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的议案

2024-09-17

教育经费的议案(共9篇)

1.教育经费的议案 篇一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市社区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以“健全网络、建设队伍、落实经费、开展活动”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目前,全市有市级合格社区学院8所,市一级社区学校10所,市级合格社区学校16所,市级合格社区分校26所。但是,我市的社区教育发展还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明显滞后于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学校的办学现状与群众的`需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市的社区教育总体发展不平衡,鹿城、瓯海区等地已建成区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校和村居社区分校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区教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但是,也有个别县社区教育还没引起重视,社区学校人员、经费、场地没落实,尚未开展社区教育。

2、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温委办发〔xxx5〕128号)规定:“社区教育经费至少应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1元人民币的标准划拨,经费列入县(市、区)政府经常性财政开支。”主要用于基层社区学校建设和社区教育活动开展。xxx9年,我市部分县(市、区)社区教育经费至今还没有落实。各乡镇和街道的社区教育投入也严重不足,较好的乡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我市的社区教育投入与兄弟市、县(市、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杭州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宁波市慈溪从xxx9年起按常住人口年人均6元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3、缺少专职的人员。

按照浙委办[xxx5]64号文件的要求,每个乡镇(街道)须配备一名社区(成人)教育专职干部,专职人员的人事关系归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但我市社区教育专职人员少,绝大多数乡镇(街道)没配备社区(成人)教育专职干部,社区学校和全部分校的工作人员都是学校或村(居)民委员会的管理人员来兼职,许多社区学校还没有组建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因为没有专职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造成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难以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制约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4、缺乏“社区特色”的培训课程。

社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社区性”,因此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社区课程开发,以便引导和吸引市民(村民)爱学、乐学。如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尽管近年来一些社区学校也开设了一些培训项目,但总体来说,培训面不宽,主要是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

为构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温州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的社区教育,因此我们建议:

1.健全机构,夯实社区教育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不断扩大社区教育网络的覆盖面。要按照“六有”(即有领导机构、有固定场地、有师资力量、有经费来源、有管理规章、有活动开展)的标准,设立社区教育实体机构,做好县(市、区)社区学院和乡镇(街道)社区学校的法人登记,开设银行帐户,为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奠定基础,提供保证。

2.加大投入,完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多渠道筹措办法,落实社区教育经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从xxx0年起按“长住”(含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人口年人均2元标准实行财政单列,县(市、区)、乡镇(街道)按1:1共同承担,并做到逐年递增。同时,探索建立社区教育收费许可制度,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主办或资助社区教育事业,有关部门也可采取以奖代补、挂钩帮扶的方式扶持发展,确保我市社区教育正常运行及可持续发展。

3、配备人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按照浙委办[xxx5]64号文件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在县(市、区)、乡镇(街道)的两级社区院校要有足够的人员编制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要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制订完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的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工作活力。

4、开展培训,扩大社区教育工作面

社区教育要以农民、职工、社区成员及中小学生为对象,努力拓宽工作渠道,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对婴幼儿、青少年、在职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外来人口等,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职业技能、环境卫生、健康保健、人口教育、休闲娱乐等培训,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断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开发特色培训项目,创建特色品牌培训,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市场化,逐步形成“一乡镇(街道)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良好格局。

2.教育经费的议案 篇二

一、教育经费的来源

大专院校数量扩充与学生人数增加, 是抗战期间的主要特征, 也是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之一。划拨合理的高教预算, 以推动扩张计划, 是此一政策成功的基础。但是细究这个时期的经费来源, 发现实际拨付经费反而较战前减少。公、私立大专院校的经费来源基本上有三种途径:一是英、美等国的庚子退款, 二是私人企业与海外捐款、校产与学费收入, 三是国民政府每年度分配至教育部的预算。此外, 学校所属的省政府亦拨付部分经费。

1. 庚子退款。

1925年之后, 庚子退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大部分公私立大专院校都分配到庚款, 并成为各校稳定的经费来源。卢沟桥事变后, 庚子退款停顿, 各校顿时面临财源不继的危机。

美国率先于各国退还庚子赔款, 这笔退款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由于美国庚款, 清华学堂于1911年设立, 并于1928年改组为清华大学。中国应付美国庚子赔款原额为美金$53348000元, 但是, 美国于1908年及1924年两度决定由原定赔偿金额中收取定额后, 余款退还给中国。从1909年到1940年间, 退还总额达美金$28922519元[1]86, 这部分庚子退款除少部分资助其他文化及教育活动之外, 绝大部分用于清华大学, 其余部分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保管。每年直接受到该款资助的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团体平均约三四十家。该笔基金分为两种分时资助专科以上学校:第一设置科学教授席位分配给各大学, 并与指定大学合设讲座;第二资助各校建筑设备及研究经费。但是, 抗战爆发后, 受资助学校的数量及金额呈现不规则变化, 时多时少, 经费来源不稳定, 学校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英国于1935年正式决定退还庚子赔款, 一半款项由伦敦购料委员会支配, 另一半由中英庚款董事会统筹管理, 以全部退款为资金投资于生产事业, 所得息金作为资助教育及其他用途。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占所有息金的比例为35%, 资助农、工、医、理四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由于与美、英订平等新约, 国民政府分别于1939年及1942年, 停付美国庚款与英国庚款。长期依赖美、英庚款资助的大专院校, 则立刻陷入财务困境。

2. 私立学校财务来源:

校产与捐款。抗战以前, 私立学校除了接受各省及中央政府部分财务支援外, 其主要经费来源于学费、校产收入与海外捐款。抗战期间, 私立学校饱受学费、海外捐款逐渐减少与通货膨胀急剧恶化的双重打击, 校产经营则日益艰难, 卢沟桥事变之后, 在日军肆意轰炸、破坏下, 原有建筑大多数受损或者被日军占领。仓皇之中被转运出来的校产, 在日军的再度截击与轰炸下, 能安全运抵大后方者甚少。海外捐款受欧洲战事影响, 西方国家自顾不暇, 捐款锐减。尽管如此, 抗战期间政府的支援虽然大增, 但是校产及捐款依然是私立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校产与捐款所占的比例, 在1935年占到总经费的45%, 1937年则增加为58%, 1938年降为50%, 1939年又回升到52%, 可见, 政府的拨款一直在私立学校中不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是从比例的另一面还是能看出, 在抗战期间政府还是有意地支持私立学校的发展。

3. 政府教育预算。

抗战期间, 由于其他的经费来源紧缩或停止, 相形之下, 政府的教育预算对大专院校经费的维系作用日益明显, 尤其是公立大学更是依赖于政府的年度预算作为其经费的唯一来源。然而, 卢沟桥事变之后, 政府拨付大量经费用于抗战之用, 高等教育经费立刻删减了30%, 到了1937年底, 经费删减进一步扩大, 与战前相比, 大概减少了60%。

二、经费短缺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1. 战争初期大专院校的损失。

根据当时教育部的统计, 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大学108所, 估计总资产约为6.5亿元国币, 仪器设备等价值2500万元, 图书价值则为550万元[2]24。战争爆发后的18个月内, 23所院校受到日军轰炸后全毁、停办或关闭, 14所严重受损, 其余学校大部分分布于北平、天津或上海等地, 抗战后纷纷迁入租界或内陆地区, 全国仅有原来在内陆的11所院校未受波及。这意味着全国90%的学校受到了损失或影响, 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空前浩劫。唯一例外, 没有受到影响的学校是中央大学, 这得益于罗家伦校长的个人远见, 卢沟桥事变后着手学校的迁移, 力排众议, 完整地将校产、仪器设备、图书迁往重庆, 保存了该校的元气未受损害, 使中央大学成为抗战期间名副其实的明星学校。其他在战事初发区域的40所院校, 总共损失图书2830000册, 约为当时全国大专院校所拥有书籍的一半。山东大学的遭遇可以视为战事初开全国大专院校面临困难的一个缩影。在搬迁途中, 该校800大箱的仪器设备与76000册图书, 全部在浦口车站失踪。浦口是津浦铁路的交通枢纽, 800个大木箱自然成为了日本人的目标, 失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落入日军之手。山东大学遭此重创, 致使该校在整个抗战期间均未能复办。南开大学遭到了日本人的报复性轰炸, 继而又纵火烧毁幸存的建筑, 学生受到严刑拷打, 学校校舍全部被摧毁。这些学校的遭遇, 可以看成是日本人对中国高等教育摧残的典型例证。

2. 校园房舍短缺。

在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首先遭遇的难题就是校舍缺乏无法供教学科研之用, 内迁的院校几乎全部需要重建校舍, 或是以合适的方式租赁民房使用。教育部下令, 鉴于各校的经费短缺, 各校均不得兴建新校舍, 必须以向公家或私人租校舍为原则, 除非该校所在地确实无房可租。部分学校很幸运地租到民房作为校舍, 但是发现这些房屋十分简陋, 民间建筑本来就不是为教育研究所设计的, 有的学校连民房都无法租到, 只得以庙宇或祠堂作为临时校舍。厦门大学在1937年前往福建长汀的时候, 就是以庙宇、祠堂作为校舍的, 租下一间餐厅作为教员的宿舍。

3. 仪器设备短缺。

仪器设备的短缺,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无法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工科仪器缺乏最为严重文、法、商还可以根据口授方式教学, 对仪器的需求不大, 工科仪器的短缺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的品质, 没有仪器, 还影响到教员的研究, 专业知识停滞是普遍的现象。为了获得最基本的教学急需的仪器, 只能是委托返国的留学生及教员带回, 自然, 这些设备必须是简便型, 才能个人携带。部分教授甚至自己亲自动手制造仪器设备。大夏大学还把校长的座车解体, 拆下汽车引擎当做学校的发电机。

教学仪器短缺, 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但是学校经费短缺, 又无钱购买, 教育部发现了这一问题, 在1938年度公布的经费预算中要求各学校用经费的15%来作为购买仪器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很多仪器设备国内无法生产, 海外订购教学产品, 面临更大的困难, 运送过程波折, 经常延误送货日期。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大部分学校觉得教学设施来之不易, 唯恐在使用中受损, 干脆收藏起来不用, 结果, 自然是学生失去了实验的机会, 导致了教学品质的下降。

4. 图书短缺。

图书资料是大学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之一, 建筑及设备的损坏, 还可以重建或重构, 但图书馆的藏书一旦损失, 往往是无法弥补的, 尤其是珍贵典籍的丧失。在战乱留难时期, 各大学的图书, 非毁于战火即散失在迁徙的途中, 大量的重新购置是各大学面临的共同问题。时间与金钱更是两大难题, 既没有充足的经费购置图书, 也没有充裕的时间等待图书的到来。大后方的书店及出版社无法为各大学提供足够的书籍, 因为国内的大部分印刷厂在上海的租界内。各大学内迁,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各大学还能从上海订购书籍。但是需求者散居在内陆各地, 纸张及印刷材料短缺等因素造成了图书价格猛涨。由于日本人的不时轰炸, 运输成本也在上涨, 最后一本书的定价总体上要比战前涨到10倍以上。后来上海沦陷后, 购买图书就更加困难了, 很多学校只能从黑市上购书了。

书籍的补充既成问题, 保存好现有的书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大部分学校为了防止日军的轰炸, 索性将书籍封存或是藏于山洞之中。中央大学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保存图书, 中大的藏书在战时位居第一位, 但只提供2万册的图书以供借阅, 图书馆的座位仅能容纳二百多人, 但全校学生在1941年是3150人, 学生必须争先恐后才能借到书。西南联大的情况更糟, 学生每天必争抢座位争抢图书。

为了解决图书短缺的问题, 国民政府特别在1940年到1942年, 连续三年提供特别经费由国外购置图书, 但是国外运送时间长, 有的图书1944年才送到。补充图书损耗的另外一个办法是请求国际友好国家捐赠图书, 英美两国在抗战期间捐赠了成千上万册图书给各大学。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在1938年分别写信给英美两国图书馆协会要求捐书。由美国各图书馆、大学、出版社所捐赠的图书期刊, 在1939年收到了25000册, 这些书由香港运送云南, 再转送给大后方的各大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捐赠停止。

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极为重视高等教育, 并希望由各大学培养出未来的建国之才, 因此战时各大学学生有暂缓服兵役的权利, 保留社会精英的苦心至为明显。但是教育部推展大学院校和学生数量扩张的同时, 没有考虑到政府的财政能力, 以至于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导致了学校的扩充, 学生的增加与通货膨胀、政府财政能力低下之矛盾, 其中固然有日本侵华的原因, 但总体上还是教育经费的短缺造成了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影响了教育品质的提升。

摘要:抗战期间由于日军的侵略及同伙膨胀等原因, 导致了教育经费的短期, 致使校园房舍、仪器设备、图书短缺, 影响了教育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抗战,教育经费,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立夫.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

3.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教育经费统计;统计工作;教育经费

一、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义

1.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教大,通入范围较广,凡是用于教育的经费都应该准确全面地进行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包括如下几点:(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民办学校举办者所投入的经费;(3)社会捐赠经费,包括社会各界无偿捐赠给学校或学生的经费;(4)事业性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5)其他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和经营收入等。这些经费种类庞杂,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既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也能够帮助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对教育经费惊醒评估和更好地管理。

2.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是世界范围内衡量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自1993年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的统计不全面,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低于4%,知道2012年才首次突破4%,达到了4.28%。为了保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完善,就必须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要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比例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早日达到7%的世界平均水平,还离不开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支持。

3.为教育经费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教育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教育界非常重视的课题。没有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就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也无法真正满足教育经费的需求。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分析和评估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教育经费的统计是评价和分析教育经费的基础,也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二、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方法

1.建立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

要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最首要的便是要统一领导,建立起健全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机制。建设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国家、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统计部门都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领导,制定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制度,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统计岗位,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教育经费统计的力度与质量。

2.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

有了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经费统计部门还应当统一口径,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在每一次教育经费统计之前,都应当召集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将统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和每一个科目都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规定,使所有部门的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对于所统计项目的理解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部门之间所统计的数据无法合并的现象。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三公”费用的监督与管控,避免出现因“三公”费用使用过多而随意篡改其它科目和项目的费用来填补漏洞的现象,保证教育经费的统计真实而准确。

3.建设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要使教育经费的统计数据能够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所用,就必须建设起科学的统计指标,帮助相关单位与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单纯的数字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统计指标的建设与规范,例如增加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指标,反映教育经费每年增长情况的指标,反映农村与城市教育经费差距的指标等等,有了这些指标才能够使统计数据体现出意义,才能够帮助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在正确的项目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正确的使用教育经费。

4.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最后,统计教育经费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各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提高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效率,提升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质量,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与支持。

三、结语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育经费进行详细地统计与分析意义重大,各部门和机构还应当投入精力与时间,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小红,王丽丽,王雁. 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3-9.

4.教育经费的议案 篇四

(草案)

提请4月29日县十二届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县政府:

县十二届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围绕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协商。会前,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深入调研,主席会议成员率部分常委视察了城区3所初中和3所小学。会上,常委们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了协商讨论,充分肯定了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看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海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及时总结 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队伍合理化配置,以及三大优质资源(备课资源、学习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及时总结,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困难,说明教育均衡化的复杂性与长期性。教育均衡化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而不是它的目的。我们要坚定信心,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在较高水平上对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达到绝对均衡。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要作深入研究,及时总结,不断调整,以期由城区向农村覆盖的过程中,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解决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有利于教育均发展的环境。

二、政府主导 营造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教育的最佳环境 一是科学编制教育发展规划。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谋划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规划中要明确发展思路,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促进学校之间均衡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师生家长的需求和资源优势,放大学校的传统,扬长避短,抓准推动学校学科发展的特色项目,持之以恒,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质办学风格与优秀办学成果。

均衡学校生源,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等政策,进一步规范借读政策,坚决禁止城区户籍义务段学生的跨学区择校行为,保障生源的均衡分布。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初中。建立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县域内合理有序流动机制,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其子女入学,可实行相对灵活的优惠政策。同时应尽快在城区南部新建一所小学,及早改变城区小学校址集中在中北部的不合理状况。教师编制数不能仅凭师

生比例来确定,要结合新课程改革、部分学科教师不足、创建特色学校需要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政府部门要通过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打造特色教育是改造薄弱学校的有效途径。要引导更多的学校成为特色学校后,才能达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探求均衡教育与特色教育的最佳平衡点,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管委会重要任务。

二是有效保证教育发展投入。加大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特色学校的扶持力度。教育经费调配实行政策倾斜,优先保证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议县人民政府调整县镇财政结算体制,尽快建立县级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达到“三增长一提高”的要求,特别是进一步规范“两费一金”的管理使用。要安排专用款项,建立校舍维修改造基金,落实优秀教师奖励经费,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

三是合理制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特色教育的成果,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实绩的重要指标,淡化鉴定、分等级的观念,制止一切“标志性”、“政绩性”重点学校建设的行为。

三、不断探索 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优先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纠正“以县为主”的投资方式。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悬殊地表现在教育发展的不

均衡上。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备设施落伍等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首先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调整多级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优先保证农村教育经费。要充分协调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拨、征、捐、借、贷等多种渠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想方设法保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

镇政府领导干部要承担起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应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纳入村镇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

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致力校与校的均衡发展。实施联合办学,探索建立校际协作机制,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内涵发展。倡导“一帮一”,即一所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一所农村学校。合理整合教师资源,实施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双向流动,鼓励城区和农村学校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或挂职锻炼。师范教育类应届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农村,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完善助学帮教体系,致力人与人的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城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学习困难学生成长帮扶和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构建基础较好、潜能较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机制。创造条件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班级学额逐步控制在小学每班35人、初中每班40人以下。

5.教育经费的议案 篇五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要求。但10多年来,这个4%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令国人忧虑。不久前,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告, 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3.01%,实际教育经费投入额为6348.36亿元,余缺0.99%的经费为2086.48亿元。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占GDP4%的目标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不仅拷问着各级政府支持教育的决心力度,也暴露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的问题。[1]

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比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差异却十分明显。义务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

公用经费是中小学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1号)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分析公用经费的所属科目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2]义务教育中公用部分经费的缺口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支出是逐步增加的,但是仅在数字上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投入缺口却呈没有规律的上下变动。原因如下:西部生均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年起大幅上涨,平均增长率达11%。教育经费公用部分实际支出和西部生均支出波动规律类似,从2001年大幅增加。平均增长率为23%。如此推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个人部分投入和实际支出的缺口应该逐年上升,但是从数据上看,缺口值忽高忽低。究其原因,就要结合西部地区每年的农村学生总数来看。从1998年到2005年每年的学生总数的波动很大,总体是下降的,到2005年比1998年降低了12%。在学生人数的大幅减少的年份,虽然看起来缺口是缩小了,但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剧减而造成的。

置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的背景之下,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周期性干预和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各政府控制部门(包括教育)进行分权化改革。在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主要表现是把行政和财政管理下放到县乡以至村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但是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责任并没有明确。目前,我国财政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困难,突出表现为收不抵支,赤字巨大,债务负担沉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以致90年代的多数时间里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仍在低水平上徘徊。1991年是2.86%,1995年只有2.46%,此后有所增长,到2006年为3.01%,仍没有实现国家预设的到2000年达到4%的目标。建立稳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3.1 确立切实的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保证,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国家公用经费参考定额标准的制定, 按照确保基本办学条件、确保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原则,制定出各省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各地区以此基准定额为底线,结合本地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

3.2 注重省内城乡均衡:中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各省之间的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各省的财政资金提供实力差距较大,因此,在现阶段,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的第一步目标应当确立为均等化各省内部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全不均等的不同地区间,实现平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资源不太现实。据此暂且不考虑省际间的均等仅考虑省内城乡的均等是比较现实的,也是相对切实可行的。

3.3 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应适时调整:在结合各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水平,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基准定额标准的同时,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标准也要定期适时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学校的基本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是逐年提高的,可以参考目前学校的支出水平、以确保维持学校基本运转为底线,确定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日常开支不断加大的实际,适时调整,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克勤.关于实现教育投入占GDP 4%目标的提案.中国地质教育,2008(1):

6.关于拨付年终教育经费的申请 篇六

庙岭镇党委、政府:

新年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体现党委、政府一向对教育的大力关心和支持,让全镇教职员工能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我们特向党委政府报告请求拨付一定的年终经费,来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现象。需求资金明细报告如下:

1、退休教师年终福利:9100元(91人×100元)

2、三个民师退休工资:1500元(每人500元)

3、代课费 :36000元(尹火明管委会借用、尹维富恒大借用、吴胜华脑溢血)

4、校级干部过年福利:6800元(34人×200元)

5、校长年饭:3000元(4桌:烟4条1400元、酒400元、菜300元×4=1200元)

6、维稳费:10000元(用于代课、民办、退休教师上访的招待及车费)

7、学校建设:8000元(几次与省教育厅联系用于红莲一小的建设)

8、节日加班补助:12000元(中心学校6人×2000元)共计人民币玖万陆仟肆佰元整(96400元)

7.教育经费的议案 篇七

我国高校教育投入主要分为四部分: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学校自筹以及贷款。财政拨款是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所有来源中最稳定的。而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收费标准的提高,学费收入也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高校还通过产业收入、教育基金收入以及外界捐款等获得一定的经费。除此之外,高校利用自身的信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从而缓解各种财务危机等。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以及经费的使用并不合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首先,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教育有限发展”的目标定位,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还相对较少,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偏低。而政府主导的经费投入模式也使得教育经费在投入过程中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高校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并不合理。就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高校教育经费的投放比例并不合理,与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教育需求等不相适应。虽然高校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别。

再次,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偏低。很多地区的高校布局分散、重复办学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教学的资源配置并不合理,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浪费严重。而目前层层拨款的高校教育经费下发方式也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高校教育经费法规和政策不健全,这使得经费的投入和使用都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总之,我国高校教育的投入模式并不完善,学校自筹资金的能力偏低。改变传统的拨款方式,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绩效概述

所谓绩效,就是一种将经济性、效率性与效益性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公共性资源,高校的绩效有很多不同,具有目标多重性等特征。第一,高校教育投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方面,是一种外部结果绩效。第二,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是通过对教育资源的使用、配置和管理,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效率,实现高校教育活动的外部结果绩效。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内部过程绩效。而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最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并提高内部管理过程效率和外部结果效益,这几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出包括经费投入等在内的高校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性单位,高校的经费投入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撑。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重视经费投入的过程和投入的产出情况,从而对资金的投入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实现资源与绩效的持续平衡。总之,要促进我国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就要充分应用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理念,做好教育经费的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探析

高校绩效导向下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建立在高校的绩效基础之上的,是对高校教育所投入的经费进行考评的重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对高校教育经费的管理、产出效果来了解高校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明确高校现有经费结构的合理与否,致力于建设合理的效益评价指标,通过高校内部过程绩效的优化,提升高校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率及效果。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积极引进国外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就发达国家来说,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新绩效拨款模式,根据高校教育的产出指标来合理分配资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根据高校学生的质量来限定向高校拨款的数量。但是,这种拨款方式并不能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及合理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始引进以绩效为导向的拨款模式,根据对高校绩效评估的具体指标来提高或者降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之后,很多国家都纷纷效仿这种模式,引入竞争性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激发广大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国家的绩效为导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方式为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努力构建我国特色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经费投入模式。第一,要努力构建“政府—中介机构—学校”三位一体的协调运作模式。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高校教育的拨款大都是通过财政部门向教育部门拨款,教育部门向高校下发的形式进行的,属于政府直接拨款的方式。各个部门根据既定的简单的数据指标下发教育经费,并不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的高低。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中介评估机构的力量,改变传统的“政府—高校”的单一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采用“政府—中介评估机构—高校”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在教育经费的投入过程中,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中介评估机构作为独立运行的机构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得有限的教育经费向那些发展潜力较大、资金使用效率极高的高校流动。第二,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过去,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多是通过“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单一拨款方式,但这并不能体现高校绩效的相关因素,不能从根本上调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绩效导向下,政府应该采用综合性的经费投入模式,要充分考虑各种绩效因素,提高经费投入的科学性。要将绩效机制与经费投入全面挂钩,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总之,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模式。

再次,要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的配套措施。①要加快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效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在我国《高等教育法》等的基础上,完善教育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明确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明确绩效评价的相关程序、组织方式等,保证模式的正常运转。同时,法律制度中要明确各个行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教育经费的顺利投放。为了保证公平,中介评估机构应该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和评价的标准,将绩效理念充分融入到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高校的增长性拨款全面挂钩。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是以高校的投入与产出绩效决定的。②要完善高校绩效评价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政府在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并没有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就导致高校并不重视经费投入与产出比的高低,很多经费都投入到一些效益较低的项目之中,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因此,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改革,必须将坚持以绩效为中心,将绩效与经费投入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和约束高校的各种办学行为,改革高校的经营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高校的长远利益。要将绩效理念纳入高校各种行为活动中来,从而提高绩效评价的结果。③要努力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的合理运营与否。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管理体系并不完善,仍然采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这并不能满足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因此,要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就要改革高校现有的财会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要将绩效管理理念纳入到高校预算编制工作中来,从而在实现资金、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提升绩效评价的效果。

四、结论

过去,我国高校多是采用政府主导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例较低,并不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的,是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未来,我国教育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理解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内涵及意义,从而做好教育资金的投入工作,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比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小红.高校绩效预算的理论探源与实践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许江波,李春龙.高校绩效预算:三维度模式及推行策略[J].财政研究,2011(10).

[3]许江波,李春龙.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调查与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4]彭秋莲,彭天露.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初探[J].商业会计,2012(4).

[5]陈胜权.高等学校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8.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模式探讨 篇八

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总量严重不足,且从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筹资的潜力已经不大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仅为3.41%,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教育经费筹措水平相比差距甚远。教育经费筹措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目前形成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形式中,政府财政和私人支付两个渠道仍是主渠道。但从这两个主渠道来看,已经很难再有增长。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筹措的教育经费其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而在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等教育投资额远远大于义务教育投资额的不正常现象。我国在以后的教育投资总额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将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高等教育学费的上涨已使家庭贫困无力支付费用的学生面临求学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而且规模扩大得速度越快,不平等有可能表现得越突出。所以再依靠提高学费而扩大高等教育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潜力已极其有限。

(二)学校创收收入近期难以成为一般高校筹资的重要途径

客观地讲,学校开办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开展创收活动的自主权,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知名重点院校,通过与学校所在地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科技产业试验区,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与地方联办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开展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了高等学校在人才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弥补了学校经费不足。但这一有效的筹资渠道,对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来讲,目前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因为现有的普通高校整体上在全国的影响还较弱,科研转化能力较低,尚不具备在此方面有所作为的条件。

(三)社会捐赠资金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从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来看,社会捐赠作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四大主体之一,在缓解高教经费紧张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许多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的情况。建国以来,伴随单一政府投资体制的形成,社会捐赠几乎不存在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捐赠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捐赠筹措资金这一渠道正在走下坡路。当前高校在认识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捐赠是丰富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捐赠对象,有的学校仅把捐赠对象停留在校友这个层次上。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的选择

(一)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在使不同群体得到公平对待的同时,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中提高效益,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方式,本文认为,通过以下渠道,可以缓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

1.加大政府财政拨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还是国外,政府财政拨款始终是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经费来源。随着经济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教育与科技在各国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世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量增长,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和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以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作为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加大政府财政拨款的力度,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一个有力的支持。

2.合理收取学生的学费。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作为接受高等教育者,学生应该通过付出一定的学费而获得知识。学生交纳的学费标准,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成本和社会的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费标准也要适度提高,使该费用占到教育经费总额的一定比例。

3.增加学校创收。高校可以通过科研、社会服务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自己获取收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4.争取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在国外高等教育经费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我国高等教育已有少量社会捐赠,主要是华侨及一些跨国公司,但无论是捐赠人数还是捐赠数目,相对于我国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总量都太小了。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考虑,鼓励个人、单位等多捐赠支持高等教育事业,比如,在政策上给捐款人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给捐款人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回报,在学校与捐款人之间创造出双赢的局面等。

(二)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出让专利产品

争取科研经费是西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获得政府经费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校在科研项目上要把握政府科研多数偏向实用性这一特点,及时调整大学的科研政策。要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为地方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服务,以为学校争取到源源不断的财源。

(三)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用高等教育民营化的理念,走转制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两种方式同时并举的战略,吸引社会资金加入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形成以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并举的多样化的所有制格局。

(四)创建高等教育筹款机制,使捐赠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借鉴西方成功的募集资金经验,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相应高校捐赠工作机构,学校要设立发展办公室,其领导者直接对校长负责,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做好接受常年捐赠和专项捐赠两项工作。其次,大学要扩大捐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和本国,不应有地域界限。再次,捐赠形式要多样化,完全可以实行不动产所有权捐赠、信托捐赠、增值证券捐赠等形式。

9.教师教育经费投入的策略思考 篇九

Abstract: While teachers#39; educ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en increased during recent year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it takes in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is still low, especially in inservice teachers#39; education.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shortage of total amount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longterm lack of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eachers#39; education. Since Jiangsu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Province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t sh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fullsca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 should b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funding of free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thus further intensify inservice teachers#39; train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teachers#39;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vestment; free normal 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20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 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政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政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 548亿元,2007年达到25 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 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 600元,住宿费约为1 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上一篇:高中第六册四单元作文:惜别的感动-告别母校下一篇:俄语专业毕业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