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24-09-15

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选16篇)

1.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现代学生公寓中已经建立起一个总体新的设计理念:探索学生公寓发展在造型、能源、环境、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不断的对学生公寓进行探索,不断创造人与环境相协调发展,不断实现动态、可持续的发展观。当今的学生公寓,不仅是我们睡眠、休息的场所,也是我们学习知识技术、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独立生活、培养人格修养的场所,同时也是组成美丽的学校风景的重要部分。这就需要建筑师在学生公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创造一种值得重视的学生聚居场所,为学生创建一个在校期间的“家”。

2.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

笔者参加了几次开题论证会,发现教师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课题名称存在误区

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想对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这是申报课题的基础。但是,不少教师申报的课题名称往往表意不清。

例如,一位教师申报的课题名称是“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对策研究”。答辩时我们发现,这位教师其实是在研究这种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是怎样缺位的,因此,这一课题的名称应调整为“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才更合适。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存在误区

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准确,能够更好地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但是,不少课题主持人往往忽略了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或者界定不准确,从而导致在制定研究内容时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例如,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界定了“主体”“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英语课堂”这几个核心概念,其中,对“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小组中的某个或某些学习主体事实上并没有听课或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任务只是由部分成员完成的现象。但什么是“主体缺位”呢?主持人却没有明确说明。

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缺位”是指职位空缺,而“主体的缺位”则是指应当负责的人或者机构不存在。因此,本课题中的“合作学习中的主体缺位”应当是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负责人没有尽到责任,造成了合作学习的个体没有认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

三、课题研究目标存在误区

在开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把握不准,导致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相混淆,或是研究目标脱离了研究内容,两者不能融为一体。

如何更清晰地理解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呢?打个比方,这就像教师备课,既要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要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其中,研究目标就好比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研究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比较宏观,要引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既要对知识点进行阐释,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

仍以“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为例,主持人制定了这样的研究目标: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科学性的研究,引起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体缺位现象的认识并高度重视,从而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效益。具体包括:1普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运用系统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并尝试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2自觉地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探索并形成若干科学的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组织模式;3揭示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丰富对初中课堂教学组织方法的认识;4以系统的方法为指导,分析教学问题和学生的需求,选择教学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创造性的决策,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等问题。

初看目标,让人感觉“高大上”,但是细看,就会发现不少问题。

一是,通过两三年的研究,一位普通教师真的就能构建起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吗?而且,还要形成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组织模式?显然,目标过于宏大,脱离了一般课题的研究实际。

二是,目标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题名称。此课题的名称非常简单,因此,研究者只要抓住“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怎样缺位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即可。

因此,笔者建议将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改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清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缺位的种种现象,分析合作学习中导致主体缺位的种种原因,并提出合作学习中主体缺位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内容存在误区

1.研究 内 容 基本 上就是课 题 名称 。

例如,在“运用多种途径训练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中,主持人是这样分解研究内容的:1了解培智学校8名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现状;2探索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和途径;3根据重度智障儿童的个体特点,科学巧妙地设置课程,通过学科渗透,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能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第一条可以作为研究内容;第二条其实就是课题名称,没有做到对内容的分解;第三条则不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去掉。另外,课题名称中的“运用多种途径”在研究内容中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本课题是实践研究,但在研究内容中也没有涉及。

经过和课题主持人协商,该课题的研究目标被修订为如下内容:1了解培智学校8名重度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原因探索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内容研究;3运用多种途径训练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研究;4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案例研究;5重度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研究。

其中的途径研究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通过个训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正确发音技能的研究;2通过集体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倾听能力的研究;3通过分组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沟通能力的研究;4通过融合教学法,培养重度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研究。

研究内容经过这样的分解后,课题主持人便能按时序、有抓手地开展课题研究了。

2.研究 内容 不 能 紧扣 课 题 名称 。

例如,在“薄弱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将研究内容分解为“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校本化的研究”两大点。

其中,“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又分为以下四点:1建立和完善物理学科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2开发《趣味物理》《生活与物理》《走进物理学家》等校本化教材,整合、拓展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3建立校外物理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小制作、小实验等多样的物理学科活动;4组建太阳能社团、航模社团、电子制作社团等。

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校本化的研究”则分为以下三点:1以“动手做”为核心,构建“体验—建构—应用”三位一体的初中物理“教”的模式的校本化研究;2以“动手做”为核心,构建“自学—互动—展示—评价—反思”的初中物理“学”的模式的校本化研究;3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研究。

客观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解得很详细,放在各个层次的初中学校都能成立。但是,该研究没有紧扣“薄弱初中”这一点,即薄弱初中物理课程的校本化没有体现出来。此课题能够在省规划办立项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课题管理部门想要了解薄弱初中的物理课程校本化是如何实施的,但是,研究内容中却反映不足。

3.研 究 内 容偏离 课 题 名称。

例如,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及矫正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中,主持人是这样分解研究内容的:1以目标引领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力;2以多元化评价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力;3以分工协作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合作力;4以多角度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创新力;5以学习主体层次化的学习策略,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力。

五种策略体现出五个“力”,但是,内容比较“玄虚”,不接“地气”,重点不突出,无可操作性,并且,内容之间的边界不清晰,不能呈现出较强的逻辑结构。我们问主持人:你下一步准备对本课题做哪些工作?在研究中,你怎样体现出动力和创新力呢?……主持人一脸迷茫,不知所措。

经过协商,我们和课题主持人制定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现状研究;2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原因研究;3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主体的缺位的矫正对策研究。

这样,主持人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现状,并根据现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问题就好解决了。

3.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三

环节一:表格的发放及开题准备

给学生三周左右的时间,作开题准备。详细准确地传达具体任务及陈述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陈述内容:①标题;②背景;③目的意义;④小组成员及分工;⑤指导老师;⑥主导课程及相关课程;⑦研究方法;⑧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⑨研究所需的条件;⑩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教学理念:开结题环节陈述的内容给学生提最低要求,不划定上限,但是陈述时间为15分钟内,激励学生自我发挥。

环节二: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的选拔及思考

主持人:在主持人选拔的过程中,我经历一男一女、两男生、两女生、主持人团等多种组合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观察,我最终推荐主持人团这种形式。

在主持人选拔时,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参与主持活动为自己小组挣分。所以,每个小组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参与进来。

主持人由教师首轮筛选,初步控制主持人的质量,然后召集选中的所有主持人布置任务,提出最低要求。在主持过程中,能力欠佳的注意沟通、及时淘汰,避免过多地影响开题和结题的质量。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肯定和锻炼,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地投入这项活动中。

教育理念:我认为高中教育不是培养精英,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评委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教师评委对于班内开结题活动就一个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学生评委,我是这么设计的:一个班有几个小组,就有“几个评委”,这里的几个评委不是数字上的几个,也不是传统的从学生中选出评委,而是每个小组发了一份评委评价表,由小组内部协商:“怎么干?由谁干?”我看到:“有的小组是商量着打分;有的小组是轮流打分;有的是一个人打分。”不管怎样,我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教学活动中,而我同样收到合理的评分结果。而更多的权力、合作、协调与锻炼交予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分员:统分员也是班内公开、各组推荐上来的,统分员由于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人数较多,人数多时,每组限定一人,并将之分为几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连任两期,并负责培训下一个工作组。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竞争,最终把那些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干得快的留下。少了就再培养,多了就编组轮流工作。

统分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各组汇报完毕后,迅速地将分到的小组的评分登记在表格中,并回到原位,与别的统分员交换、补足信息。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与别的统分员核对,取众数,最后将结果传递给主持人。

统分员的位置设在第一排中央,方便与教师、主持及全班范围内互动。

黑板背景设计员:全班范围内推荐,把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登记在册。任由他们自由组合,或一人一期、或一组一期、或两人搭档、或三人配合。总之,不拘一格由学生自主,而我要求的就是上课之前把这节课的主题以大字形式或写或绘在黑板上。

思考: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一般由老师布置教学场景,有的老师不擅长书法,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所以我看到的一般都是几个大字在黑板上,谈不上艺术与美感。

但当我将这个舞台和机会交予学生并引入组间竞争时,学生给了我许多惊喜。虽然都是粉笔,但漂亮的艺术字、书画、平面字体设计等都出现了。

环节三: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实习

虽然教师交代,但对学生而言,真正实施起来,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非常重视开题的第一次课的各个环节,该提醒的提醒,该干涉的干涉,该交代的交代,该纠正的纠正。这样第一节课只安排一个组做开题,便于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和流程,第二节课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了。

班内纪律的调控:纪律控制,我采取了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将组牌放于小组中间,只要有违纪行为,就扣小组分,全组成员存在连带关系,迫使成员间相互提醒督促。个别屡教不改

的,可开除组籍——遭受小组甚至全班的排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拖累,被一个小组开除的学生一般没有第二个小组收留。这样一来,对于爱违纪的学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便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这种管理方法,从小组建好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我推荐“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使用起来感觉效果不错,这也是多年教学所悟。被开除的组员,形成“特别小组”,教师重点教育帮扶,一个学期后,又获得新生的机会。

4.高层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篇四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城市的地上、地下交通网络也日趋完善,特别是地铁轨道线, 它在城市的地下发展迅速, 纵横交错,不断向四周区域延伸, 构成了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线,但同时也带来了地铁口上盖物业新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复杂性。由于地铁隧道的建设、地铁及公交车站台的设置,整个高层建筑不能设置地下室,只能采用基础浅埋。但规范建议对于多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少地基的附加压力和沉降量,有利于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基础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除了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外,对于减少建筑物的整体倾斜,防止倾覆、滑移,都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尤其对结构的抗震有利且与结构的动力特性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在经过专家学者的一番设计研究分析,认为加强基础底板、增加地梁、增加建筑基底宽度、增加桩的抗拔钢筋,并从结构的整体布置上加以调控,确保位移比、 剪重比、侧向刚度比等满足规范要求,并从严控制,从而保证了结构的基础在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的作用下, 能够完全满足承载力的使用要求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要求、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现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得对施工的过程更加关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主要有5个控制要点: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三线”控制、裂缝的控制、密实性和均匀性控制。

1、混凝土强度的控制:(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3)加强原材料管理(4)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以C30混凝土为例。强度保证率为95%,坍落度12~18 cm。严格按照提供的材料比例配料,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数量和时间,确保混凝土管路输送顺畅不堵管,墙体早强不开裂。随着施工的进度,及时观察并评析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当发现混凝土不能满足现场要求时,必须及时对混凝土配料进行变更,并制定安全措施,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方法进行施工;

3、“三线”控制:“三线”指的是轴线、标高、垂直度。层数多、高度高、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因此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标高的精度要求高;

4、裂缝的控制: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和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都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变形作用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结构设计、材料组成、施工技术、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

5、密实性和均匀性控制: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是结构防裂与防水的首要保证,混凝土发生渗漏,往往是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不均匀和裂缝;限制最大水泥用量;应掺加胶凝材料总量20%~30%以上的粉煤灰;对粗骨料最大空隙率限值的要求;限制使用R型早强水泥。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 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 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1)基坑支护,2)脚手架,3)模板工程,4)施工用电。

二、关于高层的消防

提到安全,消防措施应该是高层建筑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大势所趋, 火灾已成为此类“摩天大楼”致命的“杀手”,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现实难题, 现代化高楼成为城市消防的“软肋”。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 建筑用地日益紧张, 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使得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而且大部分已建和在建的高层建筑都位于繁华的人员密集的城市中心,发生火灾必将造成全局性、连续性、连锁性的社会影响。

结合高层建筑群本身特点,总结历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原因,可以得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 火灾隐患大,(2) 火势蔓延快,(3) 疏散救援难。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致因理论中的间接原因, 包含四个基本要素: 人员的缺陷、物质的缺陷、环境的缺陷及信息的缺陷,而其直接原因也直指人的不安全行为,设计的先天不足、施工的偷工减料、使用时的侥幸冒险、监管力度不够,这些都是火灾发生的原因,究其本质,还是人的管理失误才导致火灾的发生。

当火灾发生时,必然会导致人群慌乱,所以安全疏散通道是高层建筑中的一道重要关卡。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像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时间不够;人员多,疏散时难免会出现拥挤;国内消防登高车数量还达不到要求等等。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安全疏散,避免减少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安全疏散计划必须考虑周到完善。现在国内外采用一种布制即将垂直疏散楼梯电梯和辅助用房等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央,而将办公客房等用房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环行或双向走道 这两种形式的疏散走道,其优点在于不论走道何处被火堵截,人们都能顺利地疏散到楼梯间和其他安全地点,从而为人们安全疏散提供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设计中,宜结合疏散平面的具体布置,积极采用直接简捷便于疏散的走道。

三、高层建筑的新形式应用及发展

近十余年来, 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 规模越来越大, 高度越来越高。建筑高度的增加造成重力荷载越来越大, 使结构的竖向构件, 特别是柱子的截面越来越大不但影响视觉, 还占用很大使用面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在设计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时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不仅在轴向承载力方面显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被钢管包围的混凝土, 由于受到横向约束, 延性有所提高, 使得高强混凝土(例如C100)的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在加工和安装方面钢管及其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 质量更有保证,并且在防火性能方面, 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管内混凝土的体积大, 能吸收大量热能, 因而可以降低外包钢管的升温速度。通过防火性能设计, 说明其防火表层可以比一般钢结构的要求低, 甚至可以不用。

现在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充分利用阳光和风等可再生能源,成为建筑节能设计新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地球表面风能储量巨大, 理论上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的全部需求,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安装在远离城市的郊区,20xx年后,英国、瑞典、荷兰等国家先后开展城市和高层建筑风力发电的研究和实践。高层建筑具有风力资源优势,在适宜的条件下,安装风力发电系统具有投资成本低、传输距离短、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由于风力发电机特殊的工作原理和外观, 往往与常规的高层建筑形象格格不入。高层风电建筑造型除了遵循功能、美学等传统法则之外,还多了一个空气动力学制约,我们权且把它称为“形式随风”法则。高层建筑与风力发电结合是个新生事物,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当缺乏,不可避免地存在未解决和未发现的问题。建筑风电在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意义不容置疑,但其经济效益、居住环境影响、设计上的挑战等都是尚未完全解决和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这种新形式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也逐渐成为一种风尚,绿色建筑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绿色建筑的范畴应包含节能建筑环保建筑和生态建筑节能建筑是通过提高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 环保建筑首先应具有自然采光墙体和保温功能,同时选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涂料; 生态建筑尽可能利用建筑物所在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如阳光空气水流) ,使之适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因素,且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

5.建筑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五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 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 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 (3)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

(1) 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 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 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 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6.建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六

1. 概述

本设计位于城市中心区,且具有综合服务设施的,多功能,复杂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功能也在相应的变化。具有多用途,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应运而生。本设计解决的应是走在时尚前列的白领一族,同时兼顾城市市中心大量人口的商业服务功能。

功能方面,采用自由分割的大型商业布局,兼具一切服务设施,比如餐厅,健身,美容等高档场所。满足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消费方向和水平。

造型方面,作为建设具有城市市标意义的建筑,造型不宜太花哨,亦不宜太简陋。同时不宜做奇形,异体的建筑形式。我追求的是向上的,积极的, 稳重的,现代化的建筑造型。

整体形象应与整个城市未来50多年的`发展方向相吻合,且与城市主要建筑物,时代广场等风格一致。

2. 背景

该项目位于某中等城市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区,牌楼西街以南,牌楼南街以西的道路转角处,基地原为工商银行和电影院所在地。项目北侧为时代广场。显然此二者为本城市中心体现休闲,娱乐的服务场所。

该地块交通便利,甚至可以说可能会造成交通拥挤,这是其一不利。其二不利。该地块周边服务设施相对完善,需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功能与品质。

优点处于商业繁华区,具有发展市场和潜力。

3. 设计要求

合理解决与本设计有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综合提高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能力,并能遵循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造型美观、环境相宜的设计原则,从实际出发,正确立意,进行创造性构思,力求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既要发挥优秀的历史传统,又要有面向新时代的新气象,表达其自身的公众形象特点是设计必需考虑的重点。

尊重环境,塑造融技术和艺术性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标建筑,使该建筑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和形态中心,并有高层综合性建筑的特点。

设计要以人为本,将建筑设计成为满足商业和SOHO现代城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和谐整体。设计应成为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

4. 方案总体构思

大型商业服务入口以牌楼西街入口,靠近时代广场和朝阳购物中心,面向大人量街道。辅助场所和车行以牌楼南街入口。地块北部主打大型商业服务,东侧主打休闲服务。牌楼西街和牌楼南街交叉口处,做一下沉式广场,海纳百川,汇聚人流。

裙楼屋顶利用为露天餐厅,烧烤娱乐等户外活动。

立面造型主打技术类现代建筑风格。

5. 设计要点

1. 总平面合理组织交通流线,与环境相协调。尤其处理下沉式广场

2. 功能分区合理组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3. 设计体现城市形象,与该城市协调。

6.设计方法和工具

总平面分析,交通流线,周边环境统筹协调。体快分析,细部推敲。

设计工具:CAD,Sketchup ,vary for sketchup,photoshop,coreldraw,会声会影等软件和徒手绘。

7.任务书要求

该项目为包括综合性商场、儿童娱乐、健身、餐饮、SOHO现代城等功能的综合性商业建筑,地下1~2层为停车场,地面1~3层为综合性商场,四层为特色餐饮和风味小吃,五层为儿童娱乐和健身馆;6层以上为单身公寓或酒店式公寓,可成为“小型办公或居家办公”的SOHO现代城功能,适应于中小公司的居住与工作的生活和办公场所。

8.设计进度

一, 二周,一草阶段,争取出一概念方案

二, 四周 ,多方案比较,确定方案

五,六,七周,建筑细节,功能和造型微调

八,九周,绘制正图。

十,十一周,建筑表现,平面排版。(以上均为个人计划,另有相关学校安排计划)

9.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

3、《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最新

4、《民用设计通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最新

6、《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现代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

7.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七

近期, 我区分批分期组织了区级立项课题现场开题论证活动。其间, 我越发感到, 现今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要更多地聚焦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之中, 要增强围绕问题的课题研究整体设计意识。因为, 处于教育科研初级阶段的教师, 虽然能够按照开题论证报告各部分的要求撰写报告, 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 不能很好地突出科研课题的科学性、应用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价值属性。致使“报告”就是为了“报告”, 而不能周密地思考自己的研究设计, 很好地指导自己的研究过程。因此, 我认为, 目前的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应继续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应再关注课题论证报告的整体思路

校本研究理念的兴起, 使各级研究机构争相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但无论是各级课题规划管理部门, 还是各级教育学会、各专业研究会等, 各自组织申报课题所下发的课题申请书、开题论证格式要求等均不相同。致使很多刚刚走上科研道路的一线教师虽然有了好的选题, 但撰写开题论证报告时就像回答问题一样, 按要求逐项回答各部分内容项目, 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填写这些内容, 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不明。实质上, 不论哪一级课题申报只是所要求的创新层级不同而已, 其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与可操作性的评审原则是确定不变的。因此, 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 首先应在确定好研究意向的基础上, 明确课题论证无非就是要回答下表中的基本问题。各级组织部门所要求的论证报告各部分内容不是孤立的, 是围绕研究课题的基本问题所应回答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研究要素 (见下表) , 因不同部门组织者所选研究构成要素的不同, 致使课题论证内容的格式要求有所不同。

因此, 对于初次接触课题研究的教师, 面对开题论证报告中诸多需要回答的问题, 首先不要畏惧、不要慌乱, 要围绕研究的基本问题认真梳理好研究思路, 然后对照不同组织部门开题论证的格式要求适当调整表述语言即可。一般而言, 课题设计往往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即: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条件如何?有何成果?需要体现这样的研究设计思路:清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 (背景清) →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缺乏研究或尚未完善的领域, 提炼出新颖而富有实际意义的主题 (主题新) →把主题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研究任务 (任务明) →为完成任务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手段 (道可行) 。因此, 初次接触课题研究的教师, 要善于将论证报告的诸多格式要求简化为对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关注它们的逻辑关系、论证报告的整体思路。

二应再关注课题名称表述

课题论证设计要从课题的名称做起, 因为课题名称中往往预示着课题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研究的范围等;课题名称的表述要准确、精练、具体;要关注课题名称中出现的关键词内涵与外延等。上述关注课题名称的一些基本常识很多一线老师已经知晓。但在实际论证指导活动中, 我们感到,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注重对课题名称中各关键词之间联系的思考, 多问“为什么”, 以利于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创新点。

例如,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小学语文评价策略的研究”。教师设计的研究目标是: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多元化的小学语文发展性评价体系, 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感到, 教师对研究课题名称缺乏思考, 研究目标较为笼统,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课题研究背景介绍、课题研究内容涉及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只是知道研究“评价”、“多元智能”, 而且是在小学语文学科范围内研究。为此, 我首先指导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是“评价策略” (而非评价体系) , 是“小学语文评价策略”。进而启发思考:为什么你单单研究“小学语文”中的评价策略 (因为他是一位教学干部) ?而且还是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 它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上述课题名称中对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可以使课题研究背景的论述以及研究目标的表述更加有针对性。以便整体上更加突出课题研究的价值, 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

三应再关注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是课题研究的灵魂, 只有核心概念界定清楚, 课题研究的方向才能明确, 课题研究的内容边界才能更加清晰。为此核心概念的界定, 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目前, 很多开题论证报告中都会明确要求要有核心概念的界定这一项内容。因此, 教师往往能够通过各种资料, 查找到核心概念的定义。但实际课题论证中, 我发现教师只是明确核心概念“是什么?包括什么?”等, 但这还很不够。反映在教师撰写的论证报告中研究内容的设计、甚至研究重点都并非在核心概念所划定的边界内, 研究背景撰写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表现、研究目标的设定均未与核心概念紧密联系, 相反, 偷换概念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体现出教师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还很不到位。报告中要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有此项内容是基本要求, 但概念的运用是否恰当, 是否能够体现在报告的整体思想中才是根本。

因此, 我认为, 教师的课题设计论证过程, 有些没有要求写出来的部分, 如相关概念的辨析也是很重要的。课题论证中, 我指导教师在界定核心概念时还要运用比较法, 辨析相关概念之间的异同, 如“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超前评价”之间的异同;“群体”与“团队”、“集体”之间的异同;“策略”、“方式”、“方法”、“模式”、“对策”等, 这样可以有效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内容, 突出研究重点。

四应再关注文献综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很多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资料的匮乏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 教师课题论证中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寥寥几笔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但是, 课题论证中, 应如何选取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综述确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发现, 文献综述只是对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做一简单介绍, 或只对该领域研究的文章或论著进行罗列者有之。文献研究没有紧密围绕关键词或忽视关键词进行论述者更是普遍。例如, “科学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策略的实践研究”一题, “科学游戏”的文献研究要关注, 不能仅限于科学教育的文献综述上;针对“主动探究策略”的关键词, 他人对“策略的研究如何”也要重点论述, 因为, 已有“主动探究策略”的再研究、实践中丰富完善策略的研究等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再如, “外地务工子女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如果只对国内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文献的研究, 而没有关于“学习”方面的研究文献论述, 显然文献研究的针对性极为欠缺。

因此, 教师文献研究的目的要更加明确:一是为了找到他人研究的不足或空白点, 以明确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二是借鉴前人对该问题的界定, 即要明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以界定研究的边界, 确定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如果文献研究不到位, 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研究的目的。

此外, 研究参考的文献还要注意其权威性。

总之,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 (1) 紧扣主题。综述应与课题直接相关。 (2) 高度概括。对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复。 (3) 有所选择。选择出自政府或专业机构有影响、有价值、正式出版的文献。 (4) 内容翔实。对相关观点和成果的叙述要全面客观, 内容精练而不干瘪, 选择精要而不偏颇。 (5) 有述有评。引述不可扭曲别人的观点, 但可阐述自己的看法, 指出存在的问题。

五应再关注教师对论证专家指导的心态

规划课题一旦立项, 请专家论证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很多一线教师对专家的质疑或意见不知如何处理, 甚至有些教师只喜欢听表扬、肯定, 唯恐专家提出问题与意见。课题论证时的专家质疑很多课题承担者难以接受。其实, 有专家认为, 课题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命题作文的过程。专家的质疑, 是在帮助课题研究者能够自圆其说, 不是对课题全盘否定。

如面对某市级立项课题, 专家论证时质疑道:“你的课题中的某种提法科学吗?”实质上是在指出你的理论文献论述不够充分, “怎么样表述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呢?”我们应这样思考与改进。那么, 如何正确对待专家的质疑?质疑是课题论证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有些专家擅长质疑, 其目的是帮助你思考, 不一定要求教师都一一作答, 因为该课题的研究主体是教师本人, 而非指导专家。其实, 课题立项, 从某种角度已经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即研究方向、研究基础等, 但开题论证是请有经验的研究者帮助课题承担人进行课题研究周密设计、修改完善。因此, 教师对待事情的思维角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是”与“非”、“对”与“错”的两维水平, 要多维立体思考。

专家的质疑是指引课题研究创新的方向, 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问题。开题论证专家不是检查者、评价者, 而是指导者、帮助者。教师课题论证时要放松心态。

总之, 开题论证报告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 对于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的一线教师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尤其要注重开题论证报告, 以保证研究过程顺利, 研究成果丰硕。

摘要:开题论证报告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对于尚处于研究初期阶段的一线教师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尤其要注重开题论证报告, 以保证研究过程顺利, 研究成果丰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基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经验, 联系当今教师课题论证中的一些问题, 在分析众多有关撰写开题论证报告理论文章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还要再关注教师课题论证报告中的论证整体思路、课题名称、核心概念、文献综述、对专家指导的心态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开题论证报告,教师课题研究,再关注

参考文献

[1]耿申、周春红主编.课题研究方案设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8.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八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谢文兰.粤北仁化中学国化教学实施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

9.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九

一、选题意义

1、课题来源概况

本课题题目为西安市恒大休闲会馆空调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是完成建筑物冷、热源空调系统负荷设计计算;分析并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的选型;完成管路系统的水力设计计算等;不低于规定要求的工程图纸设计任务。要求各项设计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设计任务。

2、研究设计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各地都在兴建高标准的宾馆。宾馆的建筑水准和设备水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标志,而其空调方式应能适应宾馆的功能需求,因此搞好宾馆空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设计中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2】

二、调研综述

在现代宾馆建筑的空调中,中央空调与局部空调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而中央空调方式中,由于旅馆建筑中数量多是客房,采用半集中式空调为数较多,客房的空调方式几乎公认首选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国内以往设计旅馆大部分采用定水量系统,但在目前节能趋势下,外资或合资宾馆已较多的应用变水量系统。【5】

旅馆建筑中的公共用房如餐厅,商场和多功能厅等场所,一般采

用全空气低风速单风道系统,而对于负荷和人流变化均大的采用变风量系统,但是其初投资较高没有能推广使用。【6】另外,为了满足一些建筑过度季节或冬季内部区供冷,周边区供暖的要求,采用内部区变风量或单风道集中方式,外部区用双水管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方式。

同时,还有一种水源热泵系统,属于半集中局部方式,用同一系统按照不同房间的不同要求分别供冷或供热,且热泵效率较高,能大幅度的节省一次能源,但其初投资和运行经常费比较高,只能在有条件的场合推广使用。对于办公室采用分散式或个别空调方式,其中,全空气系统的下送风空调方式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由于受工程多变,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计者力求安全等因素的支配,对于设备的选型,往往取大,造成系统的使用效率过低,或者空调工程不能满足变工况的使用要求造成过冷或过热,即调节性差。【7】

三、基本内容及技术路线

1、主要设计内容及具体步骤:

(1)确定室内外参数;

(2)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3)确定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4)确定新风量;

(5)确定空气处理方案;

(6)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确定气流组织;

(7)风管路、水管路的水力计算;

(8)机组选择与计算;

(9)消声减震要求;

(10)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系统的有关要求;

(11)防火排烟;

(12)全年运行方案的确定;

(13)说明书部分;

(14)空调平面图;

(15)空调剖面图;

(16)空调系统图;

(17)相关必要的详图。

2、方法:

通过实习参观掌握工程实际操作,资料翻阅、搜集,小组探讨,指导老师指导来完成本次设计。

四、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提纲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设计内容;

第三部分 空调方案;

第四部分 空调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第五部分 水力计算;

第六部分 结束语;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八部分 谢辞;

第九部分 附录。

五、进度安排

熟悉图纸、明确设计任务、收集资料0.5周空调负荷计算1.5周设计方案选择、设备选型计算1.0周水、风系统水力计算2.0周绘制施工图5.0周编制说明书及修改设计2.0周外文翻译0.5周答辩0.5周六、主要参考文献

【1】单寄平,《空调负荷实用计算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07。

【2】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节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05。

【3】赵荣义,《空气调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1。

【4】范存养、金东哲 译,《空气调节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04。

【5】顾兴蓥,《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北京,建设部建筑设计院,1998.06。

【6】樊高定、截世龙,《我国制冷空调主要能效现状分析》,《制冷与空调》,北京,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2009年第01期。

【7】许宏褉、万嘉风,《上海四季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06期。

【8】余晓平、付祥钊,《室内相对湿度对夏热冬冷地区新风耗冷量的影响》,《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02期。

【9】周学文,《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01期。

【10】刘源全等,《空调节能泵应用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2期。

七、指导教师意见

评语:成绩:(满分15分)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八、评阅教师意见

评语:成绩:(满分10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九、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

10.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十

一、课题名称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常见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竣工验收时,施工资料更是重中之重,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北京市建委于2003年1月27日发布、2003年2月1日实施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对工程资料管理及验收要求提供了指导性的要求,但规程发布到至今已五年时间,随着建筑工程技术及规范的日益更新,原规程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工程资料管理要求。故希望对此课题的研究能对同行业工程资料管理员的工作起到推动和帮助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从事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岗位多年,在资料管理工作中小有心得,并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同行业的有效资源,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依据现实施的新工艺、新规范,结合以往工作实践经验,对现阶段施工资料管理探索出一条清晰、有效的管理思路。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习新技术、新规范,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水平的全面提高;

2、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3、在施工资料管理中对资料管理员提出意见;全面提高资料管理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目前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2)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分类。(3)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4)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及难点。(5)解决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措施。其中第(5)项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针对国家新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综合以往工作经验及方法,研究建筑节能工程资料管理的有效方法。

2、计算机在工程资料管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工程资料中需图表并茂的资料,如何运用计算机高效、准确的完成图表资料的绘制。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采用经验总结法,根据个人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同行业工作者的实践心得,研究解决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措施,总结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查找现有文字资料

(2)对同行业的资料管理工作者进行调查,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进度计划: 预计用8周完成毕业论文,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1周: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第2周: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题目; 第3周:根据论文题目进一步查找材料; 第4周: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 第5周: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 第6周: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 第7周:完成论文三稿;

第8周: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等;定稿打印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1.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十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班级的环境应与当前的教育内容相结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有发现和表达的机会,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国内关于相关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上海、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都进行了环境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上海中山幼儿园通过研究总发现,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存在模式化现象,教师们也都知道到要让幼儿参与到主题墙的创设中来。但是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却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补缺式”,还有一种是“填空式”,其实这两种参与模式,都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教师并没有把这一过程创设视为一个良好的教育课程,幼儿从中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参与活动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南京师大幼儿园在《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课题中提出,教师要重视家长的参与价值,对幼儿的帮助并没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环境:环境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2.互动:所谓“互动”,其基本含义便是两个不同主体间相互的行动、行为。3.幼儿园互动式环境:幼儿园互动式环境就是引入“互动”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本,重视幼儿的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倡导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与环境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重视幼儿作为“互动体”的价值,通过集中和分组、集体和个人、室内与室外、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互动教学和互动实践,引导幼儿体验大自然中的情感互动、生活中的行为互动,初步萌发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形成全新的、立体式的互动式环境。4.主动发展:不靠外力促进,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自愿地发育、进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二)《幼儿园安全管理与环境创设》。(三)福禄贝尔的环境理论。(四)蒙特梭利环境理论。(五)瑞吉欧环境理论。

三、研究目标

(一)通过互动的环境创设,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获得直接经验。

(二)通过互动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增强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利用家访、家长讲座、日常沟通等形式指导、鼓励家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活动,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可以互动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四、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如何引发孩子主动提出创设主题环境的意愿和动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主题墙面(幼儿与墙面环境互動)。

(二)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选择相关的、合理的、有趣的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师幼互动)。

(三)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

五、遵循的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二)渗透性原则。(三)整合性原则。(四)育人性的原则。(五)安全卫生性原则。

六、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2.行动研究法。3.文献法。

(二)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计划用2—3年时间完成,在20122014学年度用四个学期时间开展研究,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将全部研究结果汇总、分类、整理、撰写成果报告。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主观条件:第三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一级一类公办幼儿园,设有大、中、小11个教学班,收托300多名幼儿。拥有一支教育经验丰富、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大专以上学历占9096。幼儿园组织机构健全,科学管理规范,实施科学育儿,社会声誉好。近年来,多次受到教委上级领导机关嘉奖,是我县“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幼儿园之一。

(二)客观条件:幼儿园领导科研意识强,坚持科研兴园的指导思想,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幼儿园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图书资料较为丰富,设备设施及活动经费各方面能够提供有利保障。

八、成果形式

(一)课题研究报告

(二)园本教科研成果集《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集》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照片集》

(四)《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论文、案例、反思集》

(五)《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录像集锦》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县第三幼儿园)

12.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十二

2010年3月19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会, 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科主管孙世明, 以及来自全国30余所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执行主任孙南主持。课题组成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章碧玉博士作了课题的开题报告。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是由国际田联总部于2003年制订、发起的。该项目根据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特点, 制订出一套以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田径基本项目为内容的活动游戏, 旨在将更多的趣味性融入田径运动中。通过对传统田径项目进行系统改造, 如:降低动作难度、简化竞赛规则、改变组织形式、提供适合的器械等, 发展少年儿童的田径技能、激发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 使其在享受田径运动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提高身体素质, 形成团结、竞争的意识。2010年10月, 首届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 引起广泛关注。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由于系统地解决了当前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众多难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中被广泛采用, 且收效明显。

13.建筑开题报告参考 篇十三

一、设计依据及研究意义:

依据:

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等;

图集:建筑制图标准,中南地区标准图集等;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何在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规范,建筑工程标准荷载学;

其他:多高层框架结构,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等。

意义: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全)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构思:在体系选择方面

1、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2、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其次,在建筑设计方面: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按照“三统一”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预期目标:

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完成综合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方案力求新颖,适用,美观,结构设计力求概念清楚,计算方法和结果准确合理,最终形成设计计算书和建筑,结构施工图等设计成果。

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1———3周:完成开题报告,建筑设计,并绘制出建筑施工图;

4———8周;完成结构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以及结构计算过程;

9———10周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整理设计资料,打印计算书和图纸,准备答辩。

三、设计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设计重点为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框架梁,柱构件设计。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为: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拟采用D值法。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分析。

设计难点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剪力墙,柱的设计计算等。选择符合建筑设计原则(功能、美观、经济)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置,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四、设计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毕业实习调查

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

建筑方案设计

结构选型

结构平面布置,绘制草图

荷载统计

手工框架设计

电算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整理设计计算书,打印图纸和计算书,指导老师审批签字。

五、进行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所学课程的熟练掌握。

2、查阅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与文献。

3、个人勤奋努力、不懂就问、敢于挑战的精神。

4、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

5、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6、舒适安静的设计环境。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建筑开题报告(二)

课题名称:启东林洋大酒店方案设计

院(系):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学专业

姓名:陈**

学号:P1601060330

起讫日期:****

14.建筑类开题报告 篇十四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我选择的课题是框架结构,选择这个题目的目的是在于:钢筋混凝土是我国现阶段应用最多的建筑结果方式,也是以后我们工作应该做的做多的,因此选择了它。而这样能:巩固、提高和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自己养成理论联系世界工作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了自己能掌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让自己具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自己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5.高层建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十五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将基础教育课改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一)五个关键词

(1)关键词之一“新课程背景”:指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关键词之一“低段双语班识字教学”:指小学双语(1—2)年级课堂教学中以识字为主的教學;(3)关键词之一“能力”:指在相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下取得教学效果的好坏,即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4)关键词之一“做法”:指组织识字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5)“新课标理念下提高低段双语班识字教学能力的做法”指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展识字教学所运用的能增强学生主动识字愿望,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找学生识字的最佳途径,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为他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段双语班的教学重点。目前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情况。一方面是低段识字数量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总量约3500字,而低段识字量是1800个,占识字总量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汉字结构复杂,字符抽象。再加上识字本身又很枯燥,学生总是一味地被动识字。学生觉得识字难,教师深感教字难。本课题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小学低段双语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激发儿童识字兴趣,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做一些研究。对顺利完成识字任务,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学生识字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研究识字教学的资源。

3、探索适合低段的识字教学方法。

4、学习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分析出目前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主要障碍及内在原因。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提供依据。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以得出最佳方法。

4、经验总结法,不断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写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5月)

选题,申报,设计实施方案,学习培训。

(二)实施阶段(2013年6月)

按方案与计划具体操作,在实验运行过程中进一步论证完善方案,积累资料,定期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反思提高。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5年6月)

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对操作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接受专家组的鉴定与评估。

七、课题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张辉;张辉负责本课题的组织、策划、实施等工作;诺依红、许辉娟、张膑云负责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和总结报告等;赵桂花、张月华、蔡逢希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八、课题成果展示

1、《调查材料集》。

2、《识字有效教学优秀案例》。

3、《识字有效教学优秀案例反思集萃》。

4、《识字有效教学优秀论文集》。

九、课题的保证措施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组织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加强集体学习,加强课题学习的管理,利用好网络学习,在自我学习和集体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互动交流,建立健全课题开展和课题学习制度,及时提供和交流学习信息,使课题研究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十、经费预算

16.开题报告--低碳建筑发展探究 篇十六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低碳建筑发展的探究开题报告

低碳建筑发展的探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是一个迫在眉睫且人人有责的全球性议题。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重又将这一问题列入了世界议程表,并且伴随着世界经济利益的分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低碳建筑就显得颇具有现实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我国传统建筑高能耗问题尤为突出。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大户,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建筑的标准,因此绿色建筑成为热门的话题,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的主要场所,但是建筑在从规划设计开始,到施工,运行,后期的装修入户,及至最终拆迁的生命周期内,出规划设计外,其他阶段都伴随着资源利用,能源输入,以及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生命周期的循环使人们意识到建筑本身就是能量堆砌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另外,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因此,尽快的建设绿色低碳住宅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并形成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使建筑物有效的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发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国内外低碳建筑发展现状

在国外低碳建筑发展较早,低碳观念深入人心。

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组织起来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名为“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Challenge)。美国匹斯堡CCI(ConservationConsultantsInc.)中心和卡耐基梅龙大学智人办公室是美国著名的绿色建筑,也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典型,现成为展览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回收利用能源和相关技术之所。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绿色环保奥运会,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上届奥运会的主体。绿色环保思想渗透在方方面面,如:比赛场馆路灯的电力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体育场利用两个天燃气发电机同时供电,功率各为500kW,发电机产生的有害气体比传统上利用干线输电的方法减少了40%;在跳水和游泳比赛的场馆里,空调系统只为观众供冷,而不达及游泳池,这就意味着在运动中心的观众席面积降温和给游泳池加热过程中减少了能量耗。以运动村为代表的节能型建筑也提供了广泛应用太阳能技术新范例。运动村的动力能源包括照明、供热均来自屋顶安装的太阳能光板,而在新闻中心,太阳能转换装置还能通过屋顶通风起到空调作用。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太阳能最高转换纪录的持有者,转换率达2415%;建筑材料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回收材料,如新闻中心房间分割材料就是木框加上稻草和纸板,奥运会后,这些建筑材料还能再被利用。

我国在低碳建筑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政府及其社会各界比较重视,但现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

1.建筑节能设计缺陷。能源大多是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差的外墙、屋顶、窗户损失掉了,所以我国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范围节能设计改造。

2.缺少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未制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3.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支持力度不够。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普遍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4.可再生能源在建筑 中的应用进度缓慢。5.建筑节能市场监管缺位。

6.管理部门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7.验收把关不严格。

8.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薄弱。

9.节能效果的最终评定缺乏依据。

因此我国的低碳建筑理论和政策依然是十分薄弱和缺乏的,需要不断发展深化的。

三、论文提纲

(一)摘要、(二)引言

大体介绍上海世博会的低碳建筑以此引出中心论题----低碳建筑的发展。

(三)本论

1、碳建筑的意义

1.1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

1.2 绿色低碳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1.3 以“低碳”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2、低碳建筑的定义

[4]低碳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3、国内外低碳建筑的发展

比较中国和外国的低碳建筑发展来看,总体上由于外国发展的较早在低碳建筑方面观念已经比较深入发展比较深入;而中国虽然这几年比较重视,但发展较晚各方面还是不完善存在欠缺的。

4、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优势和劣势。4.1 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优势 4.2 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劣势

5、低碳建筑的措施

5.1设计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 5.2.墙体保温新技术及应用 5.3门窗节能低碳技术

5.4新材料在节能上的应用 5.5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6、我国低碳建筑的展望

根据我国现在的低碳建筑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的国情,低碳建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统筹建筑节能、环境科学、控制科学、设计科学和材料学的发展,将不同学科领域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创新新型能源、研发新型节能材料,积极推广新设计、新工艺,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化和智能化,实现建筑人文性、艺术性与技能保温的均衡发展。(2)尽快建立规范化、市场化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建立国家建筑能耗强制标准,细化设计、材料、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引导节能建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3)增加激励性政策,我国的低碳建筑起步晚,在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助外国的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政策,是低碳建筑得以顺利发展(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建立不同的建筑节能体系,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 资源设计朝向、通风性能,推进可再生能源适用范围,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确保节能效果最优化。(4)低碳建筑在中国的推广有一定困难,需要一批熟知地毯建筑理念,致力于低碳建筑的发展的决策者、开发者、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一次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帮助相关人员获得绿色建筑知识,并能设计和建造低碳建筑以及将其推广,使低碳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参考文献

【1】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25):1--5 【2】杨成林,裴宏星.低碳建筑的意义和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9(1):177 【3】朱慧明.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1)【4】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43 【5】刘加平,董靓,孙世钧.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08—109 【6】王文忠,王宝海.上海住宅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1 【7】付祥钊,肖益民.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173 【8】班广生.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7—49 【9】林寿,杨嗣信.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8 【10】刘万峰.建筑节能理论与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12—113 【11】张雄,张永娟.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64—72 【12】周卫国,何岩峰.谈新型墙体材料的定义及其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7,3(1):43--44 【13】刘志海,庞世江.节能玻璃与环保玻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4】王向宏.智能建筑节能工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63—179 【15】[英]彼得·F·史密斯 尖端可持续性——低能耗建筑的新兴技术(M).译者(邢晓春,郁漫天,沈小钧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0—54 【16】李德英.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7—30 【17】狄彦强.建筑高效供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96--100 【18】孔祥娟.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设计实例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7—8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学生开题,指导教师审定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2011.11.16日—2012.12.31;

2)资料收集、课题调研和毕业实习:1月1日—3月25日(含寒假);3)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建筑、结构方案设计阶段:3月26日——4月10日; 4)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4月10日——4月16日;

5)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扩初施工图设计阶段:4月16日——5月5日; 6)导师指导学生扩初施工图出图阶段:5月6日——5月20日;

7)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图纸答辩资格预审):5月21日——5月25日;

上一篇:冬雪造句一年级下一篇:库管员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