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共12篇)
1.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一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邢春玲
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是:多、全、小、活,考能力、考技巧、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活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试题比重增大。回顾高三这个学期的复习,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狠抓课堂教学。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反思(1)-多研究: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07、08年山东卷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时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07、08考试大纲多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渗透到教学和学案中,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2)-精选试题: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高三以练为主,一轮复习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期末考试结束后就要开始了。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认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
试题应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3)-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时间紧,任务重,上课总觉得时间不够,问题在哪?那是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默默的被动的接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去年教高三实验班,做了很多尝试,让学生多交流,效果很好。今年接的班成绩较差,怎么办?教师自己讲,永远讲不完,只有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发动学生去讲很简单,让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的解法和同学们交流,效果很好。复杂的题目可多让几个同学复述,这样都可以得到提高使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自信。同学们开始乐于交流,不再觉得回答问题很困难;他们开始喜欢主动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交流,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2.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二
一、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高三化学教学中,不论是对问题的分析还是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导等,教师都要保证自身教学具有新颖性与独特性,同时还要选择好恰当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扩展思维。此外,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样才能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寻求真相。如学生在学习原电池原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式,通过将实验进行分解,让学生逐渐懂得实验的原理,并学会观察实验,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探讨,找出最终的结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材料来从多个层面上出发,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极强的交通性与独创性等特点。因此,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来锻炼学生,让学生从各个层面上出发,全面地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选择最佳的解决措施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习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不要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要通过筛选多种方法来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进行联想
教师想要实现创新教学,就必须积极为学生创造出适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只有敢于联想,才会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解题办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让学生先自行分析问题,并推理出可能的结果,在得出结果以后,教师再让学生与教材中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化学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先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并阐明其反应原理,其次是要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锻炼,最后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创设思维热点,做好复习工作
对于高三化学教学来说,复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很多化学内容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产生疲惫的心理,若是不加以处理,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的心理,最终影响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复习中能够掌握良好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二次理解,提升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中,很多教师在讲解时仅仅是平淡地叙述,这样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蓝瓶子实验,这样学生会感到好奇,溶液在蓝色以及无色之间反复震荡,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大脑。之后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蓝色无色之间的变化是亚甲蓝与亚甲白之间的变化,静置变白,震荡变蓝。然后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学生经过探讨以及分析,最后进行氧化还原特征以及概念的总结。教师顺势将知识点进行延伸,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巩固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融合各方面的因素,积极采用正确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惠刚.对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编排的点滴看法——谈卤代烃的删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71.
3.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错误量化;化学复习;考试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4–008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三考试多,几乎每周和每月都有模拟考试。学生每逢考试,同样错误为何会不断出现?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从错误中反思,没有领悟到要点。如何在有限且紧张的考试中不重犯这些错误呢?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错误进行纠正呢?目前的做法多数集中于建立错题本,让学生重新再抄一遍在本子上,这样效果会有一些,但也往往是浪费时间,复习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我们结合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应用错误量化表在整体上统计各次考试错误情况,师生一起发现教和学存在的问题,明确失分原因,调整复习备考策略。同时又具体指导学生纠正试卷错误,加深对知识的复习理解。通过制定每周复习突破计划,实施任务驱动,不断提升自身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错误量化表的结构
错误量化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见表1)。第一部分是“广东高考常考题型”。题型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内容参考近3年(2011~2013)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以及2014年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按照题型的频率列出,方便学生针对试卷题型进行量化,如果没有列出来的题型,学生可在后续空白中补充。第二部分是“错误题号”填写。学生将每次测试有错误的题号填写在对应位置上,方便学生翻看试卷,并进行复习纠错。第三部分是“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填写。学生结合试卷纠错,分析总结每次测试出现的问题,填写考试有关注意事项和每周要突破的知识点,明确目标进行针对性突破。
2 错误量化表的使用
在批改并发放试卷后,学生在进行试卷纠错的基础上,填写错误量化表。通过多次填写量化表,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2.1 错误量化表的填写
(1)纠错试卷。错误量化表是在整体上统计错误的题型和数量,学生可以清楚一次或者多次周测后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方便学生明确每周的复习突破任务。但具体如何落实突破单单靠一份错误量化表是不行的,而且错误量化表在选择题方面只是列出常考的题型,每道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如何进一步纠错并指导学生反思呢?我们在使用错误量化表之前,先指导学生具体落实试卷纠错,过程如下:
①弄明白错误原因,用红笔或其他有色笔将其写在试卷对应位置上,如果位置不够的,可以在错题旁边粘贴便利贴的方式来解决。错误原因由教师提供,分别有A智力因素方面:A1基础知识薄弱;A2对某某性质不了解;A3实验现象描述不完整;A4没有掌握好某某原理和知识,导致推导迁移错误;A5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逻辑推理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弱;A6实验作图能力弱等。B非智力因素方面:B1粗心大意;B2写错关键字;B3没看清楚题目;B4计算能力弱;B5考虑问题不全面;B6化学式书写不规范;B7反应条件不完整等。
②标注正确答案、有关方程式、相应知识和原理。
例如,选择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其目的的是
③标注解题的注意事项、新感悟或更好的解法。
(2)填写量化表。通过试卷纠错,学生明确了自身具体错误的情况,在错误量化表上填写每次测试错题对应的题号、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例如上面例题,该题题型应归为量化表上选择题中的“5.常见无机物基本性质”,在“错误题号”对应位置上填上该题的题号,然后在“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上面填写“复习SO2性质、Fe(OH)3胶体的制备、除杂的要求”。
(3)检查统计。学生填写量化表后的第二天,教师将学生的量化表收上来检查,统计学生主观题出错较多的题型(选择题由机读卡改,有全班的正确率,因此选择题部分可不用手工统计),写上相应的寄语和提醒,在量化表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指导。
2.2 错误量化表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学生每次进行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按照量化表上制定的方案和每周复习任务进行突破,同时反思自己在前段时间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做的好要继续坚持,做的不够要注意改正,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名称及书写和反应类型”等基础的题型,学生如果做错,自己要结合试卷纠错并明确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在日后考试中就要加强解题规范意识、认真审题意识等。如果是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则先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反思和研究之前做过的这类题目,进一步明确错误原因,并做好归纳总结。如果自己个人解决不了的、还不明白的,应请教同学或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务必将这类错误原因弄懂,从而达到少犯这类错误甚至消灭这类错误。学生每周或每两周翻看错误量化表和对应的测试卷,通过复习“消灭”错误,如果错题已经“痊愈”,则用红笔在错误量化表上画“×”将它删掉;如果错题尚未根除,则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在错误量化表上写上要复习突破的知识内容;如果错题是“新犯”,就要做好标记,引起重视。
学生进行多次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所在。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学生经常做错的,该题型的得分率较低。学生通过回顾查阅试卷进一步明确该题型是哪个知识盲点造成的,自己要先复习该专题的知识,结合教师的专题学案,进一步复习巩固和突破。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错误量化表做以下几件事:(1)教师统计学生每次测试错误较多的知识,在评讲试卷时可以做到突破难点,不仅节省时间,还提高试卷评讲的有效性。例如,主观题中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出错较多的主要为“6.信息迁移加工写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和“7.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教师评卷时主要评讲突破这两项题型,个别学生不懂的题型则在课后问教师或同学解决。(2)通过多次统计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全班学生较难突破的知识点,方便教师设置相应的知识专题学案进行全班的强化和突破。例如,我们针对“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多错题设置了“有限制性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专题,通过专题强化和突破,学生对该题型答题的正确率不断提高。(3)教师可将错误量化表作为试卷命题的知识题型指标,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地方模拟卷中的有效题目,这样出卷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试题及试卷质量控制[2]。(4)错误量化表也可以方便教师进行考试分析,为研究试题提供分析依据等等。
3 效果与反思
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以来,学生明确了失分原因,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对于不懂的知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突破,复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在不断突破错误的同时,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不断提高,最终成绩提高了,信心增强了,获取了成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的实验班在各类重要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相对其他对照班有较大的提高。
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是相辅相成的,是互补的。实施的目的是提醒和帮助学生养成复习、整理错误的好习惯。通过学生自我整理错误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清除学习上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知识熟练度,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化学素养。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主观题中“化工流程”和“实验探究”这两类题型的知识较难统计,每次考试考核的知识点都有所不同,如何统计才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在什么时间段(在复习完“化学反应原理”之后还是在第二轮复习)开始实施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可否在高一、高二年级使用,效果如何呢?对于这些问题,有待以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S].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四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我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经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我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经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欢乐,并在简便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向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十分明白,可是真正自我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我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景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规范解题,掌握其答题规律。
做过去的题进行分类处理,总结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总结遇到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怎样回答才能是标准答案或是接近标准答案。
五、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样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俭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俭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必须正确。
做题还是注意解题范围,首先要平行题意,其次要平行课本,解题才能快速,才会准确。思考范围的大小决定着解题的快慢,所以要掌握准思考范围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思考范围是什么,那就是大纲和考纲。这样既省时间又准确,具体例子就不再举了。
5.高三化学课教学反思 篇五
首先,我带领学生分析了20xx、20xx年的考试纲要和教学大纲对本章知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根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学生特点,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双基”的落实、典型高考点的理解。通过对原子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回忆相关的内容: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表达、相关粒子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相对平均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同位素与核素的关系。
第三,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穿插历年本部分高考题和课后习题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熟悉考试题类型。
第四,适当的附以习题进行巩固联系。
二、本节课的优点:
能够紧密贴近考试大纲和高考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抓基础为主,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复习内容比较全面,学生掌握较好,课后反馈良好。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知识容量大。教师的语言表达合理,教态自然。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课后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网络的建立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些放不开,学生回答问题较少,有赶进度的嫌疑。知识内容的排列上可以分为两课时,这样时间比较充裕。课堂练习内容可以设置为分组联系,节约一定的时间。板书的设计和字体的书写还要加强。
6.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六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
(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
(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
(10)氮族元素
(11)碳族元素
(12)碱金属
(13)镁铝铁
(14)同分异构
(15)烃及其衍生物
(16)糖类、蛋白质、油酯
(17)有机合成材料
(18)物质的量及计算
(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
(20)方程式计算
(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
(23)实验室制法
(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25)化学实验设计
7.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七
随着学生进入高三阶段,不同学生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三大模块中掌握的程度差别日趋变大。而统一的“齐步走”课堂化学授课只能针对中间大部分学生的需要来开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挖掘、思考和帮助,以保证他们在高三最后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课程改革要求普高变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一种灵活的、弹性的学习组织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高三化学复习中采用“模块走班制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高三化学复习“模块走班制”教学,是研究在不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对高三正常课堂教学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二、设计和实践
(一)高三化学复习“模块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组织模式
(二)“模块分层走班制”的创新实施
1. 量体裁衣,组建班级。
高三化学复习实行“走班制”教学,不是所谓的快班和慢班或是重点班和普通班,而是在保留原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自愿申请,结合授课教师及班主任的指导,对一小部分三大模块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生在课外进行分模块、分层次授课,不申请的学生则在原教室自修自主安排学习内容。而这些申请课外教学提升的学生则按其实际模块的学习情况及个人要求先选择模块,然后在各模块中选择进行“扶弱”或“扶强”的走班教学。其授课教师都由高三的任课教师来担任。因为高三教师担任该年段正常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除了课外辅导时能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之外,在平时也要对这些同学加以关注,注意到近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了解其学习需要,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教学调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
新建班级以“有机化学扶弱班”的组建为例用图可表示为:
2. 全员负责,创新管理。
化学模块教师默认为新组建班级的临时班主任,要求模块老师业务能力强、敬业爱生,他负责对新建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把新建班级中学生的近况与普通班班主任交流。同时,为新建班级配备班长一名,用以协助任课老师管理班级。另外,还安排课代表若干名,这些课代表来自不同的普通班,他们是班主任和新建班级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为了扩大师生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学校还制定了学生周记制,学生通过周记向教师反映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之,新建班级能够做到全员负责,强化管理,构成了任课教师、班干部、普通班班主任“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防止了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班级管理模式用图可表示为:
3. 精益求精,良性发展。
“模块分层走班”教学,是在保留原班的前提下,对部分学生进行分模块分层次教学,其授课时间自然也就必须安排在课外。而高三学生本身其学业负担已经比较繁重,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巩固和学习消化的过程,而且化学课以外的其他学科也有进行课外辅导的需要,因此辅导时间不宜占得过多。三个模块的“扶弱”、“扶强”的走班教学,都是一个星期辅导一次,授课教师固定、时间固定、学生固定。不同模块的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度、作业、测试等,既有一致性,更有差异性,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使尖子出得来,学习困难生有提高,实施“有选择无淘汰”的教育,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
除了教学方式外,辅导材料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它是进行课外辅导的重要载体。而因为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学生的差异,要想通过网络或是教辅资料直接获取,是缺乏针对性的,所以也是不十分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整合或是自己出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合作精神。
同一模块老师相互合作,几个教师一起提前讨论,根据高考考点进行分块,形成一系列专题。以专题形式复习,然后每位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进行分工,各自去完成相应的知识点的整合,得到每期复习的初稿。然后,集体再次进行讨论和更新,最终确定每期的资料,并把这资料进行档案保管,形成资料库,作为以后教学的经验积累和资料。
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3.合理公平,健康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先是学生自评,然后是学生小组互评(以五到六人为一组),最后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方面,分别评出ABC三个等级。A等占30%,B等占50%,C等占20%。
(2)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下发调查表,在参加辅导的这批学生中对教师进行民意调查。学校根据教师平时的努力程度和实际的教学绩效发放津贴。
两种评价体系相互结合,共同激发了师生的动力,强化了评价效果。
三、效果和影响
(一)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化学学习积极性
因为高三复习“模块分层走班”教学的这种辅导模式与学生的化学成绩息息相关,也是学生本身的需要。在模块分层教学中,教学设计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在安排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师仔细分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优势和不同需要,选择符合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体需要的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
(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信心
自信、自强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外辅导“模块分层走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活动的机会,这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能更加信任教师。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使学生学习成绩能逐步提高。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树立“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观念,逐步培养自信心。
(三)增强了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
模块与分层的走班授课模式,使得新建班级中的学生除了教师自己原授班级的学生外,还有其他班级的学生。因此,在这样原有授课制和模块走班制相结合的情况下,教师人人都是管理者。同时,担任同一模块老师相互协作,集体备课,精选习题,共同提高。在整个模块走班学习中,除了模块老师之间共同合作之外,模块老师与原普通班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努力方向更为一致。
(四)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模块与分层走班教学,使得优等生更优,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更进一步,后进生变优,“抓两头,促中间”,利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模式分层走班教学,有效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晓月.选“套餐”走到底:晋元高级中学试行“走班制”两年间[J].上海教育.
[2]张静, 李改枝.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体系的探索.化学教育, 2007, (5) .
8.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篇八
温永红
本学期我任教高三(4)、(6)班的化学,回顾一学期来的高三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抓好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牢固掌握学科本质的方法,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高考中学生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坚持集体备课,坚持“学案导学”教学法,创建高效课堂。
在集体备课中,首先明确本次备课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相应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先设定整体的目标,即单元的目标,因此在集体备课之前,教师必须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设定具体某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案”编写流程,即备课组做好分工——主备人确定内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生基础确定重点、难点——精选相关课程资源——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学案”预案——提交集体讨论定稿——教师个体二次开发。在使用中,从本质上升华“讲练结合”,“讲”——主体上,包括“师生互教互学”和“生生互教互学”,“讲者”既含有教师也包括学生;结构上,包括“一对一讲”、“一对组讲”、“一对班讲”,即集体授课、互助合作、个别教学的有机统一(或学习上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班级合作的有机结合);内容上;课内外资源相结合,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统一。“练”——不仅要关注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关注认识“外化于行”,从传统“静听”、“默看”、“慎思”的观念中跳出来,大胆的鼓励学生“表现、表达、表演、交流、探究”,把“自主钻研”、“合作探究”、“讨论辩论”以及“实验探究”等元素有效整合其中,在课堂实践中提升学生素质,还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全貌。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其参与意识。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当好向导和顾问,从旁协助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注意启发和点拨相结合,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2、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宽松环境,如自由讨论,与教师民主相处,平等交流等。让学生在迷茫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讨论中认知,在交流中完善,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3、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不断地提出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新的要求,使知识,能力,自主性同步提高。
4、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他们的具体情况决定着教育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强调学生参与就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探索,自主获取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表现出各自的观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和学生一起更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幸福地成长.三、抓好“双基”,形成网络,突出主干,落实重点
首先,抓好学科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要以教材为线索,以“两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进行系统的复习。考纲规定的考点为七、八十个左右,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有30个左右,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应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在复习时,必须转变“知识点到位”的传统教学思想,应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考点,复习时要在吃透教材、统观全局、分清主次的前提下,大胆取舍,突出主干。在平时教学中应将精力放在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学科思想和知识的相互联系上,克服过分强调覆盖率产生的不良影响,将学生从过难、过量的习题演练中解脱出来。
四、把握热点、注重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近几年高考题型相对稳定,热点内容往往涉及到:与NA有关题;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混合液PH值的计算;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勒沙特列原理;阿伏加德罗定理及其推论;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四种晶体的有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平衡理论;中和滴定原理;三池的原理;胶体的知识;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等主干知识。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针对性练习。
五、自我强化,加强反思
高考测试学生的能力和能力品质包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学生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进行信息反馈。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针对性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老师对试题错误的分析与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历年高考、历届学生的共同错误,如:思维的变通性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做题的规范化差;信息的处理和把握能力低;实验能力差等。
六、教学反思
1.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教学进度控制的缺憾。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
2.练习的训练量还是不足,由于生源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虽然不滞后,但是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有点吃力。
3.没有严格按时检查学生的错题档案本。
9.高三化学备考工作反思 篇九
徐荷香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在巩固基储优化思维、提高能力方面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提高。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1.研究历年高考化学真题。这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我们对比了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在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我与备课组老师仔细研究,并准备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高三化学复习,不“迷恋”复习资料,不陷入“题海”,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以教材为主体,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过关。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我与同备课组老师基本每周都精心准备了一张周练卷,每单元准备了单元过关测试卷,以便所复习内容及时巩固。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化学用语规范使用,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要正确等。如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做完练习题还要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解题能力。
四、积极沟通,因材施教
1、课前认真备学生,积极在课前、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意创设不同的情境,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2、课后,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从知识、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等进行辅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五、取得的成绩
通过一年的努力,和我所任教班教师通力合作,齐心协力,两个班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目标任务。
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总是滞后,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得前宽后紧的局面。
10.高三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十
一、从基础做起, 步步为营
打好坚实的基础, 是学好数学、考好成绩的根本途径。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我做了以下工作: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明确复习的内容, 分清重难点, 强调考试的热点, 并且带领同学们对照大纲和说明去研究和温习教材, 参照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和实用。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基础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 避免好高骛远的情况发生。高考的题目命制灵活性很强, 但是归根到底, 它考查的都是数学的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 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与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在数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 精心准备基础题, 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把握方向, 勇往直前
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 明确考试的命题方向, 这样复习时针对性更强, 尤其是第二轮复习和最后的冲刺复习。另外, 专题复习要有实效。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对历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 收集各种与高考数学相关的信息, 从中寻找考试方向和命题的方向, 并最终确立准确的方向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 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首先自己必须把各个知识点吃透、理顺, 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复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占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高考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检查, 而最主要的还是考查和选拔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得再好, 学生什么都不会也不行, 所以学生必须真正参与教学。因此, 不论讲授新课, 还是高三总复习时, 我都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坚决不替代学生思考。满堂灌的教学后果就是“老师讲得累死, 学生听得困死”。所以, 在复习时, 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而教师只需负责把握教学方向和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出现问题、遇见问题的时候,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尽量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展开心理教育, 实施目标激励
针对高三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心理情况, 教师应不断实施激励措施。例如, 我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包括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并且在每次测验后都进行对照, 以此提醒学生及时改正、不断完善。如果学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 我就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力争做到不挫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 不影响任何一个学生的自信。另外, 在高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的斗志也很重要。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年轻人就要坚决相信自己, 敢于挑战自己, 努力超越自己。在教学中, 我尝试了很多种激励学生奋进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缓和了高三学生可能的紧张情绪。
虽然, 在教学中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 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 尤其是针对发展生的工作, 没有能做到位。因此, 对于如何提高发展生的数学成绩,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头”开始, 齐头并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头抓起, 即从高一开始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教师还应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 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 力争不让任何学生掉队。要知道, 高三第一轮复习时, 时间短, 任务紧, 教师往往没有特别充裕的时间再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全面关注, 兴趣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 多讲一些有关数学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故事等) ,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用“个法”代替“众法”。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即教师应针对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方案和学法指导,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4. 全面贯彻赏识教育。
对于发展生数学的每一次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 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要知道教师的赏识和赞美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然, 表扬和肯定也要因人而异, 要表扬得恰到好处。
5. 狠抓“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等名言名句都强调了“勤”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方法、理论都必须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才能最终获得成效。
11.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A 本试卷共7页,3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试卷类型(A)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 2.中国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历程中
① 逐渐理性化、思辩化 ② 逐渐神化 ③ 影响逐渐国际化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3.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A.屯田制 B.均田令 C.征役制 D.雇募制 4.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 D.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墓葬的主人不可能生活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时期 7.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8.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
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香烟销量大增,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华民国成立之初 D.新中国成立之初
9.《青年》(《新青年》前身)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因为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 10.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达12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重庆 C.政局稳定,各地交流频繁 D. 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
11.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制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12.右边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它反映的 经济结构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14.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的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右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 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16.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
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
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1号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7.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 A.是近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B.促进了雅典哲学和教育的发展
C.调动了雅典居民的积极性,但也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 D.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
18.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19.“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A.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B.对议会负责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D.国家元首
21.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根据这一思想,列宁进行了以下探索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新经济政策 ③提出工业化方针 ④实行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22.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3.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表明 A.美国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D.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24.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卫星的发射成功
图一 图二 图三
A.美国攫取了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25.右边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你认为要改 变这种巨大反差,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童 非洲儿童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6小题。)26.观察下列图片资料:(11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图中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6分)(2)你认为图中哪位思想家的思想最有现实意义?请说明理由。(5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事例。(3分)
(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有哪些重要内容?(5分)
(3)结合梁启超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学西方历程的认识。(4分)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 „„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 总统有权缔约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第三条:
美国儿 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议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美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4分)
(2)请指出材料中两部宪法所反映的共同原则,并根据材料一中的美国宪法的内容来具体说明这种原则的内容。(7分)
(3)两部宪法关于总统的权力的规定有何不同?请根据中国当时的情况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2分)
(2)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2分)
(3)两部戏剧中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在东西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请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9分)
30.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成为可能。大不列颠首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本从1750年的英币50,000万镑增长到1800年的150,000万镑.1833年的250,000万镑和1865年的600,000万镑。„„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阶级都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得益,其他的人则坚持认为,少数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多数人却在遭受无情的剥削,其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财富状况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2)你认为材料中“一部分人”和“其他的人”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观点?指出理由。(4分)【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3)谈谈你对材料中英国政府的措施的认识。(6分)
31.阅读材料:(10分)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分)
(2)“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请说明理由。(7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 BCBAA 6—10 ABCDD 11—15ADBCD 16—20CCBCB 21—25CACBA 二.非选择题 26.参考答案:(1)①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②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③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形成。(或: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文化上百家争鸣
(2)评分说明:学生只选出其中一位思想家给1分。理由:第一次层次:能完整回答其思想部分给2分。第二层次:能结合现实分析其思想的意义的给4分。(最高不超过4分)
27.(1)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答出其3个给3分)。(2)新文化运动(1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每点1分,共4分)(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2分);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2分)。(只要言之成理,同等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28.(1)背景:美国独立后,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发展经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2分);解决在一个大国建立共和制的问题(2分)。(2)分权与制衡原则(2分)。分权原则:规定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1分)。制衡原则: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由总统批准;总统任命官员须由国会批准;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法案违宪(4分)。
(3)中华民国总统权力受到国务员的制约,而美国没有这一规定(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统权力受制约,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分)。
29.⑴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⑵人文精神(2分)(答出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同等给分)。⑶影响不同:中国的当时的人文精神并未对传统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1分)。欧洲人文精神的影响: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分),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1分),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1分)。出现不同影响的原因:中国: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统治加强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只是缓慢发展。(2分)。西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强调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共同愿望。(2分)
30.(1)英国由于生产率的提高,总体财富在增加(2分);但是财富分配上出现了少数人掌握了巨大的财富,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在下降(2分)。
(2)文中“一部分人”代表工业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1分)“其他的人”代表无产(工业)阶级。(1分)因为工业革命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2分)【或答“一部分人”和“其他的人”分别为工业革命后财富分配问题进行辩护和辩护。(2分)】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政府必然进行更多的社会改革和社会立法来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保障;英国政府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
12.高三化学教学总结 篇十二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化学组 郭婧文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学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对高三化学教学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通过搜集整理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且加以归纳和整理,发现高考命题的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根据近几年来全国卷高考形式,比如全国卷、上海、广东及江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深入研究考纲,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3.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明确分工,资源共享,进度统一,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广泛收集信息,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对每个专题的基本知识,热点知识进行整理和筛选,以每日一练,每练六题的形式对学生加以系统的训练。
二、抓纲务本,分清主次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章节复习以《导学教程》和教师选编题为主,单元练习以往年的高考题为主加以变化,高考模拟训练是市教研室模拟和各地模拟卷,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因为这些细微之处导致的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在高考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
3.化学学科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通过每日一练,每练6道题的练习量达到补缺补漏,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回归教材,深刻理解,复习到位。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能够融会贯通。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同时,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培养他们养成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的好习惯。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可以设计一题多变的形式,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使学生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心态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如果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
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
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总结08-27
高三化学组教学经验交流材料09-28
高三化学化学离子反应06-22
北京高三化学09-20
高三化学复习教案全套07-08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知识07-2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笔记08-08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试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