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2024-10-16

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精选4篇)

1.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篇一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模板

根据省《关于开展20**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年中评估工作的通知》XX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结合全县实际,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纲要》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今年年初,召开了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扩大会,制定并下发了《XX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大格局。

各成员单位切实承担起《科学素质纲要》赋予的职责,定期研究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全县大协作、大联合、大科普机制的形成。县科学素质领导小组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共建协议,各乡镇(街道)按照共建协议要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抓好了工作落实。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动员、科研与科普(教育)结合、科学素质工作经费投入和产业发展保障、监测评估和考核激励等长效机制,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把《纲要》任务落到实处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有序推进,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解决紧迫问题。在这次自查工作中,我们重点自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工作:

(一)对今年以来出台的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为进一步落实好这次自查工作,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今年以来省、市、县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资料进行归类梳理。

(二)对今年以来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经验

一是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对今年以来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进行自查。活动的开展突出主题,今年开展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针对近年来群众关心关注的大气环境质量、地震地质灾害、食品安全、卫生健康、反对愚昧迷信、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普及科学知识,及时解疑释惑,提升公民科学生活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科普示范基地等设施,开展经常性、群众性、广覆盖的主题科普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将科学普及、素质提升转变为公民的自觉行动。通过丰富活动载体,将主题内容创作成挂图、图书、影视作品、展览、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直接送到基层和公民身边,满足公民的科普需求。

二是对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全县各成员单位针对不同群体,有所侧重地开展活动。针对青少年学生,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月12日,XX市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平举行,分别由中科院和省专家作了16 场报告,受众人数达5000余人。上半年,全县参加五科奥赛、创新大赛、科普报告百校行等活动的学校共有24所,累计已设立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校本课程的学校有89所。获得XX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一等奖71人,二等奖118人,三等奖154人。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了符合农民特点的技能培训、科普宣传和技术推广,努力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和健康生活能力。加强了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全县累计建立企业科协14个,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东平工作站1处。面向城镇劳动者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努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城市生活能力。今年,面向城镇劳动者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共65次,9800余人次。大力实施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注重提高干部运用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全县参加各种科学素质教育培训、科普报告等活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总人次为400余人次。启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拓展和发挥社区科普设施功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今年,全县参加各种科学素质、科普报告讲座、科普展览等活动的社区居民总人次为7000人次。在县委党校建立了科学素质教育展厅1个,共有宣传栏40块。向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民主动参与科学知识的传播,自觉接受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质。

三是对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能力进行自查。对全县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功能情况进行自查。我县进一步抓好科普资源整合工作,通过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挖掘社会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积极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拓展、丰富、深化科普内容和形式,加大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科技专栏建设和主题宣传力度,发挥微信、微博、博客等媒体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质量,提升扩大科普传播能力和范围。在东平电视台设立了科普宣传栏目,每周播放一次。在县党政公开网上开设了全县全民科学素质专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全县已建立东平博物馆、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戴村坝景区等3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累计建立接山中学、大羊中学、于寺小学等3处XX市“群英计划”学校。计划XX县级科技馆1处。省流动科技馆在我县明湖中学进行了4个月的展览。今年,戴村坝景区成功评选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三)对照 “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启动实施情况督查内容,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实施工作思路,制定下一步实施工作计划。

为加大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县科协在年底成立两个检查组,即县直单位检查组和乡镇(街道)检查组,按照年初制定的考核方案,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看现场的方式,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将工作落实到基层,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成果。

分页阅读第1页: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纲要》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第2页: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整改措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整改措施

从这次自查来看,总体情况较好,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是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组织领导,多方面多层次地组织具有典型性、带动性的科学素质培训和活动,为《纲要》实施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更广泛地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素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

(三)充分发挥科普宣传员的作用。继续在全县干部党员职工中大力宣教科普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其中,做活动的实践者。

(四)努力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及交流平台,加强科普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积极搭建社会化科学素质服务平台,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加大集成开发力度,扩大科普资源的共享范围,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普及和提高。在农村,继续巩固和延伸科普村村通工程,加强对科普宣传栏的管理使用和更新,并积极探索和运行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稳定并巩固了农村科普阵地;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政策,坚持不断地开展科普文化进百村演出活动,打响我县科普文化艺术团的品牌,作为传播科普文化知识的流动科普宣传平台。在社区,充分利用科普活动室、宣传栏、科普橱窗等设施,宣传科普文化知识,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认真开展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在学校,通过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报告百校行、数字科普终端设备等,整合科普资源,完善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并通过发挥这些流动的科普资源的展教作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启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奥秘。

我们将以这次自查为契机,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推动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篇二

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县全民科学素质办:

几年来,我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监督下,在县全民科学素质办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XX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领导

我局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要求成立了以XX局长为组长,副局长XX和XX俩同志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XX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各种要求和规定,严格完成规定动作和任务。

二、扎实开展环境科学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环保进社区与进学校活动和“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我局紧紧抓住“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这一契机,认真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六.五”活动期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县政府分管环境保护的副县

长每年都在六月五日发表热情洋溢的电视讲话,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我局还根据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不同的宣传主题和国家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在电视上播放环保专题片、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环保知识抢答赛、出动宣传车、发放环保法律法规资料及宣传手册(累计1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累计30余幅)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形成了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还利用 “3.15”、“地球日”、“科普宣传周”等宣传活动,设立环境保护宣传咨询点,广泛开展环保进基层活动,现场解答120多名群众提出的环保问题。

三、在环保行政审批中落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五不批”,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达不到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一律拒批。二是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不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三是实行重点项目、敏感项目集体审批,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或项目所处位置敏感的,召开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策。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对省、地、县审批的的项目进行检查;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全县合法的煤炭企业已全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开启了全县环保有史以来没有过的环评工

作,环评率达到90%以上;规范管理秩序,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持证排污;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了征收力度;加强对水泥、煤炭等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工作,关闭了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开展对附廓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执法检查。四是按照省、地环保局要求,及时恢复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通过2008年底前的各种筹备工作,规范了发放程序和条件,按照符合一个发放一个的原则,为排污者持证排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领下,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全局各股室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坚持全局干部职工每周一学习例会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当前的时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尤其是2008年—2009年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局干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坚持每周二环境监察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协调环境执法问题,安排布置环境监察工作;同时强化了环境监察制度建设、业务学习与培训。清理环境监察执法法律法规,修订了《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环境监察大队廉政建设和文明执法工作制度》、《环境监察大队排污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使环保法律深入人心。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重点单位对环 3

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局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强规范化服务机关建设,强化环保行政审批和依法行政。全面实行集中审批,理顺审批关系,公开审批指南,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和事业单位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效能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围绕全县重大项目重点搞好项目环评服务,促增长,保稳定。

(三)坚持全局每周一学习例会制度、环境监察执法大队每周二例会制度,注重局内干部职工科学素质培养,并借助有关节日,大力开展各种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着力全民科学环保素质培养。

3.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篇三

巴东县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十三五”中期自查报告 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根据恩全科组办发[2018]2号《关于对县市落实《纲要》情况实地检查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对巴东县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开展科普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组织实施保障情况

国务院《纲要》颁布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纲要》实施工作,印发了《巴东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年)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保障包括政策法规和经费投入两个方面。

——政策法规。在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规定,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根据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将科普经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巴政办函[2017]13号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钱才东任组长,副县长黄艳妮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县科协、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文新广局、县卫计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县委党校、团县委、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水利水产局、县水保局、县民宗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安监局共24个部门为成员的巴东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承担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使《纲要》的贯彻实施工作真正做到了有人管和有人抓。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纲要》,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科普工作格局。实施方案从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措施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分别明确了“四个主要行动”和“五项基础工程建设”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县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工作要点》,出台了《工作规则》、九大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使素质工作走上了经常化、正规化轨道。

二、“十三五”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6~2017年我们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2017年在县科协扶贫村黄土溪村组织开展了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针对黄土溪村农业、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趋好,但缺乏实用人才的实际,我们邀请县农业局、县科技局专家,面对面解答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我们分别就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巴东模式、专利的申请和运用、测土配方进行政策宣讲和知识普及。座谈会上,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畅所欲言,从加速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引起与会者的一致共鸣。

2017年的科普月活动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科普日主题,突出大力普及传播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大力促进公众理解高新科技;硒科普、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全民健康、网络科普知识竞赛、反邪教,把这些众多的活动融为一体,村民现场亲自体验,科普效果很好。科普活动月期间,全县共举办主场活动启动仪式1次、分场活动3场次,科技培训3场次。在整个科普活动月期间,全县共有49个单位参加活动、1926人参加活动、13个单位展出富硒产品供活动参观和体验,富硒产品的体验人数超过600人次以上。

配合县教育局(科技局)、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组织组织开展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2017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主场活动在官渡口镇中心小学举办,县内其他中小学举办分场活动。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创新工作模式,实施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

根据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提供的科普报告内容,结合我县“未成年人、城镇居民和职工、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农民”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需求,同时兼顾科普覆盖和传播效果,于2017年4月10日至12日组织开展了8场“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荆楚行”活动,聘请李皓、王康为报告专家,共涉及人数2420人次(使用班班同步转播收听收看的只统计主场人数)。

5月底在官渡口镇中心小学启动了2017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我们对全体师生开展了硒科普知识讲座,科普大篷车车载视频播放硒科教内容,球幕影院在现场放映,硒科普展牌现场展示。同时,我们还开展森林城市创建与生态旅游科普活动。6月在溪丘湾、茶店子、野三关等其他几所学校启动此项活动。

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县“走进创客,体验创新”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6月8日在官渡口镇中心小学正式启动。县科协、县教育局及全校部分师生集中观看了火箭发射等科学体验活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放飞了载有梦想和感恩的纸飞机。同时我县野三关民族实验中学、茶店子镇中学分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6年巴东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茶店子初级中学获全国优秀示范学校称号、官渡口镇中心小学获全省优秀示范学校称号,学生作品获奖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县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教活动21场次,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8500余人。开展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为载体,促科普工作进校园、进教室的一系列活动。坚持扎实开展和参与县、州、省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共评出县级科技创新成果奖92件、科普优秀作文110篇,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25项、少儿科幻作品55件、优秀科技教师5名、优秀组织奖3个;有282件作品分获全州大赛各项目一、二、三等奖。积极开展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特别是开展以“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的绘画、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效果明显,全县共有30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开展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县一中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邀请专家为师生作科普报告,6000余名师生从中受益。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全县有6所学校、7000余名师生享受到科普大餐。

坚持创造性的开展科普活动,很好的推动了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形成了较大影响,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科技服务促春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协会员日等活动。发放《硒知识科普手册》25400册, 实用技术培训65场次, 科普讲座28次, 受益12个乡镇,206个村。

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各级科协和有关部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科普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等科普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提高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积极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累计完成就业培训1500人。坚持科普阵地的建设与创新。坚持办好巴东科协网、科普QQ群、科普公众微信号、城区科普画廊等科普宣传主阵地。围绕全县发展,围绕群众需要,围绕科普形势,采编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及时更新科普栏目,较好的服务了群众生产生活。在寇准公园建设高品位科普宣传牌70块,增加了公园科普文化内涵,让城区居民在游玩休闲中学习科技知识。在县城寇准广场科普画廊,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服务六城同创活动。

《巴东县科协网》站办出了新特色,搭建了新型传播渠道的科普平台,共设置峡江科普、科技工作者、科普活动、科技惠农兴村、科普报告会等7个栏目,为科技工作者和城乡群众学习科学知识、开展学术交流、获取科技信息,提供及时、便捷、丰富、新颖的科普服务。“十三五”以来共发布活动动态78条,科技知识90条,调研文章2篇,通知告示5条。举办了“我身边的专家”有奖征文活动,采写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致富“土专家”11人。

在科普经费紧张情况下,结合大众阅读习惯的变化,积极探索自媒体平台科普工作,我们相继开创了“巴东科学素质行动”、“长江慧生活”科普微信公众号。一年来,长江慧生活创作发布科普知识130条,巴东科学素质行动创作发布350条。为公众传播科学、健康、靠谱的生活知识,求证网络伪科学谣言,交流生活生产信息,发布科学最新成果,发挥了较好效果。

通过积极汇报和争取,巴东科技馆已经获得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并且也安排了过度性的科技馆场所。中国科协配备的科普大篷车运转正常,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积极实施科普项目,助力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我们把科普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当作服务“产业兴县”的抓手,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省科协“基层科普服务行动计划”项目,大力普及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施“金桥工程”项目,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指导服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较好地服务了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了全县“科普项目培训”工作会议,组织全县储备项目单位13个,项目实施先进单位5个,通过现场参观、请州科协讲座、先进单位交流经验等形式,为科普项目培育和申报打下了较好基础。成功完成了野三关镇谭家村科普文明示范社区;茶店子镇南坪村油菜科普示范基地;易达院士专家工作站全省示范站;弘康药业院士专家工作站;野三关镇民族实验中学助建科学工作室等项目的申报与实施。

三、实施《纲要》的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巴东县在科普活动中紧跟科技知识发展和受众需求变化,积极创新科普方式、科普内容、表达形式,树立“开放、共享、协作、参与”的互联网理念,推行“互联网+科普”、“中国科普+巴东”、“恩施科普+巴东”等模式。一是创新科普内容。我们在科普活动中,聚焦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聚焦科技突发事件,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今年我们编制发布科普宣传信息,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创新科普手段。针对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的现实,我们转变过去开会、发资料等传统习惯,拓展了科普传播渠道。我们建立了“巴东科普”网站、巴东科普QQ群,“长江慧生活”、“巴东科学素质行动”科普公众微信号,并充分利用 “恩施科普”、“巴东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开展科普。同时还发挥技术协会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科普宣传。

三是创新科普表达形式。针对人们在新媒体时代喜欢“快餐式”阅读的实际,我们改变过去系统、专题、大块头、长篇幅灌输式科普方式,采取“碎片化”科普,做到手段灵活、内容生动、实时互动,最大限度的适应受众个性化需求。在科普传单、科普报纸、科普画廊、科普QQ群、科普公众微信号等宣传平台上,尽量选摘短小精悍的科普知识点,经常、多次宣传。

“十三五”以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足地方也比较明显。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没有明显的效果,基层组织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县级群团部门的弱势依然影响着科协组织发挥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普资源的整合、科普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与社会化的工作手段有待改进,社会科普资金投入力度较小,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支撑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乡镇及社会科普资金投入不够,全民科学素质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社区、机关和企业缺乏科普宣传、书刊阅览、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设施。由于科普投入不足,科普设施落后,科普服务能力较差。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实施工作发展不平衡,全方位的考核督查工作起步晚,贯彻实施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执行到位。

3、科普工作奖励机制和措施缺乏。主要是经费来源渠道不广,仅靠财政预算内的科普经费不可能设立很多工作奖励资金,因而缺乏激励因素。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树立“大科协”意识,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科学普及水平。

①要以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为主线,发挥科协科普主力军作用,立足于让全县人民共享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搭建区域性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创新具有巴东特色的科普工作机制和模式。

②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坚持以重点带全局,加强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要在“大联合、大协作”上下功夫,落实好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和创建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的各项工作任务。③充分发挥

“县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各项要求,通过指导服务、联系沟通、动态统计、信息反馈、督查考评,加大社会科普资源整合力度,把各项科普工作集成到《科学素质纲要》框架之内,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工作。

2、继续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增强科协工作活力和影响力。

在“突出重点”上下功夫,推动全县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夯实科协工作基础。

①坚持按章办会,扎实完善乡镇科协、县级学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企业科协及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科协基层工作网络体系建设。

②强化县科协对乡镇科协和县级学(协)会的指导督导,规范科协例会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加强科协组织的上下联系与沟通,增强科协组织的整体活力。

③强化科协的服务意识。加强县科协对基层科协和所属学(协)会的服务,加强学(协)对会员的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沟通联系,着力提升科协对学(协)会,学(协)会对会员的凝聚力。

④积极发挥科协各组织的作用,以工作成绩赢得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科协和所属团体要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和活动,充分调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团体优势,形成科协委员与学(协)会联动,县与乡(镇)科协联动,“素质办”、“创建办”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的科协工作新格局。

⑤认真做好智力与需求联姻的工作,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心系全局,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主战场,把“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把科协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3、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着眼点,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①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党委政府之间建立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向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专题调研等方面的服务。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使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有归属感,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②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完善对优秀科技人才的表彰激励机制,抓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先进工作者、学会先进单位、乡镇科协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民素质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优秀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等评选表彰和推荐工作。坚持开展学术研讨和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推荐表彰工作,促进创新型科协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成长。③组织全县学(协)会和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五个一”和“科普五进”活动,搭建科技工作者创业平台。即:每年给县委县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或调研文章;挂牌服务一家企业帮助建立生产、产品标准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申请注册一个产品商标或绿色认证,力争获得知识产权;引进一项国内外新技术到巴东,与企业对接,转化为新的产品,为巴东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开展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

4、加强督查考评,加快巴东科技馆建设步伐。

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在省科普示范县验收之前开展一次全方位的科学素质及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督查,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完善措施,完成省级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任务。同时,尽快落实巴东科技馆异地重建方案,早日动工兴建,力争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

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4.XX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篇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2017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部署,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精准发力、重在落实,奋力开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

广泛深入宣传普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创新驱动,突出主题,加大力度,筑牢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和社会基础,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弘扬科学精神,报道科技成就,学习德学双馨的科技工作者典范,传播科学知识,继续加强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积极倡导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有利氛围。(各成员单位)

2.大力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积极投入创新争先行动,强化老一辈科学家“精忠报国,敢为人先,创新奉献”的崇高精神,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以创新成就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自觉,引导科技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全社会前列,激荡起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强大力量。(各成员单位)

3.加强与主流媒体的科普传播协作,推动优质科普视频在电视台以及社区电子屏等公共服务终端的广泛传播。扶持科技宣传报道做大做强,推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开设和办好专题、专栏,把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大会办成高水平、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普节目,继续办好《加油向未来》《最强大脑》等栏目。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报道编辑记者学习培训。(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

4.紧扣主题主线,积极培育广大公众的科技意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精心打造全国“双创”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点活动,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热情,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各成员单位)

5.结合部门特色,广泛开展专题科普活动。组织好质量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旅游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湿地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平安中国”防灾宣导、质检科技周、林业科技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等各类专题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6.全面启动实施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推进社区、学校和乡村与科普中国的精准对接,在百余个省会及大中城市、千余所中学和万个乡村,实现科普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推动科普中国e站和科技旅游基地建设,开发科普中国校园、社区、农村等内容套餐,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各成员单位)

(三)回应社会关切,大力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7.贴近百姓现实需求,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环保治污等领域,起草《“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深入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好世界艾滋病/结核病纪念日、世界无烟日、健康中国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安全用药月、全民健身科技志愿服务神州行等主题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8.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大科学解读传播力度,对谣言进行及时澄清,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消除封建迷信、伪科学、极端思潮滋生的土壤。(各成员单位)

二、加强对不同群体的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聚焦薄弱环节,针对重点群体,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着力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9.深入解读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引导广大科学教师深入学习修订颁布的小学和普通高中科学领域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理解领会新理念、新要求,修订、新编相关教材。促进教师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增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教育部)

10.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动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系统提高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教育部、中国科协)

11.推进科技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建设科普中国校园e站,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特别要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机会,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林业局、旅游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12.组织开展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办好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寻访大学生创业英雄”等活动。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支持办好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13.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公众科学日、红领巾科技小社团、“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和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求真科学营、青少年走进工程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活动,继续实施蒲公英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部、中科院、工程院、文物局、共青团中央)

14.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利用云教室、科技学堂等平台,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成立“青年之声·科学技术服务联盟”。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科学素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林业局、旅游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5.深入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村青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16.坚持公平普惠、重心下移,将科普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等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力度,提升贫困人群的劳动技能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农业部、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全国妇联)

17.加强农村科普教育设施建设,依托幸福院、敬老院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开展消防、卫生、安全等方面教育宣传。依托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关爱计划,重点为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县农村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科普社会工作服务。(民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18.深入开展世界粮食日、健康中国行、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农村安居宣传、科普之春(冬)等各类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19.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三农”科普活动。发挥科普中国服务云、“云上智农”、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中国兴农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农村科技网络书屋等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中国科协、农业部、中央组织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全国妇联)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20.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职业病防治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整体素质提升,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振兴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动力。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开展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等专项活动,开展中国技能大赛、“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青创先锋”评选等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科技周等大型宣教活动,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及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素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21.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继续组织实施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围绕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大规模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2.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春潮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家政培训、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等活动,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23.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大国工匠”“最美青工”、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24.认真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重点加强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各部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5.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6.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等院校教学计划,采用优质教材和高水平师资,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科学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中强化新科技内容的编写和使用,推广《新科技知识干部读本》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知必读科普读本。(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7.将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公务员考录中强化科学素质的测评,积极探索分级分类考录模式。构建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科学能力素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不同领导职位的核心能力素质和通用测评要素。(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8.办好院士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活动。继续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开设“科学思维与决策”系列课程。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积极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选树一批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中科院、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程院)

(五)强化薄弱环节科学素质工作

29.实施科普助力精准扶贫,广泛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科技服务,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中国科协、国家民委、农业部)

30.大力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巾帼科技特派员、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智爱妈妈”行动,编发《妇女科学素质读本》,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全国妇联、农业部、中国科协)

31.实施科普援藏援疆工作,加大科普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双语科普创作与传播。开展“科技列车西藏行”等活动,研究制定《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工作评估标准》,继续开展“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和“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工作。(国家民委、中国科协)

三、强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创新,提升科普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促进科普资源的开放共享,不断扩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一)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32.继续打造科普中国品牌,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分享的科普生态圈。建设科普中国服务云,整合“科普三农”、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气象科普资源平台、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微博等科普资源,实现科普的信息汇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服务、即时获取、精准推送、决策支持。建立完善科普内容科学性把关、科普传播舆情实时监测机制。(各成员单位)

33.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大力开展科幻、动漫、视频、游戏等科普创作,推动制定科幻创作的扶持政策,加强科普创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各成员单位)

34.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科普中国等优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送达目标人群。鼓励科研机构运用科普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科学传播,强化科普头条新闻推送。(各成员单位)

(二)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35.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科技教育等专业或相关课程,培养更多科技教育师资。通过“国培计划”培训科学教育相关学科“种子”教师,不断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各地加大对科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教育部)

36.不断更新丰富科技教育培训的教材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与科技前沿讲座等。将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新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防灾减灾、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科学测量等相关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技教育的教材建设。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丰富科学教育类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各成员单位)

37.大力推广科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研究建立符合我国青少年特点、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体系。(教育部)

38.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教育部、国土资源部、质检总局、中科院、工程院、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39.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科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推动实施“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进一步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中国科协、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科院、工程院、共青团中央)

(三)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40.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健康促进、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气象、燃气用电安全、电梯安全以及社区居民安全技能、老年人急救技能培训等各类应急安全教育培训。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普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各成员单位)

41.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将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治理总体部署和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同步推进实施。(民政部)

42.推动基层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中拓展科普功能。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标准研究,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科普中国社区e站,结合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养老与社区服务信息惠民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科普活动。(中国科协、民政部、中央组织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

43.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切实加强社区科普工作,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动员驻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文化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科院、地震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

44.依托社区机构和科普志愿者组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人士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民政部、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

(四)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45.制订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基本建设计划。制定完善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工作。(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

46.继续推进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建设完善科技馆标准体系及协同机制,加速研发虚拟现实科技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科普展览展品设计和展示水平,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通过科技馆看到科学发展前沿和世界美好未来。促进实体科技馆与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字科技馆的协同增效,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中科院)

47.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加快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加强科技场馆及基地等与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方志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联动,利用线上科普信息加强现有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各成员单位)

48.大力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健康教育、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农业、林业、气象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制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增加科技教育内容,引导海洋馆、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旅游景区、地震台站、地震遗址遗迹等公共设施增强科普功能。(各成员单位)

49.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工程中心(实验室)、科技社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充分发挥天文台、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车间)或展览馆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五)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50.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完善科普产业发展政策,将科普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范围。(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文化部)

51.成立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科普相关标准。建立科普产品研发中心,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科技创新和科普产业结合的有效机制。(中国科协、质检总局)

52.繁荣科普创作,挖掘优秀科普作品和创作团队,以《十万个为什么》为示范推动融媒体科普创作,丰富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作品和产品供给。加快科技创新热词的编辑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广泛阐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前沿热点。(各成员单位)

53.搭建科普创客空间,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创新、创造、创业。鼓励建立科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鼓励科普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建设发展。(各成员单位)

(六)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54.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的政策研究,推动制定科普学科发展、科普专业或科普必修课程设置、科普人才评价标准、技术职务等相关政策。(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

55.探索扩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开展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研究。研究制定科普人员继续教育方案,针对科普组织管理、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经营管理等行业从业者,及时更新补充科普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教育部、中国科协)

56.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中小学、科普场馆、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继续推动“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工作,加强双语科普人才的培养。发展壮大社区科普队伍,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各成员单位)

57.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师生、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动员组织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气象信息员等担任科普宣传员,通过移动端推送优质科普信息。(各成员单位)

四、完善协同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动力

大力加强联合协作,进一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基础保障,更好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

(一)深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58.围绕实现“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目标值,加大对各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情况督导力度,确保各地目标值圆满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59.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研究制定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计划中增加科普任务的措施与办法,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时普及。开展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科普成效评价工作试点,积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成为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和科学方法的倡导者。(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会)

60.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创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评估方法,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二)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61.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国家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工作的衔接,推动将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和支持各地切实发挥政府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

62.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带头人,以及科普先进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各成员单位)

(三)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条件建设

63.推动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配套政策法规和地方科普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中国科协)

64.建立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加强科普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成员单位)

上一篇:教案-讲稿-讲义的区别下一篇:以友谊的一瞬间为题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