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新进展(共4篇)
1.氢氧化镁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篇一
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
摘要:高盐废水盐浓度高.离子强度大,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电化学法、生物与物化组合法等.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耐盐嗜盐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对国内外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在实际废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调研对各工艺的运行条件及处理状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而介绍根据文献及笔者对高盐、高氰和高氨的三聚氯氰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的生物物理、物化组合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工艺,是高盐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作 者:农少梅 李捍东 张树增 李霁 NONG Shao-mei LI Han-dong ZHANG Shu-zeng LI Ji 作者单位:农少梅,NONG Shao-me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29)李捍东,李霁,LI Han-dong,LI J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张树增,ZHANG Shu-zeng(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29)
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7 关键词:高盐度废水 生物法 电化学法 组合工艺2.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篇二
摘要:在社会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水污染现象也是日益严重,特别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到饮用水的水质问题。
关键词:膜处理;给水;废水;水质指标
前言:膜处理主要是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利用特定膜的透过性分离水中的离子、分子、杂质的新技术。膜工艺主要应用于水的除盐、物料分离以及一些特殊领域。下面主要对水处理中的膜处理技术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膜技术的概述
过去膜处理技术在净水处理领域主要应用于工业上纯水、超纯水的制取,膜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工艺中很难处理的问题,但是随着膜工艺的发展,凭着膜工艺的低成本、运行管理也比较简单的优势,已逐步被运用到生活饮用水的领域,尤其是在国外已建成了很大规模的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膜技术指的主要是将选择性的多孔薄膜作为分离的介质,让分离出的溶液依靠某种推力穿过膜,低分子的溶质通过膜,而截留大分子的溶质,以此分离出溶液里分子量不相同的物质,进而实现分离、纯化、浓缩的目标。当前,膜技术被大家公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之一。近年以来,相关的膜电势、扩散定理、膜渗析以及渗透压原理等理论的研究与分析为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促进了膜技术的实际应用。随着膜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生物、环境、化工、生物、食品等许多行业都有膜技术的运用。
二、膜技术的分类
1、反渗透膜技术:反渗透过程,顾名思义就是指渗透过程的反过程,其推动力是压力差,也就是经过在待分离液一旁加入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以便使原液里的溶剂被挤压到半透膜的另外一侧。该项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膜选择性高、操作简便、不污染、易维修、结构紧凑、无相变、能耗低等。
2、微滤膜技术:微滤膜将静压差作为推动力,通过筛网状的过滤介质膜进行筛分、分离。微滤膜是一种多孔的、表面均匀的薄膜,其特点包括过滤的精度高、过滤的速度快、膜孔径均一、吸附量少、无介质脱落等等,广泛地应用于去除细菌或微粒、食品及制药行业中进行除菌与净化、去除半导体行业中超纯水支配过程的颗粒、生物技术发酵液中制品的浓缩和分离等。
3、超滤膜技术:这是一种将压差作为驱动力,通过超滤膜高精度的截留性能分离固液或者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分级的膜技术。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包括:可以同时对大分子或者胶体物质进行浓缩与分离。此项技术同反渗透相比较,其具有能耗低、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低、无相变、膜选择性高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医药以及超纯水制备等各个领域。
4、渗透蒸发膜技术:渗透蒸发,是一种由压力驱动进行膜分离的过程,它主要利用液体内两种组分在膜里的扩散系数和溶解度间的差别,经过渗透和蒸发,实现分离的过程,该技术的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是相对较低的。虽然近年对渗透蒸发技术的研发进展较快,但其单独应用的经济性并不高。
三、膜技术处理的特点分析
膜技术的特点是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占地少、运行操作完全自动化。在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中,RO(逆渗透或者反渗透)运行压力高,能耗大,而且由于RO膜良好的截留性能,能将大多数无机离子(包括对人体有益的离子)从水中去除,长期应用这种水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厂的处理工艺。NF膜(纳滤膜)对总盐类的去除率在50%~70%左右,对二价离子如钙、镁的去除率特别高,在净水处理中适用于硬度和有机物高且浊度低的原水(进水要求几乎不含浊度),故仅适用于地下水处理。如用于地面水处理,则必须要有常规处理甚至UF-IIMF(超滤膜)作为预处理。UF和MF运行压力低,不仅适于处理地下水,也适于处理地面水。由于膜技术是一种绝对的物理过滤作用,因此可根据原水水质和被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原水的处理。
(1)有机物含量低的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澄清和消毒
(2)去除低浊度水中的有机物。
(3)轻微浊度水的色度去除。
(4)水的软化。
(5)严重有机污染水的去除。
根据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可选择不同的膜,并根据需要在处理程序上做合理的组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可以看出膜技术适应各种水源的处理。对于常规工艺难以处理或处理效果不够满意的水源,用膜处理可以达到人们预想的水质效果。膜技术在净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目前情况而言,膜处理工艺比较适合于小型水厂。调查显示当处理水量小于20000m3/d时,膜处理费用低于传统处理工艺[1]。
四、膜处理工艺系统的流程
五、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给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在法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饮用运用膜技术所生产的饮用水了。尤其是对于淡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将处理后的污水、海水或者苦碱水作为直接性或間接性的饮用水源,已经成为有效拓展水资源供应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巴黎于1993年在郊区就建成一个纳滤净水厂,使用经传统处理的地表水来出产饮用水,这些地表水由三级纳滤处理系统进行加工,能够有效地去除内含的杀虫剂与THAs前体[2]。而对于使用污水生产高质量饮用水的膜净水处理技术来说,当属美国丹佛市的膜技术水处理厂的成效最佳,该系统的反渗透装置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与总溶解性固体的重要作用。
2、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几乎能够涉及废水处理的每个领域,主要包括造纸、化工、食品或机械加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中。当前,随着污染的加剧与水资源的匮乏,公众对于水资源的再利用与深度处理的呼声不断增高,如何最有效地回收与利用现存的水资源已经成为我们需要重视的焦点问题,而废水作为一种水资源也日益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膜技术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发展也要不断走向综合化、全面化,不断研发新型的膜技术过程,比如:渗透汽化、仿生膜以及生物膜等。以上这些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回收与利用水资源,更能推进废水处理的不断实现深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在特殊领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运用膜技术方法处理放射性废水,该项研究最终开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初,其最先采用的是电渗析技术,现在又开发出了超滤与反渗透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外许多工程中都有运用[3]。另外,膜技术方法在处理垃圾填埋的渗滤液、含锌废水等特殊地废水处理领域中也获得了有效地应用。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对水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然而,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在,将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以促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安辉;游海平;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J];化工进展;2010(2)
[2]赵文蓓;赵文蕾;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6)
3.氢氧化镁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篇三
该研究团队完成了家蚕转基因关键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构建,建立了高效家蚕转基因技术体系,其效率居国际领先水平。克隆并鉴定了25个家蚕重要功能基因,20个生物反应器及素材创新相关基因和32个启动子/调控元件。创制各种转基因素材37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授权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培育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1人;培育获得的1对转基因有色茧实用蚕品种,完成了缫丝、织绸及茧丝性能鉴定,在重庆合川、广西南宁等地进行了试验推广,平均每饲养一张蚕种较普通的白色茧品种可增加蚕农收入1 000元左右。
家蚕基因组研究成果不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家蚕应用研究水平,推动我国蚕丝产业振兴和新兴生物产业发展。
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先后绘制完成了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家蚕基因精细图、高精度遗传变异图谱,由此奠定了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中的世界领先地位。
(来源:新华网)
4.氢氧化镁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篇四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门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血液病诊断技术,一百多年来一直都是使用瑞氏及其先驱者发明的涂片染色法,它是血液病理学重要的诊断工具。因为其制片的过程容易简单,能快速的对样品做出初步检查,即使在血液病检测手段与日俱进的今天,传统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仍然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它为现代血液病理诊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其本身的不断完善进步,并结合其他现代血液病诊断技术,在MICM方法上对各种白血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一) 血细胞的生成
目前认为,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共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其功能特点为:①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②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和形态学上可辨认的各系原始幼稚细胞阶段,然后进一步成熟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系血细胞。
(二)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大小及外形
(1)大小: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逐渐变小。但巨核细胞则与此相反。
(2)外形:红细胞系始终呈圆形,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系保持圆形或椭圆形不变;单核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则均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2、核质比例(N/C)胞核逐渐缩小(巨核细胞例外),胞质量逐渐增多,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
3、细胞核
(1) 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的胞核则由小明显变大。
(2) 核形:幼红细胞胞核始终呈圆形,核逐渐缩小,核染质固缩,最后脱核而消失,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粒细胞系原始及早幼粒细胞阶段呈圆形或椭圆形,随着细胞成熟,胞核的一侧逐渐凹陷,最后形成分叶状。
(3)核位置:居中,常偏位,侧这边。
(4)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疏松逐渐凝集变为紧密粗糙,着色则由浅变深。
(5)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6)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
4、细胞质
(1)胞质量:一般由少逐渐增多,淋巴细胞例外。
(2)着色。
(3)颗粒:多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
(4)空泡:正常情况下,浆细胞胞质中可见小空泡,其他细胞系列中一般无空泡,出现空泡多由于细胞退行性变。
二、常见血液病的形态学特征[1]
(一) 贫血
1.缺铁性贫血 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而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所致。
【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2)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红细胞体积减小,淡染,中央苍白区扩大。
(3)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4)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3)贫血早期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细胞体积减小,胞质量少。
(4)粒细胞系相对减少。
(5)巨核细胞正常。
2、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和(或)功能差异常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
(1)急性期: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A)又称重型再障I型(SAA-I),起病急,发展迅速,常以严重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①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0、5×109/L;③白细胞明显减少;④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9/L。
【骨髓象】急性型再障的骨髓损害广泛。①骨髓增生明显减低;②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③巨核细胞显著减少;④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
(2)慢性型:CAA起病和进展缓慢,以贫血和轻度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多见,严重出血和感染少见。
【血象】①红细胞,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血红蛋白多为中度或重度减低,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网织红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正常,常小于15×109/L;③白细胞减少,多在(2、0~3、0) ×109/L;④血小板减少,多在(30~50) ×109/L。【骨髓象】慢性型再障的骨髓中可出现一些局灶性代偿性造血灶,故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的结果可有一定的差异。①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②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巨核细胞减少常早期就出现,治疗有效时恢复也最慢,故在诊断上的意义较大。③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如穿刺部位为代偿性造血灶,则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粒系百分率可呈正常或减低,红系细胞百分率增高,但巨核细胞仍显示减少或明显减少。
(二) 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
【血象】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计数不定:白细胞数增多者,多在(10~50) ×109/L之间,也有白血病计数在正常范围或减少。白细胞分类计数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性原始或幼稚细胞,所占百分率不定。
(3)血小板計数常减少。
【骨髓象】
(1)骨髓增生在极盛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但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岛状增生,非均一性增生,局部增生(混杂性浸润)及间质变,再障样变等多种变化需要通过骨髓活检来鉴定。
(2)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30%ANC(all nucleated cell,所有有核细胞)。
(3)因白血病细胞类型的不同,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4)涂片中分裂型细胞核退化细胞增多。在急诊白血病中,“蓝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中多见;在急粒和急单白血病中,可见到Auer小体。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为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以粒系细胞增生为主。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突出的临床变现为脾明显肿大和粒细胞显著增高。细胞遗传学的特征为具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
【血象】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随病情发展贫血逐渐加重,急变期呈重度贫血。一般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疾病早期可在(20~50) ×109/L,多数在(100~300) ×109/L。分类计数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尤以中性晚幼粒细胞为多见,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的特征之一;③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疾病加速期及急变期,血小板可进行性下降。
【骨髓象】①骨髓增生极度活跃;②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原粒和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增多;③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④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3、急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骨髓纤维化临床进展迅速,脏器浸润轻,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无泪滴状红细胞,但伴少量原始细胞;骨髓穿刺常呈干抽,骨髓象增生低下,可伴少量原始细胞。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红系前体细胞、粒系、巨核三系增生活跃;幼稚细胞簇状及散在分布,幼稚红细胞簇突出,巨核细胞较多,不同大小的均可见,核分叶少;大多数网状纤维增生显著,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
4、多毛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及骨髓涂片染色见直径10-15μm、胞浆 淡染有多毛状突起的毛细胞。相差显微镜下多毛突起最明显。外周血单核细胞减少(HCL 亚型时不減少)。骨穿常见干抽。骨髓活检是金标准。
【骨髓活检】毛细胞胞浆丰富、透明(HCL 亚型时嗜碱性),核圆、椭圆,居中呈“煎蛋样,多无核仁,有的核呈粗块状似成熟浆细胞胞核,有胞核似豆形核。根据毛细胞浸润骨髓程度不同,可呈间质性、大片状或弥漫均匀分布,胞浆丰富,胞核彼此间距宽而类似“铺药片”样或“蜂窝”状是其特征,在骨髓“血湖样”改变不常见。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随毛细胞浸润加重而减少,网状纤维可增多。
5、冒烟型白血病
冒烟型白血病涂片检测可为阴性,仅表现为骨髓活检阳性。骨髓活检:见体积大,有异型的成片的幼稚细胞。由于成片存在,极易误诊为转移性肿瘤。这种早期白血病的诊断需要非常谨慎,必须结合相关特异性免疫标记,才可做出诊断。否则其诊断仅可作为参考,不能认为是最后诊断,更不能作为治疗依据。
三、骨髓检查的新进展:
1、骨髓活检是用一种环钻(trephine)切取骨髓作活组织检查,可观察骨髓完整的组织结构,真实反映骨髓局部的增生情况,发现局灶性坏死等。而抽吸取样破坏了骨髓原来的结构并被血液稀释,故骨髓活检被认为是观察骨髓各细胞系列比例和增生情况的金标准。
2、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即细胞分化抗原簇(CD)分析。用各种荧光染料标记的抗CD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术结合,鉴定包括造血干细胞、各种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等的CD表型。目前在血液细胞学分析,特别是淋巴瘤和白血病分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
3、细胞遗传学分析淋巴瘤,白血病、MDS等恶性血液病,往往有染色体异常。通过直接制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以作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或通过短期培养,即可进行常规染色体鉴定,目前以FISH和常规染色体鉴定为基础的细胞遗传学已逐步发展为诊断淋巴瘤,白血病乃至多种实体肿瘤的常规诊断手段。
4、分子遗传学分析从基因(DNA或RNA)水平研究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2],是当前热点,例如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t(9:22)形成的,在慢粒白血病常见的Ph染色体,以往多用染色体分析法鉴定,后来发现这种易位形成了一个新的融合基因bcr-abl,从而可用基因探针技术或PCR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直接查找微生物如黑热病的利-杜体、弓形虫等。近年来,由于临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和艾滋病的发生率增高,许多以往很少见的微生物如鸟分枝杆菌、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近来多利用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内的先进实验室检验技术进行,但也常可在骨碎片中找到。
随着时代发展,骨髓检查的内容愈加丰富,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的骨髓检查已从早期单纯的细胞涂片发展到以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分析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诊断学。常规的形态学检查也逐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振法,血液病诊断及图谱[M] .天津:新华出版社,1997:145-150.
【氢氧化镁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新进展】推荐阅读: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07-09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0-17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08-06
我国分散式中小型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09-30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在引黄水库水处理中的应用07-31
软基处理硬壳层原理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08-13
回转窑焚烧炉在医疗废物处理中的应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