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2024-06-16

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共13篇)

1.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一

凤凰中学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结

本学期,教导处围绕学校 “打造吉泰工业走廊上社会满意的优质教育品牌”作为行动纲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及教研室工作布置,以“有效教学”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聚焦课堂。现就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

1、加强管理,完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并且有具体分工。组

长:刘国珍(负责全面以及动员会召开)

副组长:刘卫平(负责培训、集体备课、反思、方案制定等工作)

杰(负责课题课改、信息技术、实验等工作)成员:戴日新(负责工作记载,文件的传达)

五位教研组长(负责落实本组相关工作以及抓好备课组)

2、学年初制定了学校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初步形成了校本培训、反思、以及同伴互助等研修模式,紧紧结合有效教学实验把校本研修推向深入。

3、每学期初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实验组制定并填写统一的计划表,作好学期工作安排。

4、学校建立健全多级教研网络,形成各学科包括实验组,个人校本研修、课改工作的考评制度。其中包括有效教学评估制度。

5、倡导做学习性教师,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此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和拟定了实施办法,抓好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尤其是二次备课,同时相应的教学反思(发言提纲)及“传帮带”等制度也跟上来。

6、校本研修工作是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比较看重的一项重要举措,无论在开学初还是在学期终,学校都开好动员会和总结会,并形成常规。

7、教工例会安排教师谈教育教学心得或学习体会,这很早我校就是这样做得,此事曾得到刘副局长称赞。另外我校还安排了隔周周二晚自习开展教研组活动,其中进行校本培训和谈教学心得体会,中心发言的教师还要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教导处。

8、各项教研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学校看教导处,教导处抓各教研组,各教研组督促检查备课组。各项工作落实都得在各自的记录本上反映,以便查验。

9、积极申报课题,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我们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课题研究,现有一个市级课题和一个县级课题已立项并在研究当中。

10、积极派教师参加县、市、省教研室举办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及培训,回校有传达或示范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教导处。另外学校自行组织8名教师到江南杜郎口九江宁达中学听课学习。

11、教导处对教研组(备课组)、实验组的平时校本研修、课改工作层层有督导检查通报,教师校本研修档案归并在教师成长记录袋。

12、学期未,分层对应考评各业务组并评价教师的工作。

13、教师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尤其注重启发式教学,努力开展向“后六”中学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第二轮课改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了积极倡导有效教学,并且申报成功为首批有效教学试点学校,具体表现在课堂上采用了“30105”工程,教室开辟了教学目标栏和每学科“二次练习本”。同时我们把有效移植“洋思中学”和“杜郎口”教育教学经验作为有效教学突破口和校本研修工作重心。本学期曾局长来我校调研有效教学工作,对我们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

14、教师参加优质课赛及课件等评比获奖情况:省级奖七人次市级14人次县级奖好几十

15、做到每考必反思,教师上交的反思必评奖。校本培训仍能沿袭原先好的做法在教研组会和教工例会上安排中心发言。本学组织了大多数教师到外校和外县听课学习,分别到了固江中学、梅塘中学、永阳中学、和泰和县石山中学。

二、课堂教学改革

在提升教学质量年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努力搞好有效教学实验工作,为此确立了“自主合作、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新思想,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理念,全面推行“30105工程”,注重有效教学目标展示和有效练习中的“二次练习”,向精细化管理目标不断努力。我校在上学期基础之上,本学期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1、继续搞好有效教学动员和宣传工作,努力形成课改氛围。本学期开学初在校园内悬挂了两副课改宣传标语,搞了有关我校提升教学质量及有效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六幅喷绘宣传画,使全校师生知晓课改并知道自己已经投入到其工作中去。

2、根据学科特点,形成各自的符合本学科的导学教案纸,规范有效备课流程,从而强化了教师有效备课意识。

3、继续抓了有效教学当中“有效目标”和“有效练习”。以查课堂与二次练习本,看教师落实的情况。

4、我校有效教学实验教师依据《凤凰中学有效教学评估细则》进行了自评,学校有效教学实验领导小组在教师的自评基础之上,进行了复评。

5、本学期注重有效课堂试验,为此我们把研讨课分成三种课:移植课、观摩课、示范课,递进发展,我校为开展有效教学课堂比赛,特制定《凤凰中学有效课堂教学评分表》,凡是有效教学实验教师都得参赛,这是我校课改重头戏。

6、修改并完善《凤凰中学教研教改工作奖惩制度》。

凤凰中学

2010.6.26

2.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二

为积极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打造“三名”工程,提高全区教育质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在学习山西太古、山东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名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开展“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春季启动构建高效课堂建设工作,贵在交流经验,重在寻找差距,意在准确定位,旨在反思提高。在此,课题组以“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创新模式”为研究专题,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开展以“教学型、研究型、学习型”为主的三种类型的现代校本教研模式,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

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教学型教研。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该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研究、课例研究(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案例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听课、评课。

二是研究型教研。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与教学型教研相比,研究型教研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

三是学习型教研。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去掌握一些理论术语和时髦名词,而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论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二、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促进观念解放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不冲破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革故鼎新。为此,2013年2月18日至19日,教体局“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专题培训会,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高万祥、张四保、李炳亭作专题讲座。2月20日,召开由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学区校长、教研员参加的全区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暨分析通报会,会上对六模块“3+x”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确定“公园路中学、交通路中学、大城小学、东关小学、西巩驿中心小学、内官营中心小学”6所学校为“区级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基地”。

2.制订方案,确定目标,明确工作思路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区教育教学实际,我们制定了《全区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确立了“先行试点,由点到面,骨干带动,有效辐射,城乡互动,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提出利用2~3年时间,积极探索和实践“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学策略、方法和措施,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普遍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校本研修,课题跟进,找准工作重点

为了积极有效地进行跟进培训,教体局组织编写了《走进高效课堂——和高效课堂建设者对话》的校本培训教材,使广大校长、教师走出逆反心理和无意识的朦胧状态,获得系统的理论支撑、经验分享和实践智慧。为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性与互动性优势,创设浓郁的网上教研氛围,为全区广大教师搭建高效课堂背景下沟通对话、互动交流的教研平台。

5月份,继安定教育信息网之后开通了高效课堂论坛,分学科、分类别地设立了高效课堂研讨区、安定教育社区、论坛管理区等三大版块共41个栏目,论坛主题丰富,交流渠道畅通。区教研室通过论坛,引领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教师参与高效课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还编印了《高效课堂工作简报》,设立了教育新视点、工作新体验、研究新成果、管理新突破、建设新动态等板块,以达到发现典型、推广经验的目的。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教体局成立了课题评审鉴定委员会,今年共推荐上报了省、市级课题168项,创历史新高,并且,由局班子成员主持,教研室全体人员参与的三项课题被确立为省级课题,这也有力地推进了高效课堂的建设。

4.强力推进,突显特色,促进均衡发展

在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局班子成员和教研室人员及时进学校、进课堂,现场听课,督查指导,与教师座谈,让教师找准高效课堂的关键点,探寻学生学习的最佳点。和校长交流,帮助学校领导解除思想顾虑,破除“怀疑论”、“担心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搞建设,鼓励校长全身心投入到高效课堂创建工作之中。

巉口学区提出的高效课堂“四轮驱动”、“五子登科”渐进式建设思路,为破解课堂教学难题,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通路中学实行校委会、年级、学科和班级四级管理体制,并制定五项制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教案、学案双案并举,打造常态高效课堂。内官营中学采取“立字当头、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有立有破”的策略,通过“五个一”助推“三变化”,实现“一体两翼”共同推进提高。

总之,校本教研就是立足学校实际,针对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对其他学校的学习,结合我区的实际,安定区大胆创新,找准工作重点,迎着课改的春风,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3.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三

今天晚上6:00,学校集中镇上78位教师召开周前会议,会后6:57开展了校本培训活动。活动由10位自愿报名参加讲座的教师和2位现场抽签决定的教师一共12人作了发言,主题为“高效课堂之我见”。

12位教师一共用时90分钟,人均用时7.5分,与预设的每人5---10分钟精确吻合,此为“高效”之一;

10位自主报名的教师分别从学科、课堂、预习和引导等维度阐述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见解,内容充盈、条理清晰,全方位多角度透视个人观点,关键前提是自主报名,踊跃参与,积极上进,此为“高效”之二;

2位现场抽取的教师,在稍作准备后旁征博引、紧扣主题、平实朴素,丝毫不逊色。如果先前没有用心准备,足见学校教师的素质之高;如果在事前精心预设、潜心挖掘,那就达到了此次抽签的最大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此为“高效”之三。

12位教师发言结束后,我为各位作了面上与点上的简单点评。1号柯叶芳,用时13分钟,概括为“细致”,听她讲,真感觉她是老师,我是学生;2号李菲菲,用时8分钟,概括为“缠绵”,听她讲,像是在欣赏配乐诗朗诵,陶醉其中;3号李靖靖,用时5分钟,感觉没见过这么“清纯”的小姑娘晚上怎么冒出来了;4号李晓静,用时7分钟,风格“清晰”,有“讲”的潜质;5号罗琼,用时5分钟,虽然时间不是特别长,但这个“娃娃”“不一样”,特别是其中“如何在热闹中有序”是我感觉一直无法突破的纠结,除了幻灯片中有一张红字与蓝底之间有些不和谐之外,其它无可挑剔;6号万亚萍,用时8分钟,早就听潘朝来老师说过她是一个很能干的老师,一直没有机会见识,今天终于耳听为实,“豪迈、大气”,肯定是一把好手,其中观点“亲其师则信其道”颇有感受;7号张奕敏,用时4分钟,晚上用时最少的一位,感觉刚开始怎么就要结束了她是我同班的英语老师,我“看热闹”式地听过她两节课,是我在xx小学听过最多课的一位(其它都只有一节),课堂把控精准,肢体无声语言表现丰富且效果极佳。晚上的评价怎一个“快”字了得,首先打她这儿开始站着讲,其次如入无人之境,语言犀利快捷,此时应该只有我和你,没有他了才对,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效”真经吗?8号郑红,用时7分钟,特别之处在于将品社课与习作联系一起,让我“耳目一新”,原来高效应该包含合作共赢之高,可有一石二鸟之效;9号郑巧巧,用时9分钟,对她的感触源于她的“读书”与“分享”,这个可以有,但现在这个还真没有。而且她的课件很多地方做了超链接,其中一张还将那书的封面找来做成了模版,足见是个用心之人,就像那书名“让学生爱上课堂”,我想这个一定有;10号祝春花,用时6分钟,“实在”的一位老师,关注先学后教,试水“预习”之道,讲明确将及时,讲可操作和合作。是啊!哪有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美事,那不成了大跃进。要想课堂高效,我们是要做点什么的,或者叫只有教师增负才能换来课堂的高效,物理界永远信奉能量守恒定律;11号朱微微,用时8分钟,是现场抽定的,开场逗你玩,幽默开朗,切入正题风风火火,引用案例有血有肉,原来这是她曾经一个课题相关的信息,更加让我坚定了这句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12号王莉,用时6分钟,也是现场抽定的,但她讲的津津有味,信手拈来,讲练习设计、将评价方法,我想说实在的,没有台下十年功哪有台上十分钟。

4.校本研修小结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学校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大胆进行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教研组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1、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开拓、发展、务实”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有效使用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2、积极推进“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支持平台的研究性、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加快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关系。本学期教研组将重点着手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再单纯为学信息技术而学习,而是通过完成某一目标

任务后自然而然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从而转变以信息技术知识和课程内容为目标的教学,使教育重心转移到知识学习支持平台方面。

3、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充分开展计算机特长教育,使我乡每个年级都有使用计算机的高手,在今后的各种计算机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提高我乡各校的知名度。

4、努力创造学习氛围,继续通过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落实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工作中,提高业务素质。

三、工作要点:

1、紧抓课堂质量、做好新老帮教

我们教研组都是专业教师,有1名新教师,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组织组内人员进行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本组教师任教的基本技能。要求本组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后要及时进行研讨,根据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地位、目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简要的知识点分析、课后总结和贯彻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配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切实发掘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推广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

5.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五

何谓“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活跃,40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响应学校打造高效课堂号召所做的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我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助,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以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这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1、科学分组。这学期开学,我把学生按好中差相结合,3人一小组,前后两排6人一大组,每一小组中间一人,成绩优秀的担任组长,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简单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确定的同一大组内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再请教老师共同解决,课堂灵活安排大小组的活动。

2、加强小组管理。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集体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有效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2、及时性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提供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表达交流的习惯。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投入新课,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善于倾听的习惯。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动手实践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如《多姿多彩的图形》章节,一定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规律,从而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1、讨论自学。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课一开始就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告诉他们,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而且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如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两两组合式、接力循环式、自由发言式、分工合作式。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智慧。

2、测试竞赛。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声像直观、省时间大容量的特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教学,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自愿地去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6.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六

激發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学校领导要发挥好领头羊作用,身体力行地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深入开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二是实施主题教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策略,创设研修载体,举办研修活动,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三是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形成提供专业支撑。四是建立科学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科学利用教师的校本研修成果,以此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五是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一、校长要亲自挂帅,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做校本研修的先锋队。

学校领导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形成的基础性工程。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来源于教师观念和情感。校长和班子成员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能给教师专业发展指引方向,它既是一种领导力与带动力,也是一种感召力与同化力,能促进为师者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情感由衷地向校本研修方向转化,萌生出投身校本研修活动的动机和内驱力,进而衍生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是学校领导的神圣职责。校领导引导的校本研修工作能促进他们与教师间的融合,增进专业情感,激励教师们自觉地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取长补短,互勉共进,把校本研修活动由被动实施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离不开校领导的专业引领,校长和班子成员必须做专业人,不抛弃三尺讲台,做甩手当家,必须带着教科研课题,用实践和行动去影响、感染和带动教师,丰富和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学校要赋予校本研修工作以管理内涵,让其分担部分管理任务,借助专业管理化解管理矛盾,破解管理难题,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形成助力。

二、实施主题教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策略,创设研修载体,举办研修活动,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学校要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并推进校本研修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认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达成校本研修共识。其次,学校要设立教科研一级课题,学科组围绕学校大课题确立二级课题,然后,组织教师设立研修子课题。课题研究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路线图、指挥棒和有效载体,并把研修任务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也把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智慧及情感凝聚到课题研究上,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校本研修把教师们捆绑到一起,促进了彼此学习交流,共同反思研讨,带头创新实践,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专业情感与研修氛围。另外,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科学方法与素材,都是教师们所喜闻乐见的,极容易被教师接受和运用,这种做法降低了教科研门槛,有助于破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激活教师们的求知欲和正面情绪,助推教师实现自主性发展。

三、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形成提供专业支撑。

培训工作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快速路。培训工作必须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前提,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要成立培训组织机构,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师带徒”等多种方式,把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个人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岗位实践结合起来,给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供尽可能大的可选择空间。学校可实施引领式、激励式等积极的培训模式,让教师能静下心来,投入进去,涵养教师的参培兴趣。校本研修是最接地气的师培方式之一,它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揉和到一起,把个人反思与同伴互助揉和到一起,把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揉和到一起,把培训变成了教师在学中思,在思中做,在做中学的循环过程,实现了教师在学、思、做等方面的融合与交替中成长,促进了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

要搭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平台。研修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操练与验证场所。在研修平台上,教师既可以练出校本研修工作的信心、勇气与本领,也可以激发出教师们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与动力,比如,学校搭建教学基本功训练平台,就能引导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基本功训练当中去,以此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利用教师的校本研修成果,以此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校本研修成果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教师尊严的重要支撑与价值体现。利用校本研修成果中的杠杆功能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把教师校本研修成果作为教师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利益上的获得感和价值上的被认同感能刺激教师自觉投身于校本研修活动,转化为达成专业目标的力量和行动,以此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学校要营造尊重校本研修成果的风气,积极创造条件,推广校本研修成果,树立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典型。学校要把校本研修成果与教师的切实利益捆绑到一起,引导教师走进自主研修的大门。当然,利益驱动模式只能作为一个手段,借助利益驱动效应引导教师由被动式校本研修向自主性校本研修转变,达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目的。

五、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支持,保护和张扬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制度的功效很多,如约束、激励、规范和保障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校本研修制度,强化落实,规范教师的校本研修行为,巩固和发展教师校本研修的自主性,保障校本研修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7.初中英语个人校本研修小结 篇七

袁芳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个人研修情况做如下总结:

1、在业务方面: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5、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阅读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6、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8.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培训小结 篇八

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培训高度重视,部署开展校本研修,确保提升工程取得实效,以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让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上新的台阶。明白一节微课是否设计得好并实施教学效果好,要选择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不允许有文学、语言的知识性错误或者误导性描述,使它符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

使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巧妙化解教学的难点,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各种类型,盐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等,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诠释,保证知识点的重、难点顺利突破。

化学实验型微课,特别适用于时间比较长的实验探究。例如:肥皂的制取、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乙烯的催熟、海水提盐、海带中碘元素的测定等,都可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除了在课堂上播放分析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探究的设计思路,总结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为素材录制的微课,学生的参与度高,正误操作都会呈现,课堂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好。

9.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九

关键词:团队研修;课题研究;课堂研习

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在课堂教学中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效率问题。语文,我们的母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静静思索学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路,得出几点心得,与您共勉。

一、定位发展高度,开展团队研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教学最重要的依据,有很多指令性的要求需要一线教师执行和落实。特别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反复地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当他在一所学校工作了若干年之后,容易出现创新能力不足而停滞不前的现象。离开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就不可能发展,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本色,学校才能长久地保持活力。开展团队研修,帮助教师定位自身发展高度至关重要,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围绕“所教学科自身的学科素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教学理论水平,教师基本功”等方面,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目标,做一个在学习上永不满足的学习型教师。

1.读书学习,积淀底蕴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语文教材,一本极富情感、极富语言美的教材。任何照本宣科的做法,只能一步一步地抹杀孩子的语文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丝毫不起作用。但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教师必须经历“学习、实践、提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升”的专业历练。因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不只能着眼于“普通话、粉笔字、制作课件”等一般的基本功训练,而是要求教师多读书,甚至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百科全书式的素养,要求做到“广泛收集,熟读精思,沉潜其中,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教师们书读多了,文化底蕴厚实了,理论根基也就扎实了。而这一切最终也将落实到语文课堂上,师生的课堂也将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泽。

2.梯队研讨,构建网络

首先,学校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通过教育研讨去探寻自己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校本科研来解决,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致力于教研梯队的形成,构建四级教研网络,“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每星期一次的全校教师业务学习,内容比较宽泛,有专家讲座,有教育名家学习,有教师主题论坛,有教师学习心得交流。其次是教研组的学习。语文教研组每星期都有专属的研讨时间。规定的时间一到,教师们集中会场,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以年段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是学校办公室里独特的风景线,教师们常常为了一个教学见解的不统一而争得面红耳赤,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最后就是教师的个人研修了。“争论”后的个人研修有的放矢,受益匪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方法进行碰撞、比较,寻求最佳的解决策略,使校本教研成为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和个性成长的平台。

二、把握学习深度,推动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工作。随着语文教师学习的深入,素养的提升,探索教学更为有效,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形成特色,必须对课堂教学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推动课题研究是形成有效教学的一条途径。依托课题,组织教师把握学习深度,开展教科研活动是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1.加大课题研究力度

当前随着对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的加强,学校内各种课题研究层出不穷,但关于引发教师专业自觉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其实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需要的是专业的精神,投身于实践中,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即追求和谐教学,使发现和创造成为教师职业生存方式的重要内容。因此,结合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的层面上来探索构建和谐教与学的方略。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方兴未艾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参与《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和谐教学的实践研究》,参与课题组的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历练。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能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如捕捉课堂教学良机,以他们学习的起点、亮点、错点、疑点为资源加以研究,获取有效整合生成性资源的方式,促进课程资源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组合最优化和教学效益最大化。

2.推进校本课程研究

课程改革推进至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带来了许多启示。不能指望我们的学校明天就能旧貌换新颜,我们的课堂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我们的学生顷刻间就能拥有丰富的创造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学习新课程政策、认同新课程理念,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这些政策、理念转化为一系列实际行动。以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教师开发校本教材为主,努力形成办学的特色。根据学校文化,确立“诵读经典,健全人格”的课题。学校编印经典诵读校本读物,引导学生先从背诵《论语》入手,每天坚持给学生提供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背诵、采用师带读、生带读、学生互读、小组里交流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乐读爱读的兴趣。

三、立足教学效度,组织课堂研习

校本研修实效性体现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摒弃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立足课堂教学做真正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样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教师应立足教学实效,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课堂研习,指导学生发挥自身知识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1.提高备课水平

备课时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材、网络教育资源,在个人独立备课基础上,在年段备课组中进行合作研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预设时留足生成的空间,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和个人教学特色进行删补,形成课时计划。这样,做到了资源共享、个性凸显,提升了整体备课水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学科特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下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我个人认为,就是立足“三看”“四实”的要求。“三看”指的是:一看开课是否新颖,能否引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引发学生思维;二看教学过程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师与生、生与生、生与师的交流互动是否主动、积极、有效;三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得到转变。“四实”指的是:一是扎实的课,即有意义的课。自问:“为什么上这堂课?”“在知识、技能、方法、思维上给了学生什么?”二是充实的课,即有效率的课。追求量和质的统一。三是丰实的课,即有生成性的课。生成是在精心预设和互动状态下的探究与升华的过程,应使生成与预设和谐统一。四是平实的课,即常态下的课、真实自然的课。只要能立足“三看”“四实”,课堂教学水平肯定得到整体提高。

3.倡导个人反思

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同样得到了提升。在教学管理中会更加注重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及同伴的教学理念、教育行为,通过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语文教学道路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探索素质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课题。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携手同行。从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发现,立足校本研修,致力于构建新型有效课堂,超越简单的经验叙事和苍白的习俗认知,以新的视野、新的立场走进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王雷,张淑萍.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十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引领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师德教育和教学有效性两方面着手,通过集中培训,自培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与实效,全面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现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方式、评价的落实;学校行政人员深入各个教研、备课组,做到了辅导教师有的放矢,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二、抓住研修重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师德教育

学校围绕“践行我们的价值观,深化教师精神大讨论,构筑首善教育”这一主题,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以“育人育己、博学精艺、爱满西湖”为内涵的西湖教师精神,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西湖品牌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主要有三点:

1、深入开展教师职业操守教育,采用辅导讲座、讨论交流等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

2、积极开展向优秀教师、师德示范教师、“感动西湖十大园丁”等典型学习,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让教师们学习有标杆、赶超有方向。

3、结合实际确定师德承诺主要内容,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宣读师德承诺,向学校、学生和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并自觉接受校内外的监督和评议。围绕“今天我怎样当好教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开展大讨论活动。

学校党支部努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寻根”大讨论活动,发动党员教师与学生以文字形式展示西子湖教育工作者在当代背景下坚持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深入思考,明确责任和使命。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教育教学能力

1、努力探索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

继续抓好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进一步探索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讲目标、重过程、保质量,努力使教研组、备课组成为推动教学,提升师资水平的有效平台。

学校首先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在“以学定教”的研究背景下,明确研训主题,围绕研究主题开展活动,同时关注教研文化的建设,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不断提升校本研修有效性,并逐步打造学科教研特色;其次要求各组重视文本研读,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加强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认识,准确把握各年级段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再则要求各组加强策略研究,聚焦课堂,研究各年段学科教学基本习惯、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训练的要求和策略,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学年来,围绕“以学定教”的主题,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了“同伴互助”、“同课异质”、“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的职能,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执行力

一年中,我们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进行日常的教研组听课、说课和评课的工作。学校行政每周深入课堂进行随堂听课,并且围绕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各学科实实在在地分析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教研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在课堂教学策略上能够作进一步探索,及时梳理和提炼经验。

继续利用蹲点教研的形式,请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师开展学科专题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行动研究意识与课程执行能力。

聚焦课堂,学校积极搭设平台,开展了“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研究,继续组织开展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开展全校性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并邀请区学科教研员和外校资深教师来校观课、评课,拓宽教师的学习、提高的渠道,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

聚焦学科教学,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继续抓好教师练兵活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随笔、听课评课教学练兵活动,同时各教研组也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学科练兵,通过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练兵活动,本学期,先后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九莲、西子湖、天长三校联谊活动和怡合小学校际联谊活动等教学交流。

学校精心组织校本班主任工作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发言交流、案例撰写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以申报行为规范示范校为契机,组织班主任分析学生行规现状,进行行为训练与矫正,同时还请每位班主任老师认真撰写了行规教育的教案。五月,学校邀请了黄黎明老师为全体班主任作了《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精选了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一主题,从“摆正教育心态,积极主动的面对;了解家庭状况,做到有的放矢;积极探索规律,大担指导家教;开发家长资源,构成教育合力”等几方面论述了班主任工作当中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为全体教师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借签意义。

(三)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有机整合,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自觉的科研氛围。

寒假前期,学校召开了《让科研与教研相伴》主题会议,对第二学期的课题科研工作作了部署。为了进一步突显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科研工作,学校对校本研修考核细则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对科研进行了重点倾斜,科研工作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日益紧密起来。本学期安排了科研论文修改、评价的专题讲座,将全体教师的论文评选工作下放到每位教师,对本教研组的每篇参评论文进行评价、打分。

教师专业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那就是,教师不再被视为外在的、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更是一个参与甚至主动行动的研究者。这时的教师,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课堂发生的一切,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究课堂中的活动。

本学期,我们还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教材梳理、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实效。采用教师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内容以自己的课题研究以及学科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专著、教育教学刊物为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教学随笔。

学校还组织了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小班化教育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优秀论文、优秀案例内容须紧扣小班化教育主题,突显小班教育理念,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立意新颖,贴近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三、问题与思考

1、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思想比较严重,“终身学习”观念相对淡薄,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让教师不断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还需努力探索其方法和途径。

2、科研课题的参与面还是以行政为主,一线教师的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1.校本研修课堂笔记一 篇十一

形式:专题讲座

时间:2010年7月4日上午 题目:国学讲座 主讲人:王裕成

内容记录: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本指国家一级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云:“乐师掌国学之政。”《唐会要》中也说:“贞观五年以後,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今天我们所指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对当代社会仍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如何认识“国学”

“国学”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学”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国学”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 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时过境迁,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但同样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科学理性、一分为二永远是我们对待“国学”应有的立场与态度。

三、怎样弘扬“国学”

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与社会上也是说法多样、意见纷纭。我个人认为,在传承与弘扬“国学”方面,宜提倡“三纲九目”:第一,要强调“三个回归”,即回归文本,回归主流,回归核心。第二,要完成“三个沟通”,即沟通古今,沟通中外,沟通知行。第三,要实现“三个超越”,即超越文本,超越四部,超越国界。

当然,我们今天弘扬国学,应该有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尤其要做到两个“超越”: 第一,超越单纯的汉族畛域。第二,超越经史子集。

!现在我们提倡的“大国学”“新国学”,绝对不是要回到单纯的经史子集小小的范围里面,而是要在中西文化背景交融的理念下研究国学,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立场而非狭隘的汉族文化角度研究国学。我们还是要包容,当然,包容也不是没有主导,即在坚持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汲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原于传统又高于传统。

四、学“国学”的目的

国学宣言:“这是无数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为捍卫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发起的运动。”

复兴国学并不是要盲目地复古,而是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儒学提倡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鼓励人们积极处世,为社会做出贡献。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怀、古人倡导的诚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在现代文明社会都是应该提倡的。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振兴国学,是对华夏文明的一次重新梳理,是对传统典籍的一次重新认识。

国学,从来不是仰之弥高的图腾,振兴国学,就是要把国学请下神坛,学以致用。

国学复兴会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所有中国人注入一个灵魂,一个精神支柱。学国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修心,修四个层面的心:天地之心——就是天理、天道;民族之心——就是民族之魂;企业之心——就是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不应一天到晚只为了挣钱,而要使企业里所有人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幸福度都得到极大提高;个人之心——就是找到每个人的心灵,每个人的灵魂,只有安住自己的心,才能安身,才能立命,才不至于在空中游荡,没有着落。国学是教人怎么做人的,每个人都来学国学,都按“真、善、美”来做人,内在精神就会得到升华。个人之心安稳住了,都有了羞耻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社会当然就和谐了。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围绕“仁政”阐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使人民不断获得自新与进步。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实现这个根本目标,要经过八个方面的努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大学》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这八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能有所遗弃,也不能有所跨越?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之间的逻辑顺序。

12.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十二

——高二文综组“有效课堂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郑炳亮

一.活动目的:引导教师们转变观念,深化对有效课堂的认识,推进龙山教育教学工作的质的飞跃 二.会议主持人:郑炳亮

三.主要发言人:路娟 廖达向 余兴英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2011年12月18日飞龙楼五楼高三(5)班 五.活动安排:

(一).教师签到

时间:8:00

(二). 阅读《龙山之阳》(25期)。郑炳亮导读《校长寄语》。

时间:8:30-8:50

(三).郑炳亮做主题发言:《教学境界与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8:50-9:30

(四).余兴英发言:《如何上一节轻松愉快的课》时间:9:30-9:50

(五).路娟发言:《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9:50-10:20(休息10分钟)

(六).廖达向发言:《地理教学的“讲”与“不讲”》

时间:10:30-11:00

(七)观看视频:“有效课堂从哪里来”讲座视频

时间:11:00:-12:00 高二文综组“有效课堂校本研修”活动总结

郑炳亮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有效课堂”这个中心来展开,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都发了言,主要发言人有郑炳亮、廖达向、路娟和余兴英。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参加的老师纷纷表示收获巨大。现总结如下 一. 活动亮点

1.活动起点高,从林校《校长寄语》从发,给活动定了基调: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比做于细。只有把教学工作做细,才是有效。本次活动活动安排切合主题。

2.活动氛围热烈,参加人员热情高涨。本次活动全体参加老师都发了言,既有郑炳亮等人的主题发言,又有林兴乾等老师的精彩直白。活动进行过程恰好林校与省督学前来考察,省督学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得到了与会老师的热烈掌声。二.主要发言与观点 1.郑炳亮

(1)各位老师要认清形势,深化认识,推进教学质量的飞跃。汕尾陆丰两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给我们龙山带来了教育的春天。今后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会有很大程度的加大,对龙山的支持力度会加强。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以林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下,大家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我们一定能在龙山的大舞台求得自身的发展。(2)各位老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目前我们的教学跟外面比是相对落后的,改变是必须的。要学习袁校 的讲座《聚集课堂观察》,特别是在他的教学五境界理论。我们老师要力求在“上对”的境界之上寻求“上好”“上活”“上实”。把我们的课堂真正打造成为自己挥洒智慧、学生收获知识与能力、师生共同发展的具有创造性地舞台。教学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创造”。2.余兴英

(1)推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老师的胸怀要宽广一些。教师没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之间就会缺乏交流,我们之间就不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而我们教师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有水平与能力的差别,只有互相加强学习与交流,才能提高。

(2)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在大家上过的所有课中,有哪一节课是轻松愉悦的,有哪一节上过后学生是轻松的,有收获的,老师自己是轻松的。袁校讲过,我们很多的课堂,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学生痛苦的学习。这样的课堂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三.重要收获

(1)坚定教学信念,定心教学,把教学当作一项事业来做。(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在理论下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3)教学是一种创造。教学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活生生的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活动。

(4)努力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让自己教的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四.活动反思

13.构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小结 篇十三

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能有效突破时空局限,解决传统教训中的师资不足、经费紧张、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缓解教师继教学时普遍不足的问题。管理即服务。为有效推进“‘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工作,学校采取一系列策略,积极服务教师研修工作,营造浓厚的网络研修氛围。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由X校长为组长,X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主任和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订工作方案,分步骤、分层次有序推进和督查此项工作。

2、专题培训,明确要求

X副校长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回校后,制作专题PPT和文字资料,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对教师进行细节培训,重点明确培训的意义、基本的操作方法、流程和考核要求等,从技术上、操作上解决研修中的技术性困难。

3、从点切入,帮扶到位

针对学校老教师多,电脑技术较弱的现状,学校以办公室为单位,配备一名电脑技术强的老师全程指导、时时指导,以点带面,帮助组内教师一步步指导教师登录社区、完善信息、学会操作、了解任务,同时掌握得分技巧,有效完成作业。

4、建章立制,有效保障

制度是保障。我们制定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工作考核制度》,将学员的研修情况和教师本人的常规量化考核挂钩,将组长的管理情况与优秀教研组评比挂钩,促使校本研修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校本研修有序、规范地开展。

5、建立QQ群,加强沟通

为了营造研修氛围,加强彼此沟通,学校建立和完善研修主题的QQ群,经常性地公布阶段性任务、技术指导、心得体会等内容,帮助教师及时、动态了解各类信息,加快研修工作。

6、关键节点,友情督促

教师工作忙,难免有遗忘或松懈的时候。学校在网络研修四个阶段的开始点和结束点,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如教师例会、下发资料、QQ群、教研活动、打电话、亲自到教师办公室等,帮助教师明确研修任务和要求,督促教师反思、自查自身研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研修任务。

7、每周反馈,强化激励

除了及时反馈每期学情简报外,学校还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教师例会,通报每周学员和教研组的研修情况,表扬先进和亮点,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指导意见。

8、管好组长,提升质量

针对各阶段的集中性教研活动,学校在每个阶段都要召开会议,和组长一起,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因地制宜地制订每一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和要求,保障研修活动质量。同时,学校鼓励各教研组长组织老师们将线下开展的教研活动搬到网上进行。

9、深入群众,以身示范

学校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中的校级干部、主任,不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管理者的角色上,经常性地深入各教研组,在线上和线下,与老师亲切交流研修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亲自参与研讨,以身示范,带动教师参与。

我校学情基本数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12月25日,我校共有55人参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活动,参训率、研修率、合格率均达100%,有51人研修成绩为100分,优秀率为93%;组长7人均为100分;学校管理员也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使此次网络国培圆满结束。

上一篇:开发区发展白皮书下一篇:2016春运安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