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2024-09-04

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精选8篇)

1.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专 业 知 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

(一)职业自身专业发展。理解与认识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5.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二)对学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生的态度与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行为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

(三)教育意识。

教学态度与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行为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12.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14.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

(四)个人15.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修养与行为 16.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17.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18.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19.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并掌握相关教育

(五)教育方法。知识 20.了解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

21.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22.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23.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24.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

(六)职业责等情况。

背景知识 25.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专 业 能 力

26.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7.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

28.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七)课程过程及特点。

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0.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1.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八)通识32.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性知识 33.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34.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5.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

(九)教学36.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计 37.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38.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9.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40.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

(十)教学教学过程。实施 4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

42.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方法,安排好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效果。

43.具有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全程参与实训实习。

(十一)实44.熟悉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训实习组织 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5.结合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特点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46.发挥共青团和各类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作用,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47.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

(十二)班导。

级管理与教48.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疏导。育活动 49.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0.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十三)教52.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学生对教师评价,育教学评价 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四)沟53.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通与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

54.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5.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56.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

57.主动收集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8.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9.参加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十五)教60.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学研究与专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业发展 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二

关键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教师能力标准

正如苏联职业教育界所说的那样:“职业学校教师是综合性的职业, 他们应同时具备教育家、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为更好地探讨、研究、建立我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 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明确、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本课题试作一些探讨。

1 教师能力

教师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我国许多学者对此都有过论述。有的对教师核心能力进行界定、内涵分析, 有的对教师能力标准提出理论模型, 有的对教师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但关于教师能力的研究绝大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缺少可行性的操作标准及评价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原有的教师能力结构、标准、评价等体系已不能满足需求, 需要对教师能力做进一步研究。研究时应注意:找准教师能力的核心问题, 细化教师能力构成要素, 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师能力标准, 开发行之有效的教师能力评价系统, 构建高效的教师能力培训平台。

2 国外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际上关于职业教育教师能力认定标准已非常成熟, 如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欧盟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结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培训、发展与质量保证、工作关系网构建。美国实行“职业技术教师+证书”制, 主要是在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基础上, 强调从业经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要求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澳大利亚则要求有教师资格证书、行业资格证书、以及3~5年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行业工作实践经验。韩国实行资格证书制, 职业教育教师分为三级、二级、一级3个层次。

总体来看, 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能力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扎实的文化教育水平, 有较强教学实践指导能力;二是拥有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三是有较长的专业从业经历。这些标准要求较高、较严格, 难以适应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3 国内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

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发展和繁荣, 国内有关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讨论一直在进行。2007年全国中职教师能力标准出台,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颁发了《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并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等, 促使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的探讨越来越深入, 越来越明确。有的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构建框架, 有的针对高职教师能力标准提出几方面要求, 如祁银德[1]筛选出13项中职教师能力因子。

但国内的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和“双师型”结合较少, 制定的标准也较空洞, 难以操作。有些学校将具有双证、双职称、有实践经历的教师统称为“双师”。为此, 我们要确立能力本位的指标体系, 对标准进行量化, 使其易于操作。刘韵琴[2]提出, 从知识、技能、实践时间、实践教学能力4方面去量化认定, 其注意到并细化了职称和专业分类的不同标准, 但忽略了一些基本标准, 且有些标准偏离了当前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 准入级的要求偏高, 难以实现。

4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

本课题围绕所研究的“双师型”教师能力 (指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拓展能力等) , 对其要素做进一步的细化, 并量化能力表现指标, 开发研制出切实可行的、逐级递进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

4.1 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 应具有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

4.1.1 思想道德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具有教师风范, 遵纪守法;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进行评价,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生。

4.1.2 职业道德

初级、中级教师要能遵循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政策、职业道德和相关行业的规章制度。高级教师要能指导初、中级教师学习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 能对初、中级教师提出遵守职业道德的改进建议。

4.2 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一定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技能, 是“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核心之一。

4.2.1 教师资格和职务任职资格

初级具有教师资格证、助教职务任职资格;中级具有教师资格证、讲师职务任职资格;高级具有教师资格证、副教授及以上职务任职资格。

4.2.2 教育理念

初、中级教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 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并能运用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高级教师能帮助和指导初、中级教师提升职业教育理念, 对初、中级教师提出改进建议。

4.2.3 教育教学内容

初级教师能选用适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教学材料;能承担一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教学目标明确、完整;教学内容容量适度, 详略得当, 深广度适宜, 针对性、应用性、先进性强;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恰当。中级教师能承担两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重点、难点处理得当, 教学效果好。高级教师能承担本专业3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帮助和指导初、中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4.2.4 教学设计

初级教师能明确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 具备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 能写出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目标设计合理, 教学方法、学法指导选择恰当。中级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并能熟练运用;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选择和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高级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的特色;有指导初、中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4.2.5 教学组织和实施

初级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熟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中级教师能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级教师能指导初、中级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4.2.6 教学比赛

初级教师近3年要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且获得市级三等奖以上级别奖项。中级教师近3年要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且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级别奖项。高级教师近3年要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且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级别奖项。这是非必要条件。

4.3 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教师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 并能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 是“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核心之一。

4.3.1 专业资格

初级教师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及岗位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等。中级教师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教师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3.2 专业实践能力

初级教师专业生产实践能力较强, 操作规范, 熟练程度较高;具有初步指导学生的能力, 能指导为期1~4周的实习、见习, 指导基础型、简单的实验实训。中级教师专业生产实践能力强, 操作规范, 熟练程度高, 指导学生能力强, 能指导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专业综合实践、实习。高级教师指导学生能力强, 能指导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以上的专业综合实践、实习, 能独立完成学生专业实践大纲的制定;具有指导、提高初、中级教师专业实践的能力并有成果。

4.3.3 专业实践经历

初级教师有6个月及以上 (可累计)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中级教师有一年及以上 (可累计)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高级教师有两年及以上 (可累计)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 有丰富的工程 (职业) 技术经验。

4.3.4 技能大赛

初级教师本人或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奖项。中级教师本人或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奖项。高级教师本人或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奖项。这是非必要条件。

4.4 教研科研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是指教师能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 获取并处理信息, 切实从事寓教育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工作能力[3]。

4.4.1 课程开发

初级教师能够根据专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整合教学内容。中级教师能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能根据能力标准、学生实际开发教学材料, 了解行业企业生产结构、增长方式并且融入教学过程, 能独立或指导他人进行课程开发, 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成果, 或编写教学材料。高级教师能根据市场调查与分析调整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能独立或指导他人进行课程开发, 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成果;能参与开发、修订能力标准;帮助和指导初、中级教师开发教学材料。

4.4.2 教研能力

初级教师能收集和了解职教研究的新进展、新知识。中级教师能收集并分析职教教学改革信息, 在教学中能贯彻实施课改理念, 撰写有关教学改革的学术论文。高级教师能积极为职教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指导初、中级教师进行与职教教学实践相关的研究。

4.4.3 科研能力

初级教师近3年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中级教师3年内要在省级学术或行业等刊物上发表专业教研或应用技术研究的文章4篇以上, 课题是省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高级教师3年内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方面论文6篇以上, 近5年主持一项本专业的实践性课题研究, 且成果有实际借鉴意义, 并指导初、中级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4.5 拓展能力

拓展能力是教师对基础能力的拓展延伸, 主要包括沟通协作、组织管理、社会服务、创新创业能力, 其中的每一项都是非必要条件。

4.5.1 沟通协作能力

初级教师能与学生及其家长和同事建立沟通关系及沟通渠道, 能与他人有效沟通, 与团队成员和睦相处。中级教师能发现、处理工作场所中的交际障碍, 能与团队成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高级教师能指导初、中级教师有效沟通并排除障碍, 能有效管理团队。

4.5.2 组织管理能力

初级教师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反思、总结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教学活动。中级教师能在教学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具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高级教师具备独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

4.5.3 社会服务能力

初级教师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 获得相关的行业经验;在教学中能运用相关行业中的知识和技能。中级教师近5年内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一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或近5年内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一项校内实践教学设计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能制订行业联系计划, 建立行业联系网络。高级教师近5年内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或近5年内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计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能根据行业需求及发展预测, 对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4.5.4 创新创业能力

初级教师能查阅、接受新信息, 分析解决新问题, 有初步的想法。中级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自身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并运用于实践。高级教师能开展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选择创业方向;具有解决技术难题、开发高端技术产品、组织大型工程 (职业) 技术项目实施的能力, 能创造性地指导本专业的综合实训、实习, 能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专业的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

本标准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能力要求依次递进, 高级别涵盖低级别。初级标准难度不大, 主要是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中级标准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主体部分,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资队伍提出的能力要求;高级标准体现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名师, 反映了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最高要求。文中没有注明的是必备条件, 是每个层次必须具备的条件。注明是非必要条件的, 表明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如具备了这些条件, 在评定、评优、聘用、待遇等方面可以优先考虑。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的确立和规范, 有利于各职业学校以此为参照评定“双师”, 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为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促进高职教师队伍专业化, 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祁银德.中职教师能力因子的筛选和分级[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4) :25-29.

[2]刘韵琴.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

G715.1

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师质量和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探索和建立中职学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推动职教教师整体素质和质量提高,使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

一、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和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但是,中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现状与蓬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要求相距甚远,教师的素质、能力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很不适应,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职学校教师先天不足。在中职学校中,一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即使是中专、技校的老师以及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虽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还很欠缺(如:以行业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和方法)。第二,相当数量的中青年职教教师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理工院校,他们从普通大学毕业后,就到职业学校任教,缺乏职业教育的理念、技术、方法,没有行业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普遍很低。第三,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接受培训提高的机会和时间不多。即使有机会参加培训,也往往因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缺乏职教特色和行业参与等原因,使得培训质量与效果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更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对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的要求。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全国所有中职学校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能满足中职教育教学需要的能力标准,既无法依据一个统一标准开展培养培训活动,也无法按照一个统一标准去鉴定、评估、指导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及专业发展,迫切地需要制定一个科学、通用的能力标准,并按照这个能力标准科学有效地开展培养培训和鉴定评估工作。

二、中职学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研究的内容

职教教师通用能力标准是中职学校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所必须具有的、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的,能够产生绩效的基本能力准则。它强调教师产出教学成果的实际能力。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分析以及职业发展的预测,我们开发出有职教特色的八个领域的通用能力标准。

(一)示范和传授职业道德的能力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度量衡,是引领知识和技能的航标。中职教师在工作中应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此能力标准着重强调职教教师爱国、守法、诚信;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公平对待学生;增强和注重环保意识;谙熟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内容,以倡导、规范、维护和促进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开展行业联系能力

职业教育是与行业紧密相连的教育。这是职教区别于普教最鲜明的特色。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具备行業意识、行业的联系能力和专业技术的操作技能。此能力标准着重强调教师收集行业信息、开展行业联系活动、获得行业实际经验以及提供行业咨询和培训服务的能力。

(三)从事课程开发能力

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新行业、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一方面是劳动分工的复合化,职业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必须不断地变化,以适应和服务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新课程开发的调研行业、设计课程、编写教材、评估课程的基本操作能力。此能力标准着重强调教师根据社会需求、行业变化而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体系中最基础、最能动、最能展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部分,它强调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的教学观,强调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主动全面的关心而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要求教师具有根据行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设计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鉴定学生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等一系列设计、实施和管理教学过程的能力。此能力标准强调教师设计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案,引导和帮助学生如何学习,设计和管理学习资源和环境,鉴定学生能力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构建知识和能力进而去创造。

(五)指导职场健康与安全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职场的健康和安全。该能力要求教师掌握相关行业健康安全的法规制度,在学习环境中识别、分析潜在的健康与安全危险和申请控制危险,以确保学生安全健康及其树立职场安全健康意识,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评估,从而确定自身专业技能发展的方向和机会。此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要自觉地、有规划地把自己的教师工作作为专业职业来研修,做职业生涯的设计,强调终身学习和成长,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应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的意识、成长意识和研究意识。

(七)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能

中职教师与行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的联系频率比较高,这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特点,此能力强调中职学校教师具有较强的交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八)指导就业与创业能力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教育。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此能力强调中职学校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地规划职业生涯,并能激励学生大胆地、有计划地、科学地去创业和尝试创业。

中职学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的确立,可以实现中职学校教师培训理念、方法和课程的跨越性改革,对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校教师对职教的贡献和社会地位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职业教育教师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1998,(9):20—23.

4.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标准 篇四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总体要求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有较高的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在英语水平上达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标准,能熟练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具有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制作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具有能歌善舞、能写善画的艺术才能;性格活泼,有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具体标准为:

一、语言技能

(一)听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对话、讨论、辩论和报告;

2.能听懂英语国家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及国内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 ;

3.能听懂国内外儿童英语节目;

4.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

5.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目的。

(二)说

1.能就日常生活话题用英语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2.能就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各种话题进行交谈、组织讨论 ;

3.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

4.口语表达自然流利,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5.能做到正确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读

1.能阅读英语儿童读物及通俗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

2.能阅读简写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

3.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

4.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5.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四)写

1.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

2.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正确;

3.能用英语拟写、改写故事、童话等。

4.能用英语写教案和学生活动计划。

二、语言知识

(一)语音

1.做到发音正确、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2.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

3.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

(二)词汇

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念和态度等;

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三)语法

1.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

2.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

3.掌握定语从句、主渭一致关系等句型、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各种时态、语态和构词法。;

4.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

(四)功能

1.在更广的语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2.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等;

3.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常用功能项目,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功能项目;

4.在实际生活中较熟练地实现信息沟通的目的。

(五)话题

1.熟悉有关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2.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学校、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等;

3.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

三、教学能力

1.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任务有正确的认识;

2.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有深入研究,对教材全面把握,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3.能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感和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儿童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4.能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和组织课堂教学;

5.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技术)组织教学。

6.有一定的教学观察和反思能力。

课程目标: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英语教学音像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培训内容包括语言素质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和教材使用培训等,内容涉及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英语语言类课程;交际教学法的讲解;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优秀教学示范课的观摩和点评等。

C类:口语

1.语音(连读、爆破、语流等14个项目)

2.对话课(对话技能及对话课教法)

3.小教活动课(小组口语、合作练习、英语游戏、英语短剧等)

4.英文歌曲与简笔画教学

D类:课堂教学技能(实践性环节课程)

1.课堂技能(备课、上课、评课)

2.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5.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五

2014年4月由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下发的关于学习(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文件,在4月份我们一同学习了作为辅导员应该要具备的一些职业能力标准,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认真学习完(标准)之后,更清楚的了解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的具体的工作职能和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让在高效工作的辅导员有更明晰的方向去提升自己,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用标准去督促自己更好的管理和引导好学生。

高校辅导员是怎么定位的呢?这关系到如何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如何去规划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的的方向。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辅导员是辅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

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所以给高校辅导员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才能更好的去管理,做好工作。

在(标准)中了解到高校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在标准中具体的明确规定了三个级别的具体职业功能,工作类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理论知识要求。在细读(标准)后,细细分析自己所具备的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与之差距之大,倍感压力重重,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前进的方向,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能够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管理学生的不足之处,让自己更有动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在标准中对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标准》从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要求。

最后从此标准中能够感受得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身上的责任担子重大,在刚进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半年多的学生辅导员一职

6.学校教师教案检查八大评分标准 篇六

一、“三表一纲”

1、课程表、进度表(每周课节数)、成绩表填写完整,不完整一处扣0.5分。

2、教案表头要有姓名、学年、科目。不填写扣0.5分。

3、学期教学总要求要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按照教学参考用书填写,并且要做到年部统一。否则扣0.5分。

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要在教研组组长组织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集体研讨一单元以及每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数以及教学过程。其中有一处确定不正确,年部每位教师扣0.5分。有一处确定不完整,每位教师扣0.5分。

2、集体备课要做到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有一处不统一每位教师扣0.5分。

3、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时数要与课时教案数相符。不相符的扣1分。

三、课时教案

1、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思想的统一下,在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以后,结合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个性的教案。教法、学法要富于创新性、开放性。制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准确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每篇课文确定好课时数。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教学过程要按照规定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书写。教师活动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合理,适时引导,要为学生留有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活动要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可操作性,设计意图要切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富于理论性。有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

3、精心设计板书,板书要注重实效性,做到教学内容、重点、一目了然。否则扣0.5分。

4、课内练习题、作业设计要富于典型性,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拓展的空间。缺少一处扣0.5分。

5、教学反思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所以教学反思要切合实际,有可实现性和实践性。否则扣0.5分。

四、复习教案

1、复习教案要有复习计划,计划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少此项目扣1分。

2、复习教案的内容要有典型。少此项目扣1分。

五、作文教案

1、作文教案要有指导教案和讲评教案。指导与讲评教案的要求、重点,难点要制定准确,适合本班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处不合要求扣1分。

2、指导作文要有下水文。少此项目扣1分。

3、指导与讲评教案的过程要设计合理,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否则扣1分。

4、每单元有两课时作文教案,这两节作文课加在本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时数中。

六、教案书写

1、教案格式要按照要求书写,格式不正确的扣1分。

2、教案字迹要工整,否则扣1分。

七、教案进度

每科教案要提前两周备好课。在规定检查的时限内不按进度备课或拿不出教案的教师扣5分。

八、其他

1、课任教师的教案根据相关标准实行。

7.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七

一、教科文、中国标准对比

1. 标准的制定者

教科文标准由思科、因特尔和微软等跨国公司与国际教育技术国际协会、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开发, 标准定位为:帮助教育决策者和课程开发者确定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所需的技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以下简称中国标准) 由国家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制定, 由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中央电教馆等20余家单位和全国40余名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组成, 目标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教科文标准是将教育改革内容同政策结合起来, 为教师制定一整套技能实施指南, 而中国标准则更多是依据本国现状, 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教科文标准项目意在为教育决策者们提供各种工具, 以便其打造以信息和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 进而支持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 标准的体系结构

教科文标准体系包括三大办法———技术扫盲办法、知识深化办法和知识创造办法, 教育系统的六大组成部分———政策、课程、教学法、信息和传播技术、组织与教师培训。中国标准为“4 (14) N”体系结构, 即4个能力素质维度, 14个一级指标, N个概要绩效指标。

教科文标准注重生产力因素的影响, 关注教育的终身化和创建学习型社会, 重视教育系统的改革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教科文标准为教育改革创造了广阔的背景, 能从宏观与微观来把握标准的实施。

3. 标准的实施

教科文标准在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产生, 各国或部门找到框架的不同部分, 计划一个轨迹, 实施标准。中国标准在教育信息化、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水平低、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没有统一标准背景下, 实施PT3项目, 让明天的教师使用技术。

各国依据各自的政策背景制定标准实施策略, 是标准从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动力, 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实指标。教科文标准项目意在为职业发展提供者提供框架, 可以利用该框架, 编制或订正其职业发展的内容设置。

二、标准执行

一个部门可以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背景, 评估其现行教育政策。它可以选择适当的办法, 把信息和传播技术与其他教育改革努力联系起来, 也可以计划一个轨迹, 把这些教育改革倡议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联系。一旦选定了办法和轨迹, 部门就可以使用另一份文件说明的教科文组织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单元, 计划适当的培训, 以使教师具备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技能。依据标准特点和关键要素来分析中国标准执行的现状, 并制定教育改革的发展计划图。

(1) 当前我国实施标准的政策背景。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 迫切要求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要求教师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改革教学方式, 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培训过程中教师误将培训称为计算机培训;部分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系统, 多数培训方式和内容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

(3) 教学法要求:正确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程和评估要求: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能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综合我国国情和教科文组织标准的执行指南, 我国要用当前在课程、教学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来改进评估、学校组织和师资培训。我们计划以知识创造办法作为政策目标来实施教育各组成部分的改革发展。

教科文组织标准为中国标准提供了实施指南, 但中国地域发展不均衡给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困难。目前农村信息化教育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发展的重点, 硬件环境设备和教师信息素质都有待提高。因此, 发展多元化的实施标准方案, 制定灵活、针对性强的标准体系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

力标准, 2008.

[2]何克抗.《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J].中国教师, 2005 (3) .

[3]胡根林.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之比较

[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6) .

[4]王炜, 祝智庭.ICT应用于学科教学

的教师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

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

张田庆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湖南湘西416000)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表现, 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 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但在实践中, 如何实施有效的学生发展评价, 一直困扰着校长和教师, 阻碍着课改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反复实践, 并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 我们创设了“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表。

表格说明:学生只要达到某项要求就可以评星, 教师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协调定星。学生得几颗☆就是“几星级数学元帅”, 全部达标即评为最高级的“状元星数学元帅”。这样, 就化无形评价为有形评价, 使成绩看得见, 进步看得见。

一、“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积极评价”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 积极、及时的评价会使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同时还会“排挤”掉一些不良行为。“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对每一节数学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及时表扬, 要求家长在家里也予以鼓励,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就感和认同感, 继而为更高的方向———更多表扬而努力!

总之, 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 能使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 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励着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化无形为有形, 化笼统为具体”

传统的百分制评价只关注“双基”, 即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 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使学校和教师过于看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情感, 陷入“读死书”和“死读书”的恶性循环之中。改进后的“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 相比百分制评价有了较大进步, 但依然比较笼统、模糊:被评为“优”的学生各方面都很好吗?哪些方面优?还有哪些不足?“不合格”的学生各方面都不好吗?朝什么方向努力?如此, 所谓的“好学生”优点掩盖了缺点———“晴天碧日”;而所谓的“差生”缺点却一手遮天———看不见“阳光”。这样的评价难以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造成很多“优生”只能听表扬, 不能听批评, 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盲目乐观;而“差生”因没有成功的体验而丧失信心, 进而厌学。

“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为学生建立了展示其成长足迹的争创“星级数学元帅”成长栏, 捕捉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成功和进步。其设有自信星、自控星、自学星、专心星、合作星、互助星、发言星、细心星、虚心星、计算星、简算星、应用题星、图形星、操作星、方法星、进步星、生活星、应用星、质疑星、敏捷星、会学星、创新星22颗星。只要达到某项要求就可以评星, 教师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协调定星。学生得几颗☆就是“几星级数学元帅”。这样, “化无形评价为有形评价, 化笼统为具体”。成绩看得见, 进步看得见。同时, 这一成长评价注重过程, 充分发挥了评价的

要:“星级数学元帅”成长评价展示学生成长足迹, 捕捉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成功和进步, 化无形评价为有形评价, 使成绩

看得见, 进步看得见。

关键词:星级;数学元帅;评价

;;;;;;;;;;;;;;;;;;;;;;;;;;;;;;;;;;;;;;;;;;;;;;;;;;;;;;;;;;;;;;;;;;;;;;;;;;;;;;;;;;;;;;;;;;;;;;;;;;;;;;;;;;;;;;;;;;;;;;;

摘要: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1月8日伦敦青年人才交流会上发布《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 本文从标准制定者、标准体系结构和标准实施三方面, 比较教科文、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探讨中国信息和传播技术与其他教育改革联系的发展计划, 为中国标准提供执行指南。

关键词:教科文标准,中国标准,对比,标准执行

参考文献

[1]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 2008.

[2]何克抗.《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J].中国教师, 2005 (3) .

[3]胡根林.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之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6) .

8.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 篇八

关键词:中职;“五师”标准;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46-02

作者简介:江学斌(1971-),男,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职业学校教学与管理。(广东 东莞/523909)

2012年7月《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养计划。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决定教育品质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有力保障,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职教师资培养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不匹配。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滞后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师资要求。

2.职教师资培训形式单一,以基地培训为主,培训基地大都设在高等院校,理论层面的培训居多,企业培训较少。培训形式可分为: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其中校外培训包括企业培训和基地培训等。

3.职教师资培训内容缺少规划与设计整合,整体内容较为宽泛、流于形式。以企业培训为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营利为目的,这与职业学校派遣教师下企业“学习技术”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大多数企业培训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4.从能力结构角度来看,现有教师队伍呈现出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不合理的尴尬。现有职教师资中大部分教师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具体表现在缺乏对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和岗位标准等多方面的认识。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就教师队伍来源而言,大多数教师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较为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此外,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的影响,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已经深入他们心中。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在潜意识中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2.就职业教育师资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而言。职业教育师资发展相对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充、新专业不断涌现,这对职业教育以及职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现有师资水平很难实现与职业教育的平行发展。此外,教师对新行业、新领域的敏感度落后于市场,也是教师队伍的发展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五师”标准教师队伍建设

管理者和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素质。使平凡者优秀、使优秀者卓越是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本研究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对中职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提出“五师”标准,“五师”即教师、技师、企业培养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五师”标准是对“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念的延伸和扩展。树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产教融合的信念,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深入理解校企合作内涵,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学结合的实际能力,以及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知行合一的素质。

1.学校教师。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是指具有普通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能够实施专业理论教学的教育者(卢双盈,2002)。

2.岗位技师。技师是指具备相关技术,掌握或精通某一类技巧、技能的人员。“技师”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要素:一是具有一定年限的行业岗位实践的经验;二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获得相关专业岗位高级工及以上的技能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三是具有行业联系沟通能力,能够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等实训活动,并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实施“一体化”教学,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李梦卿,2012)。

3.企业培训师。企业培养师是指能够结合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新职业(工种)的培养项目,以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养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培养项目,制定、实施培养计划,并从事培养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2003年我国出台《企业培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培养认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企业培养师及其资格认定进行了规范。

4.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是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进行了等级划分:职业指导师共设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指导员、助理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

5.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规定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中职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缺乏人生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教师具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总而言之,“五师”标准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产教融合的信念,是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能力,是对“双师型”教师的深化和扩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2]李梦卿,熊健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6.

[3]赵恒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5(1).

上一篇:大学贫困生个人申请书格式下一篇:规范化服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