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于担当

2024-10-07

要敢于担当(精选8篇)

1.要敢于担当 篇一

各位评委下午好,我是32号参赛者,黄秋波,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党员教师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位共产党员,曾春生,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平和县崎岭乡溪头正兴小学校长。他住在崎岭乡边远山区,山高路陡,令人望而生畏。但曾春生校长始终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团结和带领全校教师,扎实工作,扎实履行党的宗旨,不断提高统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重行务实、敢于担当,创先争优,甘于奉献!

“从满头青丝到斑斑白发,我对35年前的选择毫不后悔,因为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希望,也收获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我愿永远扎根大山,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这是曾春生校长的心声。通过学习曾春生的先进事例,我体会到要想成为优秀的党员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领会“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内涵 溪头正兴小学的生源,来自于溪头村11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山高坡陡,溪流众多。每逢刮风下雨,曾春生最为艰辛。

为了学生的安全,他凌晨5点多就起床,披簑戴笠、手执电筒行走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护送孩子上学,和孩子们手拉手在滑溜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到了小河边,他手拉大个子学生,肩背小个子学生,一步步、一个个安全送过河。这种场面对于曾春生老师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用他那微薄的工资帮助因贫辍学的学

生重返了校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学区“谁是群众最满意的校长”问卷调查中,执教于边远深山的曾春生位居榜首。问他为什么能获得群众如此好的口碑,他憨厚一笑:“教学是良心活,唯有踏踏实实,尽心竭力办实事。”就这朴素的一句话,已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与他同行的我,我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骄傲,我一定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炽热情怀,学习他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学习他倾心教育、关爱学生、奉献家乡的高尚情操。

“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在重大机遇、重大使命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绝不能退缩、绝不能动摇、绝不能旁观,必须创先争优,敢担重任,勇当时代先锋,让每个党员都名副其实。

二、要增强“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意识

简陋的教室一直是曾春生心中的痛。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曾春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映,还多次带领同事外出“ 化缘”,争取在外乡贤的资助,终于得到其教过的学生、福建正兴集团董事长赖建辉等仁人志士的支持,扩建装修教室、设立奖学奖教基金等。电脑、图书„„这些城里孩子熟悉的知识载体,山区小学的孩子们也不在陌生。曾春生担任校长以来,学校校容校貌不断改观,昔日的土木结构危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教学楼。

人生价值在于担当、在于创新、在于争先,科学发展观呼唤担当、呼唤创新、呼唤争先,自身建设要求担当、要求创新、要求争先。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作为她的一员,理应具有很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意识。增强党的意识,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在改造思想上,帮助个人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克服虚荣心和浮躁心态。

三、要提升“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能力 自从曾春生校长到岗后,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突破口。他深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执教之初,尊重老教师,虚心学习,同时刻苦钻研语文、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潜心练好“内功”。不断摸索,厚积薄发,他终于总结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原本害羞的孩子在他的鼓励下变得勇于展现自我了。

2000年,曾春生升任校长。由于他倡导的教学方法得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2001年以来,该校学生每学期期末统考成绩连续十年名列村片小学的第一名,曾春生也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和谐共事的能力是践行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前提;科学谋事的能力是践行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基础。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科学谋事干事,关键要用能力来说话,不断提升亲和力、协调力、感召力,着力营造大气谋事、和谐共事、高效成事的工作环境我们要大力倡导和谐共事的作风、创新谋事的作风、精细做事的作风和高效成事的作风。同志们,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党员是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党员身上,我们要结合这次“微型党课”比赛活动,竖起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使共产党员平时工作亮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险时刻冲上来。我坚信,我们这支“特殊材料”构成的队伍,一定能够把平和的未来建设得更加辉煌!

2.要敢于担当 篇二

要把坚定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 工作性质特殊, 特别是基层一线, 警务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危险和考验, 有时还要受到一些“委屈”。在这种情况下, 公安民警必须要强化精神支柱, 牢固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不断通过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 汲取正能量, 努力筑牢忠诚警魂。

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

“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好干部标准之一。从人民警察的职业担当来说, 就是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担当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更高的要求。不仅业务工作要负责, 队伍管理工作也要负责。坚决克服只想保“位子”、不去挑“担子”,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和行为。公安工作千头万绪, 要善于“弹钢琴”, 科学统筹,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使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运转。要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 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评价标准

加强作风建设, 对公安机关来说, 最根本的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接地气、解民忧、得民心。焦裕禄同志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 同呼吸、共命运。各级领导干部和民警要立足于公安实际,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爱民情怀和工作作风,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和“警卫员”。要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 诚恳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要进一步回应群众的期待。特别是针对当前治安形势要勇于亮剑, 既要集中精力破大案要案, 又要破小案, 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集中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以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要把严明纪律作为队伍战斗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3.做合格党员要敢于担当 篇三

合格党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作为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重在“做合格党员”。学是为了武装党员思想,唤醒党员入党“初心”,唤醒党员的“党性”,让做有所向,做有所为,“合格党员”不仅要具有“党性”,对党忠诚,爱党、敬党、拥护党,而且要敢于担当,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合格党员”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不简单”,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及格就行,既要时刻保持一颗“执行党的决定、对党忠诚的初心”,又要有一颗严于律己的“自覺心”,还要有向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李培斌等先进学习的上进心,更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心。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告诉我们,“让群众满意”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因此,我们不仅要牢记党章党规,常学系列讲话,而且要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严于律己,重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四个全面”等一系列活动重要讲话精神,能使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做事、会做事、敢做事,真做事、做好事。能够在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期”“爬坡换挡期”挑大梁,在精准扶贫中做“领头羊”,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紧跟党的步伐,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做好正面舆论引导,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是推动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自觉的历史担当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担当”体现一个人的魄力与责任,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行为操守,是一种思想境界。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没有敢于担当的品格,就难以直面困难、解决问题。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心中有正气、讲党性、顾大局、坐得稳、行得正,必须始终牢记“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的人生信条,坚持“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踏踏实实,为官清清白白”;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要敢想、敢做、敢当。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面对各种诱惑,不动心、不动摇,抵歪风、树正气,不摆花架子,不搞短期行为,不搞虚假政绩,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实实在在干事,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敢于担当要以最大的智慧、力量、心血,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进取。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了机遇,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现在,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要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尽心尽责,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革,容易改的问题基本都改了,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新形势下的发展给我们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廉洁自律,敢于站在群众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担当即是责任,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勇于面对挑战,才能在国家与群众身处困难之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财政青年干部要敢于担当 篇四

我是一名新录用公务员,到山西专员办工作五个多月。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专员办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感悟到单位领导和前辈“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接受了为期12天的财政部新录用公务员岗前培训,参加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工作,我满怀激情地工作,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充实知识、拓宽视野、适应岗位的进程中,不断思考着财政干部的标准,不断思考着如何做一名敢于担当的财政青年干部。

一、坚持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履行职责的基础,我们要在繁杂的工作中静下心来,科学规划时间,努力充实自己。自己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日常公文写作经验,但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时常感觉似是而非,多有疏漏。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青年干部不仅要有工作热情和干劲, 还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一些必备的素质。我们务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从业务知识、个人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地自我积累,自我提升。

二、谦虚自信,进入工作角色。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对于服务好财政工作十分重要,实现角色转变关键在于思想转变。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全面增强自信。“境由心生”,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保障。我们应当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生疏的工作内容、全新的岗位考验,对每位新到岗公务员来说,是挑战、是压力,更是全面强化学习的动力。作为专员办的一名“新兵”,工作难免有疏漏,我们要勇于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放开包袱,积极改正,养成心胸开阔、沉着稳重的品质。另一方面,要珍惜岗位,踏实工作。来到新单位,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努力适应、团结奋进、积极奉献。

三、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形象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貌、性格气质、道德修养、行为作风等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青年财政干部,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自身形象,更代表着财政部门的形象。“为民、务实、清廉”既是对党员和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更是财政青年干部的基本修养和不懈追求,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央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和整治“四风”运动,值得我们青年干部认真思考,提前预防。树立良好的形象,既要做到外修其行,又要做到内修其心,要始终以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对服务对象,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廉洁自律,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结合日常工作和交际中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对自己进行了全面剖析,逐项记录出基本符合要求的若干项目,要求自己继续改进、保持和发扬;逐项记录出存在欠缺的沟通交流、公务礼仪等若干项目,剖析差距及具体表现,列出逐项学习、锻炼和提高的具体措施。

5.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篇五

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素质与能力,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要求;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生目标。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责任,“负责”与“担当”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冒险行为。岗位与职务已经赋予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该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面对问题和困难,不能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要积极想对策、下功夫、求突破,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一个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走上了领导岗位,就意味着肩挑担子,背负责任,所作所为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党托付给的责任负责。在一定意义上讲,不愿担当责任,不敢勇于担当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责任就不能当干部。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人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境界的高低标记着对人生意义自觉的程度,和厚实的思想底蕴。只有那些以自身价值赋予社会以价值,给人以灵魂的震撼、鼓舞和激越,使他人产生敬仰和赞叹行为,才称得其壮美和崇高,才是思想境界的写真。境界就是一种风格、一种情操、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面对矛盾、问题、困难,难题,有的勇于攻坚、化难为夷,有的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关键在于境界不同。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者,他们的境界是为公、为民,为他人而奉献、献身;凡不敢“负责”与“担当”者,他们的境界是为自己,只顾个人利益得失,只会念叨自己的那一点小九九,活得就卑微、渺小。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领导干部有责任意识,应当表现为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够推功揽过的品质,表现为一切从事业出发,敢于实事求是,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责任”与“担当”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责任”与“担当”,就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绩,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发展。否则,就容易因个人得失放松岗位责任,让组织失望、让群众寒心。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一种能力体现。人品是纯精髓,贡献是硬道理,毅力是铁保证,能力是真功夫。智者创造机遇,强者抓住机遇;弱者等待机遇,愚者错过机遇。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仅是一种官德,更是一种本领,一种力量,一种能力。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必须有真本事、真本领、真功夫。一个人政绩的大小,功劳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能力素质,也就是理想的远度、雄心的高度、信心的深度、行动的力度、决策的科学度,具体表现在对理清思想、创新思路的认识能力;看准问题、找准对策的判断能力;科学运作、提高效率的运作能力;上策下行、确保效果的执行能力;把握形势、驾驭矛盾的应变能力;借助外力、左右逢源的灵活能力。

6.要敢于担当 篇六

晋朝时,匈奴人占领中原。晋大将祖逖危难中请命,带着一小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祖逖手拿船桨,拍打船舷,向大家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祖逖敢于担当的气概和豪情,感动和激励了随行的壮士,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很快得以收复。祖逖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担当的勇敢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和传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这样一些敢于担当的人,他们怀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信念,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昂扬斗志,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敢于担当背后的勇气、良知和才干,也赢得了无数人的赞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任重而道远。每个领导干部,同样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事不避难、忠诚履责、尽心尽力、勇于担当,做好自己的工作。

领导干部是我国改革发展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只有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困苦的挑战,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才能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排除干扰、守住阵地;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把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领导没有担当就是失职,就失去了引领者的本色和责任,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遇事推卸责任,不敢触及矛盾,不敢面对冲突。在复杂的矛盾和局面面前,或回避,或转移,或不敢拍板,或不知所措,贻误了处理矛盾的最佳时机,也使得问题复杂化,使矛盾不断积累甚至激化,人民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了严重伤害。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并不容易。从主观上说,有能力水平的问题,有道德境界的问题。认识能力欠缺、分析判断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或经验不足,使人没有能力担当;只考虑个人利益得失,避重就轻、搞短期行为、用转移注意力来处理难题,则是不愿意担当。从客观上看,不敢触及矛盾,不敢批评人,与当前干部任用、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有密切关系。因为触及矛盾、强力推动工作必然会得罪人,在提拔任用和考核中就容易丢选票。一些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时“唯票”的现象,使有些干部沦为“票奴”。如此这般,担当起来谈何容易。

7.教师要敢于“弱化”自己 篇七

的确, 每每听于永正老师的课, 总感觉特别轻松。学生们跃跃欲试, 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课堂成了学生生活的场所, 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与我们沉默无语的课堂形成鲜明的对照。于老师的成功源于什么呢?我想, 这应源于他的儿童观, 源于他始终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进行教学。正如张庆老先生总结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成功秘诀时所说的那样:“于老师能和学生相似, 所以孩子也能和他心心相印。”

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在他的修辞理论体系中提出一个核心的概念——同一。他认为:“因为, 你要劝说某人, 必须和他 (她) 取得同一。同一是劝说的起点, 也是目的。同一在交际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实验证明。研究者们发现, 随着交际双方的差异的增加, 交际越来越困难。换言之, 交际双方的相似性越少, 他们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相应地减少。”于永正老师正是寻找到与学生之间的同一之处,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相似与同一呢?于永正老师有一个著名的观点, 那就是“要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 你就会想到孩子的喜怒哀乐;蹲下来, 你就会发现童心的可爱;蹲下来, 你就会找到儿童的需求……”这与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中的思想不谋而合:“我如果当小学教师, 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 真心认他们做朋友, 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

试问, 我们教师中又有几位真心实意地将自己的学生当作朋友呢?见到学生调皮捣蛋, 动辄发怒;见到学生回答不合心意, 满脸乌云;看到孩子作业马虎, 撕了重做……如此, 哪个学生见了你, 不是撒腿就跑, 不是小心翼翼, 不是躲着藏着?学生与你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有了秘密不敢向你透露, 有了委屈不敢向你诉说, 有了喜悦不敢与你共享, 这就是几千年以来的师道尊严被你作为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后得到的宝贵“回报”。

“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必须放下架子, 弱化自己的形象, 方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交汇, 方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泰戈尔说过:“不是棒槌的敲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要像水那样“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国内著名的阅读推广人祁智在《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中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词语复习课上, 一位教师将“潸然泪下”的“潸”右半部分最下面的“月”, 错写成了“目”, 结果, 学生竟然“惩罚”教师在黑板上把正确的“潸”写四遍, 并且要加上拼音。“加拼音订正四遍”, 是教师平时对同学们的要求。这位教师点点头, 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写“潸然泪下”……

此情此景, 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 而是放下尊贵的身段, 对学生“俯首称臣”, 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又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8.你必须敢于担当 篇八

题记: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重量,人的价值在于敢担当责任。顺境中应自省、自律,逆境中要自励、自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担当。

今年的4月16日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后,Kang姓副校长尽管被救起,仍然选择了自杀,说到底,这是对韩国世俗的一种挑战。沉船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没有立马追究船长临阵脱逃的责任,也没有去彻查事故的原因,一方面,遮遮掩掩,另一方面,动用警方,欲对无辜者挑刺、问责。生命是相同的,试想,当时上船的若不是300名学生,而是韩国总统带领的总统府的一班人马的话,那又如何呢?是否需要追究总统的责任呢?灾难虽然无法避免,但韩国政府对沉船事故的应对不力,尤其是救援的不到位,辜负了韩国国民的期待,更是令人惋惜。

由此,我想到了在我们中国声讨腐败的今天,有的人不敢举报为所欲为的老虎,却对老虎身上的苍蝇横加指责。任何事情,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买椟还珠,就是一种只看眼前、想当然的行为。有时候,本末倒置带来的是世人的嗤之以鼻、愕然甚至声讨。到底谁该是韩国沉船事故的始作俑者?谁来为沉船事故埋单?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育不能因噎废食

联想到当下,学生囿于家庭——校园两点一线,欲要出行但只能选择却步不前,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只能是一种奢望,可望而不可即。缘何?安全重于泰山!当今许多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担心安全而禁止学校开展一切校外的师生活动。各学校的校长更是以此为尚方宝剑,严禁教师带领学生出行,若有违反,后果自负。导致大部分教师畏首畏尾地守着“不出事”的逻辑,亦步亦趋地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阔,成为平庸平凡的一代。这不正像温室的花卉吗?一旦移到室外,能经得的起风吹日晒、虫咬霜打的折磨吗?况且天气无常,随时都有暴风骤雨的袭击呀。

与此相反,Kang姓副校长敢于带领300名学生出行,说明他具有睿智的头脑,开放的意识。俗话说得好:见多识广造英才呀。成功并不是畏缩在家中、校园里取得的,必须靠走出去开阔视域,想办法让自己走出井底。Kang姓副校长的自杀尽管不是明智之举,但这充分说明,他具有“不是自己的责任,也揽过来”的豪迈。是呀,自己仅仅是个副校长,用中国的话说,“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正校长还在,怕什么?但该副校长却没有那样想,这说明了什么?

联想到现实生活,面对各种责任,有的人认为自己无法担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有的人认为自己无力担当——职权有限、能力有限;还有的不愿担当——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更有的人干脆说:自己无须担当——我是凡夫俗子,何谈担当?

如此教育状况的种种,让有志之士很为学生的将来担忧。缺乏宽广的社会实践,学生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这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如今的形势下,学生与“园中兽,笼中鸟”何异?再如此下去,教育将会万劫不复。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如果要开阔学生视野,就会发生很多的安全事故?我看,未必。不得不说,某些教育部门领导,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已经成为世故圆滑、推脱难题的“太极高手”,这种一门心思当“太平官”的思想,说到底就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

二、出事后要敢于担当

前面提及了担当,那何谓“担当”?《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与人们的责任、良心、价值、奉献、牺牲、勇气和才干等方面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并非总是处于理想的稳步发展状态,危难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危难当头、紧要关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勇于担当。韩国政府在此次沉船事故中表现不佳,如,现场情况掌握不明,统计人数一再更改,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发生大型事故后,韩国政府不知所措,在生命高于一切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日本的救援,这让韩国民众感到非常不安。事后,更是不敢担当,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卸责任。古往今来,都是“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失事的韩国游轮“岁月”号上配备有大量先进的逃生设备,但事发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44个救生艇仅打开2个,4个逃生船能容纳千人,却全部未打开。船长和部分乘务员本应指导乘客如何利用这些设备,却首先弃船逃生,这更属于典型的背信弃义!船长的这种推诿逃避、放弃责任的行为,不仅遭受道义的唾骂,更应接受法律的制裁。道义的担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执着,是“追求真理,奋然敢为”的风骨,是“坚守道德底线、捍卫正义”的顽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Kang姓的副校长因自己被救起,但仍有200多名学生失踪而感到“内疚”。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他内心深处的无比愧疚,昭示了他具有主动承担的情结,他想同心爱的学生一同藏身大海,他的被救起,让他感到无奈,所以他要用自杀来释放他的正义情怀,这说明了什么?他心中未泯的教育良知使然。

三、对格格不入的理念不能妥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历来是中国人勇敢的率真体现。难道因为山上有老虎,就不上山打柴,就断掉烟火,天天吃生食、喝凉水?Kang姓副校长带领学生出行,值得大加赞许。这说明他具有一种心系学生的情怀,是一种“自强”行为,正如屈原高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Kang姓副校长正是为内强学生素质、外扬明媚之气而带着学生出行的,这是一种对传统不作为的世俗抗争的体现。

四平八稳有时候也许仅仅是一种假象。我们看到,如今的社会,在公共场合里,缺乏公共道德和公共责任的人和事随处可见;在日常工作中,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危难和考验面前,冷漠无情甚至逃避退缩也不乏其人。其实,缺乏担当精神的人就像是被抽空了的血液、拆散了的骨架,空有躯壳,难以立身于天地之间。

联系当下,担当精神的匮乏和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随着和平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担当精神在不少地方和不少人群中呈现出消逝、萎缩的趋势。例如,我们经常看到,中国的父母,看到孩子摔倒,一般都会赶紧跑过去,一边扶起孩子,嘴巴里叨念着:“乖宝,疼不疼?”一边对地说,“敢摔我家乖宝,跺你几脚”,这就是典型的帮助孩子推卸责任并加入自欺欺人的行为。相反,美国家长却不是这样。他们看到小孩摔倒,很少有去扶的,就算孩子哭得再厉害,他们也只会在一旁鼓励:“好孩子,勇敢点,自己摔倒的,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学会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自古就有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正道直行的人,这些都是敢于担当的模范。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张志新的“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就是担当的真实写照。

担当路上,有成功的鲜花和掌声,也有失败的苦涩和痛楚。担当一方面要矢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为失败未雨绸缪。承受失败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担当。必须要善于担当失败的转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败时不知所措,一蹶不振。一时的失败往往可以成为跨越沟壑的桥梁、通往壮丽的渡船、走向成功的彼岸。韩国政府对此事故的态度,给地球人敲响了警钟。■

(作者单位:山东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底商租赁合同下一篇:零售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