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名著读书感慨

2024-09-18

文化苦旅名著读书感慨(通用10篇)

1.文化苦旅名著读书感慨 篇一

今天,我把《呼啸山庄》读完了。在快要结束的两章32、33章的主人公就是卡茜和哈里顿。

这对表兄妹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好。他们俩总是彼此不断地发生摩擦、冲突和争吵,并且他们俩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俩的想法也会不同。后来,卡茜用一本象征着友谊、象征着知识的书使他们和解了。他们学会了相互尊重,就像管家纳利所说的那样:“一个是爱着,只想学会尊重对方;而另一个也是爱着,但只想能获得对方的尊重。”

卡茜真心的帮助哈里顿学习知识,使他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渴求。他渴求知识,他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自从卡茜做了他的导师以后,他就一直勤奋好学。

后来哈里顿和卡茜成为了一对幸福的情侣。

文章的最后使我懂得了:“爱”属于人性的最美好的部分;“恨”是人性被扭曲,是人性的坠落。“恨”想在人间建立起绝对统治,尽管他似乎多么强大,但是是办不到的。只有冲破了仇恨,终于建立起爱情。

我读了32、33章懂得了:我们不能学习卡茜之前不尊重哈里顿的行为,而更加应该学习卡茜之后尊重他人的表现,不管是什么人都应该去尊重他。

2.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篇二

二《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太和县倪邱中心校 七(5)李翠翠

2014.8.24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一

7月20日

余秋雨,是现在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以细腻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相结合下,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余秋雨眼中的世界。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无所适从地在父亲的书架上随意地翻着书,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眼前。翻着翻着数的第一篇,《道士塔》。眼睛就慢慢地湿润了,心中有一股莫名的酸涩。这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对满目疮痍的历史的感叹,对民族文化起源的追溯。

从风沙缭绕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带着一个个读者,去感受那华夏5000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他的语言就如他所说的莫高窟的壁画般细腻,美丽而又带着忧伤。

在三峡畔,绿意唤醒了倦意,湖上飞卷着漫舞的白云,湖明如镜,山青如洗,残阳喷射出的金光从浮云的指缝中溜走,却难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里,隐匿在山里。湖底有许多小鱼追逐着,倏的,雾悄然的弥漫了,过了一会,风也轻快的来了,吹皱了一湖春水,雾便也顺从的退开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抚平那湖面,想抚平他悸动的心。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与丑、繁荣与衰败。檐角如悬崖,风铃似沧海,他无语的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树,花在被夕阳燃烧而那一片片树叶早已泛黄,看着那一片片泛黄的树叶入他的心般直坠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雨下整夜,他的愁溢出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院中的落叶厚厚一叠。天空中惨白的月儿勾住了哀伤,夜似乎太长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的一丝哀愁,雨洗净了挂满思念的高墙。

这本书,很苦,写书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二

7月26日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之三

8月9日

我忍不住又回头重读一会,又多了几分思绪。打开书的扉页,看到的是这么一句话:“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句话迫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脑的把它全部塞进脑袋里。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这么做,一本好书是值得我去细细的啃读,而不是一个劲的囫囵吞枣。

从《文化苦旅》这本书的扉页到尾页就像是在作者的带领下旅游了一番,西湖、天一阁、道士塔里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中滑过,是那么的清晰、真实、质感。就像作者初游西湖时的感受,如临故地,我也像是曾经去过这些地方看过、玩过、感受过。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历史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遗产的几经磨难后有的还屹立于世,有的销声匿迹,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失去原来的本色,没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质文化这一种,还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国、各民族、各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俗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带领下游历一番外,还有是认识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观现代社会中又有几个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应该不会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当我们大伙向往上海,羡慕上海人的时候。作者却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讲述上海人的无奈,考证上海的由来,叙述上海的波折、灾难、变化,对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让我一头热的心趋于平静。不再盲目、冲动,面对像上海这样大都市的诱惑时也可以心平气和了。

我一直关心着国家新闻,当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时,我没有想到这是的难度,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轻易寻常的事。殊不知,有的人为了它而遗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有的人费尽心思,为的只是国家的这样一个行动,一句话,一记文字。全世界都在涌动着文明,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所景仰、认定的文化文明努力着,仰或是继承,或发展,或创新,这都是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

3.读书报告——《文化苦旅》 篇三

10110013229 王运(10计本)

喜欢看小说,喜欢旅行,所以很小的时候,一个人总是对着地图发呆,幻想着自己可以到这里,可以到哪里,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很多不同地方的样子,内心也充满了期盼,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可以去看外面的风景。

后来渐渐的长大,读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对自然之物就更加的热爱,希望一次潭中鱼可百许头的偶遇,盼望着自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走遍中国。

到了温州大学,在摆满书籍的图书馆,无意中的寻找,邂逅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开始时翻动的喜欢,到最后的热爱,我发现我真的喜欢这本书,在《文化苦旅》的带领下,我脑海去去了那么多地方,《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旅者语言独到,循序善进,加上文化知识的补充,一次精神盛宴带给了我。让我也按下决心一定要进行一次旅行,来完成我走遍中国这个从小到大的心愿。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余秋雨而我也只能羡慕,不能复制,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用我的方式进行我的文化苦旅。

在温州大学的第一年,爬了大罗山,对自己山水的一次考验,并写下《爬山小记》作为纪念:

十月二日,余结伴同学八九,老乡七八与校友二三爬东南之大罗山。大罗山去温大五六里,虽无奇水异石,景色到也青碧。及至山脚下,登山之路似山之一痕,时断时续实也有趣!不禁想到张岱《湖心亭赏雪》中语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今者虽未有湖心亭之

雪,然天色稍阴,与山一青一绿交映,山路一痕,游者一从也不乏雅趣。

山路自小镇始,摄级而上,身边欢笑声不绝,心情自是怡然。徐徐而上,路之两旁,草木从生,我自北来自是不知其名称,说来遗憾。爬至山之半腰,山势转陡,路之两侧,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有茂密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呜乎,我也累乏不能动也。路边有泉,冰凉清澈,泉底细石直视无碍。掬一把泉水敷于脸上,顿觉清凉。余是想濯足其中的,然担心浊了这好水,也就止住。

登山之言不再赘述,及至山顶,虽无斧凿之胜景,人工之古迹,举目眺去,高山之景亦足以畅叙幽情。山侧有小湖一湾,我本喜之,然湖水污而浊,喜色随之减半。湖畔早有人尔,吾等也坐于其中,歇脚唱谈不失为美事。及至回来,有幽趣女生谈笑诗词、电影更是乐不禁然。

古人常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今天不才,妄动笔墨谈山水之乐,实不是佳作。然山水之乐让我不自禁也,不写难表吾心。是故嘱文以记之。­

规划了很久,自己的云南之旅,并在回来的时候写下自己的一点点感受《我和我的小板凳》:

昨晚失眠,以为自己会想起某个人,可是很久睡不着之后,在我脑海中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我才知道,原来我心中并没有住着一个人,我的心是空的,我乐观的告诉自己,我不会一直孤单,总会住进去一个的人。而在住进去一个人之前,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小板凳。小板凳是我在丽江忠义市场外的商店里买的,由于改签火车硬座早已没有,为了不让自己在火车上站漫长的一个夜晚,我去买了一个红色的小板凳。小板凳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在昆明我有好几次差点丢掉它,终究没有,还是会寻找,或许是自己累了,走远了要坐下休息一下,所以会对它有点依恋,后来坐着火车来的安顺,离着温州近了一步,以为小板凳不会失去了,它会随我到我的终点站,会陪我更长的时间。可是终究在安顺的包车上,我将它遗失。

或许一个小板凳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可是如果是一个和你共同走过一段路程的小板凳,在昆明,由于一个晚上没睡,很困,原本的打算不得不推迟,我当时如此这般形容自己:就我一个身着破破烂烂,脸比纳西族的还黑,还奇葩的买了个板凳坐在昆明的大街上„„要是再有个破碗和墨镜就好了,就这副流浪汉大叔的样貌,肯定有人给钱的„„

多少有些心酸,心酸的事情总是带点凄美,或许我们再也不想去经历那些蹉跎的岁月,可是当我们回首的往事的时候,总是佩服曾经的自己,或许因为勇敢,或许因为.......反正会有很多佩服自己的原因。

我很勇敢,这个夏天我用了二十多天,走过十几个城市,涉及八九个省。我愿意佩服自己,但我不愿意再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我对自己说,以后我绝不会再这样了,一个人的旅行到此结束,除非是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才会考虑。可是我还是会喜欢这次旅行,毕竟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不多,有过苦痛,也有欢乐在其中。

在我旅行前半程,一直都是一个人,安排的紧凑,从青岛到武汉,从温州到厦门再到广州桂林昆明都是一个人在走,没有空余的时间瞎想,每天都是不同的风景,自己沉浸其中,虽然在广州自己很累很累,可是为了看更多的东西,不停的寻找,累并充实着。当然也会有心酸,在广州,找不到地下通道,中国式过马路差点被车撞死,然后问交通协管员,很慈祥很和气的说其实是有地下通道的,很多外地人问,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差点吐血,立个牌能死啊。好歹哥哥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是一笑而过,心里画了很多个圈圈。

在韶关,遭遇泥石流。被困一天,粮草断绝,作为一个胖子发扬了尊老爱幼的风格,把仅有的吃的让给他们,但是他们终究抢不过那些饿了的成年人。那是第一次见识泥石流,火车缓缓的驶过刚刚抢修过的轨道,真担心会再次大雨,再次泥石流,那样以后死了挖的坑都省了。不过泥石流还是很吓人的,山坡像是被撕了道巨大的伤疤,厦门河里的睡都是黄红黄红的,像是伤痛后留下的鲜血。

好像上面那些与我的小板凳无关。而我在进入云南后,遇到了很多和我的小板凳一样的人,他们陪我走过了一段路程,可是最后都分别,只是留下一个美好的不可追寻的记忆。在桂林认识一个瑶族女孩,一个江西男人和不知道哪里的女子,好像有留过联系方式,可是终究不知道都放到了哪里。在大理和丽江两次遇见一个陕西女孩,可惜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在大理去往丽江的火车上,和四个陕西女孩聊天,依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在大理的客栈里,认识了一些学艺术湖南人和一个激情半夜去看裸奔的河南妹子,不过连个名字没能留下。在丽江木府,认识了一个福建泉州兄弟,一起游木府,第一次留下联系方式。在回昆明路上,半夜和一群萍水相逢的朋友聊天,那时我第一次带上了我的小板凳,还好有留联系方式。在安顺,和两个四川妹子一个重庆爷们儿一同在黄果树,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在区贵阳的路上,和两个广东姐妹一起谈论饮食,聊天。

4.《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四

胡 耀 国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正好这个暑假学校布置老师们利用假期读一本好书并做读书笔记,也正好苦于囊中羞涩,没钱外出旅游,于是《文化苦旅》一书成为我的首选,决定跟着余先生来一场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旅行,当然更主要的也是很早就仰慕余秋雨先生的文采,羡慕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人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从1993年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用读书的方式品味、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文化苦旅》一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从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到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等等,一直到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篇是《风雨天一阁》。书中写着“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 这个词实在离我太远,我扪心自问,我是一个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

但作为一名教师,读完《文化苦旅》一书,我也从中找到了丝许的感觉。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事件?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觉到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会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跋涉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因此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5.文化苦旅 读书报告 篇五

——余秋雨

匆地读了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实则,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压迫,一种力量!文化是美丽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愤的,是包容一切的!书中纵横捭阖指点千年文化,激扬的气魄与感伤同在,让我时喜时悲,感慨万千。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世界;而世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文化了。

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看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虽“败”犹荣。我实在读完余老的《废墟》后,想到这个词的。欢乐固然悲壮,但那毕竟转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壮,才可以刻骨铭心,成为永恒。于是,在完美与残缺面前,我依然选择了残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恋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与莫高窟的沉寂优雅。因为它们昭示着那些朝代的兴盛与衰落……

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不同的人们从废墟中读到不同的答案;废墟是文化的起点,从没有文字记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废墟。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汇成熠熠生辉的五千年文明长河。废墟更是历史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埋藏在漫漫黄沙和厚厚尘土之下的废墟,我们从哪去解读历史。文化:在尽美尽善的大网里过滤后,就只剩下一部流传五千年的儒家文化。然而,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却是时代的批判者,“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告诫俄„„

没有废墟,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我们,没有亚洲、没有欧洲、没有美洲、没有非洲、没有大洋洲,当然更没有中国!废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筑者从垒上第一担土的时候就知道,不管这建筑多么雄伟、多么壮丽,依旧有他日后的落寞与孤寂;不久,废墟会被掩埋,将会有新的“非虚”诞生。它的过程是同样的,终有一天他会蓦然倒下,没有昔日的雄伟与一切,最后甚至被人淡忘„„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方建筑,由往年的辉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建筑到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产生来取而代之。再美丽的人生,终于会成为废墟的。

人生的伟大建立在废墟上;历史的悠远建立在废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废墟上;文化的开端建立在废墟上。

废墟不仅如此,像作者所说,如果在现代,“黄鹤楼可以装电梯;阿房宫可以作宾馆;滕王阁可以辟商场。”这个不是繁荣,这个才是文明真正的废墟!荒漠化感情;淡忘以往;摧残文明„„

若是圆明园重建,得来的是一颗没有耻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强盗的劣迹,昨日的中华文明。有时,或许废墟比建筑要好得多。

废墟真正表达的,似乎是唱响一曲对于现代的文明的悲歌,废墟,是现代的产物,是现代的建筑,或许它的重要不能与天安门、故宫相比,但是,后两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前一者让我们永记耻辱,还有一种渴望,一种呼吁

一八六零年,英法联军悍然闯进闭关自封的大清帝国,圆明园惨遭蹂躏,几代的辉煌,付之一炬——得胜的侵略者满载而归,殊不知,他们的欢呼声背后,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叹息……清帝和他的子民早已无法负担巨大的费用重建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只好任凭这艺术瑰宝的残骸暴露荒野,遗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后世,为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听说国内一位著名导演拍摄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影片,我很想看看,却害怕去看。记忆中,圆明园留给后世的,是在残风中摇摇欲坠的断柱和荒原上莽苍苍的野草。当然,还有那份独属于废墟的宁静。我担心,现代人高科技的制作会将这原始的残缺之美化为乌有;会让这原本沉寂的废墟变成喧阗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独特魅力。既是这样,不如让它遗存于眼中,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空地,建造那昔日的辉煌。

在大多数人心里,废墟总代表着衰亡。“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然而,大地却不能缺少废墟,就像老者不能没有白发,那就失去了岁月的留痕。

王圆箓,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这个无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万的宝藏以低价出卖给了洋人;为了建造一个三清观,他用刷子和铁锤毁掉了前人心血凝铸的瑰宝!他没有受到制裁。也许,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远也领悟不了敦煌国宝的真正价值,于是只好任历史的年轮把这废墟碾碎,碾碎;留与后人评说……

尽管圆明园的雕栏砌柱已然被“两个强盗”付之一炬,但他们烧不去康乾盛世书写的壮丽篇章;就算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已然被王道士毁于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蕴。

废墟是伟大的。于后世来说,废墟是最好的老师。它讲述着历史,映射曾经的成就与残败;它述说着岁月,让人们学会忘记与铭记。

一片废墟,一个民族的浮沉,一种文化的沉积——废墟不应遭到唾弃与掩盖,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象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尊重历史,尊重废墟,因为废墟,也是一种永恒,一种凄美……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释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这是摘自《废墟》中的一段话,这些文字于宁静中敲入我的眼帘。

6.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篇六

沙漠的荒凉,黄河文明的兴亡,江南文化与人情的美丽与落寞,古城风貌与历史。在《心灵之旅》中,余先生以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化感悟与艺术表达,再现了隐藏在时间底层的深层思考,展开了山水与历史精灵的远程对话。太棒了!神奇!精彩!

是山水溶文化,还是文化对山水的诗意?还是景观与文化的结合?在看似平凡的景点里,隐藏的历史与内涵,覆盖的文化与深度,在秋雨老师的笔下,一点一滴,猛的,全部滴水成球,如洪流,震撼人心,感觉耶!感叹!摇一摇!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只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才会明白真正的人生哲学。”余的经典文化评论是他历经沧桑而繁荣的哲学思想。苏东坡37岁自称“老人”,对苏东坡的“长谈少年狂”颇为大度。在山水的世界里放手,在文化的天堂里放手。他曾经说过,他在观察自然与人交流的境界时,常常站着思考前人的感受。在漫长而深邃的文明史中,余虞丘先生把他的犀利笔法直接延伸到了历史和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批判缺点;他敢于发表意见,一针见血,真的和其他散文不一样,这就是永不死的《文化苦旅》精神。至于灵魂和精神的刻画,我至今还记得莫高窟那个懵懂的道士的愚蠢行为,还有上海人的精明傲气和健谈,一个长江入海口的特殊群体。是对大众看不到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是社会形态各方面的反映和体现,是这本书魅力和价值的成就。

读历史,读历史中的文化,看破文化中的山河,让灵魂受文化影响,受精神洗礼,这是我读《文化苦旅》时得到的最强烈的感受。也许,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作者的深刻含义。也许,我还没有真正读懂这本书的含义。然而《文化苦旅》的苦涩哀愁奏响了时代的最后的声音,警示世人,令人惋惜!

7.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七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当你坐的船缓缓地行驶在流水间,左右两侧的房屋,依稀升起几处炊烟,依托在岸边的石踏延展到了门前,水中的杨柳,炊烟的倒影随着风儿摆动的弯弯曲曲,给人一种很宁静的视觉享受。眼帘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静谧,似乎只能听到缓缓地流水声。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也不屑于荣华,所以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在现代,这样的地方很少了,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每个人所追求的一抹宁静。

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心路历程的“青云谱随想”。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荡漾,仿佛眼前就是他笔下的山水之间。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却不沉沦于世的笔墨趣味画作,那些燃烧着画家身心的画作,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坦诚的生命,才使得以传世,成为历史的永恒。一个和尚留下了一个最根本的身份:杰出的画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后代。随着王朝的腐败,其只能只身躲在冷僻的地方,来逃避改朝换代后的政治风雨,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无一不成为其笔下的神作。这就是一个艺术的人生,用自我来绘画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个个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黄河礼貌的盛衰,历史深邃苍老之感见于笔端的“阳关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几何时,中国是何等的辉煌,圆明园,阿房宫,莫高窟,这些哪个不是我国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么把这些都带走了?是贪婪,是人们无止境的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们的畏惧。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可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

8.《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八

静静打开这本封面素雅却沧桑的书籍,黑色的四个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实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双眼久久注视着这独具特色的封面和异常刺眼的“苦”字。带着满肚子对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准备开始享受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类似游记风格的散文集。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9.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九

相见恨晚,这种感觉贯穿我阅读此书的始终,孩子班主任对《文化苦旅》的书评,无意中揭开我品读余秋雨作品的序幕!

读余秋雨的书,是一趟长途跋涉,是目光和灵魂在书本中的跋涉,是思想和视野的在人生中的开拓。那厚重的沉淀,激活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他的品格是中国的。余老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河流山川,不是游玩,是旅行,是灵魂之旅。他和妻子用脚步度量脚下这块大地,抚摸着前人留下的文字,留下更为深刻的感悟供世人评说。

他的眼光是世界的。他走出一条世界古文明探寻之路,终极反思和评价中华文明。穿过战火纷争不断的国家地带,在海上承受暴风雨的洗礼,在沙漠里不畏艰苦地行走。以实际考证的文人之躯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不朽名著。

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他的思想之旅与精彩演讲,沉淀为一部部传世佳作。余秋雨拥有生命的宽度和历史的维度,与他的坚强信念与不俗格局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余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与戏剧专业素养,让他的文字画面感极强,文章文脉清晰、主题深刻,令人深思!

10.《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十

——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全书共收录37篇作品,借山水风物书写着中国文化与文人的历史命运,在字里行间探寻着文化的灵魂与人生的真谛,文字优美又言之有物。其中既包括《道士塔》《白发苏州》《青云谱随想》等文采飞扬、见解独到的历史文化散文,也包括《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充满怀旧气息与文化感慨的心路回忆散文。余秋雨先生行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其细腻的心思和笔触,带领我们一起感受这华夏文化的“苦旅”。

记得初读《文化苦旅》是在学业繁重的高三,当年略显浮躁的匆匆一瞥,到现在静下心来,怀着对中国文人和中华文化的思索,再次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细细咀嚼,便又是另一番滋味。既为书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历史沧桑所震撼,又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动。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中的空间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它从敦煌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的沦陷和丧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所缺失之物。

品读书中的文字无疑是苦涩的,我们既为书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历史沧桑所震撼,又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动。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丧感,书中讲述的那一段段沉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悲凉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道士塔》一文,短短几千字,我已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既为余秋雨先生辛辣的笔锋拍手叫好,更为莫高窟中珍贵的文物就这般轻易的流失而感到痛心不已。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负责看管的愚昧的王圆箓无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更是历史的罪人,但正如作者所说,他太卑微渺小,无知的躯体无法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但究其根源呢?是官僚的腐败和政府对文化保护的无视才导致了这惨痛的民族悲剧!中华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啊!而如今的中国人呢?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敢于吸收世界上任何优秀的文化,而惟独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们可以倾慕时尚任何国家的时尚,而惟独寻不到自己的时尚;他们可以走出国门为自己的骄傲,而忽略了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事实上,仅仅运走一些文物并不能撼动中华文化之根本,但一旦运走了思想、灵魂,文化的土壤就会日渐贫瘠,一个民族即将面临的便是消逝的命运,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最可怕的,不是丢失,而是丢失了过后,我们依然走在丢失的道路上。

上一篇:股室目标管理办法下一篇:拘留所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