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黄金攻略

2024-06-16

毛概考试黄金攻略(精选6篇)

1.毛概考试黄金攻略 篇一

奢侈品营销十大攻略助你角力黄金产业

一、文化为本:几乎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都是以深远的历史文化为着力点如同文物一样,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赋予了这些品牌无法取代的内涵

在奢侈品营销的文化角力中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与产品相关联、真实的历史文化为营销点,或是挖掘产品历史溯源。赋予品牌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6年前,Celine的销售额不断下滑。亏损达1600万美元。面对这种状况。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阿诺特构想了这样的战略:挖掘品牌历史,找到合适的设计师去表现,清晰地定义品牌的特质。他任命路易威登的二号人物让·马克·卢比耶担任Celine的负责人。卢比耶发现CeIIne在1945年开业时是巴黎的高档鞋零售商。“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个日期当作一项资产,把Cehne说成是最早的现代奢侈品品牌,说它是巴黎和欧洲复兴的象征。”卢比耶把Cehne重新塑造成熟悉都市生活、游历世界各地的巴黎女性形象,取得了成功。2003年,Celine的销售额比2000年上涨了40%,达到2.03亿美元,并且实现了10年来的首次盈利。

二、经典价值:要卖出高于同类商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奢侈品的价值肯定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价值内涵和品牌精神

每一个奢侈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创建品牌必须挖掘和培育该品牌的核心价值。可以说每一类品牌和每一个品牌的“价值观”都是不尽相同的。但对奢侈品牌来说,它的核心价值就比较集中一点,“富贵”是奢侈品牌的基本核心价值。只要你按照这个方向走,肯定不会有错。然而。奢侈品牌不需要那种肤浅的富贵表露,而是需要酿造底蕴深厚的富贵文化。可以说。品牌的这种文化价值主要来自于它的历史。一个产品的历史越长,它的文化内涵就会越丰富。“茅台”和“五粮液”都拥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剑南春”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唐朝宫廷。美国“蒂夫尼”(Tiffany)珠宝源自1837年。这个当时的纽约小店开业第一天只卖了4.98美元,但今天的营业额达到了10亿美元。它的钻石和金银首饰都已成为世界的珍品。通过消费体验方法你就可以感觉到,国外的奢侈品牌总是联系着富贵情结,而国内品牌缺乏的正是这些。

三、名人传奇:奢侈品品牌与享用它的名人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大多数奢侈品品牌的创始人本身也是该行业的开山鼻祖或是顶尖知名人士,他们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精英阶层非常了

解。

通过宣传和利用社会名人。将他们的特质与其品牌进行协同塑造是奢侈品营销的必杀技。还记得好莱坞明星妮可·基德曼在星光大道上如丝般柔顺的金色礼服吗?将她妙曼高挑的身材勾勒到极致。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被奢侈品厂商打造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时装发布会,这种对顶级用户的宣传效果非一般广告所能企及。所以每次奥斯卡颁奖典礼围绕着明星的穿着打扮都会

有一场传播大战。

来看看万宝龙是怎样推广它的顶级用户。万宝龙赞助包括文化、艺术及音乐等多项文艺项目,利用文化名人的效应扩大其产品在广大受众中的影响力。万宝龙在1992年成立了“万宝龙文化基金会”,每年颁发“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授予那些对于文化艺术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获奖人还可获赠当年由万宝龙特别为得奖者定制的“艺术赞助人系列”纯金限量版墨水笔。万宝龙的赞助活动。使这些得奖者变成自己品牌的使者,人们看见的不再是单薄的品牌,而是更为生动、有血有肉的形象。

四、购物体验:创造令人无法抗拒的购物体验,而不仅仅是专卖店。今天,位于黄金地段的华美店面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购物体验必须给消费者带来“奢侈感”。

细分市场不同,购物体验的理想模式也会不同。奢侈品领军企业找到了多种方法应对这种挑战:根据顾客细分定制产品、开发个性化的销售模式、提供独特的服务等等。例如,Coach公司把零售店分为旗舰店、时尚店和核心店三种类型。并分别设计购物体验。杰尼亚则特别注重让每位顾客享受贴心的个性化服务。

五、奢华外观:如何让你的东西看上去就感到好,这是奢侈品牌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产品的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所以,奢侈品牌对产品包装和外观的要求是最高的。我们从各种要素上来衡量“茅台”和“五粮液”酒,它们都应当是奢侈品,但为什么许多人又不认为它们是奢侈品呢?其关键原因是它们的包装和外观不奢华。你只要看一看“人头马”、“马爹利”和“轩尼诗”的包装。就可以找到对奢侈品的感觉了。你再看一看2005版“迪奥”时装的华丽,就不难理解奢侈品牌是

多么的迷人了。

六、只卖高价:品牌运营者必须明白,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绝不能和

大众品牌混为一谈。

因为只有有钱人才会购买奢侈品牌。其他人只有羡慕的份儿。所以奢侈品一定要把价格定得高高的,就像撑竿跳跃一样最大限度地往高处去,这是奢侈品牌的定价法则。

有价值没价钱就等于没价值。好看而廉价的东西就不算是好看的东西。如果一颗钻戒

100万美元,就不用看了,听起来就美。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给人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策略。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成功人士”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羡慕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一辆9米长的“凯迪拉克”车要花60万美元,约合500万元人民币。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别想得到它。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

拥有”。

七、悠久历史:它必须要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或无与伦比的工艺、材质为支撑。

在欧洲。许多奢侈品是家族企业出品,讲究传承与血统,比如伏特加酒。再比如宾利津津乐道的是英国顶级的工匠纯手工缝制的真皮座椅。雷达表总是宣称它拥有永不磨损的表面。这里面有故事、有文化。这就是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丰富的品

牌内涵所在。

在自己的品牌历史故事中。不要忘了加入具有吸引力的元素。通常有情感,比如Bally品牌创始人为妻买鞋的浪漫故事;高贵。比如Tiffany在19世纪被世界各地君主指定为御用珠宝;文化,比如宝玑手表出现在巴尔扎克、大仲马的小说中;高品质。比如欧米茄超霸手表成为唯一通过美国太空总署严格标准从而成为第一块登上月球的手表。当历史和情感、高贵、艺术、品质结合起来的时候,奢侈品的品牌魅力才能真正显现。

八、注重细节:奢侈品无论在制造或销售过程,都对细节的苛求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放大对细节的推崇同样是奢侈品营销的着力点之一。

对细节的追求能最好地契合奢侈品享用者

购买奢侈品的心理动机。如马爹利、XO等洋酒除了向受众介绍其出身名门外,更是浓墨重彩地渲染其精致超凡的制作工艺。比如强调盛酒容器木桶的材料和制作的挑剔选择。而像服装等一些耐用消费品。每寸多少针、经过了多少道工序都是其营销诉求的重点。奢侈品的工艺必须体现缜密与细致。让奢侈品享用者将这种缜密的工艺与高品质直接联系起来。

九、卓越品质:没有顶级的品质,就没有顶级的品牌。虽然奢侈品牌的无形价值要大大高于它的使用价值,但毕竟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生命基础。

打造超一流的产品质量是维护奢侈品牌长期寿命的需要。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奢侈品的价值,可以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全球顶级运动型豪华车“宾利”(Bentley),其车身在生产线上每分钟才移动6英寸。诞生于1838年的“百达翡利”(Patek Philippe)手表,有“钟表之王”美誉。每款表从设计到制造出来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时间是品质的保证。可见一斑。

奢侈品必须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是奢侈品品牌区别于其他一般品牌的标签。也是奢侈品品牌独特价值所在。为什么人们提到劳斯莱斯马上会想到尊贵;提到阿玛尼马上想到简洁;提到LV马上想到经典;提到积家表马上想到精准„„这就是营销的结果。这些品质不一定是绝对的。但一定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奉为信条的品质。奢侈品的营销过程就是不断强化这种独特品质的过程。

十、高端传播:奢侈品品牌在媒介选择上也有独到之处。几乎天生就明白分众和市场细分的重要意义。

我们一般只能在高档杂志期刊上。特别是已经在全球市场都取得不错口碑的杂志上看到奢侈品广告,读者会主动通过这样的杂志来寻求他们喜爱的奢侈品品牌信息。不仅如此,许多奢侈品品牌甚至拥有自己的杂志,百达翡丽在1996年10月正式发行了《百达翡丽国际杂志》。以英、法、日、中、德、意6种语言版本发行。相关链接:

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来看,富有文化正在成为主流文化,而最能够代表富有文化的代名词就是奢侈。古往今来。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光鲜夺目的明星们,锦衣玉食就是优质生活的表现,名车豪宅名牌就是他们的标签。也正基于他们这般强烈而炙热的需求。奢侈品繁衍至今,日渐弥彰。奢侈文化的大行其道,配合高压力下高欲望的物质生活,奢侈之风越来越猛。

财富集中化将催生更多的奢侈品品牌。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带动的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消费心理和需求的转移。商家会发现,产品提供的速度和质量似乎越来越跟不上消费者的步伐,而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和财富的集中化,这一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而到那时,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将会是那些眼光前瞻、引领社会潮流的奢侈品品牌。而奢侈品品牌的限量生产推广。包括高端的价格,将会把除财富人群之外的中产阶级和渴望奢侈消费的人群排挤在门外,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更多的靠近高端奢侈品品牌的中产阶级的奢侈品品牌,低产阶级的奢侈品品牌,最终将会形成一种能够满足各阶层奢侈消费理念的层级式的奢侈品品牌发展规模。因此,对于更多的企业和品牌而言,想要加入奢侈品品牌未尝没有机会。

未来的奢侈品将会适度向文化奢侈转移。当人们的物质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精神的空虚将会带动更多的文化产品的诞生。人们能够想到的,有需求的就有可能成为文化奢侈消费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大胆预测,顶级邮轮电影院、沙滩美术馆、富豪音乐会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文化奢侈营销的一部分。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奢侈消费欲,不难想象,当成为商品去营销,所有的都可能成为奢侈品品牌的一部分。

奢侈品的营销是精细化的营销。对于奢侈品行业和想要涉足奢侈品行业的企业来说,除了产品本身的过关外,品牌的文化底蕴更是要做到极致,更确切地说奢侈品营销就是一个文化的营销,想想为什么国外的品牌更容易受到奢侈品消费人群的关注。其文化营销远比国内品牌做的深邃、透彻!最后,就是服务,我们可以看到,在终端,奢侈品品牌的店面豪华,风格迥异,服务态度更是没得说,再加上完善的售后服务,这样人性化是国内那些想要成为奢侈品品牌的企业需要提高和学习的地方。

2.毛概考试重点 篇二

3、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4、经济全球化: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5、独立自主: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和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由地处理本国对外的一切事务。

6、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997年7与1日零时回归,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函仔岛和路环岛,1999年12与20日回归,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钱华)。

8、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重要原则。

1、中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异同?

中国第一,各民主党派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实现形式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在政治体系内是平等的,竞争是政党关系的主旋律,各政党在共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是相互制衡,相互斗争,彼此倾轧,尔虞我诈的政治关系,各政党为了达到执政或干预、影响政治的目的,从相互谩骂、互揭丑闻到金钱收买、造谣恐吓,无所不用其极。

2、深化政治体系改革的要求?

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④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文化面临的忧患?

①精英大众文化的差异②城乡文化差异③中西文化矛盾,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不能很好的融合造成脱离状态④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⑤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中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当前,特别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各思想革故创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6、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一是一个中国;二是两制并存;三是高度自治;四是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五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六是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七是积极促进两岸互通和各项交流。八是坚持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九是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十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靠自己发展。

8、一以经济渗透为依托。二是以亲情感化和文化认同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三以政治谈判为直接形式。四以军事威胁为直接保证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格局。

9、如何正确认识评价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积极①经济全球化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②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国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努力改变生产经营活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生产③经济全球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负面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②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稳定和危机。

10、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现状如何?有何问题?如何让解决?

问题:①工作腐败②工作效率低③民主水平低下④监督管理水平落后⑤干部自身素质⑥基础设施落后

解决方案:对工作腐败应提高监督力度;加大工作力度;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素质;选优秀的干部;应改善基础设施。

1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把人民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12、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和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级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越益密切,各种信息越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问题: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②正确看待当前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

13、我国现行外交政策?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增进友好往来,促进共同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睦邻友好政策,与周边国家一道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主张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不话强弱,不分种族,平等的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全球多极化。

3.毛概考试范围 篇三

一.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什么?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二.问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四.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中变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部局。

五.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3.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七.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P7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他个人的思想,既有正确部分又有错误部分。

3.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八.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民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九.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一.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

(1)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十二.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1)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3)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十三.什么是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十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五.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真学,真领会。

(2)着重落实在行动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客观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5.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8.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9.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0.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3.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区别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5.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6.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7.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1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的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19.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两头为: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

2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方针?

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21.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2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2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26.马克思、恩格斯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

27.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28.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9.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30.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著作。

3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3.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4.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6.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8.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4.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47.1986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48.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9.1988年,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0.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52.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

5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4.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55.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的性质。

5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7.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58.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9.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0.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6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6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4.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6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6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6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1.在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美国:在野党。英国:反对党)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73.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74.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77.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7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1.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82.“一个中国”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

83.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84.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

8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的三大外教方针。

86.20世纪70年代中国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8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最早在香港实施)

88.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89.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90.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91.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92.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劳动者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9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

9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

95.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治,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96.人民解放军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98.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多选:

1.香港特别行政区是:

A.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D.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

A.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4.毛概考试题型 篇四

一、单选,每题1分,共30题30分;

二、多选,每题2分,共10题20分;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题10分;

四、简答,每题3分,共2题6分;

五、辨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六、材料分析题,共1题8分。

七、论述题(共2小题,共21分。)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前三道客观题需涂在答题卡上,请各位老师提醒学生携带铅笔、橡皮等工具,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填学号后十位。

3、考试范围以教材前九章内容为主,考题各章均有覆盖。请各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提醒学生以教材为主,全面复习,以下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毛概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

1、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年份和会议是什么?P2

2、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什么P11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P13

4、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时间是哪一年?P17

5、邓小平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的会议是那次,时间是?P18

6、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的党的会议是那次?P19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那些基本问题展开。P19

8、党的十七大将什么、什么、什么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9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什么,又包括什么。战略目标是什么?P 27

10、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什么。P33

1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什么?P34

第二章: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P41

2、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P44

3、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P45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P45-46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谁?P46

6、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谁? P48

7、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什么?P49

8、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P53

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是什么? P58

10、近代中国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两头指的是?P58

11、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的是什么?P61

第三章:

1、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人物是什么?P69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一化是什么? P70

3、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手工业供销小组性质是什么,手工业供销小组合作社性质是什么,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什么? P74-75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第一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和时间是。P83

第四章:

1、标志着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什么? P90

2、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哪些发展关系问题?P96

3、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P97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谁提出来的” P98

5、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P100-101

6、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什么经验教训? P102-105

第五章:

1、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是那年? P112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什么,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P121

第六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P131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的事件是? P133 3、1956年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口号的人物是?P137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人物是谁?P138

5、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P138“

6、“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P40

第七章:

1、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及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途径?P161-163

2、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63-165

第八章: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P167 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P168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P168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P170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P174

4、我国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那些?P17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哪些?;P173

5、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怎样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P176-178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P179

7、我国的国体是?政体是什么?P180

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182新时期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什么?P182

9、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P182

10、“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时代精神其核心是什么?P193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193

12、文化强国的含义、表现为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举措是什么?P195-197

1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处理什么关系P202

第九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P212

2、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什么P213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17-P21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218-P219 4.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P221

第十章

5.毛概考试要点范文 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上,在农村蓄积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可能性:

(1)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2)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和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5)党的领导及其正确地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2)农业合作化的三大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与以往认识的区别)

(1)认识很具体:从目标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指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价值目标

(3)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

(4)突出了生产力的中心地位(以前是生产关系)

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第一位推动作用

(2)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第一变革作用

(3)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明显

(4)科学技术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1)加快科技进步、创新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的初级,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尽力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的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三个有利于是指:

有利于发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简间接化④经营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6.毛概考试题 篇六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毛概选择题 来源: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C)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D)A、中共五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前提是(A)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入进行 D、三民主义的影响

4、中共初创时期,党的代表大会文件和党的领导人的文章交相辉映,开始形成(A)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5、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领导是在(C)A、中共六大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

6、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C)A、刘少奇B、王稼祥 C、张如心D、周恩来

7、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观念的文章是(B)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8、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B)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统一战线理论的系统阐述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9、毛泽东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D)

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群众路线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1、邓小平理论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A萌芽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

1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B)A萌芽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

1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 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D地区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14、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科学的概括,使之构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党的(B)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15、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是(B)A什么是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C发展才是硬道理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B)A毛泽东确立起来的B邓小平确立起来的 C周恩来确立起来的D江泽民确立起来的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C党的八十多年奋斗的历史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是(B)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B国际形势新变化 C经济全球化加速D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19、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C)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D维护加强党的坚强团结和高度统一 20、十六大所确定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D)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D)A发展经济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保持(A)

A党的先进性B党的纯洁性C党的阶级性D党的创造性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A)A执政为民B从严治党C依法治国D发展民主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发展C党的建设D为人民服务

25、“三个代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其中总揽一切的是(B)A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C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D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26、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考始于(A)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有(ABCDE)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C、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

D、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E、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的基本方面是(ABC)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E、解放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BCD)A、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结果

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是毛泽东的正确思想

4、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的标志是(DE)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 C、《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 D、刘少奇在中共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E、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

5、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E)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E、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ABE)A、科学性B、完整性 C、发展性D、实践性 E、独创性 7、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ABCD)

A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E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邓小平理论是(ACDE)A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C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E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9、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如(BCD)

A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E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0、邓小平提出的崭新论断有(BCE)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一国两制

C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ABDE)

A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B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C都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D都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E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E)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ABE)

A马克思主义的B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C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D促进经济发展的E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A5、C6、C7、B8、B9、D10A

11、C12、B13、A14、B15、B16B17、B18、B19、C20、D21、D

22、A23、A24、A25、B2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3、BCD4、DE5、ABCDE6、ABE

7、ABCD8、ACDE9、BCD10、BCE11、ABDE

12、ABCDE13、ABE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B)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了(A)A、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B、在相当范围内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C、党的思想路线的转变D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争论的实质就在于(B)A、是不是坚持辩证法B、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是不是坚持唯物论D、是不是坚持反映论 5、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D)A、马列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原则C、“三个有利于”D、实践

6、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C)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B、自由主义、全盘西化 C、教条主义、思想僵化D、宗派主义、分裂主义

7、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C)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D、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辩证法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B)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D、工作作风

9、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A、反对教条主义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D)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1、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C)

A、从客观事物的现象出发B、找出事物的因果联系 C、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 D、发现事物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1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B)A、目的B、前提C、核心D、关键

13、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C)A、条件B、原因C、目的D、中心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是(A)A、辩证统一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相对与绝对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C)A、尊重科学、尊重知识B、认清时代条件 C、尊重实践、尊重群众D、认清国情特点

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A、求真务实B、与时俱进 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

17、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建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A、《实践论》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

18、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B、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C、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D、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事情

1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做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D)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五大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0、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检验实际工作中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是(D)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一切从实际出发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邓小平确立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了(D)

A、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C、认识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统一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2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B)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3、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D)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与时俱进

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穿于(C)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中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熟阶段

25、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先分清姓“社”姓“资”B、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6、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

A、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

27、科技创新的关键在(C)

A、技术B、管理C、人才D、机制

28、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和社会发展要求的(C)A、教育体制B、教育内容C、教育思想D、教育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在于(ABCE)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E、彻底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2、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因为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源于(ABC)

A、唯物论的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机械论的观点E、本质论的观点

3、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为一个可以评价的有机整体,保证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科学化。这一有机整体的内容和顺序是(ACDE)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为人民服务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E、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全面推动了改革的进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包括(ABCE)

A、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E、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5、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E)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E、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

6、邓小平在反对“两个凡是”提倡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指出,毛泽东思想中最主要的是两条,即(BD)

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D、群众路线E、艰苦奋斗

7、“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BC)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E、违背了改革开放

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 D、具有灵活性E、具有原则性

9、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ABC)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一个历史过程 E、一次历史性飞跃

10、马克思主义是(ABCD)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指南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D、不惟书只惟实E、检验真理的标准

1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DE)

A、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设想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E、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2、邓小平确立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在于(ABCD)A、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发展

B、把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有机统一在实践标准之中 C、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统一 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1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D)

A、辩证统一的关系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候是矛盾的 E、解放思想的归宿是实事求是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BCE)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党的工作作风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E)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D、错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 E、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16、江泽民在党的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ACD)

A、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B、对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D、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AC)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进一步改变了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 E、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8、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CD)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E、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

19、科学理论的本质是(AD)

A求实B、认真C、坚持D、创新E、修正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ABCDE)

A、制度创新B、科技创新C、文化创新D教育创新E、工作创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B5、D6、C7、C8、B

9、D10、D11、C12、B13、C14、A15、C16、B

17、D18、D19、D20、D21、D22、B23、D24、C

25、C26、A27、C2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2、ABC3、ADCE4、ABCE5、AE6、BD

7、ABC8、ABC9、ABC10、ABCD11、ADE12、ABCD

13、ABCD14、ABCE15、ABE16、ACD17、AC18、ABCD

19、AD20、ABCDE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D)。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C)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A)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

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

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

4、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D)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2年

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D)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10、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的是(D)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11、邓小平总结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困难等情况,认为根本原因是(C)A、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 D、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1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D)

A、保持政治稳定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D、把发展放到首位 1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C)A、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4、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突破口和第一推动力的(B)

A、国企改革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

D、金融体制改革

15、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C)

A、国企改革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

D、金融体制改革

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B)

A、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则的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D、能战胜资本主义的

17、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C)

A、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则的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 D、能战胜资本主义的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9、共同富裕意味着(D)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0、下面哪一个不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阐述的重要思想(C)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21、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是(C)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 B、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

C、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D、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革命新形势

22、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B)

A、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B、要以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C、要以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D、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23、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A、国家的发展问题

B、国家的改造问题

C、国家的生存问题

D、国家的巩固问题 24、当代科学技术成果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A)

A、信息化

B、产业化

C、专利化

D、专业化 2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的首要基础地位。(A)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2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D)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 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A、改革

B、对外开放

C、发展

D、加强党的建设 28、我们党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C)

A、无产阶级专政

B、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民主集中制原则 29、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B)

A、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B、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30、先进生产力是指(D)A、以先进的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 B、以先进的劳动者为标志的生产力 C、以先进的劳动对象为标志的生产力 D、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是(ABCDE)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ABCDE)A、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B、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的

C、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 D、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E、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任务尤其突出、迫切和需要 3、混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混乱和错误观念主要有(ABCD)A、单纯的精神崇高B、一大二公C、平均主义 普遍贫穷E、共同富裕

4、邓小平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是在(ABCD)A、历史和逻辑的形成过程中

B、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 D、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过程中 E、静态和动态的作用过程中

5、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ABCDE)A、建立在社会历史客观运动的基础上

B、以尊重生产力的客观物质运动规律的基础

C、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

D、同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矛盾的运动结合起来 E、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1998年的4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E)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E、我国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的解决

7、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的问题是(ABCDE)

A、它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它关系到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它关系到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D、它关系到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E、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

8、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DE)

A、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正确途径是革命

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E.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9、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ABCDE)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根据

E、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

10、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体现了(ABE)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的统一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统一 C、社会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的统一

D、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统一 E、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统一

11、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CDE)A、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C、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D、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E、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12、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实践意义在于(ABD)A、它为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B、它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C、它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开辟了道路

D、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E、它突破了把按劳分配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主要论点有(BCDE)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根本要求

E、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14、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主要原因是(ABCDE)

A、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B、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的需要

C、回应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的需要 D、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与各种问题的需要

E、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15、发展先进生产力需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ABCDE)A、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作用

B、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C、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现存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的矛盾 D、不断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E、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6、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必然性表现在(ABCDE)A、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B、是由党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 D、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

E、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17、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是(ACD)

A、以发展为己任B、以改革为使命C、以兴国为目标 D、以富民为取向E、以执政为要务

18、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是(AE)

A、能否抓住机遇B、能否坚持独立自主C、能否全面开放 D、能否提高国民素质E、能否加快发展

19、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ABCD)A、其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B、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C、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E、是不是有自己的特色

20、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发展是(ABCDE)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B、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C、既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D、既指当前的发展,又包括可持续发展

E、既指社会全面进步,又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A4、D5、C

6、D7、C8、B9、D10、D

11、C12、D13、C14、B15、C

16、B17、C18、B19、D20、C

21、C22、B23、A24、A25、A

26、D27、C28、C29、B3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DE3、ABCD4、ABCD5、ABCDE

6、ABCDE7、ABCDE8、ABDE9、ABCDE10、ABE

11、CDE12、ABD13、BCDE14、ABCDE15、ABCDE

16、ABCDE17、ACD18、AE19、ABCD20、ABCDE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二十世纪末 C、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二十世纪末

D、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到现代化基本实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国家、集体、个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B)A、发展商品经济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D、完善上层建筑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只能是(C)A、完善生产关系B、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大力发展生产力D、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B)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党的十三大召开

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C)A.新旧体制转轨阶段B、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阶段

C、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阶段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殊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C)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的阶段

C、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12、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目的是(C)A、夺取政权B、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C、解放生产力D、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是(D)A、国民经济现代化B、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 C、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是(C)A、旧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 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要管(B)A、五十年B、一百年C、一百五十年D、二十年

1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制定是在(D)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8、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B)

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

19、社会主义改革是(C)A、改变基本制度B、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我完善D、改革具体的政策 20、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A、改革B、革命C、阶级斗争D、开放

2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C)A、我国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B、我国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

22、改革和开放的前提是(D)

A、四项基本原则B、依法治国C、社会公平D、社会稳定

23、坚持改革开放是(B)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政治保证D、奋斗目标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党的(A)A、基本路线的展开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政策 C、最高纲领的体现D、基本路线的核心

25、我们的立国之本是(B)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B)A、社会主义革命中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D、坚持对外开放中

2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B)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党的领导

28、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提出(C)A、社会主义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B、社会主义分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C、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D、不存在社会主义阶段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是在党的(C)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三中全会 3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C)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括号内)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C)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E、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ACDE)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发展生产力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ACDE)A、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

B、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BCD)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现代化C、实现经济市场化 D、实现经济社会化E、实现经济规模化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ABC)A、经济建设是中心B、改革开放是动力C、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D、改革开放是中心E、四项基本原则是动力

6、改革是(ABC)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D、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E、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有(ABCDE)A、生产力比旧社会有很大发展B、社会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低 C、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低D、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E、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低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指(ABCDE)A、抓住机遇B、深化改革C、扩大开放D、促进发展E、保持稳定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有(ABCDE)A、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B、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尚不发达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D、两个文明的建设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 E、非社会主义思想有一定影响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 段。这个初级阶段(ABCD)A、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标志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是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D、历史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 E、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1l、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它(ABCE)A、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B、是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C、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D、是实现高度公有化的所有制结构

E、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B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城乡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E、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BCD)A、生产力落后,并且具有多层次性、不平衡性 B、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 C、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E、实行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1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D)A、发展是硬道理B、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C、互相依存、互相促进D、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E、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ABCD)A、工业化B、经济的社会化C、经济的市场化 D、经济的现代化E、管理的民主化

16.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ABCDE)A、解决种种矛盾B、澄清种种疑惑

C、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D、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E、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7、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BCDE)A、基本含义B、历史地位C、基本特征D、基本任务E、基本路线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BCE)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E、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BCD)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

D、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E、实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使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上,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四个基本”,即党的(ABCD)

A、基本理论B、基本路线C、基本纲领D、基本经验E、基本问题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B4、C5、B6、C7、C8、A9、A10、C

11、C12、C13、D14、C15、B16、B17、D18、B19、C20、A

21、C22、D23、B24、A25、B26、B27.、B28、C29、C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2、ACDE3、ACDE4、ABCD5、ABC6、ABC

7、ABCDE8、ABCDE9、ABCDE10、ABCD11、ABCE12、BD

13、ABCD14、ABCD15、ABCD16、ABCDE17、ABCDE18、ABCE

19、ABCD20、ABCD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B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2000年8月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D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4.首先使用“对外开放”表述的,是(D)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邓小平

5.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经验时说,中国的经验的第一条就是(D)

A.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B.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C.对外开放,尽量争取外援 D.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

6.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C)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B.加快发展民族经济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发展和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A.发展对外贸易

B.发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 D.建立经济特区,积极利用外资

8.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开始于(B)A.1980B.1984C.1990D.1992 9.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B)

A.封闭经济B.开放经济C.计划经济D.文明经济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题和基础是(B)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1.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利用外资,对外技术交流工作中,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是(D)

A.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自力更生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

1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经济的通行规则,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这意味着在税收负担上,对外资企业将(D)A.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B.继续实行现有的优惠政策

C.课以比民族经济更高的税负,以保护民族工业 D.与国内其他经济成分一样,公平税负,平等竞争 13.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D)A.惩治腐败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发展生产力D.改革开放 14.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C A.生产力的重大变革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15.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620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4亿美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828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52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864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情况表明(D)

A.进一步增强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利用外资成绩显著 D.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16.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机电产品占40%以上,连续8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同期,在进口方面进口原材料的增幅较大,而进口机电设备的增幅减少。上述材料综合表明,我国(B)A.机电产品出口条件得到改善 B.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 C.原材料的对外依赖程度提高 D.初级产品的国外市场缩小

17.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

A.对外贸易B.技术出口C.对外投资D.承包国外工程 18.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B)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 B.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基地和窗口作用

C.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 D.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里设立特别行政区

19.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是(D)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发展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已经基本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二、多项选择

1.20年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两个轮子是(DE)A.否定“文革”B.否定“两个凡是” C.真理标准大讨论D.改革E.开放 2.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BCDE)

A.政治的窗口B.技术的窗口C.管理的窗口 D.知识的窗口E.对外政策的窗口

3.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是(BDE)A.外向型B.全方位C.市场取向D.多层次E.宽领域 4.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应是(BD)

A.全面出击B.以质取胜C.削价倾销D.市场多元化E.后发优势 5.我国已经兴办的经济特区是(ABCDE)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E.海南

6.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有(ABCDE)A.外贸B.对外技术交流

C.国际资金往来D.国际劳务合作E.国际旅游业 7.实行对外开放是(ABC)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市场经济发展的比然趋势

C.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结果 E.是对自力更生的否定

8.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使社会主义国家(BCDE)A.迅速赶超发达国家B.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加快现代化步伐D.提高经济效益 E.提高科技水平

9.我国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的形式主要有(ABCD)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D.发行国际债券 E.购买外国企业股票

10.我国现阶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因为这种形式(ABDE)

A.便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B.不增加举借的外债,节省国内配套资金 C.可以缩短还债期限,降低利息负担

D.能开拓新的生产门路,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E.有利于拓宽出口渠道,增加外汇收入

11.对外贸易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对外贸易可以(ABCDE)A.协调比例关系,促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B.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C.增加外汇收入,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D.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本国经济素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E.丰富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12.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ABCDE)

A.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分析的结果 C.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E.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有(ABCDE)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吸引外资 B.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C.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D.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E.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1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

1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BCD)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16.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指(ABCD)A.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B.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压倒一切的

C.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一、答案:

1.B2.D3.D4.D5.D6.C7.A8.B9.B10.B 11.D12.D13.D14.C15.D16.B17.A18.B19.D

二、答案:

1.DE2.BCDE3.BDE4.BD5.ABCDE6.ABCDE7.ABC8.BCDE9.ABCD10.ABDE 11.ABCDE12.ABCDE13.ABCDE14.ABC15.BCD16.ABCD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D)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A.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B.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C.计划和市场的关系D.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国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是(A)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高度集中的市场经济体制 C.高度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D.高度分权的市场经济体

6、为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指明方向的是(B)A.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7、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计划和市场的属性(D)A.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计划和市场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 C.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D.计划和市场属于资源配置范畴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B)A.计划B.市场C.国家D.企业

9、建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基础是(C)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理论 l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A)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 B.完善的市场体系

C.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1、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生产资料私有制D.生产力发展状况

12、中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B)A.乡镇企业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D.个私经济

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A.重要组成部分B.主体 C.有益补充D.基础

1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B)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D.个私经济

15、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D)A.它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它们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 D.它们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16、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谁掌握(D)A.所有权B.经营权C.财产权D.控股权

17、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B)A.富裕生活水平B.基本生活水平C.现代生活水平D.物质生活水平

18、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B)A.兼顾效率、公平优先原则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C.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D.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A)A.共同富裕B.同步富裕C.同时富裕D.同等富裕

20、邓小平提出的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 式地向前发展的大政策是(A)A.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1、邓小平指出:鼓励一部地区、一部分先富起来是为了(D)A.反对平均主义B.反对两极分化

C.拉开个人收入差距D.实现共同富裕

22、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A.控制力上B.资产比重上 C.影响力上D.主体地位上

2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B)A.法律组织形式B.资本组织形式

C.公有制实现形式D.私有制实现形式

24、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B)A.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发展状况

C.社会发展阶段D.上层建筑结构。、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最主要的是(B)A.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B.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 C.非公有经济比重下降D.公有制主体地位动摇

26、所有制结构应该以(B)A.公有制程度高低为标准

B.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力为标准 C.公有制比重大小为标准 D.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

27、现阶段为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目标,我们的收入分配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C)

A.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28、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正式肯定的(D)

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29、十五大在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是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A)A.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社会财富分配相结合 C.按劳动贡献分配相结合D.按合法收益分配相结合

30、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B)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B.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排除计划而由时常进行资源培植的经济体制

31、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硒蛇添足”,而恰恰相反,就是“画龙点晴”。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D)A.目的B.功能C.条件D.性质

32、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些论断(C)A.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B.明确意识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只是强调要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D.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思想束缚

33、被邓小平称为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衽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的纲领性文件是(B)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4、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D.推行股份制

35、为正确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而建立的宏观调控体系是(B)A.以指令性计划为主B.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C.以行政手段为主D.以直接调控为主

36、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必须(B)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转变政府职能 C.排斥行政手段D.完善市场体系

37、宏观调控体系基本上实现了由(B)A.间接调控向直接调控的转变B.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C.市场调控向行政调控的转变D.行政调控向市场调控的转变

38、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要注重(C)A.市场B.鼓励C.效率D.发展

39、十六大提出再分配注重(A)A.公平B.调节C.规范D.保障 40、《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 C.承包制D.租赁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AB)A.计划B.市场C.法律D.行政E.政策

2、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ABCDE)A.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为主 B.政企不分、企业隶属并依附于国家 C.忽视商品生产、排斥市场的作用 D.以平均主义作为分配原则 E.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基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DE)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 B.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CE)A.产权明晰B.权责明确C.政企分开 D.公平分配E.管理科学

5、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ABCD)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E.社会公平

6、构成生产要素市场的是(ABCDE)A.技术市场B.信息市场C.劳动力市场 D.房地产市场E.资本市场

7、十六大提出政府职能包括(ABCD)

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E.行政审批

8、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是(ABCD)

A.统一B.开放C.竞争D.有序E.公平

9、间接调控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主要手段是(BD)A.市场体系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E.计划手段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ABCDE)A.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C.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 D.既有互补性、又有互动性

E.可以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包括(AB)A.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

B.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C.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 D.作为宏观调控条件的市场体系 E.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现代企业

12、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断(CDE)A.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 B.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C.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D.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思想束缚

E.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

13、现代市场经济是(BD)A.排斥计划的市场经济B.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

C.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14、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是(ABCD)A.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

B.所有企业都拥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利

C.政府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D.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 E.全部经济活动都是建立私有产权基础上

15、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ABCDE)A.突破了将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 B.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C.论证了计划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

D.强调我们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E.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

16、完善的市场体系是(ABCDE)A.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 B.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

C.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 D.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纽带 E.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的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正确看待所有制这一变化的观点是(ABCDE)A.这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B.公有制经济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 C.评价所有制结构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为标准

D.调整和改革公有制结构应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 E.评价所有制结构应该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8、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ABCDE)A.构成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部分 B.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 C.国家和集体享有所有者权益 D.属于公有制经济成分

E.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比重越来越重要

1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CDE)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E.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0、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包括(ABCDE)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E.混合所在制经济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BC)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 D.股份经济E.集体经济

22、现代社会中属于生产要素的是(ABCDE)A.资本B.土地C.技术D.管理E.信息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富裕程度差别的客观经济条件是(ABCDE)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差别 E.共同富裕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4、邓小平指出: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是因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发挥(ACE)A.示范作用B.竞争作用C.帮助作用 D.公平作用E.带动作用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就是指(BCE)A.牺牲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B.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C.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D.提倡奉献精神,实行平均主义

E.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结果上的平等

26、社会保障体系或制度的组成包括(ABCE)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 D.社会安全E.社会优抚

27、注重效率,体现公平,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十五大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是(ABCE)A.保护合法收入B.取缔非法收入

C.整顿不合理收入D.消灭剥削收入E.调节过高收入

28、江泽民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握的原则是(ABCDE)A.从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B.首先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

C.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D.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E.要积极稳妥,注意新老体制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29、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ABCD)A.这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C.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D.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 E.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0、十六大明确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是(ABCDE)A.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B.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终生活保障制度 C.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D.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

E.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C4、D5、A6、B7、D

8、B9、C10、A11、A12、B13、A14、B

15、D16、D17、B18、B19、A20、A21、D

22、A23、B24、B25、B26、B27、C28、D

29、A30、B31、D32、C33、B34、A35、B

36、B37、B38、C39、A4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BCDE3、ABCDE4、ABCE

5、ABCD6、ABCDE7、ABCD8、ABCD

9、BD10、ABCDE11、AB12、CDE

13、BD14、ABCD15、ABCDE16、ABCDE

17、ABCDE18、ABCDE19、ABCDE20、ABCDE

21、ABC22、ABCDE23、ABCDE24、ACE

25、BCE26、ABCE27、ABCE28、ABCDE

29、ABCD30、ABCDE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多党合作制度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A)A.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B.实行民主集中制

C.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D.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D)A.议行合一B.三权分立

C.民主集中制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A)A.法制B.民主C.专政D.稳定

5、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的核心是(B)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6、我国各民主党派是(B)A.执政党B.参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

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A)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A)A.国体决定政体B.政体决定国体

C.国体相同、政体也相同D.政体相同、国体也相同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A.加强法制B.依法治国C.民主政治D.人民民主

10、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是(B)A.基本政治制度B.具体政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D.民主政治制度

11、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是(D)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A.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

D.民主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1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D)A.一党制B.两党制C.协商制D.多党合作制

1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B)A.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D.人民民主专政

15、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是在党的(D)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6、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D.最高人民

17、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D)A.先决条件B.基本动力C.根本基础D.客观需要

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证是(B)

A.共产党专政B.依法治国C.精简机构D.权力集中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A.共产党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D.新民主主义专政

2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C)A.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全国代表大会 C.人民D.国务院

21、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A.合理化、制度化、程序化B.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法律化、自动化、程序化D.有序化、制度化、自由化

2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A)A.经济建设这个中心B.思想解放 C.发展民主D.依法治国这个目标

2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D)A.价值目标B.特点C.主导作用D.特点和作用

24、我国的政体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

25、我国近年来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B)A.乡一级B.县一级C.村一级D.市一级

26、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D)A.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B.变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C.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7、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A)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D.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2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A)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是政体不是国体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2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3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A.指导思想B.唯一方法C.基本方略D.基本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AC)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C.人民当家作主D.实行民主集中制E.爱国统一战线

2、社会主义民主(ABCDE)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实现 C.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D.同资本主义民主是根本对立的 E.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BCDE)A.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B.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C.直接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 D.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E.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

4、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ABE)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B.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C.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表明(ACDE)A.民主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总的发展而单独进行 B.民主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民主发展程度受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的制约 D.民主建设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E.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

6、建设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以下方面(ABDE)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 D、行政管理E、法制建设

7、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ABCD)

A、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B、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D、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E、对上级政府部门的绝对服从

8、依法治国是(ABCDE)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ABCE)A.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的性质

B.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者是即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范畴 D.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的表现形式 E.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实施形式

10、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是(ABC)A.精简B.统一C.效能D.协调E、公平

11、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ABCDE)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D.中国致公党 E.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ABC)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D.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E.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1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BCDE)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基层民主建设

14、下列国家机关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全国代表大会负责的有(ABCD)A.国务院B.中央军委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E.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5、依法治国体现了(ABCDE)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B.广大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C.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D.依法治国依据的是宪法和法律 E.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16、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因为(BCDE)A.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B.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E.认清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17、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DE)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E.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BCD)A.它们的领导力量一样 C.它们的本质内容一样 B.它们的阶级基础一样

D.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 E.它们的形式一样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CE)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政权性质,后者是政府机构

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E.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D4、A5、B6、B7、A

8、A9、B10、B11、D12、D13、D14、B

15、D16、A17、D18、B19、B20、C21、B

22、A23、D24、A25、B26、D27、A28、A

29、A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2、ABCDE3、ABCDE4、ABE5、ACDE

6、ABDE7、ABCD8、ABCDE9、ABCE10、ABC

11、ABCDE12、ABC13、ABCDE14、ABCD15、ABCDE

16、BCDE17、ABDE18、ABCD19、ACE20、ABC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C)A、政治是基础B、经济和政治是基础 C、经济是基础D、经济和文化是基础

2、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构成(D)A、精神文明B、古代文明C、现代文明D、道德文明

3、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保证。(C)A、文化B、思想C、政治D、军事

4、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C)A、意识B、经济C、文化D、凝聚力

5、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B)A、精神素质B、健康素质C、品德修养D、创新意识

6、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有着的关系。(A)A、不平衡性、不同步性B、完全一致性 C、大体一致性D、绝对同步性

7、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B)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动力

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C)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B)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10、先进文化,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相联系,从根本上反映和促进(C)A、先进生产关系和发展要求B、先进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 C、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先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D)A、物质文明B、现代文明C、古代文明D、精神文明

12、没有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D)A、科技技术B、人类社会C、高等教育D、精神文明

13、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A)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D、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

14、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B)A、政治建设当作中心B、经济建设当作中心 C、民主建设当作中心D、科技和教育当作中心

15、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已处于,引统和整合着其他各种文化。(B)

A、服从地位B、主导地位C、指导地位D、主动地位

16、把培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A)A、“四有”公民B、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四化”干部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的,也是文化的创造者。(D)A、重要因素B、次要因素C、主要因素D、首要因素

18、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素质,是文化建设的(A)A、特有功能B、根本任务C、首要任务D、根本方向

19、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A)A、中心环节B、根本要求C、特定内涵D、根本任务 2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B)A、物质基础B、精神支撑C、前提D、基础

21、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称之为(C)A、依法治国B、法制C、法治D、法律规范

22、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称之为(B)A、人治B、德治C、以德服人D、道德感化

23、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C)A、指导方针B、工作方针C、政治优势D、政策

2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D)A、基本制度B、指导纲领C、发展战略D、方针

25、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D)A、基础B、根本要求C、前提D、决定性因素

26、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B)A、文化B、教育C、哲学D、管理

27、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A)A、喉舌B、工具C、中介D、事业

28、人的本质(C)A、高级动物B、社会的产物

C、社会关系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

29、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B)A、归宿点B、前提和现实基础 C、基本要求D、保障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是由哪些形态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BCD)A、自然B、政治C、经济D、文化E、民族

2、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ABD)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现代文明 D、政治文明E、古代文明

3、综合国力竞争包括(ABCD)A、经济实力竞争B、科技实力竞争C、国防实力竞争 D、文化方面竞争E、宗教方面竞争

4、精神文明具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它(ABC)

A、有着历史继承性

B、与物质文明有着不平衡性、不同步性 C、对物质文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D、是物质文明的基础E、是物质文明和附属

5、邓小平曾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这包括(BCDE)A、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惩治腐败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E、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6、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ABCE)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学历E、有纪律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ABCDE)A、重要建设B、以立为本C、持之以恒D、贵在落实E、务求实效

8、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CDE)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创造崭新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9、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A、取其精华B、去其槽粕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E、开拓创新

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ABCDE)A、是社会的主体B、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

C、是生产关系的第一因素D、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E、是文化的创造者

11、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ABCDE)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12、做好思想政治工作(ACDE)A、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B、要把虚与实结合起来

C、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D、既讲道理又办实事E、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13、教育(ABD)A、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C、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D、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E、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14、当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ABCDE)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者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E、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5、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包含(CDE)A、少数人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

B、一部分人的精神财富上的共同享有 C、全体人民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

D、全体人民的精神财富上的共同享有 E、全体人民自身全面发展的共同提高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BCDE)A、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B、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D、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文化一致的

E、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BDE)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C、强化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D、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E、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8、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ABCDE)A、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

D、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 E、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1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AB)A、理想建设B、首先建设C、党的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E、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重要建设”的方针,因为(ABCDE)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B、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C、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D、党的根本任务发生了变化 E、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C4、C5、B

6、A7、B8、C9、B10、C

11、D12、D13、A14、B15、B

16、A17、D18、A19、A20、B

21、C22、B23、C24、D25、D

26、B27、A28、C29、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D3、ABCD4、ABC

5、BCDE6、ABCE7、ABCDE8、ACDE

9、ABCD10、ABCDE11、ABCDE12、ACDE

13、ABD14、ABCDE15、CDE16、BCDE

17、ABDE18、ABCDE19、AB20、ABCDE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多选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ABCD)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BCD)

A.领导核心B.发展道路C.实践主体D.根本目的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必须(ABCD)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C.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ABCD)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B.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C.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D.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ABCD)

A.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B.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C.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D.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ABCD)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是(ABCD)

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和谐(ABCD)

A.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C.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D.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措施是(ABCD)

A.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D.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1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ABCD)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C.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D.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其基本内容是(ABC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C.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D.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步推进(ABCD)

A.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B.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C.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D.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为此(ABCD)

A.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B.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D.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是(ABCD)

A.把握方向B.制定政策C.整合力量D.营造环境 参考答案要点

1ABC2ABC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 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政府首次明确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A)A.万隆会议B.雅加达会议 C.马尼拉会议D.吉隆坡会议

2、香港曾是殖民地由(A)A.英国统治B.西班牙统治 C.葡萄牙统治D.法国统治

3、台湾问题是(C)A.殖民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B.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问题

C.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D.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

4、首次提出两岸恢复“三通”的是(A)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5、“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A)A.台湾必须回归祖国B.香港必须回归祖国 C.澳门必须回归祖国D.祖国必须实现统一

6、“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A)A.一纲四目B.国共合作C.爱国一家D.和平统一

7、“一国两制”提出首先是针对(A)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自治问题

8、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A)A.设立台湾特别行政区规定 B.鼓励台商投资规定

C.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规定 D.主张两岸实现“三通”规定

9、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A.坚持一个中国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实行两岸“三通”

10、“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A)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实行两种制度 C.实现两岸三通D.放弃使用武力

11、“一国两制”的根本政治前提是(A)A.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12、最先提出台湾可以保留军队的是(A)A.“一纲四目”B.《告台湾同胞书》 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3、中国政府提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B)A.台湾同胞的B.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C.台湾当局的D.台湾政党的

14、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A.1995年7月1日B.1996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D.1998年7月1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通过是全国人大(B)A.七届二次会议上B.七届三次会议上 C.八届一次会议上D.八届三次会议上

16、“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B)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台海问题

17、邓小平指出,港人治港的界线和标准就是治理香港的港人是 以(C)A.原住民为主体B.中国人为主体 C.爱国者为主体D.港籍人为主体

18、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 间是(B)A.1982年9月B.1984年12月 C.1990年4月D.1993年3月

19、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B)A.一纲四目B.一国两制C.武力解放D.完全统一 20、“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A)A.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B.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 C.国与国之间争端问题D.历史遗留问题

21、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方针是(D)A.力争和平统一,放弃使用武力 B.力争和平统一,拒绝使用武力 C.力争和平统一,承诺使用武力 D.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

22、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C)A.外交权B.国防权C.自治权D.独立权

23、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D)A.相同的B.矛盾的C.相似的D.不同的

24、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A)A.台湾B.香港C.澳门D.港澳台

25、特别行政区可以不服从中央政府的是(D)A.外交B.宣战C.媾和D.行政

26、“三通”是指(A)A.通商、通邮、通航B.通商、通航、通讯 C.通邮、通航、通话D.通邮、通关、通讯

27.将两岸关系说成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企图(D)A.阻挠两岸实现三通B.破坏两岸正常谈判

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来

2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B)A.香港立法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D.特别行政区政府 2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B)A.《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告台湾同胞书》 30、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D)A.特别行政区是一个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中央政府主张两岸谈判可先就(B)A.两岸实现完全统一问题进行谈判 B.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 C.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进行谈判

D.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问题进行谈判

32、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多年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B)A.1986年11月B.1987年11月 C.1988年11月D.1989年11月

33、党把“一国两制”内容写进党章,是在(C)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34、中国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在香港回归祖国(D)A.3周年之际B.4周年之际 C.5周年之际D.6周年之际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BDE)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完全自治权 D.独立的司法权E.终审权

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港府服从中央政府的非自治权有(ABCD)A.外交B.国防C.宣战D.媾和E.财政

3、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自行产法禁止的行为有(ABCDE)A.判国B.分裂国家C.煽动叛乱 D.颠覆政府E.窃取国家机密

4、在“一国两制”中要讲两个不变的观点,“不变”是指(ABCD)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变 C.对台湾政策五十年不变 B.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 D.对澳门的政策五十年不变

E.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五十年不变

5、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不变”是指(CD)A.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只保留50年 B.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早晚要变

C.港澳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或上百年 D.五十年不变只是一个形象说法50年后也不会变 E.五十年不变只是权宣之计,回归50年后必须变

6、港澳台问题的性质(DE)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 B.都是内政问题

C.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D.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

E.港澳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7、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ACDE)A.主权必须收回B.主权问题可以讨论

C.收回香港后,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过渡期内中英应采取合作的态度,避免香港发生大的波动 E.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8、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声明宣布(ABCD)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政府 C.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 D.保持香港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E.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

9、对台湾问题正确的立场是(ACD)A.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E.中国要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0、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ACDE)A.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B.现行法律不变 C.官方文字不变D.现行法律基本不变 E.现行生活方式不变

11、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ABCD)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直辖于中央政府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E.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依法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是(ABE)A.香港B.澳门C.上海D.深圳E.台湾

13、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指出: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ABCDE)A.现行社会制度不变B.现行经济制度不变

C.现行生活方式不变D.同外国的经济关系不变 E.同外国文化关系不变

14、在台湾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ACD)A.《告台湾同胞书》B.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告 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E.《=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5、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CDE)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E.外国插手

16、属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基本方针是(ABE)

A.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C.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E.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17、关于台湾问题,正确的观点是(BCE)A.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一国两制”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C.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D.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国际社会可以参与 E.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18、根据“一国两制”构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ABCE)A.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B.主张国共两党直接进行对等谈判

C.欢迎和鼓动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旅游、经商 D.制定了《台湾伺胞投资保护法》 E.颁布《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评价甚高。欧盟认为:“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成就(ABDE)A.使香港的繁荣稳定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B.使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C.使香港实现了与内地政治体制的统一 D.使香港保持了独特的优势

E.使香港从祖国内地得到了更强劲的支持和依托 20、2003年3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会议时,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以下几点意见:(ABCD)A.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要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D.要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 E.要对台湾承诺放弃武力

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C4、A5、A6、A7、A

8、A9、Ai0、A11、A12、A13、B14、C

15、B16、B17、C18、B19、B20、A21、D

22、C23、D24、A25、D26、A27、D28、B

29、B30、D31、B32、B33、C3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2、ABCD3、ABCDE4、ABCD 5.CD6.DE7、ACDE8、ABCD 9.ACD10、ACDE11、ABCD12、ABE

13、ABCDE14、ACD15、ABCDE16、ABE

17、BCE18、ABCE19、ABDE20、ABCD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即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C)A.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D.独立自主

2、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D)A.和平与发展B.实现祖国统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独立自主

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A)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C.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的核心是(A)A.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B.经济利益 C.国家之间利益D.尊重对方利益

5、邓小平观察、分析国际形势和制定我国对外政策的最高准则是(B)A.捍卫和维护国家利益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D.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A)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注重引进智力和先进技术

C.开放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D.实行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B)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8、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A.对外经济关系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D.外交关系

9、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A.一极独霸世界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D.多极化

10、独立自主是指国际关系中最根本的(A)A.国家主权原则B.不结盟原则

C.人权高于主权原则D.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11、邓小平认为当今国际事务中对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是(A)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和多样性 C.当今世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D.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建立

12、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C)A.要看我们能否坚持原则,伸张正义 B.要看我们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小 C.要看我们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D.要看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决心的大小

13、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B)A.经济危机日益深化B.经济全球化 C.经济自由化D.资本主义化

14、最早提出并揭示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著作是(A)A.〈共产党宣言〉B.<国富论> C.<通论>D.〈人口论〉

15、对外贸易包括(C)A.政府贷款和银行贷款B.利用外资

C.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D.对外承包工程

16、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D)A.深圳B.珠海C.厦门D.海南

17、我国的海南省是(A)A.经济特区B.政治特区

C.特别行政区D.自由贸易区

18、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始发点是(D)A.农村B.企业C.城市D.经济特区

19、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

A.对外贸易B.利用外资C.引进技术D.劳务合作 20、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科技进步、知识创新 C.量人为出、量出为人D.参与国际竞争

21、我国对外开放是从(A)

A.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B.农村改革开始的 C.城市改革开始的D.自力更生开始的

2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

A.一种全方位的开放B.只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C.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放D.沿海地区开放

23、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B.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 C.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反对霸权主义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由哪三国共同倡导的(C)A.中、英、法B.中、新、英C.中、印、缅D.中、德、法

2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的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一项政策D.一项权宜之计

26、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应主要依靠(C)

A.向世界银行贷款B.国家财政拨款C.国内积累D.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27、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D)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8、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B)A.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B.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C.主要由国家投资的政策

D.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29、我国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是(B)A.资本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D.半殖民地性质的

30、适应时代需要,建立新的国际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B)A.主持公道、伸张正义B.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C.增强实力、军事制衡D.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ABD)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已经解决的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E.战争与革命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2、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ABCD)A.反对霸权主义B.维护世界和平C.增进国际合作 D.促进共同发展E.争取国际地位

3、我们倡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包括以下内容(ABCDE)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 B.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C.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D.不干涉别国内政

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通过协商和平解决

4、我们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包括以下内容(ABCDE)A.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实行有效控制 B.各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物

C.发达国家应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 D.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E.加强南北对话,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体现在(ABCDE)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的不结盟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E.争取和平的环境搞现代化

上一篇:南田镇旅游发展情况下一篇:读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