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精选8篇)
1.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 篇一
广州XXX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宣传简介
XXX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省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成立于XX年,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保险中介行业内一家专注于车主会员客户,并为其提供专享的顶级汽车服务和保险服务的全省性机构。目前已成立XX、XX、XX分支机构,凭借精湛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竞争激烈的保险代理市场中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努力打造成为珠三角最完善的保险服务供应商。
XXX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坚持以发展终端客户为导向,透过专业化的保险服务,为公司会员客户提供全方位车辆保险及投资理财方案。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客户积累,全省机构已拥有十几万车主保险会员。公司自成立以来与多家合作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车险、财产险和寿险等领域全面深入合作,共同为双方的客户提供面对面贴心服务,达到三赢局面。
XXX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创新·诚信·专业·感恩”为经营理念,我们坚信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以诚相待,才能赢得认可;我们将培训作为员工的最大福利,授人以渔,唯贤适用,让每个员工都有提升和成长机会。因此,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业务精英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创新开创了“复合营销”经营模式,产险、寿险综合发展理念,全力开拓具有更高内涵价值的寿险业务。
我们的发展目标:全国保险中介行业前列,中国保险品牌企业。
成为本行业的领跑者是我公司不变的追求。领跑者不仅意味着服务和业绩的领先,也意味着更广泛的行业责任和带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使命。而诚信经营是肩负保险行业责任的根本基础。因此,我们以诚信为本,赢得社会信任,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后,公司将集中力量继续在保险行业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坚持诚信经营,以人为本,利用科学的管理,专业的服务质量为本行业更好地服务于车主会员而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保险中介最专业、最具发展力的优秀企业。
2.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 篇二
关键词:保险代理公司,立足高起点,社会知名度,风险管理,职业化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我国保险代理行业逐渐成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主导力量, 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 无论是兼业代理、市场结构、专业代理机构还是保险营销员等方面都有着一些有待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制约着保险代理公司作用的发挥。因此, 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内容, 才能提高保险代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长足发展, 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一、立足高起点, 谋求长远发展
保险代理公司的任务之一就是推销保险产品, 负责向保险人提供保险专业服务。保险代理公司若能在立足高起点的基础上, 谋求长远发展, 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具体来说, 首先, 由于保险代理公司没有属于自己本身的产品, 它推销的只是某几家或者某一家的产品, 所有代理公司如果想保证比较稳固的代理关系, 就要尝试着在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的前提下熟悉所代理企业的各项内容。可以尝试选择某一家保险公司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多种方式将该公司的服务特色以及产品品质等了解清楚, 从而不断地在实践中改进自己的工作, 促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的连续和具体。其次, 代理公司能否生存取决于是否有大量的客户群, 而公司服务的特色就是获取广大客户信赖的直接原因。因此, 保险代理公司要通过提供特色的服务, 建立稳固的顾客群, 比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在保险期间能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给客户提供避免损失发生或者降低损失程度的防灾建议;在约定事故发生之时, 要立即为顾客妥善处理好索赔和损失的工作;不断地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情况修改服务内容, 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要求。再者, 立足高起点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服务内容的完整, 因此保险代理公司不仅要做好既定的产品销售和推销工作, 而且在意外事故现场查勘、保单续期以及各项风险防范建议等方面也要进行不断地补足和完善, 尽可能做到全方位的服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知名度
相对来说, 保险代理公司属于新兴事物, 从被社会公众认识到被他们接受是一个过程,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保险代理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知晓度显得尤为重要。详细一点来讲, 保险代理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要充分认识到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有着强有力的助手和盟友的关系, 双方的共同目标就是为顾客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通过广告媒体、报纸杂志以及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 促使自身的知名度提高, 使得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逐渐接受利用保险中介人, 赢得更多顾客的信任和青睐。还有, 保险代理公司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企业领导者以及员工的业务培训等, 为重要决策的更加科学合理性、工作细节的更加完善性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促使代理公司在市场中职能作用的真正发挥。与此同时, 诚信是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 保险代理公司要想赢得更多公众的注意和关注, 获得更多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赖度, 就要在工作中遵循实事求是、诚信待客的原则, 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诚信品牌建设, 尽最大的努力赢得社会、市场和客户的同时支持和认可, 从而为保险代理公司的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的平台。总而言之, 保险代理公司要根据发展实际进行合理的宣传和知名度的打造, 在汲取市场养分的基础上谋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缺位风险管理策略
保险代理是连接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的纽带和桥梁, 是保险业服务于社会的窗口, 强化公司内部的治理和缺位风险的管理策略, 可以为保险代理公司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铺垫。可以考虑从下面几点着手:第一, 要不断地完善董事会功能, 促进分工的不断具体化和完善化。有条件的保险代理公司可以尝试在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战略、提名以及审计等专业机构, 配合董事会做好各项工作, 为董事会智能的更好发挥提供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成效。第二, 要不断地提升内部控制层面, 将报告性目标、战略性目标、遵从性目标和经营性目标与内部控制制度结合起来, 真正地促使战略性考虑和营运的效果纳入到公司的运行进程中去, 并且根据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公司发展需求不断地调整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措施。第三, 要全面推行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只管部门是董事会, 但是可以尝试邀请外部审计对公司的管理层的经营与管理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核, 及时发现保险代理公司在管理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且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完善, 不断地完善各项工作细节。第四, 要加强监视监管的力度。公司内部要高度重视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前提下, 配备有较为丰富的财务、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去从事监事工作, 并及时完善监督审核制度, 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
四、加强保险代理公司员工的职业化建设
所谓职业化, 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是促使人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努力的一种最佳模式。保险代理公司强化员工的职业化建设, 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竞争力, 而且为自身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源泉。详细一点来讲,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说, 要建立严格的保险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分类、分级考核制度。从业人员通过最初级的资格考试后, 要针对不同的险种进行不同的考试, 比如传统寿险、健康保险等, 使得相应的岗位配备合适的专业性人才。而且, 公司内部可以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 为内部员工提供不同级别的资格认证考核, 使得部分优秀的从业人员能够参与到保险专家或者保险业务顾问的工作中去, 在具备为客户提供金融理财、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资格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还有, 要重视对员工的综合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 尝试通过多种多样的诸如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专题讲座以及技能交流大会等形式, 增强保险代理公司整体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 公司领导者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最新工作动态以及需求, 在不断地强化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的进程中, 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与使命感, 从而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员工的职业化建设形式多样,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式的改进与完善, 才能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更有利的养分。
五、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保险业逐步振兴的背景下, 保险代理公司也走上了飞速进步的道路。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撑力, 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保险代理公司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 通过合理的改进和强化, 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增强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红.《我国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1 (03)
[2]于殿江, 柏士林, 胡玉翠.《我国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 (理论卷) .2011 (07)
3.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银保合作
1. 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换证不及时,引发合规性风险。一是部分营业网点存在《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已过期,营业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部分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未按网点办理。不符合《保监会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 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10〕4号)中第三条“为加强银行代理保险行为的管理,保护广大客户的合法利益,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每个营业网点在代理保险业务前必须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的要求。
1.2对外宣传容易误导客户。有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故意模糊代理保险的概念和性质,打银行的品牌,容易引起客户的误解,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1.3保险业务培训不到位。根据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规定:“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代理业务合作中的主要培训职能,每年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个小时”。但部分行存在:一是培训时间不足;二是没有建立规范、系统的代理保险业务培训记录。
1.4保险业务处理操作不规范。如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交接手续简单、要素不齐全,保险公司接交人员仅在代理保险业务台帐上直接签名,没有其他相关记录,无法识别接交人的身份,没有填写监交人签字;办理保险业务后留底备查凭证标准不一,部分行只留底自制凭证,未附 “风险提示”和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1.5代理技术手段落后。各银行机构代理保险全是手工操作,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给客户出具临时单据,在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再转交客户。保单流转缓慢,最短也需要l天的时间。营业网点办理完业务,有的机构登记代理保险台账,有的机构自己没有任何记录,缺少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账务系统,不利于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2. 规范代理合作关系,加强代理资格管理
2.1商业银行各网点应按照有关监管规定申请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格方可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并应在代理网点内显著位置悬挂《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
商业银行应对合作的保险公司进行审慎的尽职调查和定期合规评估,加强对合作方及自身销售人员的管理。
2.2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保监会、银监会有关规定签署代理协议或合同,应在协议内明确规定手续费率、支付方式、培训方式及费用标准、投诉处理机制等。
2.3保险公司应按照财务制度据实列支向商业银行支付的代理手续费。保险公司不得以其他费用贴补手续费,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代理机构、网点或经办人员支付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业务推动费以及以业务竞赛或激励名义给予的其他利益。
2.4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应当进行单独核算,代收保费要专户管理,手续费、保费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以保费收入抵扣代理手续费。代理手续费收入要全额入账,严禁账外核算和经营。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索取或接受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其他利益。
2.5商业银行不得以招标方式盲目抬高代理手续费率,不得签订或变相签订代理手续费的保底条款。手续费按已实际发生的代理业务进行结算,不得要求保险公司预支手续费。
2.6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优化银保渠道业务结构,加大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力度,控制趸缴型、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种类和规模。
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在业务考核和绩效评估中应将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列入重点范畴,给予倾斜政策。
3. 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3.1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确保销售人员熟悉所销售产品的特性,全面客观介绍产品的保险责任、投资风险、费用扣除、犹豫期等权利义务。银行销售人员应定期接受保险公司组织的产品培训和销售技术培训。
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制定标准合规的产品销售话术,在销售过程中主动告知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风险,不得片面强调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
3.2保险公司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工作。从事投资连结保险业务的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参加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投资连结与万能保险销售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银行从事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的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且无不良记录。
不具备合格销售人员的商业银行代理网点不得代理销售保险产品。
4. 加强保险产品宣传资料管理
4.1保险产品应使用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印制或授权省级分公司印制的宣传资料,任何销售人员或银行代理销售网点不得私自印制或擅自变更。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代理网点的定期巡查机制,对违规宣传资料予以没收、删除,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严肃查处。
宣传资料包括销售过程中向投保人出示的任何与保险产品内容相关的有形载体。
4.2各类保险单证的宣传材料上不得出现银行名称的中英文字样或银行的形象标识,不得出现“存款”、“储蓄”等字样。宣传资料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证券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进行简单比较,宣传资料上必须在明显位置以显著字体对保险产品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标示规范的保险产品全称。
5. 加强销售行为合规管理
5.1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将载有姓名、照片、资格证书编号、所属公司等内容的工作名牌佩戴于胸前显著位置,并应主动明确告知投保人其所购买的产品为保险产品。
5.2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禁止销售人员、代理销售网点以书面或口头任何形式私自承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收益。
5.3保险公司应根据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的产品特征、市场现状等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应体现对投保年龄、经济状况、风险偏好、件均最低保费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保险公司应建立投资连结保险的风险测评制度。银行销售人员需与客户共同完成对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保目的、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分析,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并将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确认。如果客户评估报告认为该客户不适宜购买,但客户仍然要求购买的,应以专门文件列明保险公司意见、客户意愿和其他需要说明的必要事项,双方签字认可。银行销售人员应在充分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对客户进行当面评估,并妥善保存客户评估的相关资料。
5.4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应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服务区或其他类似职能的独立区域,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
5.5在银行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其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
5.6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强投保单及相关资料的填写审核工作,确保客户投保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禁止销售人员代客户填写资料、代签名。保险公司应按照《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内控制度,保存客户身份证明和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应在销售时留存客户的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等资料。
4.保险代理中介公司战略分析 篇四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2019级MBA《战略管理》结课报告
考试科目
战略管理
考试时间
月
日
学生姓名
朱竹
学
号
DS19070311P32MB
所在院系
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
吕
涛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战略管理》结课报告
YF保险代理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一、中国保险及保险代理行业发展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六年以来保险业总资产增速均稳定在20%左右,伴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逐渐放开、保险业务整体稳健发展、监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显。总的来说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速度惊人,发展态势也非常良好。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基础薄,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两项指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这也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按GDP排名)的地位极不相称,发展的潜力与空间都很大。在财产保险市场上,由于中国的GDP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以及对外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增长,财产保险深度将有所增加。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作为保险市场的一份子,中国的保险代理市场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的保险代理制度的发展背景有两个:一是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二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正是这样两个特殊背景下,进入21世纪,保险代理机构一度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从1999年全国仅有保险中介机构13家,2001年增加到171家。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中介机构2550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853家,保险经纪公司392家,保险公估公司305家。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保险中介的发展似乎草遇到了瓶颈,直到2015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6144.2亿元,占2015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9.8%。其中,财产险4721.7亿元、人身险11422.5亿元,后期稳步持续发展。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我国的保险中介正逐步成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保险市场发展和市场体系完善的作用。
二、公司简介
YF保险代理公司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于2014年1月7日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金本金3000万元人民币,以车险产品为主打。
YF公司秉承“诚信、专业、创新”的经营理念,打造“团结、协作、奋进”的工作团队,坚持以业务为主导、以客户为家人,不断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致力于充分保障客户权益,充分满足客户专业、全面、多层次的全方位金融需求。
YF公司由金融行业优秀的管理团队组成,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内控体系,发展创新的业务模型,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成立以来,业务开展呈现逐年攀升的可喜势头。2014年实现保费销售额1700万元,2015年达到1.4亿元,2016年达到3.1亿元,2017年突破9.4亿元……2019年分支机构数量突破60家,分公司覆盖全省所有地级市,二三级机构也在不断完善,最基层的销售机构已经下沉到了乡镇。
YF公司将集中力量继续在保险行业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坚持诚信经营,以人为本,利用科学的管理,专业的服务质量为本行业更好的服务客户而努力!打造成文中国保险中介最专业、最具有发展力的优秀企业。
三、YF保险代理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
政治与法律因素分析。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29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与发展的支持政策共10部分36条。
2015年4月29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修正;保监发[2015]91号,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创新发展。鼓励专业中介机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在风险定价、产品开发、防灾防损、风险顾问、损失评估、理赔服务、反保险欺诈调查等方面主动作为,提供增值服务。鼓励专业中介机构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专业从事再保险经济、车险公估等业务。鼓励专业中介机构积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为”一带一路“和海外项目提供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服务。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在境外设立机构。鼓励保险销售多元化。鼓励保险公司有序发展交叉销售、电话销售、互联网销售等保险销售新渠道新模式。推进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坚持以有利于个人代理人职业规划、有利于保险业务发展、有利于有效监管为原则,支持保险公司和保监局大胆先行先试,探索鼓励现有优秀个人代理人自主创业、独立发展。推动市场要素有序流动。鼓励专业中介机构兼并重组。支持专业中介机构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和交易股权。允许专业中介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管理层股权、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机制。
2016年车险商业险改革全国启动,从2015年6月倒2016年7月1日,我国各省市先后完成了车险商业险的改革,标志着车险商业化进入新时代。
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发展历程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构架。保险公司承担着从产品开发倒承保理赔、产品销售、投资管理的整个运营过程。迫于竞争压力,保险公司基本上将主要管理资源投入到了销售环节,无法集中精力和财力怼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领域进行深耕、变革与创新,导致整个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不高、经营成本上升、运行效率低下。保险中介专门为顾客设计保险方案,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产销分离、专业化分工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保险中介的价值在于深化保险市场分工,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减少保险交易成本,提高保险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种分工的出现是保险市场精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保险公司现行下手体制所带来的庞大的人力、职场租赁等固定成本,以及用于业务人员激励和市场推广的成本,是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通过与专业保险中介的合作,实现上下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节省设机构、铺摊子的巨额成本,而且将部分销售工作外包后,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投资运作等核心业务领域,这是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的要求,也是保险市场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因素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也带动了保险业的繁荣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促使我国保险业买入快速发展轨道。预计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蓬勃健康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带动现有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增大;同时,保险覆盖面的拓宽和渗透度的提高,会进一步拓展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全社会对保险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保险业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保险业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度和贡献度,真正使保险深入倒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得到保障。
技术因素分析。近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发展,促进了高科技行业保险的发展。同时,新兴技术保险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保险行业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从事保险代理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保险代理人迅速掌握保险专业知识及各种相关知识,如医学、法律、经济、财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险商品、保险理赔以及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要求保险代理人不断完善只是机构,提高知识层次。
社会文化分析。从专业代理公司的社会认知度看,公众对其尚未完全接受和认可。由于我国的保险专业代理发展时间尚短,仍处于初级阶段,资金实力差,人员少,各方面发展状况不尽人意。近几年也不断发生保险代理公司市场退出,股权转让等情况,甚至出现多起冒用代理公司名义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的案件,导致社会公众存在疑虑,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公司出现问题无所保障,因此不愿意与保险代理公司开展业务。与资金实力雄厚,已经树立了一定品牌优势的保险公司相比较,专业代理机构起步晚、规模小,难以让客户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保险代理公司的认可,获得客户的信任,有部分客户往往出于误解,认为从代理公司购买保险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代理公司在赚自己的钱,加重了个人的负担,因此宁可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也不愿意到代理公司购买。
四、YF保险代理公司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购买者分析:
YF保险代理公司将广大机动车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逐步扩展寿险领域业务,将目标客户确定为:有车险和寿险意向的所有个人和团体。
有车用户,是车险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消费的引导者,已购买车险用户的推荐将是其他潜在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了解有车用户的车险购买倾向,将会更加准确的掌握需求信息,为整个车险代理市场的开辟打下基础。
团体客户也是车险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原因是:团体客户规模大、消费稳定性强、忠诚度高,更重要的是团体客户更容易形成引导效益,对个人车险消费者,尤其是理性不强、忠诚度不高的个人用户起到引导作用,吸引其购买车险。因此团体客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有形或者无形中影响了周边的消费者,成为一个优质的传播者。
竞争者分析:
保险代理市场主要竞争来自于同行业。伴随着保险代理行业的蓬勃发展,保险专业代理行业的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经比较明朗,整个市场竞争也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企业的进入壁垒提高,整个行业开始向规模化发展。从当前的竞争状态来看,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在与保险代理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在发展自身的营销团队,在市场处于非饱和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当市场容量既定时,双方在目标客户上存在高度重合,造成保险公司和自己授权的代理公司之间争抢业务,无形中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是在当地市场上的HY保险代理公司具有政府背景,无论在资金实力、品牌积累上都是在YF之上,就使得YF公司要加快正专业化、规化建设的脚步,尽快形成规模化效应,才能应对未来日益积累的竞争。
供应者分析:
YF保险代理公司的业务供应主要依托大型企业为强大后盾,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贸易、4S店、危险品运输等行业,实力不容小觑。YF公司经营规模也从2014年成立至今已经扩展到拥有多家分支机构,业务合作单位涵盖了市场是各主要保险公司,这些资源都是YF公司的宝贵财富。
但是,政策在变化,市场是动态的,YF公司供应链也在发生变化,首先受到全国环保和市场饱和因素的影响,4S店的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其次是受到同行业价格冲击,续保客户下降,保险公司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侵蚀直接业务份额;客观环境要求务必扩展市场占有率,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新进入者威胁:
YF公司除了市场上现有竞争者外,同样存在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一方面,随着国家保险政策的扶持,保险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堵的保险代理机构涌入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建立,必将有更多的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代理机构进入我国。所有这些潜在的竞争者不仅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更不能忽略的是其先进、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运行机制和产品服务,将会对YF公司产生巨大的、历史性、挑战性的竞争压力。
替代品分析:
替代品的威胁是指能够提供与保险产品类似的功能、服务的产品或风险处置方式。从目前来看,主要两点,一是车险的企业自保,公司内部成立自保处,只在保险或者代理公司购买交强险,按照保险公司商业保险的条款和费率自行承保车辆的商业险部分,加上管理人员的人工在内,其成本远远低于购买商业保险,但因为仅限于个别大企业,所以威胁并不是很大。二是证券、基金等其他存在一定替代性的投资工具,公众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广泛,能够部分替代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这种替代对正在成长发展的保险产业有极大影响。从长期来看,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都是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五、YF保险代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在人力资源方面:人力管理基础扎实并且已经突破了人事基础工作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但行业人力的瓶颈接踵而来,行业发展快,人才短缺,甚至一度出现了跨级提拔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干部品质。
在财务支持方面:保险的市场在变化,经营模式也在更新,特别是受资本市场影响,保险手续费提前预支增加了代理行业的垫付资金,YF公司把运营能力差的营业网点纳入自身业务体系,扩大资本下的保险运营。合理运用负债杠杆,与各家保险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提高资金的周转利用率,保证资金后盾。
在网络技术支持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保险销售渠道创新提供了可能,随着通信技术的发达,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极大的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保险代理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更加迅速,对市场动态的变化了解的更为准确,与客户的联系更为密切。YF公司通过线上线下保险活动结合,向保险信息化靠拢,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降低自身的业务成本,另一方面又通过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抢占中介业务市场,特别是网络销售兴起的今天,保险网销也蠢蠢欲动,这给我们以传统业务发展为主的YF保险代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内部环境中优劣势分析:
内部优势分析:YF公司有着较强的后援支持体系,日常办公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培训系统也非常先进和健全,有着灵活的经营机制,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与保险公司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和沟通,考核导向也非常明确。
内部劣势分析:由于YF公司客户主要是市场上机动车用户,客户本质决定了其流动性大的特点,公司内部业务员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客户停留在个人的比例较高,团体客户较少。
外部机会分析:YF公司在整体经济转型期诞生并发展,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出现了快速发展。YF公司正式抓住了这样一个潜在市场,获得了市场先机。
外部威胁分析:随着保险业春天的到来,大批国内外保险代理机构应运而生,争夺代理市场份额,必将对YF公司的现有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届时,公司的态度和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关系到YF公司的发展和存亡的关键。
六、企业的战略选择及评价
基于YF保险自身的内部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及所处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分析,利用SWOT综合分析法找出公司的定位和应采用的应对措施,利用机会、避开威胁,集中发挥优势,指定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
因此,YF公司应实施目标聚焦战略,将保险产品聚焦在政策性保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配套产品上,在产品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增加新的战略,建立竞争优势:
聚客户群于团体客户。团体客户也是车险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原因是:团体客户规模大、消费稳定性强、忠诚度高,更重要的是团体客户更容易形成引导作用,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聚产品于政策性保险与地方性经济发展配套性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政策优势是非常明显,YF公司将紧随国家政策的方向标,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保险行业的协调关系以及配合地方经济对保险代理行业的保护和监督,合理配置公司保险资源。
完善人力资源储备。人员流失和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是阻碍所有保险公司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新兴的保险中介公司,更需要实行完整有序的人力资源储备战略。做好“愿景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利益留人”。做好公司企业文化,利用团建、合作等方式提高员工凝聚力,人性化管理,完善制度,多劳多得,拓宽晋升机制,适度放权,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感觉到参与感,利用好股权激励,让员工不仅仅是得到一份工作,而是共同发展一份事业,和公司共同进步成长。
寿险销售提上日程。相比寿险,财险更容易前期在保险行业中站稳脚跟,财险中,车险是最好入门的险种。但是随着保险代理公司的竞争加剧和市场车辆的日益饱和。车险市场越来越透明化、趋同化。车险客户的客户粘性相对较低,受价格影响较大,价格战使公司利润空间不断缩减。而寿险客户缴费年限较长,客户粘性较大,产品选择性多,专业性强,巨大的市场空间都显示着寿险销售的良好前景。所以YF公司要以车险为依托,发展寿险销售渠道,两条腿走路,才能使公司发展更加平稳。
七、结语
5.保险代理公司2010年工作总结 篇五
本是华康人,出师自同门,当年途中散,如今又重逢,一年又一年,工作换新颜,一旦把梦圆,月月领美元。
2010年,有机会重新回到华康首先要感谢陈总,当我在人生路上徘徊不前时,是陈总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陈总给了一张重新加盟华康的通行证,事隔一年后重新回到运营岗位,从事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审单录单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调至代理人渠道部至今,一年来,在公司多位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其他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自己很快就上手从一名前台人员到能够协助培训,完成部分人管工作以及独立完成业务报表,通过一年来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的锻炼,做到了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本部门同事一起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和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就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个汇报。
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积极参加总公司和省公司组织的各种文化学习、主题教育、职业培训活动以及各项组织活动和文娱活动,从年初的万众一心学习活动到十六字方针“认清趋势,坚定信仰,解放思想,顺势做大”,再到后来的汪总十二发展方针“走正道,走远路,靠专业,靠组织”,以及年未的亮剑达标精神的铸成,从来没有缺席现象,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并及时上交心得体会,一直以来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多方面深层次的思想理论学习,从各方面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对公司在发展道路上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的认知度和前瞻性,陈总曾经讲过一支没思想部队是不能打硬仗的,可见思想觉悟提升的重要性不亚于其他任何知识的学习,正是因为有了统一思想力,才能产生绝对的执行力,进而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在铁血湘军思想的熏陶下湖南华康上下同心,顺利达成了总公司下发的OA目标,同样这也是我能够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思想动力。
二、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年初在运营部工作时面对的大量的保单和一线的业务伙伴,繁琐的日常工作经常使人变得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下降,为了适应并且胜任工作,在平时没空的情况下利用双休日学习投保,保全及理赔规则,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手上的工作做完,既保证的了伙伴们的辛勤付出能最快的获得回报,又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解答伙伴们提出各种问题,从而树立整个运营部在伙伴们心中的良好口碑;4月份,因工作需要调至代理人渠道部,每次都积极参加总公司和省公司及本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勤于学习,善于创新,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训练,不断提高培训,数据操作技能和为各市公司提供后援支持的能力,掌握了本职工作应有的专业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能够熟练协助举行各项培训活动以及数据统计和方案追踪。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还始终坚持自己制定的三项服务原则:
一、始终保持淡淡的微笑,二、始终保持平和的语气,三、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6.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 篇六
讲稿
保险公司金融代理部副经理竞聘演讲稿
保险公司金融代理部副经理竞聘演讲稿
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中介代理部副经理,我竞聘的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一、熟悉业务流程。5年的柜面工作使我对于各项业务流程包括中介代理业务的各项流程非常熟悉,有利于指导一线中介代理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掌握中介代理业务的各项业务管理规定。我以前所从事的业务管理工作,既有直接面向客户和销售人员的具体业务处理工作,又有宏观的业务管理工作,既是各项管理规定的制定者或参与者,又是这些管理规定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我能熟练掌握关于中介代理业务的管理规定,有利于按照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辅助中介代理部经理开展中介代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同运营支持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三、有一定的管理经验。5年的理赔及营业厅管理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根据工作的实际结合上级公司的要求,先后制定或参与制定了《分公司理赔管理办法》《客户理赔服务指南》《分公司理赔定点医院范围》《分公司理赔争议案件管理规定》《分公司理赔时效评估细则》等一系列切实有效可行的管理规定,通过两年多的营业厅柜面管理,使我对工作管理和人力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这些管理的经验方法和沟通协调能力,会使我能够更好的做好综合管理工作和销售队伍管理工作
四、沟通和协调能力。通过做柜面主管工作和理赔调查工作,我接触到各种不
同的客户和单位,处理过很多疑难问题,锻炼了我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这些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会使我能够更好的辅助中介代理部经理开展销售渠道维护工作。
五、培训能力。从事理赔主管工作5年来,先后对县市区理赔人员进行了5次培训,培训的内容既有一般的实务与操作,也有疑难问题的处理、调查的方法与技巧和理赔话术等深层次的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也提升了自己的培训能力。中介代理部作为销售管理部门,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有助于我辅助中介代理部经理做好各种培训工作。
六、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业务系统使用能力,有利于做好信息统计和银保通系统的推广应用和使用指导。如果我这次能够竞聘成功,不会辜负各位领导和同仁的信任,我会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真正当好中介代理部经理的助手和参谋:
一、加强对中介代理各方面的业务学习,以最短的时间实现由业务管理人员到中介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二、协助中介部经理组织和制定全年中介代理发展规划和销售计划。协助中介部经理组织和制定业务推动方案,为县市区支公司的中介代理业务提供销售支持,辅助中介部经理督导各县市区公司中介代理业务目标的达成。
三、协助中介部经理做好中介理财经理队伍建设和专管员队伍建设,辅助经理做好人力培训工作,保持两支队伍的稳定和持续扩展,以此保证中介业务的持续发展。
四、协助经理做好中介销售渠道维护工作和渠道拓展工作,与各销售渠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销售渠道的产能。
五、做好银保通系统的推广应用和使用指导,保证银保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7.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 篇七
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 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制度, 确定了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为招标代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同年6月30日, 建设部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次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作为《招标投标法》工程招标代理配套制度的两个部门规章, 前者对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实行市场准入, 是保证招标代理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前提;后者对业主自行招标作出限制, 为委托招标提供充足的任务源, 是招标代理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两个办法的相继出台,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并迅速兴起。各地招标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从业队伍日益壮大,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在建设部2007年1月11日发布的新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条件中, 通过提高代理机构注册资本金下限、增加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等新要求, 提高了招标代理机构的入市门槛,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招标代理队伍的质量和职业素质, 解决了招标代理机构过多过滥的问题;同时, 增加了招标代理机构市场禁止行为及相应法律责任、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等内容, 在资质管理层面引入了诚信管理和市场清出机制,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招标代理行为。但新办法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在机构组织形式上, 虽在原办法规定的“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但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队伍中存在的事企不分、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因此, 我们仍有必要研究如何来规范我国的招标代理公司, 以促进招标代理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一)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认定
当前, 我国招标代理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资质管理来实现的[1]。《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 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招标、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中央投资项目招标等领域出台了相应的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管理办法[2]。同时, 财政部还依据《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的认定作出了具体规定。
这些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管理办法中, 与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密切相关的文件至少有三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这三项管理办法相互交错, 在建设工程领域设立了不同的招标代理机构从业门槛, 均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等级条件和招标代理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使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活动被严格限定在其资质业务范围内进行。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各类资质的认定条件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一致的各自具体规定。总的来说, 招标代理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一般包括: (1) 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2) 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开展工程招标代理业务所需设施及办公条件; (3)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 (4) 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 (5) 相应的机构组织形式、注册资金、评标专家库、人员组成及信誉记录等其他资质要素条件, 这些条件按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类别和等级各有不同设定。
(二) 人员从业资格要求
人员资质方面, 目前国家尚未设立专门的从事招标代理工作的执业资格, 但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对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上岗条件作出了相应规定, 在本地域范围对从业人员实行市场准入。如上海市, 2002年出台《上海市注册工程师 (招标) 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招标工程师执业资格。
二、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畅
鉴于我国长期实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 《招标投标法》确立的关于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也是由多个部门分条划块进行管理。而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是职能交叉、重复管理。这种监管格局, 直接造成各类招投标规章、规范性文件满天飞, 在发改委进行的招投标法规制度的统计清理工作中, 仅省级以上的法规就有300多件, 涉及招投标活动的条款有1400多条[3]。这些法规文件中有很多内容既重复赘余, 又相互矛盾, 使招投标活动当事人难以适从、招投标法律的行政效率大打折扣, 更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不相适应。
在这种体制下生存的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 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招标代理机构资质许可重复混乱
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领域有多项招标代理资质, 各项资质重叠交叉, 层层设槛。招标代理机构要完成一个项目的代理业务, 必须具备多种资质。如一个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标代理, 至少要取得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资格、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代理资格、发改委颁发的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这样一来, 既人为分割了招标代理市场, 破坏了招标应有的整体性, 又使招标人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究竟该选择具有哪一类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代理,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违规”, 还使招标代理机构为争取市场准入资质, 应付各类资质管理, 疲于奔波, 耗散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资质重复申报。
2. 监管部门众多, 备案手续烦琐
目前, 我国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 主要是通过备案管理和开标过程监督来进行。对备案管理的部门和程序, 各地规定不一, 有的要求事前核准并事后备案, 有的仅要求事后备案, 有的要求在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且都有不同的时限要求。尽管这些规定大都能从省部级文件中找到依据, 但也常常令招标代理机构无所适从, 稍有不慎就会为此受到处罚。
(二) 招标文件的编制不规范, 有时存在明显的倾向性
招标文件是指导招投标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其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招投标活动的成败。当前,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文件编制情况不容乐观。一些代理机构对招标文件编制尚未予以足够重视, 大部分文件编制人员还不具备全面、系统地把握招投标全过程各环节活动的整体协调控制能力, 其编制的招标文件多系东拼西凑、相互搬抄而成, 在招标文件发出前又缺乏严格的校对和审核把关。而倾向性有时表现的更为明显, 如在招标文件中注明品牌、设备型号等。招标文件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评标办法不科学, 评价项目及分值设置不合理, 缺乏可操作性; (2) 招标文件用词含混, 逻辑不严密; (3) 招标文件生搬硬套, 缺乏项目的针对性; (4) 对于工程的特征描述不完整, 对工程量的计算不准确; (5) 含有特定的技术条款, 使大多数投标人被拒之门外。
(三) 招标过程中, 代理机构违规操作
由于我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监管机制相对疲软, 现有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规范对招标人和代理机构尚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导致招标代理机构执业行为缺乏诚实信用, 违法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与招标人或投标人串通, 为个别投标人提供便利, 甚至明招暗定, 虚假招标。据南京市玄武区提供的资料显示, 在该区检察院立案侦查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的17件中, 涉及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就多达13件, 占调查总数的76.47%。二是违反保密要求, 泄露资料或有关招投标的活动情况。三是由于各方原因, 在合同中有意识地设置不合理或不平等条款, 让投标人利益受损还有苦难言。四是擅自修改评分标准, 扰乱评标活动等。
除了上述提及的问题, 招标代理机构还存在着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普遍较低和部分机构乱收费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 招标代理收费可以在国家标准上下浮动20%, 但实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实收费用平均为国家收费标准的60%左右, 甚至个别企业为承揽项目中的其他项目管理业务, 以“零收费”方式抢占市场。个别机构收取的费用中除国家规定的外, 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其他收费, 如投标报名费、资格预审费、招标文件购置费等其他收费, 加重了投标单位的经济负担[4]。
三、针对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管理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对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选择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的设计和完善进行了思考, 同时对规范和促进招标代理业发展的其他对策也进行了思索, 拟从行业管理和企业自身运作两个层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并加以分析论述。
(一) 理顺行政监管体制, 使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走向统一
针对我国招投标领域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部门分散监管机制引发的诸多不和谐问题, 不少人士提出了参照《政府采购法》模式设立统一的招投标监管部门, 这种集中监管模式能从源头上解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问题。同时, 国家近年来在招标投标领域采取的招投标法规政策文件清理、行政许可事项清理、部门联合出台行政规章、成立全国招标投标协会等举措都不失为现实可行的好路子、好办法。在理顺招投标监管体制问题上, 还需进一步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对涉及招标投标监督管理职责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为争权夺利滥发与《招标投标法》不一致的政策文件、滥设行政许可等不规范的行政行为, 监察机关应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二) 增加招标代理公司资质, 扩大业务领域
要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 只能围绕招标的主业来进行。向招标工作的前、后期延伸, 也是保证招标项目来源的有效方法。而要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 和招标相关的只有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 首先应该在招标前期的咨询和造价方面取得突破, 先增加招标项目的数量, 才是公司发展的必然之路。而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工作, 在短期内可以延后开展[5]。
要解决公司的资质问题, 如咨询资质, 可以先从最低的丙级资质开始, 并逐步展开工作, 进而提高资质的等级;也可以与有资质的企业合作组成联合体, 建立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 从而开展业务, 增加业绩;还可以收购具有资质的企业, 直接提高资质等级。
(三) 制定统一标准, 规范招标代理业务运作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业务究竟应如何开展, 当前, 除了极少数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招标代理公司建有完整的企业标准, 国内绝大多数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代理活动在实施环节基本上是无标准可循。其具体做法、工作深度充斥着随意性, 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这也正是导致招标代理机构执业行为不规范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 国家有必要尽早制订出台《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规范》或类似的业务操作指导规程, 对其招标工作范围及内容、工作原则及依据、阶段划分及时限、业务流程、项目代理机构人员配备及职责、内部质量控制、各环节具体工作标准、成果文件明细及格式和档案资料管理等内容作出明确具体的统一规定, 从而规范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执业行为, 提高招标代理服务水平, 保证招标代理业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 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 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惩
既要强化备案管理和招标代理过程巡查监督, 也要适当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招标代理工作专项检查, 通过随机抽查进一步暴露问题。对已查实的问题, 在处理环节要敢于“啃硬骨头”。对在招标代理活动中出现的暗箱操作、串通投标、排斥潜在投标人、设置不平等合约条款、泄露保密资料等不良执业行为, 以及贿赂、低价竞争、乱收费等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必须依法对其代理机构和责任人员给予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降级, 乃至吊销代理资格、驱除出招标代理市场等行政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计入诚信档案, 向社会公示。触犯刑律的, 要移送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结论
由于我国招标代理业起步时间不长, 当前招标代理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行业还存在着行业体制、招标代理机构等方面的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应从行业管理和代理机构自身运作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积极应对。主要包括增加代理公司的资质认证范围, 以扩大经营;统一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等, 使其监管走向高效与和谐。
摘要:随着招投标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完善,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应时而生, 成为建筑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招标代理业的兴起, 在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在行业体制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制约行业的发展。在分析当前我国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从行业管理和企业运作两个层面提出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招标,代理公司,资质
参考文献
[1]邓辉.招标投标法新释与例解[J].建筑经济, 2000, (4) .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000, (5) .
[3]马光明.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交通科技, 2010, (7) .
[4]曹子章.从招标公司投标看招标代理机构的发展[J].招投标与管理, 2010, (5) .
8.保险代理行业分析 篇八
一、保险中介分类
目前我国的保险中介主要包括保险专业中介、保险兼业代理、保险营销员三类。其中保险专业中介又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和保险公估机构三类;保险兼业代理则包括银行、邮政(前两者又合称“银邮代理”)及其他(如个人、电话、互联网)等类型。
二、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竞争现状
1.保费增长情况
(1)全国保费增长情况表
(2)保险中介保费增长情况
保险中介渠道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较快,但在全国总保费收入中占比连续3年下滑。
(3)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费增长及佣金收入情况(以2014年为例)
保险中介包括专业中介、兼业代理、营销员三大渠道,这三大中介渠道2014年保费收入分别为1472.4亿元、7008.9亿元、7662.9亿元,总保险占比分别为7.3%、34.6%、37.9%,个人代理渠道保费收入超越兼业代理渠道。与中介渠道相对的保险公司直接营销(电话直销、网络直销等)渠道,近年来保费贡献比例逐年增加。
2014年保险专业中介实现保费收入1472.4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方面,实现保费收入967.9亿元,占2014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9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4.9亿元。实现佣金收入184.8亿元,其中财产险佣金收入156.6亿元,人身险佣金收入28.2亿元。财产险保费与佣金比为5.7:1,寿险的为2.65:1。财产险保费主要集中于车险,车险占据半壁江山。
保险经纪机构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504.5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1.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2.8亿元。
保险公估机构2014年实现业务收入22.6亿元。
2.保险中介数量
(1)保险专业中介数量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46家,同比增加21家。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764家,保险经纪机构445家,保险公估机构337家。
由于“泛鑫保险”事件,保监会加强了对保险中介监管,并与2015年暂停了保险中介牌照发放,导致保险中介牌照的价格在市场上也现水涨船高的态势。2016年4月19日,保监会公布5家保险代理公司的批复,标志着保险代理审批重新“开闸”。
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协会正在筹备中,保险中介牌照门槛预计会从5000万元下调至1000万元或2000万元,具体额度处于讨论中。(资料来源:2015-2020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如信息属实,保险中介的数量在未来可能得到较大数量增长,牌照的红利价值将会有所下滑。
(2)保险兼业代理数量
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网点210108个,其中,金融类179061个,非金融类31047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所有兼业机构的85%。
(3)保险营销员数量
根据《证券日报》统计:2009年以来历年的保险营销员变动情况如下:2009年保险营销员数量为290万人,增长34万人;2010年为329万人,增长39万人;2011年为335万人,增长5.9万人;2012年为277.68万人,减少57万人;2013年为289.96万人,增长12.28万人;2014年为325.29万人,增长35.33万人;2015年10月末为505万人,增长179.71万人。
3.行业平均利润率
现已有3家保险代理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分别为:盛世大联(831566)、万舜股份(832512)、盛世华诚(833546)。通过公开信息,汇总其2015年度务财务数据如下:
综合市场调研情况,保险代理公司代理财产险的毛利较低,代理寿险的毛利较高(均含保险公司返点,返点率为15%),但公司经营成本普遍较高,导致净利润率较低(市场平均净利率10%~15%)。
4.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规模层次
由于中国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的经营有地域方面的限制和网点增设的严格要求,区域性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只能在中国保监会许可的经营区域内开展业务和设立分支机构。所以目前我国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主要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全国性的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和保险专业代理公司。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5家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其中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专业代理业务,有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公司143家,比2012年增加51家。全国性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的特点是服务的多元化,涵盖了财产险和人寿险的代理销售、保险经纪、保险公估及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资金实力通常较为雄厚,且在全国有多家分支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较高。
第二层次是区域性的优秀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此类公司1624家。这些区域性公司中的知名企业,通常对自己所在的市场有较高的了解度和占有率,在市场拓展方面更加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第三层次是区域性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中竞争力较弱的小型代理机构,他们由于在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方面均不具有优势,竞争力较弱,将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三、保险中介发展趋势
自2002年实行市场化审批以来,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准入一度出现“井喷”现象,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整个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开放程度也明显提高。根据该行业近年来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保险中介将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1.专业化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专业细化,产销分离必将是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这是行业专业细分的结果。专业化包含机构专业化、技术专业化、人员专业化。以专业化作为保险中介行业改革着力点,以专业化提升中介行业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
推进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形成合理的分工,发挥保险中介在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保险行业内部的专业化改革;提升保险中介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升业务品质;鼓励汽车服务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改革,探索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改革。
2.创新化发展趋势
保监会于2015年颁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表示将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程序,强化市场创新和体系建设。一是准入方面。按照《改革意见》精神,将适时考虑降低注册资本金,具体数额将体现在新的监管规章中。对于保险公估机构的注册资本,探索实行认缴制,不再是实缴制。鼓励发展小微型、社区化、门店化的区域性专业代理机构,更好地贴近市场,贴近群众,做好保险服务。二是创新方面。鼓励专业中介机构探索“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形式,形成新的业务平台。三是发展方面。鼓励专业中介机构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为“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项目提供风险管理与保险安排服务。
按照保监会目标,未来将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型保险中介,鼓励发展小微型、社区化、门店化的区域性专业代理机构。同时,推进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探索鼓励现有优秀个人代理人自主创业、独立发展,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改革现行个人代理人模式,缩减管理团队层级。
3.综合化趋势
综合化包括产寿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其他有关企业之间、保险中介集团下有关中介机构之间、代理机构与经纪机构之间的综合销售,以综合化促进规模化,以综合化提高保险综合服务能力。在确保流程规范、风险可控、保障服务的前提下,有序放开、充分利用销售渠道,不断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覆盖面、提高经营效益。
作者简介:
【保险代理公司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保险兼业代理管理规定06-17
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试点办法06-17
保险代理从业资格第十章07-16
保险代理人试题一08-15
代理保险销售资格考试09-19
刍议银行代理保险促销策略09-23
保险代理合同书范本10-26
保险代理人考试资料07-29
8.19保险代理人试题06-19
1保险代理人考试试题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