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2024-08-30

《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共10篇)

1.《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一

乡政发〔2011〕125号

羊场乡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充实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属各单位:

因人事调整变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调整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李培云(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 叶盛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员: 付强(党政办主任)

张志(纪委副书记)

宋贵(计生办)

代荣(信用社)

王忠明(财政所)

毛永红(国土所)

赵豪明(林业站)

李琴(社会事务办)

崔泽茂(卫生院)

张家杰(中心校)

下设办公室,由宋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羊场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2.《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二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研发,人力资本

1 文献回顾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文献对这一问题做了分析。Kuznets[1]和Maddison[2]指出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Poirson[3]和Temple等[4]还构建了二元经济的理论和实证模型来分析部门间要素配置与经济增长、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部门之间的要素边际产出差距很大,劳动力的重新配置解释了很大部分的国际生产率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边际产出差异会逐渐缩小并趋向均衡,但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存在政府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户籍等制度带来的市场分割以及各种内、外部冲击等,行业之间的要素边际产出可能长期偏离均衡。造成行业之间要素边际产出差异的原因显然也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最终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是什么?许多文献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关系,考虑到创新和人力资本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Duranton[5]发现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Industry Churning)很大,并用一个类似Grossman等[6]的空间质量阶梯模型来描述创新如何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Tamura[7]用一个内生模型描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在农业向工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Findeisen等[8]在对德国城市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中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但只发现人力资本对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显著作用中国产业结构失衡问题长期存在,行业间的生产率差距非常大,资源配置扭曲现象严重,因此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许多文献根据中国经济特点对可能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做了分析。如蔡红艳等[9]采用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分析了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曾国平等[10]采用中国1952—2005年三次产业数据结合协整方法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郭克莎、刘宇、陈继勇等[11,12,13]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张同斌等[14]研究了财政激励、税政优惠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胡向婷等[15]采用工业行业数据分析了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如前所述,人力资本和研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文献分析研发和人力资本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目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多采用三次产业数据。由于三次产业数据是高度加总的数据,可能会产生数据加总问题。首先,由于同一产业可能存在增长的行业,也可能存在萎缩的行业,加总数据会低估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并模糊其调整方向;其次,采用三次产业数据还可能会掩盖同一产业内部行业生产率差异带来的问题,例如,许多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因此劳动力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采用三次产业数据也无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和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进行度量。因此,越是细分的行业数据越有利于准确研究产业结构的真实变化。

本文的贡献有3个:首先,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分解为蘑菇效应和酵母效应,并结合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演变特征,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其次,本文重点考察了研发和人力资本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影响,发现研发和人力资本确实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发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负相关。第三,本文在研究中采用基于人口普查资料的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个年度19行业就业人员数据,而非高度加总的3次产业数据,避免了数据加总带来的问题。

2 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2.1 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测度

2.1.1 产业结构调整指数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不同行业劳动或产出的消长变化,本文采用劳动来度量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用各个行业劳动变化率绝对值之和来表示[5,8,16],由于中国各行业规模差距非常大,为了更加准确地表示实际的产业结构变化,我们在计算时加入了各个行业的规模份额作为权重:

其中,s(i,j,t),是i地区j行业第t年的就业人员数,Wj,t表示j行业就业人员在地区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为了区别,我们将这一指数称为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Churni,t)。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调整类型:一种是各个行业的劳动全部增长或下降,但各个行业增长或下降的幅度不一定相同;另一种是一些行业劳动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另一些行业劳动的下降。前者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增量调整,类似于Harberge所描述的酵母过程(Yeast Process),即所有行业受共同因素影响而表现出的相同发展趋势,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酵母效应”;后者表现为存量调整,类似于Harberge定义的蘑菇过程(Mushroom Process),指生产要素在行业之间流动带来的行业增长差异,即经济资源和活动在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新配置,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蘑菇效应”[17]。就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相对于酵母效应,蘑菇效应显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蘑菇效应。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Churni,t)包括了上述两种调整效应,为了区别两种情况,就需要构造新的指数。首先我们用△TEMP来表示地区总就业增长指数的绝对值,即:

然后用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Churni,t)与地区总体就业增长指数(△TEMPi,t)之差来度量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这一指数可以称为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Netchurni,t),简单变换就可以将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分解为二者之和,即:

根据定义,产业结构的净调整指数大于或等于零。如果每个行业的就业都同时增长或减少,则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将和该地区总体就业增长指数相同,即净调整指数等于零。只要有一个行业的就业变化方向与其他行业不同,则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就会大于该地区总的就业增长指数,即净调整指数大于零。这是因为总体就业增长指数是各行业就业变化的平均值,其中就业增长的行业可能会被就业下降的行业抵消。

式(3)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含义,其中右边第一部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部分,表示劳动从低效率行业向高效率行业转移带来的行业消长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蘑菇效应”;第二部分(△TEMP i,t)总体劳动增长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在我国可以理解为人口红利的贡献,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酵母效应”。

2.1.2 产业结构多元化指数

产业结构多元化指数(Index of Industry Diversity)常用来测度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指数包括基尼系数和Herfindahl Index或其变化值,例如,Fu等[16]将产业结构多元化指数定义为1减去行业就业人员的Herfindahl index,即:Diversity=1-∑ns2in;也有文献采用Hirshman–Herfindahl Index的倒数来表示产业结构多元化[18]。显然,处理后的指数值介于0到1之间,该值越接近1,表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高。本文直接采用基尼系数(Giniit)来表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由于基尼系数介于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高。为了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还计算了产业结构多元化的Herfindahl Index(具体计算结果可向作者索要),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由于基尼系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我们主要采用基尼系数进行分析。

2.2 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扩各省市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度19行业的面板数据。国外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多采用行业劳动数据,也有一些文献采用行业产出数据,但由于中国行业劳动生产率差距非常大,例如2010年全国第一产业的产出只占总产出的10.1%,但就业人员却占总数的36.7%,因此采用产出数据度量产业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偏误。对中国产业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制于没有可靠的分行业劳动数据,2003年以前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15个行业的就业人员数据,由于这一数据存在明显的缺陷,2003年以后没有再发表这一数据。《中国统计年鉴》还公布了分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以及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数据,但上述两类就业人员数据还不到总就业人员的一半,用来测度产业结构显然缺乏代表性。例如2011年两类就业人员为3.27亿人,只占全部就业人员7.86亿的41.6%。幸运的是,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各地区比较准确的分行业就业人员数据,也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因此,我们的数据来源主要采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由于1994年和2002年中国对行业分类进行了调整,我们也根据行业变化对数据做了相应的调整处理,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补充,这样最终得到了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个年度19行业的分地区面板数据。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还用到了一些其他的数据,现将其数据来源简单说明如下:计算经济增长、劳均产出等的产出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并采用GDP平减指数折算为1978年不变价;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数据也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贷款余额数据来自《中国资讯行数据库》;公路里程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研发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3 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演变特征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分析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演变特征

从表1所示的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和净调整指数的计算结果看,第一时期(1982—199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相差很小,总调整指数分别为0.26、0.28、0.26,但净调整指数除了北京和上海较高外,其他地区都很低,很多地区甚至接近零,全国来看净调整只占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的6.7%。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来自酵母效应,“蘑菇效应”很弱。事实上,由于受人口红利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增长,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员下降不明显,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与第一时期不同,第二时期(1990—2000年)全国总调整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国平均值也只有0.21,是3个时期的最低值。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蘑菇效应”成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全国产业结构总调整指数中有57.6%来自净调整指数。三大地区之间的总调整指数出现严重分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总调整指数为0.29,且其中有72.9%来自净调整指数,即“蘑菇效应”。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国企改革等因素导致第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下降,总调整指数仅为0.15和0.17。第三时期(2000—2010年)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加快,总调整指数为0.32,是改革开放以来调整最快的一个时期。净调整指数的贡献也有所提高,为61.1%,人口红利的影响进一步下降。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速,调整指数高达0.43,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为0.30和0.24。就整个研究时期(1982—2010年)来看,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和质量上都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从地区来看,1982—2010年期间,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最大的前3个省市都来自长三角,分别是浙江(0.83)、江苏(0.82)和上海(0.67),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成功,走在了全国前列。净调整指数最小的3个地区是:新疆(0.06)、西藏(0.09)和云南(0.09)。浙江、江苏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快速下降,在总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下降47%、43%和23%;其次是制造业的发展,浙江和江苏所占比例分别上升20%和15%,但上海由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所占比例反而下降10%;排第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行业,三个省市都上升10%。一般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地区都是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增长乏力,难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将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转向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见表1所示。

3.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为了对各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将1982—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作成散点图(如图1),以1982—2010年间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的中位数(0.25,内蒙古)和经济增长中位数(13.7倍,西藏)为界,将除内蒙古和西藏以外的其他27个地区分为4组:位于图中右上角的是经济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净调整较成功的地区,共包括7个地区: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山东、陕西和广东,除了陕西外都位于沿海地区;位于左上角的是经济增长较慢,但产业结构调整较成功的地区,包括上海、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和青海等7个地区;位于右下角的是经济增长较快但产业结构调整较缓慢的地区,包括河南、广西、天津、河北、宁夏和新疆等6个地区;位于左下角的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都较缓慢的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山西、贵州和云南等7个地区。两个处在中位数边界上的地区中,西藏的产业结构调整较为成功,而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上面的聚类分析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经济增长快、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地区大都位于沿海地区,而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地区大多位于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三省虽然具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但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均处于较落后的组别,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

3.2 中国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演变过程

3.2.1 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水平很低,农业占据较大的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很不发达,1982年全国平均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高达0.83(见表2);从1982—1990年,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基尼系数反而升高,表明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降低,但基尼系数升高的地区并不多,全国只有5个,导致中部地区平均基尼系数升高的主要是吉林和安徽,江西的基尼系数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幅度很小,而导致西部地区平均基尼系数升高的是贵州和甘肃。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990—2000年期间,中国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东部地区的提高最为明显,基尼系数下降0.06,中部下降0.03,西部下降0.02。2000—2010年间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基尼系数均同时下降0.07。2010年,在所有的地区内,三个直辖市北京(0.41)、上海(0.57)和天津(0.59)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处于前三位。与产业结构多元化相对应的是专业化(Specialization),基尼系数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专业化程度最高的3个地区是:西藏(0.83)、广西(0.80)与河南(0.80),主要原因是其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即专业化于第一产业。Findeisen等[8]的研究也表明专业化于农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多元化。

3.2.2 产业结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水平

Imbs等[19]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在经济工业化的初期,由于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转移,经济活动在各行业将呈现均等化分布的趋势,收入水平提高;但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停止,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多元化趋势也停止,进一步的发展将会促使产业结构趋向专业化,与前期专业化不同的是,后期专业化于工业或服务业的一些行业。一般来说,各个国家产业结构多元化趋势的转折点并不固定,且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分工参与程度的影响,对外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到达转折点。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比较快,但2010年仍然有约36.7%的劳动从事第一产业,无论从国家还是地区层面的数据来看,产业结构也都处于多元化水平提高的阶段,没有到达转折点,即还没有开始走向新的专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产业结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非参数的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cally Weigh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WESS)绘出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与劳均产出(y)之间的关系图(见图2),可以清楚地发现随着劳均产出的增长,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即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转折点,表明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

4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本部分设定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决定因素的回归方程,由于我们的横截面个体数量较小,因此采用了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具体的效应则通过Hausman检验来决定,当Hausman检验显著时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方法,不显著时采用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方法。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因变量Y分别是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Netchurnit)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Giniit),β0是常数项,β是系数向量,Xit是影响因素向量,ui是个体效应,εit是随机误差项。

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主要因素是创新、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等,此外还可能受外商直接投资(ln(FDI))、贸易开放度(Openness)和基础设施(ln(road))等的影响。现分别作如下说明:

研发(Ln(RD))。Duranton[5]认为小的创新驱动的冲击是促使行业增长或衰落的重要因素,每个行业的研发企业都会试图通过研发来提高产品质量并获得垄断利润,研发企业不但能够在本行业创新还可能产生跨行业创新,由于本地溢出效应的存在,行业内创新仅改变垄断企业,而跨行业创新还改变行业在不同城市间的分布,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用各省区市研发投入来代替创新,并对研发数据取对数值。

人力资本(h)。按照Los等[20]以及Jerzmanowski[21]技术适宜性理论,较高的人力资本有利于采用较高的生产技术,从而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对中国而言,更多的技术可能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因此,较高的人力资本有助于引进更先进的技术,由于不同行业采用的技术水平和时间差异,从而导致行业增长速度分化。各地区人力资本数据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代替,各教育层次受教育年数分别定为未上过学1.5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专3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

金融发展(ln(credit))。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关系,发达的市场金融部门能够迅速识别不同产业的成长能力,促使资本从边际收益率低的行业流向边际收益率高的行业,从而引导劳动和其他资源向边际收益率高的行业转移,因此,金融发展可以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先导和支持作用。由于中国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贷款,因此金融发展用贷款余额表示。

贸易开放度用进出口额与GDP之比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我们用实际利用外资额来表示,基础设施变量用公路里程数来表示,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变量取对数处理。

4.2 回归结果分析

4.2.1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3是以产业结构净调整指数(Netchurnit)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Hausman检验表明,全部回归都显著地拒绝原假设,固定效应模型是有效的,表3中所列的都是固定效应回归结果。研发变量(ln(RD))在所有的回归中都非常显著,且为正值,加入不同的控制变量后系数变化很小,表明这一结果是稳健的。这一结果与Duranton[5]的研究一致,表明创新确实会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注:1)***、**、*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2)#表示15%的显著性水平;3)cons是常数项;4)括号内为标准差;5)表中最后一行是Hausman检验的概率值

作为与创新、技术进步等密切相关的变量,人力资本(h)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正值,表明人力资本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结果与Findeisen等[8]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他们仅发现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的城市组(成功型城市)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正相关,而在其他3种类型的城市中并不显著。

金融发展变量(Ln(credit))的回归系数全部为负值,在模型1、2、3中的回归结果都显著,在模型4中的回归结果在15%的水平上显著,总体来看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存在的。表明中国金融资本的配置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完全相反,金融发展没有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结果与蔡红艳等采用中国39个工业行业数据、曾国平等采用中国195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得出的结果一致。蔡红艳等[9]认为政府的非市场化扶植是导致资本市场中资本流向低成长行业的原因,考虑到中国信贷市场国有化银行占据垄断地位的现状,信贷市场可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在3个控制变量中,只有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显著,且符号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开放度和基础设施变量(Ln(road))的回归系数虽然为负数,但并不显著。

4.2.2 产业结构多元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4是以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Giniit)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研发变量的系数非常显著,且为负值,由于基尼系数越小,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越高,因此负的回归系数意味着研发投入越高,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也越高。人力资本变量的回归系数全部为正值,除了第3列模型2在15%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他都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

注:1)***、**、*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2)#表示15%的显著性水平;3)cons是常数项;4)括号内为标准差;5)表中最后一行是Hausman检验的概率值

金融发展变量的回归系数也全部为负值,除第3列模型2外,其他都显著。考虑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倾向于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贸易开放度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都显著为正值,表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不是中国产业结构多元化的促进因素。这是因为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由于制造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已经占据较大的份额,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反而会降低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这一结果与刘宇、陈继勇等[12,13]采用三次产业数据得到的结果相似,他们也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不均衡加重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偏斜。基础设施变量的回归系数虽然为负值,但不显著。

5 结论

我们采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度我国各省区市19行业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和多元化基尼系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问题。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酵母效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蘑菇效应逐渐占据主要作用。就区域性而言,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幅度方面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们还考察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多元化的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研发和人力资本确实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发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负相关;由于政府对金融业的垄断和管制,金融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但促进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开放度降低了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此外,基础设施变量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影响都不显著。

3.《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三

1.人们的生育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思想依然存。部分育龄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心态失衡,生育一个女孩后不满情绪增大;也有个别育龄妇女政策外怀孕后,计生干部做工作要求其落实补救措施时,他们借机提出许多不合理的条件,一旦不能满足,心中不满情绪也增大,对计生干部打击报复,无理取闹,夸大事非,多次上访。

2.因落实“四术”措施产生的医疗问题较多,开发区医院某医生换环当作上环;还有中心甚至将引产当结扎处理;上环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有少数妇女上环后感到身体不适,又多次来电来访要求取环。一系列的事故使群众对计生产生的误解不段地加深,所以存在相当大的隐患。

3.社会抚养费征收方面,少部分违例生育家庭经济确实比较困难,无缴纳能力,多次来访希望给予减免,使得征收难度加大。

4.《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四

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2008年末有户籍人口56.46万人,外来人口30余万,现辖10镇、4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工业是永康的主导产业,素有“五金名城”的美誉。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主导产品有五金机械、电动工具、保温杯、防盗门、滑板车等,使永康成为了是中国最大的五金出口供货基地和电动工具生产基地,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滑板车生产基地和保温杯生产基地,也成为了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首选之地。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涌入我市,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工无定业、时无定期,盲目的流动,住宿分散无序,流动周期短暂,行政、社会成本高。加之大多数属青壮年处于生育旺季(全市外来育龄妇女66338人,已婚育龄妇女43114人),计划生育率低,计划外生育和非婚怀孕、生育的比重大;生殖保健意思不强,意外妊娠占相当大的比重,孕产死亡的比率大。客观上给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加强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本人认为:

一要提高认识,统筹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共同发展。坚持外来人员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以宣传引导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因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必须全省、全国一盘棋,从宏观上加强统筹。不仅仅把外来人口看成是劳动力,而且关注外来人员自身的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再把流动人口的增加看成是一种问题,而是努力把人口迁移的压力变成人口发展的优势。外来人员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因此,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过程变成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

二要找准切入点提高服务水平。从抓住流动人口生活、就业、生育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借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资源优势,在融入、渗透、结合上下功夫。一是抓住外来人员生活环节,探索不同物业模式下外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发挥集中居住点的管理作用,在暂住人员中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开展外来人员自我管理。在中介组织实行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和服务,将外来人员的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整合起来。如与劳务公司签订协议,明确劳务公司在引进劳动力的同时,承担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等相应责任。二是抓住外来人员就业环节,探索外来人员集聚场所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落实单位法人代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外来人员的实际需要,同步跟进有针对性的人口计生宣传、咨询和服务;

5.人口的变化 篇五

【人口的变化】专题十 人口、交通和城市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表现;人口数量增长的方式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构成指标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只需考虑人口的自然变化):总趋势;时空分布差异及原因;影响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理解并识记)

(2)构成指标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征

(4)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目前世界总体的人口增长模式;时空差异及原因

(5)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各类型的时段、特点、方向

(3)影响:对迁入地和迁出地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环境的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及谋求措施

3、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四)人口的分布

1、衡量指标

2、影响人口分布的条件(即因素)

3、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网络构建:

6.《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六

1 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人口政策的演变、发展与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人口政策在持续进行更改。1949年我国人口总数不足5亿, 当时对人口生育问题没有具体规范, 再加上当时中国人民刚刚赶走列强,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使得人口生育变得没有节制, “禁止非法打胎”政策的出现也从客观上加速了人口增多, 导致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到了20世纪70年代, 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 就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需要解决的重点, 节制生育变为社会的主流思想。1978年开始, 十一届二中全会召开,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人口总数必须得到控制的观点, 国家提倡一胎化, 禁止过多生育,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人口数量的增多。

但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 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的速度逐渐减缓, 育龄妇女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中, 尤其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速度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 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甚至出现许多不育的“丁克”家族;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整体减少,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空巢”老人, 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相应地就使得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家庭规模逐渐在缩小, 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也在逐渐弱化, 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我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社会抚养负担相对比较轻, 因此, 国家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 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抓住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有利时机, 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 逐渐放开“二胎”的政策, 允许或者鼓励年轻夫妇继续生育二胎。目前, 这项政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 不少地区二胎的数量较之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这对于人口结构的优化,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家庭的幸福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发展来看, 二胎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2 我国当前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积极作用

第一, 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出台的一胎化政策到目前的二孩放开, 都是对生育做出的具体规定, 与当时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有节制的生育可有效地遏制了人口数量过分增长的问题, 将人口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 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第二, 缓解了人地紧张的局面。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属于世界第三大国家, 但是人口总数却占世界的1/6左右, 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 资源矛盾日渐凸显。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 缓解了各种资源的使用量, 避免人口过多引发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2.2 消极影响

首先, 加快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减少了社会人口的压力, 但是也面临着消极影响。社会青年劳动力不足, 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人口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现象。

其次, 经济发展动力减弱。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员的支持,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优势所在。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 这一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南方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用工荒。

最后, 家庭生存压力大。过去一家好几个孩子, 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相对分散, 个人承担的压力较小。由于独生子女要独自承担赡养职责, 生活压力自然就会增大。

3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方法

3.1 加大社保投入

人口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保制度, 我国社保领域投入远低于国际水平, 因此, 加大社保资金的投入, 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便会回归理性, 选择合理的生育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将人口数量优势, 转为人力资源, 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均衡地区发展, 也能够大大地缓解人口压力。我们应将人口看作人力资本而不是负担, 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和教育的投入, 使居民自主理性进行选择, 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3.2 适时调整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以及该政策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 必须加以调整。我国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适时对人口政策进行“微调”, 延长退休年龄, 从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力资本角度考虑, 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3.3 将人口的流动进行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近年来国家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虽然乡镇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但是在生产力、生产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未来的经济发展出发, 国家人口控制部门必须对流动人员进行整合调查,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落实户籍管理制度, 缓解区域不协调现象。

3.4 分类实行人口政策

基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状况、资源状况, 地区人口政策必须区别对待, 对于北方地区可以适当放宽生育, 防止地区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对于南方, 则要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摆脱一刀切的政策模式, 做好分类实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 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 还是从其他国家的人口发展道路看, 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艰巨的。未来人口政策离开了人口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仅从数量的增减上去考虑, 是难以得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对此, 国家必须要控制好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经济状况制定人口政策, 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 实施分类制定, 适时微调政策内容, 从而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怡.我国当前人口政策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1.

[2]何干强.人口政策的调整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J].经济纵横, 2009 (10) :17-22.

[3]李通屏, 郭熙保.人口控制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7-13.

7.《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⑵掌握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国内和国际上人口迁移的因素。⑶掌握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意义。

⑷掌握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⑵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⑶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宁夏南部山区吊庄移民”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及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⑵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判断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的观点。⑶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和环保观。

二、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阅读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自主阅读“宁夏南部山区吊庄移民”的有关图文资料和课文内容,讨论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三大要素,即空间移位、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一般在一年以上)。学生活动:阅读实例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人口迁移所包含的三大要素。利用教材第 17 页活动第 1 题实例,尝试判断这些实例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结合教材第 17 页活动第 2 题,完成相关内容。2.人口迁移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大洲与大洲之间的人口迁移。⑵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①城市化: ②逆城市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阅读“宁南山区人口迁移”和“美国国内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及“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移”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总结:四大因素,即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1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强调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重要的。

学生观看视频:北方地区许多老人在海南和昆明买房而出现“候鸟族”。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气候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而且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着人口的迁移。

再如:水资源及丰歉程度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严重自然灾害,会发生人口的大迁移。

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我国河北、山东等省农民的“闯关东”现象,就是一种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触发的原因是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引起的饥荒,但是,自然灾害之所以能够引起饥荒,则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结合)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无力抵抗自然灾害的结果。我国历史上古楼兰城市的消失,也从某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现在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也是人口密集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2 .社会经济因素。

学生阅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分析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

观看视频:我国出现“孔雀东南飞”“城市化”等都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会改变人们的观念,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家庭和婚姻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而且对不同年龄人口的影响也不同。婚姻是影响年轻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是未成年人和老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3.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政治变革和战争等。

学生阅读:

资料(1)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改变促进了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大规模的迁移。不同的人口迁移政策也会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毛泽东时期提出的上山下乡的政策,促进了大量人口从城市迁往农村,而后来的知青返乡政策的提出又产生了大量反方向人口迁移。计划经济体制极大程度的限制人口的迁移。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口迁移的流量大增,流向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和商业及服务业,极大的刺激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资料(2)战争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二战时期欧洲3000万人口的迁移就和战争有关。20世纪末巴尔干半岛大批人口的迁出正是因为该半岛政治局势混乱、战争不断。伊拉克战争期间曾经有大量人口迁出。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

移都是战争引起的。

资料(3)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的改变(迁都)都会引起大量人口的迁移。历史上,我国每次迁都都引发了大量人口的迁移。例如,我国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地变换,每一次这样的变化和朝代更迭,都曾经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学生活动:判断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②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③深圳、珠海因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④美国的反恐怖战争,引起大量阿富汗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⑤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⑥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⑦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⑧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⑨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承转:由此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不同时期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同的,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关键因素。而且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分组讨论:全班分四组分别讨论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

响?

学生总结,教师进行补充。

(三)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⑴有利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利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促进剩余人口的脱贫致富。有利于生态恢复和保护。⑵不利影响:可能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的外流等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⑴有利影响:激活市场,促进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不利影响:大量的人口涌入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混乱等。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通过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本节内容与我们周围的生活联系紧密、难度不大,容易理解。在学习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利与弊,也要看到其对迁入地区带来的好处与造成的压力,这样我们对本节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板书设计: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分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历史因素等

(三)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2、对迁入地的影响

8.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 篇八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

1、周朝前,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2、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

3、在

三国

、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起了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左右。

4、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

5、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

活动

从上述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经济因素 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第四次:环境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古代:战争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

本部分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学生补充--

教师总结

的步骤进行

教师总结:通过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小结:

9.《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篇九

通常情况下, 人口结构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生活于固定地域空间的人口, 其呈现的总体特征及各不同要素、属性之间存在特殊比例关系。从狭义角度而言, 人口结构单纯的指人口自然属性结构, 包括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特征等;而立足于广义角度而言, 人口结构同时包括自然和社会属性结构, 即:将性别、年龄、人口素质、民族、职业分布特征等都包含在内。本文将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变化、人口空间变化三个方面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并分析其对公安人力资源管理造成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对公安人力资源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狭义上分析人口结构变化, 2010年, 我国进行了第六次的人口普查, 根据最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1339724852的总人数。其中, 在大陆总人口及现役军人人口总数中, 有180121705人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 并且有119011709人的年龄在65岁及以上, 在这些总人数中占据了8.88%的比例。相比于200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 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明显有所增加, 其比重增加大约2.94个百分比, 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也增加了1.92个百分比。人口出现了倒金字塔结构, 独生子女不断增多, 人们养老压力自己增加。在公安机关队伍中同样出现老龄化现象, 同时好多地方为了控制行政机关人员的数量, 不再采取招聘补充人员, 造成了有些空的编制浪费, 警员减少却无法补充。人员无法得到补充, 年轻警员无法进入, 老警员越来越老, 就会出现队伍断层的严重后果。同时, 因为民警面临退休、受伤、辞职等情况的自然减员也无法得到补充, 造成了许多地方的基层警力严重不足, 队伍的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 作为公安人力资源管理者, 除了补充年轻民警来增加活力外, 还需要有针对的对高年龄段的民警做好管理和激励工作, 40岁以上的民警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 会出现指挥得多、干得少的现象, 这也是积极性不高的一种表现。有的民警还会出现多干不如少干的思维, 认为干得多就麻烦多, 得过且过, 并且习惯用固有的老经验和办法解决问题, 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对新技能、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有的老民警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得到提拔, 就有一种养老的心态,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工作上缺乏动力, 其中不乏一些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民警, 如何发挥中年民警的传带作用和积极性, 如何利用老年民警的丰富的经验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去激励, 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效果。

(一) 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 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对于在一个岗位上时间比较长的民警要实行轮岗制度, 将他们安排在不同的岗位, 并构建有效的交流机制, 注重对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激发。

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挂名领导, 应引导他们“让贤”, 将工作机会留给有实力的年轻民警。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或年纪大的民警要根据他的特长合理安排岗位, 做到人尽其才, 发挥余热。要注重引导老民警与年轻民警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如此不仅有助于对老民警创造力的维持, 而且有助于年轻的民警从老民警处, 学习到相关经验。同时, 注重对老民警学习的鼓励, 促使他们能够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 有效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

立警之本在于严、治警之道在于优, 不仅要做到严格治理民警, 而且要做到从优待警,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增强凝聚力, 调动民警积极性。对于一些老民警更应该如此, 对于40岁到50岁年龄阶段的老民警, 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切实解决他们的各种难题, 包括子女入学、经济困难等, 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从组织角度, 给予50岁以上老年民警适当关心与照顾, 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 发扬民主精神, 将民警的主人翁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在管理民警队伍时, 要努力构建民主管理氛围, 鼓励民警积极参与队伍管理工作, 并给予有效的管理建议。同时, 应采取措施对民警议事制度加以完善, 从民主角度出发, 做好重大事项管理工作, 在制定管理决策之前, 应从民警队伍中广泛征求意见, 并接受民警的有效监督。由于老民警在工作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应将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注重协调民警队伍的内部关系。

三、人口素质提高对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大陆总人口及现役军人人口总数中, 有119636790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凭;187985979人拥有高中文凭;519656445人拥有初中文凭;358764003人拥有小学文凭。如此可看出, 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有了很大提高。民警队伍中也不乏高学历者, 领导者如何管理好这些富有才智, 但往往个性突出的同时专业背景多元化的民警, 成为公安领导的新课题。

(一) 新进高学历民警对工作比较挑剔, 这些民警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 且一般都是80年代出生的青年, 从小的生活环境较好, 没有经历过多的苦难, 认为自己具有高学历、受过良好的教育, 而社区工作或者基层民警工作又低级又吃苦, 因此, 其容易对基层单位产生排斥心理, 认为自己不应该去基层单位吃苦受罪, 而应该去治安或者刑侦等具有技术含量的单位工作。这些新进民警很容易对巡警工作产生抱怨和厌烦心理, 如果警种无法调换, 其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 而不停的埋怨他人, 产生工作抵触情绪。

(二) 新进民警对知识的渴望感降低, 学习动力不够, 对工作环境得过且过, 认为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 可以应付工作的需求, 因而不愿意再主动进行学习。部分民警排斥工作过程中再接触有难度的知识, 对所学知识不愿意联系工作实际进行理解和深化,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升职调任, 工作中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主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些学历背景并不是警察专业的学生, 适应工作更加困难。

四、领导者针对以上问题应做好

(一) 公安领导者要落实“五项措施”, 做好新警的教育工作, 切莫“空谈”作风, 戒“官气”作风, 戒“安逸”作风, 戒“私欲”作风。

(二) 领导要放眼公安工作的长远, 对年轻的高素质民警进行重点培养, 主动给他们交任务, 压担子, 放手让他们去工作。特别是有成绩归他们, 出现了问题在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 主动承担责任, 保证了年轻班子成员和民警在工作中不断成长进步。最后, 结合民警的专业背景, 充分利用他们的额专业技术和技能, 在公安工作中建功立业。

五、空间分布, 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地区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也使得社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 违法犯罪的情况不断发生。

乡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资源之间的交流频繁, 资源配置途径也不断扩张, 违法犯罪份子能够更加容易的找到机会侵害他人的权利, 掠夺社会的资源;城镇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部分人员的工作调换频繁, 而部分失业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基础条件而将视角转向社会, 实施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以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或者获取心理上的平衡;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 如果没有配合适当的城市管理制度, 市场上很容易产生无序竞争及违法竞争的行为。这些问题都是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的原因,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城市管理的压力, 如果城市没有配置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加强对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防范, 那么经济类型犯罪、财产权侵害犯罪及其他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就容易发生且会愈演愈烈。另外, 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更多的违法犯罪行为向着城镇及乡村蔓延, 城镇及乡村的社会环境逐渐受到外界社会的冲击, 其社会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一些赌博、吸毒等不良社会风气转移到城镇及乡村, 危害着这些地区的社会发展。

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大中型城市地区, 且农村经济社会本身的城镇化都使得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 城乡的社会关系也不断发生调整, 地区居民与城乡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必然性的依附关系, 因此,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导致城乡原先的社会管理方式受到冲击, 城乡社会发展受到各种新的社会治安问题的制约, 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中的社会管理问题出现了大量难题。城乡之间流动人口管理、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城乡地区青少年管理、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出租人口管理等问题使得社会管理难度增加, 而农村中外出打工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农村中的老人、妇女的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及空巢村等治理难度增加。另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许多社会问题都涉及到网络信息, 当出现社会问题时, 一些很小的社会事件受到互联网的宣传而产生了恶劣影响。城乡内部车辆的增加、建设项目的开发、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的不足等问题, 都使社会问题频频发生, 在经济开发区内施工安全问题、交通事故问题等, 使得许多居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乡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仅为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基层民警工作安排等问题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为新的管理模式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城乡社会发展使得社会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调整, 公安机关需要跳出原先的计划思维, 重新对城镇及乡村的发展做出认识和理解。公安机关可以新的社会管理角度进行出发, 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城乡社会信息体系, 合理调配民警及警务力量, 做好群众工作, 改变原先的工作风格, 以新型思维指挥公安工作的调整, 突破思想制度等传统方式的限制, 推动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深刻变化之一就是乡村人口持续减少, 我国的农村人口较多, 农业发展也是制约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变化, 农村的社会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 农村原有的社会管理及治安管理格局都需要做出调整, 农村的党政机关需要从农村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农村的社会发展重新进行认识。

(一)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多年的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虚多实少, 无益于现实工作, 反过来又影响了领导和上级的决策。因此安排派出所工作应当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强化应急值班闻警即动, 而不要求民警驻到村和社区上去;要求组织必要的夜间巡逻, 但一般不规定民警走村入户的工作量;要求熟悉村干部、掌握重点人口, 而不太强调常住人口的熟悉率, 属于公安业务和公安机关份内的急难险重任务, 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做, 而且要努力做好, 可做可不做的尽量少做或不做, 比如一些可不参加的非警务活动。

(二) 明确权责, 依托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政府做好公安工作

派出所是在由地党委领导的上级公安机关的对外的派出机构。因此, 首先要充分利用上级公安机关这个强大而有力的后盾:一旦出现大的案情, 超越了派出所管辖范围, 必须要及时报告, 及时移交;发生重大事件, 导致警力不足无法应对时, 要及时对上级进行报告, 请求支援;辖区内出现了案件多发导致治安混乱的村, 要在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领导下进行有效的区域治理, 促使其由乱到治。其次, 派出所是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个普通的政府职能部门, 属于同级人民政府的一个工作单位, 要充分依托党委政府, 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积极协助政府工作, 求得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利用政府所拥有的强大社会资源, 做好综合整治工作。很多工作, 如维稳和大型民事纠纷等我们必须依靠政府共同解决。

总之, 面对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公安领导者应该转变思想, 切实的适应新时期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全新的姿态来引领公安工作向前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我们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针对当前形势的变化, 公安机关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对公安机关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人口结构,公安,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文跃然.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3]黄新春.论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M].北京:公安研究, 2009.

[4]张会.论公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1996 (4) .

[5]赵从肖.树立服务理念打造民生警务[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2) .

[6]曹英.积极警务:内涵、价值与限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1 (5) .

[7]傅冰钢.警察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与趋势[J].公安教育, 2003 (8) .

10.人口调整工作计划 篇十

全区常住人口控制在91.5万左右,人口出生61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6.9‰左右,自然增长率1.4‰左右;户籍人口控制在70.1万人左右,人口出生46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6.55‰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10‰左右,计划生育率99%以上。全区人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增幅20%以上。

年,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树立大人口观念,推进人口综合调控

努力适应更名后的人口计生部门职能转变的要求,树立大人口观念,加强人口问题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人口综合调控。继续开展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制定区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把人口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发展的决策咨询,更好地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开展人口综合信息预报,探索建立人口出生公众预报制度,引导市民适时生育,共同参与人口调控。加强人口综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为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行综合治理,推进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常住人口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

随着“两港一区”和“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流动人口将大量导入。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人口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继续贯彻落实南府办[]16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实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形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探索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健全区、镇两级领导小组,建立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实行区、镇、村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列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考核之中。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各部门之间及时互通情况,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综合执法机制,要经常性执法和集中执法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办理好各类证件,将查验婚育证明、办理暂住证等列入“一门式”服务,方便群众。强化监督管理,落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

突出重点,规范管理。一是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管理,建立育龄妇女信息动态管理的办法,对流入流出的育龄妇女输入信息交换平台。二是加强对出租房的管理,坚持镇政府与房屋出租户签订人口计生协议责任书,推广大团房屋租赁服务社的经验,将与房主签订计生协议责任书纳入镇房屋租赁服务社进行全程服务托管。三是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推行法人代表负责制。四是做好孕情、环情监测工作,建立生育联系、信息双向通报制度,做到情况早发现、措施早落实,实行全方位计划生育管理跟踪服务。

人员、经费落实到位。根据流动人员流动的复杂性和频繁性,形成计划生育管理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区镇两级人口计生部门配备主抓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镇,要落实专职人员。落实区镇两级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奖励优待等所需费用。

三、认真学习贯彻《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

《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宣传贯彻《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掀起学法、用法新高潮,并与人口计生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认真贯彻国家“一法三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年内将出台的《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市计划生育奖励办法》、《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快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化进程。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市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对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人口计生干部的法制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水平;加强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执法力量,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提高执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简化和规范行政事务的办理程序;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建立人口计生系统监督员队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建设健康城市行动为平台,以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为载体,以依法落实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基本项目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为抓手,不断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加强镇(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室)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的镇(村)区域调整已全面完成,镇(村)综合服务站(室)的建设要从站(室)选址、硬件配备、人员资格等方面,均要按规范化标准进行。把镇(村)综合服务站(室)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卫生所(室)同步建设,实现计卫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区、镇、村(居)三级服务阵地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地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降低人工流产率。

开展家庭计划指导活动。在开展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婴幼儿期、青春健康、新婚怀孕、男性健康等实施家庭计划指导,使居民知情选择适宜生育时间、避孕节育方法和优育计划。通过上门服务、指导,发放法律法规、生殖健康、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宣传资料,使社区居民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大联合、广覆盖、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宣传力度。按照《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的要求,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探索人性化教育途径和方法。继续加强与区“两台一报”的合作,办好“婚育新风进万家”、“健康人生”等专栏,不断提高栏目的质量和收视、收听率。同时,坚持集中性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利用区“两台一报”坚持做好经常性宣传人口计生的报道,利用公益广告、黑板报、墙报、居民楼道宣传栏,做好经常性宣传;抓住“冬春”、“7.11”、“9.25”、“10.28”等重大节日契机,开展集中性宣传,做到宣传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贴近实际,注重实效。

继续推进青春健康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探索在学校建立“亲青服务室”,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认真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参与预防艾滋病战略规划》,发挥人口计生网络预防艾滋病中的作用。大力宣传婚检有益,提高自愿婚检的比例。

五、以综合改革为动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是提高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需要,也是新形势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投入纳入公共财政。在区、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预算中,要做到“四落实”、“一转变”:落实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所需经费;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落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财政支付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费。逐步将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投入由以工作经费为主向政策导向、关怀奖励、为民办实事转变。加强调查研究,向实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给予扶助奖励,切实为实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实行村(居)自治,逐步由行政管理转为群众自治。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村务公开栏中将计划生育指标列入其中,实行村务公开;利用村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生育指导、服务项目等内容向群众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逐步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

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事业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要求,积极协助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二是落实必要的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用于对职工的宣传、服务;三是落实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假、计划生育手术假等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各企事业局、(集团)公司要主动与下属单位所在地的人口计生部门加强联系,共同抓好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特别是要共同做好下待岗职工、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等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指导,协助企事业单位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按照企事业规模实行分类和分级管理,推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

六、整合人口信息资源,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围绕科教兴市这一主战略,坚持以信息化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新型道路。配合市人口委做好“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与交换系统”衔接工作,组织力量,协调各方,按时完成数据迁移和网络联络工作。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全面实施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着手建立以育龄妇女信息为基础,覆盖全区人口计生网络、实时动态、部门间共享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数字人口,为人口综合研究、综合管理和综合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区、镇两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人员的信息业务水平,保障新系统正常运行。

加快人口计生系统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职能转变,探索人口计生行政事务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区、镇两级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层工作网络的信息化设施配备,建立信息快速传递机制,对全区14个镇、3个农场、工业园区、滨海旅游度假区实行网上传输,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七、发挥群团优势,推进计划生育协会建设

在新形势下,计生协会作为群众团体的优势功能和重要作用正在进一步凸现。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从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关心、支持计生协会的工作。一是加强在非公经济和流动人口中的建会工作。扩大协会组织的覆盖面,减少人口与计划生育盲区;二是加强志愿者队伍的整建工作。充实调整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队伍运行机制、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活动方法;三是继续开展“幸福工程”活动,开发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险险种,积极开展募捐、扶贫帮困、为民排忧解难活动,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工作,努力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做好事、办实事;四是积极参与人口计生村(居)自治,广泛组织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五是进一步发挥计生协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协助政府提高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

八、提高整体素质,推进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一是要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出发,健全区、镇、村(居)、组(楼)四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特别是加强镇和村(居)的人口计生机构建设和干部配备,注意把政治强、有文化、有能力、有事业心的同志吸收到人口计生部门中来,确保人口计生队伍后继有人。二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人口计生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公仆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人口研究、依法管理、科学服务、综合协调的干部队伍,更好地适应人口计生工作的拓展。

上一篇:对海运保险的认识与应用下一篇:2010年大班美术兴趣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