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2024-10-31

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共8篇)

1.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一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天津河东区模拟]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这是基于()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涉及民族根本利益 ②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之所在 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 ④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和繁荣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①正确。该举措符合我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③正确。②错误,当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2.[2017·绵阳模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鼓励宗教信仰的政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民族关系和谐这一大好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①②是重要的方面,B符合题意。③解决的是国家统一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国家不鼓励也不反对宗教信仰,④错误。

3.[2017·宜昌调研]为了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各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开展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教育对口援助工作()①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途径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④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中主要途径,说法不对。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对口援助工作,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4.[2017·福建龙岩模拟]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江苏安排产业援疆专项资金以及市场化运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对口援疆工作()①有利于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④是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措施

满分:100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对口援疆工作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表现,同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②③正确。新型民族关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就已经建立,①错误;新疆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是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措施,④错误。因此选择C。

5.[2017·济南模拟]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且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分布更加错综复杂,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因为要()①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保证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自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坚持党的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①④不是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原因。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因为要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和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故选②③。

6.[2017·陕西汉中模拟]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逐步走向了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小康的历史巨变。西藏巨变雄辩地说明()①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利于发挥各民族和各地区优势、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④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正确;②宗教的作用不是根本动力;③正确;④不是政治制度。

7.2016年11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驻阿克兰干村工作队举办了阿克兰干村“民族团结一条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积极倡导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一心,反对民族分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营造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①尊重民族间的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保障民族地区的人大、政府、法院等机关更好地行使自治权 ③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乡民族村等民族地区完善区域自治 ④坚决反对一切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 C 解析 尊重民族间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①正确;反对一切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也有利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④正确;法院不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能行使自治权,②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不包括民族乡和民族村,③错误。8.[2017·厦门一中模拟]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胜利召开,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民族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此要()①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一切平等意识 ②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 ④让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但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不能实行一切平等,①错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实现,②正确;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是由诸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对此只能循序渐进稳妥解决,“尽快消除”民族间的不平衡是不科学的,③不选;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实现,④正确。

9.[2016·安徽联考]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越。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为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④为我国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选A;②错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④错误,民族繁荣为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障。

10.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我国实行上述民族政策()①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②表明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④能把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对民族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实现平等,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和体现,①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题干不反 映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统一领导,因此不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统一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保护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利益,④符合题意。

11.2016年2月4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与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指出,去年,各宗教团体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在开展公益慈善、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宗教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①表明我国宗教团体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要求宗教界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③表明我国宗教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④要求宗教界深入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各宗教团体在开展公益慈善、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表明我国宗教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③当选;各宗教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这要求他们要积极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④当选,答案为D;宗教属唯心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性质上是相反的,①②错误。

12.[2017·成都一诊]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强调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下列要求体现“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是()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能与境外宗教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③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 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①正确;也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④正确;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但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②错误;③强调是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与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无关,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构建和谐青海,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

材料一 藏区多、少数民族多,是青海省的一大特点。一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在高原大地上交错共居、在文化上互相融合、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今天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青海要发展,就必须牢牢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成果,继续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共筑美好未来。

材料二 2016年5月3日,青海省委统战部召开党外人士通报会,向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通报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情况。与会党外人士先后发言,对近年来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同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1)结合材料一,运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相关知识,说明青海要发展为什么必须牢牢巩固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青海省委统战部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答案(1)①青海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交错共居,在文化上互相融合、在情感上相互亲近,谁也离不开谁。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②青海省委统战部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要求,是坚持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解析 本题以青海省的民族状况、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为背景,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1)问,结合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答出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可。第(2)问,可以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等方面分析组织答案。

14.[2017·益阳调研](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三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蓝图;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2016年3月,国务院向全国“两会”提交“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作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政府职责的重要依据,正式对外发布。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是怎样体现依法治国的。

答案 ①在党的会议上通过《建议》,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国务院在《建议》的指导下,征求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国务院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法定程序履行了政府职能,坚持依法决策。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法行使决定权,赋予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以法律效力,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④“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解析 解答本题,一要注意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职责是什么,二要注意把它们的职责与依法治国有机联系起来。

2.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二

1 农业圈层理论

19世纪初, 德国面临着农业改革, 其中最主要的是庄园式和自由式的转变改革。据此, 经济学家杜能从市场区位地租出发, 提出了农业尤其是耕种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得出了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其核心观点是农业区位取决于运输费用, 而运输费用取决于距城市的距离。此理论阐述了农业的用地情况和集约化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仅仅是自然特性, 更重要的是人为的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 特别是与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空间距离。

公式表示为:利润=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运费) , 即P=p- (c+t)

2 工业区位论

20世纪初,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1909) , 指出工业企业的区位取决于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在他看来, 若一个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则能给此工厂带来更多的效益或者是更少的成本, 而在单个工厂没有如此经济实力的情况下, 很多同产业的工厂聚集同样能带来高利润回报, 因此工厂有集聚的愿望。而影响集聚的因素则是临界等费用线相交的地区。根据韦伯的理论, 产业集聚过程是单个企业为了追求集聚的利益而自发形成的, 它是源自于一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化力量。

3 恶性循环理论

提出此理论的纳克斯认为, 经济本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而是跟周围的若干因素紧密相连。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家国内的各类资源不充足, 而是因为一开始的资本稀缺导致后来的国内市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恶性循环系统”。

在供给方面, 低收入的公民导致低储蓄能力, 因此资本形成率低, 在低资本形成的情况下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扩大再生产, 不可避免地导致低产出, 低产出又再一次影响收入水平, 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需求方面同理。

4 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理论由佩鲁提出, 他认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不能平均形成的, 而是应该“异军突起”,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或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集聚区率先形成。这样的地区能够产生吸引和扩散作用, 促进自身发展并推动其他部门的地区发展。其思想基础是支配学说和不平等动力学。此理论有助于技术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聚和输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形成“团块经济效果”等。

恶性循环理论和发展极理论归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 在我国主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 阐明了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警示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方面应该从全局出发, 慎重考虑, 立足国情, 真正地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2) 既强调了计划经济的必要性, 又特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3) 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破除死循环、率先发展条件便利地区等方式为经济崛起提出可行方案。

5 规模报酬递增

保罗·克鲁格曼将空间因素引入分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他认为, 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具有趋利性、趋同性。同类型的企业或产业更倾向于聚集于同一区域进行生产生活, 与此同时, 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业又倾向于聚集在不同的地区。这种自然形成的空间产业集聚与区域专业化的现象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当这些聚集的企业要求更高的利益回报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用扩大规模、企业联合等方式促使地方产业群的形成。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 应用中具有突出的表现, 主要应用于扶植一大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 如江苏省大力扶植的光伏企业———尚德电力集团等。这些政府出资组建的超大规模企业都是考虑采用各种国际贸易“软实力”来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 利用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应来开掘和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静态和动态规模经济形式。

6 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

此理论由马丁提出 (1999) , 在有经济因素集聚的条件下, 往往获得第一次区位竞争胜利的赢家对下面的企业更有吸引力, 因此, 首家企业可能获得更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家虽然获得的补贴相较于第一家来说略少, 但是却能从产业集聚中获利。因此早期投资的真正赢利点并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 更多的是一种因产业吸引而形成的区域环境。

总体来说, 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型古典区域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二者本质遵循的经济力量都是收益递增这一基本理论, 因此在没有出现决定性力量来强力分割市场的情况下, 就有很大可能产生产业集聚现象, 但是这两种理论又有本质上的差别。

相对来说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更加深入地指出了企业规模报酬的本质来源, 深入到经济聚集现象的内部来探讨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微观要素, 而新经济地理学在这方面却做得差强人意。

7 总结

区域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着,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的宏观政策性引导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 再实际应用于经济市场运行中, 进而影响整个经济格局。深入研究各时期的理论对宏观政策制定和微观经济操作都大有裨益。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经济评价, 对区域的经济情况、社会要素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制定区域发展纲要的科学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 从古典西方区域经济学到现代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区位理论无不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快速发展。本文着重阐述区域经济学理论中的经典理论并加以应用分析。

3.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三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民主政治;自治权利;完善;

中图分类号:DF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01-01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及发展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制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到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与“联邦自治”“民族自决权”有本质区别的制度。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

二、民主政治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民主政治应该是让人民充分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自己的权利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提出及发展使中国人民真正地享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多方面的民族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充分享有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在立法、经济、文化教育,组织制度等方面享有自治权。

在立法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地方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行使自治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下,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还以整章形式规定了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等。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刚性的,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它赋予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这一权力所体现的本质就是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践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这一实行自治的核心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也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相应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民族区域自治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相适应的一种制度,而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性正是“自主性”,例如财政预算支出的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可以高于一般地区;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在教育方面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根据条件和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建立民族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在文化方面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医疗事业方面,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国家还设立各项专用资金,扶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文化建设事业。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意识淡薄。经济文化落后及由此产生的自治意识淡薄,是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得不到很好实施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意义上看,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对自治地方的一些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纸空文。不少农民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所在地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知之甚少,而很多普通农民根本不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自治法规的内容。多数民众自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淡薄,严重影响了自治法赋予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贯彻落实。因此提高民族自治意识就必须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政策,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文化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座谈会,文化教育节,颁布实施条例等,使民族自治意识做到家喻户晓,并牢固树立自治意识,把实施条例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政治建设的保障,文化建设的需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未能及时修订。据调查,自治区自治州制定的自治条例,除了章节结构、称谓以外,自治条例的主要内容十分相似,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对照,照抄照搬的地方比比皆是。没有自己的特点,缺乏具体灵活的措施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最大的问题所在。制定自治条例要根据宪法和自治法,但依据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在解决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上,自治条例应当着重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要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中存在的特殊矛盾和突出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党的领导机关与自治机关的关系,促进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修改制定。提高自治机关的自治能力,制定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自治条例,充分落实自治权成为当务之急。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尚未能正确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难免有些误差,因此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成了当务之急。除了普及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教育外,作为知识分子阶层就应该充分正确理解这项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落实方法,使民族地区人民充分享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惠政策,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贯彻落实,更好的促进民主政治制度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版

[2]杨虎德.青海民族工作的实践与讨论[M].西苑出版社,2011版

[3]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版

4.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四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方案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不超过3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将有360名。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名额的12%;保证全国每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个代表,人口特少的33个民族有1个代表名额。据此回答1~2题。

1.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其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是总名额的12%,这说明(__________)。A.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__________)。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2008年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宣传工作会议进行总结和部署,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力争通过外宣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内蒙古、更加关注内蒙古,推动自治区与国外、境外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当前,要加快内蒙古的发展(__________)。

①必须进一步贯彻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

②内蒙古人民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 ③需要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④需要其他地区的对口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一支桨中止了和另一支桨的协作,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绕圈子,而不能直达彼岸。”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__________)。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民族自治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C.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D.调动信教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国情不包括(__________)。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C.我国各民族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D.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6.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7.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基本原则(__________)。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8.“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这首名为《天路》的歌曲,生动地表达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喜悦之情。青藏铁路的开通(__________)。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民族三原则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10.中东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主要是由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土地之争引起的。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这给我们启示是(__________)。

①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②要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国家要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④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今天,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是我们党值得依赖的朋友,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和稳定的积极力量。党和国家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据此回答12—13题。

12.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是我们党值得依赖的朋友,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和稳定的积极力量。这说明(__________)。

A.宗教在我国主要起积极作用

B.我国能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必须保护宗教教职人员的一切教务活动

D.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权利

13.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将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届时将有专业神职人员为各国运动员和官员提供宗教服务。这表明(__________)。

A.宗教思想与科学世界观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B.正常的宗教活动都是在宗教服务中心进行的 C.宗教信仰与奥运精神是完全一致的D.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14.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因为(__________)。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B.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5.我国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而且还拨出专款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寺庙的修缮,仅修缮西藏布达拉宫的费用就达上亿元。这表明(__________)。

①我国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信仰宗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一周年,一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青藏铁路通车(_____)。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个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宗教可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由于(__________)。

A.宗教和民族问题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B.宗教在本质上已发生根本变化 C.社会主义为发挥宗教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D.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8.各民族共同繁荣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关系是(__________)。

A.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政治基础

B.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 C.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D.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精神纽带

19.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受灾地区造成特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当地羌族、藏族、汉族干部群众与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救援军民一起演绎了一幕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壮举。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__________)。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0.《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这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_________)。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活动场所10万多处。这表明(_____)。A.我国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国家鼓励群众的信教活动

D.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

22.下列对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A.我国的宗教和教会不被外国控制和利用

B.反对外国传教士到我国进行宗教活动

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 2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__)。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协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

25.广东不可再生能源匮乏,自给率不足20%,但风力资源丰富。为此,九三学社省委向省政协提出集体议案,建议广东省从政策鼓励和设备研制方面来鼓励风电发展,以缓解该省能源短缺。上述材料(__________)。

A.体现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B.说明了各民主党派对国家生活的领导 C.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D.说明了我国不能实现西方的多党制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0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作主题发言。他说,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各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选择并坚持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本国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科学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7.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接近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拥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2001年,15个对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无偿援建西部地区716个项目,资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除中央政府投资外,“十五”时期,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1个,无偿投入资金10、62亿元人民币。

材料三: 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怎样体现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基本原则内在联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 :

B C A C C

;

6—10 : B A A B D 11—15 : B B D D C

;

16-20 :

A D C B D 21-25 : B A C A C;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在政权制度上,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统—行使国家权力,政府、法院、检察院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牢牢地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在政党制度上,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3)根据中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和行使自治权,负责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4)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中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建立居民委员会,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5)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

由 27.(1)

① 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2)

①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我国各民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有利于发扬和壮大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充分享有政治上的权利,和发达地区友好合作,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5.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五

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2014·太原成成中学测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

次会议决定,各自治州、设区的市和有关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应选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人口特少的县、自治县,代表名额不少于两名。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解析:选C。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民族在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可见各民族政治地位的平等,故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没有体现。

2.(2014·湛江一测)近年来,中央及各省都不断加大援疆工作的力度。按照广东援疆总体规

划,2011~2015年将投入资金63.27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民生项目的资金将占援助资金总额的75%以上。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平等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②③B.②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中央及各省支援新疆发展,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同时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在“消除民族差异”上。②与题意无关。

3.(2014·安庆二模)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

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是一项以亿万各族人民为主体、展示各族人民时代精神风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活动。该《办法》的出台()

①是建立和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②说明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③有力地保护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等知识。印发《办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对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 1

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该《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说法错误。③中“高度自治权”说法错误。

4.(2014·汕头金山中学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

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自治机关的相关知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①错误;④缩小了自治权的范围,错误。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5.(2014·天水一中高三入学摸底检测)新疆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63 169人,占全区干部的51.25%。多年来,新疆始终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新疆生产建设的主力军。这表明()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立法自治权

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自治的核心内容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A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民族自治的核心内容,D错误;新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管理本民族地方事务,C正确;B与题意不符。

6.(201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二摸底测试)为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快速发展,国家在经济

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内蒙古自治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选C。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故①说法错误,不能入选;民族

地区自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③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7.(2014·福建省安溪、德化高三摸底联考)中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对口支援

省市已组织实施了1 627个援疆项目,投入援助资金153亿元人民币,是前13年援疆工作累计无偿援助资金物资的近4倍,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各省市加大援疆力度()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有利于保障边疆的长治久安 ③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消除了阶级压迫和阶级歧视的根源,我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大援疆力度,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但不是“建立”,①错误;加大援疆力度,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④错误。故该题选B。

8.(2014·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三月考)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已建立起以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为骨干的地方性自治法规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保等各个方面。材料说明()

①西藏自治区具有独立的地方立法权 ②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③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推进 ④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西藏的法制建设成果,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得到法律的保障,故②③正确;①④表述错误,排除,本题答案选C。

9.(2014·天水一中高三入学摸底检测)以下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宗教信仰群众进行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辩论

C.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是有神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既有信仰宗教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C正确;我国坚持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原则,A说法不对;B、D违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错误。

10.(2014·福建省安溪、德化高三摸底联考)最近,西藏自治区发出通知,在全区深入开展

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这表明()

A.我国改造宗教,使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B.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鼓励人们信教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解析:选C。在西藏全区开展和谐模范寺庙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是为了提升僧尼们的各种意识,引导他们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11.(2014·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在2013年全面完成宗教教

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两个专项工作,并按照自愿原则,基本实现宗教教职人员社保体系全覆盖。由此可见()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我国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我国宗教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④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指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这在本题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①不能入选;我国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未改变,故③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12.(2014·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三月考)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

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A.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我国宗教界开展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的活动,进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主体是宗教界,不是政府,排除A;这一活动体现了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D正确,B、C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4·茂名市第一中学月考)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

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

——选自《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蒙古族聚居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把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与维护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有机结合,在政治上,它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国家政令的贯彻落实;在经济上,它兼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少数民族经济自主权,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政策优惠与经济支持;在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它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平等与相互尊重,不仅在全社会被大力倡导,而且得到了切实的落实。

联系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优越性等内容。解题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要求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然后联系教材中符合设问指向的有关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答案: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4.(2014·江门一中模考)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

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 300多处,阿訇4 000多人,满拉6 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 000余人。

你认为宁夏在自身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等知识。解答本题,首先应从材料中把握宁夏的多民族现状,然后结合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知识进行分析。

6.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六

2009级北京(通州)班、天津(商工委)班

区域经济学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一)空间经济学强调地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

(二)空间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

(三)空间经济学是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二、新贸易理论简介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发展过程

(三)新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新经济地理学展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比较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一)区域模型

(二)国际贸易模型

(三)城市体系模型

第二讲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中国的区域划分

(一)中国宏观区域的比较差异巨大为世界罕见

(二)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四大板块的结构和主要经济指标

(二)东部沿海构建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带

(三)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思考题:

1、建国后中国区域划分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3、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什么?

第三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一、“三区”问题

(一)“三区”问题

(二)落后病

(三)膨胀病

(四)萧条病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自动均衡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论

(三)“钟”型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内容解读

(二)六大战略思考

思考题:

1、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3、怎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讲西部大开发问题

一、西部概况

(一)西部的区位特征

(二)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

(三)西部发展的难点和面临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加强协调,有序发展

(二)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

(三)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一体化步伐,积极推动西部城镇化进程

(四)依托“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加快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步伐

(五)创新体制,确立有利于西部资源开发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六)中央和西部的关系要从经济总量为导向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思考题:

1、简述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五讲新型城市化问题

一、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起源

(二)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四)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城市化水平和测算方法

(六)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二、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城镇形成的五个理由

(三)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城市群或都市圈理论

三、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思考题:

1、谈谈对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的理解?

2、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

3、中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第六讲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问题(案例分析)

一、空间定位

(一)经济圈的范围

(二)地理区位特点

(三)基本经济数据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极

(一)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三、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

(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四)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思考题:

1、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的基本设想?

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

第七讲中国模式和亚太区域合作

一、走向世界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经济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大亮点

(二)中国模式正在走向世界

(三)中国模式的六要素分析

(四)不成熟的中国模式

(五)中国模式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六)中国模式、亚洲价值观和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二、亚太区域合作

(一)亚洲和亚太的经济地理环境

(二)充满希望的亚太区域合作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

(四)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解读中国模式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亚太区域合作有哪些特点?

第八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四)全球化的理论争论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一)欧盟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三、世界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

(二)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一览表

(三)世界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四)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欧盟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7.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篇七

1 区域差异衡量及指标选取

对区域差异的衡量通常需从绝对与相对差异两方面进行。本文中,区域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指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科技论文发展的非均等化现象,是反应区域间科技论文发展的一种量的差异;区域科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系指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科技论文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反应区域间科技论文发展速度的差异。同时,区域差异的衡量除了区域间差异外,也包括区域内差异,亦需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方面进行[2]。

为了有效反应科技论文发展水平,我们以国际上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论文的万人篇数进行衡量。之所以选择此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主要考虑到其在国际上的被认可程度、较高的论文质量及创新含量以及对科研实力的标志性意义[3];而以每万人论文篇数进行衡量主要是为了加大区域间的可比性。所用数据主要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09)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8)对各省区的原始统计计算而成。

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较多,我们在此选择标准差方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用于测定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标准差主要测量总体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其公式为:

undefined

在上式中,S为标准差;Yj为j区的万人论文数,j=1,2,3….,n;undefined为各区万人论文数的均值;N为区域个数。S越大,其反应区域的绝对差异就越大,科技论文发展就愈不平衡,反之则绝对差异越小,科技论文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越小。

而变异系数则主要用于衡量单位不同或均值差异很大的样本变异程度,其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Vuw为变异系数,Yj为j区的万人论文数,j=1,2,3….,n;undefined为各区万人论文数的均值;N为区域个数。Vuw越大,所反应区域的相对差异就越大,各区间科技论文发展的速度差异亦越大,反之则反。

2 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间差异分析

比较而言,万人科技论文篇数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各区域的论文发展水平及绝对差异,而标准差则侧重于揭示各区域科技论文发展相对于平均水平的离散程度。而变异系数通过单位均值上的离散度来反映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相对差异。

2.1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分析

通过对1990—2007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万人科技论文数的统计,我们发现三大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从具体时间来看,1997年以前各区之间科技论文的发展差异不是很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但此后区域之间的水平差距急骤拉大,近年来尤甚(如图1)

除此之外,通过对三大区域万人科技论文数的标准差计算(如表1),可以看出标准差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这说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在前期标准差值上升较缓,从1990至1997年仅由0.0797升到0.1592,但此后上升幅度不断加大,到2000年已上升到0.2607,再到2003年的0.4873、2005年的0.7844,至2007年止,标准差值已升至0.9178,可见近几年来东、中和西部的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正大幅增大(如图2)。当然,我们还需从变化速度方面审视各区域间科技论文发展差异。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09)、《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8)整理而成。

2.2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间相对差异分析

由上表1还可见区域变异系数从1990年的0.8464下降到1992年的0.7517,之后经历了间断的升降过程,至2002年其值0.8412与1990年相差不大,说明这段时期区域间的相对差异总体稳定,没有明显的升降趋势。而在2002年后,区域变异系数却稳步下降,从0.8412直降到2007年的0.6534其时间跨度并不太长,这意味着我国区域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尤其是近几年来缩小趋势更为明显。为了更直观地看出此种走势,我们绘制了该期间我国区域万人科技论文量的变异系数趋势图(如图3)。

3 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内差异分析

除区域间差异外,区域内部差异也是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在此我们依然通过对东、中、西各区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如表2)来测度区域内部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09)、《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8)整理而成。

3.1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内绝对差异分析

由上表2可知,我国东、中和西各区内的标准差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内各省份之间的标准差增长幅度最大,由1990年的0.9691到2007年的7.4770,远远大于其他区内各省份之间的标准差长幅。这说明东部各省份之间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且最为明显。而中部内各省之间的标准差表现出平稳增长态势,这说明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稳定性逐渐扩大,期间并不曾出现短暂性、间或性的下降。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标准差在增长趋势方面与中部相差不大,只是在2000年前更具间断性升降的波浪型特征:从1990年的0.0473增长为1992年的0.0817,再下降到1993年的0.0780,再到1994年的0.1005、1996年的0.0976、1999年的0.1682;但在2000年出现再降之后,往后逐年增长较快,到2007年已达到0.7703。

此外,由上表还可看出自2000年后我国东、中、西部内各省份间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均在逐年扩大,尤其是近五年来更为显著,这说明全国各省之间的绝对不平衡正大幅加剧。为了更直观了体现三大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发展,我们绘制了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标准差趋势图(如图4)。

3.2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内相对差异分析

区域内相对差异分析需检视区域内各省之间的变异系数。由上表2可知,东部各省间的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2000年前出现了波浪状起伏,在其后则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东部各省份间科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即其发展速度差在不断缩小。而中部地区各省间变异系数在2004年前呈波浪型下降趋势而在其后则平稳下降,这说明该地区各省份之间科技论文发展的速率差异处于非平稳缩小轨道上,前期处于波动中而近几年来缩小趋势明显。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内各省间的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不规则倒“V”型,从1990年到1996年,变异系数总体上呈增长态势,除1995年出现短暂缩小外,其余年份逐年递增;而自1996年到2007年,变异系数则呈波浪型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西部各省间科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并不规则,以1996年为分界,之前的相对差异不断增大,之后各省间相对差异总体上缩小,但对比2007年和1990年其相对差异却扩大了。为了更能直观反应各区间科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发展变化,我们绘制了研究时段中三大区域各省间的变异系数趋势图(如图5)。

4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科技论文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东、中、西部之间差异显著,且各区内部不同省份间不平衡现状也较明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发展战略、政策差异方面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禀赋、产业集群状况的不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的是由沿海向内地、由东及西梯次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开放和开发在有效释放科技资源存量的同时,也吸引了国外的科研资源,这既培植了大量新的科研机构,同时也使地处东部的高校及其他研发机构获得了大量创新资源支持。不仅如此,东部地区开发所形成的集群战略通过产、学,研联合进一步加大了对创新及科研资源的吸引力,无形中加大了资源向少数区域聚集的态势,锁定了东部地区在创造知识、提高优秀科技论文产出方面的优势。

此外,致力于既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同时又加速技术扩散和转化的科技政策,以及旨在催生创新和促进创新扩散的创新政策在形成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差异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区域间和区域内各省份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科技政策的首要着眼点一般力促少数区域的优先发展,继而寄希望其带动其他区域的平衡发展。此种政策内定的区域发展次序在引导资源流向的同时,也导致了次区域间的差异性政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内和区域间在包括科技论文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度。而创新政策先激发创新再促进其扩散的逻辑次序使其政策着力点先落于聚焦优势资源培植潜在创新,再促进其区域扩散和平衡。因此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先于其平衡发展。

而各区域和省份间的不同资源禀赋在我国具有一定历史性,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中明朗化。人才、资金,甚至文化底蕴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相继成为不同方面生产函数的自变量。科技论文作为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方面,它对资金、人才的需求,以及对社会创新环境和文化底蕴的倚仗造就了其本身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发展,因为不同区省在这几方面的禀赋差别较大。至于产业集群,由于其越来越成为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其非均衡分布在带来创新成果区域化差异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论文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发展。当然,造成科技论文发展差异的原因或许不止于此,这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挑战。

5 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1990—2007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间及区域内各省间万人科技论文数的相关统计,我们发现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东部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而区域间的相对差异,即发展速度差异在2002年前处于波动状态,总体变化不大,而在此后则表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也就是说近几年来区域间的不平衡度正在缩小。而三大区域内各省之间的绝对差异总体上均在扩大,从地区看东部最为显著,中、西部平缓扩大,而从时间序列来看2000年后差异扩大趋势更为明显。至于区域内各省间的相对差异,东、中部总体上呈波浪型减弱趋势,近几年来减弱趋势明显,西部却呈现出不规则倒“V”型,对比首尾年份区域内相对差异并未减弱。至于此类科技论文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在我们看来主要来自区域战略、政策、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等方面。

不断扩大的科技论文发展绝对区域差异,不仅表征了区省间不同强弱的创新能力和潜力,还意味着区省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或许正在加剧,因为科技论文对创新潜力的指示性作用能折射出区省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创新潜能不足将是区省在未来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落后的内在原因。且区域发展过度失衡会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客观上需要着力培植我国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谋求各区省创新潜力的平衡发展。科技论文的不平衡发展现状及趋势或许是我们合理分配创新资源、优化区域创新合作及培养区域特色产业的切入点。

而区域间科技论文发展相对差异的缩小却体现了东、中、西部之间在创新能力和潜力方面的不平衡发展速度差距正趋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处于形成之中,只是收效并不显著。藉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和预测在未来10—20年中,如果我们能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创新资源分配和推动科技和产业分工,在更大范围里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一体化创新网络,则科技创新,甚至经济社会的平衡较快发展将有可能实现[4]。

另具体而言,东部各省份间近年来绝对差异扩大明显而相对差异稳步缩小说明东部先发省份在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方面发展空间依然较大,且带动作用显著,但后进省份需结合自身现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融入创新网络,吸收先发省份的辐射作用,加快自身创新能力建设。中部区域内绝对差异逐步扩大而相对差异在经历小的波动后平稳缩小,说明中部先发省份的知识创新潜力较大且带动作用明显,因此东部区域应充分利用中部崛起和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打造能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增长极,进而实现各省份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西部地区绝对差异呈增长态势但相对差异

并未显露出缩小趋势,这昭示了西部各省份间创新能力的不平衡发展正在加剧。鉴于可能存在的累积性不平衡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需要我们特别重视西部各省份间的平衡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着力打造具有带动作用的增长极,形成少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先发省份,逐步形成各省份平衡发展且不断缩小与东、中部省份的相应差距。

此外,区域差异扩大与缩小过程对科技政策与创新政策提出了诉求。为了谋求最终的区域平衡发展,需要引导资源聚集和催生创新,以形成具有带动作用的增长极。而在区域差异缩小的平衡发展阶段,更需推进资源扩散与创新扩散。因此加强政策针对性,适时调控政策着力点变得尤为重要。而这离不开对区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与判断,可见构建区域发展差异的评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着眼于科技论文发展对创新能力与潜力的指示性作用,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法,以万人科技论文量为基础指标对其在我国东、中、西部间及区域内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并试图探析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科技论文发展,区域差异,标准差,变异系数

参考文献

[1]李朝晖,庄丽娟.中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发展的视角[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43.

[2]潘雄锋,刘凤朝.我国专利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8):93.

[3]张瑞,柏丽,牛全林.从三大检索看我国高校科技论文的发展[J].情报方法,2002(10):48.

8.我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篇八

关键词: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八大区域;协调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13-05

An empirical study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in eight major regions of China

ZHONG Cheng,WU Zhen-hua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harmony is disharmony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ess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zoning of the eight major regions of China,and after empirical study of their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total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eight major regions is low and that the change of the level is relatively slow and that the level shows consistently rising trends after 2004 and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ight major regions is obvious.

Key words: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regional development;eight major regions;harmony;difference

前言

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二条提出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后,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指导原则中又明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终达到“城乡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47%。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显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早已经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践,中西部地区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更加关注城乡统筹的发展。2007年6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最终破解我国城乡二元分割、解决城乡统筹难题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进入实践阶段的大背景下,从区域角度出发,弄清楚我国城乡统筹水平的发展阶段,对于指导我国分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由此,本文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集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试图对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及趋势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为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区域划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区域格局在国家层面大致经历了“2334”的变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用沿海、内地的“两分法”;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期,过渡到三线、二线、一线的“三分法”;改革开放后,通过“六五计划”在沿海和内地区划基础上,加上了“少数民族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和“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重化工基地经济区”的规划,到“七五计划”形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三分法”;到本世纪,我国“十一·五规划”形成了西部地区、东北三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四大板块”的区域格局。

近年来学术界对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如杨淑珍(1990)的十大经济区,顾朝林(1991)的九大城市经济区,杨吾杨(1992)从动态角度把全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胡序威(1994)的六大经济区,袁杰(2000)的七类经济区。本文将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侯永志(2003)的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他们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我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西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黄河中游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大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二)关于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内外不乏这方面相关研究。国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理论:一是空间统筹理论。由以英国霍华德等为代表的田园城市理论、德国勒普克等的城市分散配置理论、城乡结合理论、直接补偿理论及欧盟的空间整备政策构成;二是产业统筹理论。该理论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依据,指出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劳动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问题;三是要素统筹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希曼等提出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源要素应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发展的观点。

国内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历史较短,研究不够深入。在理论层面研究上,李岳云等(2004)研究设计了我国城乡统筹的指标评价体系;李银星等(2006)应用DEMATEL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统筹的社会经济因素;蒋永穆等(2005)就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强化效应和反弹效应,共同规定和制约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朱允未等(2006)在研究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相互关系时发现二者并不存在正相关,相反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还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陈国富(2006)就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设计进行了探究;方杰(2006)认为统筹城乡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实践层面研究上,孙林等(2004)对南京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城乡居民关系是造成南京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单至芬(2006)、陈利昌(2006)、刘奇中(2006)分别对黑龙江、广东和安徽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城乡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湖北课题组(2006)”对湖北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成都就业研究课题组(2007)”对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指标体系、模型与方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根据上文的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城乡统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统筹,二是产业统筹,三是要素统筹。所以笔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包括城乡空间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和城乡要素统筹三个方面。城乡统筹发展应该是这三者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

1.城乡空间结构主要反映在城乡的区位关系上。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中先进的工业、科学教育等服务业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其强大的辐射力直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的富裕,并以资金和技术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条件。同时,外围的农村则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接受城市的辐射,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壮大农村经济。这种城乡区位关系可以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比、城乡从业人数比等指标来衡量。

2.城乡产业结构主要反映在城乡的产业关系上。工业为农业提供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提供化肥、农药、燃料、电力等农业生产资料,同时又为农业提供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市场;而农业为工业提供粮、棉等加工用原料,同时为工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的需求市场。所以,只有实现工农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种城乡产业结构可以用工农业产值比、金融机构短期工农业贷款比、工农业从业人员比等指标来衡量。

3.城乡要素结构主要反映在城乡的居民关系上。城乡的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迁移,这种迁移是由城乡居民关系所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的基础设施、消费水平、居住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村居民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致使部分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城乡居民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融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城乡的稳定。这种城乡居民关系可以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等指标来衡量。

(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衡量我国八大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李岳云、陈勇、孙林的《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构建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对城乡统筹具有重要影响的区位、产业和居民三个方面的11个指标,重新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如下表)。

表1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注:各指标的权重是根据专家的打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所得。限于篇幅,略去了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各指标权重的过程。

(三)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及方法

1.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文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模型Y=ΣWiXi,其中Wi是各评价指标的权重,Xi是各指标实际数值。按AHP法计算确定的相应权重,逐层进行合成计算,计算出综合评价值Y。

2.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对城乡统筹的评价,一个最优的结果就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各种评价指标数值非常接近,此时的评价结果数值应该接近于1。偏离1的程度能够说明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程度,即离1越远,说明城乡统筹的水平越差;越接近于1,城乡统筹的水平越高。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选取了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涉及城乡区位关系、城乡产业关系与城乡居民关系的11个指标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31个省(市、区)2001—2005年的统计年鉴。出于数据的可得性考虑,本文在数据选取上采用的是:(1)财政支出的农村投资以“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与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代替;(2)工农业从业人员比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代替。由于各省市统计年鉴统计口径、方法的不一致以及统计数据的部分缺失,致使上海缺失“财政支出支农投资”数据,南部沿海(海南)、东部沿海(上海、浙江)、北部沿海(山东)、长江中游(湖南)、黄河中游(陕西、山西)、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大西北地区(宁夏、新疆、西藏)缺失“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数据。由于最终实证分析以地区为单位且该指标的三级权重只为0.104,所以认为其对最终结果影响甚微。实证过程应用EXCEL工具进行。

(二)实证分析与结果

城乡统筹包括城乡区位关系、城乡产业关系和城乡居民关系的统筹,这三大关系中任意一大关系的不协调都会影响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通过分别合并八大区域各省份的数据,根据上文建立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和模型,计算出我国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图1是我国八大区域2001—2005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图。

图1 2001—2005年八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对比图

由上图,对我国八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可以做出以下三点判断:一是八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从时间序列来看,2001—2005年八大区域的平均水平介于0.36~0.40之间;空间序列来看,八大区域2001—2005年的平均水平介于0.29~0.40之间。二是在剔除西南地区2003、2004年以及北部沿海地区2004的较大波动之后,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基本依长江中游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样一个顺序变化。三是八大地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剔除西南地区2003、2004年以及北部沿海地区2004的较大波动之后,变化较为平稳,在2004年后表现出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但这种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31个省(市、区)2001—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在八大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整体水平介于0.36~0.40之间。这说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任务还很艰巨,要想真正实现城乡统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2.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变化较为平稳,2004年后有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城乡统筹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大的进展,要扭转这种局面有必要在城乡的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

3.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基本依长江中游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样一个顺序变化。

4.在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三大关系中,城乡产业关系的不协调表现尤为突出,其平均统筹水平介于0.28~0.33之间,然后依次是城乡居民关系平均统筹水平介于0.45~0.52之间,城乡区位关系平均统筹水平介于0.43~0.60之间。

5.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这可以由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的城乡统筹水平仍处于低水平得到说明。

(二)政策建议

针对本文实证结论中我国八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按照“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对促进我国区域间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在理论上加大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在实践上积极推动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国家发改委已于2007年6月7日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充分认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努力促进区域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将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综合考虑,将城乡统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环境,缩小其与城乡统筹水平较高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城乡统筹发展向更高水平协调发展。

3.努力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支出中支农支出比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尽快缩小城乡在这方面的差距,促使良好的城乡区位关系的形成。

4.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各区域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同时,应当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科研投入,构建农产品“产学研”平台,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良性机制,最终形成工农业互动,相互促进的城乡产业关系。

5.深化就业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应当打破长期分割的城乡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取消一切阻碍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和户籍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关系的协调发展。

6.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形成城乡统筹的局面,政府应当制定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确保城乡统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栋生.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36):第3版.

[2] 李善同,侯永志.中国大陆:划分八大经济区域[J].经济前沿,2003(5).

[3] 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

[4] 孙林,李岳云.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及其与其他城市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

[5] 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6] 许绍双.Excel在层次分析法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

[7] 路明.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8] 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9] 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

[10] 徐久平,胡知能.运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大学校园食堂对联下一篇:行政许可法90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