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2024-09-29

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共8篇)

1.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篇一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 年 6 月 16 日 22 版

十大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环境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组建的,代表了国内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综合协同创新体的一流水平。英特尔公司致力于通过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近日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

1.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十大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学形态。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将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合作学习。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开源硬件正在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将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的变革。在创新课堂形态方面,云计算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Second life等创建的虚拟世界已经涌现了“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的课堂。

2.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全球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然而“全球学习危机”正在涌现。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也并未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在很大比例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设计才能进一步改善“全球学习危机”的境况。

3.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为保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均重视顶层设计,以分阶段、渐进式来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先后四次颁布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应对不同的境遇和问题,但政策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体现了各时期的关注重点。日本政府也先后提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基础设施到网络互连再到信息化应用,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宽,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视。

4.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战略发展重心与各国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还比较大,但是都已步入综合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并与上述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5.“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主题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研究体系中,“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被当作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过去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企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行列,有效地支撑着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不论是研究经费投入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该领域研究价值相匹配,凸显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6.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北美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其教育信息化的亮点。欧盟相继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计划推动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亚太地区表现出极富特色的发展态势,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教育信息化发展虽然存在瓶颈,但这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步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寻求在社会稳定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7.教育公平在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美国政府采取优先发展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对特殊群体给予教育政策的特别关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跨越数字鸿沟。英国政府的《E-Strategy战略规划》提出为所有机构提供国家宽带服务,尤其面向弱势群体发展ICT基础设施和服务。对经济处境不好的学生进行技术投资,让这些学校的普通学生或残疾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同等的先进技术。智利推出的“结网”计划成为其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试点首先在首都地区进行,之后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贫困及偏远地区。

8.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各州、基金会和社会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国的教育折扣项目(E-Rate)是美国联邦政府专门针对数字鸿沟而启动的国家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在购买相关软件时,只需支付相应折扣价格,折扣之外的费用则由E-rate基金支付。

9.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创新的软硬件研发、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无不得到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

此外,多数企业也将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跨国IT企业(如Intel、Microsoft、HP等)所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在数字资源建设与运营模式方面独树一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政企合作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政府购买企业的服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出现了一批专门面向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企业。

10.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缩短全球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差距 超越了国家界限的国际组织,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国际平台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现代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学术团体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及参与,在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多元的,也是举足轻重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术组织为政策决策支持发挥着智囊作用,企业与学术组织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项目,国际组织与学术组织的合作也更为紧密。学术组织正在深度参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各项事务。

2.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篇二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放眼全球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公司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随之增多,这对处理国际合作业务的应用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为日常国际合作业务的办理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国际部原有的国际合作信息系统建设于2003年,该系统采用IBM Domino平台,以总部为中心,通过分布式模式部署到下属各网省公司。原国际合作信息系统中,网省公司具有出国(境)任务、出国(境)计划、函件往来、来访接待、出国报告、项目信息、合同管理、对外投资等功能模块,系统数据由网省公司向总部单向传递,网省公司无法接收总部批复的信息。并且各网省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系统使用效果不尽相同,存在部分网省公司同时使用其他辅助系统来处理内部业务的情况。

随着国际合作业务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国际合作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符合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公司于2006年11月,由国际合作部和信息化工作部联合启动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建设项目。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功能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按照公司具体开展国际合作业务为主线进行设计,系统核心模块围绕整个出国事件办理流程设置,对出国计划、出国任务、出国团组、出国人员证照办理、出国经费、领导出访、出国总结这一闭环全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做到所有出国相关信息的可查、办理过程可控;再配以邀请来华、外事会见、国际会议、境外机构、境外项目、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国际交流、境外工作开展、境外信息收集等工作,使总部国际部领导通过该系统便可以了解整个国家电网公司国际业务的开展情况;最后为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打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系统内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模块定期发布优秀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专刊,共享出国团队学习成果和各网省公司收集到的有价值的国际信息。系统还开发了领导讲话、规章制度、工作简报、通知公告、工作表单、协议管理、宣传材料等众多辅助业务功能模块,便于系统内各单位的国际合作业务专责管理和查阅国际合作业务的相关资料。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的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1.2 架构设计

1.2.1 系统软件架构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在逻辑上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3层。

1)表示层。主要用来控制输出在最终用户端的内容,输出内容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协议可输出HTML、XML等表现形式。整个体系结构的表示层采用Web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的功能,服务器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动态生成用户界面返回给客户端。

2)业务逻辑层。负责整个系统的业务实现,通过业务规则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表示层展现给用户。业务逻辑层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既有常规的数据操作,也有复杂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层重点考虑并发性、事务、接口等问题。为了降低程序的复杂度,系统在业务逻辑层建立针对不同业务视图的控制器,从而业务逻辑处理可以分解为可灵活拼装和组合的简单部件,单个部件可靠性更高、性能更好。

3)数据持久层。把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业务基础组件架构中,业务逻辑层以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业务层所需要持久化的数据也可以由数据持久层映射到数据库。

这种3层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整个系统基于SoTower快速开发平台进行建设,该平台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一系列底层基础功能支持,包括工作流、报表、权限、安全管理等。在快速开发平台的有力支持下,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并且使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流程、权限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接口,在结构上也更为清晰,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耦合程度,为后期同其他业务系统的横向集成提供先决条件。

1.2.2 系统部署架构

一期建成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总体部署采用两级部署、三级应用模式,即在物理上只在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二级部署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在地市级及以下不再部署,在应用上通过系统的灵活定制和个性化功能满足各级单位业务应用上的个性化需求。地市公司直接通过信息内网访问其所在的网省公司的业务应用进行业务信息的上报工作,直属单位直接登录总部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拥有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总部系统与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可实现纵向信息交互,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没有横向信息交互。

2010年,为了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号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的统一要求,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一级部署改造工作。改造后的一级部署系统部署在公司总部,整合了原有的31套独立系统,完成了原有31个数据库的合并和大量历史数据迁移工作;通过一级部署系统的建设,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结构重新进行梳理和设计,提高系统功能配置的灵活性,使一套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网省用户的个性需求;在一级部署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量地优化了系统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在原有硬件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大量用户并发使用系统的要求。改造后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情况如图3所示。

2 建设历程

2006年1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部、信息化工作部联合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启动会,确定研发队伍,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组,启动项目建设工作。2007年1月编制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需求规范;4月系统业务需求规范及系统原型设计通过公司国际部确认,项目组在近5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完成系统设计、开发、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开发任务;8月系统顺利通过第三方测试、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软件安全评测及用户测试;9月底顺利完成了4家试点网省公司的系统实施工作。公司国际部于2007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推广集中培训班,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系统的全面应用做好了铺垫。经过1个多月的数据移植、测试、联调及完善工作,系统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条件,并于2007年11月28日分5个批次全面展开在30家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的推广实施工作。

2008年4月21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30家网省公司实现全面上线试运行,2008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2009年1月项目通过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正式移交运维,成为第一个实现由项目建设阶段转为系统运维阶段的业务系统。3月项目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验收,5月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7月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2月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

2010年,按照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加快实现SG-ERP工程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开展部分业务应用由两级部署向总部一级部署的试点工作,由于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具有业务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实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成为首批试点项目。

2010年4月一级部署建设工作正式启动,5月信息化工作部完成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审核,成立一级部署联合工作组,正式进入集中建设阶段。项目组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于2010年8月圆满地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程序开发以及第三方测试等各项工作。分批次对总部、华北、浙江、外服公司开展专家评审及用户测试,并于2010年8月30日至9月2日成功举办了一级部署上线启动培训会,会议达到了预期深化应用的效果。在总结各单位专家意见后,项目组对一级部署系统进行了修改完善,项目于2010年9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

2011年1月7日项目二期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

3 收获成果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先后经历《国家电网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开发与使用》、《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产业类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施》、《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一级部署建设》等4个科技项目,在30家网省公司及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共计31家单位进行推广实施,实现了公司总部、网省/直属、地市公司3级业务应用。系统的32个功能模块,全面覆盖了公司主要国际合作业务。

截止到2010年12月,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共审批完成出国任务约6 000件,办理出国团组近7 000个,办理护照近5万本,处理国际信息近9 000条,收集整理出国总结近千件。从业务受理量和信息系统数据量2方面综合分析,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使用效果明显、应用充分,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纵向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各单位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办公,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标准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横向上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完成了与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平台集成:实现企业门户单点登录、待办提醒功能;实现与门户目录数据同步功能,系统内所有人员和组织结构信息均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目录系统,从根源上保证了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完成与IMS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接入,多方面多角度展现系统运行和使用情况。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是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中较早启动的项目之一,是第一个完全遵循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和建设要求的业务应用建设项目,第一个完成全面推广实施工作,第一批通过公司总部建设转运维工程验收。项目先后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尝试摸索工作,许多做法为后续其他业务应用建设所借鉴。2008年,在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面向网省公司的推广实施满意度调查中,国际合作应用建设项目排在第1位。2009年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经验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梳理了国际合作业务架构,统一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用计算机手段设计实现了各个业务功能模块,满足了国际合作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需求。系统的建成,对规范公司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统一标准和个性化需求2方面因素,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配置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更新进行平滑过渡。系统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进一步深化应用提供了充分借鉴和共享资源,为公司国际合作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梳理和总结整个项目的建设历程,在项目流程控制、各阶段工作内容掌握、进度控制、里程碑节点建立、项目组织、人员管理、文档管理、经费管理、成果总结等多项工作中得到学习和提升。通过完成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达到建成一个系统、梳理一类流程、锻炼一个队伍、培养一批人才、积累一套文档的“五个一”目标。

5 展望

国家电网公司在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伴随着SG186工程的全面竣工,迎接我们的将是SG-ERP工程的全面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团队也将设立长远目标,将系统建设规划与公司发展方向相结合,分3个阶段逐步完成公司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第1阶段: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使之成为专业领域业务功能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首先在系统内建立出国事件跟踪机制、实现电子印章认证、完善系统查询统计等业务功能。通过与公司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横向集成,实现出国人员、外事费用预算、境外项目业务的全面管理,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2阶段:强化总部对网省公司、直属单位以及地市公司业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加大管控力度,建立标准业务体系,通过深化应用提高公司外经贸、能源合作等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水平。配合外交部证照管理机构,研究二维码信息录入、电子相片、电子护照相关新技术,开发实现系统新功能。

第3阶段:业务标准化和管理集中化模式的形成,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推动信息技术企业的国际合作 篇三

中国展团将大放异彩

: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企业参加CeBIT的情况。

龚晓峰:中国企业参加CeBIT的规模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正相关。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参加CeBIT的数量快速增长,2008年比2001年增长了近20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参展数量所占整个CeBIT的比例由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8.6%提高到金融危机后(2013年)的12.5%。

2014年,中国参展企业达574家,展览面积近9784平方米,总面积较2013年(8500平方米)有小幅上升。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参展,向观众展示了网络、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融合通信、移动办公、LTE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电子贸促会与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在CeBIT上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自1996年以来,共组织了近千家中国企业参加CeBIT,参展面积12000平方米,是汉诺威展览公司在中国推广CeBIT展会最早的官方合作伙伴。2014年,电子贸促会第19次组织企业参展。共组织了64家公司,展出净面积804平方米。

2015年CeBIT展会将于3月16~20日举行,中国将首次被邀请成为该展合作国。我们将全力配合做好伙伴国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通过CeBIT这个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中德在ICT领域还有哪些合作可能?如何理解中国展团“创新·融合·合作”的参展主题?

龚晓峰: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以中国担任2015年CeBIT合作伙伴国为契机,以公正、开放的贸易及产品竞争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两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合作”。当然,更大的合作应该是来自工业4.0。德国工业4.0战略与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在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完全可以相互借鉴。中德将建立“工业4.0”对话,欢迎两国企业在该领域开展自愿、平等的互利合作。

CeBIT2015伙伴国中央展区的主题确定为“创新 融合 合作”,充分考虑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是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只有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道路,才能增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融合”是指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以及信息易于与其他行业结合而不断产生新应用的特点,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合作”则强调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信息技术的对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请介绍一下中国国家展团的筹备情况。有哪些企业将在中央展区亮相,有哪些相关活动?

龚晓峰:伙伴国的活动主要包括四项:一是共同支持展会开幕式,两国领导人出席;二是设立伙伴国中央展区,两国领导人出席中央展区开幕式并巡展;三是举办中德IT峰会;四是相关的伙伴国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中央展区的组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入选中央展区的企业,既有中国电子、中国电科这样的国家队,也有华为、中兴等开拓海外市场较为成功的知名企业,还有阿里巴巴、小米等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入选企业结构较为合理,基本覆盖了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涵盖了国有、民营和新兴企业,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成就。

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进出口经理人》:请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您认为企业最需要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龚晓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198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仅为100.3亿元。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2000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2012年突破10万亿。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2.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33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2.0%。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从2013年海关数据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中出口额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笔记本电脑(1108亿美元,-2.6%)、手机(951亿美元,17.4%)、集成电路(877亿美元,64.1%)、液晶显示板(359亿美元,-1.1%)和手持式无线电话用零件(355亿美元,23.7%)。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前五大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2401亿美元,25.7%)、美国(1386亿美元,6.0%)、日本(497亿美元,6.2%)、韩国(394亿美元,14.0%)、荷兰(346亿美元,0.7%)。

4.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篇四

(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方式的改变,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普遍进入课堂,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将持续引发各国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普遍关注。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学形态。

(二)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全球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然而“全球学习危机”正在涌现。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2013-2014)》指出,在全球6.5亿小学适龄儿童中,依然有至少2.5亿人没有学到基本的读写和计算技能。其次,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因数字鸿沟产生的学习者信息素养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机会具有明显差异,从而阻碍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妨碍学习者未来体面就业所需各种技能的培训。第三,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也并未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在很大比例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因此,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设计才能进一步完善“全球学习危机”的境况。

(三)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关系到本国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措施。为保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均重视顶层设计,以分阶段、渐进式来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战略发展重心与各国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还比较大,但是都已步入综合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并与上述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五)“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研究体系中,“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被当作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不论是研究经费投入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该领域研究价值相匹配,凸显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六)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世界五大地区北美、欧盟、亚太、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因其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等不同导致教育信息化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多极化特征。北美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欧盟相继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计划很大程度推动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亚太地区表现出极富特色的发展态势,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虽然存在瓶颈,但这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步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在21世纪虽有显著提高,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在社会稳定发展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七)“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种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为避免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结合自身国情,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采取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

(八)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各州、基金会和社会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美国政府还以项目的形式鼓励和资助各州和学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日本实行“公费”“私费”并举,官民共同分担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九)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创新的软硬件研发、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无不得到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

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为确保面向教育的企业能够长期支持该领域的发展,各国政府在政策、投资模式等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设计,从而有利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5.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篇五

过去的8年中,恒安的销售额从10亿元飙升至100亿元,并且,与中国大多数制造业公司采取的战略不同,这家公司不打价格战,不做山寨品牌,不模仿,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高端的产品形象。 销售额8年增长10倍,从10亿元飙升至100亿元,毛利率超过40%,一家偏居中国东南小镇的本土纸业公司为很让宝洁、金佰利自叹弗如?“

在《第一财经周刊》10月所做的“金字招牌―公司人最爱消费品牌”调查中(月19日第37期,总第80期),恒安集团出品的“心相印”品牌以27.7%的支持率,荣膺纸巾类金招牌。

这是一个多少有些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因为在多数日用消费品市场领域,当中外品牌同场竞技时,中国制造的支持率并不让人乐观。

拥有国际著名纸品品牌舒洁的金佰利(中国)公司也在庆祝它们的成功。1月11日,在向媒体宣布年金佰利在中国终于实现盈利时,金佰利大中华区企业发展及战略项目总监佟梅有些激动,这一刻她盼望已久。在此之前,她最怕回答记者关于金佰利在中国是否赚钱的问题。为此金佰利全球其他区域市场的CEO都聚集到上海,要一起学习金佰利在中国依靠本土团队实现盈利的经验。

但是在中国的纸品市场,它们的成绩显得多少有些寒酸,因为2009年,它们在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偏居福建东南部的晋江安海小镇的恒安集团正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2009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45%,净利润同比增长54%,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最高利润率纪录,同时也登上了它所在行业的利润巅峰。

过去的8年中,恒安的销售额从10亿元飙升至100亿元。并且,与中国大多数制造业公司采取的战略不同,这家公司不打价格战,不做山寨品牌,不模仿,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高端的产品形象。

考虑到它的民营身份,以及它所处的行业―不是房地产或者IT这类通常意义上的高增长行业,而是被认为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制造业,以及它的竞争对手―宝洁、强生、金佰利等跨国巨头,这一成绩显得尤为难得。

“公司在第四季至2009年上半年,趁木浆价格处于低位时增加了库存,有助保持现时的毛利率水平。截至6月底,恒安约有19万吨木浆库存,足够使用至明年1月。”在发布恒安国际(01044.HK)2009年半年报时,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这样解释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

但是这种偶然的原材料抄底显然并不能让恒安能够像许连捷的名字寓意的那样,连续在市场上取得大捷。在渠道和铺货几乎已经做到极致、没有多少空间可供挖掘的时候,许连捷希望恒安在管理端的变革能够收获更高的利润率。

咨询公司的实验场

20底,管理咨询师来了。博思管理咨询公司进驻恒安,开始为恒安制订五年战略规划,以及提供绩效管理方面的咨询。

博思提出的绩效改进方案并不新鲜,它强调把集团的总目标无限往下细分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以此作为每个人的业绩目标。这种目标管理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重新明晰集团每个岗位的职能。

小学没毕业的许连捷必须不断学习如何掌控这家规模日渐壮大的公司。有时候,他依靠个人不断地参悟,需要学习那些全球范围内的榜样,现在,他更希望博思这样的外力能够打破既往的惯性与阻力。

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帮助他取得了公司初创时期的成功。1980年代,和当时的许多晋江老板一样,许连捷原本经营着一家服装加工厂,但是出于对服装 OEM市场越来越拥挤的担忧,许连捷后来果断地转做一种他自己也是偶然得知的“新兴”产品―卫生巾,恒安成为当地第一个贴上自己品牌的公司,它推出的“安乐”品牌在1991年以4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第一大卫生巾品牌。

此时以宝洁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也开始了对中国人身体发肤的关注征程,不久,日化、食品等领域的国产品牌被打得纷纷退居二线。好在在此之前,经销商的狂热又让许连捷看到了危机,他认为门槛不高的卫生巾行业很快变得拥挤,于是他从意大利进口了护翼卫生巾的生产设备,将“安乐”升级成“安尔乐”。这个新品牌让它在宝洁“护舒宝”的攻势面前守住了阵地。

1990年代,长期患有鼻窦炎的许连捷每次买不掉屑的纸巾都得去香港。终于在的一天他受够了,便引进了两条国外的高端纸巾生产线,开始为自己以及与自己“同病相怜”者生产高质量的纸巾。

许连捷为它投了中国第一支纸巾广告,用的是自己想出来的广告词“又柔又韧,沾到了水,轻轻一搓,还不掉纸屑”,当年800块钱请来演出的乡村中学教师一炮走红,成了广告明星。这个纸巾品牌就是“心相印”,现今占恒安集团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1912月8日,恒安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个利益错综复杂的家族化的企业借此逐步厘清了内部的财务问题。当然,为了上市,小学没毕业的许连捷花了三个月自学财务报表知识。

正当公司上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上半年,副总裁吴世界一家被害,恒安集团被拖入了旷日持久的调查中。恒安的业绩也遭到拖累,出现自公司创立十年来的首次衰退,至下半年,利润仅剩0.8亿元,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

几乎所有人都于此时陷入迷茫。许连捷觉得单凭恒安已无法扭转颓势,8月,经股东摩根士丹利介绍,美国汤姆斯公司 (NASDAQ:TGIS)到恒安来推行旨在缩短单位时间作业流程、提高效率的TCT(Total Cycle Time)行动,同时帮助恒安进行产销分离,将生产和销售从品类发展部分割出去,由集团进行管理,削弱品类发展部的财权。

在当时引入“外脑”举动十分大胆,因为“麦肯锡兵败实达”事件才发生不久,民营企业对国外咨询公司及它们的管理工具的质疑达到顶点。但许连捷选择信任它们。

当时恒安的销售系统初级得令咨询师大感惊讶:公司裙带关系泛滥,以生产为导向、不同地区的销售公司“家法”各异,营销手段缺乏新意而费用却居高不下,至于数量庞大的销售人员,他们一天都干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以至于工作流程规范之后,原广州分公司的销售人员从45人砍到只剩12人,销售量不降反升。

现负责广州经销商管理的蔡聪彪那时还是北京分公司的一名销售。接到集团通知后他顿时感到,“自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从这天开始他每天跟进的门店和走访经销商的路线、数量、时间、工作内容等等一切都以书面的形式被规定下来,公司会以人均贡献的方式考核每个人的业绩。

变革推行18个月后,恒安突破自己徘徊了6年的10亿元营收瓶颈,开始快速增长。然而此时汤姆斯拿走了总咨询费用的一半―560万美元,主动终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咨询师们发现,尽管变革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恒安当时人员的固有观念太强大,稍一松弛,散漫的***惯就会回来,这让他们怀疑自己能否达成许连捷增长4倍的预期。

许连捷看到了同样的问题。汤姆斯撤走以后,他继续推动了这一变革。,恒安的销售额增幅接近50%,员工们的工作习惯也在时间推移中一点点发生着改变。

像所有擅长于本土化渠道和营销战略的中国公司一样,恒安受益于一张由超过1.2万人构成的遍布全国所有城乡的高密度销售网络。通过这次调整达成的对他们一举一动的有效管理,恒安的销售额在过去的8年中增长了近10倍,从10亿元飙升至近100亿元。

“抄底”与供应链重塑

但是年许连捷发现,这次管理变革树立的“权、责、利”对等的管理思路虽然解决了动力和公平的问题,但每个人的小算盘拼到一起却成不了恒安的宏图。博思公司即于此时受命。

但许连捷此时发现的问题不仅仅是绩效。在引入博思之前,他意识到,恒安的供应链和生产等环节也都存在很多非常初级的问题,整个公司需要一次系统的变革和提升。

2008年8月15日,许连捷忽然要所有人从9月1日起停止下单采购所有原材料。

这次行动被视为恒安二次管理变革的开始。但是与前次不一样的是,没有人能够理解许连捷此时的这一举动。就在几个月前,恒安因为原材料的涨价将纸品价格调升5%到10%,但月销售量仍在增长,它在全国各地的工厂拼上了100%的开机率,产能还显不足,个别纸品还得找其它制造商代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断货。

许连捷看到的却是繁荣景象背后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危险,一方面是断货,另一方面却是产品出现大量库存,“当时大部分产品的库存量已经处于高位,而个别单品的库存量正在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

科尔尼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天兵说,像纸巾、卫生巾这类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消费量基本是固定的,只受企业自身的营销活动影响。在需求相对容易估计的情况下,前端的销售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地集中到后台才是导致断货的根源。

虽然在恒安延续TCT行动对整个销售部门进行了初步的绩效考核的标准化,结果更加可控,销售额获得了50%高增长率,但这种速度让后台支持很是吃紧,承载数据量过大时,系统甚至无法开单。

数据信息流从后端到前端本来应该是一个滚动和循环的过程,但在恒安,它却是被阻断的:信息被分散在集团财务、总部物流仓储、商贸销售管理三个不同系统中;生产、销售计划又由三个彼此之间完全独立的品类发展部来经手,回馈到后台的数据常常无法对应。

而前端销售的标准化尽管已经走在前列,但也尚未完善,许多细项的成本、周期指标暂未列入考核范围。品类发展部无法提供精准的计划,这就是断货发生的原因。

更要命的是,作为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恒安的供应链反应迟钝―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常常间隔好几个月才更新一次;分属不同品类发展部的地方采购人员没有决策权,要层层向上汇报。而以恒安集团这样大的采购规模,却因为各品类的采购分头作战而始终没有带来任何议价优势。

因此恒安只能通过较高的产品库存水平来保障前端销售,而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首席运营官程勇说:“目前恒安集团的资金尚能支持这种高库存生产模式,但是如果营业额增长到100亿元以上呢?”更何况,这一次许连捷所希望的是,在未来的5年内,做到200亿元的规模。

,恒安与 用友软件开始合作开发内部信息系统,经过两年的建设,以用友NC系统为管理支撑架构的IT系统已经支持集团化采购的条件。许连捷觉得恒安可以放手一搏了,于是做出了2008年9月1日停止采购的决定。

但是紧张的采购人员显然把9月1日当成了“”,在这天到来之前的半月内纷纷加紧下订单,但这些突击下的订单被恒安统统作废。

9月1日那天,上千名供应商汇聚在安海小镇,在同一时刻听说了恒安停止采购原材料的决定以及许连捷对此的解释。

“一是要供应商理解恒安供应链的不足和我们希望做的改善;二是让大家放心,变革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好更长久的合作。”许连捷说。

恒安的供应商之一、波士胶芬得利销售总监陈曙光对此表示理解,他对许连捷说:“早就应该变了!”这家全球500强道达尔公司旗下的粘合剂制造商拥有许多跨国巨头客户,它们无一不是集团化的全球采购。

但也有许多国内中小供应商因丢单而感到忧心忡忡。继续沟通的责任就落到了恒安集团供应链部总监王向阳的身上,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单独与四五家供应商约谈。

需要安抚的绝对不止经销商。在宣布停止采购的消息之后,许连捷还停下了库存量过高的80个单品的生产,同时酌情调低其他库存偏高的单品的产量,

为了不让生产系统产生不良情绪,许连捷亲力疏导。半个月后,恒安1000多个单品的库存量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没有CEO的亲力亲为,这是不可能做成的。”王向阳说。

准备基本就绪,供应链改革宣告开始。

恒安首先将品类发展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计划以及物流收归总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采购员人数被削减到原来的1/3,职能从采购员转变为跟单员―他们不再与供应商直接谈判,而是在集团供应链正式下单之后,跟进原材料的生产、交付、物流和检验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抓住市场变化机会购入原材料,恒安组建了两支配置颇为“高端”的商务谈判队伍。“比较大宗的和紧急的采购主要由CEO、COO还有质量管控部门的三人谈判小组出面,而其他的一般采购谈判就由我和质量管控部门的人来负责。”王向阳说。这使每单的平均沟通周期从过去的一周降至一到两天。

“什么时间点应该买进、买多少、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都需要大量信息能够为我们作决策提供分析依据。”王向阳说。在恒安集团供应链部里,有一个七八个人组成的信息小组,他们每天追踪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股指、原油价格和各种行业数据,并进行汇总,以保持公司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恒安显然更希望能省钱。从2008年底开始,它将大宗原材料的竞标周期缩短到一月一次,迫使供应商提高它们的性价比。这让包括陈曙光在内的不少供应商不安全感略有增加。“供应商被迫降低成本可能导致产品最终的安全系数也降低。”陈曙光解释道。

对此,王向阳表示只要把关好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几个关键指标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况且频繁竞标的只是制造门槛较低的原材料,一些特殊产品我们也选择研发能力强的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他说。波士胶芬得利就曾为恒安的纸尿裤产品研制一种遇水能够显色的黏合剂,“这样宝宝是不是需要换纸尿裤一目了然。”

“恒安的供应链相对高效、节约,这在民营企业中已属先进,”张天兵说,“下一步它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这种优势保持下来,比如它需要不断更换人员的位置来保证廉洁、减少浪费,再比如快速消费品的供应链也不是周转越快就越好,因为过高的库存会带来成本压力,所以它应当找到最合适的周转速度。”

500位“CEO助理”

“有个外力在,事事都更容易推动。”许连捷在解释对于管理咨询公司的选择时说。这次外力不仅仅是博思,还包括恒安引进的近500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自富士康、三星等世界知名制造公司。他认为恒安在生产方面需要向这些公司学习。

2008年3月,许连捷到珠三角考察,发现当地的服装企业原本20美元每件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到8美元左右,为了保护利润率,他们参考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受此启发,许连捷开始从珠三角寻找制造业人才帮助恒安降低生产成本。

著名人力资源服务商万宝盛华从2008年8月开始专门成立了服务恒安二次管理变革职位需求的项目组,帮助恒安寻找合适的人才。恒安有十几家这样的猎头合作伙伴。在万宝盛华眼中,恒安已经是在人才引进上表现成熟的民企客户。

“它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万宝盛华(厦门)业务经理徐小茜说。其标准是,不论有无跨国公司背景,都最好在民企待过,熟悉民企的工作环境,成长轨迹清晰,没有太多跳槽经验的,本身就有些换工作的意愿或者已经离开原企业的人。

照此挖来的人才都会先进入一个名为“持续改善小组”的人才中转站里待上几个月,观察各个部门的运作、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他们有个共同的职位叫“CEO助理”,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跟CEO、COO直接沟通。人力资源总监刘莹也经常会去了解他们每个阶段的想法。

但是,这些暂无实权的人时而要面对老员工的冷脸,何况本就有很多员工对这次变革的必要性心存不解。于是许连捷联合博思通过密集的讲座、培训对900多名高管进行“ ”,几个月后的调查问卷的结果颇令他满意:有98%的高管承认恒安需要再次变革。

制造业精英们的能量也很快释放,他们通过大量观察删除了流水线上的无效动作,增加了自动化的比例。经他们之手改造后的流水线总能在多产出几万元效益的同时节省下若干名人力。恒安的后端成本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改造专案的推动下越来越集约。

神奇的“七度空间”

如今许连捷相信,一旦第二次管理变革的效果开始显现,恒安就将迎来又一次的利润率上升。“20你们会看到效果,那将不是一次抄底原材料所带来的区区几个亿可以比拟的。”他说。

当然,无论后端的改革多么轰轰烈烈,作为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恒安最在乎的必定还是市场。它需要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强势的竞争力。

恒安拒绝采用打价格战的方式获得这种竞争力,而细分市场、发展不同档次的多个品牌,正是历史上那些成功的公司找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更何况,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值诉求也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的消费趋势已经从追求功能发展到追求品牌了。”恒安卫生巾发展部总经理许自淡说。他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端超市里发现卖到100元以上一包的卫生巾,“品牌升值的空间是无限的。”

顺此思路,恒安近年也在加快进行产品升级:设计简洁,适合走酒吧、咖啡厅等时尚渠道的“品诺”系列和大气稳重、适合商务场所的“中国风”系列以及“安而康”成人纸尿裤等高端产品陆续推出,代表纸品新趋势的湿巾更是成立了独立的品类发展部。

为恒安贡献利润最高的“七度空间”也是这种思路的产物。

20,尼尔森公司的零售数据向恒安展现一个残酷的事实:“安尔乐”老了。彼时,宝洁公司的护舒宝以53.5%的使用率成为领袖品牌;形象年轻时尚的尤妮佳旗下的苏菲和强生旗下的娇爽在一线城市也越来越受欢迎;安尔乐却在一级市场年轻、购买力强的女性群体中失宠。

由于各家公司的生产水平相差无几,恒安必须避开“功能战”。

卫生巾发展部希望推出一款能让恒安重新占领年轻女性市场的新产品。国际知名4A广告公司电通在策划案当中建议道,“其实这与化妆品结构极为相似,同是与肌肤接触的产品,爱美的她们在品质的放心前提下,更为注重的是产品能如何给她们美丽的感觉。”

一年多的筹备时间过去后,以“七重防护,全效照顾”为诉求的“安尔乐―七度空间”推出。

卫生巾发展部始终把这个产品系列当作一个独立的品牌运作。这个系列包装上采用更鲜艳的颜色和更柔和的质地,运用动画形象清晰地标出“少女系列”的个性化定位,广告投放上也避开卫生巾广告泛滥的电视而选择网络、平面媒体合作。

7到10元一包,几乎是同规格“安尔乐”的两倍,但时尚的形象还是让“七度空间”赢得女人心。通过陪同购买的方法调研后,恒安发现很多年轻白领也喜欢七度空间。“我们觉得不必把目标消费群体局限在‘少女’上。”许自淡说。卫生巾发展部将这个品牌的定位调整为“一切心态年轻的女性”。

为了应和这次改变,20恒安推出了“七度空间―优雅系列”,在面料表层添加精油精华,包装的设计风格上比“少女系列”更为成熟和沉稳,除了QQ以外增加了一些具有时尚气息的平面媒体做投放。到2009年,“七度空间”成为整个恒安集团利润贡献最高的子品牌。

同时,卫生巾发展部对安尔乐、安乐进行了重新定位:“安尔乐”主打功能牌,陆续推出蓝芯、防侧漏等功能型卫生巾,价格稳定在中端;而“安乐”则走量,通过做深渠道稳住在大量中小城市乃至乡镇的市场地位。

如今,许连捷坐在他那从年上市以来就没再装修过、陈设颇具旧货市场风格的办公室里,思索着恒安未来的方向。

宝洁是恒安的一个榜样。起码在产品结构方面,恒安正在接近这家国际顶级家用消费品生产商。在纸品和卫生巾等最具优势的品类之外,恒安旗下也有“美媛春”等日化品牌。

2008年,恒安收购了福建亲亲食品51%的股份,这让它在产品品类方面与宝洁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后者旗下也有一个零食品牌“品客”,并且亲亲现在仍在为品客代工。许连捷认为,亲亲可以共享恒安其它品类的物流、供应链分销网络以及品牌管理,从而取得协同效应。在恒安2009年中报中,恒安表示未来要将零食业务发展成为继纸品、卫生巾、纸尿布之外的第四大业务。

2009年夏天,纸巾的热销对恒安的供给提出严峻的挑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恒安尝试将一部分生产外包给五月花等企业。

“OEM有利于转嫁风险和继续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离许连捷心目中的“中国宝洁”又近了一步。

恒安的变革

1、销售体系变革

从开始,恒安销售规模长达6年徘徊于10亿元

以生产为导向;各地销售分公司彼此独立、资源无法共享、销售人员数量庞大但管理松散,效率低下;渠道不够深入

产销分离,将生产和销售组成单独部门,由集团来管理

规范销售工作流程,确立细项指标,考核每个人业绩

引进外来人才组成“市场执行小组”,指导销售人员

强势分销,不放过任何销售资源

为经销商制定增长目标,减少销售员与渠道的中间环节

2、改造流水线

包装生产流水线无秩序、无效率

选择效率最低的卫生巾包装流水线

打造标杆线,重新布局,删除无效动作,增加自动化比例

“标杆线”模式推广到85%以上的同类型流水线上

改造后的同类流水线比原先多产出了17万元/月的效益;总节约人力26名,总提升效益达270余万元/年

3、供应链优化

公司产品库存过高,而销售终端却出现断货;供应链反应速度慢,成本过高

采购长期分散在各个品类发展部,与地方原材料供应商关系过于密切,采购人员层级不高,无决策权导致决策周期过长;供应链对大宗商品期货等经济信息不够敏感

果断撤单,叫停所有原材料采购合同

暂停库存量过高的单品生产,调整库存量

品类发展部的采购、计划(包括生产和销售)、物流收归集团总部

重组高端商务谈判团

升级信息系统,保持公司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缩短大宗原材料的竞标周期

特殊产品与研发能力强的供应商战略合作

每单采购的平均决策周期从一周降至一到两天,库存周转期降至30天左右,定单满足率提高到95%,采购价格每单比过去平均低三到四个百分点

4、改造安尔乐

“安尔乐”品牌老化严重,渐渐在一线城市和年轻、购买力强的女性群体中“失宠”

女性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从重视功能到重视品牌内涵,恒安的跨国竞争对手们较早发现了这一点,推出形象时尚的新产品,并在价格上与多年不变的“安尔乐”拉开距离,“安尔乐”失去了高端产品的定位

推出全新的产品、品牌―“七度空间”

彻底改变形象,强调个性化定位

提高价格

定位调整:从少女到“一切心态年轻的女性”

针对新的定位推出更成熟的副线

丰富产品线,形成对“七度空间”的价格保护

6.电子信息工程(国际教改班) 篇六

专业定位:

本专业依托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与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利用合作院校在可再生能源工程领域的优势,借鉴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理念、部分引入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按照可再生能源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电子与电气系统国际标准与过程培养学生,以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智能控制为专业特色,建设重庆及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培养可再生能源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专门人才的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文素养和娴熟语言交流能力,掌握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储能系统相关的电子电气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技术,能从事与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的智能控制与监控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国际化高级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Analogue Electronics and Instrumentation(模拟电子技术与仪表)、Fundamentals of Energy Systems(能源系统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与计算机控制、Wind Energy & Photovoltaic System Technology(风能与光伏系统技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技术基础。

本专业前三年主要课程与国外合作院校互认学分,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或由国外合作院校教师授课。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

7.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探析 篇七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网络教育

1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提出

汉语,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的使用价值也随之不断地增强,汉语的战略与实用价值也在日益增长。在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随之形成,国外的政府与教育机构等都开始重视学习汉语,增强汉语知识的储备,这也是了解中国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在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浪之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力量就迎来了更大的需求,教师与教材资源等都成为严重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海外学习汉语的情况了解得知,2008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就已经达到了四千万,然而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却只有四万人左右,比例十分失调。通过2015年的最新统计,美国已经有百分之五的学生要学习汉语,这使得对于汉语教师的需求也逐渐加大,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师严重不足。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英国也做出了加强汉语学习的计划,在2006年,英国就已经在《英语下一步》中发表了相关内容。2007年,印度尼西亚也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开设了学习汉语的课程,除此以外,还包括法国、泰国以及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对于汉语的学习,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十分迅速。面对各国对于汉语学习热度的加强,海内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严重不足,世界各国都十分缺少优秀的汉语教师,同时,汉语教材也是十分短缺的。

2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学习汉语的浪潮,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又十分缺少专业的教师与优质的教材,目前我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水平不一,文化程度也有所差别。海内外在汉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也都不同,各个教育院校与教学机构也都相对分散,这也就导致了教学资源分散的矛盾。

据目前国内的相关统计,我国的专、兼职教师也只有大约六千人,而来华留学生的数目还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国外的教学也需要这些教师,由此,就看出了国际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的需求。根据统计数目来看,我国在从事汉语教学方向的人员严重紧缺,研究生毕业数量也远远达不到需求的目标,我国现如今也没有建立起严密的海外教育体系。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满足世界对于汉语日益迫切的追求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应对所要面临的问题,勇于创新,开展出新的教学模式,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因此,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满足国际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

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他们在学习汉语方面的动机与背景都有所不同,而且,学习汉语的人员所处的年龄也有所划分,这就要求对其学习难度与学习深度的控制要有相关设定。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上都需要加以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都要加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加入也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3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国际汉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教学部门的管理也增加了负担,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汉语国际教育在管理方面要适应新形式,让国际教育更加规范,并且走上网络化与信息化的道路,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则是加强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对于汉语的学习都有着不同的问题,每一个地区的母语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于学习心理的要求也有所变化。于是,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会根据地区加以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国家会统一开发与设计学习所需要的教材,实现资源的共享。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设立管理中心、加大投入与宏观调控、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分步的策略等。这些相关内容都是我国应对近些年来国际市场变化所提出的相应方法,根据这些途径来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4 总结

在近些年来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相关实践证明,网络平台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与便捷的服务,人们获取信息与分享信息都需要网络的支持,加强网络建设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汉语国际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加强汉语的传播与发展也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6:23-31.

[2]赖宁超.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国际施工企业信息化 篇八

IT建设先行

“2004年,方正集团就开始筹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297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主体大楼于2010年3月动工,在2012年7月封顶,预计今年12月初即可正式营业。这家医院由北大方正集团和北京大学共同投资建设,属于社会资本办医。同时,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定位是医教研一体化的非营利性大学医院,它将是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

“我们医院的愿景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要;传承和创新北大医学部学科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医院管理模式及标准。”李黎说,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将是方正集团发展医疗业务的龙头医院,因此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上,集团领导极度重视。在该项目一开始,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时任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兼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就提出了要在一个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国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以确保国际医院系统是经过验证的成熟稳定而且先进的系统,这得到了方正集团领导的支持。

基于以上的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正式确定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管理先进性闻名的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为模板,在人民医院的系统环境下,进行全面的规划、升级,经过验证实施的系统,平移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及方正国际(现北大医信)公司组成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担纲人民医院和国际医院项目总负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加上方正集团的信息技术支持,使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IT建设更加专业,与传统医院相比显得更为全面和先进。项目于2011年1月5日正式启动,项目首先引入了埃森哲进行IT建设规划,继而又引入普华永道对医院内控与运营管理进行了规划,对医院管理进行了全面业务梳理。“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前期的全面规划上,力争做到规划先进、全面,可落地。从2011年1月直到8月,规划工作历时8个月。” 李黎说。

从2011年开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就一直在人民医院工作,他们观察国外先进医院的亮点,对比国内医院的差距,根据医疗业务的未来发展来做系统蓝图的路径规划,并就在人民医院已形成的信息化系统上进行修改和完善,目的是将最终成熟的方案直接平移至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新医院的建筑建设完成之际同步部署信息化系统,让国际医院具备现代化的“软”条件。

最完整的医院信息化方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项目团队按照医院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并结合医院的医疗运营经验来做现状分析,基于此规划了5大领域、40个系统和180个子系统。其中,五大领域包括集成平台、临床医疗、运营管理、区域医疗和基础架构,而以基础架构为基础,整套方案在应用层面以集成平台为核心,把各个系统连接在一起。

“我们做的很多东西都引领了新概念、新潮流。”比如集成平台、CDR(临床数据中心)等都是业内热点,而这些“先锋”的东西都已经在人民医院实实在在地运行了。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还根据实际需要对前期规划不断进行修正,所以最终做出了204个子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院信息化解决方案,这在国内目前称得上首屈一指。

在做这一套系统的同时,医院仍在正常营业,原有的系统需要一边升级一边正常运行,不能影响医院的正常业务,难度非常大,可以形像地比喻成“不停跳的心脏搭桥”。因为系统多且复杂,这几年人民医院系统几乎每周都有更新,但因为有方正国际实施团队详细的前期规划和严格的项目管理,系统的改造升级进行得有条不紊,没有对正常业务造成影响。不仅如此,由于进行了改造,人民医院信息化平台原有的基础架构及应用系统还得到了提升,原来存在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差、经常宕机的问题最终被彻底解决。“方正在IT技术方面有优势,而医院强在对医疗运营流程的理解,强强联合成就了好的效果。”李黎说,经过改造后,人民医院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用上了虚拟化技术的医院,人民医院最核心的系统HIS、电子病历、ERP、OA、CDR、BI等都被放到了虚拟化平台上,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2011年,为了对项目的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埃森哲引入了HIMMS评级,HIMMS(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将电子病历成熟度模型分为0~7八个级别,2011年8月人民医院的评分4.24(这在当时已经是高于全美大学医院的平均分级),而经过这两年的信息系统改造建设,2013年人民医院已经通过HIMMS6级认证,今年5月将进行HIMMS7级认证,目前在北美之外,只有一家韩国医院通过了HIMMS7级认证。

打造连锁医院

方正希望借建设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项目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化解决方案模板。一方面,医院信息化项目的总包是北大医信,他们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项目实施达成了这一目的,“他们现在已经靠这些产品去抢单了”;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本身也希望形成标准的医院解决方案,这是为了未来的连锁医院计划而做准备,连锁医院需要有标准化的医疗IT解决方案部署在所属的医院,这样有利于医疗数据的统一管理。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医院的并购工作,连锁布局已然启动。而因为集团内部的数据交换基于一套标准系统,有数据集成总线,系统中也包括了医联体的内容,与区域医院的链接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规划是建设36个中心,49个学科,7大重点学科,1800张床位,而连锁医院集团希望总规模能做到1万张床位。

李黎介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投入是1.3亿的软件集成,以及1个亿的硬件投入。现在整个医院信息化方案的基本主体架构已经形成,而“像这么全面而且应用如此深入的方案,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它完全能够支撑整个医院的运转以及与连锁医院的合作。至于未来医院信息系统的运维,方正会发挥自身的IT优势,更专业地进行操作。“我们的运维部门目前编制是29人,比一般医院高,未来也不会减少人数。”李黎说,很多医院因为相关能力有限而将系统的控制权完全放开,导致自身对于信息系统的把控能力不强,往往是第三方说了算,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上一篇: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后感下一篇:湖南永州市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