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项目建议书

2024-07-12

生态园项目建议书(共8篇)

1.生态园项目建议书 篇一

****乡生态树种造林补贴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乡生态树种造林补贴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地点:****乡****村

4、项目建设规模:2000亩

5、主要建设内容:杨树种植,占地面积2000亩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要切实强化林业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着力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山川秀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乡地处****河谷,雨量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乡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林业工作,把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种植杨树在改善我乡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实施生态造林项目,既可以积极配合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建设成果,也可以改善我乡的生态环境。项目

建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自然地理情况

****乡位于****县城西南***公里的****河谷,平均海拔***米。东与****镇为邻,西和西南与***县接壤,北临****河。全乡辖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地****村。

2、气候条件

****乡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平均降雨量500-560毫米,年蒸发量900毫米,年均气温2.0℃,严寒期较长,冬季长达165天左右,最长年份达185天。最低(一月)气温-35.4℃,最高(七月)气温30.6℃,无霜期90--100天,属高寒山区气候。由于受山区影响,小气候十分明显,是典型的逆温带控制区,为发展林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

3、土壤条件

****乡生态树种造林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为黄土和黑土,土壤较肥沃,结构较疏松,适宜杨树生长。

4、水文条件

****乡生态树种造林项目区靠近****河,灌溉方便。

四、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各项林业方针政策,林业生态造林项目要充分结合农牧业主产区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农牧业生产条件,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项目建设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以营林为基础,以科技为保障,壮大林业综合实力,为****乡的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乡“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要在宜林荒山荒地、坡耕地增加生态树种造林规模,大幅度提升林地面积,迅速增加资源,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生态防护效能,改善生态环境。

2、树种规划

所选树种为杨树,选用品系均为速生品系,主要品种为欧美杨。

3、建设规模

在****村宜林荒山荒地和坡耕地上种植生态杨树,占地2000亩,株行距4m×4m,长方形配置,62株/亩,穴状整地,植苗造林,苗木标准为一级苗。

4、建设期 2011-2012年。

五、投资估算

总投资43万,其中:(1)树苗:每亩用苗42株,4元/株,168元/亩,计336000元;(2)整地定植:30元/亩,计60000元;(3)抚育管理费用:34000元。

六、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本项目所栽种的杨树是极好的生态树种。十分耐旱,特适用于西北地区,对于自然林业的发展和扩大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加我乡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我乡的水土保持、农田庇护、防风固沙、供氧及净化大气、绿化、美化等方面都将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

2、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在获得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扩大生态林规模,还可以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能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

2.生态园项目建议书 篇二

1 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党中央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森林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林业生态是经济和环境的纽带。没有森林, 就没有生态[1]。因此,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肩负着森林保护和培育、湿地保护和恢复、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木材生产、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任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承担着提供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艰巨任务[2]。

2 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设置不合理

机构的设置和精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机构设置考虑上下对口、照顾现实多, 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少;分工过细, 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造成各自为阵、多重管理或管理真空[3]。

2.2 机关运作不规范

近年来, 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办事流程, 并相继推行了党务政务公开, 但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在日常审批办事中, 缺乏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规范和审批标准, 办事机构和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 传统思维模式仍然影响着实际的运作[5]。

2.3 管理方式滞后, 林农整体素质偏低

在管理方式上, 主要表现在重事前审批、轻日常管理, 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 忙于繁琐的行政审批[3]。全县林农人均受教育程度低, 多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林业生产先进技术、农村实用技术难以掌握, 致使林业项目推动实施难度大, 林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无法发挥应有效益。

2.4 林业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林业法律法规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森林法规和与林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组成, 这些法律法规对林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 这些法律法规也还有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需要作进一步修改[4]。

3 面临林业现状采取的对策

3.1 保护利用现有资源, 建立健全相应政策

加强林地保护与利用, 严格林地保护和监管执法, 落实监管责任。实行林地征占用限额管理, 严格控制非林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 加大对基层林业站基本建设的投入, 重点支持林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暖、通信、广播电视等民生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加强对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文化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加大对林业灾害监测和防治的投入。继续做好林权抵押贷款, 按照国家政策, 逐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3.2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向全社会搞好宣传教育, 形成全民参与机制。创新公众参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渠道, 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和青年、学生组织及社团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发动和组织各行各业积极投身绿化和生态保护事业。强化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 摒弃“先生产、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和价值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把生态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 向生态要经济效益, 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

3.3 立足林业发展现状, 探索发展生态经济

将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与林业资源现状结合, 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一是严格依法实行限额采伐, 大力建设农村沼气池, 逐步禁止传统的砍柴取火、取暖方式, 实施森林火灾电子监控和专业化扑救, 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二是发展林业特色种植业, 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 建设林业良种基地, 发展林药、林菜、林粮等种植基地, 增加林农致富渠道。三是探索林下生态养殖, 进行合作经营, 通过“大投入、大产出”, 形成养殖规模效益, 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四是申报发展碳汇林业, 试点开展碳汇交易, 提升林产品附加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突出产业特色, 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就能实现林业经济飞跃式发展。

3.4 全面优化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在战略步骤上, 根据重庆功能区划分, 巫山县被划分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针对这一功能定位, 结合当地立地条件现状, 实施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建设, 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措施治理石漠化区, 完善区域生态体系。引导和鼓励林农、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等国家规定的造林主体, 开展补贴造林。合理规划, 保护和发展好自然保护区, 提升保护区生态质量, 打造中国科考营地, 建立长江两岸红叶园、湿地公园、花卉园等, 打造旅游历史文化名片, 让旅游由过境游转向目的地游, 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立足基层林业工作实际, 明确林业发展思路, 提出生态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态林业,林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育明.在“生态建设中”林业的发展战略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2] 马桂梅.建设生态林业促进生态文明[C].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2008

[3] 刘健.加强林业建设构建生态文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3)

[4] 李彦凌, 徐宣凤.对林业发展建设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4)

3.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建议 篇三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平公正。文章通过研究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有益建议。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基本原则

(一)构建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首先,应该弥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缺漏,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使流域生态补偿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生态补偿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确立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把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原有法律规范中没有规定的环境保护手段如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等内容加以补充。其二,在相关的水环境保护单行法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中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的规定。其三,加快推进生态补偿立法。目前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严重缺失,我国各地生态补偿实践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进度,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条例》的出台。通过宏观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明确生态补偿的原则,确立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细则。其四,基于流域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已有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当前主体功能区建设,针对流域的不同类型及其突出问题,制定适当的政策法规。对于省内跨市的中小流域,各个省政府可以制定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的具体办法。

(二)完善流域补偿的基本原则

1.“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

《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规定为“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该原则虽然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体现了受益者补偿的思想;但没有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受偿主体,没有体现出“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笔者赞同有关专家的建议,在该原则的基础上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中确立“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的基本原则,以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正面激励之功能,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趋势,实现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之目的。

2.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原则

流域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需要政府承担保护流域的主要责任。我国仍然存在公共资源产权不明确、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等问题,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流域管理中的责任分工是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基础,发挥政府的统一协调作用始终是整个流域生态补偿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然而,在流域管理中,单纯的行政行为具有费用高、经济效率低,公共权力寻租等特点,因而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3.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原则

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及水体的流动性要求流域管理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统筹全流域的利益,对全流域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然而,我国的许多重大江河,流域面积广阔,涉及多个省市。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被行政区域人为地割裂,而且这种人为的分割并不具有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建立流域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流域上下游各方利益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流域一体化开发,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具体内容

(一)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即解决“谁补偿谁”的问题。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包括生态受益者和生态破坏者。生态受益者是指从流域生态服务中受益,但未向生态保护者支付或足额支付生态保护成本的社会经济实体,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受益群体(即受益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生态破坏者是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责任主体,具体指流域中上游的超标排放者。

接受补偿主体:流域水资源利用或保护活动将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外部性效应,根据损益关系的不同,接受补偿的主体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态保护者;二是受生态破坏影响者。生态保护者是指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付出大量成本的贡献者以及为维持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利益受损者,包括进行生态移民、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区域、单位和个人。受生态破坏影响者是指当区域内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超过相应的总量控制或跨界断面的标准时,利益受到损害的区域、单位和个人。

(二)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即“补多少”才能达到改善恢复流域水环境的目标,才能实现流域内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根据国内的理论和实践,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测算标准主要有三种:基于水质水量的测算标准;基于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及机会损失成本的测算标准;基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或恢复的测算标准。笔者建议根据流域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

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标准:当上游保持了良好的流域生态环境,为下游提供了优质充足的水资源时,下游地区应该为其享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付费,流域生态补偿的测算标准主要是按照实际投入与机会损失来确定。根据流域水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流域水源涵养与维持生态环境的成本包括实际保护投入和因发展受到限制而造成的机会损失。实际保护投入包括上游地区水源地涵养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移民和水污染防治等主要措施的投入。发展机会损失的计算则通过对关、停、并、转企业的实证调查分析与邻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得出合理的估算成本。

上游对下游的补偿标准:当上游对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下游水资源短缺或水污染加剧时,上游地区应该就造成的损失给下游地区补偿。补偿量则是根据相应的总量控制标准和跨界断面的考核标准,结合超标污染物的浓度、种类、超标时间、水量等因素进行测算。

上下游共同治理的补偿标准:对于生态环境长期持续恶化的流域,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利用和污染物的长期过量排放,往往存在严重的历史遗留,当务之急是治理流域的污染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测算应该基于生态重建或恢复的成本进行计算,以上下游的生态受益程度、支付意愿和污染治理成本为依据,将生态重建或恢复成本在上下游主体之间进行分摊。

(三)建立长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根据补偿方式发生作用时间的长短,生态补偿的途径相对可以分为输血型补偿和造血型补偿两类,前者包括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后者包括政策补偿、项目补偿和智力技术补偿。输血型补偿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补偿方式,完善这种“输血”式的生态补偿补偿模式对于保护我国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输血”型生态补偿模式无法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自我积累问题,不能实现受补偿地区的自我发展。因此,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以“造血”式补偿模式为主。“造血”式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应当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对于资金缺乏、经济薄弱的流域上游,政府应该加大在投资项目、产业发展和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优惠的力度,为上游地区的发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大力调整流域上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把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落实到具体的产业项目上,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流域框架内考虑上下游间的产业的布局与资源配置,壮大与发展流域上游产业,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缩小上下游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流域生态补偿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流管理机构职能,制定流域管理规划

建立权责明晰的流域管理机构,不仅是流域生态系统本质特性的直接要求,而且是流域生态补偿有序实施的组织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流域管理部门间权力配置冲突,决策混乱,导致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笔者建议,从流域的整体性出发,建立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进行统一管理,彻底解决过去流域管理中“多龙治水”的问题。跨省的重大江河流域不仅涉及到流域内各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中央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买方或中间人,负责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机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开展全流域管理规划,流域管理规划中应当明确流域内水资源在各行政区进出口断面的水质要求;确定流域内各行政区的总配给水量、排污总量;建立流域内供水分配的协调机制、排污检测控制机制、监督和奖惩机制。对于省内跨市层面的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各省政府可以结合本省实际,设立流域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应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应考虑流域上下游的生态功能,制定适合的流域管理规划。

(二)建立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

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为了达到跨界水质的目标,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根据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或者上下游政府达成的跨界断面水质目标协议,依据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程度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核定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金,简称流域水质生态补偿机制。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是利用环境质量的改善反映区域污染物减排的效果,也是解决跨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跨界水质考核制度的实施,需要研究建立全国跨界水体在线监测制度,加强上下游地区在水环境质量检测方面的合作,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水环境在线监测网络,提高水环境保护和监测的科技水平。

(三)建立多元补偿资金筹措机制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方式是流域生态补偿得以有效实施的资金保障。在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社会公众参与的作用,扩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途径。首先,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脆弱的上游地区。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水污染、水环境破坏主体的排污费、生态税、违反上下游总量控制目标的补偿金的等。其次,积极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对于流域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根据使用的水质、水量、获得利益的大小,对生态保护者给予适当的补偿。第三,其他资金来源。通过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生态标志等途径筹集资金。

[1]田义文,王宁军,孙永信.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J].理论导刊,2007(7).

[2]周雪玲.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

[3]许凤冉,阮本清,王成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4.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篇四

项目建议书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背景:

1.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2.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012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会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强调,应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市场呼唤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名称:河东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暂定)

三、项目定位

定位为“五园”:即国家级农业风情观光园、农事农活体验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普教育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它具备教育培训、科技示范、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会务购物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将采用复合开发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四、项目建议选址:待定

总体要求:

1.离重庆主城区70公里内(1小时车程); 2.交通便捷,电力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成熟;

3.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貌适合生态观光农业用地布局规划; 4.土壤条件好,有一定的森林植被,光照强,水资源丰富。

五、项目建议面积:5000余亩

六、规划的原则:

1.遵循“生态、生活、生产、服务”的和谐理念,在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上达到和谐统一,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农业园区的景观潜力,围绕“水”、“绿”、“野”、“趣”四大主题,并融合厚重的巴渝农耕文化,打造出独特的现代田园风情。

3.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要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总之,要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体验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七、建议项目内容:

按功能主要划分为:会员生态蔬菜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含鸡、鸭、鱼等)、瓜果观赏采摘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农耕文化博物馆(含中华农耕始祖尧帝的雕塑)、特种养殖区、运动健身活动区、乡村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大功能区。

具体建设项目

1.第一期(2013年1月—2014年12月),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 1)接待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60亩,包含会员接待中心、农家美食休闲区、农家生活体验园、农耕文化展览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蔬菜冷库、生态停车场等。

2)会员蔬菜种植区

占地面积600亩:为会员的私家菜园,包含家庭会员及单位会员认种面积。3)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

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型温室大棚20亩,名优蔬菜苗培育园20亩,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20亩。

4)生态瓜果种植区(观光采摘区)

占地面积190亩:其中葡萄园20亩;草莓园20亩;甜玉米20亩;樱桃番茄10亩;西瓜20亩,黑色食品种植园(紫薯、黑玉米、黑花生、黑玉米等)50亩;种植桃、梨、柑橘等其他果品50亩。

5)生态畜禽养殖区

占地250亩(林地):养殖土鸡、珍珠鸡、贵妃鸡、土鸭等优良家禽以及黑山羊(同时可采取会员可认养认购模式)。

6)生态水产养殖区

占地面积30亩:建设标准化养鱼塘,养殖草鱼、白鲢、鲫鱼等水产品,可开辟10亩左右作为垂钓休闲区(供游客垂钓、捕鱼、儿童亲水区)。

7)加工及物流配套区,占地30亩,包含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冷库及其它生产配套设施等。8)专业合作社

占地面积:3680亩,建设生态大米基地、生态蔬菜基地、生态杂粮基地、生态水果种植基地等。

2.第二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 1)会员蔬菜种植区扩展区,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可视体系; 2)珍稀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

3)山地运动健身区:高尔夫练习场、羽毛球场、植物迷宫、森林养生休闲及山地运动拓展区等项目。

3.第三期(2016年1月—2016年12月)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200亩。建设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至2016年底,以木洞镇墙院村为核心,完成河东集团在木洞镇生态种植及养殖总体用地规模达5000亩,建成河东集团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所有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

八、生产模式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九、主要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即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人群),以会员制为主。2.服务模式:会员制+ 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

十、资金估算及使用

总计划投资5亿元。

第一期投资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征用,引进新技术经济蔬菜培育种植,蔬菜大棚、养殖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生态餐厅、农耕文化博物馆、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加工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期及第三期累计投资4亿元,包括生态种植基地扩建、珍稀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运动健身区、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等项目建设。

十一、项目资金来源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建设所需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来源:

1.企业自筹:企业自有资金。

2.银行贷款: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3.产业政策: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将本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

十二、项目建议依据

1.《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2.《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重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年);

4.《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 5.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十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组成:生态农产品销售+休闲旅游营业收入+种苗销售=数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通过横向发展模式、纵向发展模式,成立若干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区及其周边的用地扩展,创造若干间接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1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示范区为“孵化器”逐步向辐射区实现技术及规模辐射,可孵化出若干微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农民致富。

2)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该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能增加区、镇财政收入。

3)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3.生态效益:

1)园区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2)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将充分依托河东集团的雄厚资金、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国家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程为契机,以服务重庆城市为中心,以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计划用3-5年的时间,将河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重庆地区乃至中国现代都市生态观光农业的典范。

5.绿色生态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篇五

九渡河镇九润绿色生态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规划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

1、符合镇域总体规划随着九渡河镇党委、政府努力打造“怀柔西部生态绿色富民长廊”进程及镇域总体规划的快速进行,新型九渡河、富民九渡河即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党委、政府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在山水资源上做文章,以发展板栗作为主导产业,搞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环保九渡河:集中体现在开展治村、治路和治河“三治”活动,实施怀四路美化工程,加大怀

九河的整治力度,提升全镇环境水平,结合黄花城长城的人文底蕴和地区特色文化,加快黄花城长城开发进度。位于四渡河村的九润绿色生态谷工程正是符合这一发展战略的特点,在治河、开通旅游路方面先行,实现治村,农民致富思路明确。

2、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内,都涉及农村城市化问题,因为农村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市场经济,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走环保的路子,发展便利交通模式,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节能,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使用土地,以尽快消除贫困,建立防治自然灾害的系统。为了推进农村经济向农村城市化方向前进,我们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尽快适应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我们为了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从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入手,尽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是与当前的大气候相适应的,符合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三、项目开发的深远意义项目开发是在“三治”的框架下进行的,不仅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要求,更切合镇域发展实际,对推动镇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地提高该村整体生态环境标准,提高民俗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

2、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可以有效地整合项目区内的旅游资源,提高现有旅游资源质量,可以把荒滩治理成林地500余亩,整合零散土地200余亩,优化更新果树品种5000余棵,搞规模经营,规范项目区内各种旅游接待项目的开发行为,使项目区内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

3、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地

推动民俗接待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改善提高该村民俗旅游业的档次、规模,促进本村农民就地由一产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实现民俗旅游户再增加70户,达到110户。

4、项目建成后,可解除“怀四路”上的交通压力,由于自一渡河至四渡河路段,路窄、坡陡、弯急,是交通事故易发区,特别是主要因该路段的原因,使这条路雪天不能通车,鉴于该段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在项目开发中,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考虑,在沿河道开通一条安全系数高、便于农产品运输、可实现观光旅游具有多用途的旅游公路,既可以缓解该段公路的交通压力,又可以开通四渡河地区的致富路。

四、项目建设思路及内容

1、采取生态治河,保证河道宽90米,形成米深的水面,即涵养了水源,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在河道北岸,沿河道开通一条适合发展要求的符合国

家二级标准的公路,沿途绿化,栽种优质品种树木,即缓解赶路交通,又形成集旅游观赏、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3、结合旅游路的开通,将危害四渡河村的村南河道修建护村坝,打通进山旅游寺庙的道路基础。

五、项目资金筹措整个项目的实施,共需要692万元,镇、村两级自筹资金192万元,需申请上级政策资金500万元。九润绿色生态谷项目的实施,本着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对促进该村农民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可实现人均收入可逐年增加1000元以上;对实现生态综合治理、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将做出积极贡献。所以,该项目是属于就地发展的富民工程,是深入落实中央“三农”精神的深刻体现,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关键环节,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2009年5月12日

6.绿色生态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篇六

一、项目规划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

1、符合镇域总体规划随着九渡河镇党委、政府努力打造“怀柔西部生态绿色富民长廊”进程及镇域总体规划的快速进行,新型九渡河、富民九渡河即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党委、政府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在山水资源上做文章,以发展板栗作为主导产业,搞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环保九渡河:集中体现在开展治村、治路和治河“三治”活动,实施怀四路美化工程,加大怀九河的整治力度,提升全镇环境水平,结合黄花城长城的人文底蕴和地区特色文化,加快黄花城长城开发进度。位于四渡河村的九润绿色生态谷工程正是符合这一发展战略的特点,在治河、开通旅游路方面先行,实现治村,农民致富思路明确。

2、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内,都涉及农村城市化问题,因为农村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市场经济,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走环保的路子,发展便利交通模式,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节能,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使用土地,以尽快消除贫困,建立防治自然灾害的系统。为了推进农村经济向农村城市化方向前进,我们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尽快适应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我们为了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从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尽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是与当前的大气候相适应的,符合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二、项目开发的深远意义项目开发是在“三治”的框架下进行的,不仅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要求,更切合镇域发展实际,对推动镇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地提高该村整体生态环境标准,提高民俗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

2、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可以有效地整合项目区内的旅游资源,提高现有旅游资源质量,可以把荒滩治理成林地500余亩,整合零散土地200余亩,优化更新果树品种5000余棵,搞规模经营,规范项目区内各种旅游接待项目的开发行为,使项目区内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

3、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地推动民俗接待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改善提高该村民俗旅游业的档次、规模,促进本村农民就地由一产向第

三、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实现民俗旅游户再增加70户,达到110户。

4、项目建成后,可解除“怀四路”上的交通压力,由于自一渡河至四渡河路段,路窄、坡陡、弯急,是交通事故易发区,特别是主要因该路段的原因,使这条路雪天不能通车,鉴于该段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在项目开发中,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考虑,在沿河道开通一条安全系数高、便于农产品运输、可实现观光旅游具有多用途的旅游公路,既可以缓解该段公路的交通压力,又可以开通四渡河地区的致富路。

四、项目建设思路及内容

1、采取生态治河,保证河道宽90米,形成1.5米深的水面,即涵养了水源,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在河道北岸,沿河道开通一条适合发展要求的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公路,沿途绿化,栽种优质品种树木,即缓解赶路交通,又形成集旅游观赏、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3、结合旅游路的开通,将危害四渡河村的村南河道修建护村坝,打通进山旅游寺庙的道路基础。

7.浅析景阳镇生态林业发展建议 篇七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盛世兴林,近几年来,我镇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态势,完成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周边荒山造林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没了“景阳娘娘山风情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8.2%,林业地位不断充实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景阳镇生态林业建设还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林业总体规划相对滞后。我镇生态林业处于分年设计分年实施状态。没有形成总体规划,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不明确,对全镇生态林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滞后;二是休闲林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不强。我镇引进的投资资金少、既使有资金投入也相对较慢。我镇所有的优势项目休闲观光农(林)业和农家乐还没形式规划。旅游景多但分散较散,而且没有统一的管理,景点虽多功能配套简陋,文化底蕴不深,产业辐射不宽,未能广泛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公益林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较上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相比,我镇对林业的投入还很少,林业建设与生态林业发展要求不适应;四是森林资源贫乏,生态功能脆弱,经济效益潜能发挥不够。此外,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力量也不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目前,镇区绿化主要由县林局负责,农村林业发展由退耕户负责。由此引发的林牧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动全镇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双重重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全民发展生态林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发展景阳镇的林业建设,首先要大力宣传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坚持走可持发展道路。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其次要把生态林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产业来抓,作为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招商引资的大事来抓。第三、要利用会议、媒体及网络等宣传方式来提高并影响全民生态安全意识。

2 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镇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根据我镇经济及林业发展现状等,结合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制定、编制适合我镇林业发展的规划。建议由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区组织生态林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听取各方意见、聘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指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景阳镇区生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3 推进生态林业产业化经营

3.1 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林业。

整合现有的休闲林业资源,健全其功能,强化服务、注重品牌,建立我镇特有的林业产业旅游景点,以此带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3.2 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名特优经济林基地。

改变原有管理机制,引进优良品种及培育技术,加快果园改造步伐,优化品种结构。沙棘大果林、花棘林可以发展成为我镇独特的经济林产业并丰富其经济品种,提高经济林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我镇林业竞争力。

3.3 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苗木花卉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要做好产业保护,促进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化、专业化。

3.4 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实现现代化和生态示范区的要求,继续推进平原绿化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构建生态森林网络体系,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创造安全、优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要整合现有的绿化企业。做好企业资质升级,培植生态林业建设的龙头企业。引导和规范培植林业行业协会,引进和培养行业经纪人队伍,建设林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促进生态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4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生态林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要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来推荐全区生态林业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二是建议镇政府将生态林业发展纳入财政预算体系,根据中央林业发展决定,建立公益林建设投资和森林生态补偿基金,按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资金规模,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三是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生态林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业主开发,鼓励有能力的农户、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业单独或者合伙参与生态林业开发,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林业,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四是加大金融信贷对生态林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探索林业资源抵押贷款的办法,获得长期限、抵利息的贷款。

5 建立健全林业行政管理服务体系

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必须建立和完善林业组织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一是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与生态林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镇区政府建立统一的、便于协调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担负起对我镇生态林业建设的区域规划、政策制定、指导服务等行政管理职能。二是推进科教兴林,为生态林业乏善提供科技支撑。要尽快完成镇生态林业系统相关资源的功能评价,制定合理开发利用的工作方案;要加快建立一支摄影生态林业发展需要的林业科技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完善生态林业科技示范网络和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引进推广优质水果和苗木花卉新品种,加强生态林叶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三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生态林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生态林业资源的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林和绿地的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占滥用、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逐步实现生态林业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景阳镇生态林业发展现状及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作者看法并分析如下。

关键词:生态林业,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8.生态地膜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八

一、普通地膜的作用和危害

1. 普通地膜的作用

邹城市从1985年开始在春播花生上进行地膜应用试验,所用地膜厚度为0.006厘米,花生收获后基本能回收。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地膜越做越薄,目前使用最多的地膜厚度为0.004厘米,其次为0.003厘米,由于厚度变薄,花生收获后,很难回收(80%以上的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多年的试验统计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种植花生是花生生产的一大革命,可增产20%~30%、饱果率提高15%以上,农民使用地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邹城市93%的花生田均采用地膜覆盖种植。

2. 普通地膜的危害

遗留在土壤中的残膜,切断了土壤孔隙度的连续性,导致重力水下移遇到一定阻力(移动速度减慢或暂存于土壤浅层),降低了土壤储水能力,少雨年份极易造成土壤干旱,多雨年份又易造成内涝,严重影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

施肥或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不易随雨水或灌溉水下沉,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花生根系生长不良,综合抗性特别是抗根部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等)逐年降低,致使花生根部病害大面积发生。

遗留在土壤中的残膜必然造成花生根系之间相对独立,影响花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在施肥不均匀的情况下,往往引起肥害。

二、新型地膜的试验与开发

生态地膜的研发与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生态地膜是在光的作用下,生态成对土壤环境、自然环境、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不形成危害且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物质。

双色地膜是利用植物对光需求的原理研制而成,目前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双色地膜是透明白色膜与黑色膜复合而成,在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还具有除草效果,由于黑色部分厚度一般为0.006厘米,花生收获后易回收,不会对下茬作物造成危害。

液态地膜主要以腐殖酸为原料制备而成,理论上能够具有普通地膜的作用,同时对环境友好。

为了验证各种新型地膜的应用效果,自2006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多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1. 液态地膜试验

2006年开展了液态地膜在春播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①试验方法。花生播种后,地表喷施黑色液态地膜。

②试验结果。液态地膜除了晴天的白天同比不覆盖任何地膜的地温提高1~2℃外,晚上没有差别,而普通地膜一般情况下白天比不覆盖地膜的地温提高3~4℃、晚上提高0.8~1.0℃。花生产量与不使用地膜的地块相比没有显著差别。喷施液态地膜的地块易出现龟裂,引起花生根系断裂,严重影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液态地膜遇雨后,极易随水流失,造成地表裸露,失去了地膜的意义。

2. 生态地膜试验

2010~2013年进行了生态地膜试验。

①生态地膜种类。60天、70天、80天、90天生态。

②试验结果。优点:这四种型号的生态地膜均能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分解成能够被作物利用、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颗粒。缺点:生态地膜的延展性能、保墒、保温能力以及花生产量与普通地膜没有差异。

3. 双色地膜试验

2014年进行了双色地膜在花生种植上的试验。

①试验方法。出苗的部分为白色、其他为黑色,厚度白色部分为0.04厘米、黑色部分为0.06厘米。

②试验结果。优点:双色地膜在确保花生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同时能起到除草的效果,花生收获后,地膜回收较为方便。缺点:花生产量同比覆盖普通地膜的差异不显著。

三、生态地膜推广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态地膜不会对土壤环境、自然环境形成危害,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必然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生态地膜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地膜的质量差异大,农民信任度不高

很多不具备生产生态地膜的厂家生产的生态地膜质量差,要么难以生态,要么延展性、保温、保墒能力差,失去了覆盖地膜的意义。农民购买后有上当的感觉,不愿再购买。

2. 农民环保意识差

农膜对土壤环境、自然环境的污染,农民已经习以为常,没有认识到农膜的延续性危害,不愿意多花钱购买还没有普及、可信度不高的生态地膜。

3. 农产品价格低,农民不愿增加生产投入

近几年花生销售价格一直走低,如2013年每千克花生米售价约为6.4元,每亩纯收入300~400元,目前很多地方农民被动种植,积极性不高,不愿增加生产投入,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地膜的生态地膜很难有市场。

4. 政府不够重视

政府相关单位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各种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而忽视了残膜对生态造成的危害,农技部门只能从技术层面上引导农民使用生态地膜,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人年龄较大,对新生事物接受慢,受生产习惯影响,不愿意使用价格高于普通地膜的生态地膜。

四、生态地膜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大生态地膜生产厂家扶持力度

普通地膜对环境的危害,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有研发能力的生态地膜生产厂家加大扶植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实用、价格低廉的新产品。淘汰技术不成熟、产能低、产品不合格的小企业,确保生态地膜质量,除了具备普通地膜的基本功能外,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果。除了生态地膜,更应当加大双色生态地膜的研发力度,力求“一膜多效”(即保墒、保温、除草、无污染等综合功效)。同时逐渐淘汰普通地膜生产厂,从源头上治理普通地膜的污染。

2. 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利用多种方式,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宣传残膜对土壤环境、自然环境的危害以及给群众正常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农民对残膜带来的面源污染的认识,使农民把使用生态地膜变成自觉行为。

3. 政府补贴,提高生态地膜覆盖率

借鉴良种补贴的办法,对购买生态地膜进行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花生种植户的生产资料费用,只有让农民买得起、用的实惠,农民才乐意用,生态地膜才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普及。

4. 做好试验示范以及培训

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在推广生态地膜前一定要做好三年以上的小面积试验,两年以上的示范,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让农民亲身体会,这样才能全面了解生态地膜的特征特性和使用生态地膜的诸多好处。在此基础上让农民掌握生态地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因使用不当造成生态地膜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作用。结合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农民再就业培训,加强地膜知识培训,让农民真正了解普通地膜引起的面源污染,以及给子孙后代造成的各种危害。提高农民对生态地膜的正确认识,掌握选择使用生态地膜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地膜的覆盖率。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273500)

上一篇:最新2020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县长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