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

2024-07-19

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精选7篇)

1.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 篇一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思想者的深思,是将思想进行到底的一种勇气。哲学本身并不解决任何问题,却给自然科学发展的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费尔巴哈――《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我很能接受这种说法,与其说真的有个上帝,不如说是人类希望有个上帝,这是人的归宿感所决定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要借上帝成为上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哲学是人类挑战自身思维极限的一项危险游戏,因此,非专业人士及未成年人切勿模仿。

最新热点:商品房 屋租赁管理办法南科大难解“钱学森之问”21日国际财经快报:国际油价上涨芙蓉姐姐瘦了 凤姐美国面 试大笑江湖林俊杰求婚

2.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 篇二

金岳霖问题, 是金岳霖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册) 》审查报告中提出来的问题: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写法, 到底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这一问题的提出, 看似只是拷问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和体例, 实际上暗含的是对中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哲学学科本身的关照。对这个问题的解析, 就自然会得出系列疑问:中国有哲学吗?中国哲学这个学科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是否合法?中国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在何种意义上可以同时存在, 彼此关照?何种哲学史的写法才是普遍的、合法的写法?如果需要再继续追问的话, 我们写出来的哲学史要干什么?要给谁看?谁来阅读和品评它?

对此问题的分析, 使得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三个概念: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这三个概念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哲学”这一概念, 来自近代日本对于西学“philosophy”的翻译, 有了“philosophy”这样的学科之后, 才有了中国哲学这样的称谓, 即“Chinese philosophy”。那西方哲学难道是“western philosophy”吗?“philosophy”本来就包括从古希腊哲学以降的西方哲学, 我们参照对“philosophy”理解去寻找中国传统中的哲学思想, 然后将其梳理成中国哲学自己的实质系统, 中国哲学在“philosophy”的体例下重写自身, 也就是说用“philosophy”的形式系统来表述中国传统的实质系统。我们的中国传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与“philosophy”相近或者相类似的东西往往都蕴涵在国学这个大的范畴下, 如果我们说中国哲学研究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习惯, 那么中国哲学史又与中国思想史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不关照由历史发展而来的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只是从概念本身予以考察的话, 问题似乎很简单, 哲学是一个上位概念, 这个上位概念下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也就是说关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构词方式和表述方式是一样的, 都是“种加属差”, 哲学“philosophy”是种, 中国与西方是属差。于是我们可以自然地认为, 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是一个伪问题, 因为我们可以借此而认为中国哲学可以与西方哲学分庭抗礼, 共同达到“世界哲学”的高度。如果问题有如此简单的话, 胡适当年就不会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大纲, 因为关于这三个概念的关系问题, 不简单的是个逻辑问题, 更是个历史问题。

二、金岳霖问题其实是金岳霖悖论

金岳霖问题本身暗含了一种西方哲学的形式系统与中国哲学实质系统之间的悖论。

首先, 中国哲学的史和在中国的哲学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如果单就“philosophy”来看的话, 中国是没有希腊那种“philosophy”传统的, 固然我们可以以求同存异的方式来处理各自的历史, 认为人类的思维演进的历史进程具有中契合性和一致性, 人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段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 只不过面对问题的人和界定与思维问题的注意力和方式不同, 所以在那些共同的问题与对问题的共同思考之中, 我们可以将其提取出来, 视之为人类思维的普遍性问题与规律, 然后命名为“philosophy”。但这样一来, 我们其实是改变了概念自身的历史进程, 而试图对历史做出新的诠释, 这是面向未来的创造, 却不是面向过去的阐释。回到这种我们民族所缺少的“philosophy”这个传统上来,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一个自己本来没有的传统去重新打碎并再次组装自己固有的传统, 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光要追问其何以可能的问题 (这是哲学经常使用的提问方式) , 还要追问其何以必要的问题。

其次, 金岳霖问题的逻辑前提是西方话语的, 这一话语必然导致悖论的产生。因为如果西方人写一部西方哲学史, 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答的, 你问作者, 你写的是西方哲学的史, 还是西方的哲学史?不言而喻这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西方哲学的史就是西方的哲学史, 二者在形式系统与实质系统上是融合的, 不存在上述的分歧。

最后, 冯友兰与胡适的解答其实具有一致性。冯友兰自诩其哲学是“新理学”, 是旧瓶装新酒, 突出的是中国哲学的实质系统, 是与理学一脉相承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大纲则以西方哲学的体例和关心的问题系统对中国哲学做出梳理, 但却没有继续写下去?我的理解是因为按照这种逻辑要么写不下去, 要么写下去之后就失去了中国哲学一贯的味道。之所以说冯胡二人对金岳霖问题的解答具有一致性, 是在于说明, 面对中国哲学这样一个作为整体的文化传统, 只有以其实质系统为内核, 才能达到其与历史融合的路径上来, 否则, 只能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人自己看不懂也看不清的国产洋货。

三、悖论的根源及其解决的可能

鸦片战争以降, 中国开始被拉入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体西用逻辑, 到“德先生”、“赛先生”的民主科学的思想制度领域内的启蒙, 以致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 都是西方话语的滥觞。新文化运动剪断了旧有文化的脐带, 对旧文化进行清算的同时, 也打碎了传统文化及语言系统的整体性和个性。与此同时, 批判传统文化, 以外来文化重新界定和分析中国问题成为五四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个话语传统。似乎不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乃至言说方式, 我们中国的问题就说不清楚, 我们中国的传统就无法适用。西学东渐所留下来最深刻的痕迹就是话语的痕迹。

这种话语的痕迹在树立西方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的同时, 全面清理和驱逐着中国传统话语, 以至我们引经据典最权威的最好的莫过于使用和称道康德黑格尔, 而不是如传统的文人那样高呼“子曰”。当然, 这里不是要批评西方话语本身, 而是批评这种对西方话语的迷信。这种迷信体现在, 我们似乎只有用西方的理论才能解释清楚中国的事情。同时又不无讽刺地表现在:其一, 我们所建立的各种新兴的学科, 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难堪的事实, 那就是, 所有的西学都不得不面临本土化的难题。比如, 法学更多的是一种西方法学在中国而无真正的中国法学, 社会学更多的是在讲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社会的各种品评与分析而无真正的中国社会学。我们难道真的面对着一个如此创新的时代, 以至我们的祖先与我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无用的传统文化和留在我们身体内的血脉?诚然, 这是一个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但这个问题现在表现出来的却是如此的逻辑。其二, 既然有如此众多的学科和理论体系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幸福作出解释保驾护航, 但每每我们用既有的西方理论模型所分析出来的结论却每每落一个“中国例外”的注脚, 这又是为什么呢?学者们声称要用西方的理论去解释中国的现实, 对于西方的理论却予以工具性的理解, 西方的理论发生于其自身的现实之中, 而我们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中的历史社会背景, 如果使用这种我们并不清楚其来龙去脉的理论和方法, 谁又可以保证它对于中国的解释不是一种鸡同鸭讲的可笑对话呢?

我们看到, 相对于中国文化, 由于近代的落后, 这种似乎被证伪的文化形态之于西方的关注者相比较西方文化之于中国的关注者来说, 是一种凤毛麟角相对于趋之若鹜的不对称性。相对于中国文化, 由于近代的批判, 这种看似是老祖先遗留下来的老古董之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相比较西方文化之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 又是一种遗老遗少相对于时尚风潮的不对称性。近些年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可能在表面上把一些中国文化的不合理方面都有所记忆, 但在其内在逻辑上, 这是一种返本和踏实。我们只有当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理解和践行, 才能找准时代发展的脉络, 从文化的内在自觉走向民族的真正崛起。

就广义而论, 金岳霖悖论是近代中国学科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悖论, 毕竟我们所建立的东西在名目上是从无到有的, 但就实质而论, 这种建立也必须在民族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中予以展开, 这是解决现代化与民族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就狭义而言, 金岳霖悖论之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一个深层次的话语系统建构的问题。落到细节处,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除了与西方哲学基本概念的对接存在问题之外, 比如中国哲学中的“道”、“气”、“理”、“器”等的概念的翻译, 有很多学者建议进行音译, 这固然是一种最保守的方法, 但这是针对西方哲学增加词汇的做法, 关键不在于单词的独立性, 而在于语言系统的自洽性, 换句话说, 即便我们把“道”翻译做“logos”, 也不能说明中国的道就同于西方的“logos”, 凡是进入这个话语系统的人, 所需要看到的我们对于整个道的说明和解读, 问题则在于说明和解读, 而不单单只是单词的问题。

对于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者的关系需要再次重申, 以本文的分析来看, “中国哲学”的构词方式不应当是偏正式的, 因为从历史根源上讲, “哲学”就等于“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是一个合成词, 其独立表意, 并不表示其是哲学即西方哲学的衍生物, 它是中国的“哲学”, 可以与西方哲学有相似的地方, 也可以有它自己的独特性, 从概念系统、思维习惯、表述方式、核心理念上都是一种异质的“哲学”形态。基于此, 本文的建议是“中国哲学”, 不应该再翻译做“Chinese philosophy”, 而可以翻译做“Cphilosophy”, 作为一新的词汇, 以示与哲学的关系, 不是上下位的概念关系, 而是基于哲学而产生的独特学科。

摘要:金岳霖问题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探讨的一个起点, 然而金岳霖问题其实是一个悖论, 是基于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就会出现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这一悖论是西学东渐以来, 西方话语相对于中国话语的强势所造成的, 也是全球化过程中, 现代性与民族性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一悖论的可能出路是:建构中国哲学独立自洽的话语系统。

关键词:金岳霖问题,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话语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J].学术月刊, 2005, (11) .

[2]陈来.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浅议[J].江汉论坛, 2003, (7) .

[3]王中江“.范式”、“深度视点”与中国哲学“研究典范”[J].江汉论坛, 2003, (7) .

[4]景海峰.从“哲学”到“中国哲学”——一个后殖民语境中的初步思考[J].江汉论坛, 2003, (7) .

3.什么是成就诺奖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篇三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评选了115届。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曾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和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大原因,也是科学家和研究者们投身科研、潜心研究的目标之一。那么,教育经历、成长环境、老师启蒙、兴趣爱好、后天努力等,到底哪些因素对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他们的科学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特质?

兴趣和热情,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这个称呼略显神秘,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长大成为科学家”的梦想。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教授也一样,“7岁那年我看了一本关于超人的漫画,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虽然那时候的我连科学家的确切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史密斯眼中,科学家就是超人,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准确地说,我那时应该是想成为一个发明家”。奥利弗·史密斯的很多科学研究其实并不只是单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些令人愉快的“发明”。“比如我获奖的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由于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买,于是我自己做了一个。”他说。

做科研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奥利弗·史密斯一直强调兴趣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建议学生一定要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课题,你就去找你的导师给你换一个;如果他不答应给你换,那么,就换掉这个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乐在其中,充满信念”。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说,“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要我给你们提出什么建议,那就是不要仅仅以能挣多少钱或者爬上什么位置作为你科学研究的动因或追寻的目标。”

对于兴趣,学校的启蒙和培养不可少。“学校在保证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韦尔特曼说,“我不是个好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在初中的时候我竟然要学4门语言,我都没有兴趣。”然而,他却热衷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并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

戴维·格罗斯认为,大学真正的精髓在于真和美。遵照真实、追寻美好,“这两点是学习、研究的精髓,拥有这两点,我们才能认为这是所真正的大学。”格罗斯建议青年学子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在中学的成绩考得好,并不等于将来你的职业发展会很成功。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并充分发挥它。”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路、成才的经历时也提出忠告,“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一颗探索、好奇的心,对成才很有好处。”

坚持与钻研,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与崇拜

几天前,《界面》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医学院采访到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齐兹·桑贾尔。他表示生化研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的这项研究已经做了35年,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率高达80%至90%。他觉得,生化研究成功的关键要挑选重要、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努力工作,并持之以恒。

著名生物化学专家、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鼓励青年学者应该在最初的研究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培养在微小的线索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更要充满信心地去寻找证据,支持和论证看起来有异于前人的结果和发现。

“当我还是一个10岁孩子的时候,我曾读过韦尼阿明·卡维林的《船长和大尉》,之后,我便终生不渝地奉行着书中那位主人公萨尼亚·格里戈里耶夫的准则: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科学与社会》这本自传式著作中写道。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努思·韦尔特曼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品格,就是知难而上。”可见,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尽管你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研究,也许你处于一流的科研环境中,你仍然不能强求,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坚持下来并最终突破了瓶颈,那么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力将是空前的。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强调,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绝非偶然。美国很多大学也是在长期的科研积累过程中才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过程,麻省理工学院积淀了超过一百年,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甚至更久。在他看来,对于一件非凡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希望尽快提前完成;但科学研究这些事情,有时候还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

科学研究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工作后或当您感到渐渐失去耐心时,应学会释放压力。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告诫后来者,“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进行科学研究并指导学生……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因此给自己带来过多压力,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有办法协调好这些压力”。

严谨和认真,通向成功的科研态度

据媒体近日报道,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为了准确把握疗效“以身试药”,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屠呦呦说,“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勤劳勇敢的科学实验,要想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科研中不仅治学严谨、专心致志,而且非常喜爱物理学实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科学实验,他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以便找个强力磁场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他在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他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高效。

另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科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实验,他在诺贝尔奖获奖发言时特别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他讲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诺贝尔奖并不青睐功利主义者,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此殊荣。纵观100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单发现,90%以上的奖项都被授予在基础科学方面取得重大发现与理论成就的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偏爱基础科学成果的传统,对于激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哲学是什么讲课稿 篇四

好,下面我们直接进入正题。那么今天,我只讲一个话题:就是哲学是什么?或者说哲学的定义。那么,这个问题呢,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它既是最简单的又是最复杂的。简单是因为,它不过就是定义嘛,这是最基本的;而复杂的是因为,我们说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于“哲学”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为我们一般不会追究物理是什么?化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哲学,我们一定要去追问,因为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哲学问题的出现,包括哲学家提出的解决方法其实都是在解决哲学是什么这样的一个难题。哲学史上很多哲学家都对这样一个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如像大家熟悉的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霍布斯说哲学是从原因推结论,从结论推原因的一门学问,比如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相当于没说,比如海德格尔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等等等等,所以,今天我也可以提出我的这么一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也是这么一个道理。那么,我根据自己的这样一个学习经验,也提出了自己的这样一个看法。我给哲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以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哲学是一门研究“难题”的,体现人类终极关怀的,抽象晦涩的学问。

首先,大家看这一块,就是哲学是研究“难题”的,如何理解?难题对应的是什么?是“问题”。哲学是研究难题的,科学是研究是问题的。英语里面,难题叫做problem,而问题了?问题叫做question。那么为什么我们说哲学研究的是problem,而科学研究的是question了?problem与question的区别体现在哪里?先说question,question是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答案的,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说最终的答案,而是此时此刻大家公认的答案。比如说18世纪,18世纪的人们是把牛顿经典物理学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奉为圭臬的,但是我们说牛顿物理学并不是物理学的终点,爱因斯坦还会用相对论推翻牛顿物理学,但是起码在18世纪大家都是公认的,好像老牛说的蛮有道理的。所以说,对于question,就像2*X=0,这样一个方程,它是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就是X=0,不管你数学如何发展,它一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那么,我们在看难题,难题是什么?难题就是指没有一个确定答案的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好像从哪个角度都可以说的通。比方说古希腊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某个东西,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说了很多,像什么水啊、火啊、气啊等等。我们也可以说是某种精神的东西,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等等。这时候,大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哲学问题总是problem,而不是question?为什么哲学问题就不能够像科学问题那样乖乖的有一个确定答案了?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答案了?那是因为哲学问题往往是超验的,超出经验范围的,什么叫经验范围,无非就是看到的,听到的,也就是人的感官能够感受到的。那对于哲学问题,我们也要去证明啊,你不能瞎说啊,当然这样的证明也只能是经验的证明,去看呗,听呗,做实验呗。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你用经验的方式去证明一个超验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发现哲学家的证明最多只能从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窥探了超验世界的一隅,而不可能把握超验世界的全貌,因为经验与超验之间的鸿沟,你没法跨过去不是嘛!那么这也就造成了对于这样哲学“problem”的解决众说纷纭。但是人类对于problem就束手无策了?也不是,还是有哲学家这样的勇士存在!但是你会发现所有哲学家的证明到最后一定是一个不完全证明。但是哲学家又想把他的理论变成一个完整的圈,所以最后一定会流于纯粹思维的猜想或者宗教的不证自明。总之一句话,problem的解决归根到底是是见仁见智的,只能是自圆其说,你就别指望大家都公认了。所以说,对于难题,我们也举一个方程:0*X=0,1也可以,2也可以,甚至100也可以,就看你怎能么说了。所以学习哲学不在你最后知道了多少,而在于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板书:科学:question,哲学:problem。两个方程】

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一块,哲学是体现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个了,说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但是又不得不说,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哲学为什么会产生?我们讲关怀嘛,我在想着今天中午吃什么,明天我要怎么过这都是一种关怀,但这仅仅是对于我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大学生的一点很low的关怀,我们放眼全人类,人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是为了什么啊?苹果从4,到4S,5s到底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让我们人类更好地生存在这样一个星球上嘛,不求荷尔德林诗意地栖息,起码得活的有滋有味啊。所以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当然是人类的一种关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嘛,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的为什么要生存?生存的意义何在?人类为什么能够作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像恐龙一样消失了,我想在这儿就涉及到一个终极关怀的问题了。在这儿了?我不想用什么原始人智慧的开化啊,理性思维的诞生的啊,哲学始于对世界的好奇啊,惊异啊等等这些观点,我想试图用基督教《圣经》里面的故事来向大家说明终极关怀是什么?我给大家看一张简易图。《圣经》旧约里讲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然后看亚当太寂寞了,就取下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了亚当的老婆夏娃,所以有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说法,说一个男人在遇到他命中注定的那个女人之前,他的胸口一直会隐隐作痛,兄弟们,你们还痛吗?那么亚当和夏娃就住在美丽的伊甸园中,后来撒旦变成的蛇引诱夏娃吃下智慧之果,夏娃又让她老公也吃了。后来耶和华回来,看见亚当夏娃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挡私处,就知道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也就是智慧之果嘛,就把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但是亚当夏娃堕落人间,有没有像猫啊,狗啊这些动物一样完全成了动物了?没有!因为他们吃了伊甸园的宝物啊,什么?智慧之果啊,对不对?人还有一部分神性,这种神性就体现为人类的理性,而动物,我们说只有动物性。动物性是什么?就是说猫啊、狗啊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自然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而人就不一样,人可以去主动地去认识自然,甚至改造自然,动物就不行。因为动物只有感性,人有理性。支撑动物的行动的只是感性的欲望,而支撑人的活动的除了感性欲望之外,还有理性支配下的道德法则。但是,貌似这样说亚当夏娃在人间日子过得蛮潇洒的嘛,也不是。人有智慧、有理性也不见得就是多好的事,为什么?因为智慧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什么这样说了?首先,动物没有智慧,吃了睡,睡了吃,他们当然没有痛苦。但是人不一样,人有智慧啊,那么人就知道自己是有限的存在,所以人要追求一种无限的存在,人的一部分神性让人时时刻刻都在企图摆脱有限的存在,摆脱这样一种自然命运的束缚,而成为一个无限的存在。那么,我们说终极关怀就有了,终极关怀就是人不满足自身的有限性,暂时性,而想重新回到伊甸园获得一种无限性与永恒性。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这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仍然对死亡充满着恐惧,也就是怕死。那么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对“永生”的无限渴求之间就构成了这样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矛盾最直接可感的例子。其实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见,哲学研究的问题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生与死的问题离我们很远嘛,对不对?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这一个,就是哲学的晦涩难懂的问题。大家或许有这样一个疑问,说这些哲学家有话不好好说,其实我想为这些哲学家将几句公道话。不是哲学家有话不好好好说,故意搞得很抽象、玄妙的样子。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哪个思想家不想自己的思想广为流传,被大多数人所知晓啊,对啊?谁愿意自己出的书放在书架上落灰了对不对?那哲学书籍的抽象性是为什么了。我想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我们只有一种语言,那就是日常用语,主要是用来沟通用的,而这样的语言肯定是主要停留在经验世界之中,那这时候哲学家就犯难了,要用经验世界的语言表达超验的观点,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哲学家只能自己创造一些词,比如始基(ache),阿派朗(apeiron),存在(being)这些表达自己超验性观点的抽象词汇,由于这些词汇并不是能够在经验世界中直接感受到的,所以我们往往会感觉到抽象,玄妙,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所以,从上面讲的三个方面,我想从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产生的原因以及哲学语言的特征的三个角度来看,我想大家对我的这样一个定义一定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

5.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 篇五

《哲学是什么》读书心得

一向对于哲学,也有一定的兴趣,然而始终静不下心,也没有那种动力去看这方面的著作,直到这个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才看了一些哲学经典导读。可能由于自己的水平与能力有限,还是先寻一本较简单的介绍哲学是什么的册子看看吧。因此陆陆续续读完了《哲学是什么》这本书,过程很痛苦,但感觉收获很多,对提高自己的哲学认识有很大作用。因为每看一章节,便要思考很久,时而做些笔记在旁边。之后停下几天,再读。整本书大约300页,差不多看到一半,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2个月。对于一本尚未看完的书做一个整体的感想,本来并不大合适。但是,由于这书的条例清晰,而且每一章节的内容基本是不一样的,我对于我认真看过的章节分开做一些感想,主要都是搬自写在书的扉页的一些字句,再加整合。我相信,这样比起匆匆看完一本书再胡乱从网上,书上摘抄一些内容相对要好些。

一 关于哲学为何物(上)

开始便看到了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他深知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有时候甚至比起春风吹又生的野草的生命顽强程度更加不如,但是人类又和其他的动物不同,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思想。人类有目的地思考,渐渐获取了很多知识,两者结合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最终成为万物之灵。他规劝人们要努力地好好思想。究竟什么方法可以使人类保持思考呢?如何努力地好好思想呢?带着疑问,我看到了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命题,对于哲学究竟为何物,确实是没有思考过。书上说思想是人的本质属性,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这点我十分赞同,也暗合了帕斯卡的看法。人同时也是哲学的主体,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哲学思考源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不断思考,不断规划自己美好的将来,而在这个此时我已经开始明白使努力好好思想的方法,这就是哲学的力量。而且哲学起的就是一个指导的作用,有了它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人们美好的生活才可以真正很好的实现。这就是哲学的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即使在这个主流实用主义的社会也是十分必要的原因。

然后作者便具体分析了哲学究竟是什么。总结了一下,哲学和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是有区别的,与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区别则更为显著,但是,哲学与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但是对于这个密切联系,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已经被人不屑一顾了。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作者从哲学是什么这个基本的切入点开始阐述。他认为,在人们对哲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时候,已经是哲学的表现了。而正是这种哲学的发问形式,促成了科学的诞生。可以想象,人们就是抱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然后不断思考,对很多东西进行改进,这就是科学的诞生过程。哲学家的发问方式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很必要的,很多西方的科学家同时是哲学家的不在少数。

在认清楚这个问题后,对于哲学的理解更加深了。但是对于哲学这个科学的来源的来源,就更感兴趣了。哲学源于惊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对一切熟视无睹,毫无兴趣,可以说他就和哲学绝缘了。因为惊异是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更加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然后我们才会去探讨,去研究。但是,从问题到实践的过程,可能会漫长而且持久,所以除了惊诧之后,书的作者认为对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哲学的道途就是这样在志与力的共同作用下展开。

二 哲学为何物(下)

卡西尔的名言放在开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是思想的存在,哲学思考的焦点就应该是人本身。既然聚焦点在人本身,认识自我便成了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作者提出了对自我的认识可以有两条途径:一为直接地面对自我,一为间接地面对自我。人的自我乃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实现。人是社会中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生存的环境与人被看不见的手联系在一起。要全方面的认识一个人,单是直接面对自我是不足够的,对自然,对宗教的认识,可以探究人本身的秘密。向内、向外和向上的探索和寻找,是找到真正自我的方法。

人类认识自我有一个过程,在西方,苏格拉底喊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响亮的思想口号。他的人学思想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人文主义运动的高潮为西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背景。从笛卡尔到以看到、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无一不是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人的价值的理性的自我发现促使哲学家们有可能从认识人这一个主体去着手解决哲学的各种重大问题。自然科学与人的脱节得到了很好的修正。书的作者认为人的自我的完全觉醒,是近代知识论能够成立的绝对的先决条件。自我或自我意识是笛卡尔、洛克、莱布尼茨、休谟、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来的西方哲学发展史的真正的基础。可以看出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永恒主题。

而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始终是主题。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这里十分一致。围绕这人这一主题展开,甚至比西方的更为典型。儒家从孔孟到陆九渊,王守仁,一向如是。到家的老庄也不例外。中国的禅宗,也讲求佛性与人性的紧紧融合。

但是。哲学的主题是人并不意味着哲学研究的范围仅限于人,而不重视其它方面的研究。在我们研究人的同时,必定要研究与人有关的所有知识。而关于人性的科学恰好是哲学,但是与人有关的知识并不仅限于哲学,但只要我们抓住哲学的本性,那么对于其他科学也可以有了终南捷径。哲学是其他学科的出发点或基地,这是休谟的观点,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发展,就这样沿着它的路子走下去,进行了认识自我的一系列活动。

三 关于爱智慧

在《哲学是什么》这本书里面,它是放在哲学是何物这章里面的。但只这一小节,就有必要拿出来好好的分析。爱智慧这个词,源于希腊,在希腊,哲学就是爱智慧,智慧就是关于生活的艺术。人一开始虽然并不具有智慧,但他们却具有追求智慧的本性、渴求和激情。人就是这样从无知走向有知。而智慧,至今我们至少认识两种,一种是神的智慧,一种是人的智慧。而哲学所说的智慧是神的智慧,并非人的智慧。而这个在中国,则成为庄子口中的道。如何得到智慧,这个比较实质的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们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在为目标的奋斗中,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哲学,那么我们就能最大限度的接触智慧。而学习哲学的最好的路就是了解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

结束语

接下来的第三章就是探讨了各种不同的哲学问题。但鉴于看前面的两章着力太多,第三章尚未看完。关于哲学的问题,很多哲学家讨论和探索过,但真正正确的答案是没有的。通过看这本书,对以往不明白的地方明了很多,对于哲学的作用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哲学于本人,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跟随着一生的学问。在这门看似无用实为大用的境界之学上,不断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对平常事有惊诧,要善于思考,利用各种方法得出结论。这是很重要的。有了这种过程,在以后的日子,才能更有效的学习。这是看完半本书后给我最大的震动,我不仅要把剩余的一半看仔细,以后还要多些接触大师们的作品。

以下是自己摘抄的语录:

人只不过十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总是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为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确实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式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原则。——帕斯卡[法]

人真的太无知,太自高自大了!真是太可笑了,太可悲了!

P18 如果人真的跑得过光速,也许时光真的可以倒流。

P18 “法国科学家和思想家帕斯卡说得好:是思想,而不是肉体形成人的伟大,‘我因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二十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多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兵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的确,人的思想囊括了宇宙。然而,人真的比宇宙更伟大、崇高吗?它囊括了宇宙,却解释不了宇宙,更加征服不了宇宙。人是卑微的,渺小的。

P23 人或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这我们心灵之弦。

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

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

——海德格尔如此看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的功用就在于是人成其为人。

P1、P25 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然而仅仅是高贵而已。这样一种空无的东西,又能使他有多伟大呢?渺小,也就是渺小,终究是脆弱的。纵使知道自己的灭亡,确无能为力,到底也摆脱不了自然规律。在自然面前,人又怎样伟大、高贵呢?

P30 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粉碎给人看。

P37 赫拉克里特认为,火为万物得始基,万物始于火。

世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P50 “人性科学或这种新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唯一稳固的基地或出发点。” P53 “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中才能寻找得到。”

“精神生活越丰富,你的痛苦可能会越多,但同时你能够感受到的幸福也就越多

P54 我们每天都在这样地生活,天天如是。然而当有一天,有人问什么“是什么"时,才真正地开始思考,开始恍然大悟,开始明白地、清醒地生活。其实,我们需要常常被惊醒。

P55 “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

P56 “人都有灵魂,都有思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地关心自己的思想,精心细致地呵护自己的灵魂。”

P63人为什么总是将动物视为无思想的呢?他总是这样自大。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表达交流方式。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人也仅仅只是一种动物而已,每一种动物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不容亵渎。人类,别在自高自大了,一切都是平等的!

6.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什么 篇六

苏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北宋时期著名的诗词作家。秦观,元丰八年进士,与苏轼同朝代的文学家,扬州高邮人。苏轼与秦观两人年龄上相差12岁,整整一轮,但关系却是非常好的,或许是属相相同的原因,又或许仅仅只是脾性相同,反正两人是十分投机的。

在史书中,秦观苏轼是师徒关系。秦观非常仰慕苏轼的大名,以学生名义拜入苏轼门下。其实,当时苏轼已经名满天下,秦观算是半路入门,作为学生。但或许是太投缘,从二人之后的书信来看,这种亲密的关系更可以说是挚友,胜似师徒。

在朝野之上,两人政治观点基本相同,属于同一立场,统一战线。在后来的党派之争中,被王安石所代表的新党打压,不受重用,反被排挤。而在秦观的仕途中,苏轼一直对他进行鼓励,毕竟年长,多些阅历与经验,更多地给予指导。而在苏轼那跌宕起伏的官宦仕途中,秦观始终对其不离不弃。就算被流放,被贬,也时常保持书信往来,就算不见面,但总能在书信中交流,共同进步。

从1078年,双方在徐州相识,再到11,秦观去世,一共22年,虽然二者直接接触时间并没有很长很久,但是回顾这些年,跌跌撞撞,无论环境怎么变化,秦观苏轼两人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长达22年,有过对现实对朝廷的不满,有过对生活的满足,有过寄情山水的情怀,二人就这样共同进步,相互陪伴,一直亦师亦友的保持着对彼此的坦诚的扶持。

苏轼晁错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咱先说说晁错这个人,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就是他推动发展的,因为主张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而损害了诸侯利益,后来七国诸侯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变,汉景帝听从袁盎的谗言,为平息诸侯叛乱腰斩晁错。

苏轼的这篇《晁错论》却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了晁错之死:晁错的死不在于他削藩激怒藩王,而在于他空有想法却缺少预见性、坚韧的意志与卫道者的牺牲精神。在苏轼的观点中,是晁错鼓励支持皇帝削藩的,那么他就应该预见在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藩王政治集团的反击,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其自身会受到的攻击等等,结果等藩王造反矛头指向他的时候,他却退缩了,让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大家想想看,出事了让皇帝去顶缸,自己留下保命,这是一个臣子该做出的事吗?皇帝心里该怎么想他?即使没有袁盎的谗言,皇帝御驾亲征打赢了,削藩成功了,他的命也未必能留下。晁错没有展现出一个做大事人应有的破力,失败是必然的,然而他的失败他的死是源于自身的缺点,而不能一概推给诸藩王与小人。

这篇文章是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应试文章,苏轼通过对晁错政治措施失败的剖析与感叹,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情绪,自己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志愿为国家效力,但却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空有一腔才华与热血,心中充满抑郁苦闷。

苏轼的寒食帖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的《寒食帖》有着“天下第三行书”的称号。《寒食帖》是北宋时期的名家苏轼的书法作品,这份作品不是刻意或者说是认真地写下的,而是在一次很随性地写写下的。

苏轼的《寒食帖》是写在苏轼被贬到黄州去的第三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正好在过寒食节,于是苏轼大笔一挥,就有了“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了。

苏轼是个词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轼还是一个书法名家,这知道的人就会比较少了。但是被贬到黄州去,又碰到了寒食节这一个悲凉的节日,于是苏轼有感而发就写下了《寒食帖》。

苏轼《寒食帖》中的诗写得是十分的苍凉而又多情,这是为了表达了自己心中那份惆怅又孤独的感觉。这首诗的书法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情和情况下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寒食帖》一整篇书法是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好像是有光一样,最重要的是一点不好的笔画都是没有的。

行书就是讲究一个顺,要行云流水一般。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心境,需要去发泄出来,就显得“下笔如有神”,所以《寒食帖》就出现了,成了苏轼书法作品的一个代表作。苏轼自己一个也很难再写出像《寒食帖》质量那么高的帖子了吧。

苏轼的《寒食帖》单单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就是无可挑剔的,后世很多人临摹过这一字帖,不过没有再出现一个人能写出苏轼《寒食帖》那样的感觉。

苏轼的南歌子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南歌子为唐教坊曲名,后来作为词牌名,苏轼以此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

其中,南歌子游赏是作者在杭州过端午节时作的,本词前后阙相同,起头两句为五言对句,第三句七个字,第四句九个字,句法上二下七。词中上篇描写了杭州当时的名胜,运用写意的方法描写喝酒,听曲的雅致,烘托出了风景自然的美,无形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愉悦之感,仿佛我们也和作者一样,置身于西湖美景之中把酒言欢。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是作者在湖州做知府的时候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笔调轻松,描写了在下雨后溪边的行人骑马赶路的情景,清新又有情趣。上阙写在雨后赶路,天色暗了下来,因此用疑夜来描述,下阙写早晨喝酒之后似乎还未醒,仍然感到困倦。描述了自己夜间寻梦,与仙女同乘一舟,但最终还是梦一场,神仙这些终究是飘渺的。最后,看着路边的溪水,回到了现实之中,觉得这留着的溪水也是有情的。

南歌子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牌有一定的词律,古代诗人词人按照这样的词律写词。南歌子词又很多,苏轼写的南歌子就有近20首之多,还有古代的其他诗人也有这样的作品。

苏轼,一生命运坎坷,其作品都是与她的生活现状有关,南歌子这一系列作品,包含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心态,令读者深思感叹。

苏轼的青玉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是北宋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大气著称,因此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是苏轼的代表词作之一。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苏坚的送别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全词内容是:“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写下这首词时,恰好是送行友人苏坚回吴地的时候,这首送别词别具一格,并没有用大篇幅来写出词人对友人苏坚的不舍之情。反而,言词之间洋溢出羡慕之意。毕竟,友人今天就要回到故乡,自己本和苏坚同是吴地人,奈何身兼要职,迟迟回不了家乡。上阕中,苏轼以“三年”点题,写出苏坚离开吴地已有三年时间,表示出苏坚思乡迫切的心情。苏轼一面为友人今日能启程回乡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词人此刻心情低落,他也思念吴地的一景一物。在词的上阕中,苏轼用用“黄犬”典故,表达出词人希望好友回乡能够写一封书信,告诉吴地三年的变化。

词的下阕中,词人以“老子”自称,言词之间略显幽默,反映出作者对吴地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所作的这首词,虽然是赠送友人的送别作。但是,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思乡之情。

苏轼与秦观是什么关系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秦观是婉约派词人代表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轼比秦观大12岁,俩人虽然是师徒关系,却也是生活中的挚友。苏轼名满天下时,秦观还是一位学子,他十分欣赏苏轼的才情和文风,便以弟子身份拜在了苏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后来,俩人一见如故,成为了良师益友。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时,苏轼经常给秦观写信,让秦观多写一些作品。苏轼鼓励秦观说,秦观之前所写的“练兵”和“治盗”两篇文章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很高的借鉴意义。随后,苏轼还劝告秦观,让他在学校之中少谈论政事,毕竟谈论政治立场是一件忌讳的事情。同时,苏轼劝告秦观,让他一面写文一面参加科举考试,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苏轼全集》中有有两篇是苏轼写给王安石的书信,其中有一篇就是苏轼给王安石的推荐信。这封信的内容比较长,他列举了秦观是位全方位的人才,希望王安石能提拔秦观,让他为北宋朝廷献出一份力量。当时,王安石在北宋朝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王安石能重用秦观,那么秦观也就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7.核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篇七

滕建群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

防扩散研究中心主任

很久以来,大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核问题。核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说起似乎是非常简单,细思之又不那么简单。

核问题简单又复杂的原因在于核的巨大威力。核技术一问世,一是为敏感的军事领域所吸纳,造出核武器,美苏曾为此进行过殊死竞赛。二是和平利用,成为造福人类的重要能源。核电产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且为缓解能力和环境压力提供了新的出路。

核问题的关键在于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国际社会在1970年生效关于如何利用核能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中第三条款、第四条款、第五条款都涉及和平利用核能问题,认为“扩散核武器将使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严重增加”,各成员国承诺“进行合作为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和平核活动的各种保障措施提供便利”。《条约》确认以下原则:“一切缔约国,不论是有核武器国家或无核武器国家,均能为和平目的而获得和平应用核技术的利益,包括有核武器国家由于发展核爆炸装置而可能得到的任何技术副产品。”“深信在促进此原则时,所有缔约国均有权参加尽可能充分的科学情报交换,以促进和平目的应用原子能的发展,并且单独地或与其他国家合作,对促进这种发展做出贡献。”条约写得很清楚:有核武器国家不得向无核武器国家扩散武器;无核武器国家不去谋求核武器,同时还规定世界任何国家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有核武器国家还要承担核裁军的义务。但条约签署后,有关各方都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承诺。有核武器国家,尽管达成系列核裁军协议,但远没有兑现条约中规定的水平;部分无核武器国家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下发展核武器,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朝鲜等国相继研制出核武器。

有核武器国家不裁军是因为它们仍信赖于核武器这种超级武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美国要保留足够的战略核力量,以阻止那些敌对国领导人想通过战略核力量的发展威胁美国的利益”。近年来,俄罗斯更是把核力量当作抗衡美国常规力量优势的重点建设项目。

无核武器国家同样看好核武器的政治含义。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激发起人们许多想象。南亚一位退役将军在评述这场战争时说了一句经典之语:“没有核武器,就不要打美国人。”它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如果伊军手中有核武器,多国部队就不会如此狂轰滥炸,也不会在几十个小时里完成地面进攻任务。印度的一位学者在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也提出相同的假设:假如当年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广岛和长崎悲剧就不可能出现。“很清楚,核武器的价值在于其政治力量……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和用于实战的其他军事工具比,更是一种政治工具,冷战的最终结果证明了这一论断”。

这样看来,核问题是政治化了的技术问题。而政治化的最终结果是使原本简单的技术问题变得异常复杂。朝鲜和伊朗两个国家为我们了解核问题政治化提供了佐证。

在朝鲜,六方会谈已进行六轮,达成一系列文件协议,其中以“去功能化”为最显著的成果。但找遍军控与裁军字典,人们很难搞明白“去功能化”是什么意思。朝核问题的最大赢家是朝鲜本身,“去功能化”不会损害其在核技术研究领域的水平,相反通过“去功能化”,朝鲜可以寻求其他国家更多的经济援助以及政治关系的缓和,可谓一石多鸟。

在伊朗,使核问题政治化的主角是美国而不是伊朗。在中东地区,公认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是以色列,但美国却拿伊朗开刀。美国不但推动国际制裁,而且大兵压境,时不时以动武相威胁。这种转变有超出铀浓缩的考虑,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一语道出美国打压伊朗的真正目的:攫取这个地区的石油。

上一篇:2011年设备部×××班组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国培区域示范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