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24-08-27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共4篇)

1.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篇一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6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6.4 24.对于西周的分封制,《礼记·大传》中有一补充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祢:诸弟)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

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

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25.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6.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

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

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 27.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8.19世纪后半叶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纸币,这些外钞以中国银本位作为计值单位,因携带比银两铜钱方便,被国人接受,在东南沿海省份广泛流通。80年代,仅(英资)汇丰银行在厦门一地发行的钞票就有六七十万。这一现象 A.有助于近代中国通货市场的规范

B.使英国垄断了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 C.体现经济发展对币制改革的需求

D.一定程度减轻了清政府的外债压力 29.1922年,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呼吁好人“不要清高”,要组织“好人政府”,在政治改革中坚持三条原则:“宪政的政府”、“公开的政府”和“有计划的政治”。这一主张

A.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B.体现各阶层联合斗争的要求

C.要求彻底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D.反映了精英分子的政治诉求 30.《抗战建国纲领》是国民党抗战初期的主要纲领,它以“三民主义”为最高准绳,要求全国抗战力量要在国民党及蒋介石领导之下,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制定纲领,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该纲领

A.顺应中华民族抗日的基本要求和愿望 B.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

C.核心思想是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D.表达了国民党民主建国的意愿

31.以下哪一教育方针最符合我国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国情

A.“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B.“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C.“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

D.“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2.有观点认为:战国李悝的《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大致同时出现,但是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罗马法注重的是“可以做”的权力性规定。由此可知

A.罗马法注重诉讼陪审的形式 B.中国古代法律讲求以礼入法

C.罗马法更加注重自然法精神 D.中国古代注重将道德法制化

33.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因为

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

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

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34.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

A.实行代议制民主 B.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35.图5是某著作第一部的目录,根据前后章节的内容判断,第四章的标题可能是

A.迈向工业世界 B.第三世界与革命 C.黄金年代 D.自由主义的衰落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情”与“理”(礼)的关系长期处于对立地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虽然也承认“情”的客观性,却普遍赋予“理”以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把“情”看作人性中消极的、恶的因素。明朝中后期,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理学思潮的纠偏倾向,张扬“人欲”、反对理学禁锢的“主情”文化思潮兴起。晚明文学家冯梦龙专注于以“情”写史,著《情史》二十四卷,明确提出“情教”思想。他指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夫妇其最近者也,无情之夫,必不能为义夫;无情之妇,必不能为节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据何悦玲《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整理

材料二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除了革命和**,就是几乎无时不在的激情和焦虑。到处都在揭露社会的虚荣,在巴尔扎克、司汤达或是托克维尔的作品里都得到体现。这是一种急于想过上好生活的焦躁不安的期待,一种对复兴思想的痴迷和继帝国时期思想荒芜之后心灵极度的焦渴。面对这种焦渴,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立足于人性统一性来重建社会的秩序,他认为,社会秩序立足于由情感、行为和理智构成的人性统一性,其中情感起决定作用;利他主义这种“仁慈之爱”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

——据郭景萍《孔德:社会秩序视野中的情感研究》等资料整理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冯梦龙“情教”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背景。(10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焦虑情绪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指出孔德思想的历史价值。(10分)

(3)情感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新领域,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5分)

41.(12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政治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观察下列影响政治发展的组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相关史实,论述这些组件是如何影响政治发展进程的。(要求:史实准确,结论合理;论述的组件要求至少在三个以上。)

注:社会动员主要指新兴社会群体力量的聚合。

——据(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整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乾隆20年(1755),“裁驿丞归州县”,“将驿站钱粮归各州县经管”。驿站经费大量被地方官员截留。嘉庆道光以后,清朝邮驿呈现出种种的衰落景象。1840年后,日趋衰落的古邮驿又受到新挑战,邮驿无法满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后的社会需求。郑观应说:“盖电报设而驿差轻其半,轮船通而驿差轻其七八,若铁路之干枝渐次告成,而驿传势难再留。”

兴起于英国的近代邮政履行普遍服务,方便公众用邮。张之洞称其“取资甚微,获利甚巨,权有统一,商民并利”。一些有识之士如郑观应、王韬等主张裁汰驿站,兴办近代邮政。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首先改革旧有驿站,设立官、商、民皆可使用的邮政,成效卓著。《清会典》载,当时全国各地驿(站、塘、台、所)近2000处,递铺13935处,这种网络系统为近代邮政提供了局所、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1896年清政府正式降旨开办邮政。

——据张青林《确立新制度:晚清新式邮政研究》等论文整理(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邮驿制度存在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晚清建立近代邮政制度的有利因素。(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改革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1884年,议会通过新的改革法案,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达到450万人。在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据《世界近代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简述英国议会改革的发展历程。(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5年,真实世界开始重建的方式也许和高屋建瓴的理想主义有关联,分享这一思想的有原抵抗运动战士、为和平而战的军人、震惊于原子弹破坏力的科学和基督教大同世界论者,但关联远没有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紧密程度。塑造战后国际体制(实际上这一工作战时就已启动)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而不是宗教或道德理想。

战时官僚、规划者、外交官和盟军领导人自始至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战时联盟转化为一个稳定的、谋求和平的战后国际秩序。如何避免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如何防范未来的希特勒们再次发动世界大战„„

就这样,零年在感恩和焦虑的基调中落下了帷幕。人们对世界大多数地方取得的和平感到欣慰,但不像过去那样对美好未来抱有幻想,同时也为愈来愈分裂的世界表示担忧。

战争是否真的结束于1945年?有人提出全世界对抗状态直到1989年才走向终结。„„l945年斯大林把欧洲一分为二,这是二战最深的一道伤口。

——据伊恩·布鲁玛《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国际社会为谋求和平秩序所作的努力。(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材料中“1945年斯大林把欧洲一分为二”的这一观点。(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袁庚,1917年4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大鹏。2016年1月31日在深圳蛇口逝世。以下是袁庚大事简历(节录): 1931年,进入广东省广雅中学读书。1937年9月,开始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44年,调至东江纵队司令部工作。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1952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雅加达领事。

1959年始,在中央调查部工作。文革期间,被诬为“美国特务”,囚禁于秦城监狱。

1975年,恢复工作,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

1978年10月,主持交通部所属的香港招商局全面工作。

1979年,向中央提议成立深圳蛇品工业区,后任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1984年1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

1985年,批准成立全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保险机构——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发展成为平安保险公司。

1987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材料二

1984年6月28日,袁庚在沿海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研讨会上发言: 我们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蛇口,想在这块只有二点一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来探索一下中国经济今后发展的走向„„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地有些经济学家到蛇口参观,问我们:“你们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或是国家资本主义?”我们都不正面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愿意授受实践法庭的审判,同时也要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辩护。任何一种事业正确与否,都必须经过实践去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党内大家一致的认识。

——据涂俏《袁庚传·改革现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袁庚职业生涯的特点并概括其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庚研讨会发言的历史背景。(6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2016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6.4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40.(共25分)

(1)特点:强调“情”的主体地位,以“情”维系“理”,实现“情”“理”的和谐统一。(4分)

背景: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宋明理学思想的僵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道学家的虚伪。(6分,答出3点给6分)

(2)时代特征:跌宕起伏的政治革命、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推动着法国社会转型(或向工业社会、民主法治社会过渡);社会转型造成的社会断裂和社会阶层分裂,使社会矛盾尖锐。(6分)

历史价值:孔德主张以利他主义的“仁慈之爱”重建社会道德,将人性的统一与政治秩序的稳定有机结合,这对缓和社会矛盾、以政治妥协的方式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具有积极意义。(4分)

(3)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的情感都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或专制环境下,人们的情感普遍受到压抑;民主环境下,人们的情感开放);理性的情感有利于社会进步,非理性的情感阻碍社会发展。要理性地看待人类的情感。(答出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以上得5分。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41.(12分)

示例一: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新思想——民主法治——政治发展 以辛亥革命的爆发及成果为史实展开论证

示例二:国家建设——经济增长——思想/合法性——政治发展 以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及成果为史实展开论证

示例三:国家建设(滞后)——(阻碍)经济增长——思想/合法性(受冲击)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C C B C D A A C B B D ——社会动员(革命)——政治发展 以大革命的兴起及成果为史实展开论证

评分说明:

第一等(12~9分)能有机结合史实,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能充分论述三个组件为满分,其余则根据论证程度,依次确定为11~ 9分。

第二等(8~5分):能较好地结合史实,观点较明确;论述较充分,表达较清晰;只选取了两个组件进行论述,根据论证程度,依次确定为8~5分。第三等(4~0分):未能有效地结合史实,观点不明确;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只对一个组件进行了论述,根据论证程度,依次确定为4~0分。

45.(15分)

(1)问题:邮驿管理体制有漏洞;邮驿无法满足自然经济解体后的通讯需求;受电报业、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冲击。(6分)

(2)有利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有识之士的倡导;台湾省建立近代邮政的成功经验;原有的邮驿网络系统作为基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邮政制度的优越性。(9分)

46.(15分)

(1)历程:土地贵族地位下降,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普选权范围逐渐扩大。下层民众逐渐取得普选权;农村地区居民的选举权逐步扩大,妇女也获得了普选权。(6分)

(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土地贵族力量的削弱;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的斗争;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统治阶级能因时而变。(9分)

47.(15分)

(1)特征:冷战开始,世界日益分裂成为两大阵营;美苏争夺霸权,威胁世界和平;

努力: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成立联合国;签订关贸总协定;欧洲的联合。(9分)(2)这一观点是片面(错误)的。

二战后期,美、苏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协议,就战后国际关系体系作出了安排;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冲突的结果,不是苏联斯大林单方面的原因。(6分)

48.(15分)

(1)特点:跨越时间长,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跨越地域范围大,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跨越领域广,从军事,到外交,到政治、再到经济领域。(从其他角度概括其特点也可以酌情给分)

重要贡献: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事业有开拓之功。(9分)(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了思想;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6分)

2.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篇二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国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05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B.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机器人专家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C.人工智能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D.“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解析:A项“未然”改成“已然”,原文是“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B项缩小范围,原文是“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很多人”可以包括专家,也包括普通人。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B.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C.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D.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解析:文章并没有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忧虑,以及如何构建未来人机关系格局的问题,所以B项有误。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能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将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B.“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C.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D.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解析:A项因果倒置,原文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B项“或然”改成“必然”,原文是“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D项说法绝对。答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叙述中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D.这篇文章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解析: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并没有对对汪曾祺小说的有批判的意思,相反是在赞扬这部作品有古中国的气质。所以B项有误。答案:B

5.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5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扥洗能力,找到这两个“疲倦”所在的语段,再结合上下文字分析。

答案:第一个“疲倦”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第二个“疲倦”是指果实累累,压迫树枝,让树枝有承受不住的样子。

6.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6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理解分析能力。答案:

(1)满山遍野的植物,让作者体会到生命到暮年后缺乏生机。(2)果实和鸟雀,万物的成熟与新生。(3)天色和草香,衰落中的生机。(4)虫鸣,生命的渺小和短暂。

(5)汪曾棋和废名作品,单纯的事物可以长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材料一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材料二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材料五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解析:B项把未然当作已然。另外,“大量需求”也不准确。答案:B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B.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

C.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D.材料四中第一段为新闻导语,而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

E.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涉及了无人机安全的问题,但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三侧重时事评论,材料四侧重消息报道。

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当;C项“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错误,从图表看差距应是越来越大。D项“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错误,新闻背景是以导语为中心叙述相关情况的,其目的是说明制定“实名制”的原因。答案:BE

9.怎样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理解分析能力。

答案:健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和管控无人机飞行界限;推进技术创新,控制无人机的任性飞行;加强引导和监管,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法律意识;实施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拜特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B.服阕,文中指穿着丧服守丧。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穿丧服守丧。C.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有的人对帝王有较大的影响。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解析:B项,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B.杜让能谦逊谨慎。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

C.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D.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一再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

解析:B项“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是在皇帝当面称赞他忠心时说的话。答案:B

1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

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要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翻译,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

答案:邠州的军队攻打宝鸡关口,僖宗逃奔梁州、汉州,栈道被石协毁坏,在崎岖险阻的偏僻小路上,杜让能始终不离僖宗左右。

杜让能首先陈论大计,请求派重要大臣出使河中,以大义晓谕王重荣,王重荣果然奉诏请求为国雪耻,筹划讨伐叛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解析: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E项,“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理解有误,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答案:CE

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理解诗句含义,再结合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答案: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逍遥游》中,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将徙于南冥”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送”的主题,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答案: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交会的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就显得不温不火。

②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③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暴力、畸形的生活方式,达不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④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⑤没有勤学深思的态度,没有发奋苦读的决心,没有深文周纳的实践,你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⑥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A.①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销售行情不火爆或人的性情温和。使用恰当。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使用错误。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用在此处合适。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使用错误。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望文生义。焚琴煮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使用正确。答案:B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综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B.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

C.中央在提出改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节。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记……都难以完成。解析:B项句式杂糅,“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或“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两种说法保留其一。C项语序不当,“在”移至“中央”之前。D项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 答案:A

19.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句是()(3分)

A.因为经常跑北京、上海等城市,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总比别人高明。B.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最有骨气的,然而能说汪精卫有骨气吗? C.会议都开了一半了,张主任还没来,一定是路上又堵车了。D.别看咱们的老王又黑又矮,但思考问题却比谁都周密。

解析:从逻辑角度分析,B句实质是一个演绎推理,结论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汪精卫虽是中国人,但“中国人最有骨气”这个判断是“中国人”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未必都具有。C句中的“一定”太绝对,只能说“可能”。D句中的肤色、身材与人的思考周密与否没有因果联系。答案: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们的国民阅读率一直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一方面,现在的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重物质甚于重精神,_______。另一方面,我们在满足年轻一代阅读需求、引导社会大众阅读取向上,还有不到位、不切实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增强,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成长,新兴的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并驾齐驱,甚至大有超越的趋向。_______?为了便于调查,谢锡文等人在2013年底创办了一个公益性文学经典阅读平台——文学生活馆,面向社会开放,讲座现场只可容纳200人,每期报名人数却有四五百人。可见,_______。

解析: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答案:对阅读缺乏应有的热情(答“不喜欢阅读”或“不重视阅读”也可)但是不是说中国人就不爱读书了呢

民众对于文学经典还是怀有极大的求知热情(答“民众还是有着极强的阅读兴趣”也可)

21.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通 知

为深入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定于12月21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望大家届时出席,请勿自误。

2017年12月18日

教学处

解析:本题考查应用文的格式和用词。首先搞清楚通知的对象和主要信息,再查找其中的错误。

答案:正文第一行未空两格。通知的对象不清。开会时间不具体。落款与日期颠倒。“请勿自误”不符合语体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图书馆组织了一次以“家风建设”为背景的“家庭文娱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占据现代家庭文娱活动前几位的关键词,家长栏是:聚餐、健身、打麻将、追剧;孩子栏是:兴趣班、手游、网络小说。而在调查中“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栏,占据前几位的是:郊游、运动、读书、看展览、听音乐会。

对这份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篇三

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阅读

1.B【解析】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解析】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D【解析】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文学类阅读

4.C【解析】认为母亲的心情“痛苦与无奈”分析不恰当。应该是对儿子在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还用这种方法表达孝心感到十分欣慰。

5.答案要点:(1)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2)在人物塑造上: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侧面表现了军人在家也是一个好儿子;(3)从主题表达上:通过母亲在风雪中的焦灼与失望,表现军人付出的巨大牺牲,赞美了军人的无私奉献。(答一点给2分,答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答案要点:①从内容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故事的主体,主体部分写母亲盼儿回家过年,结尾部分写儿子的照片“回家过年”。

②从结构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情节贯穿全文,使叙事结构严谨。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讲是合理的:母亲盼儿回家过年,表现的是浓浓的母爱;儿子只有照片回家过年,表现的是军人为国奉献的精神。

④从主题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愿望与最终未能回家的结局,形成矛盾,突出了军人为了国家舍小家的精神之伟大。

(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阅读

7.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项中“还不能够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理解错误。从材料二看,我国有监管机构,但缺乏认证制度,这些监管机构就是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这样表述就彻底否定了其作用。

8.B、E(B,2分;E,3分,多选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B项,原文中“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不是仅限于“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E项,有机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它存在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但一些农企已经意识到品牌意识是其发展的关键,说“缺乏品牌意识”有些严重了。

9.答案要点:①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赢得信任;②降低生产成本;③利用网络,优化销售渠道;④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每点1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B【解析】正确标点: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11.A【解析】“年龄与己相当者”错。

12.C【解析】“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是在“察访陕西”时。

13.(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任情”“忤”“力争”“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

(2)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可以激励世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孝友”“厉”“迁”“并”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他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守放任自己的性情执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承之毅然力争。郡守生气地说:“下属敢这样吗?”承之曰:“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三尺之法了。”郡守很忌惮他的话。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说:“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另一天,皇帝对他说:“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朝廷《役书》二十篇。升任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当时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过制度规定。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不正确的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又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任枢密院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回京担任代理三司使。蔡确负责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很多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屈服了。承之向皇帝讲明了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赶紧派使臣去调查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李承之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二人孝敬友爱,足可以劝勉世人改善社会风气。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有商人违犯禁令,卖北方产的珍珠,是为公主卖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决。承之说:“朝廷的法令,怕皇帝的女儿(就不实行了)吗?”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听闻后说:“执法部门就应当这样啊。”升任枢密院当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历任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长官后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C、E(C,2分;E,3分)【解析】C项“对比手法”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E项“以此更能反衬出送别友人的离愁与牵挂”解读错误,本无反衬之意。

15.答案要点: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

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北”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

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满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

作为远行客,你此次出行,虽然要面对那被狂风吹起的蓬蒿,却能手持金鞭指挥着骏马昂扬前行。你的功名将要在万里之外建立,我对你的心意全在这一杯酒中。你要去的地方在 燕支之北,亲人朋友们都在长安牵挂着你。离别时不要难过,还是用你手中的宝刀建功立业吧。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B【解析】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使用错误。审时度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正确。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穷追不舍:意思是使劲地追逐着,不放弃。也比喻做事执着。用于追负面影星,不当。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正确。

18.D【解析】A“约”“左右”语义重复,B“不为风险所惧”的意思是“不被风险惧怕”,应该是“不惧怕风险”,搭配不当,C“被”与“处理”搭配不当。

19.B【解析】A.“指点”“不吝赐教”不妥,C“恭候”不当,D“马上送还”有强迫命令的口吻。

20.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只答“饭后百步走”不得分)

②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和“消化”不沾边则不得分)

③不是指刚吃完饭(如与原文不连贯,应酌情扣分)

21.参考答案:②并不是多吃蔬菜就能保证身体营养均衡。③并不是体重降下来了身体就健康了。

四、写作

22.评分标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育儿观背后的文化密码

如果找一个事例来论证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的最大不同,材料中的事例无疑是最好的注解。相较于中国父母育儿时的处处呵护,外国父母则是大胆放手。育儿观,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观念,而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中外迥异的育儿观背后,文化是最大的“推手”。

不同民族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是破译这种不同的密码。

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孕育出重血缘重集体的文化传统。就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团体是超于个体的存在”。家庭是社会团体最基础的单位,血脉相连的亲人属于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圈子”,“父慈子孝”的相互扶持,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这样的家庭观念绵延几千年,早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文化基因。且看当今的中国,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哪一个都少不了父母的身影?更何况年幼时摔倒哭泣。同样,孩子对父母的养老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家人始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国人无须思考的“集体无意识”。

而西方在文化上重“个人主义”,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看得极其重要,主张“自我独立的美德”。这种文化中,一个人先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某个集体的一分子,家庭也不例外。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到,“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材料中外国父母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哪怕是一个幼儿,跌倒了爬起来,是个人的能力范畴,自然无需别人插手。

我认为,两种育儿观都教育出无数优秀的人才,都有属于自己“忧与爱”,不宜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西方父母因孩子更独立而负担减轻,但关系稍显疏离;中国父母虽操心多,但能享受到脉脉的亲情。况且,育儿观从来都不是固化不变的“非黑即白”。相信不 3 少中国家庭也都如材料中外国父母一样,鼓励孩子独立;也有很多外国家庭,远比材料中的中国父母更保护孩子。

因此,材料的事例可以作为整体特性的某种写照,但未必能代表各个具体的家庭。对于父母来说,与其围观议论“中外育儿观大不同”,不如从孩子的自身特性出发,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育儿之法。胆小脆弱的,及时抱起安慰;活泼独立的,笑着看他爬起。

除了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家族习惯、父母的性格经历等,都会或多活少地影响着家长的育儿观。但无论何时,孩子本身的特性,才应是育儿观形成的决定因素。

无“智爱”

不“挚爱”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热议:孩子摔倒了,外国夫妇认为: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形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夫妇则认为:要及时扶起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世界的温暖。无问西东,皆源于“爱”。我认为,两者皆有可取之处,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

如何做到“智爱”: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扶不扶不应该由家长来决定,而应该取决于孩子当时的状态。在孩子摔倒时,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没有看到“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中国父母”马上扶起并轻言安慰“也不可取。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摔倒“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也许在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眼中也许是人生的关卡。孩子此时的目光,会投向父母,他们不一定需要父母双手的援助,但一定需要父母目光的“援注”。父母坚定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感受到爱与包容,他也会将这种爱加以传递。相反,一个靠自己能力爬起的人,他也许无法在幼小的心中建立与世界爱的互联。如果孩子确实爬不起来,需要父母援手,扶一把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不能“忙上前把孩子扶起”,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他终将单枪匹马地面对世界的铁壁铜墙。

这种现象,就像一滴水珠,表面上是东西方育儿理念的冲突,实际上折射出深层文化因素的差异。不禁让我们思考:父母和孩子之间,责任有哪些,界限又在哪里。如果我是文中的中国父母,我的答案是:在位而不越位。在位,是父母责任的体现。西方的文化,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优点是自由成长,不足是,当孩子在人生的关卡,需要助推的时候,父母是缺位的。东方的文化,孩子是一棵棵树苗,缺点是有亲情的牵绊,优势是,他们有父母做成长的沃土,可以长得更枝繁叶茂。不越位,是亲子界限的彰显。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回答“为什么要养孩子时“,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我想陪伴孩子一起,看着世界的风景。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龙应台的“智爱“,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挚爱”。

群居为人,就要让人温暖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护儿童也是父母的天性,但爱护的角度却并不一样。假如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不小心跌到了,中国父母会立刻把 小孩扶起来,这个背后体现的是关心与温暖;外国父母更可能会置之不理,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小孩自己爬起来来训练小孩的独立性。如果是我的小孩,我一定会扶他起来。

这迥异的做法,体现的却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姻亲血亲主导的集体精神与重视个体存在的契约精神。

“小孩跌倒扶不扶”是折射文化色彩的三棱镜,各有依凭,甚至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文化的脉络中无形地流传。中国家长教育小孩,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来看待这个世界,要学会给予世界以温暖与帮助,只有小孩得到了父母的足够的爱,他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尊重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和谐相处。外国小孩的父母希望小孩能够独立地站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重视自己的存在,才能遵守世界的约定,不会给别人带来依赖和麻烦。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思路。但道路千千万万,一双脚只能选择一条路走。我更赞同帮小孩扶起来,毕竟他的双手是那么稚嫩,在他需要别人帮扶时,他得到了帮扶,他的世界宽容了很多,他便拥有了传递帮助的爱心与力量。如果是他自己站起来的,他觉得事事都要独立,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生存,他逐渐学会了与世界建立契约。人是群居动物,究竟是主张个体的独立,还是温暖待人,那一个更能够维系这个群居集体往前良性发展?答案不言而喻。

但是,生命本身的脆弱,注定了我们无法完全独立——当然我们可以精神独立,但是人毕竟是群居的动物,不仅是婴幼儿时期需要别人帮助,垂垂暮年之时更需要别人的宽慰。那个时候,我们还能谈什么独立呢?世界与我逐渐模糊,身体的机能衰退,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假装很独立,但是颤颤巍巍的双腿与日渐佝偻的腰背却不停地告诉周围人:我真的需要帮扶。如果我真的老无所依,又指望谁把握埋葬在春天里呢?那个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冷冷的声音:就应该让老人自己埋起来。如果我们把他埋起来,只会造成他对土地的依赖!

4.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篇四

一.填空题:

1.若ai(i是虚数单位)是实数,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1i

2.已知集合A{x|x1},B{x|x22x0},则

A

B=________.

3.为了了解某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从该校200名授课教师中随机

抽取20名教师,调查他们上学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结果用茎叶图表示如

下:据此可估计该校上学期200名教师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次数在【15,30】内的人数是__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流程图中,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5.若以连续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m,n分别作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点P

在圆x2y216内的概率是________.

0x16.在约束条件0y2________.

2yx1

7.一个匀速旋转的摩天轮每12分钟转一周,最低点距地面2米,最高点距地面18

米,P是摩天轮轮周上一定点,从P在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则16分钟后P点距地

面的高度是________.

8.已知集合A{(x,y)||x||y|1},B{(x,y)|x2y2r2,r0}若点(x,y)A是点(x,y)B的必要条件,则r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9.已知点A(0,2)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线段FA交抛物线与点B,过B做l的垂线,垂足为M,若AM⊥MF,则p=________.

x2,x010.若函数f(x)x,则函数yf(f(x))的值域是________.2,x0

1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AC⊥BC,AC=4,BC=CC1=2,若用平行于三棱柱A1B1C1-ABC的某一侧面的平面去截此三棱柱,使得到的两个几何体能够拼接成长方体,则长方体表面积的最小 值为________.

x2y

21,A、B是其左右顶点,动点M满足MB⊥AB,连接12.已知椭圆

42AM交椭圆与点P,在x轴上有异于点A、B的定点Q,以MP为直径的圆经过

直线BP、MQ的交点,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

13.在三角形ABC中,过中中线AD中点E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AB,AC与M、N两点,设AMxAB,ANxAC,(xy0)则4x+y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4.如图是一个数表,第一行依次写着从小到大的正整数,然后把每行相

邻的两个数的和写在这两个数的下方,得到下一行,数表从上到下与从左

到右均为无限项,则这个数表中的第13行,第10个数为________.

二.解答题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正半轴上,直线AB的倾斜

3

3,OB=2,设AOB,(,)

4(1)用表示OA;



(2)求OAOB的最小值.

角为

16.如图,已知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均为锐角三角形,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上的点,BD||平面EFGH,且EH=FG.(1)求证:HG||平面ABC;

(2)请在平面ABD内过点E做一条线段垂直于AC,并给出证明.

17.如图,已知位于y轴左侧的圆C与y轴相切于点(0,1)且被x轴分成的两段圆弧长之比为1:2,过点H(0,t)的直线l于圆C相切于MN两点,且以MN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坐标原点O.(1)求圆C的方程;

(2)当t=1时,求出直线l的方程;(3)求直线OM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18.心理学家研究某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若这位学生刚学完的知识存留量为1,则x 天后的存留量y1

;若在t(t>0)天时进x4

行第一次复习,则此时这似乎存留量比未复习情况下增加一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其后存留量y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恰好为直线的一部分,其斜率为

a

(a0),存留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2(t4)

示.当进行第一次复习后的存留量与不复习的存留量相差最大时,则称此时刻为“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

(1)若a=-1,t=5,求“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

(2)若出现了“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求a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不等于0,设a1,a3,ak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1)若k=7,a12,(ⅰ)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ⅱ)将数列{an}和{bn}的相同的项去掉,剩下的项依次构成新的数列{cn},设其前n项和为Sn,求S2nn12

*

2n

132n1(n2,nN*)的值

(2)若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求证k为奇数.

20.已知函数f(x)axlnx,f1(x)

12451

xxlnx,f2(x)x22ax,aR 6392

(1)求证:函数f(x)在点(e,f(e))处的切线横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2)若f(x)f2(x)在区间(1,)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3)当a

时,求证:在区间(1,)上,满足f1(x)g(x)f2(x)恒成立的函数g(x)有无穷多个. 3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2.xx0

;3.100;4.60;5.

2;6

.7.14;8

59;14.216(或者65536). 4

10.(1,)(,1);11.24;12.(0,0);13.二.解答题:

15.解:(1)在△ABC中,因为OB2,?BAO得OB=

p,?ABO4

p-

p3p-q=-q,由正弦定理,44

3pOAOA,所以OA=-q).4psinÐ

ABOsin(-

q)sin

44uuruuuruuruuur3p

(2)由(1)得OA?OB|OA|鬃|OB|cosq-q)cosq2(sin2cos2)

p3pp5p7pp3p5p),所以2q+(,),因为qÎ(,所以当2q+=,即q=时,)2,244444284

uuruuur

OA×OB的最小值为2.

16.(1)证明:因为BD//平面EFGH,平面BDC平面EFGHFG,所以BD//FG.同理BD//EH,又因为EHFG,所以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HG//EF,又HG平面ABC,所以HG平面ABC.(2)解:在平面ABC内过点E作EPAC,且交AC于P点,在平面ACD内过点P作PQAC,且交AD于Q点,连结EQ,则EQ即为所求线段.

EPAC

AC平面EPQ

证明如下:PQACEQAC

EQ平面EPQEPPQP

17.解:(1)因为位于y轴左侧的圆C与y轴相切于点(0,1),所以圆心C在直线y1上.设圆C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A、B,由圆C被x轴分成的两段弧长之比为2:1,得ACB圆心C的坐标为(2,1),所以圆C的方程为:(x2)2(y1)24.

2,所以CACB2,3

(2)当t1时,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方程为ymx1,由

ymx1

(x2)(y1)4

4

x

x04m24m1m21,),N(0,1),或,不妨令M(222

m1m1y1ym4m1

m21

4m24m1m24m1

因为以MN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O(0,0),所以OMON(2 ,)(0,1)m22

m1m1m1

0,解得m2,所以所求直线l

方程为y(2x

1或y(2x1.

(3)设直线MO的方程为y

kx133

2,解之得k≤,同理得,≤,解

k444

之得k≤-或k>0. 由(2)知,k=0也满足题意.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0,].18.解:设第一次复习后的存留量与不复习的存留量之差为y,由题意知,y2

a8a84,所以(xt)(t4)yyy(xt)(t4).2122

(t4)t4(t4)t4x4

(x4)45184

1(x5)≤,1

81x

49(54)254x4(1)当a1,t5时,y

当且仅当 x14 时取等号,所以“二次复习最佳时机点”为第14天.

(2)

y

a84a(x4)48a(t4)8a

(xt)≤,当且仅(t4)2t4x4(t4)2x4t4(t

4)2t4

a(x4)4

即xx4(t4)2

2a

由题意(t4)4 时取等号,2a

(t4)4t,所以 4a0.

19.解:(1)因为k7,所以a1,a3,a7成等比数列,又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所以

a12d

a1a16d,整理得a12d,又a12,所以d1,b1a12,q

b2a3a12d

2,b1a1a1

所以ana1n1dn1,bnb1qn12n,①用错位相减法或其它方法可求得anbn的前n项和为Tnn2n1;

② 因为新的数列{cn}的前2nn1项和为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减去数列bn前n项的和,所以

(2n1)(22n)2(2n1)

S2nn1(2n1)(2n11),所以S2nn122n132n11.

221

(2)由(a12d)2a1(a1(k1))d,整理得4d2a1d(k5),因为d0,所以d所以q

a3a12dk3.a1a12

a1(k5),4

k3

因为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所以ama1q3a1,又在正项等差数

2

a(m1)(k5)a(m1)(k5)k3

列{an}中,ama1(m1)da11,所以a11a1,又因为

442

a10,所以有24(m1)(k5)(k3)3,因为24(m1)(k5)是偶数,所以(k3)3也是偶数,即

k3为偶数,所以k为奇数.

20.(1)证明:因为f(x)2ax,所以f(x)在点(e,f(e))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2ae,所以f(x)

xe

111e2

在点(e,f(e))处的切线方程为y(2ae)(xe)ae1,整理得y(2ae)(x),所以切

e2e2

e1

线恒过定点(,).

(2)解:令p(x)f(x)f2(x)(a)x2axlnx<0,对x(1,)恒成立,1(2a1)x22ax1(x1)[(2a1)x1]

因为p(x)(2a1)x2a(*)令p(x)0,得极值点

xxx

x11,x2

,2a1

①当

a1时,有x2x11,即a1时,在(x2,+∞)上有p(x)0,此时p(x)在区间(x2,)

上是增函数,并且在该区间上有p(x)∈(p(x2),),不合题意;

②当a1时,有x2x11,同理可知,p(x)在区间(1,)上,有p(x)∈(p(1),),也不合题意;

时,有2a10,此时在区间(1,)上恒有p(x)0,从而p(x)在区间(1,)上是减2

1111

函数;要使p(x)0在此区间上恒成立,只须满足p(1)a0a,所以a.

2222

③当a

综上可知a的范围是(3)当a

11,.22

21245124

时,f1(x)xxlnx,f2(x)xx. 363923

1252x56x25

0,所以记yf2(x)f1(x)xlnx,x(1,).因为y

3939x9x

yf2(x)f1(x)在(1,)上为增函数,所以f2(x)f1(x)f2(1)f1(1),3

设R(x)f1(x)

,(01), 则f1(x)R(x)f2(x), 所以在区间1,上,满足3

上一篇:符合现代意义的寓言故事下一篇:外商房地产投资企业结转收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