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语言训练

2024-08-23

议论文的语言训练(共5篇)

1.议论文的语言训练 篇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 发展思维, 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 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语言规律, 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 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 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 教师面临的任务就是: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提高课堂效益,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 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初读阶段, 让学生充分从整体感受课文语言

面对一篇新课文,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 语言的美。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 都是我常采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他们自由读、指名读或齐读。这是篇的整体感受。在具体教学某一部分时, 也要先进行整体感受。不过, 这时要求更高了, 一般采用学生默读、指名读、教师引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等。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 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 加深学生的感受。在教学《春潮》这一课, 在教学第三段时, 把它和第二段进行比较, 第二段主要用慢语速, 缓慢地语调读, 体会春潮的弱。抓住重点句子, 如:“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 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 大江复活了!”再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我放上音乐, 再配乐吟诵, 想象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体会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 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 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 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 在寂静的黎明中, 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重点读“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 汹涌着……”和“一块块巨大的冰排, 被江水推动着……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这部分教学, 主要以朗读为主, 运用了比较和电教辅助的方法,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生发出豪壮的情感, 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 力量不可抗拒。而且, 在利用春潮汹涌的课件时, 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出示, 而是在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触之后再出示, 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的情景进行准确的对比, 能够更有效地加深孩子对文章的感悟。

二、精读阶段, 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深层次理解

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 开始分析理解课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进行深层次理解, 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和玩味重点词语,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 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 你别难过,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教师让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学生指出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学生回答说:因为曲子非常难弹, 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教师接着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寻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 学生眼睛亮了, 纷纷举手发言, 说得很深刻, 很全面。这样, 联系上下文, 步步深入的训练, 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 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 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

三、熟读阶段, 引导学生熟读背诵, 积累并运用课文语言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的意识。课文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 合乎规范的, 背诵若干这样的文章, 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会有不少帮助的。除了背诵以外, 还有听写、摘抄等, 这些都是记忆性积累。另外, 我们要适当地安排具有创造性积累的训练, 如复述课文、改写等。复述课文时, 不必要求学生非要用自己的语言, 如果能将范文语言放在口头上来练, 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 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 那实际上已是学生在初步内化范文的语言了。改写也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吕叔湘先生说:“改写, 各种方式的改写, 各种范围的改写, 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改写这种训练方式, 如果安排得当, 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不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 起到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教学《包公审驴》一课, 为使学生深入体会包公“将计就计”惩治王二的过程, 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叙述改成有人物心理活动的叙述。改写训练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如扩写、缩写、变换人称写、变换顺序写、变换文体写等。选择哪种形式的改写训练, 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具体课文, 讲求实效。如教学《手上的皮肤》一课, 学生学完课文, 对自己手上的皮肤了解了之后, 教师安排了一个改写练习:我们虽然用手干很多事, 但很少用人了解手上的皮肤, 向别人介绍一下手上的皮肤吧!这种训练, 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 又有力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2.语言文字训练“过时”了吗 篇二

我以为, 这种颇富“戏剧性”的变化所反映出的当是人们对语文教学审慎研究下的选择:先是因一度只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灌输, 致使训练遭到漠视;然后又因对讲析式教学的批判, 训练被重新纳入视野并显示出其重要性;后又因纠正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机械训练的弊端, 逐渐使训练淡出。而今, 训练或语言文字训练更少被人提及, 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代之而起的是人们对感悟、积累、体验的推崇与实践。那么, 语言文字训练真的“过时”了吗?

语言文字训练的是是非非

王建萍:其实, 语言训练一直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当年, 为纠正语文教学中只重思想内容的灌输、忽视语言本身的学习, 作为改进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效益的手段, 语言文字训练确实一度使语文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换言之,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语言文字的教学, 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自然渗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之中。所以, 当时提出加强语言训练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在实践中, 语言的学习也成为当时课堂教学的主要风景。

崔云宏:语言训练的积极意义不仅表现在对只重思想灌输教学思想的颠覆, 还表现为对讲析式教学方式的批判。“训练”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对培养技能、能力、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具有着特殊的功能。过去, 学生的“双基”比较扎实,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强调训练恐怕是其主要的因素。由于“训练”既需要教师的“训”, 也需要学生的“练”, 是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的有机结合。因此, 着眼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是有别于讲析式教学的。据此, 我以为, 语言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技能、厚实学生基础以及改进语文课堂教学面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都是发生过积极作用的, 而语言训练的相关问题也丰富了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也曾经为语文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

吴琳:其实, 语言训练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的训练,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对语言训练的过分强调, 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不仅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在很多方面还适得其反。比如, 训练内容的繁琐, 导致各种“知识点”的机械重复, 偏离了语文学习重积累、重感悟、重预感的特点, 无谓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训练形式的僵化, 导致活生生的课文被一一肢解, 破坏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整体感知;训练方法的单一, 导致学生只能成为练习的奴隶, 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生命活力;训练结果的唯一, 导致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 扭曲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于是, 到了新课程改革之初, 为了避免被贴上“繁琐训练”的标签, 老师们在阅读课上特别重视“读”和“感悟”, 不敢再强调“训练”;作文课上更多地重视“放胆写”, 不敢指导“怎么写”。对以往机械化“训练”的恐惧, 使老师们讳莫如深, 唯恐过多地要求学生会背上“扼杀兴趣”甚至“不尊重”的罪名。

崔云宏:汉语言文字是最富于传情达意的文字, 那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才情与思想的课文, 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文化和精神的滋养, 所以, 缘文悟道、读书长智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语言文字训练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能等同于士兵的操练, 也不能等同于工匠技能的训练, 它不是离开思想情感的纯形式化的训练, 也不是孤立的一字一词训练或抽象的语言、语法规则的训练, 而应该是灵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润物无声的。是需要经过主体主动建构, 需要有一个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的。

并且, 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实践、逐渐累加的过程。不经过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风雨, 就没有秋的五彩斑斓。这就是说, 语言训练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否则的话, 是很容易过头甚至产生负面作用的。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 到了五、六年级, 一般都要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仅要求有固定的格式, 还要求有相对标准的内容。但限于能力, 学生又往往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 所以老师只好频繁地训练;实在不行, 最后只能要求学生照统一格式抄写、背诵。这样机械、僵化的训练不仅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事实上也把语言训练本身引向了一条死胡同。

语言文字训练的现实需要

崔云宏:“训练”一词本无褒贬之意, 训练的成败, 也并非因“训练”本身造成。任何一项训练, 如果训练得法、科学, 就会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行进, 取得好的效果;反之, 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之所以要规避“训练”一词, 其目的是为了消解以往语文教学中机械训练太过头的现象, 是为了消解以往形式主义训练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因过度的形式训练所造成的语文教学中人的个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缺失, 以及创造精神和个性的消磨等等。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作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概念, 但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训练。

吴琳:我曾听过这样一堂三年级的作文课。教师让学生写自己的书包:在把每个人的书包做了一番展示之后, 教师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中一个学生写了七句话, 因为写的内容最多, 得到老师的表扬, 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而当我们细看这七句话时, 发现每句都有不同程度的语病, 且七句话放在一起, 并无顺序和逻辑可言。问及教师为什么不加以指导, 教师说, 这是“尊重学生”的体现, 如果把问题全部指出, 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要有内容可写, 方法可以慢慢去悟。

乍听起来振振有词, 但仔细想来, 如果学生整天混沌度日, 又谈何发展?学生没有发展的课堂又谈何实效?语文课要进行“语言训练”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要改进“训练”的方式方法, 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 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上下功夫, 在语言训练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上下功夫。

崔云宏: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我以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我们的小语教材多是以阅读为中心编排的, 有关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安排明显先天不足;二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多是以阅读为重点进行的, 说、写的教学往往只能是锦上添花———营养有限, 缺少后劲;三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多是以内容解读作为主体展开的, 语言的学习、积累与运用常被忽视, 缺少生机与活力;四是由于我们对语言训练的冷落, 许多老师缺少必要的训练意识, 致使语言训练难以在课堂展露容颜。

当然, 这并不是说训练就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更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只能注重这一点。事实上,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体验、领悟、意会等非逻辑的认知活动, 就并非“训练”所能完成, 而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等也都需要借助熏陶和感悟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 强调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学习是学生认识自我和社会的一种过程和体验, 强调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策略的形成与调适,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极具针对性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重要举措。

王建萍:的确, 训练不是万能的, 但想要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生活实践需要的语文能力, 离开训练却也是不大可能行得通的。而且, 针对现实的语文教学, 我以为还有强化训练意识之必要。因为在不经意间, 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 强化了“人文的感悟”, 淡化了“语文的感悟”, 强化了文本的解读, 忽视了语言的学习;还有不少老师对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 忽视了最基本的字、词、段、篇训练;更有不少老师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 追求教学媒介的新奇效果……这样的语文课, 何来的高质量。所以, 我觉得简单地否定语文训练并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 认真研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怎样进行科学而恰当的语文训练, 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言文字训练的无痕境界

王建萍:当然, 扎实的语言训练要讲求科学性, 它不是时间加汗水的蛮干。一要注重全面性, 听、说、读、写要全面发展, 不能偏废;二要体现阶段性与层次性, 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三要有语文味, 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四要开放, 不仅关注语文课堂, 还要关注语文生活和实践;五要有艺术性, 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散发着情趣的光辉。最关键的是, 训练要突出时代特色, 要牢牢把握语言这个核心, 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上, 在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敏感上, 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上下工夫, 专注于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感悟语言的精妙, 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做文章。

吴琳:其实, 就在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讨论一直喋喋不休的时候, 广大语文教师对“无痕训练”的探索与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 每一堂课都渗透着参赛选手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努力。孙世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 抓住“瘫痪”和“憔悴”这两个生字词, 让学生从字形体会词义, 进而由词义体会文意。请看: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 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个词中的两个字部首都是一样的。“瘫痪”都是病字旁, “憔悴”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生:“瘫痪”会给身体带来不便, 所以里面是个“难”字。因为焦急就会憔悴, 所以“焦”加个竖心旁就是憔悴的“憔”。

师: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的孩子。“瘫”字是病字旁加了一个“难”字, 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 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除了“nán”, 还读什么?

生:nàn, 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 让我们想象一下, 21岁的小伙子呀, 双腿忽然瘫痪了, 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 这何尝不是一场———

生:灾难!

师:同学们, 你们看, “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 看在眼里, 她急在心上, 疼在心上啊!

在这个教学片断里, 我们说教师在教生字吗?她分明又在引领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我们说她在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吗?“生活何其艰难”“何尝不是一场灾难”, 又分明让学生在对话中把握了运用之妙;我们说教师在讲授词语的意思吗?悄然中, 她已把对词语的训练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处理得水乳交融。

崔云宏:所以, 语言训练贵在自然, 妙在得法, 美在和谐, 高在境界。它应该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 不因工具性的张扬而失去人文性的光泽, 也不因人文性的追求而得义忘言;它应该是汇内容的把握与形式的感受于一炉的, 既能披文以入情, 又能因文而悟道, 还能知其然, 亦知其所以然;它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统一的, 教师教得省时、省力, 学生学得有质、有量;它应该是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相得益彰的, 既能欣赏到运筹帷幄的精巧布局, 又能倾听到生命绽放的自由呼吸;它应该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一致, 有一段富有挑战的探险旅程, 更有诸多的收获与体验。说到底, 这种境界应该是当行则行, 当止则止;在当行处行, 在当止处止。

吴琳:让我们来看一看贾志敏老师作文课上的语言训练。

教师板书:青蛙是。

师:能用这句话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吗?

生: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生: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师:说得真好。我把“青蛙是。”中的句号改成逗号, 变成“青蛙是, 是, 也是。”请你们说一句比较复杂的话。

生: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师:句子是通的, 意思也明确, 可是读起来叫人觉得不太顺畅。

(教师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站在自己两侧)

师:这样排队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排队要从矮到高, 矮个儿排在第一个。

师:对呀!人排队要有序, 句子的排列同样也要有次序, 你们明白吗?

(学生恍然大悟, 纷纷举手)

生: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保护神, 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这里, 贾老师把抽象的逻辑学原理讲得生动形象。这样的教学深入浅出, 把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隐藏起来, 如羚羊挂角,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扎实的语言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王建萍:实际上,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的一种期盼、一种追求和一种目标。可能我们永远也达不到境界的彼岸, 但我们可以一天天地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比如《搭石》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了点年岁的人,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 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有些老师只能让学生获得负载在文字中的意, 接受些许有关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教育;有些老师却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风景, 看到小溪边踌躇的身影, 听到搭石上满足的心语;有些老师更胜一筹, 还让学生琢磨出了这道风景背后淳朴的乡风与民风。显然, 其间的教学境界是不同的。

3.语言训练做到“三有”更有效 篇三

一、研读文本, 语言训练有重点。

很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千方百计挖掘语言训练点, 一会儿词语理解, 一会儿对文本补白, 一会儿仿写……凡是能想到的语言训练尽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出来, 这种名目繁多、“蜻蜓点水”式的训练, 没有顾及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及学生需要, 最终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谁的本领大》这篇童话故事讲了风和太阳比本领的事, 共比了两次。有位老师教学思路很清晰, 捉住两次比赛中太阳和风的心理想法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 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在风和太阳的每次对话中, 都让孩子说一说, 风和太阳会怎么想。提出以下问题:1.猜猜风是怎么想的?2.风没能脱下孩子的外衣。太阳看到, 怎么想呢?3.第二天, 他们又碰到一起, 太阳会怎么想?风会怎么想?4.看到昨天获胜的太阳这么得意, 风会怎么想?这位老师设计的语言训练零碎啰唆, 相同的问题过于频繁, 而且每次都平均用力, 不能突出重点, 语言训练不到位。短短一节课, 还要安排其他的训练环节, 时间不够用。我想:针对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心情的变化, 可以把这堂课语言训练的重点放到第二次比赛中, 前一天比赛太阳赢了, 第二天风和太阳再次较量, 风和太阳会怎么想?出示句式:要比这个, 对我来说 () 。昨天 () , 今天 () , 我只要 () , 这船还不 () 。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吗?用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训练,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风和太阳的想法, 理解他们的情绪态度, 学生朗读课文自然更有味道, 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更浓。

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 老师应用心钻研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设计语言训练要懂得详略取舍、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点, 这样语言训练才会更深入有效。

二、巧妙设计, 语言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上设计语言训练, 除了要清楚课文的语言特点、教学目标、训练重点之外, 还应该明白语文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 每位学生在语言训练中都应该有所提高, 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到位。

教学《冰花》“它像宽大的树叶, 像柔嫩的小草, 向丰满的牡丹, 一束束, 一朵朵, 晶亮, 洁白”这段话时, 我抓住这一重点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让孩子欣赏冰花的图片, 然后分三步进行语言训练:1.你能学着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它像 () , 像 () , () 。并鼓励学生, 如果你只会说一两种, 也没有关系, 能多说更好。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 大多只会简单地说:“它像大山, 像羽毛, 像骆驼, ……”2.你能学习课文的样子, 用上像“宽大、柔嫩、丰满”这样的词, 把你的话说得更优美生动吗?这时, 有一些学生能说:“它像几根长长的羽毛, 像凶猛的鳄鱼, 像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 ……”3.你能再加句话夸夸冰花吗?出示句式:“它像 () , 像 () , () , 真 () !”很多孩子能说出:“它像几根长长的羽毛, 像凶猛的鳄鱼, 像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 (真是好看极了!) (真有趣啊!) (真是千奇百怪!) (真是太神奇了!) ”这样三个步骤的引导, 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层层递进, 一步一步变得生动完整, 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有效训练, 也让优秀学生有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大海那边》时, 在学生初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后, 我有层次地进行语言训练:1.请小朋友把小螃蟹在沙滩上做的这些事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说:小螃蟹在沙滩上做体操、吹泡泡、散步。2.小朋友能加上课文中所说的时间, 把小螃蟹在沙滩上做的这些事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说:早晨, 小螃蟹在沙滩上做体操;中午, 小螃蟹在沙滩上吹泡泡;傍晚, 小螃蟹在沙滩上散步。3.小朋友, 如果用上“到了”这个词语, 就还能感觉到时间的推移呢!不信, 咱来试试?学生说:早晨, 小螃蟹在沙滩上做体操;到了中午, 小螃蟹在沙滩上吹泡泡;到了傍晚, 小螃蟹在沙滩上散步。4.小朋友, 感觉到时间的推移了吗?不过, 中间只要第一次用“到了”就可以了, 谁愿意再来试试?学生:早晨, 小螃蟹在沙滩上做体操;到了中午, 小螃蟹在沙滩上吹泡泡;傍晚, 小螃蟹在沙滩上散步。以上语言训练的设计, 老师的问题层层深入, 学生的回答也由简单的短句逐渐变为复杂的长句, 学生说话更有条理更生动, 更妙的是, 指导学生用上“到了”这个词语, 这不仅是简单的口头语言训练, 更是在孩子的脑海中开辟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创造了一个趣味盎然的童话世界:小螃蟹沙滩上快乐的一天,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立体”起来。可见, 教师精心设计指导, 有层次地进行语言训练, 效果明显。

三、创设情境, 语言训练有深度。

紧扣教学主题, 把训练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深度的语言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教师创设出具体的语言情境, 能调动学生自己进入语境的主动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语言训练。

《蜗牛的奖杯》中蜗牛捧走飞行冠军的奖杯后, 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 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 蜗牛就睡在奖杯里, 生怕被别人偷了去。”老师可创设早、中、晚三个语言情境, 师生合作, 让学生演一演蜗牛, 感受理解蜗牛得奖后的不可一世, 进行语言训练:1.这天清早, 蜗牛哼着歌大摇大摆地背着奖杯出门炫耀, 蜻蜓凑过来好奇地问:“蜗牛大哥, 你背上背的什么呀?哇!怎么这么大, 这么亮?”2.到了中午, 迎面飞来一只蝴蝶, 羡慕地说:“蜗牛大哥, 你背上的奖杯金光闪闪, 漂亮极了!给我摸一摸吧!”说着, 就伸出手……3.晚上, 骄傲的蜗牛就睡在奖杯里。蜜蜂飞过来:“蜗牛大哥, 睡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多舒服呀!来!我帮你把奖杯脱下来把!”

续写《狐假虎威》, 老师可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自从狐假虎威后, 狐狸到处炫耀自己的聪明、了不起。老虎呢, 成天茶不思, 饭不想。这一天, 老虎出门捕猎, 迎面碰到了狐狸, 真是冤家路窄……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 把故事写精彩。

4.找准训练点,品味语言 篇四

一、抓住关键词语,品语言之精确

1. 抓课题中的关键词

课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很多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教学中只要抓“文眼”做文章,就会有收获。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我就从课题中“脚”这个文眼出发,上课伊始,先发问:“大家都很熟悉脚吧,说说谁有脚?”学生有的说“人有脚”,有的说“有些动物有脚”。我话锋一转,说:“见过植物有脚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大作家叶圣陶先生走进课文去看看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先默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脚的自然段。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样子像什么?颜色怎样?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文中的插图画出脚的简图。”就这样学生很快了解了爬山虎脚的基本情况。

2. 抓句子中的关键词

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关注品味那些经过作者反复锤炼的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品味,与文本产生心灵契合,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达到品味语言之精确的目的。下面是我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的教学片段:

出示: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往上钻。

师:哪些词语让你感觉笋芽儿长得特别快?

生:我从一个“钻”字感觉到笋芽儿长得很快。

师:(出示钻字在字典里的意思)钻:表示用锥状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穿孔。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中竹笋的形状,再来感受一下“钻”字的准确。

生:竹笋头的形状很尖,就像锥子往上穿孔。

生:这个“钻”字说明笋芽儿迫切想迎接春天。

点评:这就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钻”,引导学生比较、揣摩,从中对文字有所品味。

二、加强朗读训练,品语言之精妙

1. 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的意境

要想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就要善于营造氛围,激发情感。例如课文《一面五星红旗》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五星红旗是怎样来的,它对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学生对五星红旗的来之不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出示课后资料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五星红旗象征着什么。接着通过引读,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

2. 多元探读,体会语言的意蕴

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元探读,体味语言的节奏和音韵,就能从中启迪思想,体会意蕴。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在读课题上就做足了文章。

师:让我们好好读读题目。(课件)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朗读时重音在“打”上)

师:如闻其声。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朗读时重音在“林冲”)

师:如见其人。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朗读时重音在“洪教头”)

师:打的不是别人,正是洪教头。

(点评:窦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课题时,就妙出高招着重引导学生在不同地方读出重音,从各自的感悟出发,使人物的初步形象留在学生脑海中,这多元探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品语言之表达

1. 触类旁通练仿写

“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读了课文或多或少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奥妙,再通过仿写,把领悟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例如教学《赵州桥》第3自然段,老师抛出下列问题:如果你来当设计师,你还会在赵州桥上雕刻什么图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练说,再根据老师设计的练习单进行仿写。

2. 举一反三巧迁移

崔峦老师曾提到:在阅读课上,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如教学《全神贯注》,可以这样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师:课文学完了,咱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这段话出现“全神贯注”这个词,你们能体会到罗丹全神贯注的情景吗?作者是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的?

生:动作、语言、神态。

师:说得真好,你们不仅读懂课文,还读懂了课文的写作方法。同学们,你们能模仿这种写作方法把一个同学思考问题或看书的样子写出来吗?相信大家能行。

5.浅谈歌唱语言的训练 篇五

声乐艺术被世人称为是一种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歌曲作品, 则都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系统互相融合的典范。歌唱的语言在歌曲里即表现为歌词, 它是歌曲的灵魂。它的音节及其句式结构、语言的轻重缓急、强弱变化直接关系着作品节奏形式与节拍形式。歌词的韵律和其情感的表现变化、歌词的艺术风格, 对音乐旋律表现和创作的艺术风格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可见, 没有语言就不可能称为歌唱。

歌者演唱歌曲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对于歌曲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歌者不仅要分析、理解、掌握歌词的主题, 感受体验歌词所展示的形象, 而且要体验、把握音乐的旋律色彩。这此基础之上, 再对歌曲语言的咬字发音、感情变化、音乐力度及节奏变化等进行处理, 从而使语言在歌唱中得到美化, 并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

歌曲包含着语言, 语言传达着音乐。一段动人的歌声, 除了富有自如而真实的音色之外, 更需要对歌曲中歌词的发音准确、清晰的表达。只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而相互依托着的, 演唱者才能把丰满的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 从而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音色与语言, 缺一不可。因此, 解决歌唱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势在必行。

二、良好的歌唱语言训练

1、歌唱语言发声的规律

歌唱语言发声的规范性一方面要考虑歌唱技巧的规范性,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语言字音的规范性。尽管很多学习声乐的人在生活中说话咬字没有问题, 但是在歌唱状态下, 随着歌唱旋律的变化要拖腔拉音, 有时还要通过对声母的强调来体现人物情感和歌曲内容。如:演唱歌曲《海上女民兵》前几句, “头戴金色的斗笠, 脚踏绿色的海浪, 身背银色的螺号, 手握闪亮的钢枪……”。如果我们要做到声音的优美, 没有正确而规范的咬字吐字, 听众就不知晓歌曲的内容, 我们更不能塑造出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海上女民兵。相反, 我们只有准确的语言, 没有科学优美的旋律, 这也不叫声乐表演, 只能称为说唱。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 歌唱语言的规范性也体现出歌曲与语言两门艺术学科的嫁接与结合。一味强调歌唱状态, 或是一味强调吐字发音是不可取的。只有深入地研究两者之间的个性和共性, 从而找到合适的字与声的结合, 才可以算是规范的歌唱语言的发声。

2、歌唱语言训练的步骤

(1) 歌与诵

歌唱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标准, 但并非是标准的普通话就可以解决歌唱语言的一系列问题, 此时, 朗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文章的朗诵, 诗歌的朗诵, 借助朗诵的抑扬顿挫来感觉歌唱的状态。“歌”之所以可以和“诵”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因为其在感情处理上的共性。“诵”不但可以练习普通话的发音, 还可以感受诗词的情感内容, 只有用心的去诵读诗歌、文章, 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朗诵水平。而歌唱同样需要歌曲的抑扬顿挫, 需要语言上情感的处理, 用心去演唱, 真正置身于歌曲中, 方能感动听众。如:《阳关三叠》这首由唐朝词人王维作的古词, 朗诵歌词不仅要训练字的同意、歌曲的意境、更要把朗诵的语气和处理带到歌唱中, 一叠必一叠的情绪感伤, 让歌唱者声音细腻清晰“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曲歌罢, 不仅让自己感动, 更感动了一个个听众。

(2) 字音的表达

我们依靠汉语开口母音的优势, 增强了歌唱语言的强亮度, 以及双连声韵母的语言特点, 尤其是声调的变化, 不管是音调高扬或是舒缓、柔和, 高低升降、抑扬顿挫增强了音乐语言的音乐性, 词作的诗情美给音乐带来了很美的意境。

在发音过程中声母发音准确有力、富有弹性就会带来韵母的明亮干净, 反之, 一个字的声母松散无力, 那么它所带来的韵母就会含糊不清。另外, 咬准字头也体现了对歌唱气息的运用。歌唱者在强调自己激动悲愤的情绪时往往会利用“喷口”的效果, 例如:《黄河怨》的最后一句歌词“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还清!”是黄河边上一个女人最凄凉的无奈、愤慨难当的控诉之后的一种感情的宣泄,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喷口, 演唱者把每一个字的字头和字尾以及归韵都交代的完美无瑕。如果字头交代不清楚, 整首歌的情绪就无法表达出来, 相反的, 会减弱歌曲的感情, “债”字发音要准确, 喷口的字音到位, 更会把黄河边这个悲惨的妇女的控诉推到极点。

(3) 歌唱发声的训练

体会气息对人体的作用:身体充分放松, 两手自然下垂, 均匀作深呼吸, 呼气时气从下腹呼出, 知道感觉身体会不自觉晃动, 这就是人体在深呼吸时所感受到的自然的力量, 这种绝对放松下所感受到的力量就是呼吸对人力的一种作用力, 声音的大小通过气息流动的强弱来控制, 这是我们歌唱和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基础。

体会了气息在人体中的作用之后, 我们再来进行发声练习。练声曲是我们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 通过适合自身的练习曲, 选择适合自己的元音, 使声音不完美的地方更加顺畅完美是我们利用练声曲练声的重要渠道。

体会声音在鼻腔头腔中的运用。找到口腔松弛和半打哈欠的感觉, 用气息支持发生状态后, 使声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体会声音从喉咙能够飞出的感觉, 从口腔上部成抛物线的将声音抛出, 不可以成水平线, 那样会使声音又回到喉部, 形成老喉音。

三、歌唱语言的处理

1、扎实的语言基础是正确表达词意的需要

歌唱语言的咬字和吐字是演唱中进行艺术处理的基础, 要使歌唱的语言具有音乐化的特点, 就要求表现出“字正腔圆”的演唱规范, 因此, 每个歌唱者应首先苦练咬字、吐字的基本功, 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就难以处理好歌唱的语言。此外, 有了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 就为深刻地挖掘歌唱语言的内涵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挖掘词意对歌唱表现力的影响程度越深, 就越显示出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的重要性。

2、歌唱语言应服从歌曲情感的表现需要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 这就决定了歌曲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在实际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方式是变化多样的, 是快咬、慢咬、硬咬、快吐、慢吐等等, 都是应予以充分考虑的。总而言之, 这种变化都是为了配合歌曲情感的需要, 是腔调更加动人。一般来说, 唱轻快的歌曲, 咬字吐字应特别轻快、敏捷、灵活;唱雄壮的进行曲时, 咬字应结实有力;唱抒情曲调时, 咬字应优美柔和;唱慢速度的歌曲时, 咬字吐字应圆滑、相连, 从而达到“以情带字, 字里传情”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问题的展开与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歌唱语言的吐字与发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歌唱语言与歌唱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关系的整个演唱内容的完整性与美感, 较好的处理这些问题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必须解决的重要工作。系统的训练和不断地刻苦实践与总结, 是我们到达音乐殿堂制高点的关键因素。声乐基础学习是枯燥与乏味的, 更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 通过对于歌唱语言的不断研究与学习, 未来的歌唱家们, 一定能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越走越坚定。

摘要:本文从“音色与语言的关系”, “良好的歌唱语言训练”, “歌唱语言的处理”三个方面来分析歌唱语言的训练。

关键词:歌唱语言,咬字,训练

参考文献

[1]赵振铭.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2.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描写朋友的经典句子下一篇:东城区高三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