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

2024-10-03

论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6篇)

1.论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 篇一

人力资源管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辅导员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了辅导员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作 者:彭兰丽 李翠莲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队伍建设

2.论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 篇二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管理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十八大”政治报告。如何认识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哪些方面认识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怎样预防倦怠感与提升幸福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生涯发展循环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个阶段进行描述,进行论述分析。以职业压力为切入点,分析职业压力的来源、职业倦怠的特征;通过分析职业倦怠的社会现实反应、职业倦怠的社会交往状态、职业倦怠的工作行为症状,提出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提高自身复原力,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来缓解职业倦怠。另外,校园多发事件,谈到心理问题多发的原因,分析关于心理与健康、心理与情绪的关系,提出提升幸福感、职业认同感。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危害

职业倦怠的普遍状态是身心疲惫、有抑郁的偏向、创新思维迟钝、自我认同感降低、社会交往能力下降、敌对意识泛滥等精神状态和个人行为转变特征。高校教师是一个与青年学生接触较多的职业,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当高校教师对自己不再信心满满,对本职工作不再热情澎湃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日积月累的,是在高校日常事务中的失败、抑郁、丧失信息中逐渐形成的。职业倦怠的爆发情况和职业性质、职业要求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高校普通教师则是因为职业性质以服从任务为主,自我选择性差,即使自己有不同的见解和建议,也要服从上级安排,长久之后,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职业价值感就会降低。再加上职业上升只能靠上层领导推荐,并且上升的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人难以获得理想职位,这种上升理想职位的方式也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危害不但会直接影响员工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甚至还会使他们厌弃自己的职业,最终会对自己、家庭及单位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危害极大。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容易对领导和同事的言行做负面的理解;(2)容易发生不该发生的社会关系矛盾,甚至打破与周边同事的和谐关系;(3)为青年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会明显下降;(4)职业态度的消极会影响和导致气势低落,时常抱怨,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组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能;(5)将会严重导致高校教师的跳槽,严重到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一)职业压力

一直以来,社会对教师总是直接赋予太多的社会意义,也可以说已成了某种特定的社会形象。人们关注教师,在精神层面上把他们抬到一个无法触摸的高度。

这种社会现象对教师的自身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现实而言,社会对教师的自身综合素养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并且对教师提出要对学生起到感化的作用要求。然而他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无私奉献,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人,作为教育界的普通教师,只是社会存在的一员而已。

(二)职业冲突与困惑

高校教师工作是要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很高,而且期望多样化。教师要付出许多耐心和毅力来教育学生,而且还要面对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无数的讨伐声。

(三)学校管理方式不当

学校制度存在缺陷,没有根据实际调研进行适当调整。人事管理制度、激励政策、优胜劣汰制度等等,要公平、公开、公正,不能存在潜规则。福利政策要制度化,不能随机而动。

(四)个人因素

一个人在一个职业做的时间长了,就熟悉了职业规则。什么事情都能圆滑处理,没有再学习或者再提炼、总结、创新的能力。思想也不提高,行动也跟不上,每天就是复制生活。生活圈子太小,信息量太少,工作消极,没有激情。

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管理对策

(一)调整自我,规划职业

高校教师对自我的评价要客观、定位要准确,为自己设定的职业规划要与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付出精力相匹配。不要把每个学生的定位都定得太高,不是每一个学生毕业之后都是社会精英;要允许自己犯错误。

高校教师要把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期望多元化,不拘泥于学生成绩和论文发表,以至于限制了自身能力的发挥。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目标与期望应有层次。制定的目标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可行的目标与期望有助于自我检测,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作为高校教师很容易感到有压力,把本该是学生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高校教师有帮助学生进步的责任,但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许多是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适当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教师亲力亲为、事事承担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高校教师要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要求和挑战,就要时刻进步,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高校教师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也是资源获取的过程,且自身的能力提高、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属于个体的内在目标,这种与内在目标相一致的资源获取会促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远比发明容易,何必舍近求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才易有结果。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是具有其自身潜在的资源的。

(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

高校教师面对学生、无聊的会议时,应找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兴趣所在;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操去看世界,从细节方面入手,用微观思维去发现学生和工作中的正能量,要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从而拥有主动向上的心态。

(四)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帮助

向领导、同事、亲朋等寻求精神上的社会支持。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抵抗倦怠的有效保障。对于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走近他们。当我们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接纳他这个人,发掘他的闪光点,无条件地爱他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会像镜子一样反馈我们的爱。

(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不承认问题与困难的存在,何谈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一味地逃避并不能抹杀问题与困难真切存在的事实,这些问题终究会积攒能量直至爆发使我们无法躲避。因而,高校教师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承认问题与困难的存在后,才能面对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避重就轻”的生活艺术。“我接受这个问题与困难的存在,我也接受这个问题或困难带给我的紧张、焦虑!”当我们不过分关注某件事物的时候,它的力量就会变得十分微弱,我们也会变得平静,此时是应对问题与困难的最佳时机。

(六)要保持生活的平衡状态

3.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管理策略 篇三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管理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32-0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不断增大,情绪低落、性格变异、缺乏个人成就感已不再是个别现象。突破仅讨论教师素质问题的藩篱,探究隐含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在1974年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概念,用来说明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随后,许多学者陆续重视对它的研究。1974年,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将“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al)的人们由于每日工作时间太长、工作量过于大、工作强度过于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长期的工作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

2 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教师职业倦怠,并不是由具体的某一件事造成的,而是由于不能有效缓解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导致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映过程。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

2.1 教师本身的原因

教师工作目标定位失准,在现实中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再加上本人的性格缺陷,如内向、孤僻、暴躁、不和群、缺乏自信心,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职业倦怠。

2.2 社会压力的影响

合格的中学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懂得科学的教学规律,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现行的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岗位末尾淘汰等制度,必然给每一位教师巨大的压力。许多人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反之,教育质量下降,人们自然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这些因素形成的巨大压力超过了部分教师的承受极限,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2.3 学校环境的影响

长期应试教育,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定老师高下的唯一依据,许多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学校的制度丝毫不考虑教师个人的需求、不惜以剥夺教师的节假日为代价,以各种手段强制教师补课,借继续教育无限度强制业务进修。学校的领导观念陈旧,急功近利,不惜牺牲教师切身利益。并不能从实际上关心教师。在评优、晋升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都会对教师产生影响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2.4 工作方面的原因

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考核评优等使许多中小学教师产生焦虑感,再加单一的教学方法与单调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使教师感到“雄关漫漫真如铁”,如今迈步无法越。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2.5 教学对象的原因

当今许多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各种社会诱惑使他们耐不住长期进行学习的寂寞,盲目追捧歌星影星、金钱至上,享乐至上。学生的行为表现背离了教师的期望,教师对学生崇高而远大的期望无法实现,职业信念动摇,精神回报缺失。

2.6 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會关系的总和。”所以,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信任感缺失,消极情绪表现明显,更有甚者自我封闭,很难听从别人的建议。

3 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管理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阻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已经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3.1 指导教师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鼓励教师遭受挫折时不能失去信心,不屈服于眼前的困难,放眼未来,要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自古英雄多磨难”的豁达从容应对,指导教师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组织教师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创业的书籍、观看励志影视材料等活动增强工作信心。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举行丰富的文娱活动,增强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指导教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爱好和情趣,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教师学习书画、组建校园乐队、积极参与职工娱乐活动,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他们的抑郁心情变得开朗。

指导教师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3.2 创建民主和谐的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着力创建公平合理、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在教师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 公正对待,一视同人。

学校管理者要关心、尊重教师,虚心听取广大教师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加强学习和借鉴,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团队意识。适当使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感情投资、榜样作用等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

3.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十七大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大投入,有效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全民对发展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创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使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每一位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去

总之,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努力消除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艳.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15).

[2]姚丽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论公务员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篇四

【摘要】公务员礼仪的特征有规范性,系统性,严肃性。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关键词】公务员礼仪;公务员职业道德;关系;形象;规范

公务员礼仪是公务员在行使自己职责时所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它的宗旨是要求公务员自觉地恪尽职守,勤于政务,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政府形象,以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公务员职业道德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公务员职业精神、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和公务员职业行为规范。

公务员礼仪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点,但是它们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必须形成团体生活,而公务员是这个群体生活中特殊的一群,起着桥梁的作用,其处事进退更应有适当的节度,做到得体。公务员的礼仪规则应该遵守以下几点:自律、引领、宽容、平等、从容、真诚、适度。公务员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要尊重自身,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之一种修养;尊重社会,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要爱国守法。

公务员礼仪的特征有规范性,系统性,严肃性。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务员礼仪能够塑造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协调与公众的关系,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作用。礼仪自古就有,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步完善,使之与当代的社会生活更加吻合,礼仪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公务礼仪是公务员必备的行为规范,随着世界的进一步融合,它将成为增强一个地区或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调和社会关系、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因此,政府机关应重视规范公务礼仪,强化推行公务礼仪。

公务员礼仪是公务员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它包含了公务员的着装礼仪,公务员会客礼仪,公务员会务礼仪,公务员宴请礼仪,公务员握手礼仪,公务员名片礼仪,民族宗教礼仪,公务员面试礼仪,公务员乘车座次礼仪等等很多方面。

公务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礼仪。礼仪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公务员去推动礼仪形象,势必使全民文明水平提高,形象更完美。往往外界投资者注重的就是这些“细节”和整体因素。公务员在形象礼仪自我修炼和完美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让人行注目礼的。在现代文明社会,好的形象礼仪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公务员文明的体现,更是国家、政府形象的标杆。

礼仪对于一个人形成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礼仪对人的要求包括表里两个方面,它既要求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求有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修养的人,无论是在内在素质上,还是在外在行为方式上都和缺乏此种训练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洛克指出:“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得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得温和。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

公务员在着装方面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得体、干练精明、朴素大方、温文尔雅。所要遵循的原则为:符合身份,区分场合,遵守成规。公务员的着装要与自己所在单位形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相称,做到男女有别、职级有别、身份有别、职业有别、岗位有别,即“干什么,像什么”,切忌脏、乱、破、露、透、短、紧、艳、异。公务员要切记的是在正式场合是不能穿休闲服装的。公务员除了工作外的服装,在私人场合也是要注意自己的服装的,不要因为是私人空间就随意穿着。毕竟一旦从事某种职业后,这种职业的气质特性会无时无刻的附加于身上的。所以公务员即使在私人场合也是需要注重自己的着装的。公务员在公务场合的着装要庄重保守,一般可以穿西装,套裙和制服;在社交场合的着装可以时尚个性,如礼服,时装,民族服装;在休闲场合,要舒适自然,如运动装,牛仔装,沙滩装,便装。男士穿着西装要遵循三色原则、三一定律、和三大禁忌。

公务员的形象礼仪还包括仪容和仪态方面的礼仪。仪容方面要时刻做到面部不蓄胡须、鼻毛不外现、干净整洁、口无异味;头部健康、秀美、干净、清爽、卫生、整齐;手部清洁、不使用醒目的甲彩、不蓄长指甲、腋毛不外现;妆容端正庄重、修饰避人、整洁干净、简约朴实、得体自然。仪态方面要做到手势应当规范、尽量少用、不可滥用;坐姿应当“坐如钟”,做到稳重、静态、直挺、端正。忌争先、忌满座、忌乱动、忌叉腿、忌乱伸、忌先走;站姿,站要端正、不应持物、双腿稍分、双腿安稳、避免散漫;行姿要安静、稳定、合礼。

在与人握手时,要注意握手次序,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握手,领导或长辈先伸手,下级或晚辈才可握手;握手切记不能用左手,与异性握手不可用双手;握手时要拇指向上,与握手人虎口相对,并且要把握时间和力度,力度太大会无礼,力度太小又太虚无,时间太久太暧昧,时间太短很敷衍。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名片不能随便涂改,名片不提供私宅电话,名片上不印两个以上头衔。一般名片控制在三种颜色以内,底色为本白或浅灰。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街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公务员在接打电话时,要注意电话用语,建立声音形象。拨电话前,要确定简介合理的内容,要注意时间长度的把握;接电话时,要了解来话需求,合理应答。特别要注意,非公务性电话要尽量少打,时间要短,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

总之,公务员礼仪就是希望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用以维护行政主体形象和个人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职业道德直接、集中的反映着一定社会公民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主导性的道德,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具导向作用的职业道德。公务员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责,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高效地履行国家公务、建立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职业行为的重要检验准则之一,是公务员在其职业生活中所特有的、以一定善恶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用来调节公务员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也是公务员用以肯定、发展和完善自身人格价值,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伴随行政管理实践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到有了国家,一部分人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中任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从而产生了公职人员的政务活动。这种职业及职业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重大的责任性和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强制性。政府行政人员的职业及其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有其显著的特征。

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公务员是为国家机器的运转而服务的,他们服务于一定的阶段,带有鲜明的阶级利益倾向性,忠诚效力于统治阶级是最大的德。公务员职业道德在本质上反映和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内容上包括许多维护国家政治要求的规范,如忠于国家等。这也是公务员文化不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而不断而传递的原因。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信心。

公务员职业道德高度的权威性表现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以权力运用的规范为核心的。要从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从道德角度回答公务员的权力来源、公务员的用权宗旨、公务员用权的规范及制约机制等等。

公务员职业道德还有相当的强制性。由于公务员职业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进而关乎国家前途和政权命运的职业,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的职业,公务员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极其重大,社会公众对公务员的职业素养页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值,同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也来源于国家和政府有关行政活动的法律、政策、规章、制度,而这些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和行政的效力。由于公务员道德和法一致性的存在,许多国家和政府既将公务员道德以法的形式规定了下来,又将道德的规范纳入到了法律的条文之中,形成了公务员道德法制化的倾向。

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公务员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的社会公众。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以文明和礼貌为基础的,而礼仪则是以尊重和形态为基础的。公务员礼仪与公务员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作为一名公务员,既要懂礼仪,又要遵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5.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篇五

首先,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单调且乏味,工作程序刻板.与此同时,部分教学岗位的人员对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误解,认为他们工作轻松,且缺乏能力和专业素养,一些岗位歧视的状况时有发生,进而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他们职业认同感相对比较低.还存在部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编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他们难以安心工作、放手去工作,使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推进.加上职务晋升和待遇方面的综合压力,而且经常需要加班,使得他们容易身心疲惫.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缺少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他们在业务能力的提升方面相对比较慢;待遇与一线的教学人员也存在差距,所以心理上有不平衡感.此外,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千差万别,绩效评定考核问题给高职院校带来了难题.常见的一刀切方式,无论做多做少,做得好或差,都反映不出差异,这样的绩效评价显然不公平.甚至存在以领导喜好来评定的现象,由此出现了为讨领导欢心而明争暗斗的现象,办公室工作环境比较压抑,同事间关系比较紧张,引发职业倦怠感.

2.2内部成因

6.论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 篇六

【关键词】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教师工作压力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常常处于紧张、压力的环境中。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很大的压力[1]。徐富明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多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70%的教师认为自己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2]。一方面,压力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失常、焦虑、易冲动等,这些负面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调适,将可能引发职业倦怠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压力也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消极作用。因而,本研究借助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调查,以期为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指导。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长春市以及周边乡镇中小学教师170人填写《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为91.76%。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教师心理状况总体水平

教师的总体压力均值为2.963,趋于中等水平(按计分方法,3为中度),这充分说明教师承受着中等程度的压力。在各个维度上,排在前四位分别是考试压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学生行为方面的压力。

表1 教师心理状况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还发现,56.7%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受到压力(压力平均值等于或高于3),5.6%的教师感受到严重的压力感。这说明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感受到的压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这与陈秋燕对四川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这些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工作、人际、自我发展、学生行为等。在这些压力中,考试与工作压力是居于首位的,29.3%和16.2%的教师分别认为考试压力、工作压力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压力感,这与当前的教育有紧密的关系。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常常组织教师给学生补课,使教师的休息时间严重被剥夺。而且还将教师的职称、待遇跟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从而使教师感到压力。

在职业倦怠上,57%的教师感受到中等水平的职业倦怠(倦怠均值等于或高于3),8%的教师感受到严重的倦怠感。这说明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伍新春[4],宫贤平[5]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与人性化上,均值接近于3,这说明教师已经表现出职业倦怠的一些特征,但由于在成就感上有较高的均值,可能使得整体职业倦怠水平有所缓解。

(二) 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表2 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结果

表2显示,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教师的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相关达0.7,工作压力给教师情绪方面带来的影响已经达到严重水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一定程度的丧失。在去人性化上,工作压力与之相关将近0.6,表明工作压力越大,教师更容易对学生体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但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还应当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三、研究建议

(一)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学校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在面临压力的情境下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二)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

处于应试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教师好坏的唯一指标。如何公正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定,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能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评定通常还应当包括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大纲的理解、教学手段等,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结果,也应当评定教师的教学过程。

(三)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近些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与劳动强度相同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使得他们不仅要承担工作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要为经济所担忧,挫伤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易产生职业倦怠。各级政府应当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尊重和羡慕的职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关心教师的工作于生活,理解教师的苦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四)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以往的研究表明,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气氛对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有很大的重用。一些学校缺乏民主管理,领导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对教师的合理意见不采纳,教师在岗位上缺乏自主权等会加剧教师压力与倦怠水平。因此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对于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先佐.税费改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2004, 11(4):81-85.

[2]徐富明,申继亮,朱从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2(10):15-16.

上一篇:财务顾问协议书下一篇:批评武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