我资源、你资源与他资源合作共享的多赢共赢局面,应是我们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体育场馆建在高校就是很好的范例。

4.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不竭源泉。( 1)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引导生产供给的永恒动力,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选择产品和服务,高碳经济模式就无法生存。以全国高校3000多万学生数量( 比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还要多) ,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意味着非常巨大的节能空间。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理应率先承担起“现代公民”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点滴节约,努力打造环保节约型校园。( 2)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学报校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加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教育,开辟低碳减排专栏,如“你今天低碳了吗? 你今天减了几斤碳?”等等,积极开展“低碳宿舍、低碳教室、低碳论坛、低碳社团、低碳生活我争先、我为校园减斤碳”等系列创建活动,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处处体现低碳文化,时时参与低碳行动。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 地球1小时、无车日等环保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班会、开学毕业典礼等途径的生态文明教育作用; 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征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 植树造林,种草固碳,模拟碳交易,自我碳抵消,全方位、大力度培育师生的低碳绿色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借鉴高校低碳节能建设的指导材料《校园碳核算攻略》,引入“节能减排获奖,植树造林受益,超额使用能源受罚”的“市场机制”,模拟碳交易,开展碳买卖,对在校师生强力进行“生态灵魂”塑造。

5. 责任与使命担当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根本动力。 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属于“不愁生源、不愁经费来源、不存在售后服务”的政府办学的“国有大学”,与企业相比,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运营方式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状态,危机感和紧迫感尚不如处于“优胜劣汰”的经济领域。虽然有“生源保证、不愁吃穿”的社会大环境因素,“一股独大、一花独放”、“垄断地位、缺乏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无须回避。“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令我们深思!

随着生源减少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犹如当年国有企业那样,大学兼并重组甚至破产也绝非危言耸听。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 百年圆梦,匹夫有责。如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我国“经济升级版”改革已全面展开、有序推进、不断深化,“升级版经济”无疑需要“升级版人才”的支撑,高等学校应该走在时代前列,根据自身特点,深化改革开放,自觉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上一篇:文化产业概论下一篇:高中语法复习:主谓一致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