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好人散文

2024-08-13

龙山好人散文(精选4篇)

1.龙山好人散文 篇一

拜谒重龙山散文

“山势盘屈,隐若龙转。”重龙山是四川的名山,是沱江岸边的灵秀风景,是资中的人文圣地。有人说,到了资中,不带客人游重龙山,就是一种失礼。

庚寅年岁首,晴空明净,吃了甜酒汤圆蛋和兔儿面,我们一家十余人陪弟弟文龙的女友游距资中城北500米的重龙山。

阿超和金航把车靠好,文龙买了门票。迈进山门,漫步在古树葱郁的林荫道上,顿觉清新清静清明,清幽清雅清润。北崖半山腰的君子泉,是个180度的扇形天然深潭。崖上的涓涓清泉缓缓注入潭内,隐隐传来悠扬婉转的天籁音,似林中仙子在弹琴。难怪,唐代才女薛涛和郑纲夫妻二人常到君子泉,饮酒赋诗,赏景听琴。

君子泉四周的绝壁上,有栩栩如生、姿态奇特的石刻造像160龛,1648尊,合称北岩石刻。造像旁的题记题词,是自唐代以来的文人墨客杰作。造像边挂起的条条串串红绸,是资中父老乡亲的新年祈福。北岩石刻沿承龙门风格,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大足石刻早,比安岳石刻集中。明代曹学佺的“资中胜游十四,而北岩为最,”一语道出了北岩石刻的价值。

无意间发现北岩石刻的绝壁下,有一汪绿盈盈的水池,我有些吃惊。走近一看,原来是树冠遮在水池的.上空,把水池映成了绿色。池壁有苏东坡写的唤鱼池三个潇洒有力的大字。我蹲下身子,轻轻呼唤鱼儿,鱼儿不肯来。潇帅扔下面包屑,鱼儿便成群接队游过来争食,嘻嘻,一群小吃货。

鸟语花香中,走大道,穿小径,不知不觉到了气势宏伟的百步云梯。云梯间那些树很可爱,有的像碧雨伞,有的像翠蘑菇。二姐说第一次到重龙山的恋人,在百步云梯合了影,就可以白头偕老。文龙连忙拉上女友,摆出各种姿态拍照留念。如此看来,资中儿女谈恋爱,都应该把恋人带到百步云梯留影,这样有情人就会终成眷属。百步云梯,从今往后,也许会多出一个爱情云梯的浪漫别名。

百步云梯的尽头是高耸入云的重龙阁。重龙阁建筑精巧,飞檐翘角,回廊旋绕,通高近30米,共六层,比著名的黄鹤楼还高了一层,号称“川中黄鹤楼。”第一层:龙的传说,第二层:人文荟萃,第三层:古迹名胜,第四层:秀丽山川,第五层:壮志豪情,第六层:云天极目。重龙阁层层有龙,潇帅和垚仔从一层数到六层,终于数清重龙阁一共有9999条龙。重龙阁的诗画,全是以资中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为主题。毫不夸张地说,重龙阁浓缩了名城资中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

站在重龙阁的最顶层,贪婪地鸟瞰张大千的《资州八胜》美景和高楼林立的资中城全貌。城与山,山与水,水与桥,桥与塔,若隐若现,亦真亦幻。烟波浩淼,香雾弥漫,资中宛若一艘泊在珠江上的船,悠悠船城名至实归。

下重龙阁后,潇帅、婉儿和垚仔到旁边的游乐园坐了碰碰车和海盗船。买了些小吃,我们一行来到以“西蜀名刹”著称的永庆寺。

永庆寺琼台玉宇,美轮美奂,香火袅绕,香客如流。寺内藏品达1700余件,有苏东坡、黄庭坚等名家的书法碑及袁枚、曾国藩、张大千的书画。全寺总体呈直线,天王殿、来鹤亭、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和罗汉堂在中轴线上,两侧有钟楼、鼓楼、客堂、斋堂、方丈室和寮房。从殿廊之间的书画和《资州佛教报》,可以看出住持智常法师,是一位至真至善德行崇高的当代儒僧。

正想去来鹤亭拍张单人照,调皮的婉儿拉我到北边的观世音场道摸福。闭着眼睛摸福,婉儿一下就摸到了,我却一连摸了三次。大姐二姐想去抽签算命,到了观音堂门口,发现抽签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母亲说不如先去大雄宝殿。到大雄宝殿上新年香拜新年佛,是母亲来永庆寺的主要目的。走过一尘不染,亮如明镜的天池,就到了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三世如来佛高坐于莲台之上,两旁是十八金身罗汉,后面站着观世音菩萨。上香的善男信女很多,好不容易才轮到我们,我跟在母亲后面,虔诚上香跪拜。许了愿,潇帅、婉儿、垚仔把过年的红包放进功德箱。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让他们签了名,夸他们以后能考上好大学,又给他们一个苹果,说是功德果。

从大雄宝殿后山门出去,不大一会儿,就看到将重龙山拦腰隔断的内城墙。墙外林中东边有千佛铁塔,西边有书法碑林。再往前走一阵,是罗汉堂。

罗汉堂乃成渝线上唯一的500罗汉堂,规模宏大,一共有514尊罗汉。看到有游人在数罗汉,我们也跟着数起了罗汉。数罗汉也要闭上眼睛,男左女右,几岁数几尊,数到的罗汉就是自己的护身罗汉。母亲数到的是开心罗汉,我数到的是静坐罗汉,文龙数到的是过江罗汉。巧的是,文龙前几年在少林寺数到的也是过江罗汉。数完罗汉,已经中午1点,肚子开始闹意见了。

阿超和金航带大家到重龙山庄吃重龙山特色菜。烧鸡公、竹筒肉、家常鳝鱼、肥肠鱼、珊瑚肉丸、爆炒山珍、金丝牛肉,摆了满满一大圆桌。有好菜,还得有好酒好水才行。他们男人喝的是君子泉酒,清醇甘冽。我们女人和小孩喝的是君子泉水,自然微甜。

由于有人醉酒,吃了饭,没来得及去抽签。我捡起一片黄三绿七的银杏叶,随家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重龙山。

如果说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沱江,是资中的血脉。那么,意态动人苍翠秀润的重龙山,则是资中的灵魂。

“灵岩日照紫烟生,滴滴泉声即梵音。万里归来思胜迹,几回游此涤尘心。”(明张鉴诗)

重龙山,故乡最奇美的山,下次回资中,我会再来。

2.龙山幽径雨中行散文 篇二

在太原周边,游赏秋色,龙山当为第一胜境。

龙山是晋阳名山,北连蒙山太山,南接悬瓮山天龙山。山中植被丰茂,郁郁苍苍。山顶有昊天观遗址,供奉玉皇大帝;侧有若干石窟,窟中石像或坐或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窟前有枯树一株,直刺青天,颇有气势。山后有童子寺遗址和现存最古老的燃灯石塔一座,石壁上有排列齐整的浮雕造像,虽已剥蚀残破,但依然可以遥想当日风貌。

前年徒步天龙山时,曾顺便到此一游,可惜进入龙山时,已经天色黑透,除了乘夜色下山的清寂,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去年两次来此,一次独自,一次陪朋友,都是从正门沿着青石台阶一路轻轻松松上到山顶,两边是青翠的山色,清新幽静,虽能享受一下休闲之乐,但总觉少了些山野之趣。今年春末夏初,“西山四友”难得聚齐,想从太山方向找条野路上到龙山,但最后受阻于茂密多刺的灌木,只得暂时放弃,相约等秋冬季草枯叶落时再次入山探路。这次探路虽失败未果,但龙山后山连绵的山势和茂密的植被已经够让人对它的绚烂秋色遥生遐想了。

进龙山,还有条现成的野路,可以直接插到后山的童子寺,据说是极佳的徒步路线,风景美,但岔路也多。早就想走通此路,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前几天,九月四日,一大早醒来,看看天色,阴阴的,雨意很浓,忽然起了雨中登山的念头。夫人正好也有此兴致。去哪里呢?就去探探那条早就想走的龙山野路吧。我的朋友成立曾经走过这条路,于是,打电话给他,询问了山中的线路,以便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再打电话给小杜和理工大学的李老师,二人欣然应邀。

赶紧出发。在雅阁瑞普四人聚齐,又在路边的便利店里买些中午的吃食,自然,酒是不可少的;李老师还带了月饼和自己做的花卷,看来,又会有一顿蛮丰盛的山间午餐了。

到了园艺学校下车,已经十点,雨开始飘起来。

从这里寻路进山。路边的酸枣树很多,结着很饱满的果实,有的青,有的已经红了;摘一些放在兜里,一路随便嚼嚼;略有点酸,不过,味道还不错。

没想到走不多远就有了岔道,好在心里有大致的路线,便凭着经验,大着胆子地往里走,往深处走。过一个山口,两边的山色越发青翠,山路也越发清幽,果然是条好路线。

雨还在下着,但不大,丝丝缕缕的,不想打伞,细细的雨丝飘在脸上,那种酥酥的痒痒的感觉蛮好。

前面出现岔路口,向右的路是弯向山顶方向的,走这里大概不会错。雨气迷蒙中,群山隐约,峰峦如线,仿佛一幅淡墨山水。身边细雨润过的树木青翠欲滴,山花上缀着的雨滴也晶莹可爱。

雨渐渐大起来,只好撑起伞,雨滴落在伞面上,刷刷有声。路面也变得湿滑起来。有时停下脚步,俯瞰远山,感觉整个山势就如一朵绽放的花朵,我们就好像是从花瓣的`边缘处走进花心,又从花心中走出来似地。

到达山顶,却看不到预期中的童子寺。经验主义误人不浅,看来,是走错路了。于是,重新回到岔路口,走进另一条绿色的清幽曲径。

山径两侧,多是一种叫黄栌的灌木,白居易《琵琶行》中有“黄栌苦竹绕宅生”的诗句,诗中所说的的黄栌,就是这种一人多高的灌木。黄栌叶入秋以后,一经霜,就会变红转黄,形成红叶美景。可以想象得到,到了深秋时节,这里的黄栌叶子定会连成红彤彤的一片,灿若云锦,艳若丹霞,穿行其间,就仿佛行走于云霞之中了。

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天色渐渐明朗了一些,山色也变得清朗葱翠,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湿润的花草的芳香。

眼看就要接近山顶,可是路又一次断了。只好往回踅,这才注意到来路右边还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没问题,就应该是这条路了。

与前面走过的路相比,这条路两侧的灌木忽然收紧,路也跟着收窄,由于刚下过雨,变得更加昏暗潮湿,颇有古人所说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味道。蜿蜒进入一条山谷。竟然发现有手腕粗细拧在一起的树藤,近二丈来长,屈曲遒劲,沿着谷壁攀援而上。看它扭曲弯折的形状,应该是缠绕着树木延伸上去的。现在,原来的树木早已了无痕迹,只剩着这古藤无凭无依地匍匐在丛草之间了。

路开始变陡,向上攀升,有些地方,需要前拉后推才能上去。眼前出现了一株古木,枝干壮硕,碧叶繁茂。有古木,便有古寺。果然,翻上去,豁然开朗,乱石林立处,便是曾经来过的童子寺遗址。

正好是一点钟,经过三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成功的走通了这条通往龙山的野路。

接下来的事情,从容而悠闲:

3.历山蒙山九龙山游记散文 篇三

春天的花蕾,站在带着疤痕的枝头,诉说季节最初的柔情。

所有过往的岁月、所有搁浅的记忆,都只是春阳下无语的淡然。是从容还是淡漠?或者只是起伏跌宕后苍凉的麻木?

桃花年年笑春风,绚烂转瞬是凋零。

燕子栖止,土地漂浮。你的村落,你的民谣,你静静固守的那份信念哦——春天不会这么漫长。

并不漫长的春天总不乏探寻的目光,和踏碎宁静的脚步。

风景在远方,风景就在所有陌生的角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蓝天、白云;桃红、柳绿,远去的舜帝和扑来的历山。

逝去的一切,晃动风中果林;该来的一切,野花悄悄走近。

正是怒放的季节,正是拼尽了性命也要破土而出的季节。

躁动的欲望和向上的挣扎,哪朵鲜花能够孕育秋天的果实?

脚步是迤逦的,山势是蜿蜒的,而生命的旅程注定了曲折。

正是这曲折营造了曲径通幽的憧憬,正是这憧憬构建了禅房花木的深邃。

于是让脚步驻留,让瞬间的璀璨进入记忆。当你拥有一段和煦的回忆时,也就拥有整个春天了。

山岗上的眼睛、衰草中的脚步,以及风中放逐的心情。寂静的天空里,有最初的呼唤零落出,纷纷的流云,迎迓我的歌唱。

若人识得心中宝,千年险路一日还。

才真旺姆这么给灵魂定了位,她说如果我们不在当下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就永远不可能拥有幸福。

其实幸福只是每个人心中的感受罢了。人生如戏,出将抑或入相,没人能把握最终的结局。但既然已经置身这喧嚣舞台,除了投入,你,无从选择。

只有退场的瞬间,新的轮回会发放每一个人曾经的原乡、曾经的呓语。

于是感慨:我的村落、我的民谣。

这终将成为过往。

(二)蒙山驴踪

蒙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因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置县)南部,东西雄列,绵延百余里,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 称“亚岱”。奇峰耸立,层峦叠嶂,深涧遍布,古称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主要分为四个景区,龟蒙是养生旅游区(平邑),云蒙是生态旅游区(蒙阴),天蒙是天险观光区(费县),彩蒙是山林休闲区(沂南)。

五月十八日,一个红了樱桃,绿了野草的葳蕤夏日,披一身骄阳,伫立蒙山脚下。老龙潭的碧柳葱茏繁茂,万缕青丝扬,一领翠衫秀。纤手迎远客,浓荫纳驴踪。

有人说旅游就是卖掉自己的庄园去看他人的庄园,还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此刻在青山的背景上,所有苍苍的华发都是岁月漂白灵魂后的淡然。我们眼中的风景,或许是他人心中渴望挣脱的羁绊呢。这么想来,我是否该以最谨慎的情态,真诚地去凝视那山、那树、那扶杖的衰老和单薄的村落呢?

面对如斯熟稔的气息,我无权艳羡、无权悲悯、甚至无权惊叹,我只是山中一缕疏忽而过的风。那么,就让我静悄悄地融入这风景吧。

踏过顽石与溪流,硬朗的脚步和柔情的探寻,时光因平和而变得充盈闲适,只是破碎的静谧,是否会因跫音而变得峨眉轻蹙?

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美丽的彩虹,总是风雨过后的装点。为了一睹江山的曲线,为了俯瞰大地的秀美,我们——登攀。

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的攀爬只让我感受了自身的弱小和人类的渺小。

“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苏轼)。春的踪迹已然归隐绿肥红瘦的深处,顽石上叩响的,只有驴者的踪迹,怀念曾经的绚烂和馥郁。

“马蹄踏碎琼瑶路,隔断蒙山顶上峰”,我无法想象康熙大帝在那个冬日是如何面对苍茫山野的,但一个骑射王者的英雄之气,分明已散入那历史的皱褶,渺渺回响。当乾隆再度吟哦“山灵盖不违尧命,示我诗情在玉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细腻替代了粗粝,只是那豪情和峥嵘,已然变成了山脊上最后的琶音。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李白和杜甫同游蒙山留下的佳句。今天,当我跏趺蒙山之巅,坐成山峦背景上一尊沉思时,我又该发出怎样的感怀呢?斩开一隅飘然山,双肩横担东来峰。蒙山,你属于我,我属于你,灵魂相握的瞬间,我们——彼此深深感悟。

千古飘然山,万世东来峰。绿梦无涯处,宁静享太平。

为万物祈福!

(三)烟雨濛濛访九龙

细雨深春锁九龙,高山幽谷隐三清。

莫道红尘仙踪远,雾岚生处听松风。

凤城幽峡,房干深壑,赏景何须赴远?密林苍石,青松碧潭,迤逦小径蜿蜒。苔痕自莹然。心空天地阔,跫音无边。放逐浮生,恬然长梦,我来也!

霪雨和风流岚,过槐香氤氲,冰姿翩跹。一步一景,移步易景,贪心驴友欢颜。凝眸复顾盼,造化多神秀,一路惊叹。身边皆是风景,只需用心看。

一枝松

翻腾蛟龙的身姿

探向起伏的山峰 和遥远的海洋

雨就这么飘过

风就这么飞过

滴水穿石不容争辩的翠绿

浸蚀的千百年

就这样流——过

天空比心小了些

生命比心薄了些

可是心你坚硬又脆弱

以至细叶磨出的伤痕

4.龙山好人散文 篇四

从县城沿着仲临路南行至嵩山旅游开发区朱家坡村,你就会发现有一座蜿蜒匍匐状如长龙的山,头朝北,尾向南威风凛凛卧在村子的西边,这就是龙山(也叫西山)。与龙山相邻,有一座虎山,虎头朝西,尾巴向东,威猛雄奇地蹲居在村子北边。龙山与虎山两首相向,似在凝视,似在对语,又似在守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两山山口往里,不远处便是常家溜村,这是一个小山村,临朐古八景之一的白芽寺就坐落在这里,民国《临朐续志》有云“白芽寺里枯松树”,说的即是此处。据载白芽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建成后朝拜者甚多,香火旺盛,是我县西南部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今却是殿塌墙倒,一副破败之景,何日才能修复,不得而知。

虽说是寺毁僧空,但关于这山、寺的传说却依然在当地人口中流传。

听老一辈讲,龙山和虎山相把守的这处山林是一处风水宝地,俗话说龙虎把门,必出贵人。有风水先生预言居住在这处宝地的常家溜村将出一位“皇后”,大贵人。在众人的期待中,有一年来了一个云游僧人,他走到此处看到如此奇妙的地理形势,又见此地山幽林静、水清气新,是修身养性、弘扬佛法的理想之地,于是他多方奔走游说,筹来款项建起了“白芽寺”。风水先生说此寺正好建在了风水的中心“龙眼”之上,破了这里的风水,于是“皇后”便诞生不出来了。

“皇后”梦虽破灭了,但“青石山里出美人”却非浪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常家溜村出了“吴氏三姐妹”远近有名。那时大姐是村里的信贷员,二姐三妹在朱家坡村上高中(村里带帽的,1978年取消)和初中,姐妹三人大姐剪着齐耳短发,英姿飒爽,二姐扎着长辫子,辫长及腰,文弱似黛玉,三妹扎着两个刷子,活泼灵动。三姐妹皮肤娇嫩,白里透红,那个细腻劲似吹弹可破,见面后忍不住会有跑上去亲上一口的冲动。三姐妹走在街上,无论大人小孩绝对是像见了仙人一样,用“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过分。至今村里的人谈起来仍津津乐道,直一个劲感叹“还有那么漂亮的人来”。

还需要再书一笔的当是“虎山”。

虎山,因其在村子的北面,所以也称“北山”,它转而向北与八岐山脉相连。虎山的山顶叫支公顶,也即虎头所在。解放前,支公顶上建有庙宇一座,里边供奉着支公爷爷和支公娘娘。村里人逢年过节便来此烧香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求雨、求子、消灾、考学的也纷纷来此祷告,据说非常灵验,因此庙里的香火不断。解放后破四旧,该庙被砸烂拆除。改革开放后,信仰自由,村里的信徒们自发组织起来,善男信女们靠肩抗背负人抬,重新在山顶上建起了支公庙。该庙的重建,既有期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意愿,也成了当地的一个景点,来白芽寺游览者多登上山顶,到庙里一拜。

围绕支公庙,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村里有个放羊的张姓光棍汉,有一天他赶羊到支公顶上去放,羊儿自顾在山上吃着草儿,这放羊的光棍汉闲极无聊,也不知他出于何种想法,他跑到支公庙前的供桌上解了个大便,嘴里还念念有词“拉抛屎供养供养呗”。一会功夫,天上飘来一片云朵,云朵之上站着支公娘娘(大家都这样认定),指着放羊汉子说了句“你个该死不死的”后飘然而去。这放羊汉子在赶羊下山时一脚踩空,滚下了山崖,差点没跌死。

这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新的故事依然不断上演。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村里渴望一夜暴富的三个青年人,也不知他们用什么手段打通了村里乡里的各关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05年的时候,在虎山的东部,即虎尾上开山炸石,破碎后再运到洼子,后通过小火车拉到大家洼做碱石原料。有识之士对这一破坏生态环境,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的绝户做法无不痛心疾首。“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一野蛮行径在付出了一死数伤的惨痛代价后,终于被叫停。停是停了,但现今的虎山在尾巴处像被人割去了虎皮,挖了几片肉去一般,山体片片裸露出来,似癣疥般,刺人眼目,又似一宣判书,永远地贴在山崖上。

啊,龙山、虎山,我家乡的山,您就像一座天然的屏障,为家乡的父老抵挡着来自西北的风寒,营造出一片温润的天地,更像这片土地的守护神,细心地呵护着您脚下的山民,让他们从您这儿去取得富饶,走向成功,我敬您,爱您。

作者:高云德

上一篇:服务型社区建设下一篇:与人相处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