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记忆方法(共10篇)
1.国学经典记忆方法 篇一
传承国学经典
营造书香校园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一节早读课用于国学经典诵读,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以及每周三中午的国学经典课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学习园地,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早读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2)红领巾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让学生欣赏配乐的经典诵读,这不但提高了了学生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3、举办诵读比赛,激发热情。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班级举行诵读比赛后,学校再选拔出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各种诵读比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五、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2.国学经典记忆方法 篇二
一、国学经典教育的途径
1.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如,开展“与经典为伴,以圣贤为友”、“读千古美文,做淑女君子”的中华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并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2. 诵读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一些学生虽然学习不错,但与人相处的能力非常差,胆小懦弱,心胸狭隘,难以面对挫折。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引导他们,让其在日常生活中诵读国学经典,以使其受到古圣先贤的教诲。
3. 定期举行心得交流会、读书会。
对不同地区、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国学经典教育方法。教师彼此间也应切磋交流,这有助于掌握更多因材施教的方法。中国古代优秀典籍非常多,通过读书会,教师可以加深对古籍深层次的认识,有助于充实教师课余生活,使教师受用无穷。
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影响已深入到家庭、学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从目前的社会教育状况来看,负面的多,正面的少,其危害又往往被人所忽略。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现状与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有利因素,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让国学经典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家长与教师在理念上没有达成共识,在教育上步调不一,教师教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不利于学生向既定目标发展。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1. 选择诵读的读本。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意存高远,特别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圣贤的文章,散发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诵读的读本可选用《德道经》《大学》《弟子规》《中庸》《论语》《三字经》等。
2. 把握诵读的方式。
最初,学生可重点诵读《德道经》第一章和第四十五章及《大学》的开篇章、《弟子规》,然后逐步深入,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使其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熏陶,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诵读中汲取人文营养,在诵读中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感。
3. 诵读时间的安排。
每天利用早课前10分钟~15分钟让学生进行诵读;下午课前的唱歌和诵读灵活交替进行;自习前安排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如,课前要求学生齐声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读着读着,他们就仿佛回到了唐朝,回到了汉朝,回到了周朝,回到了老子生活的那个宁静的年代,心理也会逐渐变得平静,上课时则能够安心听讲,这比唱那个“爱你、爱你、爱你一万年”不知要好多少。学生在听诵和诵读饱含古人智慧和道德能量的经典篇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获得古人道德能量的灌输与智慧的启迪,从而达到“开启慧智头脑,培育圣贤心灵”的目的。
3.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创新 篇三
《德道经》(又称《老子》《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旷世经典,是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源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极其珍贵的世界精神文化遗产。《德道经》的精神能量,有利于学生纯真朴实的上德品质心性的培养和智慧头脑的形成,诵读和领悟《德道经》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目前,国学经典的诵读多是以“朗读”和“念诵”为主,教学中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记忆和背诵”,而对于《德道经》这样文简义奥、涵盖天地的国学经典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和诵读。本文以《德道经·观眇》诵读为例,探索一下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听音感知传统文化,初悟“经典诵读法”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鲜活的、立体的、多维的,以“音”导入,拓展了多种感官对经典的体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始,让学生聆听青年吟诵家程滨老师吟诵的《短歌行》录音,然后激情齐诵《短歌行》,去感受中华古文化宏大的文学与思想艺术、张弛有致的节奏韵律,以及深邃清幽的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诵读经典就是为了接近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吟诵”“念诵”和“观诵”的对比入手,引入对道家诵读方法“观诵”的详细介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诵读时利用光和音内观胸腔的正中央,观想经文里的文字,让其一个个地在胸腔正中央出现,使这些字能够放出光来,照亮自己的胸膛。由此感受中华民族最厚重的文化,深刻思悟华夏文明最辉煌的智慧。
三、内观诵读法诵《观眇》,感受经典“声”和“音”
诵读前调整学生情绪:端正宁静,舒眉垂帘;面带微笑,正气专注;快乐放松,恭敬感恩。然后带着这样的状态字正腔圆地反复诵读《观眇》三遍之后让学生说体会,并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自由诵读,指名诵读,结合自评和他评,形成立体交互的讨论模式:说说自己诵读和听诵时的感受,教师提升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配上“钟声”和“箫声”,运用内观诵读法反复练习诵读。接着播放熊春锦教授诵读的《观眇》,示范诵读引领,让学生在听、思、说结合表达自身的感受之后,教师解说“声”和“音”的区别和联系,并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断句、重音、语速带来的音场差异。引导学生诵读时找准属于自己的“音”,达到“意声相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能使学生在培养语感的同时,逐步掌握观诵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观诵习惯,促进学生注意力和良性意识的培养,提高经典诵读“开慧启智、身心和谐”的效果。
四、研究文字文理特点,诵读提升精气神
汉字是“天人合一”状态下对宇宙万物的认知的表现形式,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把汉字演化、国学知识、生命智慧的学习和经典诵读的“修身”功效整合在一起,能使诵读的境界和效果大大提升。从汉字来源与演变过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来源和汉字之美,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喜爱。如“也”字在《德道经》中出现了179次,在《观眇》中就出现了8次。古人为何会反复使用这个字呢?让学生观察“也”的演变过程(如图所示)后设疑:从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出,“也”原来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解说:“也”原来是“蛇”的形状,道家认为身体内的“灵蛇”是先天肾气中的肾火。诵读时不断地呼唤它,就启动和激活了体内先天肾气的应用,达到诵读同步调动体内精气神的目的。
配乐播放《观眇》内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灵感悟每个汉字在身体内对应的部位。通过默诵和齐诵,自由观诵《观眇》,注意特别强调“也”的读法,感受自己身体下部的自动收缩、跳动和能量感,同时注意把心打开,和天地连起来。
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诵读、咏唱、解读而悟道
诵读经典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咏唱经典法。它是运用“声”和“音”对经典进行格物实践,从而达到物格音成。让学生倾听著名画家韩金英咏唱的《观眇》录音,说感受(预设:宏大圆融,经典自然流淌进入心身),告知学生也可以用这种咏唱的方法诵读经典。可以配上熟悉的曲调来唱读,也可以随心谱曲来诵读。学生自由配调咏唱观眇》,指名咏唱,教师示范咏唱,同桌互相咏唱。对经典的“咏唱”,拓展了诵读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悟经典的境界与魅力。
“道”虽是宇宙的本源,却也是千变万化、无处不在的。做一个知“道”的人,妙不可言。让学生把诵读《德道经》的体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用“ ,此乃 之道也”的句式写一写对“道”的认识,并展示评价交流学生对“道”的理解。然后欣赏著名画家韩金英的《德道经》系列绘画作品,并提示:除了通过诵读来感悟《德道经》之“大道”外,还可以通过绘画、书法、歌唱、舞蹈来表达对“道”的认识体悟。同时引导学生:“中国文化的经典还有《易经》《黄帝内经》《论语》《大学 》《中庸》等,时时诵读之,日日感悟之,让这些国学经典渗入我们的血液,刻进我们的灵魂。”
六、结语
本文突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和背诵”的狭隘视角,通过多种诵读形式,结合中国文化中的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手段,运用“内观诵读法”诵读《观眇》,多维度、多感官地传递和启迪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认识“也”字的文理特点,认识隐藏在经典中的“自然大道”,并以《德道经》为导引,推荐诵读更多的中国文化经典,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洗礼,开慧启智,和悦身心,提升精气神,使学生逐步悟“道”、知“道”,从而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笔者通过六年多的诵读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盎然,百遍诵读后亦茅塞顿开,能够活学活用经典。在国学经典的润泽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增强了记忆力、注意力,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素材,阅读和写作水平显著提升。德行素养明显飞跃: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处事圆融,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增强,爱国情怀落地生根。
4.国学经典记忆方法 篇四
习蒙妈妈,选择邻居,孩子不学,破机机,唐燕山,义正方,教五个孩子,全名杨。国学喜欢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教室,吹进我们的心里,了解传统文化,改善自己的耕作,促进传统文化,美好的爱情中国。
神圣的土地,千年的国家遗产,什么是中国学校?也就是说,长江流向东方的水面,波浪冲刷着英雄,河流的历史可以承受时间的洗涤和深入数千年,也可以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从中受益精神财富,深厚文化
门徒的教训我们的人生的规范,教导学生行为的生活规范,不教,过去的父亲,教导疏忽,惯性句的分割短,意义深。孔子对学习和朋友的态度是值得学习和学习的,三行,我一定要阎艳,敏感,好学,无耻的朋友从远方问好,享受自己。第一句话意味着几个人走到一起,这必须能够做我的老师,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努力学习,更多地向别人要求,第三句话告诉我们 真诚对待朋友们,这些话,虽然孔子从两千年开始,但着名的话,意义深远,就是所谓的:海纳河流湖泊大,如果我们想拥有雄伟的山脉和海,它必须是从普通人身体学来滴。
会极其凌厉,小山列表,国学有太多无尽的生命智慧,冷漠的明治,安静的志远。
我很高兴洪小厚厚的学术渗透我,所以我深深地感受到厚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我理解古典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是把历史作为镜子对古镜,建立正确的展望生活,世界观,实现生活的梦想,实现中国的梦想
5.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篇五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4)全班齐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弟子规》教学设计 东环路小学陈美丽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6.国学经典与教育 篇六
黔江区城西中心小学校庄开阳
最近,我校掀起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学习热潮,我认真学习了各位教育名家的思想。曹教师谈到了国学教育与师德修养,重点讲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教师就要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要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广博的学识,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较强的人格魅力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
教师职业的崇高、伟大,是由教师工作对人类、对社会以及对学生个人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决定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是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为新生一代攀登高峰架设了“人梯”;又是儿童教育和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影响着儿童发展的命运。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因而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劳动与其他职业实践相比,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总起说来,教师承担着独特的伦理责任,教师职业的主要特点在于高度伦理性。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客观地位、历史作用及其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将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经常是无形的、潜伏的、长远的、深刻的,往往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无意性,无形性,决定了影响的性质的两重性,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可能由于一次作文讲评,使一个学生走上作家的道路;可能由于一次道德谈话或教师的一次道德行为,促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也可能由于一句刺激的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心灵上终身的创伤,甚至断送了学生的前途,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这就是教师职业独特的伦理责任。
同时,教师的工作还有其自主选择性。他们在执行自己各项具体任务时,在不同情况下与学生及有关职员交往中,有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方式、方法的自主权。这种权力是职业本身赋予的,任何人无权亦无法剥夺,无权亦无法限制。教师使用这种权力,完全由自己的道德来调节。例如,在考场里,当发现学生作弊时,教师采取什么态度和对策,完全由教师本人自由选择,作出决定,他可以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放任不管;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促使其停止作弊;亦可以公然揭露学生的作弊行为,当众训斥;还可以杀一儆百,把该生逐出考场,等等。教师选择任何一种态度、方式或方法,完全是自主的,自由的。固然学校可以提出各种要求,制订有关规定、守则,但所有这些,都无法限制或代替教师自
由选择具体态度和方法的权力,无法控制由教师采取的具体态度、方法而产生的后果。可见,教师劳动中的某些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肩负的伦理责任。
当然,通常所说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即教师除了运用教材和物质教具进行教育教学之外,主要运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等“精神教具”进行教育。尤其是教师的道德面目,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并且,教师所用的教材和物质教具,也要转化为教师的精神财富,才能发挥教育作用。这种转化的过程和程度,又取决于教师的伦理责任感,取决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正如蒙台涅所指出的那样:只有高尚的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对儿童的爱好取宽容态度,才具有指导他们的能力。爱因斯坦也指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斯宾塞更明确地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的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熟悉。
因此,教育与教学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假如教师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求上进,那么,他将是一个不称职的、误人子弟的教师,将“逐渐归于淘汰”。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方面又要像海面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不断完善,道德修养方面更要不断完善。知识技能的完善,往往有赖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例如,教师集体的协作精神要加强,要明确熟悉“没有一个教育者有权单干”。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人格完善的标志,也能帮助教师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在师生互助中产生情感交流。教师经常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关于感激、依恋一类的反馈信息。这是任何其他职业所没有的“精神报偿”、“教育乐趣”。很多教师所以能对待学生胜过对待自己的子女,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不断进取,往往是这种“精神报偿”、“教育乐趣”所致。这种“精神报偿”、“教育乐趣”,给教师以有力的鼓励和鞭策,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越是不断自我完善,越能获得积极强化,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也就越强烈。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亦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结果。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奉献是师德的根本,学习是奉献的源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治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借着学习国学经典的机会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家之长,用来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7.国学经典——创新德育之路 篇七
一、用国学文化浸润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习惯,树立崇高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感,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教化力量,先后打造了“崇正门”、“养正桥”、“启智池”、“孔子像”等八大国学知识景观,营造了“一草一木都育人,一砖一石会说话,块块匾牌吸眼球”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健康、浓郁的国学氛围中茁壮成长。如,“养正桥”设计就是紧扣“童蒙养正”主题,将《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石刻于桥廊,共32栏,八章节每章节插图一幅,分别是母子读书、父教子图、勤学图、叠被图、孔融让梨、孟子识字、黄香温席、教子图等。“启智池”的设计以“天道酬勤,志存高远”等励志求学名言精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对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用国学文化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显现在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应当实现其应有的德育目标。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至关重要。
国学经典在教育内容上有着思想智慧与人文精神内涵,浓度极高,在教育方式上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形成良好美德、优雅气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课程管理,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并编制了国学教材。为了有效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工作,学校群策群力打造国学研讨课、示范课,探究出了有效的国学教育课堂模式。通过熟读成诵,读中感、读中悟,古文与现代文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修炼了品质。
三、用国学文化让学生晓道德知礼仪
国学经典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学生每天诵读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须静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等经典,短期内对学生的“三修”即“修言”、“修心”、“修行”,虽然无立竿见影之功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童时养成的“童子功”必将成为他们一生做人、行事的准则。怎样诵读国学经典?校内,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值周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句经典,结合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进行讲解、诵读。每天课间操前,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经典诵读三遍后再做操。每天利用上午晨会、下午上第一节课前10分钟由班级组织诵读经典。校外,放学回家睡觉前20分钟,要求家长与学生一起诵读经典,一起重温忠孝礼仪。如此一来,“向真、向善、向美”成了师生、家长的共同体验。学校向学生推荐诵读的内容为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笠翁对韵》;四年级《千字文》;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大学》等一些国学经典。
四、用国学文化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
活动是喜爱的源泉,活动是兴趣的根本。只有将国学经典教育生动化、活动化,才能提高学生对国学的热爱,做到知行合一。
1. 开展常规活动。
听一听。每天下午的校园广播时间播放国学经典诗文或国学经典音乐。唱一唱。将国学经典谱上适合学生演唱的曲子演唱。写一写。学生每周至少抄写一篇国学经典的书法作品或是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在学校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览。画一画。给古诗配图或将国学经典中的故事进行绘画。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和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比一比。每学年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吟诵比赛、抄写比赛、绘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和班级黑板报比赛。演一演。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各班级收集本班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形式有国学经典吟诵、童谣、快板、文艺表演、故事演讲等。赛一赛。学校阶段性开展班级诵读会、年级诵读会、诵读擂台赛和国学文化节活动,学期末评选“国学秀才”“国学进士”“国学榜眼”“国学探花”“国学状元”等。
2. 举办特色礼仪活动。
一年级新生入学时,举办“开笔礼”仪式,通过“三拜孔子”“朱砂启智”“开笔破蒙”等仪程,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启蒙教育,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书写少年中国梦”,让学生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长大后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六年级学生毕业时,为他们举办“成童礼”仪式,以“告别童年、感恩老师、感谢父母、励志成才”为活动主题,通过诵读《孝经》,朗诵《父母赞歌》,拥抱父母,行谢师礼,写感恩卡等仪式,表达对父母和教师的感恩之情。通过“走进少年时代”宣誓,学生们带着昂扬的斗志走出陪伴了他们六年的母校,为小学阶段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8.国学经典选读 篇八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9.国学经典感想 篇九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10.《国学经典》6 篇十
(一)常识
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23、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24、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
25、唐诗的风神体现在阔大意境、少年精神、刚健气息和优美情调四个方面。
26、词的特质表现为细腻体察、意境幽深、结构曲折、婉雅声情。
27、元曲的特点包括语言通俗、气质俚俗、情怀质朴、形式自由。
(二)名词解释
1、国学
2、今古文经学
3、《尚书》
4、《诗经》六义
5、《论语》
6、《竹书
4、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8、“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19、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20、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
22、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纪年》
7、《资治通鉴 》
8、《通鉴纪事本末》
9、《通典》
10、《文献通考》
11、二十五史
12、《史记》
13、《汉书》
14、庄周梦蝶
15、合同异
16、“白马非马”
17、朱熹
18、王阳明
19、《文心雕龙》 20、别集
21、总集
(三)问答题
1、浅谈研究国学应具备的素养。
2、经学的意义何在?
3、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
4、谈谈教材中所说的阅读儒家经典的三大原则和四种方法。
5、礼学的四个层面是什么?
6、《孟子》在仁义和民本思想四个方面的讨论是什么?
7、简述《尔雅》的研究价值。
8、史书研读要注意哪些问题?
9、简答先秦子学兴起的原因。
10、以子学学派的地域性特点简介几个主要学派。
11、谈谈老子的思想方法和行为追求对后世的影响。
12、庄子的思想立足于那两个基点?
13、韩非学说的思想体系有那几个特点?
14、《吕氏春秋》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5、从子学的内容回答中国哲学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16、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
17、谈谈楚辞的文学价值。
18、简述教材所举的研读《楚辞》的基本书目。
19、如何研读集部著作?
20、中国文学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名词解释
1.国学P11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的骨架。司马光编这部书的目的是给国君理政提出借鉴,全书以政治、军事、外交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8.《通鉴纪事本末》P88是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作者是南宋的袁枢,他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并参修《宋史》列传。袁枢根据《资治通鉴》的重要史实,按照事件进行分类编辑,每事做一个标题,并把司马光的史论也附上,他编集了239个事目,2.今古文经学P24 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典多在文、景时期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而古文经,则是在景帝晚期、武帝初期所发现的古本。
3.《尚书》P46《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献中最完整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成熟的标志。
4.《诗经》六义P5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六义”是对《诗经》内容和诗法的概括,可分为“三体”、“三用”。“三体”是指风、雅、颂三种体式。“三用”是写诗的方法,即赋、比、兴三种方法。
5.《论语》P60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今本《论语》共20篇,492章,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当时的诸葛侯、官僚、士人之间的对话,带有浓厚的语录体色彩,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6.《竹书纪年》P85—86也被称为《汲家纪年》、《汲家古文》或《汲家书》,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竹简长2尺4寸,每简40字,共13篇。它用魏国的文字书写而成。《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启到魏襄王期间的历史事件,其不仅年表详细,而且很多年记载与《史记》以及儒家经典的描述不同。
7.《资治通鉴 》 P87—88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贯穿16个朝代,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共294卷。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这部书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由刘羲叟编订年历,作为全书
从“三家分晋”开始到“世宗征淮南”结束,共42卷。
9.《通典》P88是杜佑所编纂的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刊、州郡、边防9门,其下属子目共1584个。目下按照朝代顺序进行记述,以时代为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书取材广博,其中注明出处的资料来源就有248种。特别是其所记载的唐代制度详于“两唐志”,并收集了很多唐代诏敕、奏疏、纪事,多是原始资料。
10.《文献通考》P89—90为宋元时期的马端临所作。全书分24门,共348卷。
由于马端临编写的《文献通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通典》的不足,对《通典》的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效社、宗庙、王、礼、乐、兵、刊、舆地、四裔19门加以补充,并对天宝以后到宋嘉定之末的制度进行了续写。另列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特异5门,为马端临的新创。对中唐以后史料的记述,最有价值。
11.二十五史 P91“二十五史”是中国25部正史的合称,“二十五”这个数字是
历代累积而成的。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先后有“前三史”、“前四史”、“十史”、“十
三史”、“二十四史”等合称。最近的一次是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后来学界习惯将《清史稿》列入,称为“二十五史”。
12.《史记》P91—9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有时也省称
为“太史公”。它为西汉太史令司马迁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自传说时代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大约近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全书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13.《汉书》
P91—92《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东汉班固待人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反秦到王莽新朝败亡期间共230年的史实。该书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这本书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而讲究文法,全部彩了骈文的形式,辞采优美,内容丰富。全书共50篇,其中总论5篇。
20.别集P165
别集是作家的作品集,在汉末形成。按照内容分,可分为全集、体裁集、选集、分期别集。别集集中保存某一作家的诗、词、曲、散文作品,14.庄周梦蝶 P116《庄子·齐物论》也记载了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晚上睡觉时梦见了蝴蝶,第二天早上起来想: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呢?可以看出,在庄子心目中,物和我之间是没有界限的。
15.合同异
P128—129 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这一派认为天下的东西都是相同的,其与庄子的齐物论有点相类似。实际上是泯灭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差异。惠施的合同异则是建立在逻辑表述之上的,是方法推导的一种结论。合同异泯灭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在看似不同的事物中寻找其相同点,在差异性中寻求其相似性,忽略事物的个性,而重视其共性。
16.“白马非马”
P130“白马非马”是离坚白派的标志性观点,他是说白马不等于马,其理由有:第一,马是一个类的概念,白马只是类中的一部分,故白马不能等同于马。第二,马只是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着,而白马则是实在的。第三,白马是有专色指称的,而马则可以指称任何色的马。
17.朱熹 P151朱熹早年学习佛道,31岁时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后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体系继承并总结了北宋理学的结论,而成为明清的官方哲学。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由无极而太极。第二,理气同体。第三,理一分殊。第四,性分天理和气质。第五,人心分为道心和人心。第六,居敬穷理。
18.王阳明 P155真正将陆九渊心理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的是明中叶的王阳明。王阳明初学朱熹学说,批判地吸收了朱熹注重先验性的“理”的本体论。后来又出入佛、老,受宗教心性学说的影响,继承了思孟学派的“尽心”和“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王阳明认为心就是理,把陆九渊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结合了起来。吸收了南宋以来的事功派的理论。
19.《文心雕龙》P169
21.总集
P168
总集是汇编多人的作品而成的。有其选择的标准,标明“全”的总集,过分地追求大而全,而不分好歹地全部收录,其人微言轻资料可以,但阅读起来却很不方便,便有人从中选择编集。
(三)问答题
1.浅谈研究国学应具备的素养?P17
答:一要有文献根底
中国的传统学术集中于经、史、子、集四部之中,这是我们进行国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库。
二要重小学基础
要掌握文字、音韵、训诂的基本方法,这是从事国学研究的基础。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即现在的文字、音韵、训诂学,这是阅读古代典籍之前具备的学术素养。
明训诂、辨章句、通旨趣、括精要是读书的四个步骤。
文字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字的形成,比如象形、指示、会意、转注等。音韵学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读音。
“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学问。训者,顺也,指顺其义理、语气而理解其文意;诂者,故也,指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
三要以实证为法
国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因为其中很多现象、事件、思想,与我们现在的环境有很大不同,我们必须还原过去的“情景”才能想清楚,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结果。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提出的,是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
献进行对比,可解析传世文献记载中没有说清楚的问题。后这个方法发展成三重证据法,就是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出土实物进行对照。这是考古学常用的方法。
四要能纵横兼通。研究国学很大程度上要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文化和艺术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历史时空观,才能准确地看出某一人和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用。通常我们把一个现象放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进行研究,如地域文学、地域文化、区域风俗、方言等,正是用空间的视角加以考察的。或者运用时间建立一个坐标体系,把某一现象放在这坐标中看,就很容易清晰地看出其前后变化的意义、内涵和特
三、以自新的理念寻求出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加强研究,把积攒了几千年的学问好好梳理一下,看有多少财富可资交流。从整个学说体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学说体系。这一体系中有一些是落后的,不能与时俱进;但其中也有很多沉睡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和方法资源值得提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先进的内容从传统文化中分析出来,关注其对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文明形态的影响。
四种方法:一是循传注而精训诂。要选好的注本来读,把里面的意思弄清楚。
二是通大义而知宗旨。字句疏通之后,要知道每一段是什么意思,每一篇讲的是什征,同时再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因素,就能看出这个现象产生的背景。
2.经学的意义何在?P25 汉代经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化谱系的形成,也意味着知识分子和统治集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达成共识,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末帝制的结束。而对中国文化的浸润作用,到现在仍在延续。
经学以其形态,充当了中国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儒学的基础性学说。
3.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P26 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二是经学玄理化。
4.谈谈教材中所说的阅读儒家经典的三大原则和四种方法?
三大原则:
一、以扬弃的意识择善而从。
阅读经书,要注意吸收其精华的东西,抛弃糟粕的东西。我们现在也需要对儒学重新阐释,重新认识,来看哪些东西为我们时代所需,而不必一定复古,更不必回归原始经义。
二、以客观的眼光审视得失。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这局限性既来自于视角,也来自于时代。对于儒学,更要作如是观。我们要避免在不了解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先入为主,妄加评论。要注意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和社会上的每一个现象,思考它产生、变异的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去分析,而不要先入为主建立某些价值判断。
么意思,是围绕着什么问题在说,通过章句之学而知篇章义理,进而通晓全书宗旨。
三是明演进而晓流变。儒学的发展具有时代性,读任何一本经书都要留意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如何阐释。
四是守一经而立根基。要研究中国传统学术,至少要精读一本,精通其本经、传疏和研究状况,这也是古代学者常用的入门方法。把一本经书及其历代研究作为根底,而把其他的作为辅助进行略读。我们一生能把一本经书读透了,精通了,已经很难得。
5.礼学的四个层面是什么?
6.《孟子》在仁义和民本思想四个方面的讨论是什么?P52
礼学分成四个层面:一是礼义,它是对礼的本义的阐述,包括礼的来源原则、内涵等,是从理论的角度,或者说是思辨的角度进行的形而上的概括。二是礼仪,即那些形而上的概括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中。三是礼制,礼仪是规定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而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四是礼度,即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的调整的尺度。
7.简答《尔雅》的研究价值?P69
答:《尔雅》的价值,一在于作为训诂的基础,使我们了解到很多字的本义。二是奠定了类书先例。古代的类书就是按类编纂,《尔雅》也是按照天地、日月、四时、禽兽来划分的,这是最早的类书体例,对后世很有启发。三是博物资料。其中了很多名物资料,如四野、五方等,对汉代博物意识的形成很有启发,博物意识催生了汉赋的排比和博物。四是作为汉语史料《尔雅》保存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资料,来研究上古汉语。
8.史书研读要注意哪些问题?P80
一、明大势:明晓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二、知得失:以史为鉴,以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作为现在的借鉴。
三、审源流:分析中国古代历史制度变迁。三是燕齐派,其主要分布于现在的河北、山东北部、河南东部,以空疏迁怪之谈见常,与邹鲁派的严谨守成不同。
四是三晋派,主要分布在战国时期燕、赵、韩等地,即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北
四、阐幽微:认真阐述中国史书的细节。
五、辨真伪:辨析典籍的真伪。
9.简答先秦子学兴起的原因?P108 答:先秦子学兴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官吏流散。平王东迁以前,学者主要集中在官府和贵族阶层,这时的学问很大程度上是王官之学。东迁之后,中央政权衰微,原先供职于王室的官吏开始流散,道术为天下裂,由于各种官吏所掌握的知识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对天下的问题的认识亦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学派。
二是士阶层形成。学术最初是在“士”以上阶层开始普及的,天下大乱之后,士阶层就谋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开始建构自己的学说,来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以达到救世之弊的目的。
三是官学解体。商周时期,学在官府、学在贵族,而下层的人民掌握不了文字,自然也掌握不了学术的根本。东迁之后,官府解体,除一小部分人留任外,多数则流散民间,或者投奔诸侯。前者以办私学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后者则寄食诸侯、贵族门下,相互辩难,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四是人才需求强烈。春秋时期的诸侯不再单纯地向上天乞求自己的合法性,转而向民间寻求对自己的国家和政权有所帮助的人,因此礼贤下士成为社会普遍的风气。春秋旧中国是士阶层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只要有才学,通过游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促使更多的士人有意识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提出见解。
10.以子学学派的地域性特点简介几个主要学派?P109 春秋时期,不同地域也产生了不同的学术体系,或者说是不同的学说体系适宜在特定的地域发展。两者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学派的地域性:
一是邹鲁派,其主要分布于现在的山东半岛一带,他们主要讲仁、义、礼、教化等,以孔子、孟子及后来的荀子为代表。
二是荆楚派,其主要分布于现在的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老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部一带。
11.谈谈老子的思想方法和行为追求对后世的影响?P114
最主要的有三方面:
一是言不尽意的倾向:任何可以表达的道理都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任何可以称呼的名称都不是恒久不变之名。
二是反对世俗的价值:回归于天性,天性即自然。三是启发了重自我的一派:强调为我利已,轻物重生。
12.庄子的思想立足于那两个基点?P116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庄子所强调的心斋,就是虚心应物。虚心是让心灵清虚,把心灵打开;应物就是应对天地之万物,完全泯灭自己的内心,泯灭自我和万物之间的界限,而把天地万物都摄入自己的心中,把自己和宇宙运行的大道、宇宙混沌状态结合在一起,排除自己的一切杂念。
二是坐忘。坐忘就是独处。儒家所讲的独处,叫坐忘。慎独是指在你独处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道德。
13.韩非学说的思想体系有那几个特点?P125
答: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以性恶为重法的基点。第二,以法后王为变革依据。第三,以实用为求治的根本。第四,以法治为德治的替代
14.《吕氏春秋》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33
答:《吕氏春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诸说、弃封建。第二,隆君主、明时变。第三,蹈清静、尚实用。
15.从子学的内容回答中国哲学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P127
答:概而言之,中国哲学主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天人论。二是本体论。三是名实之辨。四是运行之理。
18.简述教材所举的研读《楚辞》的基本书目?P165
答:研究《楚辞》的代表性性作有如下几种:
1、王逸的《楚辞章句》
2、洪兴祖的《楚辞补注》
3、朱熹的《楚辞集注》 16.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P158 答:视角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中西哲学之间的方法差异也是非常鲜明的。一是求道理与求知识的不同。西方哲学注重追求对知识性的掌握,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道理,即侧重探讨天地运行和社会运行中所蕴涵的伦理和道德。西方哲学求知识是19.如何研读集部著作?P171
答:
一、以总集求博览
二、读一家求玩味
三、以纵观审通变。
注重研究客观规律,而不甚关注这些规律的文化意蕴和伦理意义,在思考的时候强调细部分析;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整体的观照。
二是主体化和对象化的不同。中国哲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将对象主体化。西方哲学常常采用对象化的方法,把要分析的事物作为客体,即把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加以思考。
三是重整体和重个体的不同。中国哲学或者中国学术对万物进行讨论的时候是从整体着眼的。重视整体的圆融观照,更关注物与人、天与人、人与人交际的领域,并将各种关系作为讨论的焦点。
四是重变异和重概括的不同。西方学术强调使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而后通过归纳或演绎将各种现象概括出来,并通过形而上来概括描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这种概括更多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变性。而中国哲学看来,天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的事物是无法概括的。中国哲学不追求对一个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而侧重用通变的观点来审视事物的演进。
17.谈谈楚辞的文学价值?P162 答:第一,文体启发
一是前四后三的字句;二是对偶句式;三是参与到散体大赋的建构之中,成为散体大赋的组成部分,促进了散体大赋的产生和演变。
第二,文法价值
一是象征;二是感兴。象征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第三,文风影响
楚辞的文风是非常肆丽的,丽是绚烂之丽,肆是恣肆之美。
第四,文气形成
所谓的文气就是文章中所流淌的气韵。
四、以横观较长短
五、以文体明法式
六、以篇章赏意趣
20.中国文学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73
答:中国文学有着与西方文学不同的特质,就文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西方文学有着发达的史诗系统,如《荷马史诗》等。但中国古代却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中国诗歌重视感情的表达,而轻视对事件的叙述,这是一个基本倾向。
二、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中国传统小说重视情节的叙述,相对忽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这是由于中国小说在明清时期,多出于说书人表演的缘故。中国具有发达的史传系统,侧重刻写历史人物,小说有一部分是从史传系统中分化出来年,在形式上多有要采用纪传体,不可避免地更注重对故事情节的刻画。
三、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戏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戏曲追求的是一写意性,而西方戏剧追求的是写实性。西方的戏剧重视三一律,即要求时间、地点和人物要有一致性。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一是程式化;二是抒情性;三是虚拟性;四是综合性
四、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