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2024-09-07

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1.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超过2400多万,大学生就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里边,学习成绩占据了很大比重,但是愈演愈烈的逃课现象却令人担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皆为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从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来看,从大一到大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但是以大二的居多,大一的步入大学不久,可能延续了中学的学习惯性,依然能够每天去上课,大三的很多都已经开始准备考研,所以为了巩固基础知识上课的频率也变高了,大四的很多都已经考研成功或者已经找到工作,而且大四的课已经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逃课现象。在逃课的人群中,以男生居多,大多数男生逃课时要么去打球要么在宿舍上网玩游戏,但是逃课去学习的所占比例很少。数据显示,很少有不逃课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逃课的经历,他们表示,有时自己因为一些事情来不及找辅导员请假,所以只能选择逃课,而且逃课很少被查到,这也导致了很多人逃课行为的发生。同学们逃课最多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马哲、毛邓等公共政治课,这些课讲的和实际生活关系不是很大,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且老师的讲课方式过于呆板,调动不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老师的年龄也与学生的逃课多少有一定关系,很多学生喜欢年轻老师的课,因为他们觉着和年轻老师的年龄差距小,在很多方面有共同想法,存在共同语言,而且年轻老师在课堂上能和学生很大程度上进行互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而也就提高了。对于逃课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逃课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而问到他们如何看待逃课现象时,持各种观点的人数差不多。持支持态度的人认为大学生是独立的,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绝对是否上课。不支持逃课的认为大学生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而对于逃课行为持无所谓态度的人认为,逃不逃课关键看自己的心情,想去就去听,不想去就不去,很随意。

问及如何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时,很多人表示学校应该改变教师年龄结构,多多吸收新鲜的年轻教师资源,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上课时风趣幽默一点,多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会减少学生逃课的频率。根据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补课避免的问题,在我看来,我们不是不可以逃课,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找出足够强大的理由,如果我们逃课时做的事情能够比我们上课学到的东西还多,那我们可以逃课,因为我们有重要的事去做。但是我们不能逃课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比如窝在宿舍睡觉或者玩游戏,因为这些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很颓废,既不利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也不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那趟会让我们变得毫无斗志,对生活没有激情,更别说会有什么美好的未来了。同时我觉着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学生出勤的考察,虽然大学生自主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毕竟是学生,是学生就会有很多地方自制力不强,所以学校有必要多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通过管理限制学生逃课,这样才不会让大学生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身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能力管好自己,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不是睡觉和玩游戏的地方,我们应该把大学当作我们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的地方,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这样,等到我们毕业时也能毫无遗憾的对大学说声再见。

经济学院国贸1班孙泉泉

学号:20110210104

2.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1) 调查的目的。通过对小学生生活习惯和节俭意识的调查, 分析和研究小学生这一群体的生活习惯状态和节俭心理, 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从而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打下基础。

(2) 调查的方法。采取了座谈、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我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各选取了40名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显示, 小学生大部分在家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俭意识, 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且没有及时纠正过来, 部分学生也并不认为这些做法是浪费的行为, 是不节俭的表现。其主要表现特点是:

1. 节约用纸基本形成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基本上能形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节约用纸的意识与行为比较好。浪费用纸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 主要是这部分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淡薄。

2. 浪费水电现象较为严重

尽管学生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水电, 但由于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家庭习惯的影响, 浪费水电的现象还较严重。在调查过程中, 有学生反映, 在学校都知道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 但在家里, 连父母都嫌关来关去很麻烦, 他们也就跟着习惯了。调查显示, 不规范用水电的比例比较高, 部分学生甚至不懂得水的循环利用。

3. 节约粮食意识较为薄弱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 学生浪费粮食现象普遍, 节约粮食的意识较淡薄, 且年龄越小, 浪费现象越严重。

三、产生浪费现象、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

1. 节约意识不够强, 浪费现象仍存在

学生在校虽不断地接受有关节约各种资源的教育, 但由于教育的力度不够, 不节约资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且节约意识不够强。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较好, 生活质量较高, 将在家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 间接影响了他人。

2. 家长影响较严重, 无意浪费成习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家庭生活日趋高消费、高品质。家长对于用水、用电和各种资源的节约使用比较忽视。很多家长为在生活中图个方便、省个麻烦, 不随手关灯、长流水洗手洗脸、电视机长期待机等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习惯成自然, 孩子也就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复制着浪费的习惯。

四、教育对策

1. 用数字感化学生, 唤起其节约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够强, 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责任。要学生从小树立节约意识, 并付诸行动, 必须三方齐抓共管, 落实措施。

(1) 教师可通过品德课堂上强而有力的例子说明, 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浪费是如此之大, 资源流失如此厉害。如美国曾经公布一份纽约家庭节水措施实施后的详细资料:刷牙时水长流用水量是38升 (普通可乐瓶为1.25升) , 但短时冲刷用水量为2升, 可节省水量36升;洗手时水长流用水量是8升, 如果用盆洗, 用水量是4升, 可节省水量4升;淋浴时, 水长流用水量是95升, 冲湿后抹肥皂, 再打开水龙头清洗, 用水量是34升, 可节省水量61升……可见长流水带来的浪费是很大的, 如果我们勤开勤关水龙头, 节水量是相当可观的;假如我们洗碗、洗手、洗脸还用传统的办法——用盆洗, 那么就能节约更多的水。只要每个家庭都能想着节水, 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节约用水, 不仅能控制城市用水“高消费”, 家庭也能在水费提高的情况下, 因节水而受益。

又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用电方式都与大气的质量息息相关, 节电既是节能又是减少了空气污染。节约1千瓦时电少消耗330~400克的煤, 就能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二氧化硫。注意随时关掉不用的灯和电器, 不开长明灯等节电的行动都可以减缓地球变暖, 阻止酸雨危害, 防止大气污染。只要人人都有节约意识, 才会有节约的行动。

(2)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检测图表、调查卷跟踪记录, 例如每月水、电度数的对比、节约用水用电多少, 省了多少钱, 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多少能源。在数字的面前,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节约的好处, 从而树立牢固的节约意识。

2. 用活动激发学生, 促使其养成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 必须靠长期的行动形成习惯。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节俭”当作一种生活时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便可剔除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和行为。

在学校里, 可以通过组织富有特色的班队活动, 号召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争当“环保天使”“绿色使者”“节俭大师”“回收专家”等, 在校内掀起“节约大行动”高潮。并可结合日常的各项评比, 将节约行动进行到底, 促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杜绝浪费现象。在社会上, 教师可结合“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 组织相关宣传、庆祝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节约资源的做法。

偶尔节约不难, 难的是由始至终地坚持节约。所以, 学校和社会都可以不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废品回收活动, 让一些本来可以变成无价值的东西再次发光、发热,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平时多注意收集资料, 养成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回收活动后, 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展现回收后的成绩, 令学生感觉回收工作是实实在在地进行, 人人都应该参与。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到边远的、落后的山区参观, 了解当地的孩子连温饱都无法保障时, 体验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看到晚上到处一片黑暗, 知道日常每人节约一度电, 就可以帮助很多人在黑暗中重见光明;知道要用一滴水, 必须走上几十里的路时, 就明白到节约水是多么重要……

3. 用学生影响家长, 使教育得以巩固

虽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但孩子对家长、家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生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平时对于节俭要求不严;也有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差, 平时很注意节俭。我们可以以孩子的做法、习惯反过来督促家长, 达到影响家长、影响家庭的作用。

例如, 可以提倡家庭实施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 Reduce——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 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 保护自然。在这五个概念中, 前四个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校可以通过评选绿色家庭, 让学生把这些新的生活方式、节俭方法带回家, 共同创建绿色家庭。不一定每个家庭都能做到, 但重要的是通过提倡和参与, 可以使这种全新的节俭意识影响所有的家庭, 其效果不言而喻。

3.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三

摘 要 本文阐明了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伦理和社会分析,不仅是关涉竞技体育发展和人类安身立命的问题,同时为全面辨析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更理性地理解体育在个人生活中的价值,无疑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不道德现象 伦理 社会

一、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划分

(一)关于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首先应分析什么是道德行为,这里的道德行为不仅指有道德的行为,而且涉及是否道德的行为。它与非道德行为相对,“一般来说,一个行为被实施了,并造成对他人生命和社会利益的损害,它就可以从道德上被评价,就成为一种道德行为”。当然,道德行为的意义还包括对他人生命和社会利益有利的行为,它既包括(有)道德行为(狭义),又包括不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则专指那些对他人生命和社会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不道德行为的表现即为不道德现象,故以下我们对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考察,很多是从行为的意义进行切入的。

道德评价是从善恶的角度出发,考察社会及其制度、行为活动,以及微观主体的道德性,不道德现象就是这种评价的负面与否定方面,不道德现象通常被视为道德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有着一定的联系。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而造成影响或危害社会相当部分人员正常生活的问题”。普遍性的道德问题常常演变成为社会问题。竞技体育中很多社会问题在伦理学的领域中被视为道德问题,伦理学研究竞技体育中的社会问题的视角主要着重于:人权维度以及竞技体育伦理冲突下人们行为的价值反思和探寻道德共识的方法,并涉及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协调(包括道德教育和制度保障等)。

(二)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行为)的分析角度

对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行为)分析的一个重要角度,即从社会伦理到个体道德进行切入。

区分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道德主体,其意义首先在于为考察、分析不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视角。从行为主体来说,不道德行为的类型,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两分法是把不道德行为分为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两个维度的不道德表现(实则还有组织、集团层面。组织、集团的行为其实是其内个体行为,意识的反映,故此把组织、集团这个层面归结为个体道德)。三分法实则是二分法的深化和细化。在此,我们把竞技体育中的道德主体按三分法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①宏观层面:这包括竞技体育总体发展取向、竞技体育中的制度与政策安排中的道德问题,对竞争失败者的非人道对待,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中的性别、种族歧视、民族主义,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反映到竞技体育中的道德问题等。②中观层面:主要指各省市之间,各运动队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反映出的道德问题,以及金牌战后面不合理的人才流动、地方本位主义、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中造成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有的是集团、地方之间的,有的是集团、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国家利益与地方局部利益的矛盾)。目前,从宏观和中观的层面对竞技体育进行道德考察还处于薄弱环节。③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中的个体道德而言,这是传统道德考察和评价的主要方式。

(三)中观和微观层面不道德现象(行为)的划分

从上文分析可知,竞技体育中的不道德行为从广义来说包括了宏观的社会不道德行为以及中观和微观的组织、集团、个体不道德行为等几方面的内容。因宏观社会伦理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等,这也是政治学和制度学的研究范畴。故在本研究中我主要对竞技体育中的微觀方面——个人有关的不道德行为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

从微观层面竞技体育不道德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表现是否具有分开性,竞技体育不道德行为可分为公开性的和隐秘性的。

按是否有获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和意图性,竞技体育不道德行为可以分为利益型的和非利益型的。利益型不道德行为还可以根据具体动机的不同,将其分为逐利型、徇私型和因公型等。逐利型不道德行为是个体为了追求政治或物质、钱财、名誉、权力等而进行的不道德行为;徇私型不道德行为是出于人情关系的考虑而徇私舞弊;因公型不道德行为是个体为某一单位谋取利益而从事不道德行为。如起因于从众、心理宣泄、酒精等的粗野行为,乃至球场暴力等,其发生主要受一定的道德修养、个性心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和驱动。

根据危害程度,竞技体育不道德行为可以分为较轻微的,一般的和较严重的(包括已经触犯刑律的)。

二、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

(一)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形式

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形式较多,本文只对球场暴力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运动竞赛变得更加紧张、激烈了,尤其是那些身体接触性对抗项目,如足球、篮球、橄榄球等。浓重的职业性、商业性、政治性使得原本纯洁的体育竞赛异化,各种冲突不断激化,导致了运动场上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球场暴力作为影响球场和社会安定的隐性因素,一直是困扰国际体坛及世界各国政府的体育社会问题(朱小平,1998)。它不仅危害了人类自身的安全,还违背了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杨继林,2001),成为破坏人类体育文明的杀手。

(二)球场暴力的定义

发生在球场的任何意欲或已经造成自己及他人身体上、精神上伤害的行为,以及毁坏私人或公共财物的行为均被称作球场暴力。

(三)球场“动粗”是社会安全阀吗

在现有的资料中,针对球场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球迷或观众与球员身上,以探讨导致球场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或制止暴力的措施。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出发,如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它学科等,形成一家之言,因而具有局限性。由于球场暴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暴力只是这种社会现象呈现的方式,如果只研究暴力呈现的方式,而不去研究暴力产生的政治、经济、心理、文化和社会等原因,就无法科学地认识球场暴力。如果在研究球场暴力时,每一学科只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排斥其它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那么这种研究是不完整的,也是欠科学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对球场暴力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在此就球场暴力与社会安全阀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即球场暴力与球场之外的社会暴力或社会稳定有何关系。

1.球场暴力减少了社会暴力

(1)本能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及其他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为该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有人类都有一种死的本能,有时指“死的愿望”。这种死的本能在一个人的心灵里以破坏性能量的形式存在。如果不有意识地释放这种能量,最后它将越积越强,并以侵犯自己(极端的形式是自杀)或侵犯别人(极端的形式是谋杀和暴力冲突)的形式不由自主地加以释放。控制这种潜在的破坏性能量的唯一方法是,通过有表现力的攻击性活动安全地释放它。这种安全的释放叫宣泄(catharsis)。

该理论被研究者运用到体育运动时,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比赛和观看比赛可使运动员和观众安全释放或排除天生的攻击性能量,尤其是接触型运动。

根据本能论的观点,人类具有攻击性;运动,尤其是接触型运动,为人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表达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出口”。所以在本能论看来,球场暴力和球场之外的社会暴力之间是一种“U”形关系,也就是说球场暴力越多,就意味着球场之外的社会暴力越少,反之亦然。由此看来,本能论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控制和调剂社会中的攻击性行为。但是很明显,这种理论存在着如下缺陷:首先,没有研究证实人类的侵犯行为是生物意义上破坏性能量的产物(杰•科克利,2003);其次,从经验层面上看,本能论并没有区分球场暴力实施者和球场外的社会暴力实施者。再次,本能论“总是指向男性的侵犯行为,而忽略了女性和女性行为中释放攻击性本能和冲突的方法”(杰•科克利,2003)。

(2)社会安全阀理论

社会安全阀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塞(1956)提出的。它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它是指各个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积蓄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着“安全阀”一样的功能。它强调消除心理紧张在解决社会冲突、排除敌对和不满情绪中的作用,并根据心理学关于对立、紧张情绪可通过向替代性对象发泄而予以消除的观点,提出了安全阀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替罪羊机制,但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冲突问题。在社会安全阀理伦看来,球场暴力就是一种替罪羊机制,它减少了社会暴力,这与本能论相同。

2.球场暴力增加了社会暴力

科克利在谈到在运动中所学的暴力策略能否带入其它生活领域时指出,对暴力携入社会的研究很难做,因为似乎大多数运动员能够区分运动场地和其它互动情境,他们能够意识到如果把运动中的暴力运用到运动会场之外是不恰当的。然而一些运动员在场外的暴力名声以及大量公开的法庭案件对运动员暴力行为的指控表明,攻击性策略用于运动场以外是可能的。正如美国橄榄球联盟达拉斯牛仔队的前任前锋约翰•尼兰德(John Niland)所说:“任何运动员都想自己能像你玩橄榄球那样使用暴力。说把暴力留在运动场内,那是欺骗他自己。对于现场观众而言,研究表明、观众暴力与竞赛期间运动员的动作有关。如果察觉出运动员的动作是暴力性的,观众就更有可能在比赛期间或比赛后从事暴力活动(Berkowitz,1972a;Smith,1983)。这些观点都表明,球场暴力有可能增加社会暴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3.球場暴力与球场之外的社会暴力同源于社会结构

前面的研究都是在考察球场暴力对社会暴力的影响,事实上,球场暴力和社会暴力是相互作用的。球场暴力看似是一个独立的现象,但是如果从政治、经济、文化、阶级和种族等因素考虑时,就会发现球场暴力与更大的社会结构紧密相连。虽然从表面上看,有些球场暴力确实引发了社会暴力,但它不是社会暴力的真正原因,球场暴力只是一种导火线罢了。

那么球场暴力到底是不是社会安全阀呢?应该承认球场暴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社会因素相联系,有着自身的规律。根据默顿的正负功能理论,如果球场暴力确实起到社会安全阀作用的话,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正功能,但显然不是它的全部。因此,仍然有必要对它可能具有的负功能进行深入而彻底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伦理学(第1版)[M].人民出版社.1989.1.

[2] 熊文.竞技体育与伦理(第1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2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

4.关于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四

姓名:皇甫关 于 农 村 中 小 学 学 生 流 失 现 象 的 调 查 报 告XXXXXXXXX XX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农村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国民整体科学文化技术的提高,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自《九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及大力推广“普九”达标工作以来,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的显露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这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特意在寒假期间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象的社会调查,希望能从中找出学生流失的原因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两个乡镇(XX乡、XX乡),共四所初中,七所小学。调查方法:通过查阅各学校学生信息、各种相关的资料及对部分师生进行走访。

二、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现状

通过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出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情况如下: 在被调查乡镇中每个学校都存在学生流失现象。其中初中阶段学生流失占较大比重,占所调查学生流失总数的80%以上。农村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男、女生都有失学现象,且每个年级男生均多于女生。而在农村中学中,每个年级男、女学生流失的人数都比较多,同样存在每个年级男生均多于女生的现象,且随着年级升高,流失学生的数量越大。以这些被调查乡镇2003年至2005年的初中生流失数据为例:初一年级总数为50人,初二年级上升到80人,初三年级则达到210人。

三、中小学学生流失的原因

通过对学校师生的走访,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这涉及到当前学校、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总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原因

1、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平等,造成农村学生向城区转移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学校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不起学的情况基本杜绝,学校条件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硬件、师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中小学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高质量的教学硬件设施。与农村及其匮乏的师资力量相比,城市的学校就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许多家长出于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想法,纷纷把孩子从农村向城区转学,造成农村学生大量的流失。

2、农村的家长忙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与引导.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千千万万的家长告别亲人,远离故土,成为打工一族,撇下未成年的孩子在家,有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管,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管,有的只好投亲靠友,这造成许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了父母严格的管教,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便乖虚而入,使他们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干出了违法乱纪之事。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固执、任性,在学校中,他们的表现常常呈这种模式:自我要求不严,自由散漫.——学习不刻苦,成绩直线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开始借故不上课.——仇视学习,明目张胆地公开旷课.——流失.对于这些孩子,教师的努力也能挽救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当学校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时,却因为家长

远在千里之外而鞭长莫及。

3、“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依然存在,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流失起着推波助澜的影响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一个人生存的资本”这些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可是依然存在着读书无用的观念。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让更多的人去逐追经济的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就业压力大,许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让一些家长、学生感到了迷茫。所以就有一部分人认为:现在读书,学那么多东西,连大学生有的都找不到工作,有的不读书,不一样打工挣钱当老板么?有些家长,他们对了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常常在嘴上挂一句话:“你读到哪,我就支持到哪”.看似慷慨大义,言外之意却很消极:你如若不读,我也就不勉强了.所以,每当孩子提出不愿读书时,家长 也就来了个顺水推舟;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还和学生串通一气,在老师做流失生动员时,他们往往“一致对外,共同抵御”,用各种方法进行欺骗和逃避。有些家长是非常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的,但他们只是慷慨地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仿佛支持子女读书就只是给他们拿钱,从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在校表现。有的家长甚至子女上几年级、在哪个班、哪个老师任教都不知道;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当子女提出不读书时,明知不对,却又无可奈何:现在只养一个,就依了他吧。

4、现行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造成学生厌学

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发展的,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一种科学的模式。“应试教育”被否定了,“素质教育”之风刮来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风也吹来了,但依然没有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教育体制。要素质并不是不要成绩,减负担并不是要减质量,教学成绩依然是评估学校工作的几乎是唯一的标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考试排名,相互竞争比以前更为激烈,各学校不得不为了质量而采取一切非常措施,休息时间被大量压缩,文体活动被一一取消.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9点半就寝,这期间,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三节课,早上一节课,午习一节课,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枯燥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到沉重不堪,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心理。每当放假时,学生都有一种“刑满出狱”的轻松感,然而好景不长,将有一半的假期被补课占据。如此一来,无论学生对读书的意义理解得多么深刻,可谁能保证有这个勇气在学校坚持到底呢?教师工作方法的不当,为学生的流失推波助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从主观愿望上来说,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的学生辍学。但是,良好的主观愿望并不一定有良好的结果.班主任管理方式的不当,学风不浓,任课教师对差生的歧视,教学方法的呆板粗暴,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一降再降,成绩一差再差,最后完全放弃学习,最终导致流失。

四、农村学生流失的危害

农村学生的流失,不仅不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且不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学生流失的同时会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一些学生辍学在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就可能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青年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学生的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五、农村学生流失的相关对策

1、首先是加强执法力度,使义务教育落到实处。

政府应制定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的岗位责任制,如明文规定各部门、企业禁止

使用童工,对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勒令其立即清退,并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农村学校应建立学生流失档案,及时上报学生流失人数,并协助政府对流失学生做好挽救工作;学生家长应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对不履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家长,当地政府有权依法做出处罚,强制家长送子女就学。

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合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成效显著,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逐年减少,一些农村中小学在校人数仅有一百来人。为此,农村中小学应走合并道路,整合教师、学生、图书、实验器材、计算机等各种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避免转学、辍学。

4、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5、对农村学生实行分流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如结合当地实际,在初中高年级进行分流教育,需要升学深造的,按部就班地执行课程计划;不想继续升学的则可开设初步实用性技术课程,比如服装裁剪、烹饪技术、养殖技术、果木栽培、会计电算化等,使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同时,掌握实用技术,进而在毕业后服务于地方经济。

六、调查的收获感悟

5.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篇五

同学,你好!我们是09财务管理班的学生,当下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显象,因此我们想通过此次统计调查来了解我校学生的逃课现象与学生的心理学习态度。请您如实作答。(此次调查纯属课堂作业,无其他目的,我们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请同学们放心作答。)谢谢您的参与。

1你的年级及专业是:----------

2你的性别:()A 男B 女

3你平均一周逃课次数是------次。你的自律性怎么样。()A 好B 一般C差D较差 5你逃课最可能的原因是()(多选)

A 睡眠不足,情绪低落,无精力听讲。B 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跟不上进度。

C 自我感觉课程太简单,自学即可。D 老师不点名,对出勤状况不关心。E 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去做。F 其他

6逃课后你一般都干什么()。A睡觉B上网C逛街D学习其他课程7你逃课的课程一般是()。

A选修课B专业课C公共课D各种课程均有

8你一般逃课的时间是()。A 1-2节B 3-4节C 5-6节D 7-8节 9你觉得的自己逃课对他人会有影响吗()A有B没有10你对逃课的同学看法()

A对老师不尊重B羡慕他C 完全理解他D做了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 11 你逃课与否决定于哪些因素。()(多选)

A怕老师点名B老师讲课好C自身对课程的兴趣 D课程很重要不能拉下进度你是否认为上不上课无所谓,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A 是B 否13 你的学习成绩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E很差

14你觉得逃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

A有B没有C影响不大

15你逃课后的心态如何()

A 沾沾自喜B紧张害怕点名 C无所谓

16你逃课考虑过老师的心情吗()

A有,但不严重B没考虑过C考虑过但还是想逃

17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堂出勤的考核()

A应该B不应该

(上题若答案是肯定的答下一题,若为否定则直接跳过继续答题)

18学校应怎样控制学生的逃课()

A加大对学生的惩罚B加大老师对学生的考勤

C任用专门的考勤人员抽查 D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9如果学校出台严格的措施防止学生逃课,你还逃吗()

A肯定不会B将会很少逃C想原来一样 D偶尔钻空子

6.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六

贫富差距扩大已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我国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公认的0.40的贫富差距警戒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加快,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更直接地投射在在校大学生当中,大学生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地方性高校由于地缘等条件限制,在校学生多来自“老、少、边、山、穷”等地,部分富有大学生生活奢华,穷学生则衣食难继,贫富对比强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无论社会背景还是家庭经济条件都有所差别,这种差异带到大学,必然导致学生中贫富分化的问题。如今平复分化已成为大学生中最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消费模式、职业价值取向甚至婚姻、家庭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地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新现象令人忧,大学生以贫富交朋友,开始阶层分化

“我没有钱,我只有花样的年龄,未加修饰的容貌。我每天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花枝招展的她们中间。我每周都要坐4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给那个高傲的小女孩做家教。她有钱,可连水都不想给我喝。我的家庭很穷。我的妈妈每天割猪草,双手满是老茧。我的父亲,风烛残年,可还要在建筑工地打工,为了我可怜的学费。我不期待爱情,我没有衣服,我没有化妆品,我的电脑也是二手的。我恨这个世界„„”这是北大BBS上的一个帖子,如今,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正产生着深刻影响,贫富分化的现象在校园内正日益普遍。

上述现象近来引起中国社会和各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网》曾以专题形式对此进行了报道和探讨。报道说,在西安的几所高校里,许多贫困生学习期间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岗位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米饭、面类),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学生却是手机、电脑、数码像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一个是月消费8000元不以为然,一个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有人说这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绝对写真。

中国大学校园出现以贫富划分交往群体现象。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用手机,贫困生却要靠到处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大学校园里,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现象,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冲击,也使校方的学生管理面临难题。

二、大学生贫富分化已成为构建和谐地方高校的严重障碍

目前全国高校贫困生约600万人,占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近30%,一些地方高校贫困生比例甚至达50%,生活费在100元左右的特困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15%左右,大学生贫富分化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贫富分化使一些大学生关系紧张。富有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优越,出手阔绰,处处“显富”,行为言语有意无意中冲撞或伤害着贫穷大学生;贫困大学生一方面要独立解决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在富有的大学生的刺激下,将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转化为极强的自尊心,再加上大学生青春期思想不成熟,从而憎恨“显富”的同窗。这种“显富”与“仇富”的心态上的严重对立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对许多问题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些筑起了阻碍两个学生群体正常交际的心理屏障。贫富分化使大学生与高校教师关系紧张。从全国总体上看,近年来高校教职工的福利

待遇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由此也在高校教职工与贫穷大学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经济反差,一些贫穷大学生因而对高校教职工产生妒忌心理,甚至认为高校教职工是靠从他们身上赚钱而富起来的。贫富分化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与自己母校的关系紧张。近年来,随着扩招,教学质量有所下降,而且高校实行交费上学,学费大大超出贫穷大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能力。部分贫穷大学生由此认为,学校的各类基础设施都是靠他们的学费建起来的。他们甚至偏激地认为自己与母校的关系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并无什么情义可言。贫富分化使得一部分贫困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由于贫困大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在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同时,心理上也笼罩着阴影。他们中的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一旦遭遇一些挫折后,就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的缺陷就表现出来,如沉郁、压抑、焦虑、自我封闭、心理失衡、对事物过度敏感、心理脆弱、戒备心理很强、不善于与人交往、过于自尊与过于自卑等。当有些外界不利因素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在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并激化时,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占贫困生总数的73.27%;体会不到生活幸福的占贫困生总数的64.51%;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的占贫困生总数的52.53%。

三、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1、完善助学制度,加大扶贫力度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要形式的多元资助体系,对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之中任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另外,助学贷款是我国政府实施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实行的信用助学贷款。据调查,100%的大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伙食,各大高校可适当的增加伙食补助,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伙食水平。由于68.5%的大学生增加生活费的方式是做兼职,所以学校也可为贫困大学生多多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使他们增加社会经验的同时也能缓解经济紧张的状况。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

面对校园贫富差距,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管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美德,不要让金钱成为富裕学生骄傲的资本。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心理辅导。呼吁社会关爱贫困学生,给予更多尊重,使贫困的学生摆脱“羡富”的自卑心理,培养其独立意识,更多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发展,积极面对人生。

3、自身和家庭观念的转变

在国外,孩子成年以后父母就不再为他们经济资助,而是激励他们依靠自己打工赚钱,养活自己。我们应当提倡这一观念,不因家庭富裕贫困而肆意挥霍,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舒适的生活。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我们应当走出攀比炫富的怪圈,杜绝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树立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观念。

总之,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贫富分化和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2011-2-10

美术教育

10级工艺三班

7.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 篇七

1 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 生活和成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总体上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 但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道德观念模糊, 缺失正义感

正义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也是高尚道德理性的重要体现。在价值整合较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人们有着较高的道德评价和行为能力, 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而在社会转型期, 由于受多种道德标准的影响, 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中往往陷入矛盾状态。随着部分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模糊, 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 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还有大学生对社会道德底线熟视无睹, 道德情感淡薄, 缺乏必要的正义感和荣辱观念, 进而导致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 大学生虽然上大学, 但由于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对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遵守仍然不容乐观。例如, 在大学校园常常可看见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 在教室纸屑、果皮满地, 忘记关自来水水龙头等现象。

1.2 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转型期, 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使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趋淡化, 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私利的满足,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明显地以个人为中心, 自私自利, 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还有的学生缺乏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无视高尚的道德理想, 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进而在日常行为中表现极端的利己主义。这种现象对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进而导致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和社会, 同时, 不愿意帮助别人, 有利的事抢着干, 难办的事推给别人, 不能勇于承担责任, 更缺乏为国家繁荣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1.3 道德价值观困惑

大学生由于具备一定的道德选择、判断和评价能力, 在利益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现实生活中, 采取以“国家为重, 关心集体, 乐于助人”为主流的价值取向, 但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往往采用双重标准。例如, 接受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主动提供工作去向;有的毕业生不按期还贷款而违约。在就业的双向选择中, 存在对自己的个人履历表大做手脚、签约又毁约或签约后不去报到的现象。有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是非颠倒和混乱现象, 把一些非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还有由于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的大学生为了找工作或出国留学, 伪造学习成绩、各种奖励材料、荣誉证书等级证书, 欺骗对方, 达到自己的目的。

1.4 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也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基本人格要求。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实际上是家庭、学校诚信问题的反映。在家庭教育中, 很多父母只对子女提出勤奋、多才多艺等的要求, 却漠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问题, 父母的许多不道德言行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养成带来极坏的影响, 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育中, 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 只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 而无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 结果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影响大学生养成诚信的道德人格。例如, 把考试作弊认为普遍和普通的行为, 虽然考试作弊自古就有, 而且屡禁不止, 但是当前考试作弊的人数越来越多, 方式也多种多样。更严重的是不仅是期末考试, 还有各种考级, 招聘枪手代考。目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与信用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 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而且也对未来大学生步入信用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活也是非常不利的。

2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一方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在精神文化领域, 大量涌入西方消极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 导致在现实社会中特权腐化、权钱交易、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一系列不良道德的现象。加上, 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控制相对弱化, 社会价值导向的推行机制缺乏应有的约束力量, 为不正之风提供可乘之机;社会风气遭到破坏, 在各行业中存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等种种现象。这种现象有形无形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价值观念, 导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

2.2 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道德人格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 包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 道德选择的权力感、责任感, 独立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与自信和人格尊严等, 它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意识[1]。道德人格的培养就是充分启发人的道德意识, 帮助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把道德理想的实质看作是对幸福的追求。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 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 其中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 以政治代替道德教育, 即重视世界观、政治立场方面的教育, 而忽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 致使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有知识、无修养;有智慧、无教养”。

2.3 道德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转型过程中, 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极大冲击, 同时, 新的教育模式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缺乏应有的力度, 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尤其学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办法不多, 教育观念仍在传统的模式之中。同时, 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担心, 在讲究“实惠”“利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再向学生灌输“道德理想”“奉献精神”的教育是否会受到冷遇。结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育者们觉得束手无策, 感到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找不到, 搬来的东西又不能全用。毫无疑问, 这些因素, 无法阻止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2.4 家庭、社会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许多家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个别家长自身道德也存在问题, 使孩子养成不良品格, 甚至诱发孩子犯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引起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的疑惑与偏离。尤其信息网络的国际化,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 但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他们就很容易产生道德行为上的偏差。

3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教育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然而,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根据大学生道德现状, 逐步探索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

3.1 重视行为规范的培养教育

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着重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 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学生正处于发育但思想尚不完全成熟的成长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性格活泼, 各种情绪时起时落, 思想波动较大, 容易出现冲动和滑坡。因此, 我们要常抓不懈, 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在他们心中扎根, 并成为自觉地行为准则。此外, 我们要把传授科学知识同陶冶高尚情操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把个人利益同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 养成“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

3.2 明确社会的价值导向

社会是复杂的,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思想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时代的影响。在现阶段, 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人的思维的多元化, 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客观地反映在人的思想的层次性上。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其主要文化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明确的、一元的。只有这样, 社会主流文化才具有方向性的示范作用, 否则就会杂乱无章, 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无所适从, 就形成不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新理念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道德教育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向社会, 努力使大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同时还要善于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工作的一切方面, 以形成一种共时性与历史性高度统一的教育环境。应该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使之与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而真正形成一种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 并引导大学生如何分析事物的本质、判断事物的价值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同时, 在注重专业的基础上, 要努力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3.4 注重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尽快实施素质教育, 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根本。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 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为目的。“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2]目前,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 与我国基础教育中忽视德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将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品德修养, 同时大大增强大学生判断是非、明辨真理的能力。

总之, 加强大学生良好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系统工程, 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只有立足现实, 根据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现实特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受到实效。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及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建构,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终将会得到切实加强。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小英.论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建设[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5.

8.论我国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缺失 原因分析 对策

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 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 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存在, 它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表现, 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 更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内涵。

一、道德与道德缺失概述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的根源只存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离开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谈道德根源是不切实际的。道德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道德的进步,这个进步的过程不是平缓的直线,而是蜿蜒曲折的。用来衡量道德进步与否的标准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只有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道德才是进步的道德,反之,就是落后的道德。

道德缺失是由于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以致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实际道德状态出现混乱或无所适从。

二、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当今的中国继续谱写着辉煌的乐章。但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却潜伏着令人担忧的道德危机。

大学校园不仅是学术的殿堂,而且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纯洁的象牙塔。学生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迈入大学的校园,为的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突破人生的新飞跃。在高校这个环境中,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缺失。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诚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个道德现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手段、技巧都应该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而令人痛惜的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却越发严重, 学习方面: 一些大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作业互相抄袭, 企图通过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经济方面:一些家庭条件良好的学生却虚报家庭收入状况, 骗取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补助;就业方面: 伪造虚假证书, 各种仿造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已屡见不鲜。

(二)价值观扭曲。由于道德价值追求的迷失, 一些学生的心灵严重扭曲, 他们找不准生活的坐标,沉缅于一种安逸、享乐的生活中。挥霍即气、消费即是道德、比阔攀富、沉缅感性的氛围一度笼罩了我们的社会。

(三)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脱节。当代大学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很多学生也清楚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能做。但是在实际中, 由于学校的考核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与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们在现实中往往是说一套, 做一套, 在具体事件中往往是把理论抛在脑后,存在明显的从众意识。

(四)集体主义淡化。也许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原因,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无视集体利益、忽视集体荣誉,因此,不少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个人发展,注重个人得失,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导致集体功能的弱化,使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社会道德缺乏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和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经时间的变迁而积淀下来的,这种传统已经深入整个中华民族。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 政治多变, 形势复杂,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面对社会的变革而提出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消化、流传甚至积淀的,所以社会缺乏强有力的道德核心。只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显得太过笼统, 单独提出各项则显得老套而没有生气。在校大学生在这些行为规范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随波逐流。

三、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上述表现,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关于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 我国很多学者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大多认为初步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是经济原因, 分配机制不完善和法治不力是其政治原因, 道德奉献与回报的机制缺失是其社会原因, 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为文化原因等。

(一)经济原因

当前,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市场经济已逐步在我国形成,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传统的中国带来负面的影响,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金钱、权力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腐败的滋生、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等给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二)政治原因

大学生在追求物质、经济利益的时候忘却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过分地追求物质利益,把道德与良知问题束之高阁,把道德抛在了脑后。同时,学校在学生入党、评奖学金、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暗箱操作,加之学校的法治规章制度上不健全,执行不力,导致大学生陷入了道德缺失的误区,而且会陷得更深。

(三)文化原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交流愈发频繁, 由于网络的虚幻性和延伸性,许多不良的思想和文化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腐蝕着大学生的心灵,一些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就更容易被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和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在这原因的催化下, 极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四)家庭原因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 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进名校, 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 可以忽略的,这样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 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对于社会的本质认识不清。 当今的大学生多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庭

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中成长, 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五)学生自身原因

自律意识的缺乏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德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只是被动的他律, 作为大多数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靠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于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普遍较低,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

四、解决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

道德缺失已经成为构建人文和谐环境的一大障碍,而大学生作为其中比较严重表现的主体,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起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引导、评价和监督。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战斗力。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以及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更加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 除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还要多组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气息,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 形式灵活多样;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高校教师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率先垂范, 做好表率, 用良好的形象带动受教育者。

(三) 家长以身作则,坚实家庭道德教育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以身作则, 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给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8】

(四) 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作为道德缺失主体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在书本中锤炼品行, 在社会实践中历练修养;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严于律己,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去培养自己群体意识、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展现自我价值, 实现自我的超越。

结语: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已经愈发严重。加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迫在眉睫。必须把各方面的因素深入总结,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式,全社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9.关于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报告 篇九

调查人:核电花花

前言:

在个人层面上,道德观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种要求,是一种从小就从生活学习环境中培养起来的习惯,是由自己完全主观地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判断。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观,也因此有了对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言行。道德观不是绝对的,只是由所处社会的决定哪一种道德观可行,哪一种不可行。而被所处环境大多数人接受的便成为了社会道德观,也就是道德风尚以及社会风气。道德观不同于法律,它没有硬性的要求,没有严苛的惩罚措施,也没有一个标准的条文,它很温和,但总能浸渍每个人的心灵。一个地方的道德风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卫生、治安水平。拥有良好社会风气的地方,人们生活和谐,愉快;而道德风气差的地方,则社会混乱,鸡犬不宁。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上最积极的人群,他们充满朝气,拥有创造性思维、开放的头脑、最新的知识,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大学生的道德观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需要人人进行关注的重大问题。

报告内容: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的形式粗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调查时间:12.8~12.13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统计 设计调查表;见附录

发放调查表数量50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476份,回收率为95.2%

数据统计与分析

1.此次调查回收的问卷中,收到男生份数为283,女生份数为193。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2.在大学生的自我感觉中

(a)其中44.7%的同学认为自己上一个上进青年,对生活与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积极的人。

有42.6%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生活很平淡,暂时还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奋斗,处于在由高中过渡到大学的一个相对空白的时期。他们不想在大学中堕落,但又还没有找到目标,生活相对盲目,日子过得比较平淡,又不想去刻意改变这种状态,我把这类同学称为淡定青年

剩余12.8%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目前的大学阶段还没有调动起对新生活的积极性,十分空虚地过着大学生活,在游戏,上网,聊天过日子,缺乏对自己以及社会的一份责任心与热情,我称之为颓废青年。

(b)对男女生的分开统计中,男生各类青年的比例相对适中,而女生则普遍对生活更充满

积极态度。由于大学中的约束相对较小,而且男生更容易迷恋于游戏并且被周围的人影响,因此有部分男生沦为颓废青年。通过调查发现,女生的自律意识相对男生强,在问卷中,没有女生选择自己是颓废的。

3.对于道德的理解

由柱形图可以清晰看出,大学生对道德的了解程度。93.9%的同学都对道德有多多少少的认识,由于道德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名词,具体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大多同学还是比较谦虚的选择了了解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因此对生活上能持有正确的态度,对道德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

4.对思想品德课的评价

众所周知,从小学入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结束,除了文化课程之外,一直都有而且从不间断的课程就是思想品德课了,思想品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讲解的不是实用的知识,而是一些最重要但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思想、道德。这门课程相对沉闷,而且大多数学生、老师甚至学校对此科目的态度也比较冷淡,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对此们课程的不重视甚至于忽视和厌恶。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犯罪的缘由之一就是对此课程的不重视。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然而要是知识被用在了没有道德准则的人手里则是知识越丰富,造成的危害越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柱形图进行分析,在大学生中,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真正感兴趣,而且学到东西的同学只占了18.4%,而不想上这门课程的学生占了44.9%,而且有8.2%学生是坚决不上这门功课的。而为了应付老师点名才去上课和由心情决定是否上课的学生占的比例超过七成。这很直观的反映了一个事实——学生普遍不喜欢这门科目。然而对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好的结果。在最有文化的地方,学生竟然对道德的学习毫不重视,是一个值得社会反思的问题。是因该修改课程呢?还是需要强制学生听课?或者更多其他方式呢?但总而言之,有一个严肃而且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我们大学生渴望改变现阶段的道德学习课程。

5.是否会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言行 道德是否只体现给别人看? 是不是只用选择性道德? 我们会因为场合而伪装吗? 有数据分析可得知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做人需要真实,道德不是作秀,而是一种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也有不少同学会因为场合而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需要的情况或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会是一个文明人,而一旦缺少必要的监管,则会对自己放纵,没有始终如一的行为准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迫使我们需要学会左右逢源,学会在没人的情况下学会自我放松有关,但我觉得,这与一个人是否对自己严格要求有很大关系。社会需要更多的是真善美,假的美虽然能够欺骗别人,但是骗不了自己,是对自己道德观的一种亵渎。

6.怎么看待不道德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随处可见,是否需要人来制止?谁来制止?怎么制止?这些问题现实而深刻。一方面我们痛恨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但另一方面,我们缺乏意识,勇气去揭露这些问题。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对此问题处于分立状态。大部分选择忍耐得同学大多是因为不愿意伤害同学之间的友谊或者是害怕打击不道德者的打击报复造成的,也有一定的同学在评论中说忍的原因是因为今天你忍耐了别人的不道德,明天可能就会你在做不道德的事而需要别人忍耐,所以要互相谅解。

7.是否有过不道德的行为

大学生是相对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虽然对不道德的行为定义有或多或少的分歧,但是都普遍比较守规则。有七成的受访者都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形象,较少做违反规则与道德的事情。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学会比较管不住自己或者是从小就开始的坏习惯导致一些行为迟迟不能改正。

8.道德观是否需要纳入法律

这是一个热议多年的问题了,这次我又再次将这个问题提给了当代大学生。其中65%的同学认为道德是不需要纳入法律的。由于道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定性、难监督性以及自律性,因此很难将道德纳入法律并付诸行动。在评论中不少同学认为道德是相对于法律的另一种约束力,是软性而且主观的,不能强行地进行规定。道德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而不应该升级为犯罪类别。而且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也难以统一一个标准来约束各种职业、年龄段、地区的人群。

9.道德是否会影响自由

这个问题,有83.7%的同学认为道德与自由之间是有冲突的,有时候,选择了道德,便要舍弃一部分的自由。当然有75.5%的同学还是很肯定自己能协调好道德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在不违反道德的情况下,享受合理的自由。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大多同学观点一致,有些时候,道德对我们的约束力的确会使我们被迫做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或者我们喜欢单不能做的事,但这些时候往往是可以进行协调的,只要充分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性,就能做好安排,既不违反纪律,不违背良心,也能开心、放心。

10.最痛恨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上不道德的事情还是挺多的,而且不少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当然面对不同的不道德行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见解

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暗地伤人为最不道德的事情,有评论说暗地伤人是一种最极端而且最可恶的害人方式,对此我也有认同。因为这是一种十分虚伪而且狡诈的行为,往往导致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当然令我意外的是没有人选择放你鸽子这个选项,可能是由于出题不清晰的缘故导致一部分的受访者不懂其含义。对我而言,我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就是被人放鸽子,说得字面意思一点就是不诚信。社会上相互诚信是合作的前提,也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前提,失去诚信,也将失去一切。

11.道德需要统一的标准吗?

在这个问题上,四分之三的同学与我观点是一致的,道德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许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禁止随地吐痰”能够普遍被人接受,但是由于行业的关系,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的不同,以及年龄段差异等关系,很多东西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过硬或者死板的规定反而会引起社会的不满,以及大众生活的不习惯。

12.对于道德观宣传的评价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有效与无效的比例为五五开,但是接近八成的人认为国家对于道德的宣传是不足够的。许多评论中说道:电视报纸杂志上都是些商业性质的广告,缺少公益性质的广告广播,电视台只在赚钱的方面下足功夫,却一直不肯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此,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加强对道德的宣传与教育,这虽然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但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百姓的思想,慢慢地提高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13.违反道德观是否应该惩罚

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违反道德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哪些是不正确的行为,因此,将每一件违规不道德的事情都进行严惩是不可行也是不实际的,只需要抓出一些典型的不道德案例进行教育,使大众对不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定义,起一些警示作用更有必要,更易实施,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14.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放纵的最低要求,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对他的行为举止起到十分强的约束力,因此有无道德,及执行情况是对一个人约束力的很好评价。

可喜的是,在我所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之中。100%做到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而且超过半数的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超过四成的同学虽然自制力不如前者,但也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直坚守自我,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有所松懈。由数据也可以看出,经历过长期教育的人往往都是有一份比较完整的道德体系以及对自己的道德底线要求。

15.如何看待网络和谐

由于男女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歧较大,我将男女分开进行统计

男生中对网络和谐的支持度不高,其中44.8%同学报以无所谓的态度,而48.3%的同学反对网络和谐,一方面,他们认为这限制了许多互联网链接,导致许多东西难以差周,另一方面,也由于和谐的缘故而屏蔽掉许多男生的网络游戏,导致一部分同学的不满。而女生则有一半的人数是支持网络和谐的,这与她们的道德观念也有一定缘故,其次,女生对游戏的依赖不及男生,因此网络和谐可以帮助她们过滤掉许多垃圾信息,更方便安全地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

16.过了十八岁,会浏览“十八禁”的内容吗?

“十八禁”是一个大家谈到都比较忌讳的词语,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和谐的东西,例如情色、暴力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之间依旧有着较大分歧,于是还是选择分开统计。

由两份数据对比,可以直观地发现,大部分男生在十八岁之前就开始接受成人的内容,而女生则更偏向于等长大一些再看甚者绝对不浏览。由数据可知,96.6%的男生中(上了大学一般超过18岁)都浏览过“十八禁”的内容,而且超过八成是自己主动地去接纳而不是被动接受。

当然这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海量信息,可以使人们更简单更广阔地吸收各种类型的知识。男生普遍对生活更具有一种挑战的心理,他们追求新鲜感,于是也通过互联网提早进入成人的世界。对于浏览“十八禁”是不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分歧也是相当大,有人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儿童的早熟,“十八禁”早已过时,应该变为“十六禁”甚至“十二禁”。我的观点是不反对浏览这些内容的,而且对于道德与否也不是取决于是否浏览这些内容,而是浏览了这些内容是否能够约束自己和不沉溺。如果能管好自己,提早一些进入成人的世界又何妨呢?

总结

对于此次的调查,结果是值得我们大家重视的。一方面,大学生的确在许多方面有更为独到的见解,道德观念也较我们以往的认识有挺大的不同,这是由于社会在发展,知识的多途径获取以及咨询发达的缘故。当然我们大学生现阶段的道德观还是相对比较和谐和有原则的,这与高等教育也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数量同学对道德观没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以及他们都没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大家警醒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未来的力量,其道德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家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观的问题。希望国家政府,大学,以及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都能重视道德观的培养,以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附录:

关于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自我感觉如何 A 上进青年 B 淡定青年 C 颓废青年 3.知道什么是道德吗?

A 很了解 B 了解一些 C 不了解

4.对思想品德课的评价

A 浪费时间,果断翘课 B 怕点名,不去也只好去

C 看心情,偶尔去打打酱油 D 受益匪浅,一直去 5.是否会在不同场合言行不一

A 一直都是好/坏形象 B 多数情况展现真实一面

C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装装样子 D 一直在装 6.怎么看待不道德的事情

A 劝说改正 B 忍,见怪不怪 7.做过不道德的事? A 无 B 很少 C 有一些 D不少 E 常常 8道德观是否需要纳入法律 A 要 B 不要

9.守道德会影响自由?

A 会 B 会,但能协调好之间关系 C 不会 10最痛恨的不道德行为

A 不讲卫生 B 不守纪律 C 不诚实 D 暗地伤人 E 给你绿帽

11.道德是否需要一个统一标准? A 是 B 否

12.你认为道德观的宣传

A 足够,有效 B足够,无效 C 不足够,有效 D 不足够,无效 13.违背道德观是否应该接受惩罚

A 严惩 B 抓典型批斗 C 不用,说说就好 14.有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A 有,而且坚守 B 有,但偶尔做不到 C 有,经常做不到 D 没有 15.如何看待网络和谐

A 好,过滤不健康信息 B 影响不大 C 不好,很多需要的东西都找不到了 16.过了十八岁,会去浏览“十八禁”的内容吗?

上一篇:2009年江海村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计划下一篇:食品加工与安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