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2024-07-07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共12篇)

1.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篇一

美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这门学科中的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中学语文的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美文,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中学语文美育指明了方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渗透美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不单要求学生会背诵,更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这种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对象,很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感受那些文质兼备的千古美文。古人读书讲求激情抑扬地诵读,就是要大声的朗读,其目的就在于如叶圣陶所说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朱熹也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味到抑扬顿挫的节律美与起伏曲折的情感美。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讲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想象能力是指“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改进并进行重新组合,构成全新的意象。” [2]无论是鉴赏美还是创造美,都离不开审美想象的参与。学习《兰亭集序》,便可以凭着王羲之形象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描写,大都来源于想象,作家凭借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老山界》有这样的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这就是作家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结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种丰富的想象,看作家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情达意的。如巴金的《灯》一文,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欧洲的两个关于灯的传说故事,这时就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样的联想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写作实践中怎样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作家运用丰富想象力的结果,还要求他们在实际写作时也要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没有想象,就很难有所创新。黑格尔曾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可见想象力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以往的考查的记叙文、议论文都有所不同,面对一个话题,能够打开思路,不拘

泥于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气,才会有创新。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就是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但也要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真”与“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可以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也要求“真”求“善”,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要言之有物,发自真情,自然成文。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能抓住重点。美学家黑格尔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语文学科选编了大量文质兼备的美文,但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学习的结果而轻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重知识的讲解而轻学生情感的体验,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语文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人文性决定了在学生人格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等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在当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之美,在当时乃至当今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文言文方面,选编入课本的几乎都是既有文学性又有教育意义,它们言辞简练,意蕴深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廉、蔺二人形象的分析,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宽容大度与知错能改,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自古及今都推崇的。语文教育追求知、行合一,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美的鉴赏和感悟,学生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当然,情感是一个方面,道德也很重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些高尚的节操,都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好的引导。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力求做到知行合一。可见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作好美育这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篇二

一、高中语文教学要随机渗透美育

高中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十分丰富,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随笔杂感等。它们或形象鲜明、意象丰满, 或内涵丰富、意韵绵长, 或纵横捭合、充满理趣, 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至于教材中的各种评论与艺术论文, 我们更要借助于对它们的教学, 增长学生的审美知识, 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实用文章有实用文章的写作艺术, 标题的简洁显豁, 结构的条理分明, 语言的通畅优美等。无论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还是作品的朗读和赏析, 都是在传播信息, 而这些信息中饱含着许多美育因素。试分析“杲”、“杳”两个字, “曰”在“木”之上的是“杲”读gǎo, 表日出而明亮之意;“曰”在“木”之下的“杳”读yǎo, 表日下山而看不清之意。即使枯燥的汉字也充满了情趣与智慧。至于作文, 更是学生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活动, 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的折射, 更是审美感情的载体, 同时还是按“美的规律”创造的“产品”。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成分,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 美育融汇在语文教学中, 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 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要培养学生审美感受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 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 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认真阅读, 只有在读的过程中, 方能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 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的月色”两节, 不只要求学生会背诵, 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这样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钟嵘的《诗品序》提出“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白居易《与元九书》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要首推诗歌教学, 无论旧诗, 还是新诗, 首先都是以“外在美”来取悦于人的, 包括其形式和节奏,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简单的节奏, 和谐的意律。押韵、叠声、双声, 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摹仿佛是天籁之音, 如潺潺流淌的小溪, 又似优美的钢琴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月私语”。阅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 这种读从本质上区别于将书写的字形付诸于物理的声音, 也不同于小学生那种典型的“唱读”, 它要求通过声音表达出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我们要的是充满跳动韵律的乐曲———或舒缓, 或激昂, 风格裴然。教师配乐朗诵, 听名家录音, 鼓励学生朗读, 课堂集体指导都是较为有效的方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同是写秋, 前者景物生机盎然, 后者景物萧条冷落, 前者抒革命豪情, 后者写游子落寞。当然要读出区别, 读出各自不同的韵味。在讲解茅盾先生的散文名篇《风景谈》时, 利用多媒体将电脑“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桃林小憩”、“石洞雨景”、“北国晨号”六幅风景配以不同音乐剪辑组合而成一个音乐风光片,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能力是指“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改进并进行重新组合, 构成全新的意象”。无论是鉴赏美还是创造美, 都离不开审美想象。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披文入情, 引发联想和想象, 在充满愉快的情景中感受美、鉴赏美和评价美。学习《兰亭集序》, 可凭借王羲之形象的语言, 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 在脑海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描写, 大都来源于想象, 作家凭借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老山界》有这样的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这就是作家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结果。语文课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丰富的想象, 看作家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情达意的, 如巴金的《灯》, 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欧洲的两个关于灯的传说故事, 这时就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样的联想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 从而让学生明白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在写作实践中怎样运用。写作是学生心灵折射、情感意识的反映, 是一种扣问生命、感悟人生、认识生活、体会自然美的创造。要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视布于麻, 虽云未贵, 杼轴献功, 焕然乃珍”, 不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话题作文, 都要打开思路,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写出好文章。

四、要培养学生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想,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价值方面的追求。鉴赏文学作品, 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选编入课本的文章既有文学性, 又有教育意义。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伟的国民》一文, 要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在当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这种精神之美, 在当时乃至当今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 要通过对廉蔺二人形象的分析, 体会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的宽容大度与知错就改, 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自古及今都推崇的。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要通过美的鉴赏和感悟, 使学生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人民连在一起。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听有关《红楼梦》的有关戏曲、看电影和电视剧, 使学生在音乐形象和直观形象中感受美, 通过贾府这个贵族家庭的环境气氛的渲染, 凭借美育的感染力,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净化心灵。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的“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 惟悟乃为本色”, 概括了文学鉴赏的特点。文学鉴赏要达到的是那种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境界, 达到美的极致。如《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在把握他的虚伪性的同时, 如果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 那么周朴园除了虚伪的一面, 还有他性格的复杂性。学生看到这一点, 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 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 形成能力的同时, 要充分发掘美的因素,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 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 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 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材中那些优秀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学精品。语文古诗词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广泛、深刻的美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因此,古诗词为实施美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审美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进行美育渗透,善于唤起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审美、鉴别和判断能力,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思维锻炼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而审美教育是能够达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自我完美理想人性这一目标的最直接途徑。因为审美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它强调的是“韬养”,在教育过程其主体一直是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和主动参与可以让主体体验美好,体验陕乐,体验高尚,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首好诗,既是一件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优秀的古代诗歌是精神上的珍馐大餐,可以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粮食,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古诗,我们可以从“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的感伤抑郁,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然开朗;也可以从“惶恐滩头说惶恐,霉丁洋里叹零丁”的扼腕痛惜,跨越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满怀,学生的心灵会在诗句春雨的滋润下得到净化。古代诗歌与现代其他文体不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读后能“发思古之幽情”,通过对照古人观照自身而生发出许多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有利于审美情趣、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另外,阅读古代诗歌还能提升审美能力。古代诗歌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座高峰,尤其体现在其诗歌的语言文化上。

古诗词的美总离不开诗歌语言美。语言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古诗词中作者善于运用朴素优美、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性语言,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唤起读者对自己所展示出的生活形象与所描绘出的景象引发美感,从而让读者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开掘文学作品中美的源泉是语文审美教学的有效措施。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语文课中的美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美,在培养学生具有美好思想感情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理解课文所用的精妙的语言艺术,诗歌总是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我们只有在语言文字上多下些工夫,才能够深人体察诗人的良苦用心,进而享用诗人为我们制作出的精妙的艺术大餐,提升我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以生动优美、精炼含蓄的语言塑造深邃优美的意境,尤其是古诗词往往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内容。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鬼斧神工劈削出来的,高耸人云、遮天蔽日、险象环生的悬崖绝壁,登临起来才会充满奇趣,充满刺激性,充满挑战意味,才能充分显示出登临者无所畏惧的英雄本色,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情感体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苍茫散文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余韵无穷。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人”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的熏陶,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愫,从而促使其深切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及其表现力,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达到美育的目的。

4.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四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作者:李美娴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与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丽的景象、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无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美读”。因为“美读”是感知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获得作品美感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表情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产生美感。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形象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意境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美。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领略了文学作品的美。值得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品位文章的语言美时,必须做到语言顿挫分明,有张有弛,这样才有韵味,才能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听潮》中的“涨潮”时,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速要快些,这样才能品位到急切、震怒、壮烈的韵味;讲到“落潮”时要求学生语速就要慢些,这样才能品位到宁静、沉寂、优美的韵味。又如《答谢中书书》,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全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在课堂上教师分析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是以展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为手段的审美教育。一篇篇课文里所描绘出来的各种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断吸引着读者去感受,去欣赏。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和艺术形象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形象;《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形象;《海燕》中海燕的形象;《普通劳动者》中将军的形象,无不是完美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课文中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景物美、人物美等艺术形象领悟其内涵的价值,从而达到运用形象美感染学生的审美教育。比如教学《七根火柴》时,指导学生赏析“无名战士”这个美好的艺术形象:他,在死神逼近时,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知道他就是“无名战士”。我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此外,淡薄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唐雎,礼贤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

三、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更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优秀文章之所以能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饱满的情感因素。《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说明了情感因素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文章的作者在他所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已渗透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朱自清的《背影》,用最朴素最普通的语言,表现父子情深的真挚感人的情景,笔墨则是深入到了人之常情中最难摹写的心灵美。我教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就要求学生按情感归类的思维活动去领略这首诗的意境: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令人生意盎然的、情感上能与诗人引起共鸣的图画。又如杜甫写的《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架搭得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可以这样说,结构美是文学作品构成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鉴赏结构美的:文章开头,虽然直接点出礼赞的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带领着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然后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自上而下地观察白杨的“干、枝、叶、皮”,整个白杨的神韵风彩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后再突出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卒章显其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整篇文章的结构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结构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接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

当今的学生,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21世纪,他们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世界形势日新月异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只有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学《〈论语〉十则》,可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品《岳阳楼记》,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使他们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

5.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五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其中,美育就充当着贯通理智与情感的.主要角色.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可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作 者:李晓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

6.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篇六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人文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小学美育的重要领域,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开发教科书中已有的关于美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挖掘美,在课堂中的“起承转合”中落实美,并正确恰当地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呈现美,最后在课外语文活动中实践美,延伸美,才能形成一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美育整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本身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中就蕴含着对学习者情感、态度以及相关高级情感的审美教育内涵,而随着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做了很多的尝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日渐突出。

一、美育思想与小学语文教学

我国近现代“美育”思想是蔡元培先生任民国全国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之一。他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在学校美育中,学校应充分重视文学艺术美的陶冶作用,以相关教学内容作为美育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心灵。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的审美追求差异,根据学生对美的追求,选择相关美育载体。而教学中的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有重要的特征,即体验性、个性化、创造性,因此任何一个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开展审美教育都需要创设审美环境,指导学习过程,在教学环节中都需要发挥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美育教学设计不仅在艺术类学科中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照样能够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美及其呈现特点分析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1~12册教科书中的课文、插图、语文园地、课后练习、资料袋等内容可以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分为四大类。其中自然美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它包括自然景物美、自然现象美、植物美和动物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它包括劳动美、革命斗争美和人的自身美;科学美指科学活动所产生的美和美感;艺术美指艺术活动而表现在包括拼音和汉字在内的艺术作品中的美。

首先,这些美育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美,几乎每篇文章和活动环节都配上了相关的图片,这些色彩鲜明、线条鲜明、寓意明确的图片形象直观并且富有趣味地展现了教材内容。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社会美的插图占总量的44.8%,反映自然美的插图占26.1%,反映艺术美的插图占19.2%,反映科学美的插图占了8.7%,这些插图与文字材料一起,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感情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教科书在展示美的教材体系中紧紧围绕专题进行,新课标教科书是“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指导思想来编订的。从单元导语到课例再到各项语文教学活动都紧紧着围绕单元主题,同时即也是围绕着单元主题来展示美的。在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四种的美的类型中,其具体的美的内容又各有侧重,例如教科书在以展现自然美为重点的课文中展自然现象美的有4篇,展现动物美的有17篇,展现植物美的有8篇。

最后,各种美育因素在教材中实现了的有机整合,这有利于加强教科书的美与功能。每一个课例以及语文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是某一种美的类型的单独存在,而是多种美的类型的融合。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中既展现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又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了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和整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本身就在应试教育的教育现实中就没有引起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一直被忽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但一些中小学校确实存在‘智育第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完善。我们有一亿多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想着大学的事,准备挤‘独木桥’。”应试教育以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本该成为学生美育培养的语文课变成了简单的应试训练课,知识本位的理念在教学具体实施中成为了主流,教学目标变得越来越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感受不到语文学习中的美感,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找到美,鉴赏美,以最终创造美,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当务之急。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因此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效也要从它的这一特征出发,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美

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中挖掘美,这个过程是以教师能够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需要先于学生被开发出来,才能科学研究并且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审美认知正不断发展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审美规律,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审美预设。

2.在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中落实美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要使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能落到实处,就需要采用恰当的美育策略,讲求课堂教学中的“起承转合”四个过程:“起”就是指情景的铺设与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美,创设一个利于学生理解本堂课要学习内容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承”是引导学生围绕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从而在对文学作品的切身审美体验中帮助学生领悟到文本蕴含的美;“转”是课堂教学中的高潮,是有感情地对相关文本和内容进行诵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他们在经过对文本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之后的一种情感表现方式,这个过程既要读出语言的韵律美,还要读出语言所描绘的情形、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藏的精髓;“合”是对文本学习的总结,这个过程要给学生留下抒发个体情感,自由表达美的感受和展开想象创造美的机会,语文学习教学中的美育最终目的是创造美,让学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关于美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在课外语文活动中实践美、延伸美

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含有语文教学因素的集体活动,课外语文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冲破教科书文本的限制,走向语文应用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美育思想,这是小学语文自身学科特征的反映,也是新课程对小学教学的总体要求。要克服现状中存在的困境,小学语文美育要充分开发挖掘教科书中的美,再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自然地渗透美育内含,使美育实施的每一环节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将内容的有限和审美的无限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既得到知识,又能够获取受到美的熏陶,既会创造美,又会辨别美,成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丁耀.小学美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36120-122.[2]钱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9.[3]蒋念祖.美学与美育系列讲座

(八)艺术美和美育(下)[J].江苏教育,1991(04):27.[4]孙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美育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作者简介:

7.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意象 篇七

诗歌的特殊性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魅力,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在中国, 流芳百世的文学家多为写诗造诣高的人, 如李白和杜甫等。这是因为诗歌极其精炼短小, 还得讲究韵脚, 平仄等, 更重要的是还在这么多的束缚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对诗人的要求高出其他作者很多。在诗歌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们把握“人———物 (意象) ———情”的基本框架, 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 领会诗人营造的意境, 从而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个人情感。对于学生来说,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显得非常关键, 找出了意象, 也就找出了诗人抒发心意的潜台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们一读完这首诗, 凄凉和孤寂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这就是意象的作用, 诗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这些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毫无主观感情色彩, 但在作者的笔下后, 这些普通事物成了作者抒发感情的媒介, 作者在这些事物前分别加了“枯”“老”“昏”“小”“古”“西”“瘦”这些修饰性词语后, 这些意象就变为作者所用, 带有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 就成了作者要表达的主观情感载体, 在这首诗中, 诗人用大量的叠加意象, 把“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描绘的淋漓尽致。在高一的诗歌单元中选取了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在抒情方式上, 依旧采取意象传达的方式。

一个好的意象, 可以成就一首好诗。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不知打动了多少个人, 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温婉可人的亚洲女性形象跃然于纸上, 余光中的《乡愁》引起了无数游子的共鸣。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 成了鉴赏这首诗的关键。在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些意象, 从而达到理解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诗歌大多不是直抒胸臆的, 而要借助意象, 营造意境。在诗歌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把握一些固定的意象的潜台词。“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游子身上所穿的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 而是千里之外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牵挂和思念, “线”和“衣”这两个意象, 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的传递, 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 而是诗人表达惆怅和乐观思想的媒介。有时, 我们能看到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感。“鸟”的意象往往与男女恋情和嫁娶有关,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又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而“柳”和“留”谐音, 所以, 柳树就成了诗人们抒发离情别绪的最佳选择。还有“月亮”, 从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到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成为人们千百年来传唱的佳句。又如莲花, 代表了纯洁, 梅花代表了高洁人格。教师在诗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次体会, 理解意象所代替的诗人情感, 这对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此把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把握,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会畅通无阻了, 鉴赏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意象成就了诗歌, 诗歌成就了中国的文学。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 诗的创造力、想象力, 诗的一切生命力, 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 必先读懂意象。

8.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八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语文 审美

成功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必须合乎美学的规律。受“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影响,文学往往成为统治阶级传道的工具。发展至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一个时期内也各曾盛行着这样一中思想: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类文章,往往都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工具。文学作品一般的政治教材没有区别,语文课成了政治课的一个分店。随着教育工作的拔乱反正,这问题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于是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要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问题,即把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仅仅看成是与一般非文学作品的文章没有区别的书面语言材料,仅仅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材料,而文学作品作为语文艺术的特点又受到忽视。因此而导致教师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几大块”的模式对文章进行肢解,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这样一来,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因为我们知道文学的社会作用是要通过文学鉴赏才能发挥的,而文学鉴赏的过程,正是运用美的思想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过程。于是,审美就成了人“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达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现行《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可见,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本就十分密切,可这重要的关系往往又被人忽视。

1、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由于作家的创造风格不同,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有直率、有含蓄、有平易、有绮丽、有雄奇、有沉郁、有庄重、有风趣等,只有让学生仔细品味,才能审视其美,享受其乐。首先应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读《纪念刘和珍君》要读出悲愤的感情,《秋色赋》中,“春华秋实,没有浩荡的春风,又哪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风景谈》中“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等等,这些优美的语言都是值得品味的。

2、深挖课文中的人情美

人情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的美。在中学语文课中,很多地方蕴含着人类高尚的情操。纯美的品质,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则会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起到感染学生,纯化学生心灵的效果。如教《百合花》一文时,可从分析新媳妇的形象着手,向学生提问新媳妇是怎样出场的?作品是怎样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感情变化的?让学生了解新媳妇出场的形象美:“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的刘海。”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对借被子,两声“啊”,补衣洞,用新被葬通讯员等细节进行分析,逐步展现新媳妇的心灵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感。《背影》一文是描写父子之情的杰作,教此课时,可抓住父子相别时,父亲送儿子的复杂心情和过铁道给儿子买桔子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仔细分析,使学生品味到父子亲情。中学语文课中体现人情美的人物很多,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榜样,美的感染。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可通过对反面人物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和批判生活中丑恶事物的本质,从而得到美感和教育。

3、再现作品中的意境美

优美的作品都非常注重意境的创作,做到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长江三峡》中,描绘了长江以及三峡的雄伟壮美,如果让学生像作者那样置身于船上,就会体会到祖国的山河美。《荷塘月色》情和景的谐和性极强。作者写独踱小路的幽暗、恬淡、宁静,是为了抒发独处的自由感,显示黑暗现实的不自由。描绘素淡雅致的美景,是为表现超脱现实的幻想,如果让学生置身其境中,则会产生憎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感。《苏州园林》一开头就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明苏州园林在整个艺术构思上有一种意境美,即“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接着,围绕建筑上的图画美,展示了一幅幅美丽多姿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苏州园林交相辉映的自然美和人工美。教学郦道元《三峡》引导学生领悟整体布局的结构美,音韵的和谐美,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美,更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麗。那隐天蔽日的群峰,乘奔御风的江流,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奇松怪柏,林寒涧萧,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

4、归纳文章的结构美

好的文章总是避免俗套,独具匠心,力求做到技巧新颖,所以,都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谋篇布局之美,掌握其美。如《阿Q正传》采取三角架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整体美和对称美,有利于塑造阿Q的形象,《白杨礼赞麓-文的构思也很美妙,白杨树原本是普普通通的一种树,可作者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化身,字字咏树,句句赞人,歌颂了中华儿女素有高尚品质,通过归纳分析,可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包身工》通过对“芦柴棒”这一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童工实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画面。教学上,让学生归纳“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从而学会创造出结构美的作品来。

9.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九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陈英秀

大化县岩滩镇初级中学广西河池530800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进行美育教育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关键词】美育、引导、了解、发现、鉴赏、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创造美。

美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而教师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轻松自如、得体大方、庄重优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的例证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和谐、协调的气氛中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所精选的美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源于语文课文的审美特性和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及教师对此的充分发挥。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以美的范式带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和谐新颖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同时将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综合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就能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强烈的向往与探索美的愿望和热情。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边四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了解美

所谓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适当地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并理解其意义、性质、作用、范畴,初步掌握审美的方法,如同学习语文要学习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础常识后,才能进行审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使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提。

2引导学生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许多方面的内涵,本文只着重研究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2.1挖掘教材中的情操美。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白杨里赞》,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2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所谓形象美,指的是教材中所描绘出的自然景物美、人物美、事物形状美的 篇章段落。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直观、具体、形象的美感。例如《小巷深处》中就描写了瞎眼母亲的`高大形象;《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尝不充满艺术美呢?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为学生的审美活动铺设了道路,使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3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锐耳,如《三峡》;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如《春》;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如《雁门太守行》;有的若叙家常。尤其是诗歌与散文的语言,更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的精品。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些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音乐美,给人节奏和韵律感,使人有一种舒畅的、愉悦的美的享受。毫无疑问,这种语言美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4体会教材中的意境美。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就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西安》这两首诗来说吧,它们都是唐代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前者意境辽阔深远,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而穿过此景的是流不尽的长江水;后者意境清新秀丽,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两首诗意境不同,但抒发的都是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站在黄鹤楼上,诗人将自己好友的真挚情感寄托在滚滚东去的大江之中;在朝雨、客舍、柳色等优美的镜头中,作者将自己与好友的离别情绪融入酒杯之中,真是点点滴滴在心头。这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后,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会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3引导学生去鉴赏美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一般来说,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美的形象的初步开始的,如悦耳的声音、美丽的色彩、优美的形象等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使人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时,就产生了初步的美感。然后再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阶段。这时审美活动不再是对美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反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按三部进行。第一步,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作品中美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产生初步的美感。第二步,这种美感积累多了,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三部,可以指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去评价一部作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时,学生的思想上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能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创造美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4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美的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活动、办黑板报、办文学报、组广播稿、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内外活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则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的集中表现。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非常熟悉的一项教学活动,对此,笔者只想谈三点看法:

4.1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因此创造美离不开生活的观察。要是学生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教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因素,并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归类,这就是说的积累素材阶段。

4.2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神奇的美的想象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取的五光十色的表象素材,放进想象的熔炉里去冶炼、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来。

4.3要引导学生正确驾驭美的语言。尽管你发现了美,尽管你的想象多彩,但最终还是要靠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语言表现差,创造美的活动就是纸上谈兵的空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蒋念祖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十

美育,就是按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从而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课标的要求

课标着重指出:要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周扬说:“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的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做美的启迪者、创造者。

2.语文学科处处体现美、语文课堂是美育的重要场所

中学语文教材中,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之精选。这些作品,文质兼美,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堪称经典“美文”。如:写自然美的《登泰山记》、《长江三峡》、《天山景物记》等;有写社会美的《同志的信任》、《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有写人物美的《可爱的科学家竺可桢》、《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写劳动美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可以说语文课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大门,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给学生多方面美的陶冶,为中学语文美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因此,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中的美,施以各种美育活动,在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美育培养工作,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一般上课时,老师总采用先板书课题,然后阅读课文、提问、回答的模式来教学。这样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进行美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精心设计新颖的形式来引起学生对所讲文章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向美的意境。例如在讲《天山景物记》时,先打开录音机,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前来,天山南北好牧场……”,录音机响起优美动听的音乐,接着多媒体显示新疆的美景。听完音乐后老师就可以运用设计好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新疆,游览天山的美景吧!”从而图文并茂地导人新课。

2.2通过课文阅读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2.2.1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

2.2.2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格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2.2.3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

2.3通过课文分析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3.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

2.3.2抓住美的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

2.3.3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

2.4在剖析形象中理解美。语文课本中塑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加工提炼而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的艺术的升华。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其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就塑造了外貌美、内心善良纯真的卖艺女郎埃斯美拉达;外貌丑陋而内心善良的敲钏人卡西莫多;外貌漂亮而灵魂丑恶的卫队长比思。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对这些人物形象加以剖析,让学生懂得人物美更重在内质的美――人内在的品质、精神、灵魂即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美。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道为美的形像。《愚公移山》并未勾画愚公的外在的形象,他的美在于“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毅然决定“毕力平险”,因而这理想是崇高的;面对智叟的讥笑,他毫不动摇,决心子子孙孙干下去。这种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移山之举,是内在理想与坚强性格的外在表现。

3.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作文教学侧重于创造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鲁迅说:“要创作,第一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动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学会从生活中吸取、捕捉信息,认识周围事物,发现现实的美、生活的美。其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扩充知识,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再次,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去体验、去锻炼。如参加植树劳动,在劳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到劳动之美。然后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最后,引导模仿,鼓励创新。

总之,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美育感知做得更实更好,这本身也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11.浅析美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 篇十一

【关键词】 美育;英语;融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要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通过自身的修养感染学生,然后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其次要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把英语教材中有蕴涵美的知识进行解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再次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一、发掘教材内容,提高感受美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的书法美;幽默诙谐的内容;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纯朴自然的风俗民情,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建筑、美术、体育、电影等中也无不渗透着的美的艺术。教师应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英语中的自然美和真善美。

1.英语的书法美

英语书法虽然没有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精彩多样,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教学图片和播放录像,向学生展现一些秀美隽永的英语书写作品。以此促使学生对于规范书写的认识和对美的向往。

2.在英文歌曲中欣赏美

音乐是能带给人轻松的享受,能直触人的心灵,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从学生心理特征来讲,轻松愉悦的歌曲可以带给学生精神和情感享受,可以让他们放松,发自心底的喜悦。因此,将听唱英文歌曲这种形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们应该把音乐引入英语课堂。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语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事情。

3.在教材阅读中感悟美

英语阅读就是学生运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解读包含一定知识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感受教材阅读的美。

4.在教学情境中感受美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用形象的动画、悦耳的印象,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器官感受英语世界以及周围世界的美好。

二、重视教学艺术,培养欣赏美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美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尊重英语教学本身的规律,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美化英语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欣赏英语世界的自然美的同时,时刻感受到英语教学的艺术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展示内容美

针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特性及其蕴涵着美的因素,展示其美的各种形态。例如:有的教师在“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一节教学时,笔者在课前就准备了Hepburn在各个时期的靓丽图片,下载了她主演的一些经典影片像《Roman Holiday》,《Funny Face》等等。通过她的优美表演和影片本身的艺术含量,从这节课的一开始同学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再通过笔者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比较充分。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笔者再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影星也通过多媒体加以展示像中国的Gong Li和香港的Jackie Chan.这样就能把这节课的气氛推到一个最高点。这样就可以通过英语学科把语言的学习和艺术的享受结合在一起。

2.语言美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中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3.教态美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4.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节器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5.在音乐中欣赏美

1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十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让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发现美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美育因素是极其丰富的,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具有可塑性强、善模仿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都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通过眼睛,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的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1、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

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年级越低,插图越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一年级《共同的家》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结合课文插图,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的富有童趣,有的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如《精彩的马戏》中小猴调皮可爱,小熊憨态可掬,画面富有趣味美;《少年闰土》中人物形神兼备,富有人物形象美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都能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

2、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家》一课,我制作了课件,向学生描述了一幅幅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美丽画卷。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又如《日月潭》一课,可以利用录像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代表名胜。它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更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配以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直接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收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用心聆听,感受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教师应训练学生用心聆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聆听获得美的信息,得到审美享受。

1、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感受美

朗读中教师的范读,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抒发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音美和语感美,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心态。

2、听音像资料感受美

专门为指导课文朗读所录制的磁带更是学生朗读的优良范例。学生通过欣赏磁带中的朗读范例能更好地体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和情感。如在上《老人与海鸥》一课时,我录制了老人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的叫声,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和鸟和谐相处的意境美,为学生在审美期待中进一步学好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听同学优美的描述感受美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感受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教学第九册《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库伯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知道知错能改是一种美好品德,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情感朗读,欣赏美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语文的美?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 “美读”。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1、读出音乐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大多数课文,读着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桂林山水》的文字描写音调优美,三个“啊”字,赞美之情倾泻而出,“奇”、“秀”、“险”三字,音高而不重,读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使美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又如《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句,因对仗工整,读起来富有一种对称美,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读出意境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作品独特的意境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我家门前的海》一课,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意境,描绘了渔家孩子眼中的海。那海是多变的,就像人多变的脸;那海是富饶的,是渔家人的牧场;那海是日新月异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表达了渔家人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那片大海的无限深情与无比热爱。教学时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感受到人与海之间的和谐,进一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读出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朗读时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把握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强烈的情感打动听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如课文《凡卡》写得生动细腻,感情真切,读来催人泪下。为使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读,以读激情。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启发表达,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说”是学生把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内部审美机制的加工描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是美的表达。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

1、以说代析,表达美。

如《酿》一课,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说:(1)听到语文老师读错“酿”字,刘东东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奶奶会怎么说?语文老师怎么说,怎么做?层层设问,诱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人格美,使人物形象变得高大丰满,使说者动情,听者动容。

2、以说激发想象,创造美。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离不开合理的想象。儿童最富有想象力,利用这种天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与情感结合,产生美的体验。如《春天在哪里》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春天在哪里?你在哪些地方找到春天?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升华了美,表达了儿童对美好春天的热爱。

上一篇:校际教学活动发言稿标准下一篇:一年级上册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