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论文

2024-10-13

护士职业倦怠论文(共8篇)

1.护士职业倦怠论文 篇一

护士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论文

随着新型护理模式的发展,护士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工作任务,快速的工作节奏和较高的工作要求使护理工作压力负荷过重,这也是造成护士职业疲惫感、增加离职意向的首要原因.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一种出现在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工作相关的状态,行为特征表现为情况衰竭,自我效能感和动机降低,伴随痛苦感以及非建设性的态度与行为[1].职业倦怠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在医疗工作中极易出现差错.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吉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管理部门提出相应干预对策,以期提高护士工作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于10月—年10月在吉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300名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并已经取得护士执照;连续工作1a以上并参加夜班工作者;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休假、进修学习、不参加夜班工作者.一共发放问卷调查300份,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工作科室共6项变量.

1.2评价指标及统计学分析

主要评价指标:

1)情感衰竭.情感衰竭为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属于个体压力方面的内容.虽然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护患关系,护士每天看到的都是患者,随着时间推移,情感过度付出和资源耗尽感逐渐加重,使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呈现情绪疲倦状况,失去活力,消极、悲观,排斥与他人交流,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加重职业倦怠感,并恶性循环.

2)去人格化.去人格化是职业倦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属于人际关系范畴.护理人员不愿与同事或患者交流,情绪消极、悲观,对人冷漠,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个人发展停滞,有的甚至提出辞职.

3)无成就感.个人无成就感是指工作无成就感,在职业倦怠中占据重要位置,属于自我评价范畴.因多方面原因护理人员易产生消极、悲观心理,对自身工作的价值产生怀疑.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每天工作重复性高,工作量繁重,缺乏创造性的工作使得护理人员容易感到疲惫,否定自身的价值,易产生退缩心理,甚至离职.本文采用由冯莺等[2]于1986年翻译制订的马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评价.对所有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建库和数据录入,分类数据的描述统计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根据职业倦怠测量的3个维度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成就感消失阳性率为33.67%,情感衰竭阳性率为38.33%,人格解体阳性率为48.00%.调查显示:情感衰竭、无成就感、人格解体是造成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3讨论

3.1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因素

护士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因素有护理工作负荷过重、频繁倒班和单独值班、过度强调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家庭角色冲突等.医院属于特别场所,患者量大,环境嘈杂,医疗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均处在烦躁、焦灼环境中,护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3].另外,护理人员的工作危险性大,面临病患的压力,稍有不慎易引发医疗纠纷.还有医护人员容易受到辐射、感染等危害自身安全.近年来,临床医疗的工作量日益加大,国内护理人员十分紧缺,同时护士又大量离职,使得原有的护理资源减少.工作量大、工作状态紧张易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ICU和急诊科的护理人员[4].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劳动收入和付出也不成正比[5],双重作用下使得护理人员感到无个人价值感.

3.2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心理学因素

职业倦怠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成就感消失阳性率为33.67%,情感衰竭阳性率为38.33%,人格解体阳性率为48.00%.调查显示:情感衰竭与个人无成就感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直接与患者打交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但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因此,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护士职业年龄普遍较轻,经验阅历不足,自我调节能力差,更容易产生职业疲倦,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职业倦怠发生率大大提高.职业倦怠杀伤力巨大,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感到身心俱疲,否定自己,对待患者冷漠、麻木,常有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必须重视起来,采取应对措施[6].首先,要建设强有力的医院文化,将医院文化融入、渗透到护理文化中,内化到护理人员的个人价值体系中,这样,应对大负荷的工作量、紧迫的工作状态、严峻的护患关系等才能有的放矢,使自身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做好预防工作,更好、更快地调节自身状态,从而减少职业倦怠的可能性,降低其发生率.其次,在提供健康护理工作环境的.基础上,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及演练,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措施,保证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再次,患病后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避免地会有情绪变化,此时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转变思想,理解和鼓励患者,创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另外,在工作中要建立团结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好的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减轻工作压力[7].此外,要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护理人员自主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自身认可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业务水平,要做好职业规划,培育护理核心价值观,彰显其职业价值,适应不断完善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手段,满足需求越来越多的病患[8].医院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及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产生职业疲倦[9],因此,还要注重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在节奏不断加快的当前社会,很多职业中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护理人员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职业倦怠发生率居高不下,管理者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预防护士的职业倦怠,提高护理效率,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护理人员的价值,增加他人和自身的认可度,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应对工作中的难题,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2.护士职业倦怠论文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8年11月在我院注册有人事编制的神经内外科8个病区中的四个病区中60名护士设为实验组与另外四个病区6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压力调查,进行职业倦怠评定。试验组60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2名,护师22名,护士24名,平均年龄(30±6)岁。对照组60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23名,护士20名,平均年龄(30±5)岁。两组在职业倦怠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关系等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职业倦怠测试自试验开始后每6个月进行1次问卷调查,按照国际公认衡量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三项衡量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题目共12个:①你是否在工作餐时感觉没食欲,嘴巴发苦,对美食也失去兴趣?②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或有感觉喘不过气来?③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往往只是领导让做什么才做什么?④是否认为自己基本上待遇微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⑤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什么事儿都无精打采?⑥你有没有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⑦你是否在以前一致很上进,而现在却一心梦想着去休假?⑧你是否会觉得工作上常常发生与上级不和的情况?⑨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有各种各样的隔阂存在?⑩你是否在工作上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⑪你是否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无动于衷或者消极抵抗?⑫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断重复而且单调乏味?整理问卷得分汇总方法为凡是回答经常得分为5分,回答有时候得3分,从来不得分为1分。汇总得分对照测试结果:总分值12~20分为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工作状态不错;总分值21~40分为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要警惕,并应尽快加以调节;总得分41~60分为对现在的工作几乎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工作状态很不佳,长此以往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非常不利。

1.2.2试验组进行护士心语书面园地与“天使馨港”博客沟通平台,为大家进行压力管理。干预周期6个月,对照组未进行干预。书面护士心语园地干预方式为在护士值班室建立护士心语书面园地空间,悬挂展板及记录本,建立书面交流,及时把感恩、感悟[2]、进步等信息书写,有科室减压护士及心理咨询治疗师定期进行分析干预,让护士们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保证自身健康,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网络交流园地为成立“天使馨港”博客沟通平台,选5名维护管理员,其中1名为护理部管理人员,1名为病房护士长,2名为工作5-10年的普通护士,1名为工作5年内的普通护士。通过QQ群[3]的沟通收集资料,沟通的内容为;你如何看待现有工作状况、待遇、同事关系等,QQ群可以通过视频聊天,QQ对话等方式鼓励护士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沟通内容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分析观察是否有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现象,判断有无职业倦怠发生。并对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职业倦怠和护理质量。

2结果

实验组护士半年后职业倦怠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表1),实验组护士半年后各项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3.1护士心语书面交流区[2],请广告公司与心理治疗师进行策划,让人每日都有留言的欲望,可以给不便于上网的护士进行交流,心理减压护士及护士长及时审阅,进行干预,可以把问题在本班次解决。

3.2博客网络交流平台是通过护士长及护士们的沟通交流,可以了解护士的压力源,采取积极的应对,及时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通过交流平台可以上传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及态度改变等心理卫生知识资料图片内容,来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培养护士对工作的理性认知和人际沟通技巧,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改善情绪。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释放内心的压力,如采用微笑、幽默、定期旅游等方法调节,通过博客的讨论,管理者了解到护士的心声,护士执业倦怠的原因是来自于工作,更多是由于组织的因素引起职业倦怠,通过组织及管理者的干预有效地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4]。管理者通过制造机会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和福利;增加护士的编制,合理调配人员,改变当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关注并关心护士的心身健康,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精神激励系统,创造一种文明和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增加管理者与护士的业务及情感交流。改变了护士的思维方式,正确面对现实问题,适当降低期望值,以积极、乐观、坚强的态度适应环境。良好的社会支持能降低职业倦怠,特别是来源于领导的、直接的、客观的支持。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护士的情感及家庭支持,提供一个良好的能够轻松交谈、可以把苦恼和困难倾诉的环境。

3.3合格的护士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会积极地化解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内心冲突并对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护士应努力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不要过分苛求外部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化职业心态,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5]。掌握和优化统筹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充分发掘个人潜能,通过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专业训练、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等方法,教给护士自身应对压力源的方法,引导护士正确面对压力,培养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及对外界事物应对能力,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使之主动参与护理管理工作中,以一种开放的感恩的心态,面对家人、朋友、同事,化解生活琐事带来的烦恼,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待现有的工作状况,减轻了护理人员情绪状态,转变了护理人员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

总之,护士心语书面园地与网络交流平台能够及时发现护士的压力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让人心境良好,人际关系正常,适应环境,力所能及改变适应环境,人格健康,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6],短期内明显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处理事情积极,科室气氛融洽,工作效率及质量均明显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管理对策。方法 我院注册的神经内外科8个病区中的四个病区中60名护士设为实验组与另外四个病区6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压力调查后设立护士心语书面园地与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工作效率及质量高,而对照组职业倦怠感明显,护理质量低于全院平均水平。结论 及时发现护士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降低职业倦怠感,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士心语,职业倦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王静.护士心语在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35(12):340.

[3]周媛媛,叶胜男.QQ群干预降低护士职业倦怠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2):266-267.

[4]李彦,赵荣萍,姬润春.我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6):575-576.

[5]蔡丽,何芳,邹筠.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12,269(11):3051-3052.

3.浅谈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 篇三

关键词 护士职业倦怠 干预 个体 组织

个体干预方式

文献涉及的具体个体干预方式如下:①人格特征干预:人格特征是工作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变人格特征干预倦怠。例如因训练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从而减少倦怠;再如国外对护士(耐力)坚韧度方面的干预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坚韧度可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水平。②个体主动学习沟通技巧,进行社交训练,创造良好人际氛围。护士在工作中要处理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融洽人际关系改变人际环境、减少冲突、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国外有研究开展过如运用幽默等人际沟通技巧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来缓解压力,由此可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建议护士应注重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从而减少倦怠。③培养积极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照护。护士不但要认识到造成工作倦怠感的他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如注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另外,在国外提倡护理人员的自我照护也是应对工作倦怠感较常采用的方法,它强调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护意识,鼓励个体学习从放松技术到有氧操等的练习,学会自我调适,从而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感。④采用正确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努力对抗压力的一种手段,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关。国外学者对应对模式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采用主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的得分值低,采用被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得分值高,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所以建议对问题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如主动进行放松训练,包括自我放松法、视觉放松法、深呼吸法、深部肌肉放松法、娱乐锻炼等;再如主动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通过个体的认知改变来处理由压力引起的不愉快反应,以缓解压力的方法。个体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的失败产生倦怠,这一点对初参加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

组织干预方式

护士职业倦怠是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考虑到经济性原则,以往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重点差异放在“改变个体”策略上,但实际上仅从单方面入手难以使职业倦怠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组织因素对倦怠有更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职业倦怠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它的发生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特点决定的。医院的有关领导和管理者应注意护士工作倦怠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设法消除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具体包括改善工作情境、提供社会支持,广义组织干预还涉及社会政策法规干预和采取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情境:①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②管理制度化,任务分配明确;角色和责任明确、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③管理中给护士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不能只要求做,不对做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④更多地接纳护士的意见,让护士参与单位的日常工作等,适当的权利下放提高工作自主性,提高护士地位。⑤评定工作业绩时,护士的优缺点、贡献、失误都要放在重要位置,不能片面、笼统评价。⑥提供与工作相关的训练和信息。

增加管理者或单位的社会支持:①管理者给予情感支持。护士通常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让领导和服务对象满意;同样,护士也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基本的尊重和支持。管理者可给予护士们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和认可等护士们即会因此而增添内心的力量。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②管理者还应对护士的家庭、友情支持予以关注或帮助。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如灵活的工作时间、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托幼养老服务和信息提供等;重视管理人员对护士家庭方面的支持,如当护士因照顾孩子需要请假时表示理解和关心等做到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家庭冲突,进而预防或矫治护士的工作倦怠。③给予护士知识能力培训支持。一些发达国家的护理学会和医院都相继开展了预防工作倦怠感的课程培训。据文献报道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些医院也开展了类似的培训课程。另外,管理者还可以组织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为了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形成一个能轻松交谈、可以解决苦恼和问题的良性环境,管理者可适时地组织集体活动,并经常性地与下级之间进行沟通。还有的还开展团队建设、自信训练、时间管理等。④建立支持团体。护理人员之间成立支持团体来疏导心理压力是处理工作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护士们能与同行同事讨论与工作有关的感受和问题,有利于感情上的支持和积极地解决问题。支持团体可由所在科室、医院、支持网等各种途径建立并开展。美国有效地运用了“联系护士”有效的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等,通过专职护士来联系、促进工作压力的自由交流。

4.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篇四

(一)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也影响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和农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广大群众尊重农村教师的劳动,尊重农村教师的人格,能够创造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和控制大众心理,让全社会都重视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

(二)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农村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员,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职业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发展。在未来社会中,社会支持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它应该是一个系统、一个网络。农村教师应尽可能地获得各种帮助,缓冲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同时,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农村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

(三)肯定农村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矫正农村教师自身价值与人才价格(工资)不符现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谈到: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就要求价格符合价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小学农村教师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人才价格(农村教师的工资)就必须符合农村教师自身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农村教师工资低于其他行业,必然导致农村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导致了各校农村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农村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应该由学校自筹。

二、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观念,构建和谐的组织环境

(一)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即把农村教师放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从农村教师出发,充分依靠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农村教师的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农村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头脑、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力、有价值、有作为的人。因此,学校领导要注重与农村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想农村教师之所想,急农村教师之所急,设身处地的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二)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要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软”管理,即主要通过让被管理者在满足展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欲望的同时,于不露管理的“痕迹”中,去达成管理者目标任务的实现,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这样的举措对于预防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不少学校的校园环境变得更美了,教育设施更完备了,这无疑都是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极大的帮助。但农村教师休息好,有充足的精神才是更重要的。如果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能让疲惫不堪的农村教师出去旅游一下,可能会对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起到意想不到的益处。除此之外,如果农村教师出现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状态时,学校领导可考虑让农村教师申请休1~2 d 的“情绪假”,在该农村教师请假时,由其他农村教师为其代课。此举能使农村教师调整过心情再重新上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利。

(三)加大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的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做法,即农村教师每隔 3~5 年享受一次研究年,在这一年中可以不担任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而是去从事科学研究。这既可缓解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也可使农村教师在此期间积极充电更大效率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三、农村教师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一)干一行爱一行,把职业当事业干

罗素曾经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对职业活动的审美实践是在职业生活实践中体验幸福、获得幸福的基本保障。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农村教师这一事实,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农村教师的快乐。把工作和自我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职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统一起来,那么,“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二)适时调节,学会弹性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农村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农村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自身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农村教师的心脏,消熬农村教师的神经系统的事。”所以,农村教师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聚会,做做运动等,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这样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消除倦怠感。

(三)正确认识自己,愉悦接纳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自知更能使人永不满足地虚心学习,在困难挫折面前镇定自若,精神抖擞,不断地自觉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从而使人永远充满活力、健康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治愈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举措。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地去修身养性,实现人格的提升;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做一个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的农村教师。适当的目标能使人获得成功,从而珍惜自我的价值,使生活更充实。

1.面对现实,真实自我。

任何一名教师,在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存在,教师要投入真实的生活,面对个人生活的挑战,而不是躲进工作“封闭自我”,以“奉献者”的悲剧形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楚,不论是家庭的、婚姻的、经济的还是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同事、组织、领导适时地交流,合理宣泄,寻求理解,走出心理困惑,达到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危机。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要尽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相关部门要通过调整相关政策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消除职业倦怠。另外,要确立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大众应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3.组织管理支持。

5.教师职业倦怠期 篇五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一名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将经历新生期、平淡期和厌倦期等几个重要阶段。厌倦期教师职业观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魅力,其职业倦怠程度较低;另一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而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又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缺乏应有的激情和灵气,心理倦怠程度较高。

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

1.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以下是一位教师给心理医生的一封信:我叫张强,是一名初中教师,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工作没有劲,做事有气无力,感觉工作乏味,天天就是备课讲课改练习,家里学校讲台“老三点”。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以后,感觉教育工作无所适从了:你尊重学生,可学生不尊重你;你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说你不给他自主的空间;你想惩罚违纪的学生,他却说你体罚他;学生上课睡大觉,你管他他说干涉自由;他要谈恋爱,你批评他,他说是个性需要。学生难调、课本难教、中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需要太高,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之中,困惑无法解决,激情难以燃烧,身心疲惫,慢慢变得漠然、得过且过了。我知道事业不能苟且,可我就是不能振作精神。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张强老师的这种心理状态实质上是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个体都会遭遇厌倦期,只不过有些人很快就度过了这一时期,而有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困惑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其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校长绝对不能忽视。

2.厌倦期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和杜会因素

(1)组织因素。规律的职业特质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的职业生涯比较有规律,而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热情。一个工作了十来年的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职称评定制度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更为明显。有的教师会有“中级职称已是我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了”的想法;而高级职称拿到手的教师更是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这些思想影响着厌倦期教师的工作动力。一般来说倦怠程度最高的是中级教师,他们年龄主要在30~40岁,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所承受的来自教学、学生管理、同事之间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职级的教师。而从人数的比重来看,这一类型的老师往往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学校全局工作造成影响会更突出。

评价体系失衡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升学考评价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实际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自我价值失落。教师的个性和合理要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给自己的心灵造成伤害。

传统的职业定位暗示加深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暗示作用,使教师在潜意识中自我定位为一个牺牲者,这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如蜡烛精神、春蚕精神等,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这样的观念只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暗示作用。如果一种职业非要以毁灭自己作为代价的话,从事该职业的人内心要充满光明是很困难的。现实中,当看到身边的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这也会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感觉到职业的无奈。

6.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篇六

1=从未如此2=很少如此3=有时如此4=常常如此

5=总是如此

1、我的工作把我的精力都榨干了()

2、我很容易了解学生的感受()

3、工作一整天后,我感到筋疲力尽()

4、当老师以来,我对待学生越来越不带感情()

5、清早起来,想到又要面对一天的工作,便感到很疲劳

()

6、我担心这个工作会使我变得越来越冷酷()

7、我觉得我的工作可以使其他人过得更好()

8、我对我的工作感到厌倦()

9、我并不是真的关心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0、我在工作中精力充沛()

11、对于我的工作,我有挫折感()

12、我觉得学生会把他们的一些问题怪罪到我的头上()

13、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容易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

14、我在工作中太过于努力了()

15、我觉得面对学生像是例行公事()

16、在工作中我感到身心俱疲()

17、我会把学生当成没有感情的东西()

18、我在工作中完成了许多有意义的事()

19、我的工作让我感到情绪枯竭()

20、在工作当中,我能够冷静地处理自己情绪上的问题()

21、我对我的工作充满信心()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7.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护士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均为女性, 已婚125名, 未婚75名, 年龄20~45岁, 中专12名, 大专96名, 本科92名。

1.2 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本 (MBI-GS) 进行职业倦怠调查, 包含15个条目 (情绪衰竭5个, 情感疏远4个, 个人成就6个) , 3个维度。采用7级 (0-6) 评分法:“从不”0分, “非常频繁”6分;条目1~9正向计分, 条目10~15反向计分。3个维度的临界值分别为情绪衰竭20分, 情感疏远16分, 个人成就感24分。3个维度得分大于临界值则认为存在职业倦怠, 倦怠程度采用李永鑫的判定方法, 3个维度均没有发生倦怠的为无倦怠, 1个维度发生为轻度倦怠, 2个维度发生为中度倦怠, 3个维度发生为重度倦怠。

自设调查表, 调查职业倦怠护士的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

2 结果

200名中, 175名存在职业倦怠, 占87.5%, 其中轻度倦怠80名 (40%) , 中度倦怠52名 (26%) , 重度倦怠43名 (21.5%) 。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绪衰竭 (23.73±8.61) 分, 情感疏远 (5.97±4.32) 分, 个人成就感 (28.30±5.60) 分。

3 讨论

3.1 儿科医院职业倦怠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以轻中水平为主, 说明护士属于高压力高职业倦怠的职业。

3.2 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年龄对职业倦怠有直接的影响, 年轻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 40岁以上的护士倦怠水平明显低。年轻护士刚踏入社会, 存在沟通技巧、处理问题的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心理素质等问题, 容易引起职业倦怠。年纪大的护士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心理素质好, 倦怠程度相对低。

3.2.2 月平均收入

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 还要承担患者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多重角色, 而且患者、患者家属、医师及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多重的角色以及过多的要求常常使护士身心疲惫。儿科护士人员配置不足, 儿科患者却年年增多,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 去年全国儿童患者急剧增多, 我院去年11和12月份门急诊看病等候高峰达5.6 h左右, 医院安排人员加班加点, 工作量超负荷, 造成体力透支。给护士带来不良的心理刺激和较大的工作压力。超工作量和护士收入不成正比, 使得护士内心冲突, 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堪重负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样的恶心循环导致人员更加不足, 情绪衰竭, 职业倦怠日益严重。

3.2.3 专业难度

儿科护理比成人科室繁杂, 同样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要比成人科室的护士高出几倍。加上儿科护士为了有较稳定的技术素质, 人员相对固定, 编制不足, 轮班、夜班频繁、生活不规律, 使人体正常生物钟受到破坏, 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家庭正常生活及社交活动, 容易造成情绪激动、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长期如此易导致心身疾病。

护理人员面对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疾苦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 护理难度高。沟通也比成人科室难度高, 如头皮静脉穿刺失败, 家长多认为是护士水平不高所致, 忽略了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配合治疗, 进行投诉, 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儿科护士即使遇到恶意歪曲事实, 遭受无端指责甚至打骂等不礼貌行为时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 不仅要理解患儿及其家长.还要帮助患儿解决问题。护士得不到理解, 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时, 会感到地位低下, 缺乏人身安全.工作满意度下降。

3.2.4 环境

儿科工作环境复杂, 服务对象特殊, 常因嘈杂零乱的环境和婴幼儿哭啼声不断收到刺激, 严重影响儿科护士的工作情绪。使患儿家长难以得到满意的医治环境和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 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作为家长因为孩子生病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情绪, 对护士的辛勤劳动有时不能正确理解, 甚至会面露不满、骂人或动手打人, 增加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现阶段报道的好几起暴力事件令医护人员心寒, 自觉得不到尊重, 没有起码的社会地位, 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3 对策与建议

3.3.1 营造和谐护患氛围, 提高儿科护士的社会地位

沟通是分享信息或获得信息传递意义的过程, 很多的投诉都来源于沟通不到位。通过护患的有效沟通, 可以使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得到疏导, 缓解郁闷情绪, 同时增加他们对护士的信任感、满意度, 消除误解、缓解紧张关系, 增进护患感情。

儿科护士整天与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打交道。护士要学会用爱心和患儿交流相处, 对家属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理解、以诚相待。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4]。

3.3.2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薪酬调动积极性

现在全国儿科都面临困境, 国家也在积极想对策解决问题, 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儿科专业人才, 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保护和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才能很好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是考评机制, 正视和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和服务价值。应适当运用激励机制, 满足合理的心理需求, 激发工作热情, 加强培训,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相对满足其表彰、晋升、晋级、提升的需求[5]。

3.3.3 强化技术水平, 增强心理素质

开展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 强化技术水平能力的训练, 特别是穿刺训练,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敢于挑战“困难户”;加强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好患儿家属的宣教工作;做到忙而不乱、处事不惊、沉着应对[6]。

3.3.4 自我调适, 关注心理健康

在快节奏、多元化的今天, 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生命质量的日趋关注, 以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强化, 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也在不断翻新。医护人员必须学会顺应形势自我调适, 缓解精神压力, 同时加强对社会、自然、人文、伦理、法律等学科的学习, 提高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困惑时能以宽容为怀。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 能用法律维护尊严[7,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本 (MBI-GS) 对医院20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 并分析引起倦怠的原因。结果 调查的200名中, 175名存在职业倦怠, 占87.5%, 其中轻度倦怠80名 (40%) , 中度倦怠52名 (26%) , 重度倦怠43名 (21.5%) 。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绪衰竭 (23.73±8.61) 分, 情感疏远 (5.97±4.32) 分, 个人成就感 (28.30±5.60) 分。结论 职业倦怠在儿科护士群体中较为常见, 主要由于护士属于高压力高职业倦怠的职业, 应关注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提高其社会地位, 增强其心理素质。

关键词:儿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肖永辉, 陶舜梅, 莫凌婷.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17 (10) :68-69.

[2]李小妹, 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45-649.

[3]Inventory MD.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3rd ed) [J].Measures, 1996.

[4]Aiken LH, Havens DS, Sloane DM.The magnet nursing service recognition program:A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magnet hospitals[J].J Nurs Adm, 2009, 39 (7-8) :5-14.

[5]吴兰华, 李英.儿科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2) :64-65.

[6]陈索坤, 王秋霞.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9) :659-662.

[7]蒋小剑, 将东梅.国内外护士职业倦怠感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6, 14 (12) :20-21.

8.护士职业倦怠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临床教学;护士;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15-02

临床护理属于高压力职业,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高危人群[1]。临床教学属于护理日常工作的额外部分,护士在肩负教学的同时又须对学生在操作技术实践上的成功和失败负责任,这其中的精力消耗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教学常由一线护理人员担任,低工龄护士往往面对的压力冲击会高于其他工龄的护士,为印证低工龄护士的压力感受并研究现阶段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本报道对我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展开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工龄15年和>5年(即低工龄组和其他工龄组)这两个层次对我院各科室的在职护士进行抽样,选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2349(27.1±9.4)岁。所选对象均自愿参加研究调查,排除未定岗轮转者和不参与临床带教者。

1.2 调查工具

1.2.1 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SS)[2],调查内容由基本信息、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组成,职业倦怠常模参照叶志弘等研究报道[3] 。

1.2.2自制临床教学工作压力量表:调查内容为教学工作投入时间、带教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三部分,各部分均为3题,调查维度及分数赋值为:0分:较少(师生关系调查为良好),可以完全胜任,对常规工作无影响;1-3分:较多(师生关系尚可),尚能胜任,对常规工作造成些许影响;4-6分:过多(师生关系较差),很难胜任,对常规工作影响大。该量表经过相关专家评定和小范围测试后表现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调查方法 两份量表内容合一,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内容排版在前,职业倦怠调查内容在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指导作答。问卷调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z检验、F检验和Pearson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临床教学工作压力调查结果

不同工龄组在临床教学的日均投入时间、责任负担和师生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各组护士均在责任负担压力上的评分显著高于其它两项,P<0.05;低工龄的护士在各项上的压力评分均高于其他工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士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低工龄的护士在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上的倦怠评分均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其他工龄组工龄护士在职业倦怠调查上与常模相当;不同工龄组护士相比较,低年工龄的护士在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感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工龄组,P<0.05。详见表2。

2.3 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对临床教学压力得分和职业倦怠得分进行Pearson回归分析,所得相关回归系数如表3。可见临床教学各压力源跟职业倦怠项目间呈弱至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日均投入时间与个人成就感、师生关系与去个人化和个人成就间无线性相关。

3 讨论

职业倦怠会为工作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反映,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甚至会为个体带来心理疾病和精神健康上的风险[4]。本调查结果中,低工龄组护士较其他工龄时间较长的护士相在临床教学压力感受上有更多的负担,低龄组在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上也高于较后者有显著性差异,且在情感损耗和个人成就 项目上的评分也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与相关报道相似[5]。本调查分析了护士临床教学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发现教学投入时间和教学责任负担会对护士情感有中等程度的影响,较多的护士反应临床对患者的护理本身已占据了工作大部分精力,实在无暇他顾,临床带教过程还需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负责,这种压力会加速自己的精力损耗。

临床教学是整个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学实践,任何一个护士都不可能踏上职业道路。目前国内对临床教学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关注较少,为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予以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现象更多切实的改善和关怀,具体的措施亟待研究和商榷。

参考文献:

[1] 柳鸿鹏, 位珍珍,等. 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21(24):2966

[2] Maslxch C,Schxufcliw,M. Job burnout[J]. Ann Rev Psychiatr,2001,59:379-422

[3] 叶志弘, 骆宏, 姜安丽. 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3):207-209.

[4] 苏丽西, 谢静, 等. 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研究[J]. 全科护理, 2014, 12(7):583-585.

[5] 许亚红, 张茜, 陈英. 北京市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7):

上一篇:在运动会上的发言稿下一篇:我想对您说五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