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篇一
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是人口普查的基础性必须工程,因此户口整顿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口普查的成效。xx村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以来,抓紧抓实,全面完成了入户核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构,组建专门班子,制定工作方案
及时召开了专项工作筹备会,积极协调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工作综合办公室;组建了后勤保障、业务指导、宣传报道、入户核对、检查督导等五个工作专门班子,明确了工作任务;依据实情,从方法步骤、政策原则、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保证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在户口整顿试点的准备阶段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积极”,“三个强化”,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五个积极”
1、召开专门会议,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得以落实和顺利进行,及时召开相关会议,早研究,早部署,早工作。一是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x次;二是召开工作专门班子的筹备会x次;三是指导人员、业务人员和村、社干部工作动员会x次。
2、多措施,广宣传,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为在试点区域全面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户口整顿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深入民心。
3、实地踏勘、全面摸底,积极找准试点区域。在对日常掌握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摸底排查,确定在xx村的x个居民小组和xx个村民小组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基础上,借助镇、村、社干部力量,切实开展摸底排查,核对清理门牌,进一步全面掌握试点区人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并对三个区域分别规范绘作了工作平面图。
4、调集购买工具,设制印刷资料表册,积极做好物资保障。物资保障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本着“集中物力办大事”的原则共调集各部门设备集中使用;对涉及户口整顿业务工作所须的台帐表册、工作手册、胸牌、笔、笔记本、便笺、工作袋、订书机、别针等物品落实制作、采购和配置。
5、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积极推进“三项建设”。户口整顿的目的是严密人口管理,是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数据。在入户调查工作中,核对人员将相关户政业务办理事项须知随身携带,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在群众家中据实处理户口问题。
(二)“三个强化”
1、选调骨干,强化业务培训。为保证达到户口整顿试点工作找准问题、总结经验的目的,为下步全面实施户口整顿工作培养骨干和业务能手,相关部门通过认真研究,抽调试点实战人员,明确划分了各自负责区域范围。
2、入户核对,强化实战检验。业务指导组根据试点各区域的住户情况将入户调查核对分为9个工作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采用预约、错时的入户方法,以口头宣传、问询、走访的调查方式,按照“先易后难、先远后近、先散后集和户口整顿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了逐户入户以人口信息登记表为基础与农户户口簿、身份证核对的逐户、逐人、逐项目的调查核对登记工作。在调查核对小组开展工作的同时,业务指导组随即跟踪开展复查核对,进行了实地的检查和检验。
3、针对存在问题,强化解决更新。通过入户调查核对,针对政策性和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更正和变更,对采集的信息开展了新信息录入和纸制、电子文档的建设。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各业务小组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部分民警对户口待定、非婚生育落户、人户分离等情况存在界限不够清楚。三是入户方式上不统一。由于在摸索阶段,各入户调查核对小组在入户的方式上不统一,没有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将入户调查核对作为一项逐渐熟悉的过程来把握,存在一定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四是设备设施还需加强。户口整顿试点的综合工作办公室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几十人同时办公;计算机未能达到人手一台,使电子文档建设滞后,非主项信息纠错不及时。
2、户口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人户分离(有户无人)的统计中,存在部分群众举家外出,无法有效收集查实流出的祥细地址。二是部分群众存在拥有两处或多处房屋,其中有的房屋空置,导致入户核对时难度大。三是由于农村流出人口多,流出在外所生子女的落户及其人口基本信息很难全面收集。四是农村事实婚姻较多,由于岁数达不到结婚年龄,无法办理结婚证,婚姻关系为未婚,但与户主关系就存在与现实不符和逻辑错误。五是农村地区出生未落户小孩大多数是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医学证明,根据省厅要求需其出具亲子鉴定方能落户,费用昂贵,群众无法承担,落户手续又不能简化。
四、下步工作安排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争取为户口整顿工作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2.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篇二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仅2003—2009年年均创造非农业就业岗位1600万,年均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左右[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巨大转变,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目前劳动年龄人口虽仍在增加,但增速正逐步减缓,预计会在“十二五”末期停止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劳动供给的总体压力在不断减弱,但由于城市化水平相对于工业化的滞后,非农就业比例滞后于非农产业化水平,因此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和新的劳动供求形势下,掌握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化对于未来制定正确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方针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虽然不是专门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但其关于就业和失业的定义基本遵循了国际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这就为本文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来源。本文主要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特征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基本状况和特征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呈现劳动参与率高、失业率低的状况
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2010年我国总体就业率为68.92%,劳动参与率为70.96%,失业率为2.88%。
劳动参与率方面,如表1所示,2009年发达国家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劳动参与率都保持在60%左右,而欠发达地区如泰国、巴西的劳动参与率基本高于70%。原因主要是欠发达国家工资和
收入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一般家庭单凭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难以供养一家人,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进行劳动,劳动参与率水平被推到较高状态。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为70.96%,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高。
2010年我国整体失业率为2.88%,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失业率较低。对比张车伟(2003)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2000年城镇失业率达到8.27%[2],2000—2010年10年来,城镇失业率下降迅速,2010年城镇失业率下降为4.84%,就业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当然,张车伟对城镇失业率的估算是以15岁以上人口为口径进行统计,本文是以16岁以上人口为统计口径,对结论有一点影响,但影响不大。本文认为,城镇失业率的快速下降与我国快速转变的人口结构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正逐步减缓,联合国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2015年后,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比重都将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劳动供给的总体压力在不断减弱,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的减缓,城镇未来劳动供给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乡村失业问题严重,隐性失业率高
分城乡来看,如表2所示,我国城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每个年龄阶段均比乡村低,特别是24岁以下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低年龄组的乡村劳动参与率较高,说明农村年轻人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没有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高年龄组乡村劳动参与率较高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不得不继续参与劳动以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大学生仍然属于社会的优势群体,而乡村16~19岁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已达43.22%,近一半的青年人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些年轻人在缺乏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能否顺利融入未来社会,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仅对他们个人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大问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放弃教育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事实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55岁以上的乡村居民劳动参与率过高反映的社会现象也不容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表2看,乡村65~69岁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仍然高达51.49%,反映出农村老人的就业意愿较高,而城镇在这一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仅为15.49%,反映出城乡在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上的巨大差异。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城市安定下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也正面临瓦解和崩溃,农村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状况十分严峻。
从失业率看,城镇失业率保持在4.84%,而乡村失业率仅为1.21%,几乎不存在失业。但是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这是公认的事实,而如何测算隐性失业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为考察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率提出了各种方法,比较典型的有国际标准模型法、调查抽样估算模型、农作物播种面积法、简单国际比较法、刘易斯估算法以及乔根森估算法等。
根据农业就业的定义,农民在有效生产时期内从事生产并取得一定报酬则属于就业,而在生产周期外又无其他能够取得收入的工作定义为失业。冬季一般属于生产淡季,大部分农民都闲置在家不从事生产(少部分农民从事大棚作物可以忽略),从这个角度本文计算出仅从事农业生产人群一年的失业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为279万人,占乡村就业人口的70%,而占城乡就业总人口的39%,我国的就业率为68.92%,也就是说乡村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到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0.39×68.92%=26.88%,由此可以计算得到由于农业的季节性产生的摩擦性失业率为26.88%×0.25=6.72%(0.25为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冬季)。理论上失业率是指愿意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那些还没有被雇佣的劳动力比例,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农村由于生活水平低,相当部分的农村人口是愿意参加工作的。照此计算,我国农村的失业水平还要更高,农村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进一步转移。
(三)男性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女性失业率高于男性
2010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63.73%,除泰国外,如表1所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不仅高于高收入国家,还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来看,我国男性劳动参与率比女性高7.23个百分点,男性就业率比女性高14.42个百分点,而女性失业率比男性高0.31个百分点。
分年龄来看, 不论男女失业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分性别来看,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在20~50岁年龄段,女性失业率均高于男性,只有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女性失业率接近或低于男性,这就需要把失业率的变化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结合起来观察。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见表3),除20岁以前,几乎在随后所有的年龄段上,男性劳动参与率都要高于女性,总体高出14.42%。其中,50~59岁的男性劳动参与率高出女性约27个百分点。女性劳动参与率在40~44岁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且49岁以后下降的速度更加迅速,其中50~54岁组的劳动参与率与45~49岁组相比,下降17.64个百分点。男性劳动参与率虽然也在45岁以后开始下降,但下降幅度要小得多。其中,55~59岁劳动参与率仍然能达到80.40%。劳动参与率的年龄性别差异意味着女性在50岁以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速度加快了, 失业率的性别差异基本上能够解释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失业率高是影响劳动参与率的重要因素。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10年为67.9%,比“六普”得到的数据63.73%要高出不少,但前者统计的是15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本文统计的是16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但从趋势上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1992年达到73%的最高点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现阶段全球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情况下,劳动供给受限于人口的老龄化,增长乏力,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又呈下降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单位:%
数据来源: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分年龄、性别的 16 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状况"计算而得,本表数据均为城市、镇、乡村数据总和,下同。
(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反而就业率更高、失业率更低
一般来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培训水平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但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最高失业率出现在高中、大学专科这一教育水平上。大学专科男性的失业率达到5.23%,高中毕业女性的失业率达到6.94%;其次是大学本科失业率在4%左右;研究生以上和高中以下学历失业率较低;其中失业率最低的是未曾接受过教育的人和上过小学的人。但是结合劳动参与率来看,未上过学的人劳动参与率非常低,这类人群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自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程度非常低的人失业率也低这一现象。另外,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初中文化的劳动者劳动参与率最高,且失业率也较低,这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关,这一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对比初中教育阶段和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六普”数据为现阶段“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提供了有力证据。
虽然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来看,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参与率并不呈现标准的线性关系,但总体上讲,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也越高,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与男性就业率上的差距也在缩小,因此提高受教育程度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缩小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一)农村青年和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
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户籍人口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一方面,农村青少年放弃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权利,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这些都造成了农村青年和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既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公平的体现,也是我国难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的最大原因。打破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青少年过早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一现状,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让农村青少年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且,因为他们的社会资源较少,在大学毕业寻找工作时,与城市生源学生相比处于一种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国家和社会应该对农村生源学生予以关注,提供更多的帮助,不能让贫穷和落后代代相传,否则必将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不利影响。
单位:%
(二)农村隐性失业依然严重
虽然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我国乡村的失业率仅为1.21%,但这一数据并不能准确概括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仅按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隐性失业率来估算,我国农村的失业率就达到了6.72%。面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在不久将出现的负增长,大家要清醒认识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化依然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市化以及人口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源泉仍然是农村剩余人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有序转移不仅是解决农村隐性失业的最好办法,也是实现我国城市化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三)城市化的滞后发展造成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同时也影响了持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目前的人口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非常不匹配,201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是10.1%、46.8%、43.1%,而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36.7%、28.7%、34.6%。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错位说明我国目前仍处在重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单位劳动力装配的物质资本存量不断提高,产业扩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被压低。同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城市中最主要的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因此,要加快有质量的城市化进程,让市场来有效配置资源,发展民营资本,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调整政策,顺利实现经济和产业的结构升级。
(四)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和女性失业率偏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加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其次,要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从而促进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再次,鼓励家政服务行业的壮大,既能增大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减轻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使其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最后,要提高女性工资待遇和升迁机会,缩小与男性的差别,甚至有所照顾,让她们增强劳动意愿,实现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城乡、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多角度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失业及劳动参与现状和特征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我国乡村人口特别是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城镇失业和乡村隐性失业比较严重以及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六字”推开街道人口普查工作 篇三
着眼“广”字。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搞好户外宣传,悬挂条幅标语,张贴墙报画册,让普查相关政策和基本常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载体,对社会各阶层形成视觉、听觉冲击;积极调动辖区“共筑共建”单位形成宣传联动机制,提高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同时准备利用普查宣传日、登记日等关键时点,在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城市繁华地段设立普查宣传站(点),面对面地宣传人口普查的目的及意义。
强调“深”字。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宣传深度,深入调查研究不同普查区域和不同普查对象的特点及规律,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开展不同社会层次、不同行业领域的座谈会,研讨会,加深社会各界对普查工作的理解认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普查的热情,深度挖掘普查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跡、趣闻趣事。让统计人敬业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普查中开花结果,让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参与热情化作支持普查工作的具体行动,形成共同搞好人口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织工作是人口普查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普查目标。塑造统计形象、创建统计文化品牌的关键和前提。区(县)街道乡镇普查机构还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突出“早”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要确实具体。针对人口普查各阶段的任务,各街道(镇乡)要“谋篇布局”,“张弛有度”,做到心中有数。当前,各区(县)街、乡都已经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在普查进入实战阶段前,各级普查机构应就普查员选聘、人口居住状况以及普查难点等问题到各居(村)委会开展调研工作,明确本地域的普查方向和特点,做到早计划、早踏查、早组织、早落实。
注重“细”字。以培训工作为例,普查培训不仅关系到普查结果和普查数据的质量,更关系到统计人才队伍长远建设和统计业务能力水平的培养提高。因此,必须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在培训内容上,诸如人口普查中普查员上门现场访问登记的调查方法,普查指标、工作流程及操作要求,普查员询问技巧,如对一些超生、就业等高附加值信息的挖掘等都要充分考虑到。由于街,乡普查员数量众多,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在培训形式上,可灵活采取分级、分片、分组的方式进行。同时,要突出重点,因人施教,讲求实效。
牢记“严”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普查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严格的责任机制保驾护航,街道乡镇普查机构应对清查摸底、普查登记,数据处理、抽查验收等各阶段制定严密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工作上建立普查区责任制,办公室成员按照分工承包普查区,在布置、收集、录入等各个环节一包到底。在摸底和登记阶段,重点建立普查区数据上报和管理台账制度,厘清普查项目,控制普查进度,审核普查数据质量。通过建立责任机制,层层落实责任,规范操作流程,做到程序步骤不能少,执行制度不打折。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篇四
同时,大队领导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普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人口普查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一方面这次人口普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行政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另一方面本次人口普查为“十二五”规划提供了可靠参数。
乌苏消防大队党委、中队党支部科学谋划,优先保障,合理安排,确保人口普查工作在我大队有条不紊地进行,大队领导积极思考我市新形势下如何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
第一,依法普查。我大队严格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方案,依法开展普查,规范我大队普查员的普查行为,按要求向官兵发放资料和宣传品,并讲解此次普查的重要性。严格为调查对象的普查资料保密,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保密条令。
第二,确保质量。乌苏大队全体官兵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做到应登尽登,不重不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大队还要求指定的普查员做到事前预防,集中控制,事后验收。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坚决严肃处理,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普查表,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普查工作的保质保量。
5.全国人口普查指导员工作总结 篇五
根据国务院关于人口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批准同意了市人普办按0、5元人编制的普查经费预算,按预算安排已全部落实到位。区、县政府也按省上要求落实了普查经费预算。
二、抽调落实普查人员。
全市各级严格按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工作人员选调的。标准、条件、范围、数量等要求,配备了人员。市人普办到位22人,县区人普办到位257人,乡镇、街道人普办1851人,抽调到位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33851人,全市到位普查工作人员总计4万余人。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宜宾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市人普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训试点工作,市上直接培训到乡镇(街道),时间长达12天,培训骨干300余人,为普查登记做好了充分的业务技术准备。
三、狠抓户口整顿,搞好普查基础。
户口整顿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工作,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普查的总体质量。为此,市人普办与市公安局联合发文安排部署这项工作,共同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在208月进行了100余人参加的市级户口整顿试点,全市上下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市户口整顿工作的组织实施、复查验收、资料的汇总上报和户口整顿资料的移交等工作。
四、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口总量的真实、准确。
6.人口普查能改变什么? 篇六
任何政府决策都应该基于一国国情而作出。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 通过人口普查, 可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基本情况, 同时也可了解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一定时间内的人口出生、死亡状况等。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持续低生育、老龄化加剧、流动性增强的特定历史时期, 人口状况变化较快, 通过人口普查准确掌握人口状况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非凡。
中国未来人口规模最高将达到多少亿?中国总人口何时会出现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如何发展?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这些都是与中国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人口普查结果将为我们开展长期人口预测提供新的基础材料, 对以前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重新判断, 进而制定出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
比如,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作为一项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政策, 其调整必须十分慎重, 需要进行深入、客观和前瞻性的研究, 对各种政策选择的可能影响进行仔细的测算和权衡。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对当前的生育状况进行全面、准确地把握, 如当前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生育模式是怎样等等, 人口普查就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些信息, 帮助我们回答上述问题。
近来, 幼儿“入园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入园难”问题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突出了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前几年扎堆出生的“猪宝宝”和“奥运宝宝”都到了入园年龄, 而幼儿园的建设并未为此做好准备, 导致幼儿教育资源不足, 出现了供需矛盾。如果对此问题不重视, 未来这批孩子上学、工作等仍然会出现供需失衡。做好准备的前提是要掌握这批孩子的准确信息, 如人数、居住地等, 虽然他们出生时有出生登记, 但由于中国社会流动性较强, 人户分离现象比较普遍, 户籍登记信息的决策参考意义大打折扣。人口普查由于是按照现住地登记, 可准确了解这批孩子的居住状况, 将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信息, 以帮助政府确定哪些地区可能需要布局新的学校, 以及学校需要多大的规模等。
当前, 中国正在制订“十二五”规划, 如何科学合理设定各项发展目标也依赖于对人口状况的准确把握。如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 要设定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 必须了解人口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在制定就业目标时, 设定新增就业机会和失业率必须考虑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劳动参与率、当前就业状况等多种信息;在制定老龄事业发展目标时, 需要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人员培训、高龄补贴发放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必须参考老年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区分布、家庭状况等信息。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 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同时, 这次普查还调查了住房信息, 将可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本地区的住房状况, 为其设定“十二五”期间的土地供应目标和制订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不仅如此, 人口普查还可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提供基础信息。如一个婴儿用品企业, 可通过人口普查了解一个地区的生育状况, 大致估计其目标客户的规模;一个服装企业可根据各地区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而确定不同的铺货结构和营销重点等。
要发挥人口普查的作用, 关键是要保证数据质量。这次人口普查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流动人口规模大, 容易遗漏。于是, 普查采用了“两头堵”的办法, 要求流动人口在现住地登记的同时, 户口登记地也要登记相应信息。同时, 本次普查还首次纳入外籍人口。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
当然, 这次人口普查也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 最突出的是在部分地区入户调查拒访率较高。今后, 一方面要改进调查的手段和方法。这次普查仍然采用传统的入户调查方式, 其他一些国家则往往会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 如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 主要是以邮件调查为主, 对没有及时反馈的再登门拜访;新加坡2010年普查则采用了网络、电话、面访等多种方式;在今后的普查中, 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拒访者的惩处力度。虽然《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要求普查对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 但对未履行义务者仅是批评教育, 约束力不够。
7.古代的“人口普查” 篇七
洪武三年(1370年)儿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后面还备“事产”“户别”等项,记载其户产业情况,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这场声势浩大而又体制完备、内容翔实的“摸家底”运动,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
其实,中国早在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社会时,就已出现“人口普查”的萌芽。《史记》中“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说的是大禹为治水而进行人口调查,当时登记人口为1355万人,相当于新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的总人口。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数据并不准确,因为当时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并未统一。被公认为中国最早最为精确的人口数据,来自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人口普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共有居民12222062户,59594978人,相当于10年前安徽省的总人口。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认识到“人口普查”对于富国强民的好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不明于计数而欲舉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他除实施“春日书比、夏日日程、秋日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以外,还非常注意查明人口素质:每个农民能够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人有多少,努力劳动为人表率的人有多少,不务正业的人有多少,甚至鳏寡病残有多少都要一一登记在册。与他相仿的是秦国宰相商鞅,他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13类分别统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他们明国情、知国力,从而使齐国和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报行为呢?中国古人也想出了很多办法。隋初实行“输籍法”和“大索貌阅”,堂兄弟以下必须分立户籍,政府要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如所报不实,责任人要受罚流放远方;还把户籍制和科举制结合起来,按照地域人口分配考试名额,想多出状元举子秀才吗?那就老老实实上报人口吧!这一招不可谓不聪明,也起到了积极效果。不过相对最人性化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属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康熙、雍正先后下诏把丁税并入田赋,以后增加人口永不加赋。长期因逃税而隐瞒的人口逐步报实,再加上“康乾盛世”稳定繁荣的社会局面,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达14341万人,这是中国人口第一次过亿。
8.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先进材料 篇八
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该乡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石鼓区委、区政府以及区人普办的关心和领导下,该乡镇组织各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克服了种种困难,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宣传和落实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该乡镇村、社区涌现出不少人普先进
人物,他们在人普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首先,作为合江乡镇人普工作的小组负责人,何晖丽同志在此次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在工作中,她一方面耐心细致、礼貌热情的进行沟通和协调,另一方面她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和专长统筹调度,分配工作,迅速提高了我乡镇人普工作的效率。
何荣是该乡镇友爱村村委会委员,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而且为人亲切随和、乐于助人。在开展人普工作过程中,她曾一度累倒生病,导致高烧不退,为了配合大家完成工作任务,她带病坚持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去医院输液。作为合江乡镇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她为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
XX一社区人口基数大,分布错综复杂。该社区主任周澄碧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但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常通宵达旦,与大家一起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XX二社区主任何景武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要吃药,医生嘱咐他不能过于操劳。然而此次人口普查任务繁重,繁忙的工作过度损耗他的身体健康,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配合乡镇做好人口普查工作,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该乡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合江乡镇地处城乡结合地带,人员关系十分复杂,因此人普工作任务繁重,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人口普查工作者,我乡镇人普工作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今后,该乡镇将会继续努力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涌现出更多爱岗敬业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街道社区人口普查先进集体事迹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在佛心桥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其间正值**市开展文明创建迎查工作,社区的全体普查人员在迎查之余,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确保了人普工作在同期紧张有序地进行。佛心桥社区是后宰门街道最大最复杂的社区,辖区内住家5200多户,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近400家,区域内居民散区居多、有学校、军队营院、大型企业、建筑工地、医院、旅馆、娱乐场所等特殊地区和特殊人群。此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时政栏目导航
务和迎查工作之后还得加班加点完成人普工作,回家还要查校当天的普查数据,即时纠正错漏,他们是普查质量保障的主力。如佛心桥社区主任王秀英,她将富贵山2-3号归为自己一人普查。人普入户摸底其间的迎接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但她每天在完成迎查调度任务后,依然坚持亲自入户,在入户过程中充分发挥地熟人灵和业务精通的特点,完成了一户又一家的登记普查,得到居民和普查员们的声声赞许。王秀英主任只是我社区众多普查指导员之中的一个,指导员们个个都是人普工作中的榜样。
三、普查员乐于奉献 展示普查好形象
自人普核实户口、人户分离等摸底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全体普查员对此非常热心。普查中,他们有的每日迎查执勤后疲惫不堪,仍披星戴月进行人口普查;有的刻苦钻研普查业务,调高普查效率效能;有的因疲劳风热而感冒,还为了人普进度抱病吃药顶着上;有的置放假在家的孩子于不顾,坚持“白加黑、五加二”的全速工作模式;有的在抽空照顾好老人后,利用晚上、双休日入户。为了做好户口摸底、人户分离登记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行动展示出普查人员的良好形象。佛心桥社区的徐佳美、朱荣建、夏蔚、李琳、李莉、卢先贞、管永红、姜艳、徐莉、成莺等都是以上事迹的典型。如8月28日星期六,本是休息天的天空下着瓢泼大雨。佛心桥社区的全体普查人口的 ······(2011年,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年。7月份,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回龙桥社区在区人普办的带领下,在街道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严格部署、积极行动,广大普查人员勇挑重担,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中涌现出许多心系普查、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
曹远同志是挹江门街道回龙桥社区的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社工,由于年纪轻,有朝气,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她作为户核员参加了回龙桥社区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这是曹远第一次参加人口普查工作,作为一名深入一线基层的户核员,她深感责任重大,户口整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人普工作的开展。为了确保所采集的普查数据准确,获取信息全面,在普查试点工作中,曹远同志坚持“勤学、好问、不怕吃苦”的精神,发扬乐观积极向上的现代大学生的精神,保证户口整顿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勤学。此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回龙桥社区范围内多位老旧小区,人口情况复杂,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从接到人普培训通知到投入入户登记工作,学习时间很短。而作为第一次参加人普工作的曹远虽在培训的时候认真听讲,努力理解,但在正式入户登记填表的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的问题。面对困难,曹远迎刃而上,她先用铅笔填写,等晚上回家后再仔细查阅各种不同分表的填表说明,反复记忆。她认真学习填写方法及表内项目应注意的逻辑关系,努力学习社区内参加过以前人口普查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其他户口整顿户核员,使每一位普查员都清楚填写的方法,确保了入户登记顺利展开。
二、好问。曹远同志在入户登记时,实地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由于时间紧,知识点多,她只能一边普查、一边学习,尽可能掌握所学知识,遇到有时组员对群众问的问题一时解答不了,或对解答的问题没有把握,她及时与区人普办联系,问明原因,理清逻辑关系,更好的解答居民群众的各种实际问题。具体询问居民实际具体情况时,她并不是生硬的、刻板的,照本宣科式的就表内问题一一询问,而是和蔼的,亲切的,拉家常式的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沟通,采集了信息的同时也缓解了部分居民的抵触情绪。家住校门口1号内的肖某,由于与其弟弟关系僵硬,拒绝提供户口空挂在他家的其弟弟一家三口的具体去向,甚至扬言他弟弟已经去世。其他两组工作人员纷纷碰壁而归,曹远同志主动要求上门,她首先避谈人口普查各种问题,而是与肖某一家拉拉家常,消除肖某的抵触情绪,然后提到家庭和谐问题,阐述一个大家族和谐的重要性,慢慢的肖某一家也逐渐转变自己的态度,同意其弟弟提供信息的同时,也与其弟弟达成和解,一个大家族又和睦的生活在一起。
三、不怕吃苦。回龙桥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众多的社区,房屋出租现象较为普遍,而外来流动人口多,流动性较大,也增加了普查的难度。如:有些居民房产较多,户口空挂;有些外来流动人口认为自己户籍不在南京,不愿配合登记;有些外来人员不常在家,很难碰上面。针对种种复杂情况,曹远同志不轻言放弃,针对不同的人群,她总结出早、中、晚三段时间上门法。早上,针对年纪大的老人有中午午睡以及晚上睡的较早的习惯,对老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住户进行上门;中午,针对正值暑假,众多外来人员要回家给孩子少烧饭的情况,集中对外来人员较为集中的住户进行上门;而晚上,则集中对下班的一般住家户进行信息采集。如此有针对性的上门,使得曹远同志的上门登记效率大大提高,她还把自己的联系电话留给隔壁住户,让邻居听到有动静马上与她联系。7月26日晚,一位住户打电话告诉她,楼上经常不在家的住户回来了,虽然曹远刚刚才结束上门登记回到社区,但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立刻上门,进行入户登记工
作。而等她再次回到社区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确保了回龙桥社区人口普查工作的普查进度和完成质量。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到,虽然曹远同志防晒霜用掉了两大瓶,但是炎炎夏日强烈的紫外线和较高强度的大运动量还是使她从皮肤白皙、身材匀称变的黝黑消瘦,社区工作人员都打趣的跟她说:“哟,海南度假回来了么。”她自己也乐观的说:就当减肥吧。每天连续的上门,更是让她暂时放弃了一切的业余爱好,全身心的投入到人口普查工作当中。男朋友很不理解她的行为,劝她说:“何必这么拼命呢,不就是人口普查么,糊糊过去就是了。”但曹远斩钉截铁地对男友说:“不可能的,这是我的工作,这就是我的使命!”
正是凭着“勤学、好问,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凭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态度,曹远同志赢得了每一位调查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好感。在她的影响下,回龙桥社区人口普查工作人员认真、仔细、高质量地进行着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为户口整顿工作的胜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全面展开人口普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9.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篇九
根据市人普办工作进度统一部署安排,市人普办确定在区红湘街道联合新村社区开展市级综合试点工作。5月5日市人普办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级综合试点的通知》(衡人普办〔2010〕3号),定于4月--6月份在市于区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
一、试点社区基
本情况
按照市人普办对试点社区的条件要求,我们初选了三个社区,经市人普办领导现场考察对比,最终确定于红湘街道联合新村社区为试点单位。联合新村社区是市由村演变而成的社区,社区位于解放西路北侧,东起红湘北路南段,西至西外环路,环南华大学南校区西部南面。社区处于中心旧城区,既有繁华的商业区,又有相对复杂的老城区;有普通居民区和相对集中的出租屋区域,外来人口众多,人户分离较为普遍,户籍管理和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人口流动性大。社区内有建筑户数1000余户,总人口近4000人,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在这里开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试点过程及基本情况
1、普查试点机构建立情况
5月5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市、区、街道三级成员组成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级综合试点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综合试点领导小组,由市局谢明芳局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单国平任组长,市局副局长罗理义、区副区长邓三德任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工作任务,试点工作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区人普办和红湘街道办事处共同实施,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市、区人普办领导高度重视普查试点工作
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试点工作开始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单国平多次询问试点工作进度和存在的问题。5月20日在区政府308常务会议室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谢明芳局长和邓三德副区长对综合试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5月24日综合试点动员大会,谢明芳局长、罗理义副局长、邓三德副区长、发表重要讲话,红湘街道办事处郑刚主任表示对综合试点普查工作在联合新村社区进行表示全力支持与配合。邓三德副区长、区统计局唐继红局长到试点社区了解试点情况,看望一线普查员和指导员,红湘街道郑刚主任及时解决综合试点工作困难,、联合街道派出了社区骨干力量参加这次综合试点。综合试点工作得到了市、区、街道三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3、两员选调及培训
为能够集中一批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区人普办和红湘街道办事处联合协调,强力动员,严把普查人员选调关。全社区共分3个调查组,每组设立组长3人,作为普查指导员,由市人普办、区人普办、街道人普办派骨干担任。普查员要求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分别从红湘、、联合街道社区选调,共计选调了44名普查员。
5月24--25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动员暨培训会议在红湘街道会务中心召开。市、区人普办相关同志、红湘街道以及选调的普查指导员、联合新村社区全体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人普办分别就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普查小区划分及绘制普查小区地图、填写普查试点表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对普查员以填表登记为重点进行了填表培训。通过现场测试,分类型、有重点的培训方式,保证了培训工作的质量,为人口普查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划分普查小区,绘制普查小区图
普查小区的划分规模原则上按一个普查员能够承担的工作量确定,不对建筑物或独立院落进行拆分。我们根据社区原有分片管理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干部对社区的熟悉优势,按照80户左右住房单元为一个普查小区的原则,把试点社区划分为15个普查小区,由社区统一微机绘图并按普查小区打印出图,作为普查员摸底时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的底图。
5、宣传工作
普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普查试点宣传工作,在试点社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撰写社区板报、发放致普查对象一封公开信以及社区广播等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共悬挂横幅标语30多条,发放致普查户一封信5000余份。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试点地区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市民的参与和配合意识,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6、入户登记
从普查登记一开始,市、区普查办所有人员都下到普查登记的第一线,及时把握试点地区的普查登记情况,及时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普查试点情况的收集、汇总和反馈工作,随时掌握普查登记情况。坚持调度制度,确保
各类问题的及时解决。初步汇总结果:试点调查共完成登记904户,2991人,出生人口20人,死亡人口8人。其余未登记户情况包括户空房户、无法联系户以及因时间人力限制未登记的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普查小区。
7、相关部门的配合情况
此次试点工作得到了区公安分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大力配合,提供了联合新村社区
户籍资料和全员人口信息,为清查摸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社区片警为空房户的清理作了积极的努力。小区物业也在争取业主开门配合调查、提供房屋是否有人居住以及部分业主联系方式等方面给予了帮助。
三、普查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及针对性建议
(一)普查员工作任务重。普查所选聘的普查员是红湘、、联合三个街道社区人员,摸底、入户登记、复查时间短,普查任务重。此次试点抽调的普查员全部来自于社区干事,集中了社区的绝大部分人力,街道、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基本没有富余人员,几乎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导致很多其他工作有时间上的冲突。正式普查的人员如何抽调,是街道、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普查工作全面开始后,不可能从其他地区借调人员。可考虑将符合条件的物业、保安、居民楼楼长等纳入普查员队伍,或做为辅助调查员,发挥他们与住户熟悉容易入户的优势。
(二)工作步骤相对复杂。由于普查制度导致在普查需进行重复入户,普查对象对此不理解,部分群众认为是对自己的刁难,会产生厌烦情绪,不予配合。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次试点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我们认为可以简化摸底表内容,只要将情况弄清楚,编制好住户摸底表,达到摸清底子的目的就可以。
(三)入户难度大。特别在城乡结合的社区不仅有楼房,还有平房院落。
流动人口普查登记难度大,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外出人口居住地不容易掌握。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平均划分普查小区难度较大,而且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个普查员的方式,很难完成任务。建议采取2-3个普查员负责2-3个普查小区的小团队工作方式,这样小团队内部就可以更好的合理安排,既可以相互合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普查员中有的工作量多,有的工作量小的问题,普查员互相配合,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入户难度。
(四)宣传形式群众心理接受的少。宣传标语、横幅、橱窗内容丰定,但群众乐于接受的少。调查中的《一封信》内容过长,用语过于专业,字体太小,群众不爱看。建议《致调查户的一封信》,在内容上适当简化、通俗,增大字体。另外可以发放一些群众实用的小物品。
10.国外人口普查怎样做? 篇十
在国外,人口普查的工作是如何展开的呢?他们的调查表上又会列举一些什么问题呢?本文介绍了国外一些国家的人口普查情况,供大家了解、参考。
如何调查?
纽约:首选问卷邮寄到家
纽约用何方式普查?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共信息办公室负责人马尔克亚·麦克劳介绍,美国邮政总局3月就向所有区域邮寄了问卷,并要求用户4月1日前寄回填完的问卷;之后,会派70万名普查员造访未提交普查表的家庭;12月这些数据将呈交给总统。
伦敦:居民可上网填问卷
英国进行人口普查,会根据最新的居民地址寄出2500万份家庭人口调查问卷,其余居民需在网上填写完成问卷,然后及时提交。
东京:邮寄登门双管齐下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发布,10月1日起,日本开始进行当年的人口普查。9月份,调查表被邮寄至各户或由人口普查员登门拜访送达。
问卷啥样?
纽约:最短普查表
如今的美国人口普查问卷上只有10个问题,花10分钟就能填完,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简短的人口普查表。问卷问题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与拥有或租此住所人员的关系、种族、有时是否居住或暂住在其他地方、住房单元是自有还是租用、电话号码、住所有几个人居住等。
伦敦:32页问得细
英国的人口普查问卷长达32页,有56个问题之多,包括工作、教育、公民身份、种族背景、第二家庭住址、使用语言、健康状况、宗教及婚姻状况等。
东京:盲文调查表
东京人口普查需填写20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调查表附有27种语言版本的填写方法,除通常调查表外,还有大号文字调查表、盲文调查表。
有啥难处?
纽约:拿报警对付普查员
在美国,普查员登门拜访时,也会吃不少“闭门羹”。
美国很多独户家庭门口都插着“非请莫入”的牌子,不支持普查员拜访,甚至打电话报警。有些用于非法经营的房屋经营者会在大门上贴上威胁纸条,警告普查员不要入内。
对于6次拜访均未能谋面的住户,普查员只能通过公寓管理方或邻居获得信息。
伦敦:匿名还有人不合作
与其他国家在人口普查时遇到的困难一样,许多住户为保护隐私不愿接受入户调查。即便,普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但仍有人不合作。
东京:怎么敲门也不给开
东京人口普查相关负责人说,东京的人口普查也存在一些市民不合作的现象。
调查员登门拜访时,会遇到怎么敲门对方也不给开的情况。该负责人说,“如果这种情况多了的话,我们就没办法一一核实了。”
有何用处?
纽约:政府据此“掏腰包”
美国人口普查不只为统计人数,还对国会代表权划分、政府给地方拨款有影响。
根据美国法律,12月,人口普查局将向总统汇报普查数据,以作为未来各州议员名额或税额重新分配的基础。地方政府则根据普查信息为众多项目划拨资金,用于教育、住宅、医疗保健等计划和服务。
伦敦:广泛用于学术研究
英国普查不仅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提供了数据,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学术研究等活动。
东京:制定少子老龄对策
东京都国立市总务管理科负责人山本告诉我们,日本人口普查结果会被用于国家的各种政策措施及民间研究开发等, 人口普查结果还将用于制定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对策。
【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感想09-02
全国人口普查多少年进行一次07-13
新桥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培训会议主持词10-03
人口普查数据11-13
xx镇第六次人口普查总结07-11
人口普查手抄报07-13
人口普查讲话材料10-25
人口普查知识宣传资料09-02
乡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事迹材料09-17
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