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精选11篇)
1.《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变法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论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观点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统治者对发展农业的重视。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冶铸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有重要作用。农业与手工业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又导致产品交换频繁,商业渐趋发达,一些重要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奴隶社会的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
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逐渐发展,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扩大政治权利,促使各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变法运动。特别是进入战国时期,废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地主阶级政权成为改革的主题,经过百余年的斗争,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通过商鞅变法的积极社会效果,证明了改革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前提。
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较为彻底的一次,通过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铁农具的使用
2.牛耕技术
3.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
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
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
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
三、商业和城市
四、由公田到私田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2.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魏、楚等国的变法
3.商鞅变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为两课时。
重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二、在讲授本节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在初中、高
一、高二形成的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相联系。还要注意启发学生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相联系,多视角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一目,教材分三部分进行讲解。1.铁农具的使用;2.牛耕技术;3.水利事业的发展。
1.铁农具的使用。教材使用一段大字、一段小字、两幅插图介绍铁器以及铁农具的使用情况,主要说明三方面内容:(1)我国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情况。(3)铁器使用的重要意义。
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根据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古代西周晚期已使用人工冶铁制品。指导学生分析铁器使用范围的扩大标志我国由青铜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2.牛耕技术。教材介绍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牛耕的逐渐推广,特别强调了牛耕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时期犁是一种先进农具,用牛代替人来拉犁是一项先进技术。认识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的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结合地图记忆空间位置,认识:黄河、淮河、长江流域都出现重要的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与较为丰富的水利知识、经验、技术,与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开明的统治政策分不开的。
四、“手工业的发展”一目,教材分为四个主要部分。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
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教材突出强调了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结合化学知识,分析铁原素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此项技术使铁器更耐用,从而更实用。引导学生回忆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领先地位。
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教师可结合商代青铜生产工艺情况,指导学生归纳发展情况:(1)铸造工艺更新;(2)出现金银错技术;(3)雕铸艺术有新发展。
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手工业:(1)漆工艺。(2)纺织业。注意与其他章节讲述的纺织业进行归纳、比较。(3)煮盐业。(4)酿酒业。但不必讲得过细。
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教材简要介绍了《考工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地位。应启发学生认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是《考工记》出现的最基本条件。《考工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手工业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另外,要注意提示学生重视对同类问题的总结、归纳。
五、“商业和城市”一目,主要讲述了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
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商业的发展使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空前发展,标志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同时也应认识:商业活动主要在大城市中进行;经销的不少产品还是服务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广大农村仍旧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因此与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别。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和材料,增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
六、“由公田到私田”一目,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有可能通过开荒获取新的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新开垦的耕地——“私田”的不断增加,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井田制度。私田主人出于增加自己土地收入的动机,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部分产品,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客观上起了改变双方身份的作用。这时,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主人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劳动者交出的产品就是地租,这种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新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者由自身属于他人财产,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的奴隶,转化为可拥有少量财产,具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使生产力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
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这一目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共有三大部分: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2.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魏、楚等国的变法;3.商鞅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教材介绍了春秋时期东方的齐、鲁等诸侯国通过改革,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具体史实有: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阅读小字内容中发现特点──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不分公田、私田),在此基础上向国君承担纳税义务。这就在实际上废除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可以指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特点。
3.商鞅变法。教材包括:(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商鞅变法的影响。
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认识:春秋以来,秦在各大诸侯国中是较为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国家进行变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条分析变法措施,尤其对“实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重农抑商”等措施进行辩证分析。
结合第五节内容及下一章知识分析变法的影响。
指导学生以商鞅变法为例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辩证关系。
2.《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二
一、大数据概述
首次提出大数据这一概念是2008年9月,《自然》杂志关于谷歌公司成立10周年的“大数据”专题提出的概念。大数据并不是单纯基于数据量的大小,而是对数据量的全面性更加重视。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存储设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大数据,由于不断增加的存储设备的容量、存储设备成本的低廉等对大数据提供物质基础,网络的发展与网速的提高为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出现之前的小数据时代,因为对数据不能进行全面的收集,所以,为了对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获取,通常获取数据是基于随机方法获得,然而相对而言小数据时代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小,因此,基于统计的方法获得的推断比较准确,从而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然而大数据时期,数据量非常的庞大,小数据使用的统计学的方法不适用于大数据。大数据时期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同时可以进行预测。大数据的预测是基于相关关系的,因此,大数据的实质是询证。这样无疑能够即时变量之间关系不能辨清,但是仍可以确保预测标的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
就一个企业而言,其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数据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数据之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大量的人力资源数据进行了收集,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中收集的数据全面,不会存在缺漏的问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需要的数据与来源进行明确,因此,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分类。
1. 人口学数据。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口学数据对于企业员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入职时间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口学数据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录入系统后一般不需要进行更改。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口学数据的区分作用非常显著。
2. 发展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展性数据涵盖了员工的技能、职业规划、企业后备分成储备等信息。通过发展性数据对企业中的人才的招聘与选拔提供依据,同时,指明了员工培训的方向。
3. 日常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日常数据是对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出勤、加班、工作行为等进行记录的数据。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中,来源最广的就是日常数据,同时,也是最大的数据量。日常数据是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日常数据而言,由于属于动态数据,和员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因此,不容易进行收集。另外,日常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因为不同部门之间记录存在偏差,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数据不能进行融合,从而使得大数据的收集受到影响。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使用过程的一致性给予重视。
4. 环境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环境数据,对企业的内部有关数据,以及外部有关数据进行记录,涉及到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间接的影响。
5. 绩效数据。
通过绩效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绩效的最优。基于绩效数据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进行体现。企业的绩效考核决定了绩效数据的产生。事实上,企业人口学数据、日常数据、发展性数据,以及环境数据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绩效数据。
三、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1. 大数据改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基于大数据使得传统人流作用管理的理念不断转变,从大数据思维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以及模式进行变革。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有大数据的思维。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有对人才需求变动战略性的观察力,具有创新性性思维,另一方面,向企业员工进行大数据思维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得大数据思维贯穿于整个的企业中。第二,企业管理中将大数据人力资源作为生产的一个核心因素。作为企业重要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接触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员工基本信息、人工成本、员工工作绩效、员工满意度等。同时,企业能够从外部对数量巨大的和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基于大数据思维的需要将丰富的人力资源数据转变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从而使得企业的绩效提高,进而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第三,企业人力资源大数据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各种人事信息、人事业务进行深入挖掘,基于大数据的特征,确定以人为本的大数据战略方针,使得企业人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得到解决。
2. 大数据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当前,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人才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内容相互影响,包含在企业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以及人才留用的各个方面。基于大数据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断得到变革。第一,基于大数据,细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通过大数据的“全息搜索”,对于应聘者的信息、学历、能力等进行搜索,与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了人岗匹配的精准性,使得人才招聘的效率提高。第二,大数据的出现对于新的职位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部分职务与职能的关系。随着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数据分析师、数据信息师等岗位。第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越来越重。对于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而言,企业都较为重视,将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然而,因此对信息掌握与分析的局限性,以及技术的局限性,使得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信息通常属于静态信息。随着分布式处理技术、云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被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使得人力资源的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海量的人力资源数据对于企业战略的提升、业务流程的优化、业务效率的提高,以及业务发展的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大数据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
目前,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大数据的产生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第一,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出现的“孤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交叉,基于大数据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内容的资源共享,从而使得人力资源信息得到共享。第二,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能力,实现了能力与岗位的相结合。对于企业的组织而言,设定岗位的目标就是能够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因此,员工需要处于工作岗位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基于此,基于人的能力的岗位设置能够使得员工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员工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进行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设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实现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得人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第三,大数据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转变,从传统“金字塔”的垂直管理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样能够使得管理的效率提高。使得沟通的成本降低,并且将工作过程的信息能够有效传递。
4. 大数据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不断创新。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渗入大数据技术,能够使得管理的方法创新。例如基于大数据进行建模,对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促使企业对存在的问题给以有效解决;第二,大数据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基于人力资源数据库中对隐含的信息进行查找,使得人力资源开发更加有效。例如海氏分析法建立的前提是大数据分析,海氏分析法的核心内容是对于基于大数据分成的人员测评方法进行构建。当前海氏分析法是对岗位进行评估的使用的普遍的方法。另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的应用前提下,实现分离部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基于职能外包的形式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职能由社会、组织或者是个人进行承担,无疑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更加灵活。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迅猛,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期,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非常迅猛,数据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数据进行了概述,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对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变革
参考文献
3.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篇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演示都江堰的巧妙设计。2.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芈月传》作为今年年初地方卫视的开年大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其中,在第一集中,有一个叫商鞅的人被秦王命人执行车裂的酷刑,也就是五马分尸。他究竟
做了什么让秦王对他实行如此残酷的刑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第36页正文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
1、是什么促进了大变革的到来?
2、它们是何时出现、推广的?
3、与以前的石制、青铜农具相比,铁农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什么?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交流明确:
1、铁农具和牛耕
2、铁农具在春秋时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在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推广
3、特点:锋利、坚硬、耐用;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在当时冶铁技术的高超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牛耕是我国农
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
高。
过渡:
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什么条件?(阳光、水......)在当时,谁
设计的什么解决了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李冰主持设计的都江堰)
自学指导二:
多媒体展示动画都江堰
1、从展示的多媒体动画来看,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的作用,又有什么作用?
2、都江堰的修建对当时及后世有何作用? 交流明确:
1、防洪(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
2、都江堰不仅消除了岷江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还一直造福当地人民。
过渡:
农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大量土地的开发,这些土地逐渐变成奴隶主的私产。于是,新的阶级诞生了,部分拥有私田的奴隶主转化成地主,而租种地主土
地的人变成农民。
自学指导三:
封建地主阶级渴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38页正文部分,思考一下:
1、商鞅在当时的秦国做了什么事情?谁是他的支持者?
2、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百姓,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你会怎么做?
4、商鞅变法保护了谁的利益?为秦国带来了什么?
5、商鞅变法触犯了谁的利益?为他自己带来了什么? 交流明确:
1、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秦国进行变法
2、内容及作用:(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经济发展,国 富);
根据军工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提 高军队战斗力,兵强)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3、选择耕种: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当兵打仗: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4、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国君的利益;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5、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实力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以车裂
拓展联想: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商鞅从变法到处死、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交流提示:
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交流明确: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虽然商鞅已死,但当时在生产力大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2)改革措施符合秦国的国情,顺应民意;(3)统治者的支持;
所以我们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经过各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下来了,新的社会矛盾由此形成:地主阶级玉农民阶级,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小结: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鉴今,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
国梦”,我们应该侧重哪些方面?(科技创新、与时俱进......)
同学们说的非常不错,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还要充满信心、有承受挫折的能 力!
【板书设计】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 提高 引起
牛耕 生产力
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水利工程
经济 政治
【作业布置】
4.《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四
1、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半学期我做了一次统计,我带班级共有学生41人,有许多家长是渔民长期在外,将孩子委托给祖父母管。二是目前农村离婚率也比较高,加之其他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比较多;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好,致使有一批学生迷恋上了电子游戏、网络小说。学生长期沉迷于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无心学习。四是由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缺少方法,大多数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他们的子女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由于义务教育,有部分基础极其薄弱的孩子升入了初中,他们学习起来也很吃力。
三、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的出现及商鞅变法的实行来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突出反映了变化的实质是导致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期,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等是此时期的重要内容。
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本课上承《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改革。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学习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可以结合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于是私田和封建生产方式出现,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战国时期各国积极变法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六、设计思路:
本课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切入占,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以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图片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以人物为标杆,激发学生的正气、品格、以及勇气等优秀品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
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
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
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
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生生合作:
5.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设计 篇五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一)改革的背景
师: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生产(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于是他们要求变革。
再者,当时处在战国时期。(“战国”的含义是什么?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这七国为“战国”)处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厄运?(富国 强兵)(板书)
要想国家能国富、兵强,就必须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当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板书))
(二)改革的的情况
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搜寻课文内容,找出改革家的名字及所在国家,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
诸侯国改革家
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教师总结: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社会变革。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大,最彻底的。
?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板书)?
1.变法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要变法)(板书)?
(1)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生产,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于是他们要求变革。(顺应历史潮流)
(2)战国时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必要性)
2、变法的主要内容(怎样变)(板书)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商鞅。(让学生看书第43页小字,教师简单介绍商鞅其人其事。)
师: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于公无前361年来到秦国,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同学们,变法不是说变就变,想变就变的事,传统的观念、制度已在人们心中存在已久(生根),要想改变它们不是件易事。商鞅是怎样做的呢?他首先要在朝中说服那些守旧的人,特别要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让他进行变法。他还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让他制定的法令能推行得下去。他在朝中“舌战群儒”,战胜了守旧的势力,用自己的富国强兵的计策,赢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那他又是如何取得百姓相信的呢?
请同学们看“立木赏金”小品。(学生表演小品)?
教师评价:?
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对商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那么商鞅怎样变的呢(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2)变法的主要内容(怎样变)(板书)
师:商鞅的变法分两次进行的,主要内容我们大家一体来分析,掌握。
(学生边看书边分析)
A、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使秦国能富国强兵,那么,秦国怎样才能富,怎样才能强,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呢?
秦要想富国,就要发展经济,商鞅如何做的?
(奖励生产、奖励耕织)(投影)
要想强兵,就要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如何做的?
(奖励军功)(投影)
B、奖励耕战,使秦国实现了初步的富强,能否实现长久的富强,在战国七雄中立于不败之地?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商鞅如何做的呢?(承认土地私有)(投影)
承认土地私有,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使秦国的变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C、师提问:“秦国为什么时有旧贵族的叛乱?”(分封制使地方权力过大)
?怎么办呢?(要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投影)
3、变法的历史作用(结果怎样)(板书)
(投影)“商鞅变法,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呢?”
(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这些新的变化后人称之为封建性质的改革。)
总之,商鞅变法的作用是?(学生讲)(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探究(分组讨论)
师生互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同学们议一议:1、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如果说成功了,那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3、我们今天应学习商鞅的哪些精神?
你从商鞅变法一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
五、小结本课:(读诗)
奴隶抗争千耦迟,
铁器牛耕个体速,
渐渐瓦解奴隶制,
封建制度迅速兴,
竞相改革在战国,
商鞅变法最瞩目,
秦国富强国力增,
6.《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六
一、预习导学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影响
3。都江堰的修建者、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三、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四、精讲释疑:
(一)战国七雄
1。形成:(1)经过春秋近3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战国初年,晋国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国家:在十几个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 ”。
3。七国争战: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 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鞍变法
1。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 的势力增强。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具体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
(1)政治上: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上,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上,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各国变法改革的历史意义: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元一前256年。 2。修建者:蜀郡郡守
3。地点:成都附近的
4。组成:(1)渠首: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2)灌溉网。
5。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6。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应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五、引导点拨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反馈矫正:
7.《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七
教案示例之二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北京市东城区教研科研中心 高级教师 王富友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重大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
2.要求学生思想认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符合我国的国情,它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1)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理解本课教材各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把握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十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事实观察和评价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文化大革命,是哪一年开始的?哪一年结束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导入新课
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内乱。使我们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使我们国家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大约要到下世纪中叶。当前,我们正处于这一时期的关键时刻。今天这节课,我们讲“第29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板书本课课题)。本课的时间范围包括1978年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到90年代初约14年的历史。
3.讲授新课
一、历史性的转折(板书)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重大决策(板书)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新局面。1977年,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原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大政方针上有什么重大决策?我们请(某)同学读课本195页第二自然段。
通过这段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全会的重大决策有以下几点:第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为什么说“重新确立”呢?因为我们党从遵义会议经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已经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我们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打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才赢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光辉成就。但是从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逐渐偏离了这一思想路线,甚至一切从本本出发,个人崇拜盛行,产生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重大错误。全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完全正确的。全会还认真讨论和制定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这就找到了实现战略决策转变的突破口。第三、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板书)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小字部分)教师可扼要指出三点:①三中全会肯定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②为刘少奇平反。③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改正。
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1.对内改革(板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对内改革的重点,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分配上吃“大锅饭”。这些不利于调动生产者和企业的积极性。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979年1月,安徽省凤阳县犁园公社山岗队18个农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鼓点。同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保障农民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为农村的体制改革敞开了大门。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起来。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农业生产责任制。这就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党中央又提出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走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到1985年,全国有6000多万农民从农业转向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在国营企业中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和各种岗位责任制,把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到1987年平均每年增长11.8%。
2.对外开放(板书)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的方针,开始由自我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变。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引进和吸收外资,学习外国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经验,加快发展对外贸易;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加快发展我国民族经济。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1980年,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策。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特区本身也起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变化。1984年,又决定开放上海、天津、大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成立海南省,全省作为经济特区,以更优惠的政策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使国外企业家纷纷来中国投资设厂。到1987年,我国同国外企业家签订了10350项利用外资协议(合同),吸收外资625亿美元。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就是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提供设备和配件,中美合资开发的企业。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天煤矿。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1979年邓小平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出现而提出的,1982年又写入了我国现行宪法之中。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整体,其核心是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现代化的航船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三、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板书)
1.国力倍增举世瞩目(板书)
实行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4000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6%(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八位。
2.农业生产蓬勃发展(板书)
农业生产实现稳产增产。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1397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58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2%。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教师可指导学生看P199页表)。基本解决了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3.工业建设欣欣向荣(板书)
工业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92年我国煤产量已达1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钢产量8000多万吨,居世界第四;原油产量1.42亿吨居世界第五。改革开放以来,新建重点工矿企业300多个;其中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企业。1978年开始兴建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1989年建成的葛洲坝水电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与胜利油田构成石油开采、炼油、石化生产的新格局。1985年开工的大(大同)秦(秦皇岛)铁路,全长63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条标准最高、装备最好、运输能力最大的电气化铁路。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4.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2.1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11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87.6%。10年来,城乡共新建住宅约80亿平方米,改善了居住条件。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板书)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则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三大”作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指出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为改革开放规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改革开放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才能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者都要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这条基本路线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板书)
党的“十三大”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部署可由学生朗读课本小字)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团结奋斗。1990年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勾画出宏伟纲领。只要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达到。
4.巩固小结(略)
(三)教学建议
1.讲对外开放时,可以深圳为典型,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教学上使用有关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的录相。
8.初中历史经济大危机教案 篇八
九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史的知识了解有限,对这个内容可能完全是陌生的,而基于他们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情绪容易受外物的影响,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他们处于叛逆性较强的成长阶段,渴望独立自主,不喜欢被动地学习,但又对知识有强列的渴望和好奇心,而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要求是牢固地掌握史实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的方式,这样更易于他们掌握基本内容。
三、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倡导学生互助学习、善于交流合作,改变学生生硬的学习方式,学会灵活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客观的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⑵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等史实;
⑶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⑵通过对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因果的辩证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身边教学资源和边看书边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英雄史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经济危机的表现及特点 ⑵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2、难点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六、教学资源(准备)及方法
1、教具:图片(幻灯片放映) 2、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3、资料库: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2)生产过剩
(3)美国经济危机(黑色星期四)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扩散
七、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出示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图片
提问: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凡—华体系的建立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繁荣局面。但这种表面繁荣却暗藏危机,1929年从纽约开始,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爆发了)
(多媒体出示课题)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讲授新课
一、“繁荣”极其崩溃
1.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
(多媒体课件出示两段文字)
材料一 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业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行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产业。
材料二 经济空前繁荣的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另一面煤矿工人因失业而导致全家挨冻受饿,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一车车大肥猪抛入河里……
提问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提问2: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国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并出示示意图)
9.《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九
1、在看、讲中,感受故事情节的风趣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超市给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贴绒教具、情境表演(狮子召开森林大会,猪哥哥、兔姐姐、猫妈妈突出自己不快乐事情的一段内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中的对话部分。活动过程:
1、引疑激趣:-----“最近,森林里的小动物遇到了一些麻烦事,猜猜是什么事情?
2、情境表演(故事的前半部分)
(1)理解情境表演的内容: 你看到了什么?猪哥哥、兔姐姐、猫妈妈遇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
(2)幼儿讨论:--------小动物买东西真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它们?
3、倾听、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金毛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大家喜欢亮亮大超市吗?为什么?
4、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教师鼓励幼儿参与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5、假设想象:------假如你是超市里的经理,你会开一家怎样的超市。延伸活动:
将幼儿进行分组: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活动,阅读幼儿用书(亮亮大超市),要求幼儿学将故事。
10.《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十
1、了解亲人及周围人们的工作。
2、交流参观感受,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情绪。
3、萌发热爱、尊敬父母及劳动人民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讨论;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大人们的工作。
2、师幼共同设计采访记录表。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讨论:五一节是谁的节日?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舅舅、叔叔、阿姨们都是做什么职业?他们平常上班都做什么呢?
3、幼儿根据的自己的记录表说说自己亲人的职业。
4、出示挂图,说说这些职业都是做什么?他们辛苦吗?五一节到了,你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5、请幼儿说说你长大要做什么职业。
小百科:工作,汉语词语,具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作为动词用有操作、行动、运转、运作等意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大人们的工作》】相关文章:
1.大班社会课《大人们的工作》教案
2.幼儿园大班社会《大班社会教案》教案
3.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是小导游》含反思
4.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5.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工作计划
6.关于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工作总结
7.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8.人们说我长大了教案
11.《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 篇十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统一的货币,市场较前代发达;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繁华城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情况,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隋唐是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出发,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讲述隋唐经济的发展时,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分析:隋唐初期社会的安定和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隋唐的政权。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3.通过学习隋唐经济的繁荣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点
一、农业的发展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手工业的发达
1.产地分布广泛
2.生产规模扩大
3.分工细,品种多
4.技艺水平提高
三、商业的繁荣
1.发达的水陆交通
2.统一的货币
3.市场较前代发达
4.商人的发展和胡商
四、城市的兴旺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
五、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商业的繁荣、长安和洛阳。
本节难点: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邸店和柜坊。
课时和教具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隋和唐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农民有了土地,生产时间也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这些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隋唐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后引入新课。
二、“农业的发展”一目,为本课的重点。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本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的条件,但是江南的开发却非常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关中(包括淮河流域)遭受到严重破坏,而江南地区又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对它后来代替原来的古老的经济区而上升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十分有利。那时,江南开发以土地资源的开发成果最为显著。江南多山多水,于是一场以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的造田运动大规模展开。讲至此处,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刘禹锡和温庭筠诗歌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先讲明田的概念,然后叙述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的具体情况,最后阐述造田运动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水旱灾害,这是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的消极方面。此内容为本节的难点,可组织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还可联系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事实,使学生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有更深的体会。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应向学生指出,教材这里讲的是“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才完成其转移的进程。然后重点讲明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隋和唐朝初期经济重心集中在黄河流域即中原地区,这种形势追溯到前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南方经济则持续发展。北起淮水,南达五岭,西起湘水,东至海滨的广大地区,成为唐中叶后农业最发达地区。
2.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具的改进。教师按教材内容应明确三点:①隋建立时间虽短,但水利事业成就相当巨大。如先后开凿了广通渠和大运河。它们本属运输渠,而也使沿河两岸获得很大的灌溉之利。再讲明唐政府重视水利。唐中央和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水利,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布全国。②先要讲明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便于水田耕作,再讲明曲辕犁的三处重大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省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农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然后讲明筒车自行旋转汲水至高岸的道理,引导学生对比三国时马钧创造的翻车,让学生认识,使用筒车,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的功效。指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唐代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代茶叶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茶之风由南方传入北方,由中土传至塞外。由于茶有广大的国内外市场,茶的销路甚广,各地茶场主要都是在进行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并且都是大规模经营,茶的产量很大。贞元后开始征收茶税,后又实行禁榷制度,把茶的产销收归官营,于是茶税成为唐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讲完本目,教师可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和小字部分。小字部分则具体说明隋和唐前期人口增长情况,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发展的三个特点要求学生理解。
三、“手工业的发达”一目。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教师要重点讲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通过课本的实例加深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四个特点要求学生理解。有关陶瓷业、冶铸业、丝织业的知识,因学生初中已有所了解,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的小字和看唐朝的秘色瓷图画,自己分析回答。然后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
四、“商业的繁荣”一目,1.发达的水陆交通。唐朝继承秦汉以来的驿传制度,建立了通达全国的驿道。在各驿道上,与官驿相邻,出现许多为旅客服务的民营店驿和往来神速的驿驴。水路运输也很发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南方,以长江为骨干,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湖泊,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把许多城市联结起来。
2.统一货币。除发展交通外,唐朝也进行了统一货币的工作。武德四年(621)以前,市场上流通的是隋的五铢钱和其他古钱,非常混乱。武德四年废去隋朝的五铢钱,通行新铸的开元通宝钱,这是唐代近三百年间长期通用的钱币。货币的统一,对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朝的商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开元通宝”这一名词要求学生掌握。
3.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隋唐时期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隋朝和唐前期商业交易大都在国家设立的固定市场中进行,县以上的城市都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朝廷对市场的控制非常严格,对市场的设立、交易时间、店铺的规模都有严格的规定。从唐朝中期起,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国家对市场控制的削弱,商业经营的广度大大扩展,突破了从前的限制。市场结构有了很大变
化,教材从五个方面讲述市场的变化和商人活动:①隋唐时期,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与交易的场所。②唐代为大量货币存放服务的机构也在较大商业城市出现,专营钱币存放与贷出的机构称为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邸店和柜坊这两个名词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有关商品经济的概念。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依据课文的叙述,作深入浅出的讲授。上述两个名词要求学生理解。③商业活动的时间,唐代中后期也同样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交易时间大大延长,出现了“夜市”。④讲述“草市”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看课本的小字,使学生对“草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⑤那时候,经商的人大量增加,再加上外商的贸易活动,使唐朝的商业更加繁荣。讲至此处,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部分。不少唐诗反映出当时的商人众多。从富商王元宝和玄宗的对话,可知当时豪商富贾钱财之多,势力之盛。
五、“城市的兴旺”。由于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主要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教师让学生在《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上找出这几个城市的位置。这些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的大都会。①长安。讲述时可运用挂图《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需要讲明四个问题:A隋唐两朝的都城,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B规模宏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C人口众多,对商业的需求量大,促成长安商业的繁荣。D商业繁荣,东西两市店铺林立,行业很多,珍奇积聚。课本上的小字描绘长安城的繁荣,可鼓励学生阅读。②洛阳。需讲清两个问题:A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商业繁荣,有南、北、西三市:丰都市、通远市、大同市。特别是通远市,由于面临通济渠,实际上是南北大运河的水运枢纽。
最后指出,长安和洛阳的交通和商业繁荣超过其他都市,成为全国性的商业都市。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唐代中期以后,北方遭受战乱的破坏,而南方的经济则保持稳定并继续发展。随着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繁华的商业城市也在南方大量出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许多州城成为新的商业城市。其中最有名的是扬州和成都。①扬州。大运河开通后,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唐后期,由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②成都。与扬州齐名的成都位于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成都又是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其商业辐射范围远至河西及陇右、剑南诸州。“扬一益二”成为当时的俗语。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一目,教师不必再增加新的材料,主要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和看两幅插图,使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推荐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07-10
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07-11
中国经济发展与变革09-24
学校管理变革的探索06-19
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07-10
新时代测绘行业的变革07-18
论高校道德教育的变革09-21
浅谈“婴儿型”企业的管理变革10-15
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读后感08-12
读《卓有成效的变革管理》有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