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几点思考

2024-12-03

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几点思考(精选6篇)

1.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几点思考 篇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主旋律。实现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快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基层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农民;思考;新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要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要科学制定农民培训中长期计划,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要特别注意把开展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就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具体讲,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级实施机构。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分层次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一是成立区县级专家组(即一级培训机构),组长由区县农委分管领导担任,农广校、农委科教科、农技站、农业执法大队、经作站、土肥站等部门领导和农业技术专家为成员,主要负责二级和三级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工作,抓好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示范片(点)农民的现场培训等。二是建立乡镇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二级培训机构),由乡镇农服中心牵头,主要负责组织对村组干部及各产业和专项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三是建立村级培训实施小组(三级培训机构),由村委会负责,主要负责参加一、二级培训机构培训人员选送,组织本村培训工作,重点做好农民的面对面培训。

(二)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即采用制定“培训卡”和填写“培训反馈意见表”两种方式,保证培训效果。制定“培训卡”,就是以卡片的形式发给培训对象,卡片标明培训教师的姓名、培训专业、职称、联系电话和服务承诺,以便随时对受训对象进行答疑。填写培训反馈卡,信息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评价等,培训结束后交县农委科教科统一保管,以此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并作为申领补贴的依据。

(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激励机制。为调动培训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对培训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讲课次数多、且受农民欢迎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培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分类培训,不断拓展学习培训内容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要进行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以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为目标,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切实改变农村的多种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进行政策法规教育。以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为目标,依托“七五普法”的实施,以《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乡村治理创新理论的学习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水平,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三是进行科技能力培训。以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为目标,根据本地产业布局,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现场指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三、创新方式,联系实际,切实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培训模式上,一是开办“骨干课堂”,即由一级培训机构对二、三级培训机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产业化项目培训骨干教师。二是开办“田间课堂”,即由农业部门牵头,农广校及相关部门配合,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培训,对农民普遍需求的内容,以村为单位分批集中进行培训,对一些村、户选择的个别内容,采取“一对一”解疑培训。三是开办“流动课堂”,通过开展巡回课堂的形式,进村入户为农民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等服务。同时发放适合农民需要的图书、光碟等技术资料,使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四是开办“咨询课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话、手机等媒体,建立专家联络和咨询平台,让农业专家实时答疑解惑。五是开办“空中?n堂”,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在电视台开设农业知识培训专栏,开发培训课件,特别是乡土课件,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农民的培育需要。

四、强化保障,加大投入,确保教育培训顺利开展

经费不足是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教材编写和印刷、外聘专家的报酬、科技书屋的装备、教学器材设施的购置、农民参训的费用等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因此,区县党委政府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部署,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要做好现行支持政策的统筹衔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经费支持,不断改善教育培训基础条件,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鼓励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各类实业主体,按规定享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解决新型职业农民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民教育培训基金,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投入机制。

作者简介:

张宗凡,杨柳,重庆市,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2.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重视作用, 正视现状

1. 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高, 产业规模经营, 产出效益高。只有培育80后和90后新生代职业农民,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和老龄化问题, 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地位边缘化, 结构性短缺

由于农业生产兼业化, 效益较低, 劳动强度较大、劳力环境较差, 发展空间有限和现实地位较低, 客观上讲农民地位被边缘化。第一代农民工除因病、因事、年迈返乡务农外, 多数人选择继续在外就业, 条件成熟的定居城镇, 不愿返回农村;农村新生代二代农民工70%以上已跳出“农门”, 享受现代城市生活, 留守农业和老人农业成为普遍现象, 农村劳动力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3. 技能缺乏, 素质较低

农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涉农部门培养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跳槽”或不安心的较多, 直接从事农业第一线工作的新生代农民文化程度从小学至高中参差不齐, 文化程度较低, 对农业和土地“陌生”, 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教育培训, 农业技术缺乏。

4. 意识淡薄, 信心不足

新生代农民对农业不熟悉、没兴趣、无能力, 对土地不再依赖, 主体意识不强, 组织化程度低, 羡慕和攀比城镇生活, 不愿种地、不会种地, 以农为家、以农创业和以农致富的意识薄弱, 职业信心不足。

二、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

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对象是立志于农业, 以农业为职业的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农民, 培育的目标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1. 有文化, 道德高尚

这是新生代职业农民的起码要求。农业是基础产业, 也是弱质产业, “三农”问题关系国家兴衰, 提升新生代职业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形成尊重知识、遵守法纪、热爱农业、以农立业的大气候, 构建和谐农村。

2. 有技术, 职业稳定

这是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内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是培育有技术的新生代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培训教育, 形成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社会风尚, 使农业成为“香饽饽”, 留得住人, 特别是留得住实用技术人才。

3. 会经营, 持续发展

新生代职业农民应熟悉市场, 遵循规律, 善于经营, 能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健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和农业持续发展。

4. 善管理, 劳动高效

新生代职业农民要依法办事, 有章可循, 懂现代农业管理, 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 提高农业投入和产出比, 确保农业良性发展。

三、多措并举, 保证实效

1. 认识到位, 宣传发动

应充分认识到新生代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关系到农业的兴衰成败。搞好宣传发动是做好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基础, 应该常态化、制度化, 基层应采取寓教于乐、典型引领等多种形式, 营造热爱农业、建设农村、务农光荣的氛围, 组织新生代农民主动参与培训, 积极运用实践, 实践成就人生, 在社会上形成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大气候。

2. 政府主导, 形成合力

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是政府的公共服务, 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基层各级党政应齐抓共管, 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涉农部门肩负重任, 应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 从经费投入、组织开展和支持服务等方面入手制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

3. 整合资源, 提高效率

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培育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 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农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特色产业基地、农业大户和农业服务人员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 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和管理规范的培育体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采取灵活的教育培训模式, 引导农民利用农家科技书屋、农民田间学校、农技在线、广播电视、生产现场观摩等形式就近就地培训, 把课堂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把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家庭农场主、农村经纪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要改变培训资源多头管理、分散使用和效益低下的现状, 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率。

4. 统筹经费, 加大投入

政府公共财政、农业企业和农业协会等要加大人、财、物投入, 改善教育培训机构和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设备,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培训手段, 减免学杂费, 增加培训实践操作、培训交通食宿费用和就业创业的投入, 确保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经费有所保障。

5. 培训规范, 机制长效

3.新形势下培育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 篇三

一、新形势下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

我们对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1.有文化。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通过接受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竞争是最重要的竞争。掌握文化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2.懂技术。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通过接受技能培训,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提高自身吸收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本领。新技术素质是农民素质的主体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3.会经营。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即通过参与市场,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我县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1.文化素质较低。我县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6年。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直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低。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但我县农民几乎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民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农民的心理素质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等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的心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平衡的状态。而我县农村数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狭小,农民居住分散而又封闭,他们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意识,视土地为命根子,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追求自给自足,不想甚至不敢想像外面的世界。因此,不能适应以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

4.农民的法制观念缺乏。随着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不断增强,我县农民的法律素质也有所提高,大多数农民具有了较强的法制观念,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非常有限。农民法律观念的淡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社会治安形势,而且也对农民自身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三、新形势下培育新型农民的措施

1.健全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出台《德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意见》,成立由县领导牵头,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权、各司其职、宏观决策、统筹协调和督办检查。各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彻底改变管理松散、敷衍塞责的现状。

2.建立保障有力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把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打捆”各部门各类培训资金,实行专项审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对教育培训机构基础硬件、师资能力建设的投入,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充裕的学习机会。

3.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行“政府+学校+企业+农户”的产业联动培训等教育培训模式,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坚持短期培育和长期教学相结合,遴选出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切实推进培训教师下乡、教育资源进村、人才培养入户,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4.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好精准扶贫工作相关政策,着力从贫困人口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4.关于卷烟品牌培育的几点思考 篇四

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激情、智慧与信念。品牌的强大取决于品牌领导力:定位(position)是方向,平衡(balance)

是方略;平衡中蕴含定位,定位使平衡具有力量。这就是ibf品牌之道平衡力理论的精义。(品牌文化与战略专家梁中国)

关键词:品牌制约措施

品牌培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全面的持久性工作,几乎包含了卷烟营销活动的所有内容,品牌培育活动的开展既是对营销人员的技巧、能力、水平的一种检验,也对卷烟经营企业营销活动整体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销人员能否切实端正品牌培育态度,立足烟草行业建设大局,从整个卷烟零售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全力推进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将会对整个卷烟经营企业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培育品牌的制约因素以及现阶段开展品牌培育工作措施做粗略的探讨。

当前培育强势品牌的制约因素

品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是构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源。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重点骨干品牌的市场集中度、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个别重点骨干品牌的销量增长仍然依赖于重组整合带来的自然增长,对省内市场的依存度偏高,省外市场的覆盖面和有效占有不足。一些品牌随着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原料保障、产品品质控制等跟不上要求,产销结构、产品线组成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在市场中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的竞争力并没有随着产销规模同步增长,缺乏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和能够保持品牌持续增长的市场扩张力,市场维护成本高,显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

在零售终端推广不力。零售终端作为卷烟销售的最前沿,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必须要有零售客户的积极配合,但有的零售客户没有认识到培育强势卷烟品牌的重要意义,在经营的过程中消极对待日常的市场信息收集、品牌上架及品牌推介等工作,或者是受其本身综合素质的限制,对市场分析、卷烟营销知识掌握不够,无法在品牌的推广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存在应付心理,服务客户流于表面,走马观花,走过场不重结果;有的协调沟通能力、研究分析市场能力及指导客户经营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培育强势品牌工作的成效。

缺乏品牌经营策略。有的企业在品牌建设上都是“广种薄收”,少有“精耕细作”,不能保持品牌长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服务、信息反馈工作跟不上,对品牌文化的积累、拓展不够,开发新产品欲望强于保护老品牌意识,经常是舍弃原来已经有一定市场基础和消费需求的老品牌,以新品牌取而代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形象。还有的企业盲目乐观,当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便认为品牌培育工作取得成功,便片面追求销量、利润,不注意掌握好投放节奏,过量投放,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库存积压,不仅市场占有率没能扩大,而且损害了品牌形象。

开展品牌培育工作的几项措施

众所周知,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同一领域的不同品牌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有强有弱,强到可以互相替代,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例如,当消费者喜爱的某一品牌暂时缺货时,消费者就会选择与该品牌相关性比较强的品牌作为替代品。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就形成地区消费观念。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应充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根据地区实际,按照“控量、稳价、铺面”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铺开销售,打牢市场基础。控量的常用措施是制定品牌销售策略,控制零售客户的单次购买量。价格的波动是卷烟品牌培育的最大杀手,稳价要力争持久性。“控量”与“稳价”,主要取决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相关机制。“铺面”就是广泛铺开品牌烟的销售面,使之广泛地与消费者见面。这是我们客户经理做好品牌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铺面”要力求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烟的上架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零售点的积极性,最大范围地与消费者接触,最大范围地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铺面”工作的常用措施有:

一、品牌宣传。向客户传递企业信息,介绍品牌情况,运用自身的沟通技巧,说服客户购买。

二、重点营销。将有购买相同或相近档次品牌烟的客户作为“铺面”的重点目标,增加对这部分客户的拜访频率,加大推介力度。另外,要把品牌的档次与客户级别的高低相结合进行铺面。

三、有奖销售。通过对零售客户进行销售奖励促进品牌烟的上架与销售。除此之外,指导零售客户主动销售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成功培育品牌的关键因素。做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介绍品牌信息,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品牌的利润,调动他们主动向消费者推介品牌的积极性,提高销售量。

5.关于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篇五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农业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顽疾。

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往往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积极发展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大局,其中许多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农民增收难?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呢?这已经成为当前我们不能回避、更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存在的症结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及负担现状

要使农民增收,关键就在于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一点其实已经众所周知。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达了《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1990年2月,国务院再次发出《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联合作出《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然而,有令不止,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扶摇直上。有资料显示:199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比去年增长9.5%,而同期农民人均的“村提留”和“乡统筹”却增长了16.7%,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强制以资代劳就比去年增长了33.7%。据国家农业部统计,1995年农业两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比上年增长19.9%,向农民征收“三提五统” 费用却比上年增长了48.3%,而承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摊派等各种社会负担,比上年则增长了52.22%。这一年,全国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的农民负担,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5%的“大限”。从1991~1993年间,国家农业牧业税收入占全国各项税收的比重已呈下降趋势,降到了2.2%,而到了1996年,这一比重却又高达5.3%,比前几年高出了一倍还多;若加上大量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农民一年辛苦到头几乎所剩无几。“七只手,八只手,都向农民来伸手”,这句来自一些农村的民谣俚语,也许正反映了那些处于税费重压下的农民们的愁苦与无奈。

(二)我国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分析

农民增收为何如此之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农民富裕?弄清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农民开辟增收新途径,创造新财富的前提,也是政府采取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措施的基础。⒈日益加重的农民负担,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虽然,一直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治理“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但现行农村统筹资金制度是乡镇政府以“三提五统”的收费的形式直接向农民收取,实质上是属于一种“一事一费一制”的筹资办法,本身就具有推动开征新费的机制。一事一费需要专款专用、收入与支出相适应,当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公共事务需要时,财政预算内资金没有力量供给,而新事务又非办不可时,就只好相应开征新的收费才能满足需要。加之收费又是由各部门自收自用,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在部门利益驱动下,实际执行中就极易扩大收费项目,从而导致农民税费负担居高不下。据中央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的统计,仅中央一级机关部门制定的与农民负担有关的收费、基金、集资等各种文件和项目,就有93项之多,涉及到24个国家部、委、办、局;而地方政府制定的收费项目则多达269

项,还有大量的无法统计的“搭车”收费。例如,有的地方,仅乡镇学校就增收有赞助费、辅导费、试卷费、资料费、扫帚费;仅喂猪一项就有生猪税、屠宰税、增值税、所得税和城建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许多村镇不管你养不养猪,一律要按人头征收猪头税。

此外,农村基层行政机构的无度膨胀,人员冗余,也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自全国农村撤消人民公社之后,接着就改制为61,766个拥有自己独立的财政利益和相应的税收权利的乡镇政府。后来,这些农村基层政府的摊子越铺越大,但凡上面有的机构,下面也有,不仅先后建立起党委、政府、纪检、人大、政协、武装部六套班子,还相继产生了代表上级政府部门的“七所八站”,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的膨胀伴随着就是乡镇行政人员的飙升。我国在编的党政机关干部,1979年是279万人,1989年则上升为543万人;其中,当数县乡两级上升最快,几近失控!到了1997年,我国在编党政干部人数已达到800多万人,而增加的干部人数与同期国有企业下岗人数1,269,000人大体相当,与此同时县乡两级机构和人员的飙升更是空前的,而这所有人员都无一例外需要农民养活。是谁加重了广大农民的负担?是谁消耗了农村改革的成果?——无限膨胀的机构和无限增加的官吏。

⒉ 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分治拉大贫富差距。

国家现行的“三农”政策,大部分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和推行工业化战略时期的政策精神。在制度安排上总的特征是,经济利益结构明显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即“城乡分治,一国两策”。⑴就业制度偏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被阻塞,在制度上使农民与土地拴在一起,强制农民滞留农村。这种制度在事实上使农民失去了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农村劳动力无法与城市工商资本结合。这种制度设计对城市居民有利,工业化创造的就业岗位被城里人“垄断”了,而农民只能靠种地养家糊口。

⑵产业制度偏斜。农民不仅无法进入城市就业,而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不属于农民。在“国计民生”、“特殊物资”、“战略物资”等名义下,权力部门瓜分商业利益,形成部门割据、“地盘经济”。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和化肥等农资实行垄断性经营(特许经营),大量潜在就业岗位不属于农民。加入WTO后,各行业向国际看齐,提高“准入”门槛,可能对农民更不利,尤其是对西部不利。这样一套制度,限制了农民,抑制了农业,阻碍了农村工商业,负面影响极大。

⑶财富分配制度偏斜。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农民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缘。城里人已经享受了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以及生活最低保障等“劳动与社会保障”好处,但农民尚不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为何物。在教育方面,农民额外负担义务教育费用。本来受教育的一方享有权利,政府是义务方,但在农村却反过来了,农民负载了义务,仅2001年农民支出乡村办学就达130亿元。在国家政策方面,农民从积极财政政策中得到的实惠少。近几年,国家在调整居民收入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对城镇居民采取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增加农民收入措施较少。1999年至2000年,国家给公务员和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加薪,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城镇居民收入增加9.3%,而农民收入则仅增3.8%。国债项目也是城镇多,农村少,城乡收入比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已经超过3∶1。

“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给中国农民带来沉重负担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也就是说,工业品是被提高到脱离了本身的实际价值卖给农民的,而农民的农副产品又是被大大压低了本身的实际价值卖出的,这一切源于政府制度的偏斜,并通过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实现的。

Y

D

工业品价格

A

1B

农业品价格

C

0X

如上图所示,如果工农业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等,它的比价线AB就为1。但是,正是因为出现了远离AB比价线、呈剪刀张开的AD与AC两条线,工农业产品间的“隐性负担”就到了农民的身上。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人和城市人在收入和财富的道路上表现为“双轨制”,贫富差距逐渐拉大。1999年,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增加到8,3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也有提高,但仅为2,210元,就是说,市民平均工资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了6,136元!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与1978年相比,实际已经下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财富上的“马太效应”正在广大农村和城市之间日益加剧的凸现出来。⒊人力、社会资本的短缺,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国约有3.6亿农村劳动力,可遗憾的是,这么多的劳动力,其总体受教育水平明显偏低,素质不高。于是,广大农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低素质劳动力过剩(约为1.6亿),高素质人才短缺,人力资本严重匮乏。据统计,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5%,全国外出打工农民约8,000万人,其中80%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同时,农村社会资本也极度缺乏,“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正是其真实写照。农民个人拥有财产很少,可作为生产投入的资金必然很低。再加上农村社会基础资本也严重不足,乡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极为薄弱,必然影响了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人力与社会资本的双重短缺,导致农村科技、信息、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高素质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加大了发展高效农业、特色经济的难度,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限制了农民增收。

三、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应对之策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显示了我党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给中国9亿农民的送来一份暖融融的新春贺礼。“一号文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近几年,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减少,这是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落造成的。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要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产业结构。这就要求必须加快非粮食种植业和非种植业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大产业。二要构筑不同地区各自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要构筑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社会结构。不仅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要相应调整城市人口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为此,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这就是通常人们

所说的,要使农民增收,就得减少农民;要使农业现代化,就得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近年来,安徽亳州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点,以效益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整,亳州市的种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0%下降到52%,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2.5%提高到40.78%,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亳州市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和发展2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年,其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从农村吸纳了43.2万从业人员,发放劳动者报酬29.3亿元。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就业水平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制度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可见,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为农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一般投资规模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使用物质原料以国内为主,劳动力以农民为主,从而能够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农民就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非农领域就业水平的提高,必然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研究认为,如果把几个大都市里城市建设投资的一部分省下来,少盖几座摩天大楼,少建几个“世纪广场”,少修一条“五环线”或地铁新线,少花些铺陈奢华的主干道灯光投资,而把资金投入到内地去帮助农村发展,可以让数十倍于都市人口的农民受惠,经济上连带效应更是不可估量。

(三)加大政府税费监管力度,切实减轻负农民担

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曾一度出现过税费不分、以费代税、税负过重的情况,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增收难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推进税费改革,禁止以各种形式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以资代劳,则是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治理“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政策举措。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适当提高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税率,取消农村一切其他收费,乡、村两级由此减少的收入,主要通过精简乡镇机构和压缩人员,减少财政开支,调整支出结构以及通过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在农村实行“费改税”,必须同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结合在一起,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把农民集体经济所有者职能,从乡镇政府职能中分离出去,交由农民选举产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乡镇政府则从法律、规范、服务、监督方面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在农村分配关系上,政府财政分配与农民集体经济分配分开的目标,以理顺农村公共分配关系,阻断农村政府部门用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向农民伸手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渠道。农民要想增收,减轻负担是前提,要从根本上改变“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的状况。

(四)由政府牵头,联动各级组织,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息、法律、技术服务

市场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的不完全带来的生产的盲目性,因此,只要掌握充分的信息,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对农民来说,自行搜集各类信息具有很大难度,同时由于搜集信息本身的外部性,将各类信息交给分散的农民处理,显然缺乏经济的合理性。即使农民能够获得信息,但是由于其自身各项条件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够根据所得信息做出正确处理,使之作为自己采取行动的依据。同时,由于农村本身的闭塞性及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尽管国家制定了种种支持农业的法律、法规,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法律条文、技术指标还是“奢侈品”,他们缺少机会接触,甚至读不懂法律文件,要想让农民掌握法律技巧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应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透过广播、电视等各种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市场信息,让农民生产经营少担风险,多得实惠。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大力推广技术下乡,普及农业科技,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为农业生产、农产品的经营和流通提供技术保障。

四、结语

“三农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和一系列农民增收的举措,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则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一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我们维持国家的发展甚至稳定都会困难重重。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九亿农民必将翻开历史辉煌的一页!

【参考资料】

1.《安徽日报》 [N] 第18919期 2004年4月29日版

2.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第29期简报 [OL]

3.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M]

4.郑曙东:关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宏观思考 [J]《财经科学》1994年第4期

6.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六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 王涌彬

第一,为什么要谈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中央和建设部在历次的正式文件当中探讨的都是城镇化而不是讲城市化。我理解,在现有的城镇体系当中,实际上51%的居民其中有40%几是生活在县城以下的城镇里面,50%几是生活在城市当中,就是660多个城市当中,这里面有非常大量的人口是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小城镇里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态势。我们在探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不能否认这些小城镇的发展为城市承担了非常大的人口节流的作用,尤其是如果这40%几的人口集中到更大的城市里面去的话,这些城市应该是承担不了的,现在的城市已经很成问题了,比如说交通、医疗、教育等等都存在问题。

小城镇承担了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小城镇的存在,实际上大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会更大,城乡二元结构会更加的明显,所以小城镇的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化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层面探讨城市有更多的经济发展优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优势不如大城市明显,但是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确实承担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个人非常赞成现在的城镇化,应该有区别于城市化。

第二、从经济城市向社会城市转型。

刚刚顾会长也提到了人居环境问题不能只谈技术层面、空间层面、实体层面,还要探讨社会层面。实际上人居委员会从2008年开始就探讨社会学层面的,人居环境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这个工作也做了很多的探索。现在的状态更多的是基于城市、基于经济角度来探讨发展,包括房地产业的发展。实际上目前产生问题的层面多数都是社会层面,比如说教育、医疗等等方面,大部分都是社会层面,这和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更多的使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应该更多的强调社会学层面的意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的和谐。

第三,要完善让城镇成长为城市的机制。

现在我们是51.27%的城镇化水平,实际上的数量在1978年左右有193个城市,在1996年的时候城市数量是666个,从1996年到现在城市数量一个都没有增加,相反由于区划调整现在是657个左右。在这个过程当中,1978—1996年这16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7亿,城市数量增加了400多个,我认为这是比较健康的,非常正常的模式。但是从1996年到现在,也差不多是16年左右,这个时间段城市人口增加了3亿左右,但是城市数量没有任何变化,这很多是人为的因素,由于行政体制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方面,我个人感觉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儿。

一方面我们的城市人口大幅度的增加,每年是1300人口进入城市里,10几年算下来就有这么多亿了,但是我们的城市数量一点儿都没有增加,结果导致很多的小城镇100万人、几十万人,刚刚我们还在讨论,可能派出所所长相当于连长,管着100万人口的城市是不是可以等等,带来很多问题,是因为机制上没有让这些城镇能够成长,没有成长的机制,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限定死了。如果让它正常的增长,就像1978—1996年这样的发展速度,实际上现在的城市应该是1000个以上,如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按照十年40万亿的投入,假设这样放松也可能三年以后中国的城市数量就变成了1000多个,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风险。我个人认为一哄而上的风险是很大,因为大家现在都在盯着这个事儿,极有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城市的成长机制应该是长效的,而不是一下子放开,一下子增加几百的城市。据我了解,现在很多的省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都想借新型城镇化的东风,把城市的数量大幅度的提高,我非常担心这个问题。但是某种意义上讲,我也非常期待的这种情况。

第四,未来的城镇化的核心是宜居宜业。

我们一直探讨中国的城镇化相对是健康的,相对于非洲、拉美等等这些国家我们的城市化是比较健康的,因为我们有实体经济支撑,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每年都有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而且持续了这么多年,这是非常好的。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必须是匹配的,如果不匹配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很多城市包括今天讨论的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大家都在说它有很多的问题,实际上他的问题就是产业没有跟上城市化的节奏,很多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这个地方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有非常多的预期,比如说他们有全国1/6的煤炭,1/3的天然气,有这么大的储量,确实有这样的需求,当然也觉得这样的城市是很有魄力的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产业实体经济没有跟上,所以人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留不住现有的人口,而且相应的政策没有做及时的调整,这方面导致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个人感觉,如果把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匹配起来,当然我们还需要探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问题,如果四化能够匹配的发展,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不是说克服不了的问题,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是宜居宜业,把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并行、并重,尽量让它协调发展。

宜居宜业有很多的情况,尤其是现在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大家都知道,各个地方政府也是真心实意想做民生工程,但是实际上我看到的一些情况是很多城市现在还是没有明白到底是以谁为本。我们都知道以人为本,是以哪个人为本,还是没有特别弄明白这个事儿。很多城市眼睛看的还是那种比较富裕的企业家,有钱的这些富裕阶层,制定的很多政策是倾向于这些方面的。比如说像有些大城市,新建了一些社区,其实离城市已经比较远了,已经是几环外面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允许做商铺,不允许做相应的配套,其实这完全是人为的。我也不知道规划局这些人是不是水平都很高,但是我看到的政策水平是非常差的,起码的配套体系要完善,但是现在真的有很多地方出的政策就是错的,出的“牌”就是错的,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多的问题,确实是下一步探讨新型城镇化的时候需要避免,要把很多政策制定的基点要定位为普通的市民,而不是只盯着富裕起来的人。第五,人居委提出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刚刚张司长提到了,开总也提到了人居委,因为今天是年会,所以我回顾一下人居委这几年的工作情况。

第一,人居委这几年主要的工作是围绕标准的制定和规范的编制工作。我的路子是从住区开始起步,因为住区有非常清晰地市场,有非常好的关注度,所以人居委在住区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绿色住区在全国各地做了大量的试点,用了大概6、7年的时间在全国72个城市做了100个试点,取得了非常多的宝贵的经验,各位在座的这些大部分专家都参与过我们的工作。住区是我们的基点,但不是我们的目的,人居环境体系是庞大的,非常复杂的,所以上面我们开始关注城镇的人居环境问题,08年以后我们就开始逐步把侧重点放到城镇的人居环境体系的研究上来,城镇的人居环境体系更复杂,大城市有非常强的技术力量,有那么多名牌企业,可能很多问题有人研究,但是小城镇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而且人居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结识了很多地方政府,跟我们合作的也有很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第二,关于绿色建筑方面,刚才开总提到了,我们和国际上很多绿色建筑组织合作,早于全国很多机构,而且合作非常慎重。我们05年就到美国考察,应该说在这个领域我们做的工作非常多。

在08年我们开始做基础调研,进行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适应性的调查。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从事这样的工作,而且我们也觉得人居环境视角的城镇化是目前解决城镇发展问题比较独特的视角,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模式。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人居环境规划”,这是人居委提出的比较独到的观点,人居环境规划是怎么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把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我们了解到老百姓视角的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制定一些针对地方政府的特殊政策,我们把它叫做“人居环境规划”,它不属于法定体系,但是对城市发展非常有效,对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非常有效,所以我们在2010年开始把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老百姓对城市的期望和要求结合在一起做的一个体系,我们把它叫“人居环境规划”,这个体系目前还在完善当中,没有真正的完成,我希望有更多的专家能够参与这个体系里面来,能够深入的把这个体系做完善,这是我们2013年很想完成的工作。

在目前的这个体系下,人居环境委员会非常关注城市转型,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什么今年搞这么一个年会,也希望带动人居委一年的发展,我们非常希望借助现有的这些体系,把城镇转型方面的问题做的比较扎实,尤其是在人居环境视角下城市怎么转型,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做的更扎实、更深入。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我们提出来要把快乐童年和幸福晚年结合在一起在城市里面做,因为现在一说老龄化就非常的兴奋,其实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在城市里面一定要统筹规划,不能单打一的做。我们把儿童的问题和老年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年正在做的工作。

《人居环境发展报告》也叫做《人居环境白皮书》,我们不知道这么叫妥不妥,这是人居环境委员会这几年开展的大量调研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的工作总结。各位在座的很多专家都参与了这个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工作变成一种常态,人居

上一篇:软件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简历下一篇: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