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2024-08-20

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共8篇)

1.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篇一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为了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湖北省今年又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来分析他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炎帝神农首创农耕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

(一)农耕是伟大的历史变革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有许多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的记载,摘录几段如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

相应的条件下,农耕才能成为可能。这些条件主要有生产工具、居住条件、储藏条件等。这种对农耕条件的需求,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居所条件的改善和储藏器皿的发明。炎帝神农在发明农耕的同时,也创造和改善了相应农耕生产条件。

1、首创耒耜等农耕生产工具。从采集狩猎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两者劳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后者比前者远为复杂细致。采集狩猎生产只需要简单的收割、打击、射杀(弓箭)等工具。而农耕生产从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灌溉、到收获、储藏等有一系列的工序,没有相应的工具,生产就无法进行。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过,“非器田不成”。炎帝神农适应这种生产客观的要求,发明耒耜,《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和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当时从事农耕生产最主要的工具。从当时的水平来看,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

2、建造定居住所。在神农发明农耕以前,人们靠采集渔猎为生,经常流徙不定,只能“缘水而居”(《列子〃汤问》)、“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极不适应农耕生产的要求。种植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定居守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建造人工居所,摆脱依赖天然洞穴居住的被动局面。所以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是密

影响农耕生产的发展。相传神农为了解除人类生存受到的威胁,更好地发展农耕生产,深入山野,辩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从而发明用中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世本〃作》说:“神农和药济人。”《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就夭伤之命……。”《史记〃三皇本纪》也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些说明,自神农开始,古代才有中医中药,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也正因为如此,秦汉之际成书的第一部药物学典才名之曰《神农本草经》。

(三)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晚期,在当时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氏族集团。根据各种记载和传说,大致可以认定上古中华民族就是由这三大氏族集团融合而成的。炎黄集团中,黄帝由于战胜了炎帝神农族、东夷九黎族(以蚩尤为首),成为氏族部落联盟的盟主,成为最先统一中原地区的领导者,以后又战胜三苗族,加速了三大氏族集团的融合。黄帝就自然的被推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而炎帝神农族由于较早地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人口得到迅速的增长,地盘不断扩大,在三大集团中占据有利地位。即使在今天,我们从历史遗迹,依然可以看到炎帝神农活动广阔的范围。如陕西宝鸡渭河流域一带是炎帝神农最早农耕种粟

(四)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推断,神农的时代,大体上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时是氏族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不属于文明社会。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中华大地上逐步地出现一些文明因素、出现一些文明地点和文明核心地区,这正是文明起始阶段的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炎帝神农发明农耕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文明社会的诞生打下了物质基础。神农时代,我国的农耕文化,已逐步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当时驯化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有芋、粟、稻、黍、油菜、小麦、大麦、高粱、稷、葫芦、白菜(或)芥菜、麻、花生、芝麻、甜瓜、蚕豆、莲子、菱角等,从种类上分,已栽培成功了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蔬菜作物。

驯化饲养的主要动物有猪、狗、羊、牛、马、鸡、驴、鸭、蚕等,除了食用、役用外,还建立了原始的蚕丝业。中植业和饲养业并存,互相促进,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从而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农产品的增加、手工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剩余产品的增长,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文字的创造、文化科学的兴起和国家政权的形成。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文明

生了原始的歌舞和乐器,还有装饰文化、集市文化、茶文化等等,传说这些都与神农有关,是神农对原始精神文化的贡献。

另一方面,神农及其族人,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一代代地传承,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总结经验,改造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些思想有的后来成为道家思想的源头,有的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思想的源头。炎帝神农在制耒耜、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驯畜禽、养动物等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后来都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遗产。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一)原始农耕的发展

农业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使用木石农具)、传统农业(使用金属农具)、现代农业(使用现代化农具)三种历史形态。自炎帝神农发明农耕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后,原始农业不断发展,至夏朝时出现了金属农具,已有精耕细作技术的萌芽。至战国、秦汉时期,精耕细作已发展为成熟的技术,终于形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这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它是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个方面。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的联系,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的思想。人可以干预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因此中国的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做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三才”理论要求,精耕细作要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总之“三才”理论中包涵很多辨证的科学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由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的,对事

1积,已是一条行不通的途径。所以发展农业生产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就是走集约经营,提高单产的道路。而这正是精耕细作给我们指出的方向。

2.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篇二

一、“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内涵

“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被许多知识分子当作一种人生的信条。“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源于儒家学说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养性”指的是自身道德修养和自律问题, 道德的自律并非与生俱来, 而有赖于后天的修养。“治国”和“平天下”说的是使社会和谐的问题。“治国”, 即整治国家, 就是通过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达到长治久安, 使社会群体实现和谐。“平天下”, 寻求的是一种普天之下的大和谐。《大学》里是这样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治国”, “平天下”都是以“修身养性”为前提的,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

二、“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现实意义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 提倡“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口号,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 有关大学生道德素质与修养的讨论屡见于报端。

2004年12月25日的《扬子晚报》报道, 据金瑞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反映, 某理工大学的学生, 当了4日才买的一台价值1.4万元的索尼笔记本电脑换取了2000元, 居然是为了保证圣诞夜的浪漫氛围。金陵典当行刘总经理说, 典当行12月生意特别好, 大学生客户占了近一半。某高校视光专业学生, 节前典当了奶奶给的戒指, 他为自己解释道:“手机是通讯工具, MP3是用来享受的, 只能当戒指了。”

确实, 有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极端的现实主义倾向, 贪图安逸, 缺少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胸襟和眼界。这种状况与当今的社会密切相关。重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价值取向必然使理想教育边缘化, 而理想教育的缺失可能损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激情。校园内, 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然而这种追求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不可能每人都满足自己的欲望, 于是, 不满或失望就产生了, 有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淡薄, 甚至出现了心理扭曲现象。

因此, 重提“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其一, 通过道德的修炼, 实现道德自律, 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 坚守道德底线, 人与人之间摆脱狭隘的功利化倾向, 实现人际和谐便有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实现人际和谐, 是人类社会一切和谐之源。然而, 要做到人际和谐, 首先, 要在实现个人自身和谐上下功夫;其二, 树立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大和谐思想, 培养审视现实的目光, 达到物我合一、厚德载物, 这是和谐的最高境界。这两点也正是部分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

三、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做法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提倡“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重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出发, 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

首先, 培养厚德载物, 爱人如己的仁爱精神。《周易》中有“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说法, 意思就是大地的气势是宽厚和顺的,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有宽容的精神、广大的胸怀, 能包容多种观念, 听取不同的意见, 而不局限于自己那片狭隘的小天地中间。同时, 要有爱护一切生命的博大胸襟,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善。这对于大学生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矛盾冲突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 培养以诚相待, 言而有信的诚信观念。一个人能否立足于世, 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是不是有信用。而当今社会诚信危机日益严重,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作风也屡见不鲜。有的在校大学生以缴纳书费等理由从父母手中要钱挥霍, 在家长和学校之间骗来骗去;有的考试作弊, 雇用或者充当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枪手”, 等等。所以, 大力提倡和弘扬诚信的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 培养奋发有为,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说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要效法天道, 自强不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奋发、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勇气, 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恒心和毅力, 发扬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 静下心来踏实认真地做事。

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 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之见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 环境的影响有时甚至要比被动地接受教育效果更快更好。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同时还要建设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和刚毅坚强的性格。重点加强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宿舍文化的建设。在科研实践中,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创新、把知识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锻炼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实践中,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引导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与体力相结合、提高自身素质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载体。

在奔腾澎湃的历史长河中,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 这一先哲们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依然闪烁着光辉, 它指导着当代的年轻人不断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用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迎接未来的挑战, 奉献青春智慧, 实现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修身养性, 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感情, 而且有利于他们通过提升道德修养水平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真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潘亚暾.儒学的当代价值及其生命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9 (1) :102-104.

[2]任民.修身: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普适性向度——兼论大学生修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4 (6) :67-70.

3.论我国汉字的现实意义 篇三

【关键词】汉字 含义 异构 现实意义

汉字忠实于对象的本来面目,通过集中、概括、加工等典型化的方法,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约定俗成地赋予对象特定的“含义”。字形上既有现实的“形似”,又带浪漫的“神如”。从总的哲学方法而言,汉字遵循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具体地说,“象形”、“指事”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会意”、“形声”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机溶入浪漫主义的方法。这两大方法相结合的创造方法,通过漫长的文字进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多维价值取向的汉文化,或者说,汉字创造所蕴含的这一方法论成为汉民族的集体元意识,使传统艺术——美的创造明显带着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汉字既是史前文明的高度结晶,又随文明进化而进化,并成为进化的内动力。

无论是时间的迁移、空间的变化,还是形状的异构,外力的干扰或是思想的革命,总有某一具体表现形式或抽象可变的本质特征的显现,汉字依此来概括描画对象。如果说艺术是永恒的,以象形为主色的汉字也是永恒的。即使以现代的“艺术标准”来看,汉字几乎可作为完全意义的艺术品。汉字体现了直观可辨,形、音、义有机结合,与对象同步进化的动态性原则。因其“象形”,所以其义显得直观,又因为以“形”为基础进行有规律的逻辑组合,其义便“可辨”。不少汉字可因形见义,望文生义、依字辨义。这一原则大大缩短了汉字与识读者的距离。汉字的识读过程完全成为有意识记的智力主动参与的过程。字符可对大脑产生有机的信息刺激,因而比纯符号化的拼音文字更易识读、理解和记忆。汉字音、形、义有机结合的原则,使每个汉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它们以“形”为内核,以“义”为灵魂,以“音”为外壳,有机地构成一个信息码,这种以三维价值观界定的对象,使其交际功能更具精确性、客观现实性。音为形设,形因义存的独特个性又使汉字的认读理解带来便利。而拼音文字的音、形、义三者是相互割裂的,靠约定俗成纽结在一起。其识记过程是机械的记忆过程。给大脑刺激的信息强度类似于电话号码式的缺乏主动性和深度。

4.论《羊脂球》的现实意义 篇四

全文讲述了普法战争期间关于人性的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辆法国马车被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要求车上一名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他不准马车通过,羊脂球出于正义和爱国的心理果断拒绝,但是同行的那些有身份的人们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逼迫羊脂球牺牲自己,羊脂球无可奈何只好屈从。可是当第二天马车顺利出发之后,羊脂球忘记准备食物,她帮助过的前一天还苦苦哀求她的人们却都无视她的存在,像突然换了一副嘴脸,让羊脂球感到十分难过和悲伤。

社会地位的高低真的就能决定人格的尊贵与卑贱吗?就能衡量一个人内心的善良与丑陋吗?显然不是。

我认为羊脂球是善良爱国的底层人民的象征,她勇敢,不惧怕嘲讽和冷眼,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尊严,相反来看那群乘客,虽然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但是内心却胆小自私,只会用利益来衡量一切,而且还要装作很高贵的模样来蔑视羊脂球,甚至在羊脂球不计前嫌再次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也端着架子,感觉非常虚伪和恶劣。

羊脂球和那群乘客仿佛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从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不仅仅是身份地位高低的对比,更是内心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作者莫泊桑也是以这样对比的手段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人性的黑暗和丑陋,他们伪装的面具之下隐藏的都是肮脏的灵魂,相反羊脂球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却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怀,她的善良没有被世俗污染。

或许作者也是想借羊脂球这样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心底的呐喊,无论这个世界怎么艰难坎坷,总还是有善良的好人存在,就像黑暗过去总会看见黎明,困境之中总还有希望。

我们没有生活在莫泊桑笔下那种战争大背景下只有利益与等级观念、人心相隔万里的可悲社会中,但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如果我们不懂珍惜,与人相处都戴着“假面具”,为人处事都盘算着是否有利可图,那么包围在我们身边的浓情也将变淡,到最后我们也将生活在一个冰冷的世界里。

莫泊桑借用《羊脂球》鞭挞了资产阶级等级观念以及冰冷的人际关系,也正是呼吁了一个充满浓情的社会。坦诚待人,知恩图报,相互信任,互帮互助,我相信只要心中充满信念和爱,我们终将以人性的温暖化为阳光,照亮整个世间。

作者:王若凡

5.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篇五

在校园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子,是校园生态的活的创造力。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要素关系圈中最关键的链节之一,它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决定着校园生态的和谐状况及发展水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非常紧迫,而且意义重大。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

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师生关系在现实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相汇交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越来越明显,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遭受瓦解,时代的发展要求重塑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更注重倡导“以人为本”,更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把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取知识的。因此,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平等合作、相互信任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建设现代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日益增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教师因此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心态,嫉妒情绪,神经质、抑郁症和失眠等。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变的更加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而导致心理疾病,教师对其职业就会感到厌恶。这种“负螺旋”态势是校园内部的“隐形炸药包”,将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和危害。相反,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配合,充分显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师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就会增强自尊、自信和荣誉感,就会觉得尽管工作很忙很累,报酬也不高,但精神上很充实,心理上很愉悦,我这样做值得,从而减少或消除本来存在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隐疾,促进教师以更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奉献,使教师工作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学生心理疾患和校园环境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甚至敌视等情绪,加上学生本身的压力也不小,容易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例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对待学生偏袒不公时,当学生总是受到老师忽视时,学生就会感到痛苦失落,情绪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不听劝告,表现为“过度激动症”。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讽刺、训斥后,忧虑、失望、愤怒、不满,表现为“激愤症”。再如,在紧张的师生人际关系下,一些学生因为怕分数差受到批评,从而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总是提心吊胆,十分紧张,表现为“恐惧症”。相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就会在精神、心理、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与教师进行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双方共同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不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不断调适师生心理状态,促使师生身心和谐,有利于促进现代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努力珍惜和维护这种和谐关系,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不仅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想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每节课情绪饱满,激情洋溢,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教师正是用认真的备课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来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的,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使教育、教学超水平发挥,提高了教的效果。教育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影响,发现在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反应灵敏,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起感情共鸣,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爱,并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授学科上去,增强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和信任度,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二者合理互动,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反感和抵触情绪,就会心情烦躁,如坐针毡,精力分散,思维消极,反映迟钝,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潜能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人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与被爱、民主平等、受人尊重、自尊及好奇心等心理需要,同时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和承认。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很艰辛,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轻松地、愉快地去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又促使学生追随和效法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教师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取教师的赞许和关心,给他莫大的宠爱和鼓舞,因而努力于该科的学习。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正反馈”的趋向。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运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潜力,它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对人的充分地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的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向强,他们思想解放,少条条框框,不避嫌疑,少盲目服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的解决问题。和谐师生关系可以让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培养。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号称“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认知、相互信任和尊重,视教师为知己,则可消除对方的顾虑,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把他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发抒和松弛,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6.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篇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孔子

儒家思想

当代社会 正文: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

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

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论司法权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 篇七

关于司法权的性质, 学者们的相关论述已经很多了。学者们的论述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这里将学者们对司法权性质论述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被动性[1]。所谓被动性是指司法权要以当事人的起诉才能启动, 司法权不能主动介入到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之中。

(2)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中立性[1]。所谓中立性是说司法权要保持一种超脱的地位, 在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时要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者角色, 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3)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终极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终极性。[1]终极性的含义是指司法权对当事人之间纠纷的解决具有最终性。

(4)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程序性。[2]所谓程序性是指司法权的行使要依照一定的、事先确定的程序规则有步骤按计划地进行, 而不能无序进行。

(5)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裁判 (判断) 性权力, 但排除了警察权和检察权,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裁判 (判断) 性。[3]所谓裁判 (判断) 性是指司法权是一种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权力, 司法权的功能就是裁决纠纷, 定纷止争。

(6)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独立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独立性。所谓独立性是指司法权不依附于其他任何权力, 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权力。司法权的行使要独立地进行, 而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涉。

(7) 认为司法权是一种公正性权力, 即司法权的性质是公正性。所谓公正性是指司法权的行使要客观公正, 公平地对待纠纷的双方当事人。

上述关于司法权性质的七种观点是学者们普遍提到的, 除上述观点外, 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司法权是自足性权力、直接性权力、社会性权力[4]等。与上述七种观点相比, 这些观点只是少数学者提及的, 不具有普遍性, 也很少为人们所熟知。

2 对上述司法权性质相关论述的评析

在对相关论述作出评析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性质”与“特征”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因为这对于我们理解司法权的性质很有帮助。

2.1“性质”与“特征”之间的区别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性质”一词的解释, “性质”指的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5]。“特征”指的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从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来看, “性质”强调的是“根本属性”, 而“特征”强调的则是“征象、标志”。换句话说, “性质”描述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原性的东西, 而“特征”描述的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非本原性的东西。

2.2 对司法权性质相关论述的评析

通过上述学者们对司法权性质的论述以及比较“性质”与“特征”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笔者认为司法权的性质就是一种裁判权, 或者说判断权。理由如下:

司法是争议双方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给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 (通常是法院) 按照一定的标准 (即法律) 作出具有权威性裁决的活动, 而司法权就是裁决者裁决纠纷的权力。司法权总是与纠纷联系在一起, 同生同灭, 形影不离。司法权的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定纷止争”。因此可以说, 无纠纷就无司法, 而无司法就谈不上司法权。除了司法权的裁判权性质以外,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司法权是中立性权力、被动性权力、终极性权力、独立性权力等等说法。笔者认为这些所谓的性质其实只不过是司法权的特征罢了, 而不能算作司法权最纯正的性质。因为性质是从事物最本原的意义上来说的, 而特征则是从事物具有的并表现于外部的使一物相区别于其他物的东西。虽然特征也是一事物所特有的, 但它并不能从最本原的意义上去全面描述一事物, 特征一般只描述事物特有属性的某一方面, 而性质则是从终极意义上去概括一事物。就性质和特征的关系而言, 可以说性质是特征的性质, 性质是比特征更本质一步的东西, 特征是从性质派生出来的。了解性质与特征的这种关系, 有助于我们界定哪些东西应该是司法权的性质, 而哪些则应该归入司法权特征的范畴。如前所述, 中立性权力、被动性权力、终极性权力、独立性权力这些之所以应归入司法权的特征范畴, 而不是司法权的性质, 是因为这些东西与裁判权这一司法权的性质相比, 它们是由裁判权派生出来的, 不是比裁判权更本原或者处于同一本原程度上的东西, 因此只能算作特征而不能算作性质。比如说中立性, 既然司法权是一种裁判权、判断权, 那么如果司法权不保持中立, 而是偏袒一方, 那么就会造成不公正, 就违背了司法权是裁判权的本质属性。可见, 中立性是判断权的必然要求。

司法权的其他特征, 如被动性、终极性、独立性、程序性等, 与裁判权的关系都可以作类似的说明, 此处不赘。

3 厘清司法权性质的现实意义

关于司法权的性质这一论题, 应当属于纯理论性的论题, 并且很多的学者也已经对此进行过深入的阐述。既然这个论题已经不再新颖, 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再次对其进行分析呢?原因就在于现在厘清司法权的性质对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能动司法”[6]的主张和要求以后, 能动司法便成为我国各级法院工作的指导方针, 并被认为是我国当前司法的基本理念与方式之一, 对我国目前的各级法院工作产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能动司法主张要求:司法为民, 主动司法, 积极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 司法积极主动地为大局服务,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为社会稳定和谐服务, 注重调解结案, 注重案件判决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以人民满意为司法工作的目标等。能动司法的本质就是法院和法官要积极主动地介入到纠纷的解决中, 变消极被动解决纠纷为积极主动化解纠纷。

针对当前在我国各级法院中盛行的司法能动主义, 笔者以为, 这一司法理念和做法并不足取。如前所述, 司法权的性质是一种裁判权, 或曰判断权, 在其所具有的特征中, 独立性、被动性和中立性是它最重要的三个特征。强调司法能动主义, 实质上是对司法权是裁判权的性质的违背, 是偏离司法工作的目标和违背司法活动的规律的, 这一做法不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 也将会把我国的司法改革道路引入歧途。

“法官是没有上司的, 如果一定要说法官有上司, 法官的上司就是法律。”马克思的这句经典名言深刻表述了司法及司法权的本质, 即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就是法律, 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司法权是裁判权, 是消极被动的, 司法必须克制。行政权是管理权, 是积极主动的, 所以行政权要主动干预, 这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重要区别, 也是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我国封建社会, 行政权与司法权是合二为一的, 一地的行政长官也是该地方的司法官, 并且行政权是非常强大的且居于主导地位, 而司法权往往成为行政权的附庸, 司法没有中立的地位, 而法官兼任行政长官的身份角色也使法官断案时难以保持客观与公正。随着近代以来法治文明的兴起, 司法权逐渐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与行政权相并列的国家权力。现在, 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不仅是一项众人皆知的常识, 而且行政权也被纳入到司法权的监督之下, 最好的例证就是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我国由于深受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司法与行政不分以及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的影响, 现阶段, 行政权仍然十分强大, 司法权还十分弱小, 甚至利用行政权干预司法权的现象还屡屡发生, 司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还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独立地位。此种问题造成我国目前司法的公信力不高, 司法工作人员腐败等一系列广受民众批评的司法诟病。因此, 要重塑司法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就必须保持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和司法权的独立行使。而目前我国各级法院奉行的司法能动理念, 恰恰违背了司法权的性质, 不利于司法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 必须按照司法权的性质是裁判权的要求来行使司法权, 以纠正目前指导我国各级法院工作的司法能动理念。

4 结术语

在论述司法权的性质时, 必须要界定的两个概念就是“性质”和“特征”, 最主要的是这二者 (下转70页) (上接67页) 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司法权的性质就是一种裁判权, 或者说是判断权。其它诸如中立性权力、被动性权力、终极性权力等等都是司法权所具有的特征而非其性质, 它们是由司法权是裁判权的这一性质派生出来的。厘清司法权的性质是什么这一纯理论性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工作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目前我国各级法院奉行的司法能动理念实质上是对司法权性质的违背, 是不符合司法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因此, 必须按照司法权的性质是裁判权的要求来纠偏目前的司法能动理念, 以使司法权的行使回归到正确、理性和符合其一般规律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司法权的性质—由《法院工作规律研究》谈起[N].人民法院报, 2003-6-23

[2]陈秋莲.司法权的性质—从美国的司法审查与司法独立谈起[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9) :126—129.

[3]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研究, 2000 (5) :30—58.

[4]周永坤.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J].金陵法律评论, 2003 (秋季卷) :35—42.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增补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412

[6]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 2010 (1) :5—16.

8.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教学思想

一、孔子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及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应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物质生产关系、阶级构成的客观存在的变化中,找到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春秋时期之前,西周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即土地归天子所有。这种天子所有制决定了学习教育只可能有“国”的形式出现。至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得了一些政权,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力量得到增强,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培育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要求在教育上打破原来“学在官府”的形式,于是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经验经过整理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相长的思想;(2)启发诱导的思想;(3)因材施教的思想;(4)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二、孔子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学相长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相长这个提法出自《学记》上:“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的基本活动是教与学,教与学既是教育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教与学既是彼此矛盾的统一体,也是彼此协调的统一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育者不能只教不学。孔子是教学相长的实践者,他提倡教育者既教又学,要与受教育者“共学”,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互动,这是对教师单动的变革与挑战。师生互动是教学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倡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方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

2.启发诱导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达到“心愤口徘”的状态下,再加以启发,才能发挥启发的作用。“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求知动机进行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代教师在教学中关键要像孔子那样把握好“愤”和“徘”的时机,创设学生积极奋进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3.因材施教思想及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它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从《论语》的有关内容中,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了解学生的特点,明察学生的个性,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掌握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生活,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在同一个问题上,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

4.学、思、行的教学过程及现实意义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在教学中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学习如果不进行积极思维,就会昏昧,毫无所得;但是如果只凭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徒然使自己疑惑不定。孔子还注重学与行的结合。孔子主张用思想指导行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不行就等于没有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思而不学则殆,反对脱离实际的苦思冥想,把学习作为求得真知的基础。学可解蔽启思,学是思的基础,思决不能脱离学而成为先导。孔子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主张通过思考,对见闻所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使之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在孔子看来,学思结合而达知,并不是学习的终极,而是知之开端。已获知识,需要复习练习才能巩固,需要躬行实践,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纯熟的掌握和自如的运用。这些,比起学思结合达知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家传[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许梦瀛.孔子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01).

[3]刘利新.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硕士].青岛:山东大学.2008.

[4]续润华,王孝成,张书霞.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1).

[5]杨万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6]胡庆祝.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2007.(02).

[7]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1.12(01).

上一篇:小班科学:小镜子真奇妙下一篇:[四六级]大学英语作文布局谋篇八种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