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燃起(共8篇)
1.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燃起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中绽放
作者:王利秋
来源:《今日中国教研》2012年第11期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改革推行数年来,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是从无型到有型,从固定的模式到开放的方式,在摸索中日臻完善,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运用课改模式的教学环节中,笔者深深感触到:
首先,课堂改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改课堂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会在预习课上,结合导学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会明确知道自己掌握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盲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自主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个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独立学习,这也为他长久的学习打下基础,从长远来看,这是培养一个人会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好途径。
其次,课改给了一个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的空间
真知灼见往往都是在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基础上,在利用小组合作的平台,交流导学案,其实就是对重点、难点的深入探究,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里的交流是矛盾的碰撞,是观点的认同,更是思想火花的大碰撞,这样,学生参与面很广,探讨内容深入,那么考虑的问题也就更全面,更准确了。同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传统课堂中教师讲不来的,也是学生自学不来的。
再次,展示课是学生思绪飞扬的课堂
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尽情绽放,学生作为一个小老师,在自己明白的基础上,能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既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对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锻炼,学生对自己的讲解要有理有据,质疑、补充的同学也要抓住问题的切入点,这样,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那么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就指日可待了。
2.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燃起 篇二
一、巧设问题, 激发创新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激活思维, 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促进学生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因此, 我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 以前我们上语文课, 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 是吗?今天, 老师也绝不放弃这样的权利, 我也要提问题, 但不多, 就一个, 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但我不告诉你, 我让你们猜。但是猜不是胡猜, 要有根据, 有准备 (学生非常有兴趣, 都在静静地听老师说要求) 。学生经过认真地读书、思考后, 提出的问题令我欣喜, 有:“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 拼命挖, 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了?”“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样很好地把握课文主脉去分析课文, 学生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锻炼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 我还不适时机地去督促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诱发兴趣情境, 发散思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诱发创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新型玻璃》一课时, 教学中我把它改编为“新型玻璃自我介绍现场会”, 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 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其特点与用途, 变枯燥、生疏的科学知识为亲切、生动的交谈。这种教法对教材略作改动, 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这堂课, 小小的头脑里闪出了一朵朵思维的火花:“我叫吃音玻璃, 有消除空气中的‘隐身人’———噪音的能力……”当学生介绍完课文中的5种新型玻璃, 我话锋一转:“科学家真有办法, 为人类创造了多么好的玻璃。同学们, 你们愿意争当小小发明家吗?”引导学生设计想象出更新、更妙的玻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学生凭借已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社会实践,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产生了奇特、新颖的想法。如针对当今的空气污染的现象, 他们想设计一种“净化玻璃”, 让空气新鲜, 社会环境优美;针对四川大地震, 又想设计一种“防震玻璃”, 让高楼大厦不致倒塌……这样的语文课, 已经由一般性的语文学习和训练转变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上来。
三、挖掘教材创新点, 启迪思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名篇, 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有不少文章的语言文字, 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值得推敲、揣摩、欣赏。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够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状态中, 通过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 并积极引导学生推敲、品味语言,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深入作者的思维领地, 与作者一起神游、交谈, 不仅有助于消化课文理解, 而且也能发展语言, 增进认识, 培养思维, 丰富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如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桂花雨》中有这么一句话:“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教师问:“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从这句话体会到, 母亲虽然离开家乡, 却忘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时, 教师紧接着追问:“这句话里有‘可是’一词, 你注意到了吗?从‘可是’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默读思考, 细细体味有关语句后踊跃交流:我发现了, 作者赏玩桂花, 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他本来以为母亲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 所以用了“可是”一词;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她才这么说的;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 她才这么说的;母亲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 而是用感情来判断, 就像俗话说的那样, 东西是自己的好……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理解, 彰显了他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
四、提倡争辩, 培养创新能力
争辩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创新思维。因为争辩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争斗, 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的依据, 这就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我注意营造宽松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氛围, 提倡学生之间的争辩。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我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教学中我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出示:“人们都叹息地走开了, 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了孩子, 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 只听得‘嘭’一声巨响, 爆炸真的发生了, 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 你们还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这时, 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这位父亲失去了理智, 可以让专业人员去抢救;有的认为这位父亲有点自私, 发生这样的意外, 他的妻子怎么办?也有的认为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 这份爱足以说明他是了不起的……学生在争辩中, 既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又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3.让质疑的火花照亮学生的课堂论文 篇三
【摘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古人说得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陶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批评争论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学生提问不能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励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提问机会,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问题意识,让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平时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1.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
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一次,我在教学“牛”的笔画顺序时,把第三笔写错了,这时,平时默默无语的一名同学居然破天荒地举起了手,指出了我的错误,于是我表扬了他,给了这个学生自信,从此提问的热情更高了。
2.激起兴趣,使学生生“疑”乐“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由于小学生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或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对此,我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博,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心欲通而不迭,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优差生搭配,以好带差,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问题提得好就可以得到精美的礼品。充分调动了他们质疑的积极性,我运用成功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为了能在小组中当个最佳质疑能手和最佳小老师,正确地解答别人的问题,他们就得读熟、读透课文。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
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力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呢?我在教学中总结有以下方法:
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2.对标题进行质疑。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学生提出:“课文写诚实的雄日,为什么不叫《诚实的孩子》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
此外,还可对文章的标点、表达方法等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说得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三、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美丽的小路》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多么可爱的小卫士啊!我相信有了你们,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妈妈会更加美丽可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动物们懂得了要爱护环境,你们也懂得了要爱护环境,收获真大呀!”
2.设计拓展性练习。
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素养
4.让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 篇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
我是一九九四年参加农电工作的,现在沧港供电所工作。我的许多同学和朋友有的进了国家机关当了干部,有的干个体成了大款、老板。他们遇到我时常对我说:“你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工资又低,有什么干头”。我对他们说:“我习惯了,也喜欢这一行。”这几年来,我的体会是:人不能只为金钱活着。既然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农电工作,就要爱岗敬业,让自己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
我从小就羡慕电力人,闸刀一推一片光明,还特别崇拜农电工,他们头戴安全帽,腰扎安全带,脚踏踩板在电杆上作业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高中毕业后,我如愿以偿的成了一名农电工,心想凭着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当一名农电工还是绰绰有余的。但理想和现实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我发现在书本上学的知识只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而实际工作中的知识才是感性的认识。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当一名合格的农电工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还要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和灵活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如何摆正自己的位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与所里的一位老同志作过探讨,他的一番话使我受益匪浅,他说:“干农电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岗敬业。爱首先是喜爱,然后是热爱。热爱就是对自己的岗位要注入一种热情和激情;敬就是要以一种尊敬、崇敬的态度对待自己从事的行业。”这位老同志干了几十年的农电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临到退休前还为了适应农电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象启蒙学童学写字一样学习输抄表机。他的这番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他爱岗敬业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我们所里年青人多,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团队。我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单调乏味且辛苦。特别是110抢修人员,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风霜雨雪,哪里有故障,就往哪里冲。我们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壮举,平凡得就象一粒铺路的石子,一棵花园中的小草。但我觉得我们平淡的青春是闪光的,我们平凡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吧。~年8月5日下午7点多钟,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狂风呼号。一用户打来电话反映,一棵大树被风吹歪,压在316屏沧沧线10KV高低压共杆线路上,致使10个村5000多用户停电,其中还有两个企业,险情就是命令。所里立即组织了5位同志顶着滂沱大雨赶到了故障点。几个同志爬上摇摇欲坠的大树砍伐接线,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终于恢复了送电。我们站在雨中,虽然浑身湿透,但心里却是暖融融的。望着漆黑的夜幕中亮起的点点灯光,一种工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只有把他的才智、力量全部地勤恳地用在工作上、事业上,并且做出成绩,这样生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雷锋同志在日记中也写道:“青春是永远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我们所里一位同事也写过一首小诗来赞美我们身边爱岗敬业的平凡农电员工。诗里是这样写的:
我们装接抢修,用炽烈的热情点亮黑夜;
我们扫障排险,把青春的汗水尽情挥洒;
我们恪尽职守,让安全之弦时刻紧绷;
我们优质服务,将真诚和微笑播撒到万户千家。
共和国的腾飞有我们奉献的光热,新世纪的大厦有我们增添的砖瓦。
卑微的岗位昂扬着奋发向上的精神,平凡的工作孕育着光荣和伟大。
说得多好啊!我们是卑微的、渺小的、平凡的。但正是我们这些卑微的、渺小的、平凡的人的辛勤工作铸就了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基石。
也许几十年后,我的同学或朋友有的成了国家栋梁,做了部长、总理,有的成了亿万富翁富甲天下。而我仍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风里来、雨里去,拿着微薄薪水的农电员工,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经在农电这块沃土上耕耘过,曾经让自己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过。我和我团队的年轻人,就象一颗颗流星,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划出过一道道亮丽的轨迹。
我不悔,我们——农电员工,永不言悔!
5.让创新的火花在科学课上点燃 篇五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勇于创新
在教学中,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好“动”,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被推到主体地位。只要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说, 只要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只要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思维的表现是语言, 只有学生说出来, 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性。尤其是个性腼腆自卑的学生, 一定要给他们说的机会, 并且给予一定的肯定。把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做到自行获取。
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感情基础, 是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 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产生积极的思维, 产生注意力, 激发丰富的想象。比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课程设计中, 我采用设计竞赛的方式,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首先我为学生准备好气球和套有气球的大可乐瓶, 向学生提出竞赛要求——“比一比, 哪位同学能将气球吹大”。学生开动脑筋, 最后得出空气占据空间, 套在大可乐瓶里的气球吹不起来, 剪开瓶子的底部, 让空气跑出去, 这样, 套在大可乐瓶里的气球也就吹大起来。这样寓问题于竞赛中, 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探索新知。
三、鼓励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他是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 而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 有疑才能思考, 有疑才能进步。比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解剖各种各样的花, 观察花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推测出花的构造中, 哪部分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然后进行小组汇报。学生在汇报总结后, 有的问:为什么有些花没有雌蕊, 有些花没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 能结成果实吗?有的花有萼片, 有的花没有萼片, 那么, 萼片在花的构造中使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从而得出结论:根据花的结构, 可以把花分为不完全花和完全花, 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 有些花是雌蕊或雄蕊只有一种。
四、激发想象和联想, 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能量与太阳》一课, 我让学生思考: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它们为什么深藏在地下, 是怎么形成的?教科书列举出了三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 我放手让学生进行想象和推测。第一点, 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枝、叶的痕迹, 在有的煤层中甚至还发现了具有完整树干形状的煤。从这点信息中学生想象到了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第二、三点, 埋藏的煤大多夹在岩层中, 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泥沙变成的;煤埋藏在地下是一层一层的。从中学生想象到煤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通过这样的启发, 学生充分利用证据, 又要充分地发挥想象, 并在证据和想象之间建立起必然的逻辑关系, 从而对煤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释。这样, 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煤的成因,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五、重视课后拓展研究,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6.让课堂空白激扬学生的思维火花 篇六
老子讲究“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其核心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将此理付之于教学, 教师深入理解后付诸实践, 处理好了, 教师的无为便是巧为, 教师因“无为”而创设空白, 学生因“空白”而促进思维, 这就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不但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 提升其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立体信息交流, 使课堂教学动静相宜, 虚实相生, 相得益彰而又富有张力。课堂教学因而富有节奏感, 具有启发性, 有着更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
一.“空白”艺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空白”艺术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 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埃伦菲尔斯在1890年首次提出。“空白”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完形心理学认为:真正富于感染力的格式塔 (Gestalt) 是不完全的, 正是这种不完全的格式塔才特别激起了知觉主体将它恢复到应有的完整、对称、和谐状态的冲动, 从而大大增强了审美感受的兴奋度。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 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 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平常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 语言变得苍白无力, 读者早已从作者描绘的场景, 人物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有无相生”的哲学概念, 王国维的“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梯度, 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求全心理和释疑欲望, 给学生创设几处空白,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 通过自己的探索, 获得对课堂知识更深层面的关注、理解、创造和吸收。学生在取得这些成效之后, 提升了对学习的信心, 产生了学习的愉悦感, 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励学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序列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空白, 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动因, 成为促进学生深层思考, 创建学生思维空间的源动力。
另外,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思考“空白”也是大有裨益的。美国文艺理论家乔纳森·雷班曾说:“全知的叙述者是位令人生厌的向导。”新课程理论也说教师定位应是“课堂中的首席”而非全能者,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空白, 形成教学中的障碍, 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让空白成为打开学生思维空间的钥匙, 引领学生进入崭新的、更深层面的思索和探究, 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我县某中学所倡导的“30+10”课堂教学模式, 实际上就是一种“空白”在课程设置上具体的操作形式, 可见, 课堂空白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中要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就应该留给他们许多能够发挥的空间, 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进入空间, 而学生自己去负责探究空间, 把发现的任务、思考的过程彻底交给学生。
1、巧设导语, 点燃思维引擎
导语的好坏, 有时候往往决定着这堂课的成败。我们的课堂最初本是空白的, 等待着学生去装点, 可是有的老师却喧宾夺主、鹊巢鸠占地将自己放到课堂上大肆作为,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一种逼仄压迫的感觉。而良好导语的设计, 会使学生从最初就体味到一种极具激情、愉悦的学习体验, 指引着学生们在学习中“乐知”。
例如在教学《芦花荡》前, 让学生对战争的场面用四字短语描绘一下, 他们往往会说出如硝烟四起、杀声震天、血肉横飞、血流成河等这样一些令人胆寒的词, 而当告诉学生课文中也写到了战斗场面, 可绝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些形容词所能描述的内容。这样, 一条学生们没有走过的路便呈现出来, 康庄大路任意驰骋, 一大片空白需要他去书写, 吸引着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文本分析中。
2、巧埋伏笔, 搭建思维视角
在一堂流畅的课中, 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 相辅相成。在“空白”的运用上, 就是要让学生由此环节的内容推知彼环节的内容,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做到彼此相证。教师在设计“空白”时应作精深的思考, 难易适中, 内容方式亦要常变常新。切不可让学生因烂熟而厌倦、排斥, 否则其效果自不必说。
舞台有道具, 小说在情节发展中亦有道具, 在教学《变色龙》中, 笔者在导入课文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从分析“狗咬人”事件入手, 而是先留下对事件分析的空白, 埋下伏笔, 让学生猜想警官奥楚蔑洛夫的的道具 (军大衣) , 然后透过军大衣来反照其超乎寻常的行为, 进而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 从而深入地剖析了其奴颜媚骨、见风使舵的奴性和走狗丑态。
3、设置障碍, 提振思维品质
障碍即问题, 好的问题设计留下空白, 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振学生的思维品质, 促进学生精细化思维, 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深入到文本之中, 解读文本, 体会文本内涵。
教学《我爱这土地》之前, 笔者并不急于展示课题, 对诗歌的内容也留下几处空白让学生猜想, 其中之一即:我也应该用____________-的喉咙__________。教师请学生思考:结合全诗, 如果你是诗人, 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完成诗歌。学生的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的, 通过对比原文和深入反思后, 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那份拳拳的爱国之心, 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土地的痴爱, 而这都是学生自我思考发现的。
4、创设情境, 发散思维空间
学生以个人生活体验参与阅读, 给文本解读呈现了全新的视角, 赋予了文本解读时代意义, 是对过去的权威解读的有效补白。
在学校听一位老师上《台阶》这课时, 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父亲挑水闪了腰, 为什么“我”想去帮忙, 父亲却很粗暴地推开“我”?下面是相关的教学片段:
师:粗暴说明父亲内心是怎样的?
生:说明当时父亲很烦躁。生活失去了目标,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生: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这样的行为很生气, 认为是对自己瞧不起, 连扁担都挑不动了, 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生气, 自己挑个扁担都会闪腰。
师:……
师:如果你是儿子, 你会坚持帮助吗?
生1:不会, 因为当一个曾经强健的生命走向衰弱甚至是倒下的时候, 我觉得:这样的生命是让我们敬仰的, 而不是让我们同情, 更不是可怜。
生2:我也不会去帮忙, 因为这是对父亲的理解, 给父亲一个尊严, 就是对父亲的最大尊重。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可以看到教师创设思维的情境, 留下思维的空白, 引导着学生融入作品中换位思考。所有品析均是让学生在不断的互动中通过碰撞完成的, 是源于学生的生命体验, 学生读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凝练, 更多的是大爱无言, 大音希声。咀嚼文字就是咀嚼生命!学生也在这生命精髓的磨合中, 丰富了精神世界, 塑造了健全的人格, 涵养了的优秀的情操。
5、合理收束, 深化思维海洋
一堂课短短40分钟, 是让学生在心满意足中结束, 进而愉悦;还是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产生释疑的不安和亢奋呢?是言尽于此, 还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都需要教师课前好好地谋划、思量。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 笔者讲道:“一家人就这样换乘另一条船躲开了于勒,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么?让我们课下思索故事可能有的结局……”这实际上就是在结束全文的过程中, 巧妙地留下了空白, 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海洋。
7.点燃探索火花, 让课堂亮起来 篇七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 有这样的一句话, “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 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 一定会“离题万里”, 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 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 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 ‘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 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 ‘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生:我从字典中了解到:“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 事情行不通或办不成。
师:鲁迅为什么“碰壁”?
生:因为鲁迅喜欢看书写文章, 眼睛近视了, 所以碰壁。
生:因为鲁迅年纪大了, 周围一片漆黑, 眼睛看不清, 所以碰壁。
生:因为那个时候, 晚上没有路灯, 不像现在的晚上灯火辉煌。
……
看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我适时地出示课件, 用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鲁迅生活在战乱年代, 他所写的文章大多是揭露反动统治者的丑陋面目, 号召民众奋起战争。他的笔就像锋利的匕首, 深深刺入敌人的心脏。反动派非常惧怕他, 限制他发表文章, 还处处迫害追杀他。在这种形式下, 鲁迅先生巧妙地和敌人展开斗争。他的文章, 尤其是写的杂文, 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学生联系这个资料, 反复诵读句子, 茅塞顿开:
生:因为反动派想要抓捕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碰壁”。
生:因为旧中国的政治腐败, “四周黑洞洞”的就是指当时的社会黑暗, 鲁迅先生办事不容易, 生命有危险, 所以叫“碰壁”。
师:是啊,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十分风趣的说法──“四周围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 “碰壁”指革命者受到敌人的迫害和追杀。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鲁迅明明知道自己时时都会遭到迫害, 却还这样说, 反映了鲁迅先生……
生:非常幽默。
生:用乐观的态度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师:真是纸上得来真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到位, (我又顺势引导) 那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 有没有“碰壁”的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 思维的闸门一下开了。举出了生活中各种“碰壁”的事例:如找工作的时候有碰壁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能实现有时碰壁;有时写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很完美, 但不被选用, 觉得是碰壁了等等……
评析与反思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舍得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另一方面应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框架的束缚, 组织学生主动感悟、大胆质疑、自主发现、主动交流。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以前在推敲关键词语或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教学中,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直接提出, 然后按照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去套。含义深刻的句子我就把意思抄写在黑板报上, 形成统一答案让学生抄写后背下来。表面上学生好象整体掌握了, 但在实际操作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推敲重点词的能力和感悟句子意思的能力显得很薄弱, 思维能力空间窄小。
8.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燃起 篇八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课程中都被运用到,当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明确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也不是在每一节教学中都需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天堂,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融于教学中,可以发挥兴趣的魔力,使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身心投入、提高学习效率。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各种颜色的图片穿插在儿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例如:《形与色》一课中,在认识常用色彩学习内容中,如红、黄、蓝、绿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种颜色系列的水果、动物、植物等卡片,红色系列收集红苹果、红枣、西红柿、红石榴、红枫叶等形状;绿色系列收集猕猴桃、绿甘蓝蔬菜、绿色树叶、绿色葡萄、西瓜等形状;黄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柠檬、杏、梨等形状;蓝色系列收集蓝莓、蓝色大闪蝶、浅蓝色的天空、深蓝色的大海、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卡片。根据收集的卡片数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给全班学生。小朋友,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准。接下来老师每讲完一种颜色,看看谁手中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举手,到讲台上在老师卡片周围放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认真听完老师讲课后,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台上准确的位置。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都是从创造开始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艺术方式和手段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老师教学时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创作。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课的时候,老师最好能够出示几个不同颜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材料能让帽子有不同形状和质地,学生可以用自己挑选的材料制作帽子,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制作出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学生用的材料各种各样,有的学生用塑料瓶子制作帽子,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形状学生能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够防止淋湿。老师要灵活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情景使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不断大胆想象,如彩塑课《青蛙》这课中,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一些青蛙的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来越宽,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青蛙王国中。学生喜欢模仿,有时候就会运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动作,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演过程中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三、给予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美术教师批阅学生的美术作业时,要用师者的真挚及诚恳的心态对待所教学生,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与鼓励,不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成绩,从作业中找寻学生的点滴成绩及进步。要知道学生的童真、童趣就融合在作业之中,是那样的纯真、自然,完全没有故意的修饰成分在里面,从作业中品味学生内心的世界,多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师者千万不要吝啬表扬、鼓励。因为你的一个手势,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神情,都将成为学生学习上进的动力。学生有了上进的动力,意志力就形成了,美术教学目标将会实现。
四、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习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五、运用互助互动,进行想象能力的互补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想象的水平,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贫乏,想象就狭窄而浮浅。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能同心协力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那么一定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如我在上《杯子的设计》一课时,让他们从杯的形状、材质、作用等方面谈谈设想,畅所欲言,可以在他人设想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比比谁想得更出色。他们有的说制作一个带有蓝猫的杯子。看到喜欢的杯子,就想起喝水。有的说制作一个能在太空中用的杯子,还能保温。国家与国家间的友谊杯,还有各式卡通杯、水果杯、学习杯。在学生讨论互动的情形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发而不可收,也带动了一些思维并不活泼的同学,最后,学生的作品设计得都不错。还有同学得了小小设计师的美誉。
【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燃起】推荐阅读:
火花随笔07-15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10-09
电火花作业指导书08-16
创新意识--让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活起来10-19
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08-09
创新教育创新课堂10-08
创新,让城市管理更和谐09-12
音乐课堂中营造创新的环境其他教学反思10-31
课堂创新教学07-01
课堂模式创新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