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2024-11-04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精选7篇)

1.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一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信息技术对生活的渗透也可以说无处不及。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也必将继续飞速发展,从20世纪末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硬件方面,比如微电子及生物计算机方面会有巨大潜力。物联网的出现也将引领一次新的革命浪潮。在软的方面来说,互联网将更加趋向于平台化和开放化,未来无线网络会逐渐成为主流,其速度及质量将会有革命性的进步。总之,信息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关键字:互联网;平台化;物联网;web2.0;微电子

信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信息不同于其他实体,也不同于能量。信息可以传播,可以被分享,但信息却不会在这些过程中减少,它只会变的越来越丰富。因此信息的本质便是分享与传播,而非禁锢。

虽说信息是人类诞生之日便以存在,但信息技术被人们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却是近百年来的事了,其最重要的开创事件便是1946年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硬件基础。而后使信息技术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便是1969年原本为美国国防部所开发的Internet技术被推向民间。正式Internet技术的推广给了信息技术灵魂,使之在日后大放异彩。随后网络技术在半个世纪内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带来的是硬件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正如著名的摩根定理所预测的半导体元器件规模将每18个月翻一番那样。

其实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单的在互联网这个范畴之内了,它已经拓展到生物,物理,环境科学,纳米技术,能源系统等等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没有那个产业是不需要信息技术的。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历史及现在,现在主要谈一下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主要几个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将朝着平台化发展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web1.0时代走向web2.0,以及未来的web3.0。互联网最初的发展模式即web1.0时代,其内容的的主导者是专业的网络公司,各种信息的提供主要是专业人员,比如新闻主要来源于记者。这一类模式的代表比如新浪、网易、搜狐,国外的AOL、Yahoo等,其内容来自职业编辑。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无论是早期融资还是后期获利,依托的都是为数众多的用户和点击率,以点击率为基础 上市或开展增值服务,受众群众的基础,决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色彩。

另外各门户网站还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新浪以新闻+广告为主,网易拓展游戏,搜狐延伸门户矩阵,各家以主营作为突破口,以兼营作为补充点,形成拳头加肉 掌的发展方式。

而从03年发展起来的web2.0却迅速的壮大起来,仿佛一夜间爆发了。其实这是网络的必然趋势。首先明确一下web2.0.,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 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 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目前典型的web2.0网站有twitter、Facebook、维基百科、以及著名的Google AdSense系统、个人博客,国内的有新浪微博、豆瓣网以及论坛等。这些网站内容的主要提供者已经变成他们的用户,双方已经变成了一种合作关系,这些网站从内容的提供转变成一个人们分享的平台。因此其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及多元化,也更是实时话,比如Google的实时搜索和twitter可以得到几秒钟前的消息。

在《Google将带来什么》这本书中就从各个方面阐释了Google的发展。正式Google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才使人们在此基础上更容易的合作,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Google也从中获得巨大发展。

可见互联网的信息必将更加开放,而能为此提供基础的公司也将更将成功。

二、微电子及光电子技术将朝更加集成化和高效能化发展

当代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将进入“后光刻时代”。作为微电子的代表,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片上系统日益完善。集成系统将是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纳米技术的推动下,微电子的发展将朝下面方向发展:(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 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 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 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 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微电子和光电子将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发展。

三、网络向高级化、高速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属于信息传输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技术的日趋发达,通信网络的发展也必须紧跟其发展。而大容量存储器,大型数据的传输必然要求网络向高速化及智能化发展。其总趋势是各种数据的融合。

未来网络发展具体有以下趋势: 1.无线网络的普及

众所周知,目前无线网络的发展还很滞后,例如我国的GSM网络,语音通话的传输速率只有22.5kbps。而GPRS技术也只有56~115kbps的速度。对于目前的3G网络速度也不够稳定,种种因素导致目前的移动应用不够丰富,移动网络的普及率不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网络将会不断向3G,4G发展以及更新的技术。

2.能量的扩充

网络的出现,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了继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计算机联网,特别是1994年因特网商业化以来,因特网带来的网络革命的冲击使世人 震惊。用美国人的话来形容:变革之大犹如10次工业革命和基督教改革加在一起发生在一代人之内。因特网造就的电子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继陆地、海洋、天空之 后争先抢占的“新边疆”,因为,谁在电子空间占有优势,谁就会在网络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丰硕经济利益,美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实例。的确,网络技术的 应用,使计算机的能量实现了无限扩充,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因为,一个设计优良的网络能够把联机的累积力量植入每个单机;一部微机所联系的网络越 大,它的用处越多,力量也越强;上网工作时,不是在使用个人的计算机,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无限扩充的庞大计算机。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发展是要将分布在地 球各个角落宽带多媒体业务无缝地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用任何一种接入方式,访问全球任何一个数据库和网络。同时可以和任何用户保持任何方式的 通信交流。另外,网络将超越地球引入太阳系甚至更远的空间。

3.功能的完善

传统网络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在网络安全、规模、性能、提供的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缺陷,未来的网络必将朝着更大、更快、更及时、更安全、更方便的方 向发展。

目前,随着网络上计算机数目的增加,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在目前的IPV4协议下,现有地址中的70%已分配光,明显制约着互联网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现在使用的IP地址有43亿个,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 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000万多一点,由于IP地址不足,许多国家只有采用地址共享、拔号上网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严重制约了 这些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与现在的网络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下一代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网络地址近乎无限,每 人可以拥有1600万个IP地址,几乎可以给你家庭中的每一个可能的东西分配一个自己的IP地址,每个用户的汽车、洗衣机、电话、冰箱等IP地址,在全球 互联网上都是唯一的,让数字化生活变成现实。

网络将更加注重安全问题,目前的网络由于最初的设计等种种因素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对于下一代的网络,安全问题将成为其主要的考量指标之一。

四、物联网的异军突起

首先来说一下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 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将会是未来的一颗新星,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在如此诱人的前景下,已经有国家和公司对此加大了投资力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建设。根据IBM的规划,“智慧地球”计划将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 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其核心思想便是把各种实物的信息数据通过一个普遍的传感器网络汇集起来,然后通过数据的处理及调控从而实现物体的“智慧化”。

在物联网这个范畴内走在最前列的就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其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可以互动。在我们目前的电网系统下,对于电能的使用都是一种被动模式,是根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分配的,不能达到电能的最优利用。另外电力系统的故障也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采用在“智能电网”的系统将会节约30%的电力,智能电网可以优化网络资源的调动,节省不必要浪费,同时它也是一个可以自愈的系统,可以抵抗更多的自然灾害及破坏。

毫无疑问,“物联网”将成为“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它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玉兵.《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2008.7 [2] 《科学新闻》(2008年 9月 第1期 观察思考)[3]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2.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二

1 21世纪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我国的木材和木材工业

木材是当今四大材料 (钢筋、水泥、木材、塑料) 中唯一可再生、再循环利用的生物资源, 它有三个特点:第一:木材可以通过先进的林木培育实现持续开发和供应;第二:木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能源消耗远远小于其他三种材料;第三:木材产品废弃后, 回收和处理比较容易, 可以多次再利用。因而, 现在的发达国家无不拥有发达木材工业, 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大量生产木材、大量使用木材。然而目前我国却在尽力推行以金属代木、以塑料代木, 小到家庭装修, 大到工程建设, 这种做法的理由是:我国木材匮乏, 这样做可以节约木材。这种主张的人只看到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 而钢铁、石油目前好象还不短缺, 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 社会产品需求量增长与资源消耗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据预测:2070年全球将出现金属资源的枯竭, 到2100年全球将出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枯竭, 因此在资源危机以空前的速度向人类逼近的前提下, 以本来已经在大量消耗、污染环境的不可再生资源来代替木材, 显然是很不明智的。笔者认为:21世纪在利用木材上要转变观念, 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合理利用木材、努力寻找木材替代生物资源、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资源来发展木材工业, 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林业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它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 同时它也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保护天然林, 限制采伐木材, 那么今后我们还要不要发展木材这一独特材料的利用, 要不要大力发展木材工业?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木材的需求可以促进林业的发展。木材的过度消耗会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但事情还有另外的一面, 即只要政策得当, 不断扩大木材的需求和木材工业的发展将会对林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刺激的支持作用, 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林业先进国家已经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即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实现发达的木材生产, 建立发达的木材工业, 大量地生产木材, 力争实现木材的大发展;第三:在21世纪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林, 适度增加木材进口, 努力寻找木材的替代生物原料等来逐步实现木材的供需平衡, 最终促进木材工业的大发展。

2 木材的高效利用是21世纪我国木材工业发展的目标

木材高效利用有三层涵义:第一:合理利用;第二:综合利用;第三:节约利用。目前我国木材的利用率较低, 平均在50%左右。世界上木材资源消耗量大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木材高效利用的途径, 林业发达国家的木材利用率一般都在80%以上, 有的国家如瑞典木材利用率已经超过了90%。因此, 我国木材高效利用研究和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试想, 如果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能由现在的50%左右提高到2013年的发展目标80%, 则每年可节约原木6000多万立方米,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的话, 2013年我国的木材供需将有可能基本持平, 木材工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

3 21世纪我国木材工业的研究和发展思路

当前, 我国木材工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资源、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形势下, 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技术使我国木材工业从整体上一个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21世纪我国木材工业研究和发展重点是:

3.1 紧跟国际先进科技的发展,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

算机技术, 提高国内木材加工设备的总体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 高效节能, 扩大生产规模。

3.2 发展短周期工业用材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速生材、小径材替代天然大径材和珍贵树种材的功能改良和重组技术。

3.3 研究和开发非木质材料的加工利用技术, 发展国内和本地区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搞好木材替代原料研究和开发。

3.4 加快木材工业胶粘剂的研究开发, 加速“无胶”粘接技术、无公害胶粘剂的应用和推广。

4 21世纪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21世纪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 不断改进现有的防治办法, 对木材加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和噪声等不利于人类健康、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并能够尽快解决, 最低限度地降低危害, 实现木材工业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木材工业是林业体系的支柱产业, 木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决定着整个林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就21世纪我国木材工业的认识、综合利用、研究和发展思路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了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三

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多来源于一线岗位,接受成人教育的直接动因就是更新知识,适应岗位需要。因此,我院在开展成人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均能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采取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模式

成人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和全体国民服务,为其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成人特点,在办学层次上,我院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合办)、本科、专科,非学历教育包括各种短期培训班、专业证书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共他形式的岗位培训;开展多渠道办学,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政联合。对在校脱产生,加强其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知识型应用人才;对于业余学员、各种短期培训班学员,注重应知应会适用型教育,以更新扩充知识。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遵循市场需求性、超前性和可行性的标准,我院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若干专业,从而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确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

成人教育的对象来源于社会的各条战线,社会和个人的不同需求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我们教育和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能迎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挑战关键在于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要以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和勇于开拓的人才为工作目标,必须牢固确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为此我院明确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成人教育工作的中心,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严把教学计划关。我们重视对教学计划的研究,要求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既体现成人特点,又要考虑社会需求,并逐步调整完善。

2、严把教学大纲关。我们要求每门课程,必须按教育部要求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和学习层次的教学大纲,教师按编审的教学大纲施教。

3、严把教材关。对教学计划所确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学院组织教材评审,优选教材。

4、严把任课教师关。学院对任课教师采取择优聘任和试讲制度。对上课效果差、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由教学督导团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耐心的帮助与指导,促使其不断改进。

5、严格考试关。一是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二是加强试卷的组织管理工作。三是加强监考力量。要求监考人员忠于职守,严格执法,院领导、教务科及督导团派人随时巡视检查。四是加强考场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对考试舞弊学生,坚决处理。

6、严把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关。学院领导及教务人员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教学评估,即时制定整改意见。

7、执行“滚动、分流、淘汰”、“弹性学制”制度,对教育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办好成人教育的组织保证

成人教育系统运行的好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学院领导重视学院管理队伍建设,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高效的管理队伍,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必要保障。

二、我院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

成人教育是一种极具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可以为人的一生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人们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需求,它体现的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特征和原则,具有多对象,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必须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观念、模式和方法,组织适合社会发展和成人各种需求的活动,牢固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观念,根据形势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的状况,设置教学目标,并不断充实完善更新。

(二)教育内容现代化

根据社会的发展,成人教育的教学目标应从“适应现在”转向“既适应现在又适应未来”,从“主要满足就业”转向“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上来。成人教育应以引导学生进行课题开发,训练预测未来技能为主,着重于创新思维方式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成人教育要突出知识新、技术高、信息快和应用性强,既需要突出目前科技的新发展又要注重将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从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四个方面构建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内容。

(三)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成人教育应充分利用远程教学、网络教学,把多媒体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快捷性。在教学管理中,要倡导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课题式,推行因材施教、发现探究和成功教育、和谐教育。

(四)师资队伍现代化

成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此系统运行的效果取决于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育者的质量。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占领培训市场,培养合格人才起着关键性作用。成人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上要有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信息驾驭能力和教育预见能力,同样要经常进行知识更新并拥有最近、最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选聘部分兼职教师,加强成人教育与企业和生产实践的联系,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

认真做好产、学、研三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今后成人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师通过深入社会经济实际,针对社会各部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科研不仅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密度,打破学科界限,涉猎更多学科领域,开拓知识视野,而且可以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科前沿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于教学过程,做到既讲理论又能示范,大大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五)管理水平现代化

管理方式现代化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者的政策水平、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都至关重要,因此,管理人员要注重研究成人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学习新技术,将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于管理当中,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其次,要加强成人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此要加强机构建设,制定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是实行严格管理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保证。

三、我院办学的几点体会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即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关系;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关系;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同成人教育的关系;发展规模与提高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1、社会效益是成人教育事业永恒的追求。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只有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

2、要始终坚持以学养学方针,将成教大部分收入都投入成教事业的再发展。

3、主动满足行业人才需求,积极适应地方发展需要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4、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5、教学质量始终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为此,我们一直强调发扬“严格、严谨、严肃”的“三严”作风,严把入学关、考试关、毕业关,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4.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四

展望今后一段时间的世界经济形势,我认为,亚洲经济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抵御经济放缓和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将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美国经济由于经济基础良好,在消除“9·11”事件的影响后将会走强。

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海运业将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将在世界贸易领域里进一步发展、壮大。

航运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不断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将导致成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等适箱货源的增加,使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必将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对航运需求产生影响。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运输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运力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含量高的集装箱运输、液化气和化学品运输将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从蒸汽机的产生,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船舶建造一直是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方式、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是在它产生不久即投入到造船、建港及国际航运之中,我相信,今后将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在船舶中得到应用。由于各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服务对象对于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于安全、防止海洋污染更加关注以及船舶经营者努力降低成本等因素,决定了21世纪船舶技术将向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快速化及防污性能良好的方向发展。

及时、准确、全方位服务是航运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客户对航运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强烈要求航运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快捷、更加可靠、方便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并进一步要求承运人提供所谓的“无缝服务”,从包装、陆运、集运、海运、报关、分包再到陆运、交货提供完整的运输服务体系,并对所有点到点的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控。

航运业竞争将愈演愈烈,参与竞争的企业不仅包括班轮公司,也包括中间代理商、内陆运输企业等。要想在未来的环境中占据优势,获得成功,必须保证其服务水平不仅能够达到基本要求,而且还能提供增值服务,同时在信息系统及物流管理技术上要具备领先地位。

中国航运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将给中国航运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外政

治、经济环境明显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运输需求将会明显增加,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货源。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将进一步改善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使中国港口和航运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三是中国航运市场化进程将加快,促进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中国航运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航运业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适应WTO规则的水运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要为中外航运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二是中国港航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人才诸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竞争能力不强。三是中国水运基础设施一些方面还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港口和航道还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

船舶运力结构将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际航运市场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大大促进了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船舶结构逐步优化,船舶艘数由37万多艘降到26万艘,船舶载重吨位由3000多万吨增加到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贸易运输的船队发展到3700多万载重吨。一些国际航运公司进行了优化重组,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集装箱船和特种船舶加入我国船队,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轮中名列第7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航运的主力船队。

港口建设还要加大力度

国际航运业和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需要,大大促进了沿海港口建设,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已有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2400多艘船舶。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780多个。2000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近22亿多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近6亿吨。我国港口能力紧张的状况初步缓解,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还不能满足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港口建设和结构调整将在世纪之初展开。

集装箱运输将大力发展

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保持超过25%的增长速度,2000年突破2500万标准箱。从我国大陆港口开辟的国际班轮航线有300条,每月3000多个航班。我国大陆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TEU。随着贸易的逐步扩大,运输集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潜力巨大。

21世纪中国航运政策的调整方向明确

推进航运市场对外开放,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面对来自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加快立法进程,培育市场机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为中外航运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促进我国水运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外航运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港口服务

我国将继续加强港口、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主枢纽港的建设,相应发展地区性重要港口,适度建设地方中小港口,逐步拓展以现代综合物流为中心的现代化港口功能。要大力改善主要大江大河出海口航道及主要枢纽港航道的通航条件,加快建设集装箱、散货大型深水码头泊位,适应国际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建设、改造集装箱枢纽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和喂给港。要加快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和功能开发,使港口区域逐步形成工业、商贸和物流中心。

加快科技创新,优化航运业结构,促进航运的发展

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鼓励科技创新,我们将积极推进航运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推动远洋、沿海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液化气船、汽车滚装船;推动内河船舶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内河自航船、顶推船队、江海直达船、集装箱船;二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动水路常规客运向高速化、旅游化、客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推进煤、油、粮、矿等散货专业化运输系统,提高船舶平均吨位,发展规模运输;三是加快航运企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积极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

5.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 篇五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对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出如下战略性前瞻:

一、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是以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为三大支柱的语文教育。语文首先必须姓“语”,但由于三者侧重点不同,语文教育将形成多种模式、多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这些模式、风格和流派都将在新时期的实践中接受检验。

二、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且把语文教育和受教育者广泛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各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都应该是语文教育中的应有之义。但随着学段的递增,四者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小学初中,或许是以文字、文章为主,在高中或许是以文学、文化为主。

三、未来的语文教育随着电脑和多种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成为现实,读写听说的内容和方法会出现新的变化。诸如方字符号的标准化、语音的`标准化、印刷文字的阅读能力和屏幕文字的阅读能力并重,文字检索能力和电脑检索能力并重,汉字书写能力和文字编码输入能力并重,用最经济的文字传达准确而丰富的信息的能力将被人们高度重视,文字材料和激光软盘教材并存对课堂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为练而写和为需而写并存对写作提出新的要求,如此等。这种变化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的出现一样,是新世纪孕育成长的新生儿。

四、未来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道德素养,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单凭满腹经伦、能说会道将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6.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六

朋友,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21世纪已向我们走来,新世纪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先练好自身的内功去迎接挑战,还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抓住机遇, 新的代替旧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刚开始人们采用火石生火煮饭,后来火石被火柴代替,再到后来火柴又被打火机代替。手工作坊被机器自动化取代,马车被汽车飞机取代,社会在一步步向前发展,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朋友,以上的种种被代替说明什么?随着社会发张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高科技的产品必然会淘汰陈旧的产业。那么人也一样,旧观念也将被新的观念所代替。要不被替代,人的观念要超前要先行。

80年代,如果你敢去摆个地摊或去开个实体店,那么在那时候你已经算是富有了;90年代,如果你相信股票,买了原始股,那时候的你已经是富翁了。

马云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凭着他超前的眼光,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敢为天下先,他创造了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后来又有了淘宝网,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他也曾经在2010年的一次招商会上说过:如果你不做电子商务,5年后你更后悔。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也曾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21世纪刚开始,电子商务已经遍布了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创造财富的例子已经太多,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今想在互联网里竞争,已经很难了。但是还有一个领域,那就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7.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财务会计,发展,会计信息化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一切,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 真正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力量只是近几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发明。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新大陆, 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而进入20世纪中后期, IT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 人类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信息经济时代。我国已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基本国策。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会计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会计必须不断适用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 不断利用新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创新, 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改革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 变革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模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新型的会计信息化体系, 是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也是目前会计学面临的新课题。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 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说,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 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 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 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 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 这与以实现会计核算业务计算机处理为目标的会计电算化不同。

2.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重构会计模型。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 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 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公司”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3. 会计信息化将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上, 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 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纵向上, 不仅包含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 还包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由此可见, 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 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 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 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同时, 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性和开放性, 将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主动性和实时性。会计信息化使企业内部人人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处理者和使用者, 会计信息将通过网络系统接受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 传统以簿记为主的会计组织也将改变, 甚至不复存在。所以,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 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 它更应该代表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二、会计信息化产生的条件与动力

1. 会计信息失真等现实问题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在规定各项经济政策时缺少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 使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资金总量和财务成果表现出来的清偿能力和变现能力缺乏正确认识, 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解决问题, 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会计信息化。

2.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型之间的矛盾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内在因素。

信息社会里, 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要求会计要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传统会计模型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是与工业社会的经济环境和手工的信息处理技术相适应的, 这与信息社会对会计核算、管理、决策的要求相差甚远。传统的会计处理程序和规则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不适应和不协调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内在原因。

3. 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为了生存和发展, 企业会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 改造传统会计, 提高财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速度, 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4. 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 必须首推会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因而,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并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必须首推会计信息化建设, 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 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具有开放性, 能利用网络技术对信息发送与接收, 达到内外数据共享, 为其它相关的部门、行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但现行的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必须构建信息化会计。

三、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1. 会计电算化的局限。

(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有20多年, 它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因此, 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 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这种工具论的思想导致会计软件的开发思路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 只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 替代手工处理方法, 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 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并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同时, 目前的会计软件由于过分强调会计人员的习惯, 使得这种会计软件变成了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傻瓜”型软件系统, 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看到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面, 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和分析的一面。这样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照此下去, “现在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教育, 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极为致命的。会计电算化是工业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 按其理论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重在满足内部管理的、封闭式的系统, 是企业内部的一座信息孤岛, 与企业外部社会信息系统相互隔绝。这种系统即使实现了网络化, 也只是一个孤立的资源贫乏的局域网络。这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落后了, 我们必须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 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2) 会计电算化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如, 网络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虚拟公司”的出现, 使会计基础理论之一的会计主体假设产生了动摇。虚拟公司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组合而成, 各个独立的企业可以在虚拟公司开展业务之前组合, 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 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组成虚拟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分合迅速, 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方。虚拟公司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个人联合在一起工作, 待业务完成后立即解散。可见, 虚拟公司与传统的实体公司在组织形式和业务经营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但在网络上它又确实是一个公司, 并且在经营着业务, 那么就必须要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反映。因此, 有必要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转变为多重主体假设。同样, 由于虚拟公司是临时性组织, 时分时合, 经营期间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对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基础理论都将产生强烈的冲击。

2. 会计电算化的未来——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 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 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系统, 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 信息高度共享, 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 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在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之际, 由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 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旋律。会计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3.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

会计属于上层建筑, 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 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 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4.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 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 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 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 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 以减轻人们的劳动, 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 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 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 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MIS) , 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 (AIM) 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 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企业为赶上时代步伐, 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竞争能力。未来企业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信息的竞争。这就需要开发与应用事前有预测、决策, 事中有规划、控制, 事后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的普及, 信息技术方法的更新, 公用数据交换网络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为企业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目前, 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 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 而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 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因此, 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 以核算功能为内核, 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如何全面实现会计信息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进程相对较为落后。如何把会计信息化推向全面实施, 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是一项艰巨、长期而宏伟的任务, 也是会计发展史的一个质的飞跃。笔者认为, 目前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 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 会计行业地位偏低, 使得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要适应新时期的会计发展需要, 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 国家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针对我国人才供给现状,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方面, 要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 为企业、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再教育工程, 以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建立起一支素质高、技术硬、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常规且结构化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将由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完成, 会计人员应更多地从事那些非结构化且非常规化的会计业务, 并完成评价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工作。因此,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包括:管理学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信息技术科学中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系统理论方法科学和实施管理科学的系统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软件工程、IT治理等等。从而培养会计人员的以下几种能力:沟通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能提供信息, 而且能与企业高层领导和其他管理者交换信息, 建立有意义的关系;战略性和关键性的思考能力:能够将会计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联系起来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关注企业客户和市场的发展: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满足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建议;为关联信息提供科学解释:能够为互相有内在联系的会计、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提供科学解释;技术熟练:能够熟练地利用会计和信息技术, 并推动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制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各种规则。

2.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 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一个是要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 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说, 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体现。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应有之意, 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 就是加快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3. 加强企业内外的互动。

由传统会计发展到信息化会计要求沟通方式由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交流, 思维方式由线形转化为网状。这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种互动状态, 互相借鉴、互利合作、及时反应、借脑借力,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互动成为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动力和源泉。因而,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会计及管理软件开发商, 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 企业内部组织成员之间, 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之间等的互动, 通过各方互动, 共同推进会计信息化。

4. 做好软件系统开发。

(1) 逐步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计算机作为使用工具, 应该突出如何提供快速、准确、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决策信息, 如何更透彻地描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 当前的财务软件应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 即会计核算子系统和管理会计子系统, 前者侧重于向企业外部提供有关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信息;后者则侧重向企业经营者及各层管理部门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预测、决策信息。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 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而要有效地控制“三流”, 单靠财务部门使用软件是不够的, 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其业务信息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 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 财务软件必须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扩展, 建立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接口, 彼此共享, 做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 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 才能真正从全方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

(2) 全面实施网络化管理。财务软件不是财务部门单独使用, 而是各部门协同共享, 这必然要求财务软件网络化。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调, 远程报表、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 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 实现集团企业对分支机构的集中式财务管理, 它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 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网络财务软件是基于网络计算技术, 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 能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软件能够在局域网和广域网范围内整合使用, 适合远程应用, 支持电子商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大量先进的高新技术, 为开发与应用网络财务软件奠定技术基础, 基于Internet/Interanet的WEB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和三层结构组件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开发网络财务软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另外, 防火墙 (Firewall) 技术是实施网络财务软件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 它可把企业的内部网与Internet隔离开来, 作为企业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5. 逐步建立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审计。

(1) 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 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大部分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和措施失去了作用, 产生了新的控制内容、新的控制手段和技术。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容包括:组织与管理控制;系统日常操作管理控制;系统维护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网络的安全控制;应用控制等。

(2)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内部控制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审计目的、内容、手段也发生了改变。由于企业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互连接成为计算机网络, 审计单位需将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联到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上, 审计时, 审计人员在自己的终端上就可以调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进行审计。因此, 必须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规程, 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系统开发审计、应用程序审计、数据文件审计等内容。

6. 做好规范化监督管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为保证会计信息化全面实现和顺利开展, 各级财政部门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宏观管理中具有法律的领导地位和职责。会计信息系统的宏观管理是国家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应从制度、软件、人才等多方面予以引导和支持。包括:制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制定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规章及专业标准;评审会计核算软件;大力抓好人才培养;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五、结论

综上所述, 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跨入信息时代, 信息化正渗透到各个行业, 我们既要满怀热情地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 又要正视会计在此环境下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更要有勇气积极投身到会计的变革浪潮中。只有这样, 会计才有可能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瑞金, 蒋砚章.会计信息系统[C].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C].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杜美杰.信息系统与会计内部控制[C].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段景泉, 朱思泽.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监督检查[C].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1

[5].胡元木.信息资源会计研究[C].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6].喻世友, 祁军.全球总经理学[C].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7].杨大立.会计信息化诠释[J].会计之友 (中) , 2006 (12)

[8].任晓红.试论会计信息化[J].太原大学学报, 2005 (02)

[9].廖治宇.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现状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8)

[10].单涛.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财经界 (下半月) , 2006 (08)

[11].树友林.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09)

上一篇:学校学生的安全检讨书范文下一篇:我身边的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