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怎成方圆

2024-11-04

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共12篇)

1.没有规矩怎成方圆 篇一

没有规矩,亦能成方圆!

人们总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我的恩师XXX给我的启迪是:没有规矩,亦能成方圆!

“完了,今天又是黑色的星期四,又该要写憋文了,小卢,你可要救救我啊!”另外一个班一哥们哭丧着脸向我求救道,我面不改色地回答道:“好说,我们也正好有作文课„„”

其实,我老早就听说过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是排在第一,理当是老大难呀!可我好像与生俱来就携带了作文抗体似的,不但不怕,反而有几分喜欢。哦,应该是我们班所有人都不怕作文,这你定会好奇问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他让我们在作文课上找到了快乐,他让我们在作文课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在蓝天自由翱翔。

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兴奋而安静等待X老师的到来„„X老师满面春风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今天可是要写作文的哟!”同学们异口同声高声回答道:“作文我不怕,败在我手下!”。

接下来X老师和蔼可亲地说:“作文老规矩——‘没规矩’,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这节课我们来说说李白,想必你们都知道吧?”

于是大家变得无拘无束,高中生像小学生一样天真、调皮。生甲:我知道,李白是打渔的。生乙:李白是开网吧的。生丙:李白是诗人,就是被别人写成诗的人„„他还没说完,同学们:切!老丙不屑一顾说:“我还会背诵他的诗呢。”同学们疾呼:来一首!丙摇头晃脑:床前明月光,李白想喝汤,喝了一钵汤,尿了一裤裆。

话音未落同学们哄堂大笑,然后全都惊呆了,大胆小崽子这下死定了,老X准会大发雷霆大刑侍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依然保持微笑道:“很好,李白原来这么有趣,他从事着这么多同学们渴望的职业,那么,今天作文就是故事新编——话说90后的李白。”于是同学们„„!

你或许认为这是自由式教学,但我要告诉你,我班作文每次都是名列全校前列哟!我们的作文想象丰富,出奇,有新意,有许多亮点。

所以,记住:没有规矩,未必不成方圆,甚至,让方更方,让圆更圆!初一:卢浏州

2.没有规矩怎成方圆 篇二

一、区域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1. 进区人数

在操作活动时,男孩子往往喜欢一窝蜂钻进益智区、建构区。女孩子喜欢扎堆于角色区和美工区,而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有某个区投放了新的操作材料,好奇心也会让孩子“趋之若鹜”,使该区“人满为患”,矛盾时有发生。为了建立区域活动的良好秩序,必须在每个区域规定人数,一般区域里的人数为6-8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场地情况和区域活动特色适当增减人数。每个区域设有专门的区域卡放置的地方,插卡的小格数目与区域规定人数相等,活动开始时,幼儿持卡进区,当人数满了就无法插卡,小朋友就会自觉数人数,然后另寻其它区域。

2. 区域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区域因为材料和工具的不同而操作和使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建立规则时应充分考虑到材料的性质特点、幼儿的能力和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确定科学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规则。如语言区的图书是纸质的,薄而易破损,规则中就会要求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一页页翻阅,爱护图书”;建构区的玩具因为个体小,孩子喜欢习惯性放进嘴里咬着玩,所以在规则中要求孩子“注意卫生不要将玩具放入口里”;美工区则要求孩子“不要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橡皮泥的的美观性,还可以连续使用节省资源。

3. 常规的要求

在区域活动开展时必须有常规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区域常规有共同点:如安静环境的要求、卫生环境的要求、整理归纳的要求等,同时也根据区域活动和区域材料的特点对常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建构区中涉及到孩子的互相合作,在规则中会要求“分配好任务,互不干扰,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娃娃家”的规则里会提到“明确自己的身份,活动有始有终”。

二、区域规则的建立

1. 建立规则的原则

一是快乐性原则。区域活动时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我体验的自主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我们在鼓励幼儿尝试、探索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在情感上的发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建立规则,遵守规则,有助于提高区域活动的效率,发展幼儿的情商。二是适宜性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呈现不同,不同地域孩子的水平习惯也有所不同,同年龄段不同孩子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建立规则时应基于“适宜性”,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地域差异,切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2. 区域规则建立的方法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也是教师组织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规则的制订应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偏废某一方都不妥,从湖南省岳阳市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多年实践的区域活动中,总结出三种有效方法。

(1)讨论法。讨论的来由是“在区域活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继续解决”,讨论的目的是“建立相应的规则来解决问题”。如在“语言区”,小朋友都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绘本情有独钟,每次进区都会因为争抢这本书而引发矛盾。这时老师就应该和小朋友集中讨论: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抢来抢去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做?让孩子们自主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建立规则:大家轮流看,或者是一起看,一起分享,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体验法。对于活动中碰到的有关活动规则方面的问题,教师不需要着急参与解决,要让孩子在试误和体验中纠错,从而建立和完善相应规则。如“建构区”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很尽兴,但是到最后却没有独特的作品出来,教师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适当地表示了惋惜之情,并且进行暗示和提醒让孩子们意识到问题,然后主动邀请老师为他们满意的作品拍照保留,这样“保留劳动成果、爱护劳动成果”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建立起来。

(3)规定法。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的,对于此类规则,(下转第99页)(上接第97页)我们一定要在活动开始前就明确提出来。如美工区的剪刀要小心取放;不要拿尖头对着其他孩子;使用水彩颜料要在固定的地方等。

三、区域规则的呈现方式

区域规则建立起来了要及时呈现,便于提醒孩子遵循规则,从收集我园的区域规则呈现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文字说明、儿歌和图示。

1. 文字说明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遵守,此方法一般用于大班,因为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2. 儿歌

用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儿歌把规则表述出来,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让孩子很快掌握规则。如我园小班的语言区的儿歌“小图书要爱护,天天伴我长知识,轻轻拿、轻轻翻,看完放回书架去”。美工区的儿歌“小手真能干,手工做的欢,小剪刀,不乱拿,小彩笔,不乱画,宝宝宝宝你最棒”。

3. 图示

为了让孩子充分理解规则,增加表现的形象性,激发幼儿的兴趣,有些规则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表示。如进区人数为六人,就画上六个笑脸娃娃,垃圾放进垃圾桶,就画上一个垃圾桶代替文字。

三种区域规则的呈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一切以更好地让孩子开心、自主探索、体验、发展为前提。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规则,就如“楚河汉界”,它的建立和运用,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障了幼儿活动的权利,也制约了幼儿不符合活动要求的行为,同时也帮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自觉遵守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如何进一步拓展区域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则内涵和规则内容,这将是我们以后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摘要: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该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学习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3.没有“规矩”也成方圆 篇三

关键词:规矩;探究;思维;创新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然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很难想象,那种板着面孔教书,规规矩矩听讲的教学模式会使儿童主动、专心而又兴趣盎然地去探究数学知识。更有人将写字姿势的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一味地强调学生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发言先举手”……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在新世纪也是难以生存的。殊不知,活泼是儿童的天性,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儿童的身心特点往往使课堂探究活动表现为:课堂纪律不循常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个体之间动静不一、形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规无矩”状态,在这种“无规无矩”状态中,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创新的火花被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对今后教育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在“无规无矩”中,充分展示自我

在“无规无矩”中,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他们想说就说,想答就答,用不着看老师的脸色,从而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一个学生说出了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这样一道题:星期日,爸爸让他到五金店买100米长的铁丝,他到五金店才知道,铁丝不好用米尺量,而要按重量称。“那你是怎样买这100米长的铁丝呢?”我刚把话说完,生甲就抢着说:“好办,先量出铁丝直径(周长)就知道周长,算一算100米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周长,就掐出多少圈铁丝来。”生甲刚说完,生乙就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我还有办法,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只要先掐出几圈,称一称有多重,放开后量一量有多长,然后用比例的知识求出100米铁丝的重量,称出这一重量来。”“我还有……”“我也有……”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而且学生勇于发现自我才干,增强了自信心。

二、在“无规无矩”中,扬起思维风帆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无规无矩”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如,学生在讨论购票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影院每张门票的价钱是3元,每份团体票的价钱是20元(含十张电影票),六(1)班有学生47人,看一场电影至少要花多少元?学生积极思考起来,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生甲晃着脑袋说:“买4份团体票要80元(20×4),买7张电影票要21元(3×7),47张电影票至少要花101元。”生乙连忙站起来说:“不对,买5份团体票只要100元(20×5)”没等生乙说完,生丙就抢着说:“哎,对了,买5份团体票要100元(20×5),比甲单独卖7张门票要便宜,假如卖出三张电影票可得到9元(3×3),那么,全班学生看一场电影至少要花91元(100-9)”,生丁接着生丙的话说:“为了尽快把票卖出去,也可以将多余的三张票按团体票的价格出售,那么,就需要花94元(100-2×3)。”多么活跃的思维呀,难道不归功于“无规无矩”的学习方式吗?

三、在“无规无矩”中,迸发创新火花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有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勇气。“无规无矩”的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在教学乘法估算中,练习估算61×22时,大部分学生估算结果为1200,但生甲却认为应该是1300,全班学生哄然大笑,难道二六一十三吗?生甲认为61约等于60,22约等于20,估算时用60×20=1200固然不错,可他发现,61实际比60大,22同样比20大,可见,结果也应该比1200大,同学们通过实际计算发现结果是1342。证明生甲的估算更准确,这下同学们可不顾老师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结论:估算把两个因数都缩小时,可将估算值扩大一点;把两个因数都扩大时,估算值就要缩小一点。试想一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学生能有如此新的发现吗?

四、要注意的问题

表面看来,新的教学方式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不守纪律,一点规矩也没有,其实正是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下,学生思维才活跃。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中要注意:(1)以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探究活

动的动力,没有兴趣作为动力是不可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的;(2)以“最近发展区”确定难度,难度太低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太大学生则无论如何都“摘不到桃子”;(3)以“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探究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是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求知识的基础。总之,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想学、乐学、善学,不拘一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丁金芳,秦燕华.没有规矩也能成方圆[J].山东教育,2009.

4.有规矩才成方圆 篇四

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有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都要受到习惯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辞海》上解释为:在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我认为习惯就是人生旅途中你的方向盘。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真切地感受到此比喻的精辟。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养成一种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很难加以改变。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而低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好启蒙时期,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通过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从“常规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从而就可以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那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呢?

首先,教师示范至关重要。

在低年级的学生心中,老师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论语•子路》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与律己。

其次,严格教育养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再次,言行激励形成习惯。

适时表扬是最恰如其分的方法。当孩子出现积极的行为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表扬,如果哪些学生上课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等行为,教师要不失时机进行评价,让学生尝到优良行为的甜头。其他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都会积极效仿的,这样孩子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最后,榜样表率不可估量。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在我我们的工作中,要常常用放大镜去寻找、去观察学生的优点。这样,学生行为习惯的每一点长处,都会得到及时的表扬,并要求全体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有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为内部动力,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便事半功倍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低

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孩子都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

1、读中品。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在读中悟,从读中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获得读书的本领——“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

2、说中练。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的经过,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小蝌蚪)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成了青蛙)进行。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也形象地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的学习态度。

3、演中悟。

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学生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妈”,表演小燕子一次又一次到菜园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学生便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味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一句话,没有兴趣,学习习惯就是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机会,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甜头。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学生的语文自学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而实践就是自学。也就是说,自学的习惯是在自学的实践中养成的。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小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应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1、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之一。低年级教材编排的目的明显强调学生大量识字,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在低年级时,要教给学生恰当的识字方法,如加偏旁、去偏旁、加一加、减一减、编谜语、编故事等多种识字方法。学生们日积月累,渐渐地就提高了自己的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2、读。

朗读要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做法有:①、多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阐明了“多读”的道理。可以给学生多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这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②、互读。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的读书活动,使“读、听”有机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③、比读。在阅读之后,有意识地让孩子们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如:演讲、朗诵、故事会等形式,在同学之间开展读书竞赛。④、评读。即同学评、小组评、老师评的读后评活动。这是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的督促激励法。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还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

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读,还必须做到“四读”,其具体要求为:读通,即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读活,把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

3、写。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所以要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穿插,准确控制笔画的轻重,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镇静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开始就要教给学生简单的写字要求。如做到横要平,竖要直,点像桃子、捺像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他们的可塑性大,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训练:(1)充分运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再教各种基本笔画时,尽可能先进行示范指导,并手把手辅导学生写好每种笔画;教师用”田字格“、帮助学生认识整字各个偏旁的比例大小,书写位置和结构组合规律。(2)自我心理准备。书写前,学生边背写字歌诀(头正、身直、肩放平,臂张、胸开、足踏稳,笔尖斜向左前方,三指拿笔留一寸),边调整姿势,边做好心理准备,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书写。(3)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说。

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交流”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入手。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材更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教学中,我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处处设置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表达和表现的欲望,特别是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如教《我该怎么办》,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通过这种形式的尝试,给每位学生提供了表演、发挥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实践,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想起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5.家风家规征文有规矩,成方圆 篇五

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律法规,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准则。种种家风家规,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我家,当然也不例外。

我家祖辈是佃农出身,世代耕种,直到父亲成年后,家境才稍微有些宽裕。

但是好景不常,我母亲一共生了三个儿女,在当时是超生,我弟弟出生后,父母不得不把家里的“老底”都翻出来才凑齐了弟弟的社会抚养费。

为了这个家,父亲去了外省工作,家里就只剩下母亲和我们三个小孩了。

母亲把大半的时间都花在家务和耕种上。母亲特别勤劳,天还没亮就醒来,煮饭,种田,种菜,放牛……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因为她的身材结实,有时还顾得上前面抱着我,后面背着弟弟,一边做家务,一边还看着姐姐写作业。她总是这样忙碌着,直到我懂事后,已经能够跟在她身边帮忙。

那时家里的情况自然是有些艰难的,但由于母亲的能干节俭,幼年的我并不觉得难过。每当过年时,母亲把平时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们买衣服,自己却只是穿旧衣服。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影响了我,即使是现在跟随父亲来到异乡,住在学校里,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我也并没有一丝的`不习惯;就算身边的同学经常出手阔绰,我也完全不会羡慕,更不会随便花费一分钱。因为我明白,父母赚钱是一件多少不容易的事情,我的眼前总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母亲过年时穿的那身旧衣服。

母亲不仅勤劳节俭,而且性格和蔼,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处得好,也很少训斥我们。但在成长的路上,一旦我们失了分寸,母亲却会立即纠正我们,令我们不至于行差步错。母亲常常说,“一步错,步步错”“学好要三年,学坏只要三天”……

记得幼年时,邻居家有喜事,母亲帮着忙前忙后好几天。()后来邻居一再地邀请母亲带着我们去他家吃饭,母亲婉拒了多次后,最终带着我们去了。

上菜时,我第一个动了筷子。母亲立刻皱着眉头摇头,她的目光一改平时的柔和,竟然有些吓人。

那天回家后,母亲让我站了半个小时,语重心长地说:“吃饭时要让长辈先挟菜,这是对长辈的尊敬……”我听着,默默地记在心中。

母亲就是这样,一点点地教导着我们。

母亲教会了我勤劳与节俭,教会了我礼貌待人……

我将永远铭记母亲的教诲,我知道,来自母亲的教诲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初中组三等奖作品】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篇六

确实,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乃至一个单位,没有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带队用人体制和机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考核、评议标准和办法,是不能带出一支纪律严明、思想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的。有句古训叫: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规矩就是制度措施,方圆就是规范执行制度措施,以达到圆满的目的。

不可否认,我们队伍中确有极少数人,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有的还很严重。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孤立自己,表现在:对基层或服务对象没有耐心、上下班纪律松弛、工作拖拉、效率不高、思想懒惰等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过于自信。自信是好事,但过于自信,以至于自我膨胀,达到盲目的时候,那肯定是要栽跟头的;二是不懂得尊重别人。遇事总是先说“不”,自己却不为基层和服务对象着想,不去思考自己不按规矩办对别人影响有多大;三是不虚心。“虚”者,虚怀若谷也,不要说批评,我们中间极少数人,半点不同意见都难以听进。不注意汲取别人的经验或者摒弃自己的不足,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孤芳自赏,把别人善意的建议当成与自己过不去;四是不注重学习,理想不明确,思想懒惰,古人云:“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不学习是难以跟上日新月异发展趋势的。我们每个人恐怕都得从思想深处找一找根源了。

从宏观上说,我们作为公务人员,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是在为党和国家当差办事,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公仆。从个人来讲,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能让组织和群众放心吗?久而久之,就会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甚至会放弃了做事的原则,弄不好会出大问题,出大乱子。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要订立规矩。去年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后动,其实就是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带动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各行各业都借此东风,订立了很多之多措施。使日常工作能够在有序的状态下开展,也使出现问题,有章可循,处理有据。

7.没有规矩怎成方圆 篇七

一、定规矩

老师在实施教学以前首先要制定好规矩, 这就要求老师对本学期的整个教学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并且规划好教学的整个程序。

1. 整理基础知识

当学生拿到课本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学生需要牢记。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对这方面知识, 例如字词、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整理。然后老师点拨, 让他们将知识点分门别类的分开, 进行二次整理。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感悟。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这类知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 并不需要老师再提。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忽略这方面的知识, 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记住这些知识, 但不成系统, 有时往往只是比较肤浅的识记, 却并不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但当他们经过自己对整本书的基础知识整理后, 不仅能够牢牢记住这些知识, 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而且对整本教材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当然由于学生各自的层次不同, 所以整理出来的内容可能会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而有的老师越俎代庖帮学生把这类知识点全部整理好发给学生。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或许会有所提高, 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 开阔课外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学生的视野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多读课外书, 扩大知识容量。因此我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必须读2-3本课外读物。而如何让学生方便的读到这些课外书, 也成为一个问题。即使现在苏北的教育资源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让学生上图书馆随意的看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采用的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原则。一个班的同学, 每人带一本课外读物, 放在教室一角, 课外活动时间愿意读书的同学可以任意选看。过一段时间, 还可班与班之间进行互换阅读, 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协调好, 特别是对于这些书本的保护方面要加以强调。这个工作对于老师来说并不困难, 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乐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 课前思考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对课本内容根本不了解, 或仅仅是读过这篇文章, 对课文中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思考, 一味的依赖参考资料, 或是老师。而有些同学课前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 急于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学生的心态如何, 老师一定要把握住根本, 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既不能为了好学生而拔高课堂的难度, 也不能为了照顾贫困生而降低课堂难度, 这也就是新课标上所说的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做到两者都能够照顾到。这个问题对于许多老师来说, 是说起来容易,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有相当难度的, 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大家都能够解决, 但是稍有些难度的题目, 可能便成为几个成绩好些的同学解答的问题, 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能便成为旁观者。有些时候这可能还会影响到课堂的进度。让学生养成课前思考的习惯就很重要, 小组自学讨论, 互相提问, “跑”的慢的同学无形中便受到“跑”的快的同学影响。一些问题能够轻松解决, 有难度的问题如果能够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即便不能够解决, 至少大家都思考过, 上课时当遇到这一问题别人解答的时候, 大家就会认真去听, 从而得到启发。

4. 课后同学交流

课后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加深巩固。课堂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要想进一步的拓展知识, 课后的交流很重要。一些同学的想法在课堂上可能没能够体现出来, 课后可以将他们的想法与组里其他成员交流, 或是与老师交流, 从而使他们对文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也或许, 这篇文章还可以有更多的拓展, 而这一些就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加以总结。

二、找助手

规矩制定完后, 还需要有得力助手的帮助。这就要求老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在学生中选拔得力助手,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 老师就必须对本班同学的能力以及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老师要在对学生有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 才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 分组, 分职位。对于课代表, 组长的任命, 可以采取学生推荐与老师任命相结合的办法, 选择同学们心悦诚服的人来担当, 如果选人不当, 有可能会让同学们产生逆反心理, 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老师要与课代表、组长多沟通, 多交流, 培养他们的能力, 树立起他们在同学心中的地位。这样有利于提高老师布置任务的完成效率, 加强了同学自身的监督, 增加了老师了解同学情况的渠道, 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学习任务制定学期计划, 让课代表、组长一同帮助实施。计划一旦制定出来, 就要实行到底, 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这就要求老师要灵活应对。计划外也可以让课代表与组长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组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活动。

8.不守“规矩”也成方圆 篇八

原则也好,常规也罢,一旦制定或者形成,当好好遵守。然而,凡事没有绝对,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不守“规矩”,也能成方圆。这样的人与事,在民国时期常有所见。

1916年冬,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不仅延揽了如陈独秀、李大钊这样的风云学者,还独具慧眼,不拘一格起用贤才。梁漱溟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当时,哲学门门可罗雀,青黄不接。蔡元培因读过梁漱溟的《究元決疑论》,十分欣赏,遂聘他教授印度哲学。而那时的梁漱溟不过24岁,学历只有中学。要进北大这样一个群贤荟萃、百家争鸣的地方,名不见经传的梁漱溟自己也诚惶诚恐:“我何曾懂得什么印度哲学呢?要我教,我是没得教的呀!”蔡元培却宽慰他:“谁亦不过知道一星半点,横竖都差不多。”又劝道,“你不是要当老师来教人,你当是来共同学习好了。”就这样,蔡元培力排众议,梁漱溟壮胆上台,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1923年夏,刘文典广看各家所著,博采众家之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作《淮南鸿烈集解》。付印前,他致信胡适,希望胡适作序,并提出具体要求:“至于文体,似乎以文言为宜,古色古香的书上,配上一篇白话的序,好比是身上穿了深衣,头上戴着西式帽子似的。”有求于人还这么“嚣张”,刘文典的“狂”可想而知。而胡适呢,是新文化的发起人之一,更是提出白话文的第一人。换了别人,这个序,写还是不写,是个大问题。可胡适为了不耽误出书,不仅破例为刘文典写了文言文序,而且长达四千余字,还是在病假之中完成。胡适之所以“放弃”主张,是因为他认为刘文典的著作“最精严有法”。序文公之于世后,不少人都说胡适复古了,可宽厚、豁达的他只是一笑了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这几句诗,可谓家喻户晓。而臧克家能够成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诗坛引人注目的新星,很大程度上缘于遇见了“伯乐”闻一多。1930年,臧克家考青岛大学。国文出了两道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另一个是“杂感”。两道任选一题,臧克家两题都做了。尤其是“杂感”,他信手拈来——“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考数学却一塌糊涂,吃了个“鸭蛋”。结果,一门98分,一门零分,按理是名落孙山了,可放榜时,却赫然有名。原来,时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的闻一多有感于臧克家的“杂感”,破格录取了这个“偏才”。

1943年,在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逯钦立喜欢上了年轻女教师罗筱蕖。但要婚娶尚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战乱年代。家音全无,逯钦立想到搬动傅斯年这座大山。对于保媒拉纤,傅斯年从不感兴趣。可逯钦立是读书种子,再者,寒窗苦读的逯钦立早已过了当婚的年龄。于是,傅斯年大笔一挥,修书一封,为弟子牵线搭桥:“彼于八代文字之学,造诣甚深,曾重辑《全汉晋六朝诗》百卷,用力之勤,近日不易得之巨篇也。惜此时无法在后方付印耳。一俟抗战结束,此书刊就,逯君必为国内文学界知名之士无疑也。”言下之意,逯钦立的学养已堪比名士,有朝一日,必名震天下。之后,傅斯年又率史语所同仁为逯钦立作保,一对璧人终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琴瑟和谐。而这也是傅斯年平生唯一一次当月老。

1945年,西南联大物理系有2个去美国读博士的名额。系里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只推荐了一名助教。叶企孙知悉后,想补上李政道。可系里的负责人说,李政道在学历上仅仅读完二年级,不符合读博士的资格。如果名额给他,必然引起风波。叶企孙却不以为然:“我们不能为学历所限,李政道有这样的才华,可以去。”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连本科学历都还没拿到,竟被推荐为留美博士,一时成为西南联大的重磅新闻,不服者甚至以政府明文向校方抗议。成为众矢之的的叶企孙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初衷。就这样,靠着叶企孙的推荐、帮助,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四年后,李政道获得博士学位。又过几年,他与杨振宁在美国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很多时候,只有“规矩”才能催生“方圆”。然而,蔡元培聘梁漱溟授课,胡适为刘文典作序,闻一多助臧克家上榜,傅斯年替逯钦立作媒,叶企孙荐李政道留学……无一不是违了“规矩”,可都成了“方圆”,而且是了不起的“方圆”。其实,他们不守“规矩”,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要成全人、成就人,这是他们的心灵高度和人格魅力,也是做人的一种绚烂至极的境界。

编辑 袁恒雷

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篇九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妈妈。妈妈让我到电脑上搜索,电脑上好多的解释啊,我看了好多,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我还知道了,从国家的范围上说,规矩就是法律;从学校来说,规矩就是各种规章制度。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应该知法、守法,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在家里,要尊敬长辈,不和长辈顶嘴,外出要告诉爸爸妈妈,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乱放衣服和玩具,要热情接待客人,见到邻居主动问好。

在校园里,遇到老师要热情问好,看到小同学摔倒了,要赶紧扶起他,看到有小朋友打架,要制止他们,并帮助他们解决矛盾,握手言和,看到地上有垃圾,要捡起垃圾扔到垃圾桶,看到水龙头哗哗的流水,要马上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在教室里,要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认真完成作业,不乱扔垃圾,保持好教室的卫生。

在大街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不闯红灯,走路走人行道。

1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篇十

——五(2)班

一、活动主题: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二、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知道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勤奋好学的风气。

三、活动过程和内容

女:观望苍穹,北雁南飞,定成一排人字,有规有矩,因此能抵南方而御寒; 男:察看后土,行蚁繁杂,蚂蚁严格分工,有规有矩,因而能化渺小为强力。

合: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这句话就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句话的深刻道理。

女:什么是规矩呢?

女:下面我们请()对规矩进行一个细致的介绍。

男:我们对“规矩”这个词有了一个初步理解。但有的同学觉得,遵守规矩实在是一件麻烦事、头疼事。在他的眼中,规矩是什么?

男:如果说自由是高翔蓝天的风筝,那么规矩便是手中那根线; 女:如果说自由是穿梭峡谷的河流,那么规矩就是流经的航道。男:从这个角度上说,规矩真的是束缚。女(点头表示同意):——是对自由的束缚。

男:可是,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才能平稳的飞翔;

女:溪水在山谷的约束中才能自在地流淌;合:自由,需要适度。女:规矩制约的不仅是你,还有我、他,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男:只有遵守规矩才能使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它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着我们。而遵守规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品行的表现。

女: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人都自觉遵守规矩。男:可是,规矩究竟是一个什么玩意呢?

女:规矩自古有之。国家的制度是法——执法如山; 男:军队的纪律是令——军令如铁。

合:学校的原则是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就是制度、原则、纪律。女:谁来说说你对规矩的看法?

男:刚刚我们充分了解了规矩的内涵。但是,了解只是第一步。

女:遵守规矩,关乎生命。有时一个偶然的疏忽就会引发一场重大事故。男:请聆听故事《艰难的选择》。女:(等待一分钟)请大家说一说。

女:这个故事有些残酷,这个选择的确艰难。

男:有一句话说的好,规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女:当规则与生命对抗的时候,对个人而言,生命是宝贵的; 男:但对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重要。合:遵守规则就是保护生命。

男:同学们,也许你的一个严守规矩的行为给别人留下了好印象,甚至也许你的循规蹈矩使你免于一次灾祸,拯救了你的生命。

女:规矩,它教导你如何规规矩矩的生活,教会你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让你学会尊重。男:然而它又不是铁面无私的,它默默地保护着每一个遵守它的人。

11.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篇十一

规矩只管规矩人

如果你是个事事讲规矩的人,一旦到了很不讲规矩的地方,呆上三五天,有可能很难坚持自己的规矩,几年或多年养成的规矩意识一下子就会崩溃。比如,在一个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横冲直撞的地方,你要等待绿灯再举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你也只好随大流,当然,也可能你视而不见,不在乎他们把你当怪物,特立独行,那自然是另一番结果了。比如,我们在异域呆上几天,便知道尊重女性,便从此不说脏话,便从此不随地吐痰,那固然有点装模作样,但是如果在外国玩了十天半月,便在脖子上套上几十根项圈,便在鼻子上穿孔,便赤身裸体当着大庭广众舞蹈,则是没有头脑了。

养成了规矩,却被不讲规矩的地方弄没了,是最可怜的。省城新站建成后,我几次出车站乘出租车,看到大部分人排队,一部分人从边上挤过去,就觉得车站管理缺规矩。这部分人不排队,是因为有插队的路径,况且出门在外,谁也不认识谁——这是我们的特色。而我每次都看到金发碧眼的洋青年混在那些不讲规矩的人中插队,我只能认为这是“入乡随俗”,要是在他的外国老家,他敢吗?

去某单位办事,在大院门口被门卫拦住盘问,出示证件并填写会客单方可进入。办完事出门,请朋友在会客单上签名。朋友很惊讶,像是道歉般地说,我们这个破单位怎么也要你登记呀,你可是我们的什么什么人呀,怠慢啦。我说,有规矩就照规矩办,省得日后出了麻烦排查我,再说那门卫打扮得像是海军陆战队似的,我哪里敢不登记?朋友说,你刚才进门时是不是下自行车了?我说,进大门怎么可以不下车呢?朋友顿足说,你呀,就错在这里!他有他的经验:骑车直接进的,不是本大院的老油条,就是友邻单位的大爷,他不敢随便问的;进门下车推行的,多是基层单位来办事的,于是他就要摆威风给你看。因此,你以后进大门直冲而进,他就拿你当爷了。我听后感到恐惧,因为都这样干的话,以后也就没有规矩了,我可是没做过那种事的。隔天又去这家大院,站在门口观察一会儿,果然如此:凡是不理他的,则可以长驱直入,你如果恭恭敬敬,他就吆喝起来了!

规矩只管规矩人,不规矩则没人管。世上的事,习非成是,从此也就难有规矩了。

(选自《今晚报》 2012年4月8日第9版,作者吴非)

【一句话点评】

有没有规矩,守不守规矩,直接体现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素养、道德风尚以及法制建设的水准。

【素材运用】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适度自由、令行禁止、有效监管、力避盲从、严以律己、坚守准则、提高素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员”通“圆”)。”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国,治理天下,凡事都需守规矩。

适度自由:这个社会推崇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然而,自由是相对的。学会自我约束或接受来自外界的约束,才能实现双赢。过度追求自由,任由人的本性本能地表现个人意志,那么人性恶劣的一面将会肆无忌惮地暴露和实施,人类进步的文明又回到蛮荒时代。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规矩的严格执行要借助于有效的监管。如果一味地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必要的惩处,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机取巧,终至纲弛纪毁。

力避盲从:从众的心理,是人生的大忌。凡事多考虑一下,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邯郸学步,正确地支配自己的言行。

12.没有规矩怎成方圆 篇十二

学期末整理办公室时, 看着一堆崭新的学具被冷落在柜子里, 我感到惋惜, 惋惜学生错过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惋惜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学具的正确使用, 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 是什么让学具倍受冷落呢?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学具使用不当的课堂常有“负效应”;二是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分散, 导致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教学预案无法顺利完成。

二、学具“不遵守课堂常规”的现象分析

现象一:热热闹闹上场, 急急忙忙收场

失控的课堂。上课时, 教师绞尽脑汁想出各种高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可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 吵作一团。教师只得板起面孔维持秩序, 活跃起来的气氛又凉了下去, 一节课潮起潮落, 教师声嘶力竭, 结果事倍功半。

案例: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二册)

课前, 教师为四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橡皮泥、细沙、印泥、水彩笔等学具。

师:小朋友.这些物体上都有平平的面, 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从这些物体上“请”下来好吗?

生:能!

师:真棒!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 你们选择喜欢的东西把这些平平的面请到白纸上, 开始吧!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学生争先恐后, 抢着印泥, 玩着橡皮泥, 拨弄着细沙, 有的甚至为抢想玩的东西追打起来, 教室里乱成一团。

师:停!停!停!

(学生停止了打闹, 但仍在拨弄着手中的学具。)

师:你们是怎样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的呢?

(大部分学生似乎没有玩够, 对教师的话没有反应)

接下来的课, 大部分学生的注意都在学具上了, 教师则时不时地要停下, 绷着脸训斥……

下课了, 教师回到办公室, 脸色不是很好看。同事甲问:“课前准备了那么多, 课上得顺利吗?”教师气恼地说:“这学具就让人生气, 课堂纪律一团糟, 不是这个在玩学具, 就是那个在玩, 哪有心思学习?白白浪费了一节课。下次我绝不让学生动手, 自己演示一下算了。”学具就这样被贬低了。

分析:上例教学情景是新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教师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印、描”等不同的方法体验从“体”到“面”的转换过程。教室里热闹非凡, 学生你抢我夺。但是这样的课堂“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了吗?教师费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操作学具,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但“热闹”冲淡了教学的实效, 热闹得让教师都控制不了, 学具扰乱了课堂。

合作学习、操作活动应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课堂需要纪律, 学具进入课堂也要“守规矩”, 我们采用了以下对策:

策略一:有序摆放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 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 前后都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为提高学具使用的有效性, 我们要求学具要“摆放有序, 该出手时再出手”, 操作前摆放在学生课桌前缘, 学生明白操作要求后开始动手, 操作后及时整理。这样使用学具, 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策略二:有效使用

学具操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操作学具时, 一方面不要图形式、凑热闹或走过场;另一方面也不要为省时间而匆忙进行或草草收场。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具有“匠心”, 精心设计, 课堂中调控好“三适”。 (1) 适时。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时, 及时呈现操作材料; (2) 适量。有的内容在教师演示后, 学生未能真正理解或掌握, 教师再次演示; (3) 适度。在学生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中止操作。

策略三:有效描述

操作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操作得失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发言时, 教师要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学生, 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认真倾听的学生进行评价, 并提出类似“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复述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要点?”“你发现这位同学有什么优点?”之类的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并以此为引领, 制定课堂交流时的倾听“规则”。这些“规则”出自学生之手, 学生自然得遵守, 以此逐步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现象二:玩得开心, 少了内涵

肤浅的课堂。课堂中学具操作热热烈烈, 学生手忙脚乱、情绪高涨。正在最兴奋的时候, 下课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了, 上课戛然而止, 课后一问学生有什么收获, 学生答:“学具很好玩。”教师叹息:“唉, 白白浪费了一节课。”

如果学具操作的目的不明确, 割舍了操作与知识的联系, 或为学具而操作;或演示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或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依样画葫芦”, 即“教师的脑, 学生的手”的操作, 这样的操作都是肤浅的、低效的。

案例:教学内容:1克黄豆有多少颗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五册)

课前,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准备了1千克黄豆一袋、杯子、盒子等学具。

师 (出示一袋黄豆) :你们知道这袋黄豆有几千克?

生 (齐声回答) :一千克。

师:那么有几颗呢?

生:200、800、1000……

师:为了数得快, 我们可以用上带来的工具。

教师演示用杯子量的方法。

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你们也来数数吧。

学生开始数, 一组:有的抓了一把在数;有的用杯子舀了一杯, 又倒了;还有的把豆子放在嘴里咬……二组:一不小心豆子的袋子破了, 豆子洒落一地, 大家急着捡豆。热热闹闹的课堂持续了20多分钟。教师宣布活动结束, 收拾黄豆……下课铃声响了。

分析:课堂上, 教师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 这看似热闹, 实际忽视了学生的思维, 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具操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数学知识要以综合刺激的形式同时作用于儿童的感官, 最本质的特征、属性才是学生应掌握的内容。教学时, 教师在准备教具、学具时应认真分析每次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对学具的不同要求, 使用学具既能揭示数学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 又能强刺激儿童感知。

为有效使用学具, 教师应从“想、导、说”三方面着手。

策略一:操作前想

教师要针对授课内容提出让学生观察或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动脑“想”。

策略二:操作时导

教师要注意“导”, 让学生规范地操作, 使学生不至于因感知表象的错觉而误入抽象思维的歧途。

策略三:操作后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概括时间,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的收获, 即动口“说”。

后案例:一千克黄豆有多少千克

片段一:操作前的想

教师在用一千克的黄豆引出课题后, 就让孩子们估计会有多少粒?孩子们先是“400、200、500”地说, 教师提示:“能不能更多?”然后孩子们估计:“1000、700、1500、900……”

师:如果想知道具体几颗怎么办?

生1:数一数。

师:数得完吗? (这种方法教师得引导, 如何引导比较恰当, 则是教师自己的设计)

生2:把1千克黄豆分给全班同学, 大家一起数, 再加起来就行了。 (这种方法与本节课要体现的思想方法、思维层次是一样的。)

师:请再说一遍, 行吗?

生2: (略)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3:用一个杯子, 数一杯, 再数有几杯。

师:她是说用杯, 能不能用手抓?

生4:抓一把, 数一把。

(教师把这位同学的方法解释了一遍, 又请另一位同学解释。)

生5:倒一半, 数一半。

师:那要倒得比较标准。

生6:称500克再数。

师:先称500克?太多了, 能不能称少一点儿?

生7:先称50克。再算1千克里有几个50克……

师:每小组讨论一下, 选择喜欢的方法数。

片段二:导操作时“导”

学生分组活动:各个小组开始数黄豆。有的小组是一杯一杯地数;有的小组是一盒一盒地数;有的小组是一把一把地抓……教师巡视, 分组指导。

片段三:操作后“说”

活动后, 等各组把活动材料收好, 放回讲台, 再分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最后联系生活说说数豆子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本案例中, 无论哪个环节, 教师的指导都很到位, 学生多感官参与了学习, 学具操作由感知到表象, 由表象到抽象, 层层深入, 实现了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的转化。

现象三:该用时找不着, 不该用时玩得欢

恼人的学具。数学教师惋惜:“要是把学具用上, 学生肯定会学得更好。可惜哪, 到上课时才想起要用, 叫学生找, 半数人找不着, 三三两两, 只好不用了。”语文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顽皮, 上语文专玩数学的学具, 没收了又不行, 数学课要用。”

现象描述:学期初就将学具袋和教材全部发下去, 学生把学具当玩具, 一有空就玩, 没玩多久就玩腻或玩丢了。等到上课用到时, 学具的新鲜感没了, 弄丢或弄坏学具的大有人在。

对策一:分散发放与集中使用相结合

为避免上述现象, 我们在学期初就认真研究教材, 对所配学具进行分析研究, 重新归类。制定学具使用计划, 结合教学内容同步分发, 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得到相应的学具。这样既能给学生惊喜,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专于这一类学具的体验, 又避免了学具丢失造成课堂使用的被动状态。

对策二:课外“玩”与课内“玩”相结合

有些学具教师只在新授课上才给学生, 希望学生能按照授课的需要该动的时候才动, 而实际上很多学生时常趁教师不注意时偷偷地动一动。究其原因, 主要是觉得新鲜想玩。而课堂的40分钟内, 教师不能给予太多“玩”的时间, 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内“玩”与课外“玩”结合起来。在授课前几天把学具发给学生, 让他们在课外先玩几天, 因为课外时间比较充足, 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模仿能更多一些, 教师可在“玩”法上给学生做些提示。初玩时学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仅仅是为了玩而玩, 随着玩的深入, 学生就会从关心玩的过程发展到注意玩的结果, 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的体验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初步的概念, 为知识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那么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不再是操作学具,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升华从学具中得来的体会。

总之, 学具在课堂上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让“守纪学具”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待于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摘要: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倡导探究性学习, 数学学具也被广泛地引入课堂, 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气氛似乎活跃了, 可课堂常规在学具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即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时间难以控制, 动手操作冲淡了动脑思考。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上一篇:新教师任命表态发言稿下一篇:河流防汛工作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