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通用15篇)
1.《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一
《统计与平均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张继安设计、执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2~9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材选择了一个小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分两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层次先放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而又不能圆满解决的现实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第二层次让学生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交流。在第二个层次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直观地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揭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中既安排了巩固求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练习,也安排了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的练习。
教学中,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极富挑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多角度思索、交流中,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和实际需要,最终借助条形统计图的感性支撑,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作用和统计对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会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体悟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
提前开展套圈游戏,制作课件。为学生分组活动提供可移动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
一、再现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课外活动我们进行的套圈比赛还记得吗?(课件出示套圈游戏热闹场景)当时你套中了几个?
2、(课件分别出示第三小组4人和第四小组5人套圈情况统计图)游戏结束后,我们对套圈情况进行了统计。(板书:统计)从这两张统计图上,你分别知道第三、第四小组套圈的哪些信息?
3、提出问题:把两组套圈情况作一比较,你觉得哪组同学套得准些?(将两组统计图放置一并出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的想法:
①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 ④分别算出2组套中“总数”进行比较 ②用最少的个体进行比较
③单个个体逐一比较 ⑤分别算出每组平均人套中的人数
2、组织全班同学分别对每种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发表看法。(经过对各种方案可行性讨论,让每位学生充分感受到,只有分别求出“每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即求“平均数”来比较,才公平、可行。)
3、分组讨论:怎样求出第三小组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可以移动小组内活动统计图)
4、全班交流:
方法一: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使第三组4人套中个数同样多。(要求上台边汇报、边演示,教师适时提出“平均数”概念,并板书,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移动”过程,红线突出“平均数”7个。)
提问:平均数7个是第三小组每个人真的套中7个吗?怎样理解平均数7? 我们是应用什么方法得到平均数7个的?
板书:移多补少 方法二:把每个人套中的个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板书:6+9+7+6=28(个)28÷4=7(个)
归纳: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5、谈话:第四组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注意: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时突出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是“4”?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移多补少”过程)
6、提问:现在你能比出第三组套得准些还是第四组套得准些了吗?为什么?
7、全班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
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支数。
(2)指名汇报对三个笔筒铅笔进行“移多补少”操作,并汇报操作结果。(3)提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支数表示什么?还有其它办法求平均数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讨论后,通过课件展示球队队员照片,并标出平均身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下面一些信息,你能说说对它的理解吗?(1)期中考试中三(1)班的数学平均分为80分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明道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师:是不是每人都捐款3元呢?是什么意思呢?(3)全国三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4厘米。师:可能有同学的身高是150厘米吗?为什么?
2.《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需求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恰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并激发其挑战的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活动当中。
师:同学们, 你们看过《大耳朵图图》吗?今天小豆班进行了图图队、帅子队的投球比赛, 每人投10个。你们想知道他们投球的情况吗?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1.人数相等比较两队投球成绩。
师:如果你们是裁判, 觉得哪一队投球的水平高?怎么比?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总个数, 判断帅子队投球的水平高。
2.人数不等比较两队投球成绩。
师:可图图不服气, 找来快快又进行了一场投球比赛。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师:这回图图可高兴了说:“我们队赢了。我们队共投中16个, 帅子队才15个。”小裁判们, 你们觉得图图说的对吗?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习需求, 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 形成正确的思路。我将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图图”贯穿课堂, 通过观察、比较两队投球成绩统计图, 引发问题:哪队的投球水平高?不仅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而且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在情境中, 设计学生担当裁判员的角色, 由“被动”转为“主动”, 使学生与学习内容更加亲近, 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 主动投入参与。
二、动手操作, 追问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充分的感知, 把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由“难”变“易”, 由“复杂”变“简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对教材预设问题的不断追问。
师:在人数不等的时候, 要比较两队的投球水平, 比总个数不公平, 那比什么合适呢?同桌之间互相商量后汇报。
方法1:移 (利用白板的交互作用在白板上移) 。我们可以将这个移的过程叫移多补少, 最多的变少, 最少的变多, 使得同样多, 找到平均数。
方法2:比平均数。先把每队投中的个数合起来, 再平均分, (相机板书:先合后分) 使得每个数变得同样多, 就得到这队的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先合再分的算法找出每队投中的平均数, 还是帅子队投球的水平高。图图输得心服口服, 他觉得平均数太厉害了。特别是当他们队的人数比帅子队多1人, 比较投中的总个数不合理时, 就比平均数。
师:仔细观察统计图, 如果图图队不加快快, 就他们三人, 他们还会输吗?为什么?
师:如果想要超过帅子队, 有什么好建议吗?
师:如果王子投中5个, 他们队投中的平均个数会怎样?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交互性, 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白板上移一移, 使每人投中的球变得同样多, 从而更深刻地掌握平均数就是使不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在人数不等的时候, 要比较两队的投球水平, 比总个数不公平, 那比什么合适呢?”从人数相等到人数不等, 问题前后保持连贯, 由浅入深, 层次分明。并且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 又提出新的疑问……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层层递进的探索中, 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适用性, 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联系实际, 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 从中去学习知识, 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1.根据比赛规定, 输的队要给赢的队小礼物。瞧, 图图拿来了三筒笔, 分别装有6支、7支、5支。要把这些笔平均分给帅子队3人, 每人可以得到几支笔? (列式计算或移多补少。)
2.小美用三条分别为14cm、24cm、16cm的丝带准备回赠给图图队。算一算丝带的平均长度是 ( ) 厘米。
3.图图知道自己的身高有101厘米, 想公园里有个小池塘, 写着“平均水深85厘米”, 下去游泳不会有危险。你们觉得呢?我们来看水底示意图 (图略) 你发现了什么?
4.图图今天可开心了, 唱了首歌, 让小豆班的小朋友给他打分。
图图最后演唱得分是多少?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看, 健康哥哥也算了下, 怎么不一样啊?
9+7+8=24 (分) 24÷3=8 (分)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 在应用环节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 都紧密围绕有关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 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和灵气, 使数学更加丰富多彩。
3.“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
2.了解加权平均数,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3.会用样本的加权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理解、讨论、合作交流,体会如何探究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教学设想
1.重点: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2.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3.疑点:加权平均数中“权”的理解。
4.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在此基础上学习加权平均数,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3.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讨论、交流
出示问题:
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出示小明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引导归纳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巩固练习一:
例、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BC
创新 72;85;67
综合知识 50;74;70
语言 88;45;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分)。
B的平均成绩为(分)。
C的平均成绩为(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分)。
B的测试成绩为(分)。
C的测试成绩为(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题中4, 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计算结果称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4.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
5.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
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感到……
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
本节课在对你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一些事情进行分析时,会有什么帮助?
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大荔县户家初级中学)
4.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体会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3.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4.能正确、全面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统计图表的知识,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会把物品和数字平均分。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种运动?四(1)班的孩子也很爱运动,他们将进行踢毽子比赛,请你们来当裁判。
请一个同学宣读比赛方法:分组男女团体赛,半分钟,按技术高低判定输赢。来看看他们的成绩,左边是女生成绩,右边是男生成绩。女生派出4人,男生派出4人。好巧,女生每人都踢了6个,男生每人踢了7个,男生赢,还是女生赢?怎么看的?
比总数,再引导看一般水平,女生每人6个,女生的一般水平就是6个。男生每人7个,男生的一般水平就是7,男生的一般水平比女生高。女生敢不敢再赛一场,让我们快来看看第二轮成绩。各位裁判,这一场,谁赢了?你怎么想的? 女生:6+9+7+6=28 男生:10+4+7+5=26 在黑板上列式。
这一场女生胜利了。这一组一个请病假的男同学来上学了,正好赶上了这场比赛,他也要参加,你们同意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四(1)班的女生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看到成绩后,就得意地笑了。女生为什么会得意地笑了?女生总共28个,男生总共30个呀? 生:因为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比的是一般水平。
师:一般水平,就是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最后变得同样多了。求一般水平的这个数,我们现在就是求平均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平均数,从字面来看,就是把原来不平均的,变得平均了。女生6、9、7、6个,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男生10、4、7、5、4,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和同桌讨论。汇报。
师小结:平均数常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二、巩固新知 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 生活中你有听过哪些平均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平均数的信息,咱们来看看。例子1:903路公交车,乘客平均等候时间是10分钟。例子2: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20年日均起降700架次飞机。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水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130厘米,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信息,估平均数,求平均数。谈建议。
三、拓展
如果男生再加一人参加比赛,这名队员踢几个就能和女生打平手? 思考并汇报。
四、课堂总结 谈谈收获。
作业:书93页第1、2、3题。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同样多
一般水平
5.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计
濮阳市华龙区石化路第二小学 孙 静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1,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学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教学准备
实物; 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调查本组成员的身高和体重情况填在统计表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生:〃〃〃〃〃〃〃玩卡片。
师:同学们喜欢玩卡片,老师手中有20张卡片,要分给4个小组的同学们(每组分得的数不一样)你们对老师这种分法有意见吗?
2、学生提出质疑。
生:老师分的不公平,有的小组卡片分的多,有的分的少。师:那怎样分的公平呢? 生:每组分的卡片一样多。
师:每组分的卡片同样多,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师:每份同样多的这个数就是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新知
1、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指明学生演示并说明给的过程。
生:因为第一组分的比较多,所以把多的移出来要补给少的,使每个组的卡片数量一样多。
师:现在每个小组分的卡片同样多。我们通过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每个组的卡片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师:现在每组平均分了多少个卡片?(4个)师:咱们再来看看卡片的总数变了没有? 生:没有。
师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这里的平均数是几?(4)
今天,咱们就来继续探讨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板书并揭示课题
2、探索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出每组平均分的卡片数,那么还有其它办法求出他们的平均数吗?
生:我们可以把卡片都收过来再平均分。学生动手演示 师:谁能用算式来表示?
指明学生汇报展示:16÷4=4(个)
师:这里的16表示卡片的(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4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得出的4是它们的平均数。(板书)师:你想对平均数说些什么呢? 生1:平均数,你很公平。
生2:当有不公平的时候,平均数你就来了。
3、打开书P42例1,初步应用(出示例1课件)
(1)例1用了几种方法求平均数?请说出分别是什么方法?(2)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指明学生汇报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移的过程,课件演示。
这个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相比较,有的比它多,有的比它少,有的和它一样多。
小结: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还有些数和平均数一样。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生活中的平均数
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考试统计分数需要平均数,歌手比赛打分时用到平均数,……)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平均数,平均数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三、拓展应用
组织学生根据课前调查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着重要求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2、口算比赛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
3、做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
4、小丽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9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5、出示课件
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2)指名说说 师:平均水深可能比120厘米深,可能比120厘米浅,也可能正好是120厘米,它的实际水深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课下测量你们小组内同学的跳远成绩,再算一算小组的平均成绩,跟其它组的成绩比较,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
(一)移多补少
16÷4=4(个)
6.《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学生会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乒乓球板和球各2付。统计表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师:今天老师想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球赛,有没有信心? 生:(有信心)
师:既然是比赛就有比赛规则,请听好: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2组为甲队;三四2组为
乙队,每队挑选若干名选手来参加拍球比赛。比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哪个队拍的
个数多哪个队获胜。(注意:时间到或球离板后都表示结束比赛)
(给10秒时间商量派谁来参加比赛。)
师:好,甲队老师选4名参赛者;乙队老师选5名参赛者。
生:学生选派选手,编号后上台排好队伍。
备注:如果在这里有学生说出人数不同比赛不公正,教师随即提问: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一致认为求出每一队拍球的平均数是最公平、公正的。
说得一点没错,老师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下面我们首先进行拍球比赛。
师:为了节省时间,每次2个选手一起比,另外1名选手和各队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数数。并
记好所拍的个数。
2、设疑:
师:两个队拍球个数已经公布,可结果还未决定,猜猜看假如你是裁判,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哪个队获胜呢?(学生交流,口答――平均数)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平均数”。)
3、师:为什么用平均数?求出总个数不行吗?平均数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互说回答。因为求平均数公正,又能反映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师:说得真好。边说边板书:公正、代表整体水平
师:怎样来计算平均数呢?谁来说说看?
生: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注意:若出现除不尽可以保留整数。
师:好,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甲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甲队整体水平,乙队
平均每人拍()下,代表乙队整体水平。现在老师宣布:本次拍球比赛×队获胜。同学们
你们还有意见吗?
2、联系生活,深化感知
A、出示一组题目: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对下面3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
(2)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勇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身高一定比小勇高。
(3)出示一副图:(图略)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芳身高1.35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B、学生交流看法,并说明理由。1.2米是一个平均水深,深的地方一定比1.2米深,甚至于有2米,而浅的地方一定比1.2米浅。
师:是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的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看。
生:汇报。(3-4个学生)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个例子,请看。
三、平均数算法的探究。
(1)出示题目:这是四(4)班同学上学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一览表:□ 代表10本。
师: 现在王老师想了解四(4)班同学平均每组借阅图书多少本?
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可以用算式或图示来表示你的想法。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汇报。(选择学生上黑板板演)
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生1:(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第2组的一个个框移给第一组1个,再把第3组的一个框移给第4组1个,这样每组都是三个框,就是平
均每组30本。
师:喔,根据图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你就是就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这个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板书)
生2:我是用(20+40+40+20)÷4=30(本)我是先求出四组一共借阅的总本数,再除以组数就是每组的平均分。
师:噢,你是先把四个组的总本数合起来再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先合后分”的过程。(板书)大家认可他的想法吗?(生:认可)
生3或生4:我的做法其实与生2一样,(40+20)×2÷4=30(本);60×2÷4=30(本)……
师:这2种方法只是求总数的方法不同,其实也是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这也是“先总后分”。
如果出现:(20+40)÷2=30(本)
师:这个算式是谁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由于一、二2组和三、四2组借阅的本数相同,我就先算出一、二2组的平均本数,也就算出了四组的平均本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这份材料里正好一、二组和三、四组借阅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你算出其中的一半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四组的平均数。
★★如果出现:20+(20+20)÷4或20+40÷4 也让学生说说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组都有20本,就把20本作为标准,再把剩下的40本平均分,得到的商再与20加起来。也是每组30本。
师:他的想法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教师可补充说明)他的意思是:首先选出20为标准,再把比20多的数加起来的和除以4,得到的商与前面的20相加,就是每组的平均本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象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做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请观察以上每个算式中的平均数的得数,你能发现平均数的值有什么规律吗?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介于两者之间。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一题。(题略)学生做后评讲。(略)
2、第二题。(可以口答算式不计算)
出示四年级四班高萌同学在作文比赛中的得分情况。
师:你知道评委们是怎样确定她最后得分的吗?
生:先把8个评委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8。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他们的方法计算,等到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学生讨论:
平均数既然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在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师:计算比赛成绩的特殊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根据这一特殊要求再计算出高盟同学的最后得分。
3、师: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王老师这节课能得多少分?
学生商讨后,给老师亮分,你把得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最后得分是多少,请小评委们抓紧时间计算出来。(亮分97)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得分还挺高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什么叫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
求平均数时,首先要求出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和它对应的总份数;或者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找出基数,再把比基数多的数加起来除以总份数,将商与基数相加,得到平均数。
7.《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七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导入:他有一个外号叫“小巨人”,他曾效力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休斯顿火箭队.
生1:老师,我确定他就是姚明.
师:很好,这位体坛的巨星就是姚明,你们了解姚明吗?
生2:我知道他的身高是2.26米,我知道他现在是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
师: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了解这么多关于姚明的信息, 证明大家都很热爱体育.
启示:巧妙地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名人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概念形成
课件展示: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的时候, 姚明领衔的中国队在小组赛上碰到了劲敌立陶宛队,双方势均力敌, 展开了一场恶战.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队首发上场的10名运动员的身高资料.
思考问题:哪个队的身高较高? 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我认为中国队的身高比较高,我是把两个队的5名队员的身高相加,发现中国队的总身高大于立陶宛队的5名队员的总身高.
生2:我是分别计算了中国队和立陶宛队的平均身高之后,发现中国队的平均身高高于立陶宛队的平均身高,然后得出结论,中国队的身高较高.
师:你是如何计算平均数的呢?
生2: 我是把5名运动员的身高先相加然后再除以5之后得到平均数.
师:学生1只需要通过比较总数就可以得出结论,计算过程还简单,你的方法有什么优点呢?
生2:如果两队人数不同我的方法也可以比较,但是他的方法就不行了.
师:很好,也就是说你的平均数在两队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比较两个队的身高情况.
老师认为中国队有超级巨星姚明, 他的身高是226 cm, 他的身高超过了立陶宛队所有球员的身高,所以我认为中国队的身高高,你同意吗?
生3:我不同意,因为姚明的身高只能代表他个人,不能代表整个中国队.
师:那么你认为什么能代表中国队的身高呢?
生3:中国队所有球员的平均身高.
启发:通过问题背景的设置,让学生经过思考、质疑、辩论后得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3.自主探究
教师课件展示:
A 组(10 人) / cm 159,164,160, 152,154,169, 170,155,168, 160
B 组 (12 人 ) / cm 159,159,170 158,170,168, 158,170,158,159,159,168
提出问题:你能比较这两个组的身高吗?
师:和刚才的问题相比,这两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生:数据的个数很多.
师:如果要你计算,你觉得会有什么困难?
生:数据比较多,计算起来可能比较麻烦.
师:是的,数据多,数值又大,如果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是比较困难,仔细观察这两组数据的特点,你能用别的方法来求出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吗? 请各名同学和你的伙伴合作一下,有好的想法和建议,大家交流一下.
理性概括,寻找差异,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及重要的过程.
启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该环节的设计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生生之间的互动、质疑和辩论成了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互动, 从而得出了计算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课件展示问题,比比谁算得快.
(1)某班10名同学在汶川大地震的献爱心活动中 ,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 捐款金额如下 (单位: 元):18 20 22 18 22 18 20 22 18 22,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
教师提问:你算的速度不错,能说说你计算的方法吗?
生1: 我是看这组数据中18出现了4次 ,22出现了4次,20出现了2次, 所以我用18乘以4加上22乘以4加上20乘以2的和 ,再除以10得出平均数是20.
生2: 我是看18和20的平均数是20, 有4个18,4个22,也就相当于这8个数都是20,再加上两个20就相当于这组数据都是20,所以平均数直接是20.
启发: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体育比赛中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在内, 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池塘的平均深度是1.5米 ,小明的身高是1.65米 ,小明到池塘去游泳会有危险吗? 为什么?
生1:有危险,因为平均深度是1.5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达到2米乃至更深,小明的身高只有1.65米,所以会有危险.
启发: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设计,把社会热点问题放到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也是数学课堂的教育职能之一.
二、教后感悟
1.注重情景引入的效果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个成功的情景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2.数学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8.《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习解决生活中平均数的问题。
3.通过活动感受平均数丰富内涵,能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一、认识平均数,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有一样特别的学具。(学生发现——飞镖。)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从飞镖比赛开始。
师:看,这是丽丽和强强三次投飞镖的成绩,看看谁能赢?你是怎么比较的?用哪个数表示他们的水平比较合适?
生:丽丽是40、40、40,强强是60、60、60。每次投的环数相同,可以比较投一次的成绩判断胜负。
生:也可以比较总分判断胜负。
师:看看壮壮的成绩(依次出现:90、20、40。),他们三个人谁能赢得比赛?如何判断?
生:可以比较总分。
生:可以求平均数。
师:哪个数代表了壮壮的水平呢?
生:5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移多补少。(结合统计图,感受均差性。)
生:先求总和再平均分。(师板书。)
(设计意图:新版教材中平均数由三年下册移到了四年下册,学生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通过观看比赛成绩,帮助学生回顾相关内容。结合统计的知识,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在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践探究,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内涵
师:看了别人比赛,想不想自己试一试?现在有12个签,分给男生4个机会,女生8个机会,行吗?
生:不行。
师:想想办法把机会变公平。
(生边移动边说,巩固移多补少。)
(生抽签,12个中A队1~5号,B队1~4号,其余三个是空白签。)
师: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个队?成立粉丝团,他们比赛,你们要干嘛?
生:加油。
师:除了加油,还要当好小小记录员和裁判员。
(将学生分A、B队比赛,分小组记录成绩,一生在黑板记录成绩。)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哪个队获得了胜利?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生小组合作。答案出现两种:用总数比较、用平均数比较,各自表述理由。)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份数不同时,比较总数不合适,比较平均数更公平。把掌声送给冠军B队。
师:通过观察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平均数不是他们中间的数。
生:平均数代表的是这一组的整体水平。
生:平均数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投中了这些环数,只能是相当于……
师:比赛还没有结束,如果我们允许A队的同学重投一次,你们打算选择几号同学重投呢?
(生分别提出建议,两种方案,得分最高的和得分最低的。)
师:选择有风险,决定须谨慎,投票吧。
(生按少数服从多数选出一人。)
师:同学们,大家猜测一下,如果他重投的环数与刚才不同,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发生变化,如果投的环数多了,平均数会增加。如果投的环数少了,平均数会减少。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快速验证。
师:看来一组数据中一个数发生变化,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师:比赛还没有结束,老师也想加入,加入哪个队合适呢?
生:B队,他们队少一个人。
生:B队,因为A队已经重投过一次。
师:那老师也加入试试。给我加加油。我投中多少环才能不改变B队的整体成绩呢?
生:与平均数相同。
师:投中多少环才能赢呢?
(生计算猜测,师投掷。)
师:同学们,先不用算,大胆猜一猜,现在B队的平均数有可能变成多少?理由是什么?
(生猜测。)
师:看来同学们的猜测都是有依据的。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中间,再缩小范围来看,一定在老师投掷的环数与平均数之间,对吗?
师:回顾我们刚才的飞镖游戏,你有什么思考与收获?
生:通过看强强、壮壮和丽丽投飞镖,我们知道了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总数除以总份数求出来。
生:通过两个队投飞镖,我们知道了当份数不同的时候,求总数不公平,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和进行比较。
生: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它代表的是一组的整体水平
生:通过重投,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很敏感,会随着一组数据中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生:通过老师的投掷,我们发现,平均数在最大和最小数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投掷飞镖的游戏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充分交流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与选择。)
三、测评巩固,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平均数的特质,真不错。你真的认识平均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真的认识平均数了吗?
(一)是真的吗
1.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160cm,一定每个队员身高都是160cm。( )
2.明明所在小组平均体重是36kg,刚刚所在小组平均体重是34kg,明明一定比刚刚重。( )
3.平均水深0.8米,丁丁身高1.2米,他下水一定没有危险。( )
(二)有用的平均数
(三)了不起的平均数
(四)公平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并且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价值。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平均数后续思考的兴趣与动力。)
评析:
1.设计大问题,关注小细节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设计了投飞镖游戏的大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关注生成的小细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奥秘。
2.重视生活原型,尊重学生思考
教师设计内容丰富,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激活学生原认知,更能使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进而让“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一新课标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尊重学生的思考,拓展平均数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9.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浙江版试用)73~75页。
教学目标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收集数据。(小组成员的体重,家庭近几个月用电、电话费支出情况,一周气温变化情况等)
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军棋、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张老师第一次到我们班来上课,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你叫什么名字?你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学生疑惑时,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矮和较高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
生1:有意见,他们太矮或太高了,我们班同学身高应该在他们两人之间。
生2:我认为我们班同学身高大概与周×同学差不多。因为她不高不矮,最接近我们班中间身高,以她作标准最恰当。
师:有道理!请你猜测一下周×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猜测1米38厘米,本人证实为1米36厘米)
师:这个1米36厘米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生:(很多学生齐说出)是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师:对,要知道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就是求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处?怎样求平均数?……)
【评析: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班上学生大概有多部’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和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棋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棋子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评析:让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用一付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真是绝妙之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小组活动讨论。
③汇报交流。
生l。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棋子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五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这种方法谁能给它取个名字?(移多补少)真形象!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如2,7,3的平均数是多少?(4)实际上原来每排棋子是不是都有4个?(不是)对,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份的数量,它不是一个实际的数,我们可以用虚线表示这个平均数。
【评析:“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师:除了移多补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有没有同学在移棋子前早就在心里算出平均数了?
生:我们先把这些棋子全部合起来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然后再移动。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这个式子吗?(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真棒!这就是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评析:在学生初步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求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活动,这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能力】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求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 = 5,所以 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棒。这是我们班李x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统计表。出示
“先估计一下平均成绩?(97,96……),同学们的估计都在哪个范围?(比94大,比100小)对,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师:究竟是多少呢?看谁想得快,也可以笔算。(96)
师:看了这组数据,你想对李x说什么?
生1:李x’,你的数学成绩可真棒,你能把学数学的方法告诉我们吗?
生2:李x,你的语文成绩相比较差一点,我建议你可以多看一些课外书。
师: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锦屏小学五年级体育小组身高情况。出示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148,147,149,…… )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147+152+149+146+151)÷5=149(厘米)。
生3: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2,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数的平均数是149。
老师和学生都兴奋得鼓掌。
【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实际应用
1.应用一。
①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②交流反馈。
师:看了两(三)组平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平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预测下个月电话费、用电费情况,预测下周气温情况。并说明理由。
生1:我觉得下个星期平均气温会高一些,25℃左右吧!因为现在已经快要立夏了,天气会越来越热。
生2;我觉得不一定。如今天下雨了,比前几天还冷,下个星期也有可能下雨,所以我认为平均气温有可能比本周稍低,20℃左右吧!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平均数的用处可真大,我们还可以根据平均数进行预测,这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多留意,我们的数学本领就会越来越棒。
【评析: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令‘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器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应用二。
师:这是锦屏中心小学“校园小歌星”歌唱比赛中某位同学的得分情况。出示: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 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平、合理。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
【评析: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了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①会 ②不会 ③可能会 ④可能不会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就来开个小小争辩会,看看最终谁能说服谁,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请随便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随时可以反驳。
生l:我认为不会。因为小丽身高134厘米,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差了8厘米。
生2:我反对。水平均深126厘米,并不是所有深度都是126厘米,有的地方水深可能不到126厘米,有的地方可能超过了126厘米,甚至超过134厘米,所以我认为小丽会有危险。
生3:我反对,既然有的地方不到126厘米,小丽可以在浅水区学游泳,我也这样学游泳的,很安全。
师:经过激烈的争辩,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评析:小小争辩会,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1.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2.师: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评析:呼应开头,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评:整节课体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1.重组现行数学教学内容。
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而现行教材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实际,且呈现过于形式化。如本节课教材编排从新授到练习都是应用题形式,”显得枯燥、重复,而且与第一教时简单的统计联系非常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呈现现实的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地中学习求平均数,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密切的联系。
2.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他自己来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加强估算,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10.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方案 篇十
一、教学依据: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课正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就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比赛。他们分别钓了6条、10条、4条。请你想个办法,使
他们的鱼同样多。”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二个同学,他们分别钓了6条,他钓了11条”, 现在我们把这五个同学分成2个组,知道了第一组同学最棒,一共钓了20条鱼?你同意吗?这个怎么来评比,谁来出个主意?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1、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以总数来比较。
2、师:大家赞成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吗?为什么?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组织汇报:得出结论,因为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实际生活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1、师:我们可以算出平均每人钓了多少条,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
2、学生同桌交流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是反应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的数。(三)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
1、师:怎么样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数呢?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求平均数
3、组织汇报,得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①先求出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就得到平均数了。②割补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上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1.“平均分”教学设计 篇十一
设计理念:
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因此,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物品的活动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接着通过“例1”的教学活动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再通过“例2”的动手操作活动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最后通过多样的练习活动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种多样操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动手操作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养成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小精灵——明明”放大图)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谁来了?明天是“小精灵——明明”的生日,他想邀请你们到他家做客。全班同学去,他家容纳不下,怎么办呢?还是派代表去参加吧。派谁去呢?我想还是选这节课表现最棒的同学去。瞧,“小精灵——明明”已经谁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多媒体出示糖果图)
二、动手分糖,感受“平均分”
师:同学们会分糖果吗?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必须把糖果分完。(每组糖果的数量不等。)
(教师未提出“平均分”,只要求“分”完,旨在让学生列举出所有分法。)
师:请各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第一组:3、3、3、3、3、3;第二组:4、4、4、4、4、4;第三组:2、2、2、2、2、2;第四组:5、5、5、5、5、5;第五组:3、3、3、3、3、2;第六组:4、4、4、4、3、3。)
师:请大家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想说什么?
(第一、二、三、四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第五、六组每人分得的不一样多。)
师:要想每人分得一样多,要再给第五组几粒糖?第六组呢?
(答案不唯一。只要每分得“一样多”即可。学生发表意见后出示课题“平均分”。)
三、合作交流,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师:“明明”也赞同大家取的名称——“平均分”,但不知道每位同学是怎么理解“平均分”的。现在请同学们帮助检查下面几道题:
1.请看课本第12页情境图,他们是怎么分的?是平均分吗?
(学生经过观察、数数认识到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所以,情境图1是平均分,每份两瓶矿泉水;情境图2也是平均分,每份两块面包。情境图3如果把手中一个橘子放进两个的一堆里,是平均分,每份三个橘子;情境图4如果把手中一粒糖放进五粒的一堆里,也是平均分,每份是六粒糖。)
师:还有不同说法吗?
2.教学例1。情境图中的分糖果,你认为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从两种不同分法区分出“平均分”。分糖是平均分,因为它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6粒,所以是平均分。分橘子不是平均分,如果是平均分,应该每份是同样多。)
师:你会帮他们调整为平均分吗?
(只要从4个那堆里拿出一个放进两个的一堆里,这样每份是3个橘子,就是平均分了。)
3.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面包。
(要求学生先圈后填再汇报。)
四、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师:(出示例2)想一想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小组讨论分的方法后,动手分。)
教师请各个小组说说本组是怎样分的。(预设)
组1: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的分,每份是3个。
组2:我们小组是3个3个的分,每份也是3个。
组3:我们小组先是2个2个的分,再一个一个分,每份也是3个。
组4:还可以先分成几份,再调整每份的个数,使它们“同样多”。
(比较上述分法。择优,使大家都认可。以准确、简便为原则。)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课件演示第14页“做一做”。
2.课件演示练习三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再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第2种分法是正确的?
(2)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么做?
(3)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你能帮助它变成平均分吗?
3.插花活动。(每个小组三个花瓶,由各组组长选择花的枝数进行插花,要求同一组每个花瓶插花枝数同样多。)
师:如果给每小组13枝花,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花的枝数同样多,怎么插花呢?
(小组讨论后再插花,重点解决各小组都剩一枝花怎么办。)
六、回味“平均分”,体验成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知识进行小结。)
2.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选谁到“明明”家做客呢?(对学习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心小学
12.《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 篇十二
关键词:矢量量化,码书设计,LBG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排序分离平均的码书改进算法。在由分离平均算法获得初始码书的基础上,对于迭代过程中出现的空胞腔采取填充离与当前码书距离最远输入矢量的方式来更新码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解码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明显高于传统LBG算法和排序分离平均算法。因而本文算法可以获得性能更加优越的码书,是一种有效的码书设计算法。
参考文献
[1]孙圣和,陆哲明.矢量量化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37
[2] Linde Y,Buzo A,Gray R M.An algorithm for vector quantizer de-sign.IEEE Trans,Communi,1980;28(1):84—95
[3] Sichitiu M L,Ramadurai V.Localiz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a mobile becon.Proc of the IEEE Int't Conf on Mobile Ad-Hoc and Sen-sor Systems[S.1.]:IEEE Comuter Society,2004:174—183
[4] Equitz W H.A new vector quantiz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IEEETransaction on Acoustics,Speech,and Signal Processing,1989;37(10):1568—1575
[5] Zhang L,Zheng B,Yang Z.Codebook desig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and its application to speaker identification.Electronics Letters,2005;41(10)
13.三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内涵、特点。2.会运用平均数的特征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建构概念
1.李俊平3分钟各投中5个、5个、5个球,该用哪个数代表他一分钟的投篮的一般水平?
2.闻山河3分钟各投中3个、5个、4个球,该用哪个数代表他一分钟的投篮的一般水平?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移多补少”的方法。
3.者夏东3分钟各投中35个、7个、2个球,又该用哪个数代表他一分钟的投篮的一般水平?
结合交流,揭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进而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4.张老师想投四次,如果是你,你会答应吗?如果张老师前三分钟各投中5个、4个、6个球,你觉得张老师可能会赢吗?如果张老师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结果怎样?如果最后一次投中5个或9个,情况又怎样?
二、拓展理解
观察四次情况,你又发现了平均数的哪些特点?
结合交流,随机揭示平均数的“均差之和为0”的特性。
三、实践应用
1、平均身高。
(1)篮球队的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会不会是155厘米?为什么?(2)结合实际情景,深化学生的认识.2、平均水深。
(1)平均水深110厘米,身高130厘米的冬冬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2)
14.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内容:P92-94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其中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
教材选择一个小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分两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层次先放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第二层次则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交流。在第二层次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直观地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想想做做”中既安排了巩固求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练习,也安排了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的游戏吗?(boys and qirls, have you ever play games like this ,look…)
2、谈话:看,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光盘出示)
3、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what do you know in the picture?)和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相机板书:(tell your partner)who want to say? Tell us please.男生:6+9+7+6=28(个)女生:10+4+7+5+4=30(个)
4、提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男生套中28个,女生套中3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女生中有人最多套中1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Are you agree? Is it fair?
指名回答,追问:那怎样比才公平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please share your method with your partner,ok?)(要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
2、提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小组再讨论,(first, you can discuss in your group;then you can share your method with your partner.)交流: please tell us your method.(1)移多补少法。提问:怎么移?移动以后的每人7个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
(2)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法。(板书:28/4=7(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除以4?
3、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套中7个?
4、提问:观察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5、那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来猜猜看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指名回答。Can you guess?
谁猜得最准确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Who is right? How do you know? 板书:30/5=6
追问:为什么除以5?
6、提问:现在你知道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
7、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准确地知道了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三筒铅笔。谈话: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几枝铅笔吗? 先分别数数。
提问:怎样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谈话:这两种方法都能得出平均数,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校对讨论:平均数“18”和每根丝带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光盘出示题目。
在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仔细观察统计图,互相说说你知道些什么。(2)指名回答问题(1)。
(3)把第(2)个问题解答在练习本上。(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平均数
你对平均数有什么看法?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2、(手指一组同学)提问:要想知道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指名回答。
15.平均数的陷阱 篇十五
陷阱一:安思科姆四重奏
由耶鲁大学统计学教授佛朗西斯·安思科姆提出的“四重奏”理论表明:迷信平均值而忽略数据结构将导致数据认识的严重偏差。以下4组数据是一个典型的“安思科姆四重奏”。
对表1中4组数据统计平均数, 结果如下:
4组数据X和Y平均值相同, 单从平均数指标看4组数据是无区别的。但是在对以上4组数据绘制散点图后 (见图1~图4) , 我们惊奇地发现, 平均数“欺骗”了我们, 4组数据呈现形态迥异的4种图形分布, 它们之间并没有共同之处。
这是因为平均数的集中性使得我们对数据的结构分布视而不见, 高度的综合掩盖了数据背后的图形规律。
陷阱二:辛普森悖论
这是某高校的研究生录取情况, 从总体看, 男生的平均录取率为21%, 远低于女生的平均录取率42%, 从平均值看男生考取这所学校可比女生难多了, 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
让我们分学院再看一下录取情况, 怪事发生了!无论是统计学院还是外语学院, 男生的录取率都远高于女生, 为什么每个学院录取中都占据优势的男生, 在取总体平均数之后反而变成了弱势一方呢?从表格上我们可以看出, 统计学院考取的难度较外语学院要大得多, 虽然男生在两个学院的录取上都比女生有优势, 但他们大多选择报考低录取率的统计学院, 女生则基本选择报考录取率高的外语学院, 所以男生的录取率平均后被大幅拉低, 被女生的平均录取率超越了。
陷阱三:依赖平均数进行决策的误区
一家连锁餐厅做了详尽的统计分析后推出以螃蟹为主打的海鲜特惠自助餐促销, 他们事先统计了吃螃蟹顾客的平均比例, 每位顾客的平均螃蟹消费量以及螃蟹的市场平均售价,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促销价格, 按照这个价格每位顾客可以为餐厅带来25元的利润。促销推出后大受好评, 但没多久这一特惠促销却被餐厅叫停了, 原因是按照平均数精心计算的促销价格居然抵不上顾客消费的成本!这是因为单纯依据平均数计算顾客食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当顾客要花150元消费一只螃蟹时他们会再三打算, 但在自助餐中, 消费越多越划算, 每个人都会大大超出按只数计算时的消费量, 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餐厅的螃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 市场上螃蟹开始供不应求, 螃蟹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错误地用平均消费量、平均价格代替各个价格段下的消费量及供求情况, 让餐厅促销盈利的美好愿景变成了水月镜花。
陷阱四:实际中不存在的“平均数”
很多时候平均数表述的现象, 例如A社区每个家庭有25个孩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用这样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和应用会不会存在误区呢?再让我们来看看25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吧, A社区主要是华裔、拉丁裔聚居, 华裔生育少, 一般只有一个孩子, 但对孩子关注高, 注重教育, 舍得投入;拉丁裔孩子多, 一个家庭往往有4~7个孩子, 甚至更多, 对孩子采用宽松养育, 孩子的学业依靠个人自觉。如果一家培训机构欲在A社区开设培训班, 他依靠这两个客户群体的平均数———户均25个孩子, 户均教育费用等来进行设计培训项目和收费, 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平均数》教学方案设计】推荐阅读:
平均数 教学设计09-08
《统计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10-12
求平均数(一)/求平均数(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07-18
三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08-31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06-20
初中平均数教案10-27
奥数题平均数问题07-14
《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08-23
苏教四年级平均数教案10-31
初中平均数的说课稿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