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2024-08-10

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8篇)

1.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篇一

凯恩斯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内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发展,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一矛盾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产生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失调。而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成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他看来,普遍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源于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只要通过政府积极而主动的经济扩张政策,自由放任的资本注意就能转化为可调节的资本逐一,经济危机就可以医治。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调控经济,并提出应对危机的国家干预政策,即危机发生时,政府调控的着力点不是刺激生产,而是通过制定公共开支计划,增加就业,减税等形式扩大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心理因素,他认为其根源在于三大基本心理法则,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虽然两者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问题上都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但两人分析的层次和深度是不同的。马克思的分析逻辑是:在资本注意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这一制度内生的对抗性矛盾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理论的核心在于把造成经济危机的一切直接原因都看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种层次上的具体表现,而基本矛盾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相始终。而凯恩斯绕过生产过程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之道是由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扩大需求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除经济危机,他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的天性,没有进一步追溯危机成因的深刻制度基础。就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分析路径而言,马克思重视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把危机看成是资本生产过程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凯恩斯分析的重点则在流通领域,对资本的本性并不关注,比较而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做出的解释更为深刻,也更具有实质性。

2.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篇二

(一)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认为, 生产与消费之间发生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 另一方面“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 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 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 限制工人的工资”[1], 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工人有限的支付能力并存, 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二) 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认为,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市场经济不可能有合乎比例的生产, 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追逐是资本积累规模螺旋式上升、生产能力无限扩张的内在动因。恩格斯说:“大工业的必然后果———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地步。”而从全社会的角度看, 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产处于自由无序状态, 每个企业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都在盲目的扩大规模, 这就注定了无政府状态下的供需不平衡。

然而, 上述理论是基于早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19世纪) 所提出来的。20世纪、特别是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 苏联的一枝独秀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反思, 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良, 政府开始适当干预市场, 从而企业生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 商业投机与货币信用的矛盾

马克思曾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 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2]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 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膨胀:在繁荣时期, 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播动的大量兴起, 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但是, 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 数量非常少, “以致银行催收贷款, 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 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 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

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特征

(一) 经济危机的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危机

目前已有专家认为, 2008年经济危机的波及面和影响程度已超过1929年。未来一至二年,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可能面临负增长, 此后还会有二至三年的增长率低于1%的萧条期。美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美国五大投行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等彻底消失, 全世界性的银行倒闭浪潮, 美国汽车三巨头摇摇欲坠, 以及甚至出现的冰岛等国家的破产……由于全世界经济的高度开放和全球一体化, 此次经济危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已大大超越1929年。

(二) 全球性多危机同时出现加剧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金融危机、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同时出现。解决石油危机、粮食危机与解决金融危机是互为排斥的, 因为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等国外银行巨头拥有巨量的石油和农产品期货多头头寸, 油价粮价下跌必将引起金融机构的倒闭。

(三) 虚拟经济开始影响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非常强的关联关系。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 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 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 导致其失稳;虚拟经济中的风险, 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和货币大幅贬值等, 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增长大幅放缓, 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经济衰退最直接的表现为企业利润下滑, 企业破产, 失业率大增, 社会不安因素增加, 严重的将造成社会、国家动荡。这就是虚拟经济开始影响实体经济的表现。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经济危机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形成于一百多年前, 对解释现代世界经济危机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纰漏。但是由于其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延续一百年前的基本模式,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当前经济危机分析依然具有一定适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商业信用制度仍然是形成当前经济危机的主要杠杆。马克思认为, 货币经济发展到信用经济形式时, 经济危机随时都会成为现实。信用不是危机爆发的原因, 但它对于危机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 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3]。这就是说, 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 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 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 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 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 信用出现紧缩。在这种情况下, “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 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3]。人们对货币和剩余财富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商业信用开始演变为全社会用来投机套利的重要工具, 从而再一次引发“荷兰郁金香”式的投资热。但总有一个时刻, 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的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4]遭到破坏的时候, 链条会断裂, 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爆发经济危机。随后, 信用危机逐步转化为货币危机, 经济危机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

其次, 过剩仍然是当前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群众的实际需要。这是一种相对过剩, 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在第3卷第30章指出:“各个部门生产的不平衡”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相反的“群众的有限消费”乃是危机的最终原因和根源[3]。他在这些地方考虑到危机来自或者由于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 或者由于群众之间有限的消费而引起的超过需求的商品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和利润率下降被看做是这个过程的终结。当前经济危机不论在虚拟经济, 还是在实体经济领域, 都已经体现了严重的过剩状况。最主要的表现是由于房地产及其衍生品的过度开发导致了生产过剩。房地产成为消费者的第一消费对象, 从而迎来了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美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长达十四年的繁荣, 同时也蕴藏了房地产市场生产过剩的危机———高速增长的房地产及其衍生产品一旦面临美国国人的购买力下降, 将给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充当罪魁祸首的角色。

最后,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仍然是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 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既然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这种对抗性矛盾。因此, 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要消除危机, 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危机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性地和破坏性地为自己开辟道路”[5]。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 各国家政府、大财团、垄断资本组成利益共同体, 共同剥削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 经济危机更容易上升国际层面, 1929年经济危机正是最好的例证。

四、启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分析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结合当前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措施, 进而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得不到解决,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商业投机与货币信用的矛盾就都得不到解决, 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的不断复发。即使有关国家和商业财团可以暂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制造繁荣, 但这种虚假的购买力只能暂时延迟经济危机发生的事件。届时将会昙花一现, 引起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第二,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面对经济危机时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存在资本主义体制的基本矛盾, 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即使现在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但是政府依然会站在全局的角度, 制定各种宏观调控政策, 在第一时间内反击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至于现在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也十分有限, 仅仅限于因国外购买力下降带来的出口下降, 进而导致的生产过剩。这种过剩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过剩有本质的不同, 国家政府已出台4万亿的拉动内部投资和内需的政策, 全力保增长。从这一点上来看, 中国相对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对经济危机的应变速度要快很多, 也更加有效。

第三,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社会制度,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过去一百多年来,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已经发展了较大改变, 其中, 很大程度都是向社会主义制度“学习”的结果。可以预见, 在经历这场经济危机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还将继续改良自身的经济政治体制。虽然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尚需要一些时日, 但是该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经济政治体系必将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同时也将更加充满活力, 展现在世界东方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04.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272-5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58.

3.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5]陈端计.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研究[J].天中学刊,2014(3):5-9.

4.马克思,等小平理论 篇四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1)商品市场

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2)金融市场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4)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

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E.房地产金融市场。F.涉外房地产市场。(5)技术和信息市场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6)期货市场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5.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 篇五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的拓展和深化。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它事物区别分开。而且矛盾群中又存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出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革命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第三,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时间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6、真理的客观性:+价值

答: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社会意识以理论、理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9、P101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革命+改革 16,垄断 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垄断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到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的利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P120 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

9、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答: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特点: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的。社会形态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具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小企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在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2)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10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从一个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11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动力。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离不开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有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3,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1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6.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篇六

本学期学习老师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已有11周,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可远远不止11周。也许从小时候起,身边事物的耳濡目染就带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的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着我们。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正式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是由初中开始,然后高中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期就接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而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和人生历程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必须的。藉由马克思主义的培养与塑造,我们的人生方向才更正确,人生目标才更容易实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上信息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而它在生活中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许多社会上的人士说自己没有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没有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样能取得成功。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也许人们的确没有阅读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书籍,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没有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已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与人交流与行为处事中就会不自觉学习和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我们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与创新提供了正确方向的引导。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哲学,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呢?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具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在它诞生之前产生的许多理论都是没有看清事物发展本质的,是不科学的理论。不科学的理论终究是会阻碍人类与社会向前发展的。能量守恒和物质转化定理、细胞学说、进化论都是在同一段时间里产生的,这三大自然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与创新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作为一项在时代需要下产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社会发展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科学的理论值得我们去学习它,并自觉运用它,科学的理论是会不断推动个人与社会向前发展的。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我们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并学好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多角度的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它指引着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去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它从诞生以来一直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自身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可以用于解决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重要的就是要吧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过的头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运用中去。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主义在生活中产生的指导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而其是科学的理论,对人民的成长成功都产生重要的推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十分必要的。纵使社会上一些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理论的人士也在潜移默化中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但这与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它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通往成功的路途上少走弯路,在更科学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7.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篇七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指导我国失业、就业问题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存在, 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在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之下艰难地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 劳动力开始大量成为商品, 很多没有土地的人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中国的资本家也是通过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致富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亦如此。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剥削问题。纸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 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和引导更加有力有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部过程, 在中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为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先后进行了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强有力的推动措施, 从而为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引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 新生产工艺、新生产理念的引进对激活全国经济有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 科技人员愈来愈成为主要劳动者, 电子计算机和监制的自动化机械体系日益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 合成材料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当今社会出现高失业这一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应客观地面对这一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 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庞大的失业队伍存在, 这支失业大军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发展, 当有新兴行业时它们会马上进入其中促进新兴行业发展, 失业大军本身的地位, 亦会激发非失业者的工作态度促进社会生产。当然事物总有两面, 如果失业大军过于庞大, 就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比如失业者的生活保障, 失业者的人生引导等, 如处理不当会起社会动荡, 所以正确处理失业者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指导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处于工业化和体制转轨过程中, 从总体上讲, 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可否认,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率的经济平台, 并带来了资金、现代管理经验和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 经济全球化的“扶强抑弱”性会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在应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我们应理性对待并采取适当对策以抑制其消极因素。

1. 保持金融领域的独立性, 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

全球化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调节国际收支, 但同时也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由于金融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相互依存, 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运营, 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

2.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 无论经济全球化进行到何等程度, 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存在,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无可避免。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曾分析了国家的宏观竞争能力, 认为全球竞争的基本原则在于:今天要问的不再是为什么某个国家有竞争力, 而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别具有竞争力, 进而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 当今的竞争已经处于一种动态多变的状态中, 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形下, 单单将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要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3. 完善市场信用和道德建设。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命脉之所系, 而信用建设是社会的保证, 是决定金融体系是否健康的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实证明, 健全的信用体系不但可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实现扩张和繁荣, 也是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必须以信用和道德为基础。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国政府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体制建设和结构建设 (如政企分开、中介独立等) 三个方面的信用建设, 而这首先将要求政府从制 (下转36页) (上接22页) 度上先行根除“上游”的“信用缺失”, 杜绝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

4. 拉动内需, 推动长期导向的内需型经济的形成以维护经济的安全性。

今后我国应推动长期导向的内需型经济的形成, 使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应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群体, 才能使经济的安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正是希望通过西部的开发, 实现经济发展的东西联动, 通过东西部协调发展, 构建内需型经济的发展框架, 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8.马克思理论经济论文 篇八

摘要: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是以分析劳资关系行为主体、环境、规则以及冲突的解决的方式,由于局限于劳资关系的表面,因此有关劳资关系的形成的本质被完全掩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揭示劳资关系的本质,并分析资本主义具体生产组织内各个因素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同时从资本主义技术动态角度看,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趋势造成内生性失业,工资视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增长的现实趋势,造成了积累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失衡。

关键词: 劳资关系;生产组织;工资与利润;失业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61—02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劳资关系理论模型的分析局限于现象层面,将劳资关系定位为雇工与雇主共同协商并雇工同意在一定时间内向雇主提供劳动,同时遵守雇主要求其实现劳动效益的指令与规则,以换取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这是一种劳动与货币的平等的交换,由此,隐藏在平等的交换行为背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被掩盖了,资本主义中的劳资关系所特有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本质规律也被排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第一,雇员的劳动与雇主的资本交换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劳资关系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才能理解。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现在生产过程中的雇主与雇员的矛盾,而且体现在生产组织内的技术与分工、结构层面以及制度。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劳资关系不仅仅涉及到劳动市场均衡实现的微观的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的关联,劳资关系的内在规定的工资与利润将会对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劳资关系内的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经济现象。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资关系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关于劳资关系本质理解,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规定性是资本雇佣劳动。这意味着: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却对劳动力具有所用权的自由人。 “一方面工人的收入在资本迅速增加的情况下也有所增加,可是另一方面横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鸿沟也同时扩大,而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劳动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也随着增大。”资产阶级得到了社会生产活动的主导控制权,而雇佣劳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1]。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创造出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价值不断实现增值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从而剩余价值就生产出来了,活劳动的被动从属地位就意味着必须不断被资本家改正和调整,以便满足在外部的技术进步与该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的动态过程中资本不断获取剩余价值。第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雇佣劳动处于从属的、被统治的地位。在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中洞悉劳资关系的本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与活劳动的结合形式的不断变化,这种历史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为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了基础。

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生产组织阐述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为一个通过劳动力买卖组成的并通过复杂的分工和协调来从事为交换而协作生产的社会实体,资本主义生产组包括:(1)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形成的,反映了内部的雇佣劳动关系。(2)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建立其基础上的管理活动分工以及劳动过程中的劳资双方冲突与合作的制度安排。因而,劳资关系是生产组织的基本关系,具体的生产组织为分析劳资关系的本质提供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是劳资关系的载体。

第一,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的决定因素。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生产组织内的分工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生产组织内分工越细,劳动越有规则性和机械性,越具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分工的发展促进机器的进一步发展,此时生产组织内的分工以特殊的比例人数为规则从事工作,并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变成了属于资本家的一个机构的单纯肢体。”[2](1)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结构,马克思说:“不仅使集体劳动者的质上不同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规定这些器官的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的相对人数或工作小组的相对大小,创立了数学上的固定的比例。”[3] 此生产组织内结构层面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的过渡阶段。(2)在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由于生产组织内的结构的狭隘与市场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随着技术进步突破劳动对资本的限制并改变其生产组织内的结构,形成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科层制。该结构与直接劳动过程中工人适应机器的分工和专门化相适。工厂初步形成了以雇主为顶点,以不同的部门负责并有少数技术人员辅助来控制劳动过程的科层组织。该结构是雇主行使权力的载体,此阶段雇佣工人在科层结构中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此生产组织内科层结构决定资本雇佣劳动。第三,资本主义的制度影响劳资关系。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实际上,制度是个人与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动产出及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4]。(1)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度的竞争和排他性转化为资本的竞争的外在压力和生产组织内追求剩余价值动力,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执行资本的职能,这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不再直接结合,而是通过资本雇佣劳动方式结合。(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分配制度决定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性,工资的增减取决于利润的增减。雇主对劳动成果有了直接支配权,这就实现了成本与受益的内部化,同时这也是激励雇主行为的基本动因。此生产组织内的分配制度也反映了资本雇佣劳动的方式。(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组织内雇主和雇工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进行适应的选择,但在现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重新建立劳动者与组织之间的新契约,在多数雇主反复选择和决策中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就产生了产业内的合作,合作式的劳资关系不是利益冲突的消失,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期间,缓和劳资之间的冲突,当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的时候, 他的命运是取决于资本的[5]。谈判制度仍然没有改变生产组织内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

三、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影响宏观经济的失衡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之间分配为基础。伴随劳资之间分配而产生内生性失业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的现象。第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过程具有特别的社会形式,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趋势,意味着技术进步呈现出替代活劳动的特性,大规模失业现象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固有的常态。决定失业的变动,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6]。由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资总额增长日益落后于利润总额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和积累形成了对抗性矛盾的关系模式,而这矛盾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在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7]。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可以理解为一个传导机制:收入分配差距—最终消费品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调—全社会普遍生产过剩[8]。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决定着宏观经济的失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49-359.

[4]North.D. Structure and ChangeinEconomicHistoryYaleuniversi-

tyPress,1983: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9.

[6]Kalecki M 1971 “Selected Essag on the Dynamics of the Capitalist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79.

[7]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7.

A Research on Marxism Economic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HAN Ai-guo,SHEN Dan-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1, China)

Abstract: As the western economist susually analyses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by soluting the realation of main boy,environment,rules and the conflicts,Whiche is limi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So the essen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formation is completely covered. The Marxism economic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theory is to promulgate the essence of the essence of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under the capitalistic production and anaylyze how the factors of concrete capitalistic product organization influences the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Meanwhile,from the point of static capitalistic technology.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e endogenetie unemployment.And the growth of wages is far awayfrom the growth of profits ,Which create the antagonistie contradiction of accunula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make the capitalistic macro-economy lose its balance.

Key words: wage-labor relation;wage-labor capital;product organization; wages and profits; unemployment

上一篇:3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下一篇:高三物理磁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