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通用13篇)
1.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一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SCI医学论文
要写好一篇SCI医学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题必须是有吸引力的,明确的概括和美丽的地图。这三个是决定SCI论文命运的关键。事实上,大多数的评论,评论的方法是在SCI文章标题咋一看,抽象的图,如果这三个不满意,本文主要在这。必须让人的心情!不要挑战他的心情!因为这些评论家大多是很忙的人,你让他感到累了,你的文章将不会有好结果的`。
2、标题是简单的,明确的和强大的。尽量不出现新的,新的和其他的话,从逻辑的角度来看,目标是写科学论文报告了新的进展,如果不是新的,那么它也不必要。从人的角度来看,他首先不是因为你写一个新的文章,你会觉得没有什么新的,有时甚至是适得反,使人认为你挑战他的经验和智慧,使人努力找到你的文章并不是新的地方。中国杂志上经常出现探针的初步研究等词,这些都不是文章发表在SCI。
3、在没有充斥着数字摘要。因为大多数人敏感的数字不是抽象的,需要的是逻辑思维清晰,必须是结构化的。
4、表的选择。我可以尝试使用图,图,包括各种图表。更直观的图,表是数字的,它是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人看起来不舒服,那么结果可以想象。此外,近年来,由于主张图结合在一起,这也更容易理解。图还包含足够的信息不快出来的地图,图的文章是不是更好,因为布局图太多。
5、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标准化。最好的文献管理软件编辑,不费力的手工制作的,而不是请。所有来稿,所有引用的重新发现,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使各种小错误。
6、标题必须准确的拼写。不推荐使用的一个词,并提出用一个短语或句子。
7、避免长段落。通常一段3—5句适当,不追求连贯的感觉,堆放在一起,经常一大张纸使任何人阅读焦虑。要让文章看起来简单清新。
8、图表不应掩盖。在一般的评论相图和文本是分开的,它必须是高质量的,必须有足够高的分辨率。
9、按照常规科学写作要领。技术写作是有自己的规则,规则不说话,只允许评论者认为你是一个新手或非正规军,拒绝期高到几乎没有心理压力。
10、论文格式遵守规则。通常,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下了一个空白行,引用来区分文本字体。
11、完成了在国外后,最好先找个中国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来修改第一,如书面纠正明显的错误和表达,并了解你的写作的意义,然后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一个医学生,所以能够正确的一些小错误习惯的表达。最终的目标是,甚至排斥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修改完成注意文章中回答致谢。
2.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二
一、导语要提示出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观众了解新闻, 主要是为了了解外界的最新情况, 导语的主旨如果能符合这种动机, 就能使观众产生了解新闻的兴趣。因此, 导语要说出新闻中的精华。新闻中的精华不是别的, 就是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范寺村, 一个双目失明的农村妇女彭世英, 坚强不屈与命运抗争, 养育了3个子女长大成人;四十年如一日, 细心照顾瘫痪的丈夫、侍奉高龄的婆婆, 直到两位亲人含笑逝去。她用柔弱的双肩, 承担起了一份伟大的责任, 演绎着至孝至爱、感人肺腑的大爱人生。”这是前不久河南电视台记者在济源市采访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彭世英后写下的消息导语, 这个导语似乎很长, 但字字句句点题并彰显新闻内容, “双目失明”、“四十年”、“3个子女”、“瘫痪丈夫”、“高龄婆婆”, 这些扣人心弦的字眼无不吸引着受众的眼球, 从而产生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浓厚兴趣。事实证明, 这条《盲妇四十年演绎大爱人生》的新闻一经播出便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观众说, 是“一开始那段话听起来有意思”。这应该就是“价值”吧。
二、导语要标出新闻中比较新奇的部分。
任何观众都有好奇心, 都对新奇、反常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总是对那些新颖别致、令人惊异的新闻最想看下去。因此, 导语中标出新闻中新奇的部分, 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记得有一条这样的电视新闻《青年路口饭店豆汁好》, 标题是直白式的写法, 似乎不用再看内容。但好就好在它较好地运用了特写式导语:画面是清晨的街道、饭店, 以及排队的顾客、冒着热气的豆汁缸;解说写道:“8号早晨, 青年路口一派热闹景象:顾客们一个个提着保暖壶排队买豆汁。记者惊讶地询问原因, 一位老人望着热气腾腾的豆汁缸说, 这里的豆浆, 又鲜又嫩又香。”这一导语, 镜头和解说都是特写式的, 自然给观众留下较为强烈而信服的印象。“这里的豆浆怎么会又鲜又嫩又香”?“是地理位置好、老板会经营, 还是赔本生意?”带着诸多新奇和疑问, 观众自然顺着记者的现场报道看下去了。
三、新闻导语、特别是社会新闻导语, 还要标出新闻中有趣味性的部分, 这也是吸引观众视听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应是板着面孔去说教。导语, 既要有思想性, 又要有趣味性, 从观众一方来说, 电视已是他们的一种精神食粮, 他们紧张地工作一天以后, 总喜欢看着电视, 放松自己。如果不顾及观众这种需要, 我们的报道便会脱离群众, 不可能吸引更多的人看, 即使思想性再强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某电视台曾经发过一条《XXX奶牛场卫生状况差》的新闻, 导语部分的图像是脏乱的牛棚, 漂着苍蝇的牛奶桶;并配了这样一段解说:“这家奶牛场场长对本台记者说, 他从来不喝本场的牛奶。”观众看后说:“电视批评得真绝。”导语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 既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在内, 又包含诙谐的批判意味, 可谓妙不可言。
看过许多新闻节目, 很多的导语写法值得我们观摩学习, 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有不少的经验可供借鉴。我想, 只要我们肯留心, 多观察, 一定能写出成功的导语。
导语是新闻报道的“眼睛”, 只有使“眼睛”更明亮、更传神, 才能博得观众认可。一位外国记者说过:“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 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新闻导语只有抓住受众心理, 才能吸引受众的收视兴趣。导语虽短, 却是“寸金之地”, 导语写作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做法, 莫过于精心设计, 精心修改, 不厌其烦, 精益求精。多一分耕耘, 便多一分收获。
摘要:新闻导语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东西体现出来, 而且要有新鲜性、趣味性, 才能在新闻的开头就吸引观众。
3.辩论比赛中如何写出好的立论 篇三
立论中,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构建严密无懈的理论框架,从而使自己的立论坚实.严谨,无任何漏洞可寻,这是使辩论获胜的关键.如“万家乐杯”电视辩论大赛上,北京大学队与国际关系学院队的辩论题目是:“我国现阶段应该鼓励私人购买轿车.”这一题目的关键是“轿车”“鼓励”和“我国现阶段”这三个词.如何找准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条强有力的立论思路,这是能否构建严密的攻防体系的关键.最后,作为正方的北大队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推导出了这样的思路:现阶段发展轿车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由于轿车工业“三高一快”的特点,轿车工业被证明是经济起飞最有力的助推器,轿车的质量和产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我国也不例外.要想促进工业发展,必须发展轿车工业.其次,轿车工业要发展,关键在市场.如何扩大轿车市场,最便捷的办法是使轿车“飞人寻常百姓家”.所以,轿车工业同鼓励私人购买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他们再依据其必然的逻辑联系充分论证了“鼓励购买”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充分考虑了对方立论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即我国的公路交通的拥挤憎况,轿车的私人消费是否会是一种奢华的超前消费倾向),并对此一一作了周密合理的论述准备.由于北大队在立论中充分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来确立自己的论证体系,确保了该体系的严整周密,所以他们的立论在实践中既立得起,又防得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出其不意,“破”中求“立”
辩论,说到底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辩论的一方在立论时如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谋,在透彻地分析辩题的基础上,突破对方立论的防线,巧妙地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便能大大削弱对方的攻击力.如94长虹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南京大学队迎战吉林大学队,吉大队作为正方的立场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发挥个人专长.南大队作为反方其立论思路有很多,比如可以说“首要的标准是社会需要”,也可说“是收入丰厚”“是兴趣”等等,但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太平常而可能落人吉大队事先准备好的猛烈进攻中.你说“社会需要”,他讲择业是主观行为,“发挥个人专长”正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你说“收入丰厚”,他说:对方辩友在养育自己的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以一己私利为先,向人民讨价还价,多么让人痛心和失望!如此,南大队将难以招架.最后,南大队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复杂多样,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首要标准!并指出,没有证明大学生择业应当有一个统一的首要标准,就去强调这个首要标准是“发挥个人专长”,这无疑于在流沙上盖楼.此语一出,举座皆惊.由于南大队的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对方精心设计的立论,吉大队毫无准备,顿时乱了阵脚,以致在规范性发言中几乎未对此进行反驳.南大队在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勇气击破对方的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立论:大学生应以个人的自我完善和推动社会进步为择业方向.如此一来,南大队便很快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收到了十分明显的场上的效果.
另辟蹊径,李代桃僵
当辩论中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在立论过程中就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办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截然分开的.复旦大学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首先做了以下设想:如果让他们去辩正方的话,他们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后来在辩论时他们却抽到了反方的签,要阐述“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他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这样一来,他们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气力纠缠在他们提出的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李代桃僵”这一战术的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己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少下定义,多做描述
在立论(辩护)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即给概念下定义.可以说,下定义是明确我们的基本观点,澄清我们的基本立场的主要方法.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在辩论中热衷于给每一个概念都下明确的定义,很可能因此给对方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炮弹,而且,把辩题和概念交代得大清楚了,辩论中也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比如“温饱”这个概念,如果把它定义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无衣食之困”、那么对方马上就可以追问:“你的社会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指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也可以问:“你的‘大部分人’的含义是什么?是人口60%、70%还是80%?”对这些问题,如果你继续回答,就又可能会暴露出许多新问题,从而完全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因此,在解释概念时,既要说出什么,又必须隐藏什么,即采用描述的方法来搪塞.所谓“描述”,也就是不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只是从现象上对概念进行描述,甚至是同义反复的描述.如对“什么是温饱”的问题,复旦大学队是这样回答的:“温饱,就是饱食暖衣”.这个口答实际上是同义反复,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东西,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已清楚地阐释了这个概念,而对方又抓不住任何把柄实施攻击.这样,在后面的辩论过程中,当复旦大学队对“温饱”这一概念作出新的补充和说明时,他们就显得比较灵活、自由,不至于被对方抓住什么矛盾.
4.如何才能正确书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篇四
化学式的意义分为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质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1)表示这种物质(2)表示这种物质有哪几种元素组成。微观:(1)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目。量的意义:(1)表示这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表示这种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和质量比(3)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知道了意义后能根据具体的化学式说出意义。
(1)单质的化学式书写:
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即金属活动顺序表)如:铁(Fe)铜(Cu)等。
非金属单质:①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碳(C)硫(S)磷(P)等。只有碘单质要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即碘(I2)②液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如:溴(Br2)③气态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气(He)、氖气(Ne)等】以外其它都要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如:氢气(H2)氮气(N2)氧气(O2)等。
(2)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一排、二标、三交叉)
一排:排元素。正价元素前,负价元素后;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后;其它元素前,氧元素在后。二标:标化合价。三交叉:交叉化合价数字。原子个数是1时省略不写。
我自己总结出写化学式的方法:
① 告诉原子个数的排好元素,标上个数。即为化学式。如: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硫:SO2等
②化合价数字无公约数的,直接交叉化合价数字。即为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P2O5
③化合价数字有公约数的,约为最简再交叉化合价数字。即为化学式。如:N为+4,O为-2,化学式为:NO2
5.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 篇五
陈世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作为教学呢?我认为要做到到以下几点。
一、要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多观察、多动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及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以获得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新异”,在习以为常中去发现“特别”。教师还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活动过程,细心体验其中乐趣,随时记录自己观察、体验的结果。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写随笔、日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些瞬间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因此,要让学生用随笔、日记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天长日久,学生对进入视野的人或事就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进而激起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无米之炊”也就不存在了。
二、要注重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作有很多个接触点,有的课文更是典范。教师应慧眼识材,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做到仿中有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随时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会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产生语感,激发灵感,写起作文就会得心应手。
三、写作训练要逐步发展。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局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由句到段、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的要求。训练过程要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展。
四、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积极鼓励学生的作文。
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指出学生作文的得失,从而促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于高涨兴趣支配下的多读、多写。因此,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是写前指导,还是作文讲评,都要把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摆在首位。
在作文讲评中我发现,当学生的作文被老师表扬时便十分高兴和自豪。受到表扬的学生,作文总是越写越好。因而,我就紧紧抓住批改与讲评的机会大力表扬、多加鼓励,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得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
当然,对于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在鼓励表扬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他们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要从立意、结构、用词上多加指导,鼓励他们创新,向前发展迈进。而对于写得一般,但态度认真的同学,教师则要高举表扬鼓励这面大旗,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不论是其书写美观、引用恰当,或一两个细节写得较好,或者一句话写得不错。即使只是一个词用得好都应成为表扬的凭借。学生就从这点滴的表扬
中获得了信心,看到了希望,迈开了前进的脚步。
6.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情感的作文 篇六
一课堂内, 从文本中发现“情感之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学生在书本中会理解祖国的文明史, 从而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要使孩子更深入的融入生活, 就要让孩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 读懂书本中的道理, 体味课文中的真实情感, 让孩子体会到与书做朋友的乐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文本中的情感点, 可以挑选一些有历史、有文化背景的书籍, 让学生在典型的人物故事中体会到人性的善恶, 在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对比,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作文中写出独特的自我体验。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多想、多记, 把好的字句积累下来, 这不仅能累积基础知识, 而且还能为学生拓展丰富的写作素材。阅读就像盖房子, 只有把地基打牢了, 才能盖出更牢固的大厦。课外时间让学生去收集一些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经常性的总结积累, 学生就会积累很多写作的情感点。
二课堂外, 到生活中激活“情感之源”
现在中学生的学习模式大多是家庭和学校之间往来, 对于外界事物知之较少。他们每天只和父母、老师、同学和书本打交道, 放学后局限于个人很小的空间, 这样的生活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走出课堂, 到田野里、到池塘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大自然是个美妙多姿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可以用他们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抒发自我感悟: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风光, 草长莺飞的春天, 满池荷花的夏日, 硕果累累的秋季, 踏雪寻梅的寒冬。学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 就会有感而发, 激活他们的“情感之源”, 有利于在写作中更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三活动中, 在生活里感悟“情感之韵”
让学生养成随时记、随时写的习惯, 把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日记和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更真切地抒写每天所见小事、所听故事、内心体验。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他们产生写作的乐趣, 让他们在乐趣中寻找写作的情感。把生活带进课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课上讲述了自己在家做的一个手工模型, 一开始是茫然的, 经过细心的研究, 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把中间的步骤分析讲得就像现场在做的一样, 还画出了图,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上美术课。这样把生活中的琐事用作文的形式写出来, 以“记录生活中的琐事”每天一练,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情感之韵”。
生活环境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身边感兴趣的风俗文化作为题材去探索、研究。他们往往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的心理, 只有亲身经历了, 才能写出更真实的作文。如农忙时节, 学生在田地里帮父母收割的场景;节假日在家洗衣做饭, 割草喂家禽;根据不同季节农作物的不同, 刨地撒种……在晚上不忙的时候记述一天的经历, 写出所感所想所悟。这是学生自身的话题, 可以将内心真实的情感叙述出来, 这样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 而且把写作的范围也扩大到了最真实的场景中, 而不是虚拟的场景。
四社会里, 在热点中拨动“情感之弦”
发现社会中的热点让学生去探索, 可以让学生留意家长和邻居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可以从媒体中了解社会的聚焦热点。例如:可以让学生对我县的环境问题做一个小调查, 让他们提出环保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收集了相关的图片, 拍摄了不同地方污染的照片, 还做了一些关于环境卫生的数据资料, 经过悉心的指导, 就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会热点中拨动“情感之弦”。老师和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写作水平有限, 写的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 却忽视了孩子观察事物时最真最实在的感受。平时学生在家, 家长都不会让学生关注社会发生的一切, 怕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再者, 学生的生活两点一线, 生活圈子很小, 致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 知识面也很狭小。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关注社会, 多接收信息时代的创新知识, 让学生有更多的文笔去作文, 给他们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
7.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七
坐在考场,回想起那些日子,顷刻间,春暖花开。因为那些日子,我们一起走过……
还记得吗?那段日子对于我来说,就是灰色的。
因为迷恋网络小说一个月,成绩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不用老师说,自己已经悔青了肠子。看着试卷上红红的“×”,一直被别人誉为神经粗线条、乐观派的我,这次再也笑不出来了,唉……我瘫坐在黑暗中,两眼无神、空洞,仿佛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我喃喃自语:“还来得及吗?只剩两周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要不,干脆破罐子破摔?”
“你这个懦弱的家伙!”你一声大喝,震得我的耳朵嗡嗡作响,“收起你刚才的念头,一点点都不许剩下!我要告诉你,挫折是黎明前的黑暗。再加把劲,成功就要来了!”“会吗?”“怎么不会?你这么多年的书读到哪里去了?”
我猛地坐正了身体,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过努力,怎能轻言放弃?于是,我们一起努力,我又重新变得自信了……
还记得吗?中考前那段火热的日子。
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进教室就开始念经似的讲起来。因为内容多,所以老师讲得很快,我们连眨眼的工夫都没有。老师的念经声慢慢变成了“催眠曲”,教室静了下来。我扭头一看,后面的大部分“难兄难弟”已经“倒下”了。我也努力地想提起精神来,但只觉得头一个劲地往下沉,怎么也抬不起来,似有千斤重。老师在讲台上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上眼皮和下眼皮强大的吸引力最终让它们粘到了一起……
“啪!”响亮的一声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所有人的目光都循声聚集到你的身上。同学们先是瞠目结舌,紧接着,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只见你歪歪斜斜地站在座位上,举起右手,对着自己的脸“啪啪”来了两个耳光。这个滑稽的动作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睡意全消,瞬间焕发出新的精神,教室里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
8.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八
“让真实的作文在学生心田安营扎寨”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回顾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很不够。在以往的作文指导和作文的评判中,我往往注重文章选材,中心的提炼,谋篇布局,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上的体检。为此,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于强调中心的挖掘;
二、过于强调作文的模式,把学生的思维都框住了,因此很难见到个性化极强的好文章;
三、过于强调应试作文,缺少了作文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学生的作文缺少了生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出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专门向学生大讲作文技法,而且要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新课程改革后的作文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理念。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带领学生多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健康的人格。
作文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应是让学生爱作文,会作文。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的重要人生需要。作文应是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写。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在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深刻反思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课改的实践经验使笔者深深认识到: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就能开放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在习作中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写出个性鲜明突出、感情自然真挚的习作来。
一、诱导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最近听了金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觉得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确实值得借鉴。金老师这堂作文课的内容是写《妈妈》,题目不见得有多新颖。可是,金老师在一开始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妈妈出差好多天了,今天要回家了,你想妈妈吗?请你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叫一声“妈妈”,学生的情感马上就激发出来了。在引导写作的过程中,金老师又让学生说一说妈妈最喜欢的事,你最喜欢妈妈的地方,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自己的妈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许多的材料,没有因为是写作文而觉得上课枯燥乏味。最后,学生笔下的妈妈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爱。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
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三、鼓励学生写随笔、写读后感、写生活体验。
鼓励他们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言语便是雨季心情,青春乐章;便是梦想独自,书生意气。写作便是发展思维,关心心灵;便是汇聚激情,歌舞生命。于是,随笔写作成了学生们抒发思想感情、思考社会人生、表现个性风采的必然方式。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写心里话,写青春萌生的情思,写自己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随笔写作能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以“我笔写我心”的痛快。因为随笔写作紧密地联系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因此随笔教学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内驱力。在充满热情的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发展了思维,美化了心灵,丰富了生命,同时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知不觉,愉快顺利地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同时也给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它使写作成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态度对习作的影响,突出强调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珍视”一词用得很恰当,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珍视”一词也向我们暗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是充满灵性的,不多见的,有可能一闪即逝。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可贵的瞬间,并加以鼓励引导,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要在心理上“屈就”学生,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甚至把自己当作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感受生活。在写作《父(母)亲》,我给学生两用时间,让学生去采访父母、亲戚、邻居,观察爸爸(妈妈)上班(或劳动)时的情形,以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自然有话可说,自然情深意切。所以我们应该开放学生的习作时空,让他们去感知整个世界,在自由的时空里捕捉作文的生命活力。
在习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以放大、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不足要婉转指出,并加上安慰鼓励的话语,这样学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写作的热情也会更高。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
当代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有3个仓库: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
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收集人民的语言的仓库。”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夯实基础,健康起步的活动。“启迪孩子们为文的细切眼光,引导他们树立真实、诚恳、朴素的作风”,应该是尤其重要的教学内容。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她能启迪心智,抑郁狭隘、匡扶正义、破除陈旧、歌颂情义、鞭笞邪恶,能让读者发自由内心的流泪、拍案、扼腕、气定、惊叹、跃动,能使人公正、严格、开阔、善良、执著,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从头到脚的沐浴。
课外阅读对写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在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的。在“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一定的作文训练体系,设置作文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写作意向、作文范围、作文命题方式、作文要求等,设计安排教学过程。按照本次作文训练目标和作文需要,让学生准备指导作文所必需的阅读文本。其次,就是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提出作文目标、作文要求和作文范围、作文训练方式等,要求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指导阅读文本“,并提出一定的阅读目标、阅读要求和相应的参考阅读建议,以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充分发挥对写作的导引作用。最后就是学生围绕本次作文,以按作文要求完成本次作文为目标展开阅读。在阅读中凭借阅读文本的“指导”和启示及提供的“帮助”积极构思自己的作文。“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和阅读个性,从而确保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阅读便于学生写作中出现较强的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避免了写作千篇一律的空洞虚假的“八股文”,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了学生作文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维的习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写作视点的选择余地更大,更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扬长避短。
9.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九
一、贴近生活, 挖掘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作文的第一源泉, 离开了生活这一肥沃土壤的作文, 必然空洞无物。乡村的孩子具有天然优势, 他们长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青山绿水, 朝霞夕阳, 梯田楼角, 鸟语花香, 面对秀丽的景色, 学生的头脑中会刻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 乡村的孩子也有许多趣味无穷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春天上山采花, 夏天下水摸鱼, 秋天进园摘果, 冬天入林捕鸟;还有砍柴割草, 喂猪放羊, 播种施肥, 打谷收豆, 这些饶有情趣的生活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些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生活, 也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受, 然后在头脑中汇集起来, 形成表象, 化作情感, 变为素材, 当学生提笔作文时, 就会如涓涓清泉汩汩而出。
二、感受生活, 积累素材
1. 收集农村语言
农村是语言的天堂, 许多大作家都善于从农村语言中汲取营养。例如, 赵树理、沈从文等就注重用富有农村特色的语言去表现农村生活。乡村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极具表现力, 指导农村小学生观察、收集周围人们的语言, 并学会运用, 可避免他们作文时语言枯燥无味的弊病。具体方法有: (1) 学习收集农村谚语,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立秋摘花椒, 白露打核桃, 霜降采柿子, 立冬打晚枣”, 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所特有的谚语。还有“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棉薅七遍棉上棉, 豆薅七遍圆又圆”“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等。农村谚语是广大群众千百年来对大自然观察总结的结果, 富有智慧和哲理。 (2) 学习体会农村语言, 观察乡村人家如何用简易平实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 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不断积累素材, 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通过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谚语和农村语言, 既能了解农事方面的科技知识, 又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一举多得。
2. 贴近农村生活
农村小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 但他们没有细细品味这些丰富的生活内容, 很少从中获得乐趣。教会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 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途径。例如, 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 什么时候插秧, 什么时候施肥, 什么时候收获等。又如, 春节前夕很多学生都打过糍粑,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打糍粑过程中, 看到了人们什么表情?听到了人们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这样下来, 学生作文一定会言之有物, 不至于空话连篇或无话可说, 在熟悉农村生活的同时, 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此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养殖业基地, 如家庭养鸡、养猪、养羊以及水产养殖基地等, 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3. 写出农村特色
许多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的教师所布置的作文脱离了生活实际, 常常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标题, 学生对要写的内容不熟悉、不了解, 尽管学生搜肠刮肚、费尽心机, 也难以交出令人满意的作文;也有的教师所布置的作文缺乏新意, 千篇一律, 老是《新学期的打算》《记一次有意义的大扫除》等, 学生写起来只好敷衍了事, 完成任务而已, 写作的兴趣无法真正被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只好进行“模仿秀”, 跟着老师的提纲, 填充老师布置的空, 编造着自己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 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没有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 抓住农村生活的特点, 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 苍白无力。再加上农村孩子知识面普遍不广, 生活接触面狭窄, 于是更加厌恶作文。因此, 教师要善于利用农村独特的优势,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农村生活, 写出富有农村生活气息、朴素真挚的好文章来。
三、观察生活, 勤写多练
1. 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必须对周围事物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是说话的前提, 是思维的基础, 没有细致的观察, 学生是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说清楚, 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 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接触社会, 亲近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 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 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 不断充实、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
2. 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途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要途径。农村小学生由于所处地域文化贫瘠, 相对而言, 他们从书本上面所获得的信息较少, 大多农村小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外阅读, 写作视野较为闭塞。因此,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 还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提供一定数量的阅读参考书目, 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通过阅读, 有效弥补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这一缺陷, 同时, 也为广大农村小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窗口。如引导学生阅读本土作家沈从文、彭学明、蔡测海的作品, 并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 注意强调学生勤写读书笔记, 随时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 同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 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学生的心理, 适时引导, 教会学生及时收集生活中随时迸发出来的灵感, 将丰富的农村语言运用到作文中, 日日观察, 天天动笔, 学生的联想就会丰富, 思路就会开阔, 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有的学生喜欢养花养草, 有的喜欢养一些小动物,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 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 把自己养花养草的心得、与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 这样, 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有童趣的日记便会跃然纸上, 年长日久, 作文时就不会再害怕没东西可写了, 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10.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十
抚松外国语学校
李翠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掌握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教会学生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学会写出新颖,独特的开头,增强作文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综合技巧,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及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掌握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学会写出新颖,独特的开头。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拨
1、景物描写
描写开头,它可以是场面描写,可以是景物描写,还可以是人物描写,好处在于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一般用于记叙文。注意:
1、所描绘的景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联系,切不可“风马牛不相及”。
2、协调好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要使景物描写游离于文章之外。举例:
例
1、秋风吹过,略有一些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地随风飘扬。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的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秋天的怀念》 例
2、快了,快了,随着客车徐徐驶进车站,我的心由不住欢快地跳了起来,爸爸和妈妈会不会在车站外等着我呢?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快放假的这几天,我在梦里总会回故乡,想念妈妈做的香喷喷的红烧肉,想念家门前爸爸和我栽下的那棵核桃树,更想念家里李子树上累累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黄澄澄的大李子。
《回家》
例
3、当大地抖落了一身的霜雪,当天空绽放出一缕的骄阳,当万物即将苏展开迷人的身姿,今年的春天也会依旧如期而来了。但我却为何心中有多了一丝痛楚,噢,我亲爱的姐姐,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来了!
《那年的春天》
例
4、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二)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传神)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心理描写(真切)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逆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心里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里活动。抓住老大臣衰朽的特点,写心里,多用悲叹的语气。“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生怕对自己不利,老大臣说假话。这些心里描写,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一段心里描写,很好地表达了当时不能理解父亲的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岁月的流逝,才真正懂得了父亲的爱。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本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费郎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心里活动,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3、动作描写(生动)
猴子剥花生最有意思,简直跟人没什么两样,也是两手拿着花生在嘴边轻轻一咬,咬破了外壳,而后在手里剥去壳,把花生仁托在手心,两只手掌并拢了搓一搓,搓去那层红色的仁衣,再举到嘴边呼地一吹。仁衣飞走了,白白胖胖的花生仁留在手心。
坐在最后排的大杨阳上课偷偷吃东西,只见他把脑袋尽可能低下去,把嘴巴伸进抽屉里,飞快地咬了一大口烧饼,然后紧抿了嘴巴咀嚼,两只耳朵被嘴角的肌肉牵扯着一动一动的,整个教室后面跟着飘散出一股芝麻的焦香。
提示:人物的某个动作同时可能伴有一定的神情。因此,在以动作描写为主的同时可穿插着写人物的神情。试着对以上片段进行改写。
4、妙用修辞法。
这也是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这种开头方法如明眸善睐,艳装浓抹。在开头运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或引用经典诗文、故事等,既生动形象,又富于文采。
例1:盛开的牡丹是美丽的,因为它雍容华贵;怒放的芙蓉是美丽的,因为它典雅脱俗;含苞待放月季也是美丽的,因为蕴含着期待和活力。可它们的美丽总会消逝,而惟有那善良的心灵之花才会永恒„„
例2:“秋风秋雨愁煞人!”又是一个飘雨的秋天!蒙蒙的雨伴着丝丝的凉风不断地袭上我的心头,我心如萧瑟的落叶黯然着找不到依靠,思绪也不由自主再度飘向爷爷家的小院„„
例
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三、练笔仿写: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升入初中,我们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在初中学习和生活的日子,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成长中我收获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
2、以“我身边的幸福”和“以书为友”为题目写两篇文章(开头)要求:①书写工整,有真情实感。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
11.小学生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 篇十一
一、审清题目
写考场作文,只有审清题目,写出的作文才会符合要求。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
如黑龙江省小学生作文质量测试题一:“选择10月1日以来的某一天,写一篇日记,记叙那一天的主要事情和自己的感受,文题自拟。”读罢此题,同学们不难看出:这道题要求以日记体的形式记一天的事;但并不是做到这一点就算成功地完成了此次习作,还要注意时间的限制(月1日以来),即不可以写年10月1日以前的.事。另外,要选择主要事情去写,不能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像记流水账似的全都记录下来,要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犯主次不分的毛病。此外,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而且感受必须真实,不要虚构浮夸。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切题、具体。
二、弄清作文的“附加条件”
作文的“附加条件”好似陪衬鲜花的绿叶,“附加条件”理解不透彻,文章写得再好,也会让人觉得这篇文章好像缺了点什么。写人、记事文章要如实地体现“附加条件”,而完成续写、扩写、改写、编故事等题材的文章,就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具体,这样,才会使所写的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如黑龙江省小学生作文质量测试题二:“任选两三种动物,编写一个故事,写清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同学们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故事编好,编完整。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行,可按如下步骤完成:
1、展开想象的翅膀,确定故事的中心。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动物一定很多,但要好好想一想,选哪些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写作素材才能使故事更有趣、更吸引人。编写一篇童话,写一个故事,和写其他的文章一样,都离不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你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或思想;
2、运用拟人手法,使故事生动、合理。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更具体、更有条理,还必须围绕已确定的中心去描写动物的思维、语言、行为和活动,也就是要把每个动物的活动情况详细写出,使动物人格化,但千万不能胡编乱造,编写的童话要合乎逻辑、合情合理,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三、浏览式修改
尽管考场作文写作时间有限,但成文后也要反复地多读几遍,检查是否有用得不合理的字词、不通顺的语句及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
总之,考场作文是对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检验,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得出色些,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同学们还应该去探索的途径。
12.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篇十二
摘要:以记叙描写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原委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体裁和题材都很广泛。要想写好人的外貌、行为等特征,关键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本文对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记叙文;人物;个性
Abstract: It is a narration of the main content in order to the whole story of narrating experience, the behavior or the thing which describe personages, types and subject matter it is very extensive. If you want to write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appearance, behavior of the good person, etc. , should write out personages’ individual character in key, this text discusses to this what time it is
Personal view.
Key words: narration; personages; individual character
以记叙描写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原委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体裁和题材都很广泛,包括散文、书信、日记、传记、游记、访问记、速写等。写人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关键要写出人的个性,现就此问题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1写好记叙文的总体要求
1.1记叙文要有具体性的特点
在写人、记事、写景时都要把写作对象写得真切、具体。写人的要使人物栩栩如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记事的要有具体的画面,让读者一读就知道其事件的完整性、生动性、故事性,有如临其境之感;写景的要有写作对象的真切性、画面感。
1.2叙述语句要生动
例如“有一银元掉在地上”这就不具体,于是改成“有一小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一圈掉在地上,叮叮当当响了一会儿”,就具体了。
1.3记叙文要有含蓄性
无论选材还是主题都要情节曲折,主题要脱俗,选材要有创新意识,材料即使是旧的也要赋予它新思维新角度新包装,语言要含蓄生动。例如在写人流泪时,作者就这样写道:“她吻了我一下,我觉得有一滴热乎乎的东西落在我脸上,一直向耳根流下来。”又如“酒瓶一到他手里就像滴水倒入沙漠中似的”。笔者就以人物作文为例谈谈怎样写活人物。
写人,是写记叙文的中心。事件、景物也是围绕人物来展开的,即使是专写景的文章,也是作者这个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怎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生动的人物。客观地说,世界上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特有的个性,正如歌德所说:“在一棵树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是如此,是有个性的,水浒梁山108人,个个都有特殊性、差异性。
2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
2.1从细节入手,发现人物个性
首先观察人物的细微特征,发现其人物个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其差异。体操王子李小双兄弟俩,一个活泼,一个沉稳,他们不仅性格上、连形象上也有差异点。广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点,主要表现在人物自身的言谈举止、交友处世上。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受性格支配的。即使是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作出的反应就不同,处理方法也就不同了。比如同是在大风中吸烟划火柴这件事,性情暴躁的人会骂一句,并将火柴梗踩在脚下;而另一性情怯懦的人会叹一口气说:“真倒霉!”。同是喝酒,有的是踱进店里慢慢坐下喝;有的自斟自饮;有的欣赏似的、陶醉似的一饮而尽;有的一小滴一小滴地品尝式地喝;有的是边皱眉边喝;有的是边喝边划拳;有的边喝酒,边摇头……真是形形色色。因此留心人物的细微差异,就能发现人物的个性。 2.2质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逐步探根究底,是写好写活人物的有效方法
每一个人物,包括人物的每一个纽扣,每一根发丝都要清晰地区别开来。正如著名作家老舍曾举例说:“……如下巴光和脚肿,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一句便够,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跳出来,而永存于读者的记忆中。”那人物个性也就鲜明了。如果写“运动员5号跳高,跑上前,嚓的一声,跳了过去”。这句话就缺乏个性。可以自问:跳高怎样跳?跳高时甲的神态与乙的神态、心理等如何?“嚓”的一声是怎样“嚓”的?像什么?“跳过去”的形态、情态是怎样的?……经过这一质疑,作者写出:“只见5号运动员目光凝视前方,嘴唇紧闭,脸上显现出既紧张、又充满信心的神情,试跳几下,量了量起跳步距,弯了弯腰,伸了伸臂膀、舒了口气,尽量平衡自己的心情,便飞步奔向跳竿腾空而起,嚓的一声,像小鸟一样飞过了高高的跳竿,稳稳地翻坐在垫子上,露出愉快的表情。”
2.3运用对比法表现人物的个性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愤世嫉俗、时怀忧伤的个性和薛宝钗装愚守拙、圆滑阴柔的个性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晴雯的风流灵巧、泼辣耿直的个性,与袭人的貌似忠厚、心藏奸诈的性格都在对比中愈现鲜明。《故乡》中的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胡屠户自身前后性格的对比,都是突出了人物鲜活的个性的成功范例。因此,运用对比法,把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能找出共性中的个性。
2.4适当的艺术加工,突出人物个性
鲁迅先生说:“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文学家可以把3个妇女形象集中在一个“吴琼花”身上,学生作文也可以进行适当联想揉合。必要的虚构是丰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作者高度驾驭想象思维的表现。让学生塑造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似曾相识的新人物,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熟悉的材料联想出不熟悉的情节,就是运用联想思维进行虚构,使之情节丰满自然,具有个性。《热爱生命》这一类征文,有的学生就虚构了二哥在越南战场上牺牲前给妈妈、小妹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但是更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爱。为了祖国和人民的生命,他们甘愿血洒在这边关疆场。这是生活中的常事,谁能说不是事实呢?又有谁能说她真有一位二哥牺牲了呢?经过这一虚构,人物个性就鲜明了。
根据众多的材料进行杂揉,虚构出精彩的细节,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写人的作文,最忌讳写成流水帐。人生漫长,材料极多,面对人物经历的许多事件要进行认真筛选,筛出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然后进行必要的虚构,充实人物的个性细节,就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分马》中孙老头从马上摔下来,将鞭子举得高高的,又轻轻的放下的细节,鲜明的表现出了老孙头的个性。《红楼梦》中的四十四回刘姥姥进贾府,贾府众小姐丫环的笑,这一细节,把每个人物的个性以及每个人在贾府的地位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根据生活的原型进行适当的虚构,突出人物个性,正如巴金谈人物淑英和慧时说:“这两个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我也并非完全无中生有,凭空创造,我从我的姐姐妹妹和表妹妹的身上看到过他们的影子,我东拼西凑地把影子改变成活人。”
13.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个性 篇十三
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中学
王妍
优秀的学生作文,应该是有个性的,能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似乎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选材平淡无奇,布局四平八稳,表达人云亦云,作文个性化严重缺失。怎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我认为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以新颖的选材突出个性。
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够,观察往往流于表层,无法发现新颖的材料。其实,新颖的材料往往就存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有时只要我们变换一下角度,或抓住某一点不同之处言他人所不言,道别人所未道,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有一篇题目为《尴尬》的文章,写的是一个再平淡不过的题材——乘车。但文章围绕小伙子能否给老奶奶让座一事,做了一番精细的铺垫。当老奶奶昏昏欲倒,“我”请小伙子让座时,读者恐怕也会从心底对这位小伙子的无动于衷感到愤怒,而接下来老奶奶的一句话却是语惊四座——“喂,你拉他干啥,我的孙子你管得着吗?……”文章至此有奇峰突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思维空间。该文写出了新意,写出了个性。
个性化材料来源于精细的观察,有时还需借助想象或联想。有时候,一件事情孤立地看似乎没什么意思,但与其他事情一联系,就平添了无限韵味。
二、以新奇的布局彰显个性
布局指的是文章的整体安排。既有记叙的顺序、人称的运用、情节的过渡和照应、埋伏笔、释疑等的设计,又包括了文章表现体式的选择,作文中比较新奇别致的“包装”方法有:
1、小标题式
在一篇文章中,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有两种妙处:首先,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赏心悦目;其次,简洁的小标题,能让读者迅速看清文章要领。此类文章能充分彰显作者的语文功底和写作个性,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2、题记式
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富有意蕴的话,或展示主题内容,或阐述写作缘由,谓之题记。这种方法,能让人一下子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3、书信体式
有些文章,为了调动读者情绪,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常采用书信体式,如《,我想对您说》《心声》等。使用书信体,如话家常,又似促膝谈心,给人以亲切感,所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日记体式
有些命题需要表明事件发生在某段时间,或需要记叙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时,可采用日记体式,如《寒假见闻》等。运用此种形式,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似在与人共同观赏一组组生活画面,具有极强的生活真实感。除上述形式,还有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
三、以鲜活的表达挥洒个性。
有些同学的作文常常通篇都是呆板单一的叙述,缺乏感染力,这就是表达方面的问题。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但在写作中,应结合其他表达方式。比如,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叙写时,要用到人物描写;对人物活动的背景、场所进行描绘时,要用到环境描写;要阐述事件的性质,或谈到人物活动的影响时,必须使用议论;要歌颂人物,渲染氛围,表达感情,就要借景抒情。
记叙文的表达还包括语言运用技巧。文采要富于变化,或简明平易,或古典华丽;或含
蓄隽永,或通俗易懂;或庄重严肃,或幽默诙谐。《藤野先生》全文忆恩师、赞藤野,但对清朝留学生的“盘辫子”现象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文章亦庄亦谐,极具艺术魅力。还要注重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相间;尤其要注意词语的斟酌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在记叙文中准确地使用动词、形容词,妙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孔乙己》写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变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了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性格。
【学生如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推荐阅读: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英语教练11-08
如何成立一个好的大学生社团06-20
初中作文如何写出真实10-10
如何规范写出申请入团的08-29
如何写出高质量文章11-04
天津公务员考试如何才能打造申论作文亮点07-24
无工作经验毕业生如何写出优秀简历09-16
如何批改小学生作文08-18
学生如何自评作文09-05
小学生如何续写作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