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24-09-03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1.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A公司一方的代理律师,刘美林律师说,这宗纠纷之所以能很快以有利于A公司的结果调解结案,并不是因为A公司提供的证据有无可置疑的说服力,主要是因为A公司在仲裁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策略恰恰相反,在本案证据的收集过程中,她感到A公司在合同审核和合同履行过程管理中做得不够否则,不会使事情发展到对簿公堂的程度

刘律师认为,这个案例在合同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合同审核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审核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勘察设计行业的调查,刘律师发现上述问题在行业中普遍存在,也事实上给客户拖欠设计费大开了方便之门,并且已经给勘察设计单位带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防止上述损失继续发生,刘美林律师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勘察设计单位的合同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必须设立或指定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法务部,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部门要指定专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归口管理合同的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合同示范文本合同专用章,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

二,定期清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定期清查合同履行情况,让合同履行过程管理处在动态的管理之中在清查中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对正在履行的合同尚未履行的合同和中止履行的合同进行审查甄别,并提出风险评估及解决方案收集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的来往函件备忘录会议纪要传真,电话记录电子邮件等,建立合同档案对存在问题的合同,及时收集补充有关可能产生纠纷的关键证据

三,建立系统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形式将企业的合同管理活动流程化规范化要做到合同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合同要经过签订履行文本归档等阶段,合同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整个过程的管理具体需要建立以下具体规范:1.合同审核制度设计合同内容丰富多样,一些大型工程设计合同的条款可以从几十条到上百甚至上千条因此,对任何一个设计合同的审核,都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流程特别重大的合同以及合同中的主要的内容和重要的条款都要有特别的审核程序;2.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就是企业内部人员对外签订合同的权限范围受权程序等,避免因企业人员任意签约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利后果;3.合同履行控制管理制度对于很多设计项目而言,签订一个好的合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合同的履行才是真正重要的环节;4.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应从流程上有序控制合同的签订审核履行归档应做到合同签订必须通过评审,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合同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签字确认,然后办理领导签批手续,最后办理用印及其他授权手续建立责任制,防止工作出现环节失控或走过场

2.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1 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煤炭生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煤炭机电设备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煤炭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1.1 管理理念落后,缺少目标量化管理

目前在很多煤炭生产企业都存在着企业领导人对于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过度使用设备而不注重保养的问题。这使得煤炭机电设备的故障率大为增长,煤炭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缩减。虽然从短期来看,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生产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都是有非常良好的作用的,这方面节省下来的投资要比花在设备管理上的费用多得多。此外,目前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缺失目标量化管理,使得现有工作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2 使用强度不符合规范

在目前很多煤炭生产企业中,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实行工人三班倒,机器不能停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短期内使得煤炭的产量有了提高,但是也使得煤炭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磨损率大大增加,对煤炭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埋下一定的隐患,给煤炭生产顺利开展构成了不小的威胁,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

1.3 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目前的实际煤炭生产过程中,很多煤炭生产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十分的淡薄,在生产中,部分煤炭企业在平时煤炭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标准化生产操作开展相关的工作,但是当生产任务比较重的时候,往往就把标准操作忘之脑后,使得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受到很大的威胁。如煤炭生产中一些班工长,在工作任务比较紧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超计划,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工作,并人为地屏蔽机电安全保护设备,人为改变机电设备安全保护参数,瓦斯检测头、电钻综合保护、三转两闭锁等装置的设置在生产中时常被操作人员改变,他们不按标准化要求操作机电设备,这是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最大的威胁。

1.4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在岗人员素质偏低

煤炭生产是一个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危险比较大,生产流程复杂的生产活动。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且危险,所以很难招到专业的技术人员。而经过锻炼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成为各大煤炭生产企业挖角的对象,这就使得大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工人专业素质比较低下,很多是文化层次比较低、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的临时工,他们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技术决定了煤炭生产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加之目前很多煤炭生产企业不注重对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造成煤炭生产一线工人综合素质低下,这对于煤炭生产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5 对机电设备没有采取维护措施

目前,很多煤炭企业把对生产事故的预防重点都放在了预防灾、水灾、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上,对于煤炭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煤炭机电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有进行润滑、清洗等工作,加之煤炭生产的环境比较恶劣,不但温度较高、四处布满粉尘,且长期有腐蚀性的气体包围在机电设备周围,但煤炭机电管理人员对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机电设备长期使用和存放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煤炭机电设备的故障率增大、寿命缩短,给煤炭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

2 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效果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否合理高效的开展,对于煤炭生产的效率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相关工作:将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一层层落实下去,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职工,使得出现问题时可以最快地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还需定期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检查,排除相关的安全隐患和危险,保证煤炭机电设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煤炭生产。

2.2 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煤矿一线职工是机电设备的直接使用者和维护者,其专业素质如果不高的话会对煤炭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造成不小的障碍。针对目前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对现有的职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引进专业技术较为过硬的技术人才,通过两手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得煤炭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建立健全检修和维护体系

从长远来看,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使得煤炭生产总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检修方面来说,煤炭机电设备如果有条件做到经常检修最好,如果受条件限制难以做到经常的检修,那么根据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在需要的时候就得定期对其进行检修;而对于维护方面来说,设备的维护需要每天进行。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可以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从长远来看对于煤炭生产的成本控制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建立和健全煤炭机电涉弊的检修和维护体系对于煤炭生产至关重要。

3 结论

煤炭机电设备对于煤炭生产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认真做好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煤炭生产过程可以高效、安全、简单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树莲.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探析[J].经济师,2011,11.

3.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 预算管理问题对策措施改进

在现代企业的改革中,预算管理得到了非常多的企业认同,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均采用了预算管理的制度。预算管理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绩效考核等相关性大,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建立,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体调节和控制的系统工程,它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重要手段。它在实现企业的供应、销售、生产、现金管理等均有统筹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要能够运用预算统筹资源、合理运用资金,同时也利用预算实现其战略目标。但是由于企业的经验不足、管理层认识不足等原因,企业的预算管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有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意义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不仅仅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同时能够推进企业的产权改革,并促进企业的管理机制升级,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加强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企业现代化机制和管理的改革,在这种改革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职能管理限制,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注重企业内部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强化内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让企业的所有部门目标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这就需要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个主线将各个部门的工作贯穿起来。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统一管理和科学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预算首先是建立在对市场预测的基础上,企业要推行预算管理就必须能够预测和判断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这就保证了预算的科学化。同时预算还需要在企业高层的重视和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编制合理且最优的预算方案,明确任务,协调努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统一管理。

2、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财务优化,提升资金的效益

企业预算管理将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向预测型财务管理发展,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加以管理,通过投融资和资本优化等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也将建立一个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这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财务资源。同时资金的管理始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关键,企业通过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通过以销定产等方式的预算,连接了企业和市场,通过预算管理,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实现了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同时企业在事前的预算中对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了预计,一些摊销和预提项目也难以调节利润,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国的企业产权结构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同时企业也在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这种不断变化的产权结构将使得企业的投资者更加多元化,这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仅仅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满足国家的要求不同,多元化且分散的股东必然要求企业不断提升其价值,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利润。这种要求落实到企业内部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抓住市场机遇,通过良好的内部管理实现快速的成长。预算管理一方面要求企业实现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一方面实现对市场的科学预测,这种双方面的结合也可以让企业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二、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加强管理,实现对分公司、部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在预算管理的推进中还是存在一些认识和实务上的误区和盲区。

1、在“人”的角度上,各级员工均对预算管理认识有误区

预算管理要得以有效实施需要全员的参与,在预算的具体编制过程中也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最终达到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三种认识误区不利于这种全员的参与。首先是高层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高层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的意义,他们认为预算管理就是一个资源抢夺的过程,在具体的编制中没有一种大局观,缺少对企业整体战略的清晰认识,这种误区导致了预算管理缺乏全局观。其次很多企业的高层对员工也缺乏信任,预算的编制限定在高层之间,最了解公司实际情况的基层工作者被排除在外,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可能会与实际脱节。再次企业的基层员工对预算的参与度不高,员工一般难以认识到预算管理的内涵,员工容易将这种事情定性为上级发出的命令,往往有抵触的心理,这就让预算管理缺少必要的群众基础。企业需要针对这种误区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2、在“组织”的角度上,企业缺乏必要的推动组织

科学合理的预算组织是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仅仅将预算管理认定为财务预算,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应该由财务部门牵头或者由财务部門负责编制,这样就误解了预算管理的真正内容。预算管理包括了经营预算、费用和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等,这涵盖了销售和生产等其他部门,而且这些部门的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部门是在财务的角度上对其他部门的预算提供一些财务支持等。因此,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利益,调动起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做好企业的预算工作,并执行企业的战略。因此,在“组织”这个角度上,企业需要高层的推动,特别是一个统一强有力组织的推动。

3、在“流程”的角度上,企业预算管理流程并不顺畅

企业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了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反馈等多个流程。在预算的编制环节上,企业一方面难以将预算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联结起来,同时也忽视了企业战略对预算编制的指导意义,这样导致企业的预算编制脱离市场、不符战略需要,可能过分短视化。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组织的缺失、预算考核指标的不完善,造成了预算的执行没有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指标不完善等,这些都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另外,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在每期预算结束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以改进下一期的预算,但是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预算反馈的意义,这就影响了预算的循环。

三、改善预算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对一些重点的问题进行突破,即改变管理层和员工的思想、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组织、改进考核方式。

1、端正认识,提升管理层和员工对预算管理意义的认识

管理层和员工的重视是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领导首先要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要能够亲自主抓预算管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协调好上下级、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同时管理层和员工也要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真正融入到工作中,管理层要做好对员工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持,并引导员工正确参与和认识预算工作。同时,由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对预算的推进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也需要提升关键岗位员工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引导员工的学习方向,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

2、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各个企业有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環境和自身条件合理编制好预算,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明确预算管理的模式。例如对一些初创的企业,企业要实行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编制;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可以实行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编制模式;对于成熟型的企业,可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以成本为起点做好预算编制;对于衰退期的企业,管理层可以实行以现金为起点的预算。企业要在预算的时候充分考虑未来的变化,并实行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的方法,综合平衡各期不同环境变化的影响,及时将环境的变化体现在预算编制中。

3、设置相应的预算管理组织,以考核和责任机制督促各个部门做好预算

企业要实行统一且有力的组织,用以推动预算的实施。由于预算本身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在组织设置的时候要吸纳一些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并加入有较强协调和沟通能力的人员,这样可以推动各个部门的合作。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在预算的控制环节,企业还需要完善好自身的预算考核指标,通过设立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对企业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并和最终的薪资调整和职务晋升等关联起来。对于重要的领导,企业要完善其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其责任范围,对于一些主观因素导致的预算执行偏差进行追究和分析,对一些领导进行追究。

4、加强内部审计,完善事后反馈,强化预算功能

良好的预算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实施,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才能够控制好企业内部的浪费现象,加强内部的执行力。各个企业需要将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当成内部审计的重点项目,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通过内部控制测试等方法发现财务管理和流程管理中的问题和控制缺陷,对资金、生产等的实际效益发挥情况进行评价,真正做到监督环节前移,发挥内部控制和审计的风险发现和控制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敏:财务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2).

[2] 刘钊:关于电网企业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12).

4.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四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从管理者的角度看,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从操作层面上看,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都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此外,缺乏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本文在分析中学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在振兴民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战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诸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管理随意化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不少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化、模式化,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在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仅仅注重学生在校、在班这一段时间的管理,没有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导致了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据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2、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1)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对其成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当代中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通过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上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仅仅重视维持班级运转的常规管理,如考勤、清洁、纪律、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

(2)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

文化课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班主任搞好学习管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他积极思考,乐于钻研。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意味着事

倍功半,劳而无功。班主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但在学习

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代替学习管理,不注重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3、班主任权威绝对化

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充当着“管家”、“警察”的角色。学

生成为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据《中小学班级

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322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没有一人参与过制订班务

计划或总结工作,67%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或见过计划或总结,58%的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

这项工作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班主任权威的控制主义管理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和循

规蹈矩,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班主任自己

也容易陷入杂务之中,疲惫不堪,不利于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4、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化

班主任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有的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

效果并不好,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不注重教育方法。

班主任教育方法以批评教育惩罚为主。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

料,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中,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占59%,以情感沟通为主的占19%,以实践

锻炼法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导法为主的占7.6%。可见在教育方法上,使用最多的仍

是批评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心理疏导法却较少使用。多数教师爱用批评、讽刺乃至惩罚这种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但这种方法的负面

影响也是明显的:有的一味批评惩罚,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

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恶语批评、讽刺还会酿成严重后果。有

一首“挨打歌”说:“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不疼不痒不吭声。”这反映了中学生对教师的抗拒心理。

5、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是就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

向、激励、矫正、甄别等作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

点固定化等问题。

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那

些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一族,而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学生当成另类,进而把学生区分为优、劣两种。这种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用单一的标准去塑造学生,用固定的框架去剪裁学生,抑

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片面发展的人。

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

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

可能被泯灭。这种只重视学生的历史和现实表现,不注意对学生的潜力和发展过程进行科学

分析的静态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许多学生没能得到很好发展往往缘于

班主任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没有挖掘他们的潜力,没有创造使学生充分发展的条件,没有给予学生激励他们发展的评价!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班级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主观上讲是由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以及教育管理

观念落后,从操作层面上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此外,尚未形成对班级工作、对班主任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都导致了班级管理中问题的存在。下面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简

要分析如下:

1、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

目前的中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

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

心理学、班级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知识,他们掌握较少,这导致了中学班级管理缺乏

理论指导。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是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

(1)对班级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生的首要属性是“学习者”,其基本任务是学习。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奠基

性学习”。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得以建立,首先是,基于其成员——学生——自身的奠

基性学习的需要。班级组织可视为社会向青少年提供的一种在校期间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

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①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班级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单位。班级履行

社会化职能,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和人际交往关系中,以班级的组织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班级文化等载体,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

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

标;第二,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第三,教导社会规

范、训练社会行为;第四,培养社会角色。

②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对学生的个性化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

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环境和教育的社会化影响为媒体,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内化”机制,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化功能在于发现每个学生个性的潜在差异及其形成原

因,以根据差异确定可能塑造的方向。

③班级的满足化功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需要,如交往、归属、爱、自尊等

心理需要以及在外部社会要求影响下产生的学习需要,是班级承担的重要任务。班级要通过

功能性活动让学生个体的这些不同需要得到各自不同的满足。

从上面班级的功能可以看出,班级是一个多功能的载体。它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

会需要的人才,发展学生个性和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的重任,而教学功能仅是班级功能的一

个方面。也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智育,还要发展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功能没有全面的认识,就会把班级仅仅视为教学组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忽略了班级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性系统,囿于一种功能而不顾及其他,难以造

就素质全面的人,会贻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班主任明确自身的地位作用是他们正确开展工作的前提。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班主

任工作暂行规定》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首先,班主任是学生全

面健康成长的“导师”。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学生的终身

可持续发展负责。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心

理保健者。其次,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

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再次,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既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教育影响,又要协调学校内部各因素的影响,使来

自各方面的影响都紧紧围绕班级目标而发挥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对自己的地

位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导师”作用,只会以成绩的要求代替对学生全面

发展的要求,导致学生的片面性发展、暂时性发展。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看管者”,以“管”

学生的角色出现,这样就会居高临下,从而导致班级管理的随意性、主观性。忽视自己的协

调者角色,就会封闭地管理班级。

(3)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学生是主体的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

育活动的人。其次,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个整体的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活生

生的、存在差异、各有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主任面对的是由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

体。学生的个性是他们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个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有进步和超越的可能,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为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他们自

身的成长、对于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再次,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学校教师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班

主任要大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并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就导致了班主任权威的绝对化,班级管理内容的片面化,评价学生的主观化。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

教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在我国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最根本的是

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

率,关注考分,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

(1)偏重智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少地方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作为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致使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智育方面你追我赶,费尽心机,无暇旁顾。

(2)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没有贯彻全面育人的方针。而且考试仍是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分数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管理,学生较少拥有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权利。应试

教育只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束缚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3)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

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因此教师们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

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教师们是

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是教什么学什么,至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很难有一席之地。

3、没有形成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乃

至学校的全局工作,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班主任工作,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班集体建设的好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关系到学校的德育目标能否实现。但在目前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工

作态度和工作量的评价。而忽视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评价。第二,注重工作结

果的评价。学校领导往往根据班主任所带班的学习成绩、出勤率、卫生、纪律状况来评价班

主任。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常规管理上。至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全面发

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创造精神等则无法摆进工作日程。第三,评价指标过空或过细。第四,评价方法单

一、僵化。主要由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的工作进

行评价。由于缺乏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导致了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

三、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思考

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

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本文主要立足于班主任工作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探讨解决班级管理问

题可能的对策,以解决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培训工作,更新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

科学的班级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班级教育管理才

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培训,使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即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

(1)素质发展观。树立全面素质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按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有意识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

(2)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要求班级教育管理者摒弃传统的学生观,承认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学生参与班级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被动受管向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转化,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系统整体观。系统整体观要求改变班级教育管理者在班级工作中“单打一”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方面,优化班级内部的结构,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和影响班级的学生,促进班级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互相沟通和协调,形成班级教育管理的合力系统,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促使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有序运行。

2、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管理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要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班集体的目标,是指班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在各项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班集体目标是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社会期望的综合反映,是班集体工作的出发点、评价标尺和班集体前进的动力。如何制定班集体目标呢?

目标要有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第一,要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班主任要制定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总目标,总目标确立后,要根据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学年、学期目标要有层次梯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经过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一个高层次的目标。第二,要有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集体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个体目标反映了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兴趣和成才目标,班主任要把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协调起来。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集体目标,同时要善于在集体目标中包容合理的个体目标,创造达到个人目标的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调节和修正个人目标,发扬个体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班级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素质全面,个性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重点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首先,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主要包括增设班级管理岗位,实现人人岗位制;废除学生干部终身制,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改变班长任用制,实行值日班长制。增设班级岗位,岗位多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多了,参与以后,对班级认同感增强。岗位轮换后,学生角色适应能力加强,心态调适能力提高,对管理的认识加深。值日班长制既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又是一种为大家服务的机会。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学生对班级管理观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其次,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班级管理制度改变后,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管理主要实施宏观管理。自主管理机制形成的基本思路:让全体学生进入到班级工作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制订计划,执行决议,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让学生参与,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

(3)运用心理技巧管理班级

人的行为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相应的心理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过渡性、闭锁性、自尊性、动荡性。针对中学生心理品质没有最终形成,可塑性大、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首先,对学生抱以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成长起很大作用,由于教师的期待和激励而产生的影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将此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对整个班级,对全班同学持积极肯定的期望。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班主任要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关心每一个人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经过他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朝班主任所期望的那样去努力,从而取得进步。当学生进步时,班主任要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利用学生对新目标的高期望值不断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真诚期待,合理要求,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其次,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同,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和指责,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教师多用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他们就能产生信心。“假如一个人的学习从来不受到老师的肯定、关注、表扬,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不奇怪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努力发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及时、适度的表扬,使之变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再次,运用成功激励。即以学生工作、学习中的成绩来激发其进取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的普遍需要。班主任可以运用这种心理,在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欲望,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以激发其自信心、上进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和学习。班主任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有适宜难度和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充分享受奋斗——成功的欢乐。

3、建立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规范班主任的工作和加强班级的管理,为班主任的使用、培训、奖惩提供依据;其次,能引导和鼓励班主任改进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体系应在现行的评价的基础上作如下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注重评价工作态度到注重评价管理思想;二是从注重评价工作量到注重评价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三是从注重评价工作结果到注重评价管理过程;四是从注重评价教师到注重评价学生。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部门领导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相结合,其中要特别重视班主任自我评价,发挥好班主任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平时检查评价和阶段性集中评价相结合,要以平时检查评价为基础。部门领导应注重平时对班主任工作的观察记录、调查,要搜集事实材料,注意将班主任的工作态度、能力等主观条件与班级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坚持以评价标准为尺度,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考核鉴定。

5.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五

摘要:企业行政是现代企业的中枢神经,行政管理的广度涉及企业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上级领导同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企业行政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风气不断、模式古板、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等。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模式、管理工作、管理体系、管理理念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创新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在行政管理科学化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行政部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依靠一定的制度、法律、方法及原则对企业进行智能性管理的统一。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服务、管理、协调三大功能,作用于企业建设和发展,其意义十分深远。但是现实中,企业行政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对策来进行改善,这即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

一、企业行政管理内容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总体来讲,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计划工作。就是对管理的内容及目标加以确定,明确其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要求必须具备计划性,只有做好对于工作的预测,其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才有所依据,这亦是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科学化,保证其管理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第二,组织工作。企业运作的基本结构是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对自身工作任务加以明确,将具体的任务分配到个人;第三,指挥工作。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具体的相应措施,对企业员工的合作分工关系进行确定,明确其在责、权、职层面上的结构体系,以充分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缓解彼此的冲突,使行政管理人员间的关系得到协调;第四,控制工作。即是对指挥工作各项措施进行控制、监督和调整,通过建立监督系统、奖励机制和奖惩条例来促使其规范地进行,从而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当前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击作风”十分普遍

在企业行政管理的操作实践当中,普遍存在着完全凭借主观意愿进行管理的“游击作风”。企业中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明确的分工、逐级授权的工作程序等都存在着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管理中完全凭借负责人或老板的意愿,缺乏科学的决策、研究及落实程序,这种运气主导下的管理形式,使得部门、机构、各级责任人形同虚设,严重影响着员工的势气和行政管理效率,导致了人、财、物资源的巨大浪费。(二)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受计划经济思维贯性的影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操作中,行政管理干部仍存在着一些机关习气、机关作风,这些干部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需要不加考虑,而照搬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按部就班,繁文缛节,官样文章,文牍主义,笔墨官司,公文旅行,咬文嚼字,纸上谈兵,不讲实效,颐指气使,这样的管理形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直接导致员工士气不足、行政管理效率不高,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

(三)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当前,企业行政管理的重点仍放在文书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具体行政事务当中,这一形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此外,企业为了同国家政府机关相匹配,亦会在其内部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关,而对这一机关的管理就成为行政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企业行政管理活动受到局限,研究范围集中于事务性活动。也正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始终围绕着一些具体性的失误,导致了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欠缺。(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脱离实际

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业务不熟悉、不了解,在实施管理时,难以结合部门实际,所发布的规定难以推行,受到其他部门的排斥和反感。受到排斥之后,行政管理人员对各业务部门情况的了解就更加欠缺,进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三、针对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创新对策(一)选择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

“游击作风”现象的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混乱。要改变现状,就应将企业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结构体系和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设置上,从而使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岗位处于一种良性的运作状态。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各岗位和上下级间的工作不仅要细化,还要对职责和权力加以明确,以减少管理人员间的相互推诿。(二)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为了消除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就要求结合企业行政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需要来开展工作。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必须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明确自身服务角色,切忌居功自傲的心态。此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管理职能,将一般性质的企业管理职能注入到企业行政管理实践工作当中。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深入到企业各相关业务部门当中,改善双方关系,促进部门协调,形成良性循环。(三)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包括权利体系、技术体系和事务体系三方面内容。权利体系即行政架构,其建立时应涉及职能分解、人事相合。结构设计等多个概念;技术体系的建立以达到技术职称的作用,应包含管理中的领导与管理、沟通与协调、控制与监督;事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同其他事务体系密不可分,应包含文书档案、办公室管理、会议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

(四)工作的开展应联系实际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时刻以服务企业经济利益为着手点,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灵活变通地开展。同时,还应联系实际,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意识。此外,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内容涉及业务考评、工作要点、服务要求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结论

6.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涉及农村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也越来越多,村民基层组织经手管理的修路、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救灾扶贫等方面的款项也明显增大。实行“村账乡(镇)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预防农村职务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上的混乱以及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诱发出一些村干部的违法违纪现象,这也造成了部分村民的集体上访,疏远了党群关系,影响了当地和谐。“村账乡(镇)管”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一是不少村存在将部分收入(如租赁、集体企业、罚款等收入)不入乡(镇)代管账,而是在村上建立自管账、账外账、“小金库”等;二是一些村虽然有自管账,但会计、出纳形同虚设,乡镇代管村账外的其它收入不入自管账,有些甚至以集体使用等名义将政府下拨的专款(如新农村建设款、征地拆迁补偿款等)从乡镇代管账上套出体外循环,这些资金由村主任或者村支书自己掌管,造成流向及用途不清,形成“口袋账”;三是个别村干部在换届后仍然把自己掌管的“口袋账”不结算、不移交,在政府或司法机关审查时则拿出大量票据、条子称是自己为村公务所花费,这些都使得财务管理混乱,且容易诱发挪用公款、贪污等职务犯罪问题。

二、报销手续不严格、不规范。一是报账手续不规范,按照现有的农村财务报销制度规定,开支票据必须有经办人、证明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或者支书同时签字才能同意报销。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票据只有经办人、负责人而无证明人,有的票据只有负责人而无经办人和证明人,甚至少数票据无任何人签字也被入账;二是票据来源不规范,有一些票据根本无正式发票,只是白条,有些白条打条人、办事人、审批人、管钱人同为一人,造成一些村、组干部才大肆用自制单据报账,数额已由最初的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造成资金流向无法说清;三是票据审核不严格,个别村、组干部为截留部分资金以及报销不合理费用而制作虚假的票据,进行虚报冒领,造成假账、糊涂账,致使部分人从中谋取了不正当利益。

三、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前些年就存在一些村干部用集体资金请客送礼、进入高档饮食娱乐场所高额消费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村集体各种收

入的增多,这种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一些村干部打着争取上级资金扶助、外援资金以及洽谈招商项目等旗号,公私不分,将招待费、租车费等支出与自家平时在饮食、坐车、送礼上的花费混在一起,从中谋利。二是一些村干部用自己掌管的“小金库”给干部办福利等,如发钱、发实物以及外出考察旅游等,支出单据不全,不及时报账且数额较大。三是为了维护稳定,用集体资金给上访人员报销车费饭费,甚至发“工资”进行安抚,以求得这些人员不再“闹事”,殊不知会造成缠访。更有极个别村干部因目的不纯,用自己手里掌管的集体资金支持上访,破坏了地方稳定。

四、村务公开制度不落实,村民知情少。虽然乡镇一般都规定了比较完善的村务公开管理制度,但实际中落实不到位。一是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主要来自上级拨入的一些款项,不再或很少向农民收费,而且实行了“村账乡(镇)管”,一些村干部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跟群众公示账务。二是既使公示,也是避重就轻,大多只公示“村账乡(镇)管”账务上的收支情况,对自管账或“小金库”不公示,对详细的收支情况不作说明,村民即使看了,也是摸不着头脑。三是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事前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不听取群众意见,事后村民闹意见或反馈一些财务问题时村干部却采取回避态势,置之不理,甚至压制。乡镇及村监委会等部门监督不到位,使得村级财务无法阳光下运行。

上述问题的产生,其主要是因为乡(镇)村两级对财务工作重视度不够,监管不到位以及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高造成的。在实践中,乡(镇)重经济发展、地方稳定工作而轻财务管理工作,因为村民自治,乡(镇)一般在监管村级财务中有畏难情绪,具体原因如下:

一、乡镇对村级财务没有管严、管死。一是乡镇代管的村级账务大多是财政收入补助,对村的非财政性收入(承包费收入、村办企业收入以及村集体经济的房屋租赁收入等)没有纳入乡镇代管,使得其沉淀在村自管账上;二是账务目录中未设有村固定资产账,使得无法对村的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容易造成流失;三是明知一些村设有账外账、“小金库”却不予取缔,也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乡镇对村级财务的审查监督不严格。一是认为村集体是自治机构,不易多管,对村干部报上来的支出只是做账,不去实质审核和监督村里的收支,只要票据正规,就准入账,使得一些不合理的支出“合理化”,甚至对一些不合理不

合规的票据乃至白条一样放行入账;二是在例行的对村财务审计监督时,也只是审计乡镇代管的村账,而不去审计村自管账,使得“村账镇管”形同虚设。

三、村监委会对财务监督职能缺失。村监委会等组织或个人对村财务工作监督流于形式,不去管也不敢管。村监委会本是村民们选出来代表大家对村委会的各项事务进行审查监督,但实际中由于村民选举制度实施中的不规范,这些监委会的成员以及不少村干部都是被操作内定了的,再加上其待遇由村委会负担,所以他们对村财务工作一般都是不管不问,审查监督职能完全缺失。

四、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一是对“村账乡(镇)管”存在认识不清,部分村干部认为农村村级财务是村民自治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改变村财所有权和支配权的提前下,实行“村账乡(镇)管”,完全是政府强制行为,加上财务规章制度、办事程序较为复杂,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制度不支持,把“村账乡(镇)管”当做一种负担和障碍,认为钱只有拿在自己手上用起来才方便,造成了很多村自管账、“小金库”的泛滥。二是为“官”动机不纯,部分村干部当“官”是为了给自己挣个面子,图个吃喝,利用职务之便多赚取一些利益,如将自家花费混到村开支中一起报销、承包村上工程建设项目等。三是霸权思想严重,搞“一言堂”,在村事务财务管理上听不进去其他村干部及群众的意见,自己搞独权,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势排挤他人。四是法律财经意识淡薄,有的村干部兼任出纳将集体资金自己保管,虽然一些村设有会计、出纳人员,但他们只是充当了记账的工具,没有起到监督管理村财务作用。

由于以上的原因,造成村级财务管理不严、不全,诱发了部分村干部违法违纪,群众上访、缠访等事件的发生,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乡镇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监管力度。一是乡镇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把村级财务管理当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村账乡(镇)管”各项制度;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手续,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把审核关,审查村级报来的每一笔收支单据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及真实性,对不规范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对未经村监委会审核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除报账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得经手钱物,对不按规定报账、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除对责任人做出处理外,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乡镇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各村账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乡镇要注重实效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扩宽乡(镇)代管村账的范围、内容,对村级财务管死管住,彻底杜绝村级出现“小金库”的可能性,同时建立固定资产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审计,临时对村建公路、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等进行审计,确保国家对村级重点项目投资的专款专用,落到实处;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村级一些必要的开支,可实行村级开支限额审批管理。如村级招待费、送礼问题,可以按照村里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特殊情况,规定一个合适的限额,把真正为集体办事、有利于村里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必要接待、送礼与公款吃喝、挥霍浪费区别开来。

三、落实农村监委会的监督职能,做到财务透明。一是要发挥好村监委会的监督职能,首先监委会的成员必须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思想品德高尚、作风正派、敢于说真话和有理财经验能力的村民组成;其次制定监委会详细的工作制度,明确其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权限,如在“村账乡(镇)管”中票据报销时必须要经过村监委会审核签字后才能予以入账。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做到村财公开。除了按有关规定每年两次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中公开财务外,还要定期不定期的公开村里的重大财务支出,公开的内容要保证详实、及时以及真实。公开后要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并及时答复,对不按规定公开财务的,乡镇要责令其整改,监委会和村民代表可对其质询。

7.兽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七

一、兽药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兽药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1) 兽药行政执法监管力量薄弱 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级政府和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的要求, 积极进行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改革。但兽药执法监督职责不明确, 各级兽药监察机构主要从事兽药质量检验和与兽药质量检验有关的研究等技术工作, 属技术支持机构, 按现行管理体制已不具备或失去行使监督执法管理的职能。

《兽药管理条例》虽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 由于受编制限制, 市县两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无力行使兽药的执法监督管理, 基层未成立专门的兽药监督管理科室, 特别是基层兽药行政执法监管力量薄弱, 职能不清, 无力对兽药市场有效开展经常性监督管理。

(2) 兽药检测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只有省级饲料兽药监察所, 绝大多数市、县均无兽药检测机构, 而多数省级兽药监察所任务繁重, 满负荷或超负荷运作, 承担额外的兽药质量或药物残留检测工作有较大的困难。而在基层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 如果遇到需要进行兽药质量检测时, 找不到相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给实际监督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3) 兽药监督管理人员缺乏 多数市、县级兽药监督管理人员只有1~2人, 要同时做好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和站内的其他工作, 给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2. 假劣兽药查处缺乏有效手段

(1) 兽药市场假劣兽药的认定缺乏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有近2 000家兽药生产企业, 而套用兽药批准文号、套用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号、兽药GMP证号屡禁不止。基层兽药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中, 单凭兽药的包装很难认定其为假兽药。

(2) 对通报的假劣兽药查处缺乏有效手段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兽药质量抽检频次, 加强了假劣兽药情况通报。如2013年农业部就发布了11期假兽药查处活动的通知, 而非法兽药生产企业和各类假兽药名单每批有近200个, 要求基层兽药监管人员对兽药市场按照名单一一对照检查不现实, 假劣兽药通报几乎成了一纸空文。

3. 兽用处方药非处方药实施存在困难

一方面执业兽医人员数量少, 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兽药市场, 执业兽医注册工作缓慢, 且多数执业兽医都流向大中城市;乡村兽医也未能有效开展兽用处方药工作, 造成现在兽药经营企业实施处方药管理的困难。同时广大养殖户 (场) 对兽用处方药非处方药实施的意义认识不足, 在购买、使用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兽用处方药的有关规定。

二、加强兽药监督管理的建议

继续深化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兽药监管部门, 明确兽药执法监督职责, 加强兽药监督管理工作。

整合、加强各地农 (畜)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开展兽药质量、兽药残留检测工作, 同时加快质量认证工作, 为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加快兽药生产企业二维码标识的推行。通过内网或无线传输的方式, 构建兽药行政管理、兽药检验和兽药执法监督机构之间便捷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兽药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兽药行业管理和市场准入中的作用, 提高各级兽药监督执法机构的监管效能。各级兽药执法监督机构依据兽药管理系统的数据, 及时开展兽药市场执法监督管理, 配备智能识读器识读, 辨别真伪, 凡未录入数据库无法识读的兽药, 一律按假劣兽药论处, 彻底清除非法制售假劣兽药的生存环境, 从根本上控制和杜绝非法生产或不合格兽药流入市场。

加快注册执业兽医师工作进度, 加强对乡村兽医和助理执业兽医的培训考核, 充分发挥助理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作用, 全面推行兽用处方药。

8.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保养;维修

近几年太原市的建设项目发展飞快,机械化施工的范围也开始迅速的扩大,各种工程机械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生产水平,对工程进度的加快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影响,无法有效发挥功率。所以,加强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对完成工程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1.项目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

1.1机械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疲劳工作。在本项目“大干100天”活动中每台机械明天要工作14小时(早6点至晚8点半)以上,长时间使用使机械持续高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時甚至带病作业,极大影响了机械的技术性能与使用寿命。

1.2机械操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培训不到位。很多操作人员自身文化层次低,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开始上岗操作机械,这些人对机械设备如何正确操作机械了解不多,只会一味的使用,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的不良现象,使机械部件损坏,造成耽误工作和维修费用高。

1.3机械设备保养不到位。机械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零件间的配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磨损、锈蚀及结垢等现象。操作人员是对不是自己的机械设备不重视,至知道使用而不去保养,对机械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不加理会,最后使机械的损坏。

1.4机械设备老化严重。中铁三局双塔南北路打通工程第四标段工程项目的40型钢筋切断机,这台切断机出厂为2005年,虽然还没有到报废年限,但是机械时间长,造成了损耗特大,在修理的时候市场上已经停产,买配件都很难买到,要是修理就只能找原生产订做,而且这样的机械设备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机械管理的措施

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对该项目的施工质量的进度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好机械设备,以避免事故,发挥出设备的最大使用潜力,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2.1建立健全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每天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日常维护、定期保养、维修。机械员根据这三项记录就可以充分了解机械使用中的工作小时,而制定合理的安排,让机械可以得到适当的缓解。

2.2检查时,应重点检查特种设备检查验收执行情况、日常检查执行情况。对特种设备验收、日常检查、维修、养护、操作人员培训工作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2.3对操作人员可以定期做岗前技能培训。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之前,先让他们学习《机械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修保养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熟练使用机械设备,学会简单的机械故障分析、处理。使机械可以安全施工,高效生产。

2.4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要遵循机械保养的主要内容: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十字作业”,对在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换季保养等,根据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

2.5老旧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换,现在机械设备大多使用的时间增多,它的使用寿命也越来越短,所以我们要及时引进新的机械设备,淘汰老旧设备。对于设备打到年限的,耗能高的,效率低的,污染严重的,修理费相当于新进设备费的等等,这样的机械设备要全部更换,保证机械设备的高效率工作。

3.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强制保养,并做好保养记录,按规定定期对项目的机械使用、保管状况及安全、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和整改记录。认真贯彻落实机械安全法规,为保证机械安全生产,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综合效益和安全使用,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3.1进场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按机械说明书规定性能使用,严禁不合理使用机械。

3.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机械设备安全,禁止超负荷和违章使用。

3.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作业证在有效期和允许操作机械型号范围内,操作人员听从现场施工人员指挥,正确操作,保证作业质量,及时完成任务。

4.结束语

要想真正管好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生产效率提上去,就要对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老旧机械设备及时更新,严格实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实现设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真正从上到下层层监管,管理好企业的机械设备。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

[2]机械设备管理规程.

上一篇:寓言《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下一篇:医用氧舱检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